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作品数2981被引量9314H指数27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一本理、工、医等学科相结合的专业学术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全国各地知名骨科专家和各高校生物骨科材料教授学者共同编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湖北省医疗器械协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2-597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2-171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981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缝线桥技术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1
作者 金鹏鹏 柯友群 +2 位作者 唐金兵 唐露露 湛梅圣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1-25,31,共6页
目的 比较缝线桥技术和空心螺钉加压方法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5年10月至2022年10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并完整随访的37例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其中,男36例,女1例;年龄13... 目的 比较缝线桥技术和空心螺钉加压方法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5年10月至2022年10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并完整随访的37例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其中,男36例,女1例;年龄13~17岁,平均15.2岁。根据撕脱骨块的固定方式分为缝线桥组(可吸收带线锚钉双排缝线桥固定,19例)和空心螺钉组(普通空心金属螺钉加压固定,1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12个月)的膝关节屈曲角度、Bostman功能评分,以及术后3、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12个月)的Tegner活动评分;记录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满意度(Bostman评分分级);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术后缝线桥组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屈曲角度、Bostman功能评分缝线桥组均优于空心螺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膝关节屈曲角度、Bostman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Tegner活动评分缝线桥组优于空心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Tegner活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情况(Bostman功能评分分级)缝线桥组优于空心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情况(Bostman功能评分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空心螺钉或结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技术,缝线桥技术固定能达到螺钉固定强度,允许早期开展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后异物激惹少,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后也无需二次取出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缝线桥技术 膝关节功能 骨折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腰髂固定联合经皮骨盆前环固定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
2
作者 赵清斌 李祖涛 +3 位作者 殷剑 肖伟 孙俊刚 周文正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2-55,61,共5页
目的 探讨腰髂固定联合经皮骨盆前环固定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不稳定型骨盆环损伤并接受前路皮下内固定(INFIX)联合后路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 目的 探讨腰髂固定联合经皮骨盆前环固定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不稳定型骨盆环损伤并接受前路皮下内固定(INFIX)联合后路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Matta标准对骨盆复位质量进行评估,Majeed评分对患者临床结果进行评估。进一步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随访平均时间为12.6个月(6~18个月),其中前路皮下INFIX联合后路腰椎-骨盆内固定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17.6 min(96~162 min)和203.6 mL(146~280 mL),复位质量优良率86.8%(优25例,良好8例,一般5例,差0例),无异位骨化迹象。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的临床结果:优良率84.2%(优28例,良好4例,一般4例,差2例)。骶神经根损伤患者共6例,并进行术中减压,5例患者症状改善;2例前路INFIX术后感染,4周取内固定后好转;3例股外侧皮神经刺激。结论 腰髂固定联合经皮骨盆前环固定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中软组织损伤降低等优点,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环 腰髂固定 前路固定 微创
下载PDF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切口非感染性渗出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梦瑶 邢可 +1 位作者 余世林 郭庆功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8-32,共5页
目的 探讨引起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术后切口非感染性渗出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切口是否发生非... 目的 探讨引起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术后切口非感染性渗出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切口是否发生非感染性渗出分为渗出组(16例)和非渗出组(194例)。将可能引起切口非感染性渗出的因素纳入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引起切口非感染性渗出的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BMI、术前白蛋白、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缝合方式、加压包扎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BMI(OR=1.218,P=0.014)、术前白蛋白(OR=0.680,P<0.001)、缝合方式(OR=7.967,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MI、术前白蛋白水平、缝合方式是影响TKA术后切口非感染性渗出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非感染性渗出 骨关节炎 切口愈合 外科切口
下载PDF
新型多用途跟骨髓内微创稳定系统在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沈超 吴佳俊 +1 位作者 张琳袁 王秀会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多用途跟骨髓内微创稳定系统在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中的治疗应用。方法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对12例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患者应用新型多用途跟骨髓内微创稳定系统进行治疗,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1岁(26~60岁),根据美... 目的探讨新型多用途跟骨髓内微创稳定系统在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中的治疗应用。方法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对12例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患者应用新型多用途跟骨髓内微创稳定系统进行治疗,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1岁(26~60岁),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10.6个月,12例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手术治疗后骨折愈合(8.00±2.08)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跟骨内固定术后复位丢失,无内固定意外发生。末次随访的后足AOFAS评分,本组12例评分均为优(90~100分),平均(92.88±3.33)分。结论新型多用途跟骨髓内微创稳定系统在治疗SandersⅢ型骨折中表现优异,微创操作,安全性高,低的软组织皮肤伤口并发症,内固定框架结构稳定,有效防止跟骨复位的丢失,骨折康复迅速,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器材,较好地解决了受外科医生影响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髓内微创稳定系统 跟骨 微创 髓内钉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侧卧位直接前入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沈明东 邓小见 +1 位作者 黄威 朱晨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侧卧位直接前入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收治的经侧卧位直接前入路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28例(38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总量、手术持续时间... 目的 探讨侧卧位直接前入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收治的经侧卧位直接前入路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28例(38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总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初次下地部分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术侧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侧卧位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且术后获得平均(8.0±2.0)个月随访。平均手术切口长度(8.5±2.2) cm,平均单侧术中出血总量(100.1±57.2) mL,单侧手术持续时间(60.2±13.3)min,平均术后初次下地部分负重时间(12.3±8.6) h,平均住院时间(12.6±2.4) d。术后末次随访本组患者术侧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 侧卧位直接前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由于是肌肉间隙入路遂具有创伤小、术后术侧髋关节早期即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手术安全疗效确切,有利于术侧髋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
下载PDF
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在胸腰椎肿瘤整块切除后脊柱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亚 孙允龙 +4 位作者 熊伟 方忠 王伟 石志良 李锋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17-21,26,共6页
目的探索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在胸腰椎肿瘤整块切除后脊柱稳定性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接受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胸腰椎肿瘤患者28例,分为2组,每组14... 目的探索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在胸腰椎肿瘤整块切除后脊柱稳定性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接受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胸腰椎肿瘤患者28例,分为2组,每组14例。其中3D组使用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常规组使用钛笼重建。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前、术后7 d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Frankel分级情况,测量节段高度及角度,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8例患者Frankel评分获得一个等级的改善(28.6%)。3D组椎间高度丢失(1.9±2.2)mm,内植物沉降2例,沉降率14.3%;常规组椎间高度丢失(6.6±5.5)mm,内植物沉降8例,沉降率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节段角度丢失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71)。3D组所有患者内固定良好,常规组1例患者发生断棒情况。结论 3D打印人工椎体可以更好地维持节段高度,降低椎间隙塌陷和内固定失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人工椎体 全脊椎整块切除术 内植物下沉
下载PDF
双Endobutton技术联合肩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4
7
作者 温志远 李振科 冯华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双Endobutton技术联合肩锁韧带重建与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1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锁骨钩钢板组(30例)和双Endo... 目的对比分析双Endobutton技术联合肩锁韧带重建与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1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锁骨钩钢板组(30例)和双Endobutton钢板组(2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开长度、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Karlsson分级及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双Endobutton钢板组术后6个月患者患肩VAS评分平均为(1.2±0.6)分、锁骨钩钢板组为(2.3±1.4)分;双Endobutton钢板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为(93.5±3.4)分、锁骨钩钢板组为(86.9±6.7)分,双Endobutton钢板组切口长度为(7.2±0.4)cm、锁骨钩钢板组为(7.8±0.7)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Endobutton钢板组和锁骨钩钢板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0.1±4.2)min、(48.1±3.6)min,Karlsson分级优良率分别为95.2%(20/21)、83.3%(2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Endobutton技术联合肩锁韧带重建法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确实,具有切口更小、术后疼痛更少、患者功能恢复更好、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ENDOBUTTON钢板 喙锁韧带重建 肩锁韧带重建 锁骨钩钢板
下载PDF
祝贺本刊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8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卜赞 陆博 王业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不同类型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的区别,并分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42... 目的探讨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不同类型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的区别,并分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42例。骨折按复位后股骨近端内外侧壁的完整性分组:A组,外侧壁损伤组;B组,内侧壁损伤组;C组,同时伴发内外侧壁损伤组;D组,内外侧壁支撑稳定组(对照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内固定失败率、骨折愈合率、1年内全因死亡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差异。结果最终142例患者得到随访(A组27人,B组43人,C组21人,D组51人),平均随访时间(16.3±3.7)个月。C组内固定失败病例数(5例)高于D组(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骨折不愈合病例数(7例)高于D组(2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术后1年内死亡病例数(6例)高于D组(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A组(82.84±4.89)分,B组(77.55±5.74)分,C组(74.23±6.35)分及D组(90.06±4.46)分,B组与C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c=0.286),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不同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有差异。外侧壁损伤及内侧壁损伤均可对转子间骨折愈合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产生影响。同时合并外侧壁损伤及内侧壁损伤的患者疗效可能较差,经复位后内外侧壁支撑稳定的患者疗效普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股骨大转子长斜形截骨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脱位DDH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况振宇 许益文 +4 位作者 郑勇 石振 李彦武 曹畏 郑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大转子长斜形截骨在治疗成人高脱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hip DDH)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1例高脱位DDH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采用全髋人工关节假体... 目的探讨股骨大转子长斜形截骨在治疗成人高脱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hip DDH)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1例高脱位DDH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采用全髋人工关节假体置换联合股骨大转子长斜形截骨钢丝内固定术。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45~72岁,平均56.5岁,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按改良Merle d’Aubingne-Postel评分系统评估。对照组:通过医院病历管理平台获得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采用全髋人工关节假体置换联合股骨大转子下横形截骨术治疗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最后电话得到随访的有12例,获取病历数据得知1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相关数据。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20.05±32.50) min,术中出血量(270.15±72.50) mL,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按改良Merle d’Aubingne-Postel评分系统来评估:优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0.91%。无1例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60.08±95.50) min,术中出血量(380.02±75.70) mL,优良率91.67%。有1例坐骨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已恢复。两组病例治疗效果的优良率通过χ~2检验,P>0.05。手术时间及出血量通过t检验,p<0.05。结论采用股骨大转子长斜形截骨能够获得与转子下横形截骨相同的临床效果,但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中手术创伤减小、手术操作难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大转子 长斜形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下载PDF
膝关节单髁置换活动与固定平台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鲍哲明 孙海宁 +3 位作者 王冰 杨阳 付志厚 于秀淳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57-60,65,共5页
目的比较内侧膝关节单髁假体置换术中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探讨不同假体翻修率的差异以及并发症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3例(133膝)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资料。根据假体不同... 目的比较内侧膝关节单髁假体置换术中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探讨不同假体翻修率的差异以及并发症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3例(133膝)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资料。根据假体不同分为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两组。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等。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7.5个月,随访中1例活动平台组患者术后4个月发生半月板衬垫移位脱出,1例活动平台组、1例固定平台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红肿破溃。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关节内感染以及假体松动移位等。活动平台组KSS评分术前为(48.45±9.17)分,术后为(84.54±8.44)分;固定平台组KSS评分术前为(49.88±12.02)分,术后为(86.40±7.18)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在术后的短期随访中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术后的临床结果无明显差异;短期内两种平台假体的翻修率低,但导致翻修的并发症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 短期疗效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伟 李波 +1 位作者 简月奎 吴兴林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58-61,共4页
目前,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由于其三柱稳定固定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患者一旦合并骨质疏松,其内固定失败风险将会大大增加。针对骨质疏松椎体,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技术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而且能够为骨质疏松性椎体提供稳定持久... 目前,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由于其三柱稳定固定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患者一旦合并骨质疏松,其内固定失败风险将会大大增加。针对骨质疏松椎体,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技术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而且能够为骨质疏松性椎体提供稳定持久固定,但同时其也存在设计不合理,骨水泥弥散不均,翻修困难,远期疗效不明确等缺点。本文就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技术的强化原理、力学特性和临床应用、骨水泥渗漏及优缺点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空心侧孔螺钉 骨质疏松 强化
下载PDF
三角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3
作者 温干军 江帝钦 +4 位作者 陈坚 张史飞 周树根 周植森 滕范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肱骨远端AO-C型骨折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合并有软组织损伤;由于肱骨远端是三角形,因此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三角固定技术有利于双柱及关节面的恢复,本研究评估三角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包括38例患者(男1... 目的肱骨远端AO-C型骨折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合并有软组织损伤;由于肱骨远端是三角形,因此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三角固定技术有利于双柱及关节面的恢复,本研究评估三角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包括38例患者(男15例,女23例),所有患者采用鹰嘴截骨暴露骨折、直视下复位、内外侧平行锁定钢板加空心钉固定(三角固定技术)。通过VAS评分、MEP评分及DASH问卷调查来评估治疗效果。通过肘关节前后位、侧位片评估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创伤后骨关节炎及异味骨化等情况;CT用来评估关节面情况。结果所有骨折都愈合,无复位丢失,在VAS、MEP及DASH评分方面,患侧肘关节与健侧肘关节无明显差异(=0.140、=0.090和=0.262),患侧肘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差于健侧(=0.001),38例患者中33例肘关节活动>100°;通过随访的CT观察,其中2例患者关节面的下沉>2mm,但与健侧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发现仅AO-C3型骨折与临床治疗效果呈负相关(=0.012)。该38例患者中,1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行二次手术,二次手术率为7.89%。结论对于肱骨远端髁间骨折的治疗,三角固定技术对于双柱的重建是有效和可靠的,并且有利于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同时能很好的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固定技术 肱骨远端AO-C型骨折 鹰嘴截骨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复位结合硫酸钙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舒文 王栋栋 +1 位作者 陈凯 崔巍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复位、注射硫酸钙植骨治疗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1例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复位结合注射用硫酸钙植骨治疗,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复位、注射硫酸钙植骨治疗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1例sander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复位结合注射用硫酸钙植骨治疗,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综合评估最终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随访13.2个月,术后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2个月,术前测量Bohler角(6.7±2.8)°,Gissane角(85.9±6.3)°,跟骨高度(丘部)(27.3±4.4)mm,跟骨宽度(35.8±4.0)mm,术后1年测量Bohler角(30.0±2.8)°,Gissane角(130.0±6.4)°,跟骨高度(丘部)(40.1±3.2)mm,跟骨宽度(32.3±1.2)mm,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复位、注射用硫酸钙植骨治疗跟骨骨折,创伤小,临床效果好,无需二次取内固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 硫酸钙 跟骨骨折
下载PDF
数字化接骨板在胫骨干骺端合并胫骨干复杂骨折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屠永刚 任绍东 +3 位作者 陈坚 马邦兴 周国新 张史飞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接骨板用于治疗胫骨干骺端合并胫骨干复杂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骨折及对应健侧骨骼的CT薄断层扫描所获得的原始数据,通过镜像技术、快速成型技术、数控模具工程技术等,设计出数字化接骨板,本院自2009年10月-201... 目的探讨数字化接骨板用于治疗胫骨干骺端合并胫骨干复杂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骨折及对应健侧骨骼的CT薄断层扫描所获得的原始数据,通过镜像技术、快速成型技术、数控模具工程技术等,设计出数字化接骨板,本院自2009年10月-2014年12月共用于治疗10例胫骨干骺端合并胫骨干复杂骨折,对手术时间、钢板贴合程度、螺钉孔设计是否合理、术后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110分钟(平均82分钟),骨折复位良好,复位过程中未发现骨折复位丢失现象,钢板贴合佳,螺钉孔能够满足骨折固定的要求,随访6-21个月,骨折均愈合,未见钢板断裂,1例开放骨折病例出现浅表伤口感染,经换药后伤口愈合,患肢踝关节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数字化接骨板是根据患者骨骼及骨折个体差异而定制,能够满足各种胫骨干骺端合并胫骨干复杂骨折的治疗要求,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接骨板 胫骨多段骨折 胫骨复杂骨折
下载PDF
可吸收软骨钉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 被引量:2
16
作者 覃松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73-74,77,共3页
目的评价可吸收软骨钉治疗成人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倒打软骨钉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2例,肱骨小头骨3例,肱... 目的评价可吸收软骨钉治疗成人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倒打软骨钉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2例,肱骨小头骨3例,肱骨外侧髁骨折1例。按照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BEPS)标准及X线片评估疗效。结果完整随访9~38个月,平均17.8个月,12例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2.5月)。BEPS评分平均92.9分(68~100分),疗效优8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3.3%。随访中无神经深支损伤、无切口感染及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无骨折块移位、血肿、积液、窦道形成、桡骨小头溶骨性变化等并发症。结论可吸收软骨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简单、方便,操作时间短,损伤小,内固定较稳定,可避免二次手术痛苦,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小头骨折 可吸收钉 内固定
下载PDF
I期VSD灌洗下保留游离骨块加髂骨植骨治疗Gustilo I、Ⅱ、ⅢA型开放骨缺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雷刚 杨云刚 +10 位作者 杨秀明 杨天旭 薛焕香 董舒 涂忠民 高大龙 解俊杰 任军龙 赵昕 李若飞 刘刚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31-34,后插1,共5页
目的探讨I期VSD灌洗下保留游离骨块加髂骨植骨治疗开放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I期VSD灌洗下保留游离骨块并髂骨植骨治疗Gustilo I、Ⅱ、ⅢA型开放骨缺损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39岁,骨折类型按照Gu... 目的探讨I期VSD灌洗下保留游离骨块加髂骨植骨治疗开放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I期VSD灌洗下保留游离骨块并髂骨植骨治疗Gustilo I、Ⅱ、ⅢA型开放骨缺损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39岁,骨折类型按照Gustilo分型:I型11例,Ⅱ型7例,ⅢA型5例,缺损部位:肱骨干4例、胫骨干9例、股骨干5例、尺骨干3例、桡骨干2例。缺损游离粉碎骨段纵行长度0.5~7.1cm,其中1cm左右5例,2~3cm 8例,3~5cm 7例,大于5cm 3例。固定方式:钢板内固定6例,髓内钉固定3例,外固定架固定14例。冲洗剂:生理盐水总量Gustilo I型3000m L冲洗3天,GustiloⅡ型每日6000m L冲洗5天,GustiloⅢ型每日9000m L冲洗7天。每日加用安尔碘(Ⅲ型)50m L(稀释10倍)经VSD(闭式负压灌洗)治疗。结果本组23例,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平均术后3.5个月开始有骨痂生成,骨性愈合时间3~6个月16例,6~8个月3例,8~12个月2例,14个月1例,16个月1例,平均6.5个月。并发症:22例伤口I期愈合,1例皮缘坏死,浅表感染,创面换药后治愈,无内固定外露、断裂、松动,外固定架钉道感染9例,经乙醇冲滴控制感染,钉道附近浅表蜂窝织炎1例,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架引流后痊愈,无骨不连、骨髓炎发生。结论 I期VSD灌洗下保留游离骨块加髂骨植骨治疗Gustilo I、Ⅱ、ⅢA型开放性骨缺损,可有效预防感染和骨髓炎、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开放骨折 骨缺损 治疗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一鸣 彭昊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8月应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3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1例,年龄39~78岁,平均(61.2±10.4)岁。根据Neer分型...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8月应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3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1例,年龄39~78岁,平均(61.2±10.4)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2例,三部分骨折43例,四部分骨折8例。结果 73例患者6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5月,平均14.5月,最终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约5.5月。根据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90分)35例;良(80~89分)24例;可4例,差(〈70分)2例。优良率达90.8%。随访中未发现伤口感染、螺钉松动及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LPHP设计合理,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肯定、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三维导航器的研制与测试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台 党瑞山 +3 位作者 丁任 黄建华 孙建忠 钱晓忠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73-75,84,共4页
目的研发一种专用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时的三维导航器。方法选取颈干角为(135±5)°,并且股骨大转子顶点基本与股骨头中心等高的人体股骨骨骼的干标本32例,其中左侧16例,右侧16例。通过股骨头中心、平行于股骨干、垂直... 目的研发一种专用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时的三维导航器。方法选取颈干角为(135±5)°,并且股骨大转子顶点基本与股骨头中心等高的人体股骨骨骼的干标本32例,其中左侧16例,右侧16例。通过股骨头中心、平行于股骨干、垂直于股骨干与股骨颈所在的平面用钢锯将股骨标本的股骨头进行截骨;在股骨大粗隆顶端开口向股骨近端髓腔内插入PFNA主钉,主钉钉尾与股骨头中心点在同一高度上。在本课题所研发的股骨近端髓内钉三维导航器的导引下向股骨头颈部打入动力钉导引针,测量动力钉导引针在股骨头截骨面上的出针点与经股骨头中心点直线的垂直距离作为偏离值。结果利用本课题所研制的三维立体导航器在32例股骨骨骼的干标本上置入导引针,其中14例偏离值为0(占43.75%),最大偏离值为2mm,仅3例(占9.375%),平均误差只有0.69mm。结论本课题所研制的导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精确,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 三维 导航器
下载PDF
骨科生物材料专刊
20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
再次经过大半年的筹备,在全国各地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下,《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3年骨科生物材料专刊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杂志继2011年脊柱专刊形式出刊后第二次以专刊的形式出刊。为了能集中的体现生物医用材料... 再次经过大半年的筹备,在全国各地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下,《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3年骨科生物材料专刊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杂志继2011年脊柱专刊形式出刊后第二次以专刊的形式出刊。为了能集中的体现生物医用材料与骨科临床之间的联系与应用,我们特推出了本期专刊,主要集中体现了骨科生物材料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科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 临床研究 骨科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