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石油化工应用》

作品数8659被引量11025H指数22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石化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为石油化工行业的科研人员开展技术交流服务,是全国唯一石油化工行业上下游相结合的应用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全国石化行业优秀期刊。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宁夏化工;宁夏石油化工
  • 主办单位宁夏石油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3-5285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4-1058/TE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8,6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羧酸类Dy(Ⅲ)配合物与DNA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罗思雨 朱小双 +2 位作者 何秋蓉 王思茗 李冰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105-107,121,共4页
以7-氮杂吲哚-3-羧酸(7AI_(3)CAH_(2))为配体构筑了一例新型稀土Dy(Ⅲ)配合物[Dy(7AI_(3)CAH)_(2)(NO_(3))(H_(2)O)_(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黏度法和荧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间... 以7-氮杂吲哚-3-羧酸(7AI_(3)CAH_(2))为配体构筑了一例新型稀土Dy(Ⅲ)配合物[Dy(7AI_(3)CAH)_(2)(NO_(3))(H_(2)O)_(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黏度法和荧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间结合模式为嵌插结合,配合物与CT-DNA表现出良好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7-氮杂吲哚-3-羧酸 小牛胸腺DNA
下载PDF
沉淀法回收对甲酚模拟废水中酚的研究
2
作者 杨鹏辉 于洪丽 +2 位作者 潘昱晨 蔡乾锋 屈撑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用离子沉淀法回收对甲酚模拟废水中的酚,考察了不同的金属离子沉淀剂、沉淀剂加量、温度与pH值对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沉淀剂为BaCl_(2);对于50 mL、5000 mg/L的对甲酚模拟废水,当温度为25℃,pH值为14,BaCl_(2)溶液加量为18 ... 用离子沉淀法回收对甲酚模拟废水中的酚,考察了不同的金属离子沉淀剂、沉淀剂加量、温度与pH值对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沉淀剂为BaCl_(2);对于50 mL、5000 mg/L的对甲酚模拟废水,当温度为25℃,pH值为14,BaCl_(2)溶液加量为18 mL,酚去除率可达52.3%。将收集的酚钡盐沉淀用稀HCl中和,用乙酸丁酯为萃取剂进行萃取,对甲酚的萃取回收率达到99.69%,为高含酚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酚 化学沉淀 去除率 废水 资源化
下载PDF
炼厂浮渣脱水收油新型处理技术及应用
3
作者 陈红硕 张璐姗 +1 位作者 马文峰 刘海东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3期117-121,共5页
针对炼化三泥先混合后处理方式中出现的成分更为复杂、乳化更为严重、处理难度增加的现象,提出分质、分类、精细化的处理利用方式。并以三泥中产量最大的气浮浮渣为例,开发了以“叠螺压滤脱水+滤液气浮除杂+逆流萃取收油”为核心的近零... 针对炼化三泥先混合后处理方式中出现的成分更为复杂、乳化更为严重、处理难度增加的现象,提出分质、分类、精细化的处理利用方式。并以三泥中产量最大的气浮浮渣为例,开发了以“叠螺压滤脱水+滤液气浮除杂+逆流萃取收油”为核心的近零排放技术。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尾渣含水率低于5%,含油率低于0.3%,满足GB 4284—2018《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回收油分含固率与含水率均低于0.5%,满足炼化要求,过程出水指标满足污水处理厂生化段进水要求,可直接接入。为炼化三泥的分质利用,特别是浮渣的有效处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厂浮渣 气浮 逆流萃取 近零排放
下载PDF
CO_(2)驱油采油系统防腐防垢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凯 郭康 +1 位作者 武攀峰 李善建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CO_(2)驱油采油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系统中的管道和设备易受腐蚀和结垢,导致系统效率降低,因此,防腐和防垢是CO_(2)驱油采油系统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材料防腐操作简单但成本高,化学药剂处理防腐,对... CO_(2)驱油采油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系统中的管道和设备易受腐蚀和结垢,导致系统效率降低,因此,防腐和防垢是CO_(2)驱油采油系统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材料防腐操作简单但成本高,化学药剂处理防腐,对于防腐剂的性能和使用条件需要精确控制,使用不当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找到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防腐防垢手段,在CO_(2)驱油采油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采油系统 腐蚀 防腐 防垢
下载PDF
低渗油藏调驱调剖剂应用现状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雪瑞 陈铀财 +1 位作者 高辉 刘喆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12-16,共5页
低渗油藏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层严重非均质性,目前低渗油藏大多通过调驱调剖技术来提高油藏采收率。本文通过详细梳理我国低渗油藏调剖体系研究现状和现场实施方案,分析了各类调剖体系优缺点,总结了矿场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和启示。随... 低渗油藏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层严重非均质性,目前低渗油藏大多通过调驱调剖技术来提高油藏采收率。本文通过详细梳理我国低渗油藏调剖体系研究现状和现场实施方案,分析了各类调剖体系优缺点,总结了矿场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和启示。随着低渗油藏开发难度的逐渐加大,需要两种或多种调剖体系复合,设计新型复合调剖体系。同时,应同步开发出配套的工艺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裂缝 非均质性 调剖
下载PDF
BD区块典型低产低效气井挖潜技术研究
6
作者 李嘉 高嘉琦 +1 位作者 孔维捷 谢青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10期34-38,共5页
靖边气田属于低压、低渗、低产气田,在气田开采过程中极易造成井底积液和井筒腐蚀、结垢堵塞,导致气井井筒压力损耗和油套压差增加、气井产量降低,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为了提高BD区块低产低效气井增产措施效果,开展了低产低效原因... 靖边气田属于低压、低渗、低产气田,在气田开采过程中极易造成井底积液和井筒腐蚀、结垢堵塞,导致气井井筒压力损耗和油套压差增加、气井产量降低,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为了提高BD区块低产低效气井增产措施效果,开展了低产低效原因分析和增产潜力评估研究。本文得出了该区块几口典型井实施解堵措施后相应的曲线图像并进行分析,对气田稳产提供了帮助和支持,也为同类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区块自2018年实施解堵措施后到2022年,累计增产气量13417×104m3,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气田 低产气井 解堵措施 挖潜技术
下载PDF
3月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7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11-11,共1页
2023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份能源生产情况。3月份,规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1~2月份比,原煤、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原油、电力生产加快。原煤生产稳定增长,进口大幅增加。3月份生产原煤4.2亿吨,同比增长4.3%。... 2023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份能源生产情况。3月份,规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1~2月份比,原煤、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原油、电力生产加快。原煤生产稳定增长,进口大幅增加。3月份生产原煤4.2亿吨,同比增长4.3%。进口煤炭4117万吨,同比增长150.7%。1~3月份,生产原煤11.5亿吨,同比增长5.5%。进口煤炭1亿吨,同比增长96.1%。原油生产略有加快,进口由降转增。3月份生产原油1818万吨,同比增长2.4%。进口原油5231万吨,同比增长22.5%。1~3月份,生产原油5236万吨,同比增长2%。进口原油13637万吨,同比增长6.7%。原油加工增速加快。3月份加工原油6329万吨,同比增长8.8%。1~3月份,加工原油17926万吨,同比增长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煤生产 国家统计局 天然气生产 能源产品 产品产量 进口原油 进口煤炭
下载PDF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
8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第七采油厂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下属的采油生产单位,前身是长南石油开发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2003年6月更名为长南石油开发事业部,2006年10月撤部建厂,主要负责陕西境内白豹油田和甘肃境内环江油田的开发建设工作,共管辖矿权面积... 第七采油厂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下属的采油生产单位,前身是长南石油开发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2003年6月更名为长南石油开发事业部,2006年10月撤部建厂,主要负责陕西境内白豹油田和甘肃境内环江油田的开发建设工作,共管辖矿权面积4892.9平方千米,开发区块34个,正常生产油水井5600余口,用工总量3100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开发 用工总量 采油生产单位 采油厂 开发区块 开发事业部
下载PDF
致密储层水平井裸眼压裂技术与压后评价
9
作者 马伟云 江锚 +4 位作者 周俊 余曦 张安顺 安琦 杨帆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34-40,共7页
LM区块储层脆性指数差异大、天然裂缝不发育、不易形成复杂缝网,进行分段压裂时,受储层物性、地应力、各向异性等因素影响,段间实际压裂液进入量不均匀,达不到储层均匀改造的目的。针对该问题,依据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在建立精细化地质... LM区块储层脆性指数差异大、天然裂缝不发育、不易形成复杂缝网,进行分段压裂时,受储层物性、地应力、各向异性等因素影响,段间实际压裂液进入量不均匀,达不到储层均匀改造的目的。针对该问题,依据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在建立精细化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了完井方式、压裂液及支撑剂体系优选,并基于地质甜点、工程甜点和地质工程综合甜点的水平井精细化压裂设计方法研究,优化了压裂施工参数,预测了压后无阻流量并与常规压裂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形成了水平井分段精细化压裂设计技术。2022年,该技术在LM区块中第五开发区一口新部署裸眼水平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压裂效果,压后无阻流量37.9×10^(4)m^(3)/d,投产半年后日产气量(5.0~6.5)×10^(4)m^(3)。LM区块致密气精细化压裂设计的成功应用,为类似致密气储层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水平井 地质甜点 工程甜点 分段压裂
下载PDF
Y146井区延7煤层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
10
作者 唐浩博 赵永刚 +4 位作者 张栋梁 宿墨瀚 谭曾 司卓雅 侯伟怡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在调研三角洲平原中的煤层分布情况及分析研究区延7段煤层发育、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煤层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研究认为:煤层可以形成于多种沉积环境中,湖泊三角洲平原中出现的煤层虽不能发育为煤储层,但可作为储层中的煤隔夹层出现... 在调研三角洲平原中的煤层分布情况及分析研究区延7段煤层发育、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煤层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研究认为:煤层可以形成于多种沉积环境中,湖泊三角洲平原中出现的煤层虽不能发育为煤储层,但可作为储层中的煤隔夹层出现;研究区延7段煤层的发育、分布主要受控于湖泊三角洲平原沼泽微相;延7_(2)煤层比延7_(1)厚,延7_(2)平面上西北区域煤层厚度大,东南区域煤层分布面积大;延7_(1)、延7_(2)煤隔夹层与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致密粉砂岩等一起通过一定程度增强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使研究区延7段储层具有中等~强的非均质性特征。该研究希望能引起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者对含油储层中煤隔夹层的重视,以期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发煤系碎屑岩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7段 三角洲平原 煤层 储层非均质性 隔夹层
下载PDF
制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光化学反应活性研究
11
作者 邢丽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本文研究了四环素发酵过程中无组织排放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光化学反应活性,在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IR法(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和FAC法(气溶胶生成系数法)估算VOCs组分的臭氧(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 本文研究了四环素发酵过程中无组织排放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光化学反应活性,在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IR法(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和FAC法(气溶胶生成系数法)估算VOCs组分的臭氧(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四环素发酵过程中,主要参与O_(3)生成的工艺过程是种子罐培养和发酵培养前期,正丁醇、丙酮、乙醇和邻/间二甲苯是O_(3)生成的主要贡献组分,同时也是造成光化学污染最重要的污染物质;在各个工艺过程中,甲苯和邻/间二甲苯的SOA生成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余组分,两者贡献率之和在70.66%~74.45%。因此,药企需重点控制工艺为种子罐培养和发酵培养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组织VOCs O_(3)生成潜力 SOA反应活性
下载PDF
气井油套环空积液高度与采气曲线动态特征
12
作者 陈鹏 徐文龙 徐自强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7期49-53,共5页
气井生产过程中,对于采用油管或者封隔器解封的压裂管柱作为生产管柱的气井而言,气井油套环空积液位置和积液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井筒天然气的流动和井筒压力分布,进而会引起井口油套压的变化和波动。因此,井筒油套环空积液高度的变... 气井生产过程中,对于采用油管或者封隔器解封的压裂管柱作为生产管柱的气井而言,气井油套环空积液位置和积液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井筒天然气的流动和井筒压力分布,进而会引起井口油套压的变化和波动。因此,井筒油套环空积液高度的变化会在气井采气曲线上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反之,也可以利用采气曲线变化特征定性判断井筒的积液位置和严重程度。本文将井筒积液位置归纳为5种类型,并总结了6种采气曲线表现特征。通过对气井采气曲线波动变化特征分析,可以定性判断井筒的积液状况,为气井排水采气措施的选择和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液高度 采气曲线 动态特征
下载PDF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
13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一、基本概况第二采气厂是以天然气开采为主的专业化采气厂,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12日,矿权管护范围涉及榆林9个市/县区及山西省部分区域,面积1.52万平方千米,三级储量12448.22亿立方米。截... 一、基本概况第二采气厂是以天然气开采为主的专业化采气厂,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12日,矿权管护范围涉及榆林9个市/县区及山西省部分区域,面积1.52万平方千米,三级储量12448.22亿立方米。截至2021年9月底,建成生产气井2708口,探评井309口,集气站57座,处理厂(站)5座,年处理能力815亿立方米,现有单位部门38个,员工1387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开采 采气厂 集气站 专业化 基本概况
下载PDF
苏南区块中子-密度交会计算孔隙度方法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亚兰 杨凯程 +3 位作者 王河 向晓 潘晓丽 薛媛竹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9期72-77,共6页
苏南区块是低渗、低压、低丰度的岩性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的单声波时差计算孔隙度法受泥质分布形式及砂岩压实程度的影响,难以求得地层真实孔隙度。从2018年开始,苏南区块开始应用中子-密度曲线交会计算孔隙度。中子和密度测井对... 苏南区块是低渗、低压、低丰度的岩性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的单声波时差计算孔隙度法受泥质分布形式及砂岩压实程度的影响,难以求得地层真实孔隙度。从2018年开始,苏南区块开始应用中子-密度曲线交会计算孔隙度。中子和密度测井对泥质及油气的影响反映比较灵敏,中子-密度曲线交会方法可计算出经过泥质校正以后的有效孔隙度。通过和岩心分析孔隙度进行对比,利用中子-密度曲线交会方法计算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更加吻合,较单声波时差计算的孔隙度更能真实反映低-特低孔储层的孔隙度,测井处理解释精度大幅提高。应用该方法计算的含气指数比利用声波时差的计算结果更能准确地反映储层的含气性和生产能力,为压裂段的选取提供更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密度交会 孔隙度 测井解释 含气指数
下载PDF
长庆低压气井低伤害修井液研发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伟星 陈平 汪小宇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4期72-75,共4页
经过十多年的勘探开发,长庆气田地层压力系数严重下降,很多气井无法正常生产甚至被迫关井。为了提高产量、恢复生产,需进行相应的修井维护作业,而修井液是完成修井作业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长庆低压气井修井液漏失严重、储层伤害大等问... 经过十多年的勘探开发,长庆气田地层压力系数严重下降,很多气井无法正常生产甚至被迫关井。为了提高产量、恢复生产,需进行相应的修井维护作业,而修井液是完成修井作业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长庆低压气井修井液漏失严重、储层伤害大等问题,研发出一种自降解、抗高温的低伤害修井液体系,其配方为0.6%LH-1+0.5%LJ-1+0~16%WL-1+0.3%~0.5%SZ-2+0.25%GP-2。该体系密度调整范围为1.0~1.1 g/cm^(3);在100℃、170 s^(-1)剪切速率下剪切90 min后黏度仍保持在180 mPa·s;在80~100℃下,修井液具有较低的静态滤失系数;在100℃下修井液封堵承压能力达9 MPa;修井液破胶性能良好且破胶液对岩心的伤害率小于20%。该修井液体系具有“能压住、不漏失、易破胶、低伤害”的特点,在保证修井作业安全完成的同时,可有效降低修井作业对储层的伤害,在长庆低压气井修井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井 低压 修井液 低伤害
下载PDF
绥靖油田站场常温集输技术
16
作者 任超 高庆鸽 +2 位作者 冯晓成 赵天福 吴霞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4期52-54,共3页
绥靖油田产液量逐步增加,产油量减少,主力油藏逐步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结合目前地面系统布局现状,分析常温输油基本规律,提出液相温度高于初凝点约6.5℃时,即可进行高含水期常温集输,提高效益。
关键词 油田 含水 集输 常温
下载PDF
高含硫气井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的应用实例
17
作者 张磊 钟国平 +2 位作者 张容 韩玉春 王浩宇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7期15-20,共6页
元坝气田长兴组高含硫气藏D7礁群开采不均衡,实际生产与开发方案的预测情况存在很大差距,目前礁群累产气36.48×10^(8)m^(3)、采出程度仅22.9%,而地层压力由投产初期68.3 MPa降至40 MPa、降幅达41.4%。因此,重新核算D7礁群的动态储... 元坝气田长兴组高含硫气藏D7礁群开采不均衡,实际生产与开发方案的预测情况存在很大差距,目前礁群累产气36.48×10^(8)m^(3)、采出程度仅22.9%,而地层压力由投产初期68.3 MPa降至40 MPa、降幅达41.4%。因此,重新核算D7礁群的动态储量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这也是D7礁群开发优化调整的基础。通过分析该礁群近6年的实际生产动态数据,采用物质平衡法、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法进行D7礁群4口井动态储量的计算和对比,准确核算出D7礁群的动态储量在100×10^(8)m^(3);同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高含硫气藏天然气偏差系数值经验公式的压降法,基于Van Everdingen-Hurst非稳态的高低压分区物质平衡法、Blasingame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法适用于高含硫气藏动态储量计算,为同类型气藏的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的选取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高含硫 动态储量 应用实例
下载PDF
渤海中深层井壁强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张鹏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7期21-25,共5页
针对渤海中深层近年来出现的频繁井漏的作业问题,结合渤海中深层的地质特点,分析得出了井漏主要的机理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低活度”+“强抑制”+“强化封堵”的井壁强化技术对策。该技术在渤海X6井成功应用,最终应用井段裸眼长1763... 针对渤海中深层近年来出现的频繁井漏的作业问题,结合渤海中深层的地质特点,分析得出了井漏主要的机理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低活度”+“强抑制”+“强化封堵”的井壁强化技术对策。该技术在渤海X6井成功应用,最终应用井段裸眼长1763 m,为渤海大位移井之最,作业中未发生井壁垮塌等复杂情况。X6井作业的顺利施工,验证了井壁强化技术的可行性,为渤海油田未来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度 抑制性 多级封堵 井壁稳定
下载PDF
CO优化控制系统在加热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满平 司春旭 安永峰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为了提高炼油厂常压装置加热炉的加热效率、降低能耗,宁夏石化公司炼油厂针对现有的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分析比较后,决定引进理论配比燃烧优化技术。该技术在线测量加热炉烟气中CO的含量,作为炉内氧含量自动控制的依据来调节加热炉的燃... 为了提高炼油厂常压装置加热炉的加热效率、降低能耗,宁夏石化公司炼油厂针对现有的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分析比较后,决定引进理论配比燃烧优化技术。该技术在线测量加热炉烟气中CO的含量,作为炉内氧含量自动控制的依据来调节加热炉的燃烧配比,从而节约燃料,降低装置能耗,提高热效率,同时降低CO2和NOx等污染物的排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CO控制系统 燃烧配比 节能环保
下载PDF
气田新型上下古合采提高采收率技术探讨
20
作者 张育华 薛岗 +5 位作者 韦玮 王登海 胡建国 郑欣 葛涛 闫晓峰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12期50-55,69,共7页
随着苏里格气田下古生界气藏的不断开发,现有的上古集输工艺及场站模式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充分发挥这部分含硫气井的产能,则需研发一种新的上下古合采地面集输工艺模式及配套的一体化集成装置。本文对适合上下古叠合区的三种天然气... 随着苏里格气田下古生界气藏的不断开发,现有的上古集输工艺及场站模式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充分发挥这部分含硫气井的产能,则需研发一种新的上下古合采地面集输工艺模式及配套的一体化集成装置。本文对适合上下古叠合区的三种天然气脱硫工艺进行了比选,优选出了一种新型低潜硫量非再生液体脱硫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苏里格气田以“井场和站场非再生液体脱硫工艺”为核心的新型上下古合采地面集输工艺模式,研发出了适应苏里格气田低潜硫气质特点的井场和站场液体脱硫一体化集成装置,经过现场实践表明新模式适用于苏里格气田上下古叠合区的开发需求,一体化集成装置运行平稳,脱硫后天然气硫化氢含量达到《天然气》GB 17820-2018中天然气Ⅰ类气质指标,对充分发挥上古区域内下古天然气的产能起到了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古合采 低潜硫量 非再生液体脱硫 三嗪溶液脱硫 硫容 SDT浆液脱硫 液体脱硫一体化集成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