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作品数2851被引量11207H指数28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在原《郑州工程学院学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以刊登我国粮食、油脂、食品、饲料行业最新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企业科技人员...查看详情>>
  • 曾用名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 主办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3-2383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1-1378/N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851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糙米茶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亚硝化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薛兴澳 田双起 +3 位作者 高鹏 陈妍妍 孟凡浩 柳泽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116,共9页
基于糙米茶的加工工艺,探究该工艺下抗氧化能力较佳的糙米茶饮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糙米茶的加工工艺以提高糙米茶提取物中的多酚含量,并以VC溶液作为阳性对照对比优化后的糙米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以及抑制亚硝... 基于糙米茶的加工工艺,探究该工艺下抗氧化能力较佳的糙米茶饮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糙米茶的加工工艺以提高糙米茶提取物中的多酚含量,并以VC溶液作为阳性对照对比优化后的糙米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以及抑制亚硝化作用的能力。结果表明:糙米茶提取物在烘烤温度186℃、烘烤时间30 min、液料比22∶1 mL/g时,多酚含量达到39.38μg/g;糙米茶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6.5%,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0.8%,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0.2%,还原力为0.39;糙米茶提取物的亚硝酸盐清除率为65.0%,亚硝胺合成阻断率为48.51%。高温烘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糙米茶提取物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优化后的糙米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一定的抑制亚硝化作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茶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亚硝酸盐
下载PDF
混凝土粮仓-粮食颗粒界面静动力特性直剪试验研究
2
作者 郭呈周 周飞 曾长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117,共7页
粮仓-粮食颗粒界面静动力参数对粮仓结构设计及优化分析产生重要影响,需进一步明确混凝土粮仓-粮食颗粒界面静动力特性。利用自制的粮食动荷载直剪仪进行了混凝土粮仓与粮食颗粒界面静动力特性直剪试验,设计了不同孔隙比和竖向压力条件... 粮仓-粮食颗粒界面静动力参数对粮仓结构设计及优化分析产生重要影响,需进一步明确混凝土粮仓-粮食颗粒界面静动力特性。利用自制的粮食动荷载直剪仪进行了混凝土粮仓与粮食颗粒界面静动力特性直剪试验,设计了不同孔隙比和竖向压力条件下的界面单调直剪、往复剪切及往复后单调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单调直剪试验中,界面剪切强度随着孔隙比减小、竖向压力增大而逐渐增加,界面整体呈剪缩现象,随着竖向压力和孔隙比的增大,最终剪缩量逐渐增加;往复剪切试验中,界面呈剪切硬化现象,剪应力峰值在往复过程中逐步提高并趋于稳定,动剪切模量随往复周数的增加而增大,其变化范围为7.39~18.15 kPa/mm,阻尼比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其变化范围为0.39~0.47;往复后单调直剪试验的界面剪应力峰值大于单调直剪剪应力峰值,对应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强度参数也相应地提高。试验结果为混凝土粮仓结构设计提供计算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粮仓-粮食颗粒界面 直剪试验 往复剪切 静动力特性
下载PDF
小麦分级改善小麦及小麦粉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文燕 王凤成 +1 位作者 魏雪 王晓玲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1,共7页
为了研究分级工艺对小麦与小麦粉品质的改善效果,设计了3道分级新工艺,并以普通中强筋小麦为原料进行试验,原料小麦经过3道分级,检测每道分级的小麦籽粒的理化指标、小麦粉的理化指标、糊化特性、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结果表明:每道分... 为了研究分级工艺对小麦与小麦粉品质的改善效果,设计了3道分级新工艺,并以普通中强筋小麦为原料进行试验,原料小麦经过3道分级,检测每道分级的小麦籽粒的理化指标、小麦粉的理化指标、糊化特性、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结果表明:每道分级阶段重质小麦较轻质小麦的容重、千粒重、出粉率显著提高,不完善粒含量、呕吐毒素含量显著降低,小麦品质得到改善;重质小麦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面筋指数显著高于轻质小麦粉,重质小麦粉面团的稳定时间更长,粉质质量指数更高;重质小麦粉糊化黏度显著高于轻质小麦粉,衰减值则显著低于轻质小麦粉;每道分级阶段重质小麦粉面团的拉伸阻力、拉伸能量、最大拉伸比例显著高于轻质小麦粉,重质小麦粉面团的筋力更强。设计的3道分级工艺显著改善了小麦与小麦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分级 轻质小麦 重质小麦 糊化特性 粉质特性 拉伸特性
下载PDF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
4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近日,学报编辑部得到通知,《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以下简称《WJCI报告(2020)》)。《WJCI报告(2020)》是中国科协建立的新的期刊评价系统,旨在探索面向全球化的更为科学、... 近日,学报编辑部得到通知,《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以下简称《WJCI报告(2020)》)。《WJCI报告(2020)》是中国科协建立的新的期刊评价系统,旨在探索面向全球化的更为科学、全面、合理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为世界学术评价融入更多中国观点、中国智慧,推动世界范围内科技期刊的公平评价、同质等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协 期刊影响力指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科技期刊 学报编辑部 学术评价 期刊影响力评价 期刊评价系统
下载PDF
粮食平房仓底部竖向压力现场试验及离散元模拟
5
作者 曾长女 李鑫 +1 位作者 范量 张斌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104,共9页
对平房仓散装粮堆底部竖向压力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并利用离散元软件PFC^(3D)对粮食颗粒进行了基于clump颗粒簇单元改进,将仓底竖向压力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仓底竖向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对平房仓散装粮堆底部竖向压力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并利用离散元软件PFC^(3D)对粮食颗粒进行了基于clump颗粒簇单元改进,将仓底竖向压力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仓底竖向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竖向压力沿着粮仓范围,呈现中间大、两边小的规律,与《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推荐的均匀分布差异很大。粮食颗粒形状、装料方式、仓壁摩擦系数等都会影响粮食底部竖向压力分布。椭球颗粒配位数为10.36,更容易发生自锁现象,呈现的底部压力离散性更小。装料方式不同,粮堆不同位置的密实状态不同,从而影响底部竖向压力的分布。仓底竖向压力分布与仓壁摩擦系数、距仓壁距离有关,仓壁摩擦系数越大且越靠近仓壁,其对应仓底竖向压力越大。现场试验和数值分析均表明,距离仓壁小于5 m范围内,压力分布系数增长较快,而距离墙壁大于8 m后,仓壁对仓底竖向压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单元 数值模拟 粮食竖向压力 平房仓
下载PDF
温度和湿度对大豆分离蛋白膜透气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新伟 赵仁勇 +1 位作者 田双起 马中苏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1,共4页
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是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基质,添加甘油和蒸馏水等辅助剂,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的可食性生物聚合膜。作为一种生物聚合材料,SPI膜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在贮藏、流通过程中,不同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会导致大豆分离蛋白膜的透气性... 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是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基质,添加甘油和蒸馏水等辅助剂,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的可食性生物聚合膜。作为一种生物聚合材料,SPI膜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在贮藏、流通过程中,不同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会导致大豆分离蛋白膜的透气性产生变化,从而可能导致被包装食品货架期的变化。研究了环境温度和湿度对SPI膜氧气透过率和二氧化碳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SPI膜的氧气透过率和二氧化碳透过率均增大,且气体透过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定理。当相对湿度<33%,SPI膜具有较小的氧气透过率和二氧化碳透过率;当相对湿度>59%,气体透过率迅速增大,且二氧化碳透过率增加的幅度大于氧气透过率。研究数据可为SPI膜作为可食性包装材料或涂膜保鲜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应用于食品加工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大豆分离蛋白膜 透气性
下载PDF
生物芯片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苗小草 陈万义 +1 位作者 张娟 游春苹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21,共8页
生物芯片技术作为各国重点发展的新兴技术,在食品研究领域有广泛应用。简要介绍了生物芯片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了生物芯片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对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残留农兽药、非法添加物、掺假、转基因食品及食品过敏原... 生物芯片技术作为各国重点发展的新兴技术,在食品研究领域有广泛应用。简要介绍了生物芯片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了生物芯片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对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残留农兽药、非法添加物、掺假、转基因食品及食品过敏原等各个方面的检测。简要叙述了生物芯片在食品安全检测、毒理学、营养健康分析中的应用,以及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 食品安全 检测
下载PDF
红曲色素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苏东晓 张瑞芬 +2 位作者 张名位 李利 陈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红曲色素是红曲霉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由红、橙和黄等多种色素组成的混合物。红曲色素属于天然食用色素,作为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使用广泛。随着市场需求细化,人们对红曲色素生物活性和安全性的认识逐步加深,红曲色素面临... 红曲色素是红曲霉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由红、橙和黄等多种色素组成的混合物。红曲色素属于天然食用色素,作为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使用广泛。随着市场需求细化,人们对红曲色素生物活性和安全性的认识逐步加深,红曲色素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综述了红曲红、橙和黄色素的组成结构及其对光、热和pH的稳定性,着重介绍了不同颜色色素降血脂和抗癌等生物活性,并探讨了红曲色素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红曲色素 降血脂 抗癌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气调储藏对芝麻生理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庆贺 张来林 +2 位作者 王书礼 赖秀梅 韩志强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84,共6页
以2013年驻马店产芝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储藏温度(20℃、25℃、30℃)、储藏方式(充氮、真空、常规密闭)下,不同水分含量(6.8%、8.2%、9.1%)芝麻的发芽率、发芽势、电导率和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80 d的储藏过程中,发芽率... 以2013年驻马店产芝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储藏温度(20℃、25℃、30℃)、储藏方式(充氮、真空、常规密闭)下,不同水分含量(6.8%、8.2%、9.1%)芝麻的发芽率、发芽势、电导率和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80 d的储藏过程中,发芽率、发芽势、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其上升和下降幅度与储藏条件有关;储藏温度、储藏方式、储藏时间和水分含量对芝麻发芽率、发芽势、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电导率均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为储藏时间>水分含量>储藏温度>储藏方式;芝麻的发芽率、发芽势与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水分含量低(6.8%)的芝麻在较低储藏温度(20℃)下,发芽率、发芽势、过氧化氢酶活动度高,电导率低,品质变化趋势小,能较好地保持芝麻的生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气调储藏 生理品质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信息博弈的粮仓智能通风决策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朝辉 廉飞宇 金广锋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96,共6页
针对粮仓智能通风中的通风模式决策问题,在传统信息融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通风的Bayesian博弈模型,用于解决在粮情信息不完整、不确定设置冲突情况下的通风模式决策问题.结果表明,在有大量粮情信息缺失的情况下,该方法仍能获得正... 针对粮仓智能通风中的通风模式决策问题,在传统信息融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通风的Bayesian博弈模型,用于解决在粮情信息不完整、不确定设置冲突情况下的通风模式决策问题.结果表明,在有大量粮情信息缺失的情况下,该方法仍能获得正确率95%以上的通风模式决策,高于正确率80%的传统模式智能决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通风 信息融合 博弈论 BAYESIAN网络 Bayesian博弈
原文传递
猪胰脂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对酶促酯交换过程的影响
11
作者 安晓东 杨国龙 +2 位作者 杨力会 毕艳兰 彭丹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4,共6页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40、Tween65、Span60、Span80、S1170和S1670)在乙醇溶液中修饰猪胰脂酶(procine pancreas lipase,PPLipase),再用修饰的猪胰脂酶催化茶籽油和亚油酸进行酯交换.通过分析酯交换过程中酯交换量、酰基位移和...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40、Tween65、Span60、Span80、S1170和S1670)在乙醇溶液中修饰猪胰脂酶(procine pancreas lipase,PPLipase),再用修饰的猪胰脂酶催化茶籽油和亚油酸进行酯交换.通过分析酯交换过程中酯交换量、酰基位移和产物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修饰作用对酶促酯交换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修饰猪胰脂酶催化酯交换的活性都高于猪胰脂酶.反应达平衡前,各修饰酶所催化的反应酰基位移率都低于猪胰脂酶所催化的反应.反应平衡后,PPLipase催化酯交换的酰基位移最小,约为28%;S1670-PPLipase催化反应的酰基位移最高,约为41%;S1170-PPLipase、Tween40-PPLipase、Tween65-PPLipase、Span80-PPLipase和Span60-PPLipase催化反应的酰基位移在28%~41%之间.反应过程中随着酯交换量不断增加,甘三酯含量不断减少;甘二酯含量在反应开始的最初阶段迅速增加,而后基本维持不变;在反应开始的最初阶段未检测到甘一酯,反应接近平衡时含量快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猪胰脂酶 酯交换 酰基位移
原文传递
棉籽油在油条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晓华 刘玉兰 +1 位作者 黄勤生 田瑜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0,共4页
用棉籽油在高温下连续26 h煎炸油条,通过对煎炸油样卫生指标的检测,研究棉籽油在油条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煎炸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26 h的连续煎炸,棉籽油的酸价由0.23 mg/g增加至1.40 mg/g,羰基价由15.59 meq/kg增加至76.99 meq/kg... 用棉籽油在高温下连续26 h煎炸油条,通过对煎炸油样卫生指标的检测,研究棉籽油在油条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煎炸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26 h的连续煎炸,棉籽油的酸价由0.23 mg/g增加至1.40 mg/g,羰基价由15.59 meq/kg增加至76.99 meq/kg,极性组分由4.37%增加至29.99%.对照GB 7102.1—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棉籽油连续煎炸26h后酸价仍符合≤5 mg/g的限量,羰基价超过50 meq/kg限量的时间为18 h,极性组分超过27%限量的时间为26 h.煎炸油条的平均含油率为8.01%.与通常的煎炸油10多h煎炸寿命及煎炸油条9.87%~37.6%的含油率相比,棉籽油的煎炸寿命长、煎炸稳定性好,煎炸油条含油率低、起酥性和风味好,因此棉籽油是理想的食品煎炸用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煎炸 品质
原文传递
加工工艺对面糊流变学反挤压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霍蓓 吕莹果 王春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7,共4页
通过对面糊反挤压特性的研究,得出面糊在不同加工工艺下的流变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对于未发酵面糊,加水量与搅拌时间对其特性影响较大,而加水温度则对其特性影响较小;对于发酵面糊,加水量对面糊特性影响较大,搅拌时间及加水温度对其特... 通过对面糊反挤压特性的研究,得出面糊在不同加工工艺下的流变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对于未发酵面糊,加水量与搅拌时间对其特性影响较大,而加水温度则对其特性影响较小;对于发酵面糊,加水量对面糊特性影响较大,搅拌时间及加水温度对其特性影响较小;比较未发酵面糊及发酵面糊的变化趋势可知,当加水量变化时,未发酵面糊与发酵面糊的变化趋势接近.当搅拌时间变化时,未发酵面糊的变化比较大,而发酵面糊则变化幅度较小.当加水温度变化时,未发酵面糊与发酵面糊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糊 挤压强度 稠度 黏聚性 黏度
原文传递
基于博弈模型的共同进化降维算法在运动员营养配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俊玲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6,90,共5页
有别于传统的单目标方法,将运动员营养配餐描述成为一个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模型共同进化的降维算法,应用目标之间的冲突关系可以减少求解问题的目标数.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求解运动员营养配餐设计问题并为运动... 有别于传统的单目标方法,将运动员营养配餐描述成为一个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模型共同进化的降维算法,应用目标之间的冲突关系可以减少求解问题的目标数.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求解运动员营养配餐设计问题并为运动员提供了强有力的营养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进化 博弈模型 降维 营养配餐
原文传递
饲用芽孢杆菌混菌发酵产中性蛋白酶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进权 曾伟文 +1 位作者 邱玉娜 李家冬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9,共7页
为提高饲用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的发酵单位,考察了多种芽孢杆菌混菌发酵产蛋白酶的协同作用效果,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先后采用部分析因设计、爬坡设计及中心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对菌株配伍方式及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构... 为提高饲用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的发酵单位,考察了多种芽孢杆菌混菌发酵产蛋白酶的协同作用效果,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先后采用部分析因设计、爬坡设计及中心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对菌株配伍方式及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构建了合适的混菌发酵体系,即芽孢杆菌A1、B1、B3菌株的混合比例为2∶3∶3;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g/L)为:麦芽糖58.5、酵母膏28.6、麸皮42.5、吐温80 3.0、K2HPO43.0、CaCO33.0.在优化条件下,芽孢杆菌混菌发酵产中性蛋白酶活力单位可达到6 728 U/mL,较优化前芽孢杆菌A1的发酵活力单位提高了1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混菌发酵 中性蛋白酶 中心组合设计
原文传递
Alcalase 2.4L酶解玉米蛋白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欣欣 胡二坤 +3 位作者 崔慧娟 郑慧 杨萌萌 郭兴凤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3,22,共7页
采用Alcalase 2.4 L酶水解玉米蛋白粉,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玉米蛋白酶解液的还原力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酶水解条件.得到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体积分数2.35%,[E]/[S]3.70%,酶解温度55.59℃,酶解时间5.12 h,pH8.... 采用Alcalase 2.4 L酶水解玉米蛋白粉,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玉米蛋白酶解液的还原力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酶水解条件.得到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体积分数2.35%,[E]/[S]3.70%,酶解温度55.59℃,酶解时间5.12 h,pH8.67.在此条件下玉米蛋白粉的Alcalase 2.4 L酶水解产物的还原力(A700)为0.436,要明显大于60μg/mL的Vc溶液,并接近于80μg/mL的Vc溶液的还原力,说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ALASE 玉米蛋白粉 酶水解 还原力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苦荞法式小面包制备工艺及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素贤 王若兰 +3 位作者 范鹏举 佀丽莎 李守星 徐卫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1,74,共5页
以苦荞麦粉、面包粉、酵母、蔗糖和水为主要原料制作法式小面包,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苦荞粉、蔗糖、酵母和水4个因素对法式小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苦荞法式小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为:以100 g混合粉计,苦荞粉20 g,小麦粉80 g,... 以苦荞麦粉、面包粉、酵母、蔗糖和水为主要原料制作法式小面包,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苦荞粉、蔗糖、酵母和水4个因素对法式小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苦荞法式小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为:以100 g混合粉计,苦荞粉20 g,小麦粉80 g,酵母1 g,蔗糖16 g,水3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法式小面包 工艺配方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特性及萃取大豆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布冠好 刘海远 +2 位作者 陈复生 杨颖莹 高艳秀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2,17,共7页
研究了AOT反胶束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含水量与体系特性的关系.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及zeta电位仪测定了反胶束的直径,并利用不同直径的反胶束进行大豆蛋白质的萃取.结果表明:反胶束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含水量的变化会影响反胶... 研究了AOT反胶束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含水量与体系特性的关系.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及zeta电位仪测定了反胶束的直径,并利用不同直径的反胶束进行大豆蛋白质的萃取.结果表明:反胶束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含水量的变化会影响反胶束体系的特性,含水量增加其反胶束直径也增加,AOT反胶束对大豆蛋白的萃取率随着反胶束直径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T 反胶束 特性 大豆蛋白
原文传递
反胶束体系萃取油莎豆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俊廷 琚瑶 陈复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39,共4页
对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油莎豆蛋白的前萃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加料量、萃取温度、时间、AOT质量浓度、W0、KCl浓度、pH对蛋白质前萃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得到前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料量0.05 g/mL,AOT质量浓度... 对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油莎豆蛋白的前萃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加料量、萃取温度、时间、AOT质量浓度、W0、KCl浓度、pH对蛋白质前萃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得到前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料量0.05 g/mL,AOT质量浓度0.12 g/mL,W0为16,KCl浓度0.02 mol/L,pH7,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86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蛋白质 油莎豆 均匀设计
原文传递
小麦品质指标与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尹成华 王亚平 +3 位作者 路辉丽 胡纪鹏 秦学磊 贾涛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4,共4页
选取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5个省的小麦样品244份,测定了样品品质指标和粉质拉伸特性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硬度指数与面团吸水率、延伸度、拉伸面积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容重与面团吸水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弱化度极显著... 选取安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5个省的小麦样品244份,测定了样品品质指标和粉质拉伸特性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硬度指数与面团吸水率、延伸度、拉伸面积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容重与面团吸水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弱化度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面团粉质和拉伸特性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降落数值与面团吸水率和形成时间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与面团吸水率以及面团拉伸特性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除面筋指数与延伸度相关性不显著外,沉降值和面筋指数与面团粉质特性以及拉伸特性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指标 流变学特性指标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