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作品数2165被引量5584H指数25
《中国真菌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发行、上海长征医院主办的高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主要报道我国真菌学特别是医学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上海长征医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3-3827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196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165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2—2022亚洲地区奥默柯达感染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朱信霖 李晨 +8 位作者 扈东营 陈显振 姜伟伟 刘伊诺 陈天杨 陈天成 廖万清 刘晓刚 潘炜华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目的 分析亚洲地区奥默柯达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提高奥默柯达感染的诊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对亚洲地区已报道的奥默柯达感染患者的国籍、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发病部位、临床表现、诊疗方... 目的 分析亚洲地区奥默柯达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提高奥默柯达感染的诊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对亚洲地区已报道的奥默柯达感染患者的国籍、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发病部位、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及预后等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奥默柯达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中均可发生,发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59∶1,尤其好发于早产儿及中年患者,血液系统为最常受累部位。超半数患者伴有免疫抑制的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奥默柯达的临床确诊主要依赖培养。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结论 近年来奥默柯达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诊断主要依赖于真菌培养。加强奥默柯达菌株的体外药敏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对提高奥默柯达感染的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默柯达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春江 孙伟 +2 位作者 吴翠芳 刘世坤 李佐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448-453,466,共7页
目的 了解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截止2021年5月),收集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 目的 了解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截止2021年5月),收集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例报告类文献12篇,涉及32例患者(18例男性,14例女性),中位年龄为58岁(6~87)。9例患者使用泊沙康唑主要用于预防侵袭性真菌病,23例患者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球孢子菌病12例、毛霉病4例、组织胞浆菌病3例、曲霉病1例、孢子丝菌病1例)。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4周(1.4~225)。4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潮红、头痛、男性乳房发育症、疲劳、多尿,水肿)。泊沙康唑血药浓度中位值为3.80μg/mL(0.03~6.4),19例患者收缩压>140 mmHg,15例患者血钾<3.5 mmol/L,26例患者11-脱氧皮质醇升高,2例患者正常;31例患者醛固酮水平降低或检测不到;19例患者肾素降低或检测不到,11例患者患者肾素位于正常下限。发生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后15例患者停泊沙康唑,14例患者减量,3例患者继续治疗。3例患者加用了螺内酯,7例患者更换为其他抗真菌药物。停用泊沙康唑或者降低剂量后,患者血压和血钾均较前改善,实验室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结论 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表现为高血压和低钾血症,11-脱氧皮质醇升高,醛固酮和肾素降低或低于检测值,与泊沙康唑血清浓度升高有关。接受泊沙康唑治疗的患者都应筛查高血压和低钾血症,如果发现异常,应进一步做内分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沙康唑 盐皮质激素 低钾血症 高血压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下载PDF
红色毛癣菌所致成人头面部Majocchi肉芽肿1例
3
作者 吴玲 顾丽虹 陈裕充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报道1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明确为红色毛癣菌所致头面部毛囊周围炎型Majocchi肉芽肿。患者男,84岁,双侧头皮颞顶部皮损1年余,渐多。专科检查:双侧头皮颞顶部可见多发红色丘疹、结节,部分融合成片。取左侧头皮皮疹行组织病理学... 报道1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明确为红色毛癣菌所致头面部毛囊周围炎型Majocchi肉芽肿。患者男,84岁,双侧头皮颞顶部皮损1年余,渐多。专科检查:双侧头皮颞顶部可见多发红色丘疹、结节,部分融合成片。取左侧头皮皮疹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中下层炎症浸润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较多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其内见一毛囊,毛干内较多菌丝,周围较多孢子。组织真菌培养及鉴定:红色毛癣菌。诊断:红色毛癣菌所致头面部Majocchi肉芽肿。治疗:予以伊曲康唑0.2 g,2次/日,口服2个月,皮疹较前消退,目前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jocchi肉芽肿 红色毛癣菌 伊曲康唑
下载PDF
《中国真菌学杂志》稿约
4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366-366,共1页
《中国真菌学杂志》是由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发行的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双月28日出版。本刊以从事皮肤、感染、血液、呼吸、器官移植、肿瘤、急救、创伤、检验等与真菌感染专业有关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和从事... 《中国真菌学杂志》是由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发行的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双月28日出版。本刊以从事皮肤、感染、血液、呼吸、器官移植、肿瘤、急救、创伤、检验等与真菌感染专业有关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和从事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药学等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群,是真菌学工作者之间学术交流的窗口和平台。主要报道我国真菌学特别是医学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中的大部分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读者群 真菌学 器官移植 长征医院 军医大学 真菌感染 批准发行 学术交流
下载PDF
外用抗真菌中草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朱红梅 温海 李斌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316-320,共5页
目前,抗真菌中草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中药经验方剂的临床应用;二、中草药有效单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方法的改进;三、中草药有效抗真菌单体的体外药敏研究;四、中药组方在感染动物模型上的应用。药物作用于病灶,除了直接或协同抗真... 目前,抗真菌中草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中药经验方剂的临床应用;二、中草药有效单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方法的改进;三、中草药有效抗真菌单体的体外药敏研究;四、中药组方在感染动物模型上的应用。药物作用于病灶,除了直接或协同抗真菌作用,也通过清热祛湿止痒的功效,减轻炎症和缓解症状;清除真菌的同时改变局部小环境,使之不利于真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局部治疗 真菌病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真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姬名硕 王晓东 帕丽达·阿布利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是细胞内识别危险信号的多蛋白复合体,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NOD样受体家族含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炎症小体(NLRP3)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炎症小体。真菌感染中,NLRP3炎症小体通路募集半胱天冬蛋白酶的前体半胱... 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是细胞内识别危险信号的多蛋白复合体,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NOD样受体家族含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炎症小体(NLRP3)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炎症小体。真菌感染中,NLRP3炎症小体通路募集半胱天冬蛋白酶的前体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pro-caspase-1)自身剪切活化,活化后的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1),通过对促炎因子IL-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8(interleukin-18,IL-18)的激活,引起宿主的炎症反应,在宿主免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固有免疫 白念珠菌 许兰毛癣菌 烟曲霉
下载PDF
202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7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276-276,共1页
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20年4月23~4月27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新的研究进展等... 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20年4月23~4月27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的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紧张热烈、活跃互动的学术交流形式,达到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共同展现才华、获取知识和信息、增进友谊的目的,欲参加会议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 中西医结合 皮肤科医师 江苏省常州市 参加会议者 学术交流 皮肤病 最新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洗液联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朱红梅 梁晓博 +1 位作者 温海 李斌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洗液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将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分为3组,A组:中药安舒液外洗+1%联苯苄唑乳膏外涂组;B组:中药皮肤康洗液+1%联苯苄唑乳膏外涂组;C组:1%联苯苄唑乳膏外涂组。每日1次,疗程均为4... 目的观察中药洗液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将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分为3组,A组:中药安舒液外洗+1%联苯苄唑乳膏外涂组;B组:中药皮肤康洗液+1%联苯苄唑乳膏外涂组;C组:1%联苯苄唑乳膏外涂组。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A组有效率为75.00%;B组有效率为78.95%;C组有效率为56.52%;A组、B组有效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结论安舒液、皮肤康等中药洗液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可显著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安舒液 皮肤康洗液 联苯苄唑 马拉色菌毛囊炎
下载PDF
124例慢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天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4期235-238,共4页
肝硬化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少部分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所致,表现为弥漫性肝损害,肝脏功能严重下降,最终进入失代偿期.临床报道显示在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大部分患者... 肝硬化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少部分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所致,表现为弥漫性肝损害,肝脏功能严重下降,最终进入失代偿期.临床报道显示在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大部分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枯否氏细胞杀伤力急剧下降,对内源性、外源性病原体抵抗能力显著减弱,此时在医院病原体聚集区域极易发生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硬化 失代偿期 院内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伊曲康唑治疗须癣毛癣菌相关Majocchi肉芽肿2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慧 张海平 +1 位作者 杨莉佳 夏汝山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230-231,229,共3页
报道2例须癣毛癣菌相关Majocchi肉芽肿。病例1为9岁患儿,因左侧头皮和左眼睑红斑、丘疹和脓疱20余天就诊;病例2为38岁男性,因双耳及耳周红斑、丘疹和脓疱2a就诊。根据临床表现和真菌镜检+培养结果,均确诊为须癣毛癣菌相关Majocchi肉芽... 报道2例须癣毛癣菌相关Majocchi肉芽肿。病例1为9岁患儿,因左侧头皮和左眼睑红斑、丘疹和脓疱20余天就诊;病例2为38岁男性,因双耳及耳周红斑、丘疹和脓疱2a就诊。根据临床表现和真菌镜检+培养结果,均确诊为须癣毛癣菌相关Majocchi肉芽肿。给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1个月,均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癣毛癣菌 Majocchi肉芽肿 真菌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院内深部念珠菌感染菌种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秦晓峰 王英 +1 位作者 吴建华 顾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 了解我院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类型、分布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真菌,对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培养出的念珠菌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API 20CAUX进行鉴定,同时使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 目的 了解我院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类型、分布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真菌,对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培养出的念珠菌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API 20CAUX进行鉴定,同时使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念珠菌2 725株,其中白念珠菌最多(64.73%),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3.64%)、光滑念珠菌(10.57%)和克柔念珠菌(2.35%);念珠菌检出构成比以痰液最高(45.39%),其次为中段尿(22.06%)和咽拭子(16.66%);4种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院内深部念珠菌感染仍以白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对唑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念珠菌 深部 药敏试验 耐药性
下载PDF
隐球菌侵袭血脑屏障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邱天文 朱红梅 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190-192,189,共4页
隐球菌是一种环境机会致病菌,能够侵袭宿主中枢神经系统并引起致命性的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在隐球菌侵犯血脑屏障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致病因素参与,如荚膜、尿素酶、磷脂酶等。其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穿越血脑屏障,造成脑部感染。近年来发... 隐球菌是一种环境机会致病菌,能够侵袭宿主中枢神经系统并引起致命性的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在隐球菌侵犯血脑屏障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致病因素参与,如荚膜、尿素酶、磷脂酶等。其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穿越血脑屏障,造成脑部感染。近年来发现隐球菌还可以利用纤溶酶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类,使其穿越血脑屏障。该文就隐球菌侵袭血脑屏障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
下载PDF
红色毛癣菌致脓癣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庆 张丽 +2 位作者 孙毅 陈启红 曾同祥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99-301,共3页
目的报告1例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脓癣,通过病发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早期诊断并进行经验性治疗。方法提取病发及脓液中的真菌DNA,进行ITS区扩增、测序和比对;同时,对病发和脓液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对培养阳性菌落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 目的报告1例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脓癣,通过病发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早期诊断并进行经验性治疗。方法提取病发及脓液中的真菌DNA,进行ITS区扩增、测序和比对;同时,对病发和脓液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对培养阳性菌落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体外药敏检测。结果病发和脓液DNA提取及ITS区鉴定提示红色毛癣菌;真菌镜检阴性;真菌培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提示红色毛癣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其对特比萘芬高度敏感。诊断为红色毛癣菌所致头癣,予口服特比萘芬125 mg/d,治疗1个月后明显改善。结论直接提取病变组织DNA进行早期分子诊断能够能尽早明确致病菌种并指导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毛癣菌 脓癣 非培养诊断
下载PDF
祝贺与期望——参加首届全国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学术研讨会的启示
14
作者 吴绍熙 郭宁如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298-298,共1页
有幸参加首届全国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学术研讨会,虽仅一天半的会期,而内容丰富,收获良多,浮想连篇。 主要是会议主题明确将真菌学与患者的免疫紧密结合成为整体来看待,将临床与实验密切结合,以人为本。是一个创新。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宿主免疫 真菌感染 期望 以人为本 真菌学
下载PDF
基于ITS序列对眼部分离互格链格孢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伟铮 赵瑾 +1 位作者 陈敏 陈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眼部感染性角膜病变,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病情会进一步发展而造成角膜溃疡、穿孔,从而发展为感染性眼内炎,而感染性眼内炎对眼组织破坏严重,预后很差,常常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永久丧失[1].国外文献报...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眼部感染性角膜病变,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病情会进一步发展而造成角膜溃疡、穿孔,从而发展为感染性眼内炎,而感染性眼内炎对眼组织破坏严重,预后很差,常常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永久丧失[1].国外文献报道镰刀菌为主要病原菌,其次是曲霉菌、青霉菌及其他条件致病菌性真菌.而链格孢属所致角膜炎较为少见,国内只有少量报道[1-3].现报道1例互格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角膜真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格链格孢 ITS序列 PCR技术
下载PDF
1064nm Nd:YAG激光对5种甲真菌病重要致病菌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丽华 朱红梅 +5 位作者 皇幼明 胡禅 谭宏月 钟彬 李平 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1064nm Nd:YAG激光对5种甲真菌病重要致病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烟曲霉)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各菌的菌悬液均匀点种于培养基上,生长至形成一定大小的菌落,给予不同能量1064nm Nd:YAG激光照射,皮肤... 目的观察1064nm Nd:YAG激光对5种甲真菌病重要致病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烟曲霉)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各菌的菌悬液均匀点种于培养基上,生长至形成一定大小的菌落,给予不同能量1064nm Nd:YAG激光照射,皮肤癣菌类观察激光照射后第1、3、6天菌落生长受抑制的直径变化情况;念珠菌类观察其次代培养存活率的差异;烟曲霉菌悬液铺满整个平皿,观察经不同能量激光照射受抑制的菌落空白处直径大小差异。结果在体外,当激光能量累计达到3 200 J/cm2时,可对培养基上生长的以上各菌产生生长抑制作用,且随着能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甚至可发生杀灭作用。结论 1064nm Nd:YAG激光当能量累计达到一定量时可对甲真菌病致病菌产生明显的生长抑制或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皮肤癣菌 念珠菌 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 1064nm Nd YAG激光
下载PDF
中草药抗白念珠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姝毅 夏志宽 杨蓉娅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白念珠菌,是人类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可引起各种浅表及深部真菌病,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文章就近年来有关中草药抗白念珠菌的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中草药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及其活性成分、单味及复方中草药制剂... 白念珠菌,是人类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可引起各种浅表及深部真菌病,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文章就近年来有关中草药抗白念珠菌的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中草药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及其活性成分、单味及复方中草药制剂抗白念珠菌作用、中西药协同抗白念珠菌作用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中草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真菌学杂志》量的名称著录规范
18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56-256,共1页
按GB3102.8-93((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书写。原子量改为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改为相对分子质量。如:“分子量为585KD”,应改为“相对分子质量为585×10^3”。
关键词 真菌学 相对分子质量 著录 名称 杂志 中国 相对原子质量 分子物理学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新生隐球菌分子流行病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炜华 廖万清 +3 位作者 温海 赵瑾 Ferry Hagen Teun Boekhout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研究国内隐球菌临床分离株的遗传多态性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选择与新生隐球菌遗传相关的9个微卫星标记,分析这9个位点从1993~2009年国内分离到的新生隐球菌临床株遗传背景、来源及变异程度。结果 116株被研究的隐球菌临床分离株,... 目的研究国内隐球菌临床分离株的遗传多态性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选择与新生隐球菌遗传相关的9个微卫星标记,分析这9个位点从1993~2009年国内分离到的新生隐球菌临床株遗传背景、来源及变异程度。结果 116株被研究的隐球菌临床分离株,主要归属于3个微卫星复合物(MC2,MC3和MC12),其中大部分为MC2(103株)。8株菌株属于目前为止未被国内外认识的新复合物(MC12)。结论利用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新生隐球菌分子流行病学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微卫星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远程会诊系统诊断皮肤真菌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蒯颢 徐红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76-179,共4页
远程医疗会诊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服务模式,与传统的医疗手段相比较,发展迅速,在医学领域中已充分显示出优越性。我国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非常不平均,边远地区极其缺乏高端医疗人才和器材。皮肤病有发病率高、直观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开... 远程医疗会诊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服务模式,与传统的医疗手段相比较,发展迅速,在医学领域中已充分显示出优越性。我国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非常不平均,边远地区极其缺乏高端医疗人才和器材。皮肤病有发病率高、直观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开展远程会诊。现通过医院在建设皮肤病远程会诊系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皮肤病远程会诊进行一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会诊 皮肤病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