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电子与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10959被引量47493H指数48
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我国电子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电路与系统、信息科学、雷达和感、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无线电和电波理论和技术、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电子物理、电子光学、电子器件、光电器件、激光器、新...查看详情>>
  • 曾用名 电子科学学刊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9-589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4494/TN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0,9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球面三元组编码的干扰模式开集识别
1
作者 高玉龙 王国强 王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5-905,共11页
干扰模式识别是现代军事通信对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复杂电磁环境当中各种新型恶意干扰样式层出不穷,对于未知型干扰的判决也变得愈发重要。因此,要求干扰模式识别算法保持对于已知型干扰高精度识别的同时,也能够完成对于未知型干扰... 干扰模式识别是现代军事通信对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复杂电磁环境当中各种新型恶意干扰样式层出不穷,对于未知型干扰的判决也变得愈发重要。因此,要求干扰模式识别算法保持对于已知型干扰高精度识别的同时,也能够完成对于未知型干扰的判决,以排除未知型恶意干扰的影响。基于此,该文将未知型干扰存在时的干扰模式识别问题建模为开集识别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超球面3元组编码的干扰模式开集识别方法。所提方法基于超球面3元组对输入的时频图像进行降维编码以提高识别精度,然后采用元识别分类器准确地完成干扰模式开集识别任务。通过仿真试验证明该算法在干信比大于–2 dB时能够高效地完成开放空间中的干扰模式识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型干扰信号 开集识别 3元组损失 超球面 元识别
下载PDF
基于皮肤-脂肪模型的太赫兹体内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特性分析与建模
2
作者 张杰 尹镜涵 +3 位作者 邵羽 廖希 王洋 余子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6-1285,共10页
为探究太赫兹(THz)频段体内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该文在0.8~1.2 THz下构建了精确的皮肤-脂肪模型,对皮肤-脂肪模型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链路进行全波电磁仿真,分析太赫兹体内信道特性,建立路径损耗模型。首先,结合... 为探究太赫兹(THz)频段体内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该文在0.8~1.2 THz下构建了精确的皮肤-脂肪模型,对皮肤-脂肪模型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链路进行全波电磁仿真,分析太赫兹体内信道特性,建立路径损耗模型。首先,结合太赫兹频段人体组织的介电特性和人体皮肤的解剖学结构构建皮肤-脂肪模型。其次,对比分析了3条链路的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提出带有等效吸收因子的太赫兹体内路径损耗模型。最后,对3条链路的莱斯K因子、均方根时延扩展、MIMO容量进行分析。仿真分析表明,带有等效吸收因子的太赫兹体内路径损耗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加长距离垂直链路2的路径损耗,发射端在体表可以增强MIMO容量。该文的工作可以为太赫兹体内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体内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特性
下载PDF
基于任务感知关系网络的少样本图像分类
3
作者 郭礼华 王广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7-985,共9页
针对关系网络(RN)模型缺乏对分类任务整体相关信息的感知能力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任务感知关系网络(TARN)的小样本学习(FSL)算法。引入模糊C均值(FCM)聚类生成基于任务全局分布的类别原型,同时设计任务相关注意力机制(TCA),改进RN中的1... 针对关系网络(RN)模型缺乏对分类任务整体相关信息的感知能力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任务感知关系网络(TARN)的小样本学习(FSL)算法。引入模糊C均值(FCM)聚类生成基于任务全局分布的类别原型,同时设计任务相关注意力机制(TCA),改进RN中的1对1度量方式,使得在与类别原型对比时,局部特征聚合了任务全局信息。和RN比,在数据集Mini-ImageNet上,5-way 1-shot和5-way 5-shot设置中的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8.15%和7.0%,在数据集Tiered-ImageNet上,5-way 1-shot和5-way 5-shot设置中的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7.81%和6.7%。与位置感知的关系网络模型比,在数据集Mini-ImageNet上,5-way 1-shot设置中分类准确率也提高了1.24%。与其他小样本图像分类算法性能比较,TARN模型在两个数据集上都获得了最佳的识别精度。该方法将任务相关信息和度量网络模型进行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小样本图像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学习 图像分类 度量学习 任务感知 关系网络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通道非线性反馈架构的模拟域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
4
作者 全欣 张梦瑶 +4 位作者 刘简 蒲云逸 刘颖 邵士海 唐友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11-4217,共7页
该文提出一种在模拟域抑制功率放大器(PA)非线性失真的双通道非线性反馈架构,以改善PA线性度,减少邻道泄露。在该架构中,用于抑制非线性的电路包含非线性提取环路和反馈调整环路。非线性提取环路通过耦合器提取PA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幅... 该文提出一种在模拟域抑制功率放大器(PA)非线性失真的双通道非线性反馈架构,以改善PA线性度,减少邻道泄露。在该架构中,用于抑制非线性的电路包含非线性提取环路和反馈调整环路。非线性提取环路通过耦合器提取PA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对齐后抵消线性信号,保留PA产生的非线性失真。反馈调整环路包含两条独立反馈通道,且信号通过非线性提取环路和反馈调整环路中两条通道分别反馈后的总时延具有两倍关系,使反馈环路呈现2阶Delta-Sigma结构形式,相比于单通道非线性反馈架构具有更好的失真抑制性能。并且通过所提方法配置反馈通道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目标频点下非线性失真的灵活抑制。最后设计了一个使用CMPA0060002F商用功放芯片的实验平台,对于带宽为40 MHz,载频为780 MHz的测试信号,在当前6 ns的硬件反馈时延条件下,可以使邻道功率泄露比(ACLR)单边带改善11 dB或双边带改善6 dB,且通过减小反馈时延能够取得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 非线性失真 线性化 模拟域 非线性反馈架构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征增强图卷积网络的骨架行为识别
5
作者 曹毅 吴伟官 +2 位作者 李平 夏宇 高清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22-3031,共10页
针对骨架行为识别不能充分挖掘时空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增强的图卷积行为识别模型(STFE-GCN)。首先,介绍表征人体拓扑结构邻接矩阵的定义及双流自适应图卷积网络模型的结构,其次,采用空域上的图注意力机制,根据邻居节... 针对骨架行为识别不能充分挖掘时空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增强的图卷积行为识别模型(STFE-GCN)。首先,介绍表征人体拓扑结构邻接矩阵的定义及双流自适应图卷积网络模型的结构,其次,采用空域上的图注意力机制,根据邻居节点的重要性程度分配不同的权重系数,生成可充分挖掘空域结构特征的注意力系数矩阵,并结合非局部网络生成的全局邻接矩阵,提出一种新的空域自适应邻接矩阵,以期增强对人体空域结构特征的提取;然后,时域上采用混合池化模型以提取时域关键动作特征和全局上下文特征,并结合时域卷积提取的特征,以期增强对行为信息中时域特征的提取。再者,在模型中引入改进通道注意力网络(ECA-Net)进行通道注意力增强,更有利于模型提取样本的时空特征,同时结合空域特征增强、时域特征增强和通道注意力,构建时空特征增强图卷积网络模型在多流网络下实现端到端的训练,以期实现时空特征的充分挖掘。最后,在NTU-RGB+D和NTU-RGB+D120两个大型数据集上开展骨架行为识别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优秀的识别准确率和泛化能力,也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充分挖掘时空特征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图注意力机制 混合池化 通道注意力 时空特征增强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1ad多帧相关测速算法
6
作者 黎灿 刘伟 +1 位作者 赵塑盾 雷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26-4032,共7页
波形设计是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关键技术之一,有利于缓解频谱竞争压力、减少资源浪费。该文提出一种在车对万物互联(V2X)场景下基于IEEE 802.11ad无线局域网波形的测速算法。首先基于物理层帧结构中前导良好的目标感知特性对接收多帧信... 波形设计是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关键技术之一,有利于缓解频谱竞争压力、减少资源浪费。该文提出一种在车对万物互联(V2X)场景下基于IEEE 802.11ad无线局域网波形的测速算法。首先基于物理层帧结构中前导良好的目标感知特性对接收多帧信号的前导做不同移位的相关运算,将多普勒频偏估计转换为线性回归斜率估计得到多普勒估计值用以测速;其次提出相位补偿方案,解决由相位模糊导致的测速范围受限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单目标视距场景下所提算法可实现厘米级测速精度,且相较于目前同类型算法具有更低测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V2X IEEE 802.11ad 测速
下载PDF
《电子与信息学报》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7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下载PDF
一种面向基于闪存的脉冲卷积神经网络的模拟神经元电路 被引量:2
8
作者 顾晓峰 刘彦航 +4 位作者 虞致国 钟啸宇 陈轩 孙一 潘红兵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4,共9页
该文面向基于闪存(Flash)的脉冲卷积神经网络(SCNN)提出一种积分发放(IF)型模拟神经元电路,该电路实现了位线电压箝位、电流读出减法和积分发放功能。为解决低电流读出速度较慢的问题,该文设计一种通过增加旁路电流大幅提高电流读出范... 该文面向基于闪存(Flash)的脉冲卷积神经网络(SCNN)提出一种积分发放(IF)型模拟神经元电路,该电路实现了位线电压箝位、电流读出减法和积分发放功能。为解决低电流读出速度较慢的问题,该文设计一种通过增加旁路电流大幅提高电流读出范围和读出速度的方法;针对传统模拟神经元复位方案造成的阵列信息丢失问题,提出一种固定泄放阈值电压的脉冲神经元复位方案,提高了阵列电流信息的完整性和神经网络的精度。基于55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对电路进行设计并流片。后仿结果表明,在20 μA电流输出时,读出速度提高了100%,在0 μA电流输出时,读出速度提升了263.6%,神经元电路工作状态良好。测试结果表明,在0~20 μA电流输出范围内,箝位电压误差小于0.2 mV,波动范围小于0.4 mV,电流读出减法线性度可达到99.9%。为了研究所提模拟神经元电路的性能,分别通过LeNet和AlexNet对MNIST和CIFAR-10数据集进行识别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神经网络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4%和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存 脉冲卷积神经网络 模拟神经元电路 位线箝位 高速读出 固定泄放阈值电压
下载PDF
基于长基线干涉仪相位差的多站无源定位方法
9
作者 张敏 张文俊 +1 位作者 李曦 郭福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68-3876,共9页
针对常用多站无源定位技术存在时差(TDOA)/频差(FDOA)定位对超低旁瓣辐射源适应性差、测向(DOA)定位的造价成本和系统复杂度高等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差(PDOA)的多站无源定位新体制,利用每个观测站上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和通道构成... 针对常用多站无源定位技术存在时差(TDOA)/频差(FDOA)定位对超低旁瓣辐射源适应性差、测向(DOA)定位的造价成本和系统复杂度高等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差(PDOA)的多站无源定位新体制,利用每个观测站上至少两个接收天线和通道构成的长基线干涉仪(LBI),通过测量辐射源信号到达长基线干涉仪天线的相位差实现定位。针对相位差的2π模糊引入的非线性和非连续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假设迭代优化的定位方法,首先利用一组相位差确定多个可能的辐射源位置初始值,然后采用高斯-牛顿(GN)方法对每个位置初始值进行迭代优化并计算代价函数,最后选择具有最小代价函数的估计值作为最终的定位结果。该方法可获取稳健的迭代初始值,算法运算量适中。仿真结果表明该定位方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高斯观测噪声条件下可达到克拉美罗下限(CR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长基线干涉仪 相位差(PDOA) 高斯-牛顿法 克拉美罗下限(CRLB)
下载PDF
基于OFDM的无线信号与电能反向同步传输方法
10
作者 靖永志 鲁林海 +2 位作者 冯伟 王森 孙希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56-2866,共11页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信息传输技术的实现,该文针对无线信号与电能共享通道传输时存在耦合干扰及频谱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信号与电能反向同步传输新方法。该方法将电能载波等效为搭载全1...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信息传输技术的实现,该文针对无线信号与电能共享通道传输时存在耦合干扰及频谱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信号与电能反向同步传输新方法。该方法将电能载波等效为搭载全1信息的信号载波,采用OFDM技术实现信号的同步解耦与高速可靠传输时,即可减少电能传输过程对信号传输过程产生的串扰。电能通道采用串联谐振(S/LCC)补偿拓扑结构,使负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松耦合变压器作为电能和信号传输的共同通道,可以同时、反向传输信号与电能两种不同频率的载波。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OFDM基本原理;其次,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研究信号与电能的传输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信号调制与解调的设计方法。最后搭建电能传输功率为20 W、信号传输速率为85 kbit/s的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信号传输 正交频分复用 信号调制/解调 S/LCC补偿
下载PDF
一种基于联邦学习资源需求预测的虚拟网络功能迁移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伦 吴婷 +1 位作者 周鑫隆 陈前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32-3540,共9页
针对网络切片场景下时变网络流量引起的虚拟网络功能(VNF)迁移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FedBi-GRU)资源需求预测的VNF迁移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系统能耗和负载均衡的VNF迁移模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联邦学... 针对网络切片场景下时变网络流量引起的虚拟网络功能(VNF)迁移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FedBi-GRU)资源需求预测的VNF迁移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系统能耗和负载均衡的VNF迁移模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联邦学习框架协作训练预测模型,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在线训练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算法预测VNF的资源需求。基于资源预测结果,联合系统能耗优化和负载均衡,提出一种分布式近端策略优化(DPPO)的迁移算法提前制定VNF迁移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的结合有效地降低了网络系统能耗并保证负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网络功能 预测 迁移 深度强化学习
下载PDF
基于IRS辅助的异构网络中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波束成形算法设计
12
作者 罗佳俊 代海波 +1 位作者 王保云 李春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89-2298,共10页
为了增强微小区内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在异构网络场景下的传输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IRS)辅助通信网络下最大化用户和速率的波束成形算法。异构网络中微小区采用短包通信技术,在保证宏小区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使用... 为了增强微小区内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在异构网络场景下的传输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IRS)辅助通信网络下最大化用户和速率的波束成形算法。异构网络中微小区采用短包通信技术,在保证宏小区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使用IRS提高微小区用户在一定解码错误概率下的短数据包传输性能,建立一个联合优化波束向量和IRS相移向量的微小区用户和速率最大化问题模型。通过交替固定优化变量的方式,将该非凸优化问题拆分为两个子问题,利用逐次凸逼近(SCA)的方法将原问题转换成凸优化问题,并利用交替优化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通过部署IRS可以有效减弱异构场景下对于微小区用户的干扰,同时由于IRS的部署能够有效优化波束成形向量进而提高微小区用户的短包传输性能,并且IRS的通信增强效果与微小区用户的解码错误概率以及IRS反射单元的数量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表面(IRS) 异构网络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下载PDF
考虑工序序列动态时间紧迫度的逆序贪婪综合调度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望成 谢志强 裴莉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2-1580,共9页
针对树状结构复杂单产品加工和装配的一般综合调度问题,该文提出考虑工序序列动态时间紧迫度(TUD)的逆序贪婪综合调度算法。提出工序排序策略,定义工序序列的时间紧迫度,将工序树逆置,采用叶对齐的方式,按照由叶到根的顺序,逐层根据叶... 针对树状结构复杂单产品加工和装配的一般综合调度问题,该文提出考虑工序序列动态时间紧迫度(TUD)的逆序贪婪综合调度算法。提出工序排序策略,定义工序序列的时间紧迫度,将工序树逆置,采用叶对齐的方式,按照由叶到根的顺序,逐层根据叶结点所属工序序列动态时间紧迫度值由大到小的顺序确定其调度顺序,将各层排序后的叶结点依次入队列保存,最后将队列中元素逆置。提出逆序贪婪调度策略,每次以一道工序为单位,安排它在所需设备上的准调度时间点进行试调度,得到该工序的准调度方案集,选择准调度方案结束时间最小的方案,若不唯一,选择使该工序尽早加工的方案。实例表明所提算法优化了一般综合调度的结果且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调度 加工和装配 时间紧迫度 逆序 贪婪
下载PDF
基于能量收集的UAV-D2D网络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茜竹 胡洪瑞 +3 位作者 徐勇军 张海波 周继华 陈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6-986,共11页
为更好地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射频信号能量,提升终端直连(D2D)通信的运行时间和无人机(UAV)通信的频谱利用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收集的UAV-D2D网络资源分配算法。考虑UAV最大发射功率和移动性约束,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最小速率约束,建... 为更好地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射频信号能量,提升终端直连(D2D)通信的运行时间和无人机(UAV)通信的频谱利用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收集的UAV-D2D网络资源分配算法。考虑UAV最大发射功率和移动性约束,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最小速率约束,建立了系统和速率最大化的多变量耦合资源分配问题。利用连续凸近似和变量替换方法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并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方法获得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并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终端直通 能量收集 资源分配
下载PDF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计算卸载成本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天清 曾新亮 胡海琴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65-3074,共10页
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计算密集型和时延敏感型服务需求,同时最小化计算任务的处理成本,在时延约束下,该文针对超密集异构边缘计算网络,构建了有关任务卸载、无线资源管理、计算资源块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考虑到所规划的问题具有非线... 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计算密集型和时延敏感型服务需求,同时最小化计算任务的处理成本,在时延约束下,该文针对超密集异构边缘计算网络,构建了有关任务卸载、无线资源管理、计算资源块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考虑到所规划的问题具有非线性和混合整数的形式,且为满足约束条件及提升算法收敛速率,通过改进分层自适应搜索(HAS)算法设计了混合粒子群优化(HPSO)算法来求解所提出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HPSO算法明显优于现有算法,能有效降低任务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密集异构网络 边缘计算 资源分配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编码协作系统准循环重复累积码的联合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顺外 付勇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8-1305,共8页
重复累积(RA)码是一种特殊结构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不仅具有LDPC码的优点,还能实现差分编码。针对LDPC编码协作系统编码复杂度高、时延长的问题,该文引入准循环RA(QC-RA)码,推导出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采用的QC-RA码对应的联合校验... 重复累积(RA)码是一种特殊结构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不仅具有LDPC码的优点,还能实现差分编码。针对LDPC编码协作系统编码复杂度高、时延长的问题,该文引入准循环RA(QC-RA)码,推导出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采用的QC-RA码对应的联合校验矩阵,基于公差构造方法设计该联合校验矩阵,并证明该方法设计的联合校验矩阵不存在围长为girth-4,girth-6的短环。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该系统比相应点对点系统具有更优异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同时表明,与采用一般构造QC-RA码或基于Z型构造QC-RA码相比,采用基于公差构造的联合设计QC-RA码的多信源多中继协作均可获得更高的编码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循环重复累积码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编码协作 联合校验矩阵 公差构造方法
下载PDF
基于离格稀疏表示的近场信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靳一 徐常志 +3 位作者 荆涛 吴晓欢 颜俊 李明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05-3110,共6页
近场信源定位是下一代无线通信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有的方法大多集中在传统子空间或在格稀疏方法。针对子空间类方法损失阵列孔径和稀疏表示类方法精度受网格划分效应制约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格稀疏表示的定位方法。首先通... 近场信源定位是下一代无线通信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有的方法大多集中在传统子空间或在格稀疏方法。针对子空间类方法损失阵列孔径和稀疏表示类方法精度受网格划分效应制约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格稀疏表示的定位方法。首先通过获得一个高阶累积量矩阵建立基于角度参数的离格信号模型,利用交替迭代优化方法实现角度的估计。然后根据角度估计值建立基于距离参数的离格信号模型,并采用交替迭代方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而且可以实现角度和距离参数的正确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定位 稀疏表示 离格信号模型 交替迭代
下载PDF
多任务协同优化学习高分辨SAR稀疏自聚焦成像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磊 张苏 +2 位作者 黄博 盖明慧 李埔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11-2719,共9页
针对传统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SAR)稀疏自聚焦成像算法难以有效平衡稀疏与聚焦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交替方向多乘子方法(ADMM)的多任务协同优化学习稀疏自聚焦(MtL-SA)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熵范数表征SAR成像结果聚焦特征,在ADMM... 针对传统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SAR)稀疏自聚焦成像算法难以有效平衡稀疏与聚焦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交替方向多乘子方法(ADMM)的多任务协同优化学习稀疏自聚焦(MtL-SA)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熵范数表征SAR成像结果聚焦特征,在ADMM优化框架下,利用近端算法求解聚焦特征解析解。针对原熵范数正则优化目标函数的非凸问题,该文合理设计代价函数,从而保证熵范数近端算子的闭合解析解。同时,应用`1范数表征成像结果稀疏特征,并建立面向复数SAR成像数据的复数软阈值近端算子。该文所提MtL-SA成像算法可实现对目标场景后向散射场对应稀疏特征和聚焦特征的解析求解,并有效提升自聚焦算法的可靠性和稳健性。两种特征增强处理相互调和,保证了算法运行过程中有效降低误差传播,进而保证联合特征增强精度。仿真及实测机载SAR成像数据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应用相变分析方法分别定量和定性地分析了该文所提算法相比其他传统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任务学习 多特征增强 熵范数 近端算子
下载PDF
GPS III首星信号结构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晓春 王萌 +1 位作者 王雪 饶永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17-2323,共7页
导航信号是连接空间卫星和地面用户端的枢纽,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优劣直接影响后续的定位、测速、授时等性能。该文利用国家授时中心40 m高增益天线对GPS III首星进行多次信号采集及比对分析工作,从GPS III L1频点... 导航信号是连接空间卫星和地面用户端的枢纽,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优劣直接影响后续的定位、测速、授时等性能。该文利用国家授时中心40 m高增益天线对GPS III首星进行多次信号采集及比对分析工作,从GPS III L1频点调制矢量及频谱分布入手,对L1频点载波相位存在“滑动”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出该现象主要源于L1M信号。利用C/A码解析出授权信号M码,定量分析了L1频点信号分量的S曲线过0点偏差以及功率占比,其中L1M S曲线过0点偏差达到0.058 ns,信号功率占比最高可达6.78。该文研究成果可为研究新一代GPS信号的调制方式提供支撑,也可为后续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信号体制设计以及信号质量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III 导航信号 信号结构 信号解析 信号评估
下载PDF
一种在MR图像中进行脑胶质瘤检测和病灶分割的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皓 李广 +1 位作者 刘洋 强永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2-1002,共11页
针对磁共振图像(MRI)进行脑胶质瘤检测及病灶分割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手术实施过程的引导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为了提高脑胶质瘤的检测效率和分割准确率,该文提出了一种两阶段计算方法。首先,设计了一个轻量级的卷积神经网络,并通过该... 针对磁共振图像(MRI)进行脑胶质瘤检测及病灶分割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手术实施过程的引导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为了提高脑胶质瘤的检测效率和分割准确率,该文提出了一种两阶段计算方法。首先,设计了一个轻量级的卷积神经网络,并通过该网络完成MR图像中肿瘤的快速检测及大致定位;接着,通过集成学习过程对肿瘤周围水肿、肿瘤非增强区、肿瘤增强区和正常脑组织等4种不同区域进行分类与彼此边界的精细分割。为提高分割的准确率,在MR图像中提取了416维影像组学特征并与128维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高阶特征进行组合和特征约简,将特征约简后产生的298维特征向量用于分类学习。为对算法的性能进行验证,在BraTS2017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并定位肿瘤,同时相比其它方法,整体分割精度也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检测 病灶边界分割 特征选择 集成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