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作品数2165被引量3036H指数15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创刊于197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系...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华医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3-4181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2-138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165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FIP2过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肖萍 吴少华 +1 位作者 王新胜 穆红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质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1结合蛋白2(CYFIP2)过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转染pcDNA3空载体的T24细胞,过表达组为转染CYFIP2过表达载体的T24细胞。采用逆转录... 目的探讨细胞质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1结合蛋白2(CYFIP2)过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转染pcDNA3空载体的T24细胞,过表达组为转染CYFIP2过表达载体的T24细胞。采用逆转录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CYFI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CCK-8检测CYFIP2过表达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CYFIP2过表达对T24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YFIP2过表达对T24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CYFI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减弱(均P<0.01)。CYFIP2过表达的T24细胞中β-catenin、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均下调(均P<0.05),而p-β-catenin的蛋白水平增加(P<0.05)。结论CYFIP2过表达能够抑制T2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1结合蛋白2 膀胱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医用LED阵列光源介导的无创光疗治疗方案模拟
2
作者 张滨滨 崔英健 +1 位作者 郑士楠 孙金平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6-204,共9页
目的:仿真模拟无创光疗所用的发光二极管(LED)阵列光源在不同距离下的光斑特征,为临床无创光疗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omsol软件中射线追踪模块进行模拟不同功率和阵列的LED光源在不同距离下的光斑特征,进行拟合曲线分析,... 目的:仿真模拟无创光疗所用的发光二极管(LED)阵列光源在不同距离下的光斑特征,为临床无创光疗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omsol软件中射线追踪模块进行模拟不同功率和阵列的LED光源在不同距离下的光斑特征,进行拟合曲线分析,以实际LED光斑测定进行模型验证,并以小鼠背部伤口模型验证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在2×2 LED光源阵列下,随着与光源垂直距离的增加,有效区域和治疗区域的面积逐渐增大,区域内功率密度值逐渐降低,均匀性逐渐升高,呈线性或二项式相关。与实际LED光斑对比后改进模型,设计由18颗LED组成的光源阵列,治疗区域显示出较好的均匀性与功率密度值。以模拟的光学参数对小鼠伤口进行光照治疗,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结论:建立的医用LED阵列光源光斑特征模拟可为临床无创光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并根据临床病情需求,选择合适的LED功率和阵列分布,也可为医用LED阵列光源的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阵列光源 仿真模拟 无创光疗
原文传递
EZH2基因低甲基化在胶质瘤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3
作者 李巍 邢永国 +3 位作者 李玉斌 门树乐 张鹏飞 焦德让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分析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基因在胶质瘤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诊治的9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胶质瘤组,另选择同期45例颅脑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甲基特异性PCR... 目的分析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基因在胶质瘤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诊治的9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胶质瘤组,另选择同期45例颅脑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甲基特异性PCR检测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颅脑组织及胶质瘤细胞SHG-44、U251、U87和CRT细胞中EZH2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EZH2基因未甲基化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EZH2基因未甲基化和甲基化的生存差异。结果胶质瘤组患者肿瘤组织EZH2基因未甲基化率(68.9%)高于胶质瘤组癌旁正常组织(5.6%)和对照组(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G-44、U251、U87和CRT细胞中EZH2基因处于未甲基化状态。胶质瘤组患者肿瘤组织EZH2基因未甲基化率在颅内高压、肿瘤最大径、肿瘤数量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颅内高压、肿瘤最大径≥5 cm、多发及Ⅲ+Ⅳ级胶质瘤患者EZH2基因未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无颅内高压、肿瘤最大径<5 cm、单发及Ⅰ+Ⅱ级胶质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ZH2基因未甲基化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45±3.15)个月,EZH2基因甲基化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45±3.56)个月,显著高于未甲基化患者(Logrank=30.084,P<0.05)。结论EZH2基因在胶质瘤肿瘤组织中呈低甲基化状态,可作为胶质瘤病情及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甲基化 病情 预后
原文传递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构建诊疗一体化平台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钧淇 刘阳 丁智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3-79,85,共8页
以纳米材料为平台发展起来的诊疗一体化技术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其在疾病诊疗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随着纳米医学的迅速发展,磁性纳米颗粒(MNPs)的合成工艺不断成熟。MNPs具有表面易于进行化学... 以纳米材料为平台发展起来的诊疗一体化技术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其在疾病诊疗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随着纳米医学的迅速发展,磁性纳米颗粒(MNPs)的合成工艺不断成熟。MNPs具有表面易于进行化学修饰、形状和粒径可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及磁学性能优良等优点,使其在疾病诊断、药物靶向递送、医学成像、热疗和放射治疗等临床治疗领域广泛应用,也使其成为诊疗一体化平台的优质材料。综述了MNPs在磁导向递药、磁热疗和多模式成像这3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作为诊疗一体化平台的优势,并对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诊疗一体化 药物靶向 磁热疗 多模式成像
原文传递
布拉氏酵母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史刚刚 韩梅 +1 位作者 郝敬鹏 郑冰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布拉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啤酒酵母菌的一个亚种,为真菌类益生菌。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同细菌类益生菌相比,布拉氏酵母菌更耐酸、耐氧化、不与细菌发生遗传物质传递,还可以同抗生素合用。布拉氏酵... 布拉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啤酒酵母菌的一个亚种,为真菌类益生菌。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同细菌类益生菌相比,布拉氏酵母菌更耐酸、耐氧化、不与细菌发生遗传物质传递,还可以同抗生素合用。布拉氏酵母菌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其分泌的许多蛋白酶具有抗毒素作用;其自身菌体含有较多多胺类物质,可以营养肠道黏膜细胞,调节机体代谢平衡;可以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增强肠道免疫。布拉氏酵母菌已经被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应用布拉氏酵母菌可以改善肠道炎症,增强美沙拉嗪的治疗效果,布拉氏酵母菌可作为UC治疗的辅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生物学特性 作用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鑫 李华 +2 位作者 齐磊 宋富 徐兰举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8-22,33,共6页
目的表达和纯化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rhCol),并评价其性能。方法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pET30a(+)-1880/pACYCDuet-hy726/BL21(DE3),稳定共表达rhCol和脯氨酰羟化酶。通过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与盐析和柱层析蛋白纯化技术制备并纯化rhCol。十... 目的表达和纯化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rhCol),并评价其性能。方法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pET30a(+)-1880/pACYCDuet-hy726/BL21(DE3),稳定共表达rhCol和脯氨酰羟化酶。通过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与盐析和柱层析蛋白纯化技术制备并纯化rhCol。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rhCol的纯度,全自动蛋白质多肽测序仪测定rhCol的N端氨基酸序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hCol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噻唑蓝法评价rhCol的细胞相容性。结果高密度发酵最终菌体湿重约200 g/L,表达量约3 g/L,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的rhCol的纯度大于95%。rhCol的羟脯氨酸含量为11.44%,其水溶性及细胞相容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制备的rhCol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广泛用于皮肤护理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 大肠杆菌 高密度发酵 蛋白纯化
原文传递
左卡尼汀联合表柔比星对不同肺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叶因涛 仲巍 +2 位作者 钱钧强 石芸 王晨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LCNT)与表柔比星(EPI)联合用药对人肺腺癌GLC-82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将GLC-82和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EPI组、LCNT组和EPI+LCNT组,给予对应药物作用24 h后采用噻唑蓝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LCNT)与表柔比星(EPI)联合用药对人肺腺癌GLC-82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将GLC-82和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EPI组、LCNT组和EPI+LCNT组,给予对应药物作用24 h后采用噻唑蓝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早期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单独给药LCNT能促进GLC-82细胞的增殖,20.00 μg/ml LCNT作用24 h后GLC-82细胞的增殖率为37.56%(P<0.01),而A549细胞的增殖率仅为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I联合LCNT可减弱EPI对GLC-8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联合作用24 h后GLC-8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较EPI组降低了12.14%( P<0.05)。与EPI组相比,EPI联合LCNT可使GLC-82和A549细胞的G0/G1期比例明显升高[GLC-82:(50.42±1.21)%比(25.94±0.66)%,P<0.01;A549:(54.92±1.71)%比(38.63±0.69)%,P<0.01],GLC-82细胞的S期比例降低[(34.21±0.96)%比(59.68±1.25)%, P<0.05 ],并阻止GLC-82细胞早期凋亡,而不影响A549细胞的凋亡。与EPI组相比,EPI+LCNT组GLC-82和A549细胞中P53蛋白表达均下调(均P<0.05),但EPI+LCNT组GLC-82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A549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LCNT与EPI联用可减弱EPI对GLC-8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而对A549细胞无明显影响。LCNT能促进GLC-82细胞增殖,并使其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53蛋白和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左卡尼汀 表柔比星
原文传递
肌层润性膀胱癌中B7-H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嘉宁 李慧 +2 位作者 胡占东 梁恩利 畅继武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 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B7-H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接受膀胱癌根治手术治疗的肌肉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B7-H3的表达,分析其与... 目的 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B7-H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接受膀胱癌根治手术治疗的肌肉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B7-H3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B7-H3的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浆内,呈棕黄色颗粒.B7-H3在所有膀胱癌组织中均有一定的阳性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B7-H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高表达率为68.7%.B7-H3的异常表达与远处转移和脉管内瘤栓均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无关(均P>0.05).生存分析提示,在膀胱癌组织中B7-H3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B7-H3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存在B7-H3表达水平上调,且与膀胱癌远处转移和脉管内瘤栓正相关;B7-H3的表达可能提示膀胱癌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免疫组织化学 B7-H3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髋化脓性关节炎病原体及药物敏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崔硬铁 冯彦华 +3 位作者 王康 郝建宗 张文超 张放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 研究儿童髋化脓性关节炎病原体及其药物敏感状况.方法 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患者脓液进行细菌培养,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菌落与分析药物敏感.结果 分离出的68株阳性病原菌中包含42株革兰氏阳性菌、23株革... 目的 研究儿童髋化脓性关节炎病原体及其药物敏感状况.方法 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患者脓液进行细菌培养,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菌落与分析药物敏感.结果 分离出的68株阳性病原菌中包含42株革兰氏阳性菌、23株革兰氏阴性菌和3株真菌.对于不同年龄阶段患儿(5天~13岁),髋化脓性关节炎细菌种类存在差异,其中新生儿(<1月)最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其他年龄段患儿(1月~13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药物敏感测试结果表明,革兰氏阳性菌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最高,达96%;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阴沟肠杆菌、沙门氏菌某些种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儿童髋化脓性关节炎时,应注意留取病原学标本进行药物敏感分析.没有获得药物敏感分析结果时应行经验用药,待获得可靠的病原学诊断及药物敏感分析结果后改用敏感药物治疗,同时需考虑年龄情况有针对性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髋关节 化脓性关节炎 耐药性 抗生素 药物敏感实验
原文传递
电子耳蜗分数延迟的最小均方插值及失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又圣 薛国伟 +1 位作者 张璞 陈培陪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57-460,464,共5页
目的 麦克风阵列方法应用于电子耳蜗会产生延迟参数的分数实现,针对此问题着重研究了分数延迟滤波器的设计及失配特征,以适应电子耳蜗分数延迟实现的需求.方法 结合电子耳蜗小间距的特征以及延时需求,采用最小均方插值方法设计分数延迟... 目的 麦克风阵列方法应用于电子耳蜗会产生延迟参数的分数实现,针对此问题着重研究了分数延迟滤波器的设计及失配特征,以适应电子耳蜗分数延迟实现的需求.方法 结合电子耳蜗小间距的特征以及延时需求,采用最小均方插值方法设计分数延迟滤波器.结果 基于最小均方插值的分数延迟方法可实现分数延迟,且可最小化全频带的平均误差和均方误差.结论 基于最小均方插值的分数延迟滤波器的失配特征及高阶情形的误差平坦特征具有理论和工程价值,可为分数延迟滤波器的设计提供参数选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均方误差 电子耳蜗 插值 延迟
原文传递
基于直接方法估算的信息熵在局部场电位编码工作记忆中的应用
11
作者 司家瑞 白文文 +2 位作者 刘迢迢 黎小沛 田心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11-213,217,I0005,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在Y迷宫记忆过程中,责任脑区前额叶皮层记录的局部场电位的熵编码,为研究工作记忆的神经编码机制提供计算支持。方法实验数据:本研究所用的实验数据为4只SD大鼠在Y迷宫工作记忆过程和静息状态下前额叶皮层的各20次16通... 目的研究大鼠在Y迷宫记忆过程中,责任脑区前额叶皮层记录的局部场电位的熵编码,为研究工作记忆的神经编码机制提供计算支持。方法实验数据:本研究所用的实验数据为4只SD大鼠在Y迷宫工作记忆过程和静息状态下前额叶皮层的各20次16通道局部场电位(LFPs)数据(其中10次正确,10次错误),由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提供;LFPs预处理:对LFPs去除工频干扰和基线漂移;LFPs的时频分析与特征频段的提取:通过多窗口傅里叶变换,观察能量分布的主要频段,并通过带通滤波提取特征频段的场电位信号;16通道LFPs的熵编码:选取生理窗口为500ms,窗口移动步长为125ms,对LFPs数据序列加窗,计算每个滑动窗口内的熵值并平均,进而观察信息熵的变化趋势。结果LFPs时频分布表明工作记忆期间其能量主要集中在θ频段(4~12Hz);θ频段LFPs在正确工作记忆实验中,工作记忆参考点前1s熵的平均值为0.939±0.020,显著大于静息状态的值(0.795±0.03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错误实验中工作记忆事件前后信息熵值无差别,未编码工作记忆事件。结论θ频段(4~12Hz)是工作记忆的特征频段;θ频段LFPs的熵有效地编码了工作记忆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工作记忆 局部场电位 多窗口
原文传递
GRK5与持久兴奋βAR诱导心肌肥厚氧化应激途径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锐 李丹丹 +3 位作者 杨霞 杨冰 屈扬扬 张玲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06-210,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持久兴奋B受体诱导病理性心肌肥厚机制中,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与GRK5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180~200g),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CTRL)、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CTRL+NAC)、异丙肾上腺素(ISO)组(ISO)及ISO注... 目的探讨持久兴奋B受体诱导病理性心肌肥厚机制中,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与GRK5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180~200g),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CTRL)、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CTRL+NAC)、异丙肾上腺素(ISO)组(ISO)及ISO注射辅以NAC组(ISO+NAC),6只/组。ISO组通过腹腔注射给予ISO3mg/(kg·d),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NAC组通过饮用水给药15g/L,共2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心脏质量指数(HMI)、心肌组织学变化、心肌NOX4及GRK5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TRL组比较,ISO组大鼠HMI明显升高[(3.99±0.10)mg/g VS(3.31±0.13)mg/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横截面积明显增大[(11117.00±387.57)μm^2vs(4572.23±176.39)μm^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O+NAC组大鼠的HMI[(3.56±0.12)mg/g]、心肌细胞横截面积[(6160.33±141.44)μm2]均明显低于ISO组大鼠,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O组大鼠心肌NOX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TRL组(10.59±1.61VS4.35±1.6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明显降低了ISO诱导的NOX4表达增加(4.67±1.25VS10.59±1.6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Westrenblot、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GRK5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SO组与CTRL组、ISO+NAC组与ISO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黔0.05);同时RT—qPCR技术检测心肌GRK5mRNA表达水平亦发现ISO与CTRL、ISO+NAC与ISO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鼠尾动脉血压测量结果显示在4组实验动物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各项指标与CTRL组大鼠无差异。结论持久兴奋BAR诱发病理性心肌肥厚机制中,GRK5可能未参与氧化应激通路对致肥厚因子的调节,有待进一步体外实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 氧化应激 N-乙酰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荧光示踪PLGA纳米粒与HL60细胞间相互作用
13
作者 陆丽 吕丰 +1 位作者 武莉 刘天军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48-150,162,I0006,共5页
目的 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跨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的过程与其生物效应直接相关,研究纳米粒与细胞间相互作用可揭示其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荧光示踪法研究荧光素标记的PLGA纳米粒与HL60细胞间相互作... 目的 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跨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的过程与其生物效应直接相关,研究纳米粒与细胞间相互作用可揭示其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荧光示踪法研究荧光素标记的PLGA纳米粒与HL60细胞间相互作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分析了纳米粒的入胞进程.结果 PLGA纳米粒与HL60细胞间相互作用具有很强的温度依赖性,其中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机制在纳米粒的入胞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 PLGA纳米粒与HL60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为纳米药物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纳米粒 荧光示踪 HL60细胞 跨膜过程
原文传递
优化细菌纤维素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荆尧 陈世文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76-379,共4页
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纳米纤维网格结构以及良好的纯度、机械强度、持水能力等物理、化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及适应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食品、造纸、纺织和声学材料等各个行业,尤其在医学领域近年得到了突... 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纳米纤维网格结构以及良好的纯度、机械强度、持水能力等物理、化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及适应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食品、造纸、纺织和声学材料等各个行业,尤其在医学领域近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就目前细菌纤维素及其性能优化产物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性能优化 医学材料
原文传递
便携式生物复阻抗信息检测仪的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磊 卓俊骐 +3 位作者 吴旭 王妍 赵舒 沙洪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设计一种高精度、简单方便的生物复阻抗信息检测仪器,可提取人体局部肌肉组织损伤的电阻抗特征,指导临床治疗与康复.方法 采用四电极模式,一对电流注入激励电极和一对电压检测电极;设计了基于AD5933与AD844的激励电流源、屏蔽驱动... 目的 设计一种高精度、简单方便的生物复阻抗信息检测仪器,可提取人体局部肌肉组织损伤的电阻抗特征,指导临床治疗与康复.方法 采用四电极模式,一对电流注入激励电极和一对电压检测电极;设计了基于AD5933与AD844的激励电流源、屏蔽驱动电路、放大电路及数字解调电路,研发了便携式生物复阻抗信息检测仪器.结果 以三元件模型作为测量对象,将笔者设计的生物复阻抗信息检测仪与安捷伦4294A阻抗分析仪进行测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频率为1~100 kHz,阻抗模量信息相对误差与阻抗分析仪基本相同,相位误差小于1..以1例大腿后侧肌群中度拉伤患者作为测量对象进行的连续跟踪测量,结果符合临床诊断与生理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生物复阻抗信息检测仪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可用于指导人体局部组织损伤过程的临床诊断、治疗与康复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阻抗 肌肉损伤 四电极 AD5933
原文传递
中华医学会《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稿约
16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I0007-I0008,共2页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原名《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为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为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报道...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原名《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为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为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报道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为办刊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中华医学会 杂志 国际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文核心期刊 稿约 科技论文
原文传递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5-氟脲嘧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荫虎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尖锐湿疣(CA)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常见性传播性疾病。由于尚无直接用于抗人乳头瘤病毒的药物,目前更多趋向于包括化学疗法、外科疗法、物理疗法、免疫疗法等联合疗法,但各种方法均不能避免CA的复发。本研究旨在... 目的尖锐湿疣(CA)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常见性传播性疾病。由于尚无直接用于抗人乳头瘤病毒的药物,目前更多趋向于包括化学疗法、外科疗法、物理疗法、免疫疗法等联合疗法,但各种方法均不能避免CA的复发。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CO:激光联合5.氟脲嘧啶(5-FU)治疗C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激光手术去除疣体,以5%5一Fu注射液外用湿敷患处,观察疗效。结果将激光与5%5一FU注射液2种手段的治疗效用叠加,起到了互补的作用;同时,5%5一FU注射液药价低廉,便于患者回家后独立使用,可以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结论采用CO:激光联合5%5-氟脲嘧啶注射液外用湿敷,加以规范的使用指导及预防措施,对于尖锐湿疣的治疗可以起到有效、廉价、实用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激光 5-氟脲嘧啶 治疗成本 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 氟脲嘧啶注射液 抗人乳头瘤病毒 性传播性疾病
原文传递
模拟微重力对机体内皮细胞、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于霞 郑磊 王前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6-308,共3页
重力状态的改变将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机能的异常,如心血管系统中血液的重新分布、骨骼系统中骨质破坏的增加、造血系统中造血组织的减少等。人类登月计划的顺利实现以及空间站的成功建立,为研究微重力状态下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开启了... 重力状态的改变将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机能的异常,如心血管系统中血液的重新分布、骨骼系统中骨质破坏的增加、造血系统中造血组织的减少等。人类登月计划的顺利实现以及空间站的成功建立,为研究微重力状态下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开启了新的篇章。随着模拟微重力仪的研发更足使这一领域出现了飞速的发展,但关于微重力状态下机体凝血功能的改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于当今这个出血和血栓性疾病高发的时代更是刻不容缓。这将为预防航天员出血疾病的发生或血栓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内皮细胞 血小板
原文传递
脉冲电磁场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前体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吉 杨福军 +5 位作者 徐文清 孙元明 沈秀 李瑞峰 黄晶晶 杨冰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7,I0001,共5页
目的 研究脉冲电磁场(PEMFs)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前体细胞的作用。方法单独离体PEMFs作用:取8周龄雌性SD大鼠股骨骨髓细胞,根据PEMFs作用方式分为4个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 目的 研究脉冲电磁场(PEMFs)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前体细胞的作用。方法单独离体PEMFs作用:取8周龄雌性SD大鼠股骨骨髓细胞,根据PEMFs作用方式分为4个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观察。活体结合离体PEMFs作用:取8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2—70组、OVX组和SHAM组,其中2.70组.OVX组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SHAM组不切除卵巢。术后12周对2—70组大鼠进行PEMFs作用,OVX组和SHAM组不进行PEMFs作用。作用结束后,取大鼠股骨骨髓。根据体外培养过程中是否继续接受PEMFs作用,分为2—70PEMFs作用组/未作用组、OVXPEMFs作用组侏作用组、SHAMPEMFs作用组/未作用组,分别进行CFU.F和CFU.GM培养观察。结果单独离体PEMFs作用时,与对照组相比,4个剂量组的CFU-GM减少,CFU.F增加;活体结合离体PEMFs作用时,剂量组的CFU—F均增加,而CFU—GM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独离体PEMFs作用时,PEMFs对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有抑制作用,对成骨细胞前体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活体结合离体PEMFs作用时,PEMFs对成骨细胞前体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但未见对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前体细胞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联合纤维束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伟 龙晚生 +3 位作者 陈曼琼 罗学毛 兰勇 梁英林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217,I0005,共7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束成像(DTr)的特点,探讨DTI、DTT在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58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行MRI检查,包括T1WI、T2WI成像、FLAIR及DTI成像,重建...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束成像(DTr)的特点,探讨DTI、DTT在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58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行MRI检查,包括T1WI、T2WI成像、FLAIR及DTI成像,重建部分各向异性(FA)图,对梗死区、健侧相应部位及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进行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量。结果①DTI显示的梗死灶范围较常规MRI成像更加准确、清晰。②超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期脑梗死组病变侧梗死中心的FA值与ADC值分别为(0.24±0.02、0.31±0.11)、(0.20±0.02、0.32±0.12)、(0.18±0.02、0.34±0.11)、(0.16±0.02、0.37±0.13);低于各期正常侧映像位置的(0.40±0.03、0.70±0.21)、(0.37±0.03、0.71±0.21)、(0.39±0.03、0.72±0.22)、(0.40±0.03、0.72±0.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健侧FA和ADC值与正常对照组对应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脑梗死后脑组织的FA值和ADC值随梗死时间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在超急性期患侧FA值较对侧无一致性变化,可轻度升高或轻度降低,随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降低;患侧ADC值随梗死时间延长呈明显降低、逐渐恢复正常、继而又升高的规律。结论DTI、DTT检查有助于明确脑梗死是否累及白质纤维束,FA值与ADC值联合能更精确地对脑梗死进行临床分期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脑梗死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