期刊文献+

《中国防汛抗旱》

作品数4598被引量5738H指数23
本刊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刊物。杂志以提升防汛抗旱科技水平、提高全民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查看详情>>
  • 曾用名 防汛与抗旱
  •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3-9264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5587/TV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4,598篇文章
< 1 2 2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洪涝防御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娟 王森 +1 位作者 张康 何兴昌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10期48-51,共4页
城市洪涝灾害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城市水问题,而海绵城市作为国家新型雨水管理战略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从海绵城市理念出发,将城市洪涝防御体系从流域河湖大海绵、管网中海绵和源头小海绵3个方面阐述,并结合广州市经验对城市洪涝防御提... 城市洪涝灾害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城市水问题,而海绵城市作为国家新型雨水管理战略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从海绵城市理念出发,将城市洪涝防御体系从流域河湖大海绵、管网中海绵和源头小海绵3个方面阐述,并结合广州市经验对城市洪涝防御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洪涝防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洪涝 防御体系 广州市
下载PDF
京港澳高速公路跨北京佃起河桥防洪影响计算与分析
2
作者 于丽红 张旭红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6期41-45,共5页
结合京港澳高速公路跨佃起河桥梁改造工程实例,根据工程范围,确定计算范围与条件,在考虑河道漫溢的情况下,采用Mike21模型对桥梁改造前后河道的壅水水位及流速进行平面二维数值模拟。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河道在遇到20年一遇标准洪水... 结合京港澳高速公路跨佃起河桥梁改造工程实例,根据工程范围,确定计算范围与条件,在考虑河道漫溢的情况下,采用Mike21模型对桥梁改造前后河道的壅水水位及流速进行平面二维数值模拟。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河道在遇到20年一遇标准洪水时,桥梁改造前后河道壅水水位及流速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桥梁在设计防洪标准下(100年一遇)河道的水位及漫溢情况。经综合分析,该桥梁改造后可以明显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对河道自身及周边建设区的安全是有利的,可以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改造 Mike21数值模拟 防洪能力 综合分析 佃起河
下载PDF
桔槔井灌工程——星罗棋布 藏水于沙
3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位于浙江省诸暨市的赵家镇,地处会稽山走马岗主峰下的黄檀溪冲积小盆地,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埋深浅,枯水期地下水埋深在1~3米,雨季则在1米以内。数百年来,凿井并用桔槔提水成为当地村民灌溉的主要方式,称为桔槔井灌工程,... 位于浙江省诸暨市的赵家镇,地处会稽山走马岗主峰下的黄檀溪冲积小盆地,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埋深浅,枯水期地下水埋深在1~3米,雨季则在1米以内。数百年来,凿井并用桔槔提水成为当地村民灌溉的主要方式,称为桔槔井灌工程,是我国最早循环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工程型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井灌工程 地下水资源 提水 浙江省诸暨市 桔槔 会稽山 循环利用
下载PDF
典型蓄滞洪区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静 李娜 林炜洁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11期24-27,60,共5页
在剖析洪水资源利用潜力概念和总结国内外蓄滞洪区洪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基础上,考虑蓄滞洪区不同重现期启用工况下的淹没洪水和区内降雨产汇流形成洪水两方面因素,研究提出了在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前提下的蓄滞洪区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方法... 在剖析洪水资源利用潜力概念和总结国内外蓄滞洪区洪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基础上,考虑蓄滞洪区不同重现期启用工况下的淹没洪水和区内降雨产汇流形成洪水两方面因素,研究提出了在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前提下的蓄滞洪区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方法。以海河流域永年洼蓄滞洪区为典型案例,利用洪水风险分析、情景分析和水文序列统计等方法,定量评估了其年均期望的可利用洪水资源量。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我国其他蓄滞洪区的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年洼蓄滞洪区 洪水资源利用 潜力评估 期望洪水资源量 生态湿地
下载PDF
安徽省级移动泵站在防御2022年特大干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祥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4期79-82,共4页
旱情发生时,泵站承担了抗旱提水调水的重要功能,是保证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的主力工程。分析了安徽省级移动泵站在2022年抗旱保供水中的使用情况及发挥的效益、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提升应急排灌能力提出对策建议,为更好发挥省级移动泵站... 旱情发生时,泵站承担了抗旱提水调水的重要功能,是保证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的主力工程。分析了安徽省级移动泵站在2022年抗旱保供水中的使用情况及发挥的效益、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提升应急排灌能力提出对策建议,为更好发挥省级移动泵站在全省抗旱保供水工作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泵站 抗旱 农业灌溉 供水 安徽省
下载PDF
城市治理中防汛防台风指挥系统升级建设经验及启示
6
作者 陈升 高芳琴 黄士力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6期67-70,共4页
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防汛防台风智能指挥,是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当前防汛防台风指挥系统主要存在“跨部门信息共享不够、基层信息获取不畅、历史数据回溯分析不足、实战指挥支撑不够”等问题。“一网... 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防汛防台风智能指挥,是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当前防汛防台风指挥系统主要存在“跨部门信息共享不够、基层信息获取不畅、历史数据回溯分析不足、实战指挥支撑不够”等问题。“一网统管”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牛鼻子”工作,上海市依托“一网统管”理念,在已有防汛信息化基础上,搭建了超大城市防汛防台风智能指挥系统,支撑全市防汛工作统一实时调度和多部门联动协同,初步实现了防汛信息“全面、实时、精准”和防汛处置“快速、联动、闭环”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防台风 指挥系统 城市治理 一网统管 上海市
下载PDF
基于SPI指数的长江上游多尺度旱涝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乐 訾丽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5期30-37,共8页
旱涝指数是实现旱涝监测和预测的重要手段。利用1961-2019年长江上游274个雨量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各站点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指数,并分析近60年长江上游旱涝频率、强度、范围的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 旱涝指数是实现旱涝监测和预测的重要手段。利用1961-2019年长江上游274个雨量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各站点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指数,并分析近60年长江上游旱涝频率、强度、范围的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流域干旱事件多出现在秋冬季节,雨涝事件多出现在春季和冬季;长江上游不同范围的旱涝分布各有不同,全区域性的干旱和雨涝事件发生次数相当,区域性涝多于旱、部分性和局地性则是旱多于涝;长江上游各季节旱涝分布空间不均匀性显著,旱涝频率高值区呈点状零星分布,大范围旱涝频发区较为稀少,近年来长江上游西部趋于涝,而东部南部趋于旱,冬、春两季的变化较为明显,而夏、秋两季的变化趋势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 多尺度旱涝 等级 强度 范围 长江上游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崩岸机理与护岸工程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姚仕明 黎礼刚 +1 位作者 岳红艳 渠庚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9期7-15,共9页
崩岸是长江中下游河道平面变形的主要形式之一,会对防洪安全、航道畅通、涉水工程安全运行及河势稳定等产生影响。护岸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河势控制和河道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保安、稳定河势与改善通航条件等方面发挥... 崩岸是长江中下游河道平面变形的主要形式之一,会对防洪安全、航道畅通、涉水工程安全运行及河势稳定等产生影响。护岸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河势控制和河道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保安、稳定河势与改善通航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水沙情势下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格局、长江大保护和以人为本的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对长江中下游河势稳定和护岸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系统总结长江中下游河道河床演变特性和趋势、崩岸机理及监测预警、护岸工程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长江中下游崩岸机理与护岸工程技术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该工作对于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战略、提高长江流域防灾减灾应急预警能力和保障中下游沿江地区乃至全流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崩岸 监测预警 护岸工程 生态护岸
下载PDF
近10年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9
作者 张勇 周媛 +3 位作者 姚赫 张歆 林庆明 孙驷阳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S01期9-13,共5页
为探究三峡库区存在的由极端降水引起的土壤侵蚀风险,基于三峡库区近10 a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选取10个极端降水指数,借助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及GIS空间分析,分析了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时空节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年降水量呈现... 为探究三峡库区存在的由极端降水引起的土壤侵蚀风险,基于三峡库区近10 a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选取10个极端降水指数,借助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及GIS空间分析,分析了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时空节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年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且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增加;三峡的各极端降水指数除强降水量、最大1d降水量、最长有降水日数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外,其余6个指数空间整体呈西南至东北,两边小,向中间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三峡库区降雨侵蚀力整体偏高,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降雨侵蚀分布极不均匀;从时间变化上来看,三峡库区降雨侵蚀力总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 气候变化 降雨侵蚀力
下载PDF
河北省应急防汛物资储备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志民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S01期208-211,共4页
应急防汛物资储备是防汛抢险减灾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确保防汛抢险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应急防汛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是做好防灾减救灾工作的基础条件。在研究应急防汛物资管理背景的基础上... 应急防汛物资储备是防汛抢险减灾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确保防汛抢险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应急防汛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是做好防灾减救灾工作的基础条件。在研究应急防汛物资管理背景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应急防汛物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储备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储备与物资需求不匹配、储备方式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信息化与科技化水平有待提升、预案实践操作水平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应急防汛工作,立足水旱灾害防御和应急物资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整体解决措施,为进一步做好应急防汛物资管理有关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应急管理 防汛物资 物资储备
下载PDF
防洪“四预”数字孪生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胜 刘昌军 +2 位作者 李京兵 刘业森 吕娟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6期1-5,14,I0003,共7页
在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试点应用的基础上,研究了支持防洪“四预”的几项核心数字孪生技术,同时归纳了相关应用,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借鉴。以防洪应用实际需求为驱动,研究防洪“四预”数字孪生技术框架,以数字孪生“虚... 在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试点应用的基础上,研究了支持防洪“四预”的几项核心数字孪生技术,同时归纳了相关应用,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借鉴。以防洪应用实际需求为驱动,研究防洪“四预”数字孪生技术框架,以数字孪生“虚实映射”的主要特征为主线,研究支撑“虚实映射”的数字流域模拟系统、数字化场景和“孪生体”状态同步等核心数字孪生技术。同时,归纳出虚拟化监控、水利工程巡查、远程控制和智能化决策等几类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通过研究得出,数字孪生技术对于防洪“四预”来说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技术方面也具有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 数字孪生 虚实映射 孪生体 数字化场景 虚拟现实
下载PDF
郑国渠——千年传奇 巧夺天工
12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9期I0002-I0002,共1页
郑国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跨流域引水的水利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46年,与都江堰、灵渠齐名,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国力日益强大,东向逐鹿中原。作为其近邻的韩国深恐自己首当其冲,为了求得生... 郑国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跨流域引水的水利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46年,与都江堰、灵渠齐名,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国力日益强大,东向逐鹿中原。作为其近邻的韩国深恐自己首当其冲,为了求得生存,派出水利工程师郑国去秦国执行间谍任务,说服秦王凿渠引水,试图以此消耗秦国国力,拖垮秦国,阻止秦人东进的步伐。但郑国渠建成后,将关中平原变为粮产丰富的“天府之国”,秦国以此“卒并诸侯,一统天下”。因“疲秦之计”而开凿的“战渠”却成了强“秦国之策”的“灌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河渠书 战国时期 天府之国 郑国渠 关中平原 跨流域引水 都江堰
下载PDF
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娟 李兴拼 李蔡明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11期68-72,共5页
2005-2020年,珠江流域连续实施了16次枯水期水量调度工作,有效保障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和社会评价。通过对已经开展的水量调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每年调度目标、调度思路的转变,调度主体的调整,重要文... 2005-2020年,珠江流域连续实施了16次枯水期水量调度工作,有效保障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和社会评价。通过对已经开展的水量调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每年调度目标、调度思路的转变,调度主体的调整,重要文件的批复以及关键性工程建设完成的时间节点,将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调度过程进行了总结,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评价,对珠江水量调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今后需重点开展的工作:加快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健全流域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珠江水量调度法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枯水期 水量调度 水资源配置
下载PDF
甘肃省青土湖绿洲生态输水后地下水功能恢复调查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若云 黄峰 +1 位作者 孙瑞瑞 杨丽娟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8期36-41,共6页
生态输水是恢复干旱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方式,进行地下水功能评价是了解干旱区生态恢复情况的基础工作。为了解生态输水后地下水的功能变化情况,以我国西北河西走廊石羊河尾闾青土湖绿洲为典型研究区,采用驱动属性、状态属性和响... 生态输水是恢复干旱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方式,进行地下水功能评价是了解干旱区生态恢复情况的基础工作。为了解生态输水后地下水的功能变化情况,以我国西北河西走廊石羊河尾闾青土湖绿洲为典型研究区,采用驱动属性、状态属性和响应属性3个方面表征青土湖绿洲地下水功能变化,在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青土湖绿洲的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个指标建立相应的隶属度图,利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熵权法分别对青土湖绿洲输水前和输水后的地下水功能进行权重赋分和评价分级。结果表明,青土湖绿洲地下水功能的驱动属性和状态属性在生态输水后得到极大恢复,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青土湖绿洲的响应属性恢复较慢。建议继续施行生态输水和限采,使青土湖绿洲的生态环境趋于恢复。研究成果可为青土湖绿洲地下水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青土湖绿洲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输水 地下水功能 评价指标 AHP-熵权法 青土湖绿洲 甘肃省
下载PDF
一种城市洪涝快速分析方法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雒翠 刘业森 +3 位作者 刘媛媛 穆杰 刘训平 冯蒙蒙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7期17-22,共6页
设计了一种综合运用城市洪涝模型、机器学习算法、案例式决策等技术的城市洪涝快速分析方法,以满足洪涝应急决策需求。首先,利用城市洪涝模型,建立以排水分区为单元的内涝方案库,其次,基于长序列历史降雨数据提取城市典型降雨时空模式... 设计了一种综合运用城市洪涝模型、机器学习算法、案例式决策等技术的城市洪涝快速分析方法,以满足洪涝应急决策需求。首先,利用城市洪涝模型,建立以排水分区为单元的内涝方案库,其次,基于长序列历史降雨数据提取城市典型降雨时空模式。当发生强降雨事件时,第一步,对多源降雨数据进行格式同化和时空模式判别;第二步,将降雨和水情数据作为边界条件,调用水文、河道模型对水库、河道洪水过程进行计算,同时,基于排水分区尺度的降雨匹配从内涝方案库中提取各排水分区内涝结果;第三步,将水库、河道洪水实时计算结果和内涝匹配结果进行汇总,按结构化模板生成分析报告;最后,由专家确认并完善分析报告,为应急决策提供支撑。该方法在深圳市河湾片区进行实际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模型 洪涝快速分析 内涝方案库 降雨相似性
下载PDF
北京城市精细化洪涝模型初步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美 孙杨 刘舒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7期16-21,共6页
针对受极端天气和快速城镇化造成的外洪内涝频发和交替影响的现状,北京城市防洪防涝任务日益紧迫,在暴雨预报基础上进行内涝预警是防患于未然的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分区、分步构建了城区洪涝模拟模型,包括面积约1426 km2主城区... 针对受极端天气和快速城镇化造成的外洪内涝频发和交替影响的现状,北京城市防洪防涝任务日益紧迫,在暴雨预报基础上进行内涝预警是防患于未然的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分区、分步构建了城区洪涝模拟模型,包括面积约1426 km2主城区范围的总体概化模型以及城区内清河流域与凉水河流域的精细化洪涝模型。两套模型都分别包含河道一维、地表二维、地下管网及耦合模型。总体概化模型运行快、效率高,但模拟精度和尺度不够,精细化模型模拟尺度大、精度高,但运行慢、效率低,视关注对象和时间紧迫性等具体需求,可将精细化模型与概化模型分区域组合使用。汛期根据降雨预报进行逐小时滚动模拟计算,支撑了城市河道闸坝调度及内涝积水风险发布。另外,为满足快速分析评估需求,提前对北京市各量级、各历时设计暴雨及典型降雨过程共500多场情景进行了模拟分析,建成了降雨—内涝情景库,在河道行洪分析、管网排水分析、桥区积水台账构建等方面发挥了更广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城市防洪 洪涝模型 北京市
下载PDF
浙江省金华江流域大型水库洪水调度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志洁 杜世鹏 张晓文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2期31-35,41,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诸多流域工程的建设,金华江流域出现了原有洪水调度与现有工程不相适应的情况。对金华江干流的横锦水库、南江水库2座大型水库现状调度方案、水库不下泄调度方案、预泄调度方案对防洪的作用等进行了计算分析,结论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诸多流域工程的建设,金华江流域出现了原有洪水调度与现有工程不相适应的情况。对金华江干流的横锦水库、南江水库2座大型水库现状调度方案、水库不下泄调度方案、预泄调度方案对防洪的作用等进行了计算分析,结论是因水库控制面积有限,优化调度对增加下游防洪能力影响有限。为向金华江流域防洪指挥提供技术支持,建议考虑大型水库错峰调度、不同量级洪水的调度权限协调、编制洪水风险图、编制特大洪水预案等非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库 金华江流域 洪水调度 优化调度
下载PDF
水利部举行水旱灾害防御及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
18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9期I0005-I0005,共1页
9月24日,水利部举行水旱灾害防御及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介绍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灾后重建有关情况,并与水旱灾害防御司、规划计划司、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叶建春说,今年我国发生了1... 9月24日,水利部举行水旱灾害防御及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介绍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灾后重建有关情况,并与水旱灾害防御司、规划计划司、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叶建春说,今年我国发生了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汛情,全国汛情呈现出降雨总量偏多、时空集中,大江大河洪水多发、量级大,超警河流数量多、历时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 灾后重建 新闻发布会 计划司 降雨总量 副部长 大江大河 汛情
下载PDF
江西省水利厅 坚持底线思维 强化行业监管 全力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
19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1期71-72,共2页
2019年江西省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前期强降雨集中,后期发生严重干旱,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复杂严峻。江西省水利厅按照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底... 2019年江西省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前期强降雨集中,后期发生严重干旱,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复杂严峻。江西省水利厅按照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责任,细化防御措施,全力保障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水库无一垮坝、万亩圩堤无一溃决",保障了粮食丰收和人民群众有水喝,奋力夺取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新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监管 水利行业 水旱灾害 江西省水利厅 补短板 供水安全 防御措施 底线思维
下载PDF
提高县级防汛值班工作质量途径初探
20
作者 刘斌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2期60-62,共3页
随着防汛任务的日益繁重及对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防汛值班工作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分析了县级防汛值班工作现状,总结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队伍素质建设、优化值班工作制度、丰富值班预警手段、改善值班人员待遇、营造防... 随着防汛任务的日益繁重及对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防汛值班工作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分析了县级防汛值班工作现状,总结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队伍素质建设、优化值班工作制度、丰富值班预警手段、改善值班人员待遇、营造防汛值班文化等工作建议,以期提高防汛值班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 值班 县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