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作品数4175被引量24350H指数42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原名《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创刊于1974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该刊一直本着"洋为...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3-295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3-14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175篇文章
< 1 2 2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R、NLR、CRP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
1
作者 马青素 高岚 郭宁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13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访3个月,根据PSD情况分为PSD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13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访3个月,根据PSD情况分为PSD组与非PSD组,对比其基线资料;并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为轻度抑郁组和中重度抑郁组,并分析PLR、NLR、CRP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PSD组PLR、NLR、CRP水平均高于非PSD组,中重度抑郁组PLR、NLR、CRP水平高于轻度抑郁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NLR、CRP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LR、NLR、CRP或许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病及严重程度的血液性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R NLR CRP 脑卒中后抑郁
原文传递
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心率变异性、心理弹性及睡眠状态的影响
2
作者 王佳璐 周游 郭亮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490-1493,共4页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3年3月102例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认知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抗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3年3月102例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认知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抗心律失常等对症支持治疗,药物组予舍曲林治疗,认知组在药物组基础上予认知行为疗法,持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心率变异性、心理弹性及睡眠状态。结果认知组治疗8周后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average of NN intervals,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the 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R-R interval,RMSSD)、窦性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水平高于药物组(P<0.05)。认知组治疗8周后坚韧、乐观、自强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认知组治疗8周后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心理弹性,调节心率变异性,调控睡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舍曲林 室性心律失常 心理弹性
原文传递
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双通道经皮肾镜术后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圣男 郭青良 +3 位作者 秦奋 吴爱宁 周树明 时颖涛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29-532,共4页
目的研究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双通道经皮肾镜术后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双通道经皮肾镜手术的25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焦虑组与无焦虑组、... 目的研究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双通道经皮肾镜术后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双通道经皮肾镜手术的25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焦虑组与无焦虑组、抑郁组与无抑郁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双通道经皮肾镜术后发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256例复杂性肾结石双通道经皮肾镜术后患者中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8.52%(73/256)、23.05%(59/256),患者手术前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手术后(P<0.05);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农村)、月收入(<3000元)、付费方式(自费/新农合)、有糖尿病是患者术后发生焦虑的危险因素(P<0.05);女性、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居住地(农村)、婚姻状况(离异/丧偶)、月收入(<3000元)、有术后并发症是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双通道经皮肾镜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术后焦虑、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结石 双通道经皮肾镜术后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早期积极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4
作者 赵颖 王欢 谷爱丽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559-156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积极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放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早期积极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放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症疲乏量表(CFS),同时评估其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癌放疗患者实施早期积极心理干预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CRF症状,还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积极心理干预 前列腺癌 放疗 癌因性疲乏
原文传递
地屈孕酮联合心理干预对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王瑞华 杨璐 +1 位作者 张艺 陈井丽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450-1453,1464,共5页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在先兆流产患者保胎过程中的价值。方法以EXCEL表格统计2020年2月~2022年10月范围内在我院确诊为先兆流产并实施保胎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地屈孕酮治疗的40例纳入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在先兆流产患者保胎过程中的价值。方法以EXCEL表格统计2020年2月~2022年10月范围内在我院确诊为先兆流产并实施保胎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地屈孕酮治疗的40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地屈孕酮+心理干预治疗的40例纳入观察组。统计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就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心理状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经地屈孕酮+心理干预治疗后统计的临床有效率为97.50%,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统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统计的孕酮、雌二醇、β-HC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统计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统计的腰酸腰疼、下腹坠痛、阴道出血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中采用地屈孕酮+心理干预方案可获得理想疗效,同时可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负面情绪,避免二者相互影响保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屈孕酮 黄体酮 先兆流产 保胎 心理状态 孕酮 雌二醇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早期人群的丘脑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玉珏 陈晓岗 马晓倩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253-1255,1271,共4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丘脑功能和结构的异常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生理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参与了疾病核心症状的发生发展。大量研究指出丘脑的神经影像学指标有望成为预测疾病发展的生物学标志物,为精神分裂症早期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丘脑功能和结构的异常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生理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参与了疾病核心症状的发生发展。大量研究指出丘脑的神经影像学指标有望成为预测疾病发展的生物学标志物,为精神分裂症早期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对丘脑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中的脑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 丘脑 磁共振
原文传递
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及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敏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年第5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使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及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剖宫产产妇(2020年1月~2020年12月),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50,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和观察组(n=50,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使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及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剖宫产产妇(2020年1月~2020年12月),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50,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和观察组(n=50,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及心理干预),统计两组心理状态、麻醉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命体征、认知功能。结果(1)心理状态:麻醉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麻醉效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3)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6.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4)生命体征:观察组T1、T2、T3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低于对照组,心率(heartbeat,HR)高于对照组(P<0.05)。(5)认知功能: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及心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麻醉中效果确切,可提高麻醉效果,亦可维持机体生命体征稳定,降低低体温、寒战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值得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腰麻 剖宫产产妇 心理干预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训练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展星 陆怡 +1 位作者 季卫东 宋凤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 评价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Google Scholar、PubMed和Elsevier等电子数据库,收集2010~2020年期间有关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并采用Meta分析进行... 目的 评价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Google Scholar、PubMed和Elsevier等电子数据库,收集2010~2020年期间有关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并采用Meta分析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纳入1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计15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技能训练组的PANSS评分[SMD=-0.527,95%CI(-0.675,-0.379)]、SDSS评分[SMD=-0.776,95%CI(-1.040,-0.512)]和ITAQ评分[SMD=0.792,95%CI(0.469,1.114)]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社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自知力水平,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技能训练 META分析 干预效果
原文传递
抑郁症患者血清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颜瑞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年第4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90例抑郁症患者,设为观察组,纳入基线资料配对的90名体检人群,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两组...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90例抑郁症患者,设为观察组,纳入基线资料配对的90名体检人群,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Glu、GABA水平,计算Glu/GABA并进行组间比较。将观察组患者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组,并比较血清Glu、GABA水平以及Glu/GABA。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AMD评分与血清Glu、GAB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血清Glu水平、Glu/GABA显著高于对照组,GAB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HAMD评分、血清Glu水平、Glu/GABA显著高于中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血清GABA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抑郁症患者血清Glu水平、Glu/GABA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GABA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Glu水平较正常人升高、GABA水平降低,抑郁症发生、发展可能与兴奋性/抑制性神经元平衡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原文传递
艾司西酞普兰对伴焦虑抑郁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耿红芳 靳永辉 +2 位作者 黄琮超 于泳 欧阳旺甫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99-301,309,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辅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FGIDs)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117例FGIDs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莫沙必利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观察组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辅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FGIDs)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117例FGIDs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莫沙必利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胃排空率、负面情绪、相关胃肠激素指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情况。结果观察组胃排空率、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胃动素水平、交感神经亢进型、迷走神经亢进型与不稳定型人数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匹维溴胺及莫沙必利治疗FGIDs伴焦虑抑郁患者效果好,能够改善患者肠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沙必利 匹维溴胺 功能性胃肠病 艾司西酞普兰 乙酰胆碱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付丽萍 郑世军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72-374,共3页
目的分析骨折术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满意度及疼痛、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内,对象为接受治疗的骨折术后患者134例,根据不同方案分组研究,设置2组对比,各67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项措施前提下试... 目的分析骨折术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满意度及疼痛、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内,对象为接受治疗的骨折术后患者134例,根据不同方案分组研究,设置2组对比,各67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项措施前提下试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试验组和参照组VAS、SDS、SAS等评分变化、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和参照组对比干预后VAS、SDS、SAS等评分的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更优,差异满足统计要求(P<0.05);但干预前二者对比差异较小(P>0.05)。试验组和参照组对比护理满意度的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更高,差异满足统计要求(P<0.05)。试验组和参照组对比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的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均更高,差异满足统计要求(P<0.05)。试验组和参照组对比住院时间的结果表明试验组更短(P<0.05)。结论骨折术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既可缓解患者疼痛,消除其负性情绪,且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疼痛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压缩雾化吸入期间心理护理对小儿肺炎患者治疗配合度、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杨 田竟 +3 位作者 张敬如 席芳 尚茜 张晓菊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心理护理对其治疗配合度、家属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住院治疗的85例肺炎患儿,均予以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42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心理护理对其治疗配合度、家属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住院治疗的85例肺炎患儿,均予以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42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儿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配合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度(93.02%)、家属满意度(93.02%)均高于参照组(71.43%、69.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气促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VC、FEF、FEV;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以及家属满意度,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心理护理 肺功能
原文传递
抑郁症的近红外光谱研究进展
13
作者 周标 邹超杰 +1 位作者 程宇琪 王继才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5期778-781,共4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安全的、便携的光学成像技术。近红外光谱是通过测量脑部氧合血红蛋白(oxygenated hemoglobin,oxy-Hb)和脱氧血红蛋白(deaeration hemoglobin,deoxy-Hb)浓度的变化... 近红外光谱分析(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安全的、便携的光学成像技术。近红外光谱是通过测量脑部氧合血红蛋白(oxygenated hemoglobin,oxy-Hb)和脱氧血红蛋白(deaeration hemoglobin,deoxy-Hb)浓度的变化,间接了解大脑激活和功能连接的变化。经过几十年发展,近红外光谱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抑郁症的研究上取得很大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抑郁症的诊断指标、严重程度、治疗效益和预后康复等方面,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前额叶皮质
原文传递
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萍 李娜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5期790-792,共3页
糖尿病和抑郁障碍都是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和抑郁障碍关系密切,均对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且是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患者其认知功能明显受损,原因不清。痴呆... 糖尿病和抑郁障碍都是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和抑郁障碍关系密切,均对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且是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患者其认知功能明显受损,原因不清。痴呆核心标志物淀粉样蛋白-β和tau蛋白等可能与之有关。文章对糖尿病、抑郁障碍如何参与以及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间可能存在的共同途径及其潜在的病理机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抑郁障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痴呆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比较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明 郑芝伟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64-266,共3页
目的比较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痴呆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就诊的86例老年痴呆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 目的比较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痴呆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就诊的86例老年痴呆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评估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以及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 VE-AD),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降低,ADL评分、MMSE评分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BEHA VE-A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EHA VE-AD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改善老年痴呆症伴睡眠障碍的疗效相当,但右佐匹克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佐匹克隆 艾司唑仑 老年痴呆症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循环交替模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6
作者 徐开营 李晶 赵宾宾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循环交替模式(CAP)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加用支持性心理治...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循环交替模式(CAP)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加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CAP时间、CAP率、A1、A2、A3亚型。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17、SDSS、BPRS评分、CAP时间、CAP率、A1、A2、A3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社会功能,纠正循环交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性心理 艾司西酞普兰 循环交替模式 抑郁症 社会功能
原文传递
氟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5
17
作者 曹建玺 周腾飞 梁俊红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应用氟西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n=50)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应用氟西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n=50)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P<0.05);两组治疗前,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较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均有降低,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前均有升高,且对照组变化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后并发抑郁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合并抑郁 氟西汀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抗抑郁药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其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田智斌 赵掌权 +1 位作者 王战英 边莹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3期533-535,共3页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行抗抑郁药物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行抗抑郁药物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间HAMD、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的血清因子水平均有改善,但从改善程度来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VS对照组为93.3%VS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能够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神经功能缺损,还能够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脑卒中 抑郁症 HAMD评分 依从性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路径对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情绪及生理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胡林莉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2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后,其生理应激和情绪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消化内镜检查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路径。...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后,其生理应激和情绪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消化内镜检查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个组患者检查前后心率、血压、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疼痛分级及满意率等。结果检查前两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不同;检查后,实验组患者在心率、血压、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分级、总满意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效果显著,即可减轻患者生理应激,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而且患者疼痛感较轻,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检查 健康教育路径 生理应激 焦虑情绪 影响
原文传递
学龄期矮小症患儿不良情绪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雪松 丁显春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期矮小症患儿不良情绪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8例学龄期矮小症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0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孤独感量表(CLS)、青少年自卑... 目的探讨学龄期矮小症患儿不良情绪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8例学龄期矮小症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0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孤独感量表(CLS)、青少年自卑感量表(FIS)、儿童焦虑性自评表(SCARED)评价患儿不良情绪,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评价患儿心理弹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DSRSC评分、CLS评分、FIS评分、SCARED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弹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学龄期矮小症患儿DSRSC评分、CLS评分、FIS评分、SCARED评分与心理弹性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学龄期矮小症患儿存在明显的抑郁、自卑、孤独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且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不良情绪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 矮小症 不良情绪 心理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