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4457被引量19378H指数50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严谨求实的办刊作风,以发表优秀的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成果为核心目标,报道国内外地质科学、环境保...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岩石矿物及测试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254-5357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2131/TD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457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脂柱串联法分离地质样品中Sr-Nd-U
1
作者 骆正骅 李超 +5 位作者 赖正 王晨羽 郭玉龙 段知非 徐娟 杨守业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Sr、Nd、U等同位素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球表生过程中年代测定及物源示踪等研究,高效地分离这些同位素体系,对于推广这些同位素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若要同时分析地质样品中Sr、Nd、U三种元素的同位素,现有方法往往需要消解两份样... Sr、Nd、U等同位素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球表生过程中年代测定及物源示踪等研究,高效地分离这些同位素体系,对于推广这些同位素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若要同时分析地质样品中Sr、Nd、U三种元素的同位素,现有方法往往需要消解两份样品,一份用于Sr-Nd而另一份用于U的分离提纯。这种方法不但增加了样品用量,而且需要多次蒸干溶液转换介质,既延长了分离流程也增加了样品被污染的风险。为了提高样品利用率和分析效率,本文通过将树脂柱串联改进了分离流程,提出一种仅需消解一份样品,便可同时提取Sr、Nd、U三种元素的新方法。本方法中Sr的分离采用Sr特效树脂,包含Nd在内的稀土元素(REE)的分离采用AG50W-X8树脂,U的分离采用UTEVA特效树脂。实验中将三种树脂柱串联,采用3mol/L硝酸淋洗液淋洗,同步进行平衡树脂、上样、洗杂志,避免了蒸干操作。分离后的淋出液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元素含量。结果表明:U的回收率接近99.9%,Sr的回收率超过90%,Nd的回收率超过80%;同时三种树脂柱串联的分离流程,主要基体元素(K、Ca、Na、Ba、Fe、Rb等)的去除率均超过99%,降低了对Sr、Nd、U高精度同位素分析的干扰;REE中的Sm则可以通过后续使用Ln树脂等进一步去除。此外,本文还交换了Sr特效树脂和UTEVA树脂的位置,比对两种不同串联顺序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树脂柱串联顺序对目标元素的分离并无显著影响。使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Sr、Nd、U的分离,在减少操作步骤的同时节省约一半的样品用量,提高了同位素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 Nd U 串联树脂 柱回收率 同位素分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
2
作者 杨晋东 于振锋 +1 位作者 郭旭 赵瑞熙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4-1119,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且含气层位较多,为探究煤系地层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指导该区煤系气资源高效开发,本文采集了石西地区石盒子组、山西组和太原组共计26块泥质岩样品,利用ICP-MS、SEM、XRF和同...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且含气层位较多,为探究煤系地层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指导该区煤系气资源高效开发,本文采集了石西地区石盒子组、山西组和太原组共计26块泥质岩样品,利用ICP-MS、SEM、XRF和同位素质谱仪开展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和黏土矿物组成等分析测试工作。基于实验结果,对石炭—二叠系沉积环境(包括氧化还原条件、古气候及陆源碎屑)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和太原组泥岩样品有机碳含量介于0.31%~5.97%(均值2.87%),而石盒子组为0.09%~2.75%(均值0.72%)。太原组至石盒子组样品Sr/Cu和Mg/Ca值偏低,Fe/Mn值较高,指示该沉积时期整体属于温暖潮湿气候,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s)指标V/(V+Ni)和Ce/La均值分别为0.75、1.93,呈现缺氧环境特征。TOC值与Sr/Cu、Fe/Mn等气候指标相关性很弱,当TOC值小于1,与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s)无明显相关性;当TOC值大于1,TOC和Al、RSEs元素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上述表明太原组和山西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和陆源碎屑控制,石盒子组沉积时期受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海退趋势影响,由浅海陆棚相过渡为海陆过渡相,处于动水、高能环境,有机质不易富集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有机质 富集机理 石西地区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某铁矿区周边土壤多元素测定与健康风险评价
3
作者 王昌宇 李永利 +6 位作者 周文辉 毛磊 卢震 胡浩远 杜鑫 边鹏 高琪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6-487,共12页
矿产的开发利用会向周边土壤释放重金属元素,当人体摄入或接触受污染的土壤则可能会产生健康危害。铁矿是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矿种之一,但前人对铁矿区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干旱区铁矿。干旱区生态脆弱,修复困难,因此需... 矿产的开发利用会向周边土壤释放重金属元素,当人体摄入或接触受污染的土壤则可能会产生健康危害。铁矿是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矿种之一,但前人对铁矿区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干旱区铁矿。干旱区生态脆弱,修复困难,因此需要更加科学地对土壤加强管理。本文以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某铁矿区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101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研究元素的特征,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法评价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提出土壤污染筛选值。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土壤中Cu、Cr、Ni变异系数大于0.5,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河套平原背景值;②Cu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尾矿库与选矿厂周边,Cr、Ni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基岩山区;③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各元素的危害商(HQ)均小于1,由大到小顺序为As>Cr>Ni>Cu>Cd>Zn>Hg,总危害商(HI)的平均值为0.542,有1个点HI大于1,位于矿区南部基岩区,Cr、Ni、As的贡献率分别为59%、25%、15%,总致癌风险指数(CR)均小于10^(-4);④基于人体健康计算提出研究区土壤Cr、Ni、As的污染筛选值为541、579、32.8mg/kg。本研究揭示了:①研究区Cr、Ni主要受到成土母质影响,Cu主要受到选矿活动影响;②土壤重金属总体上健康危害较低,受成土母质影响较大,但仍需关注尾矿库周边污染元素的累积情况,并避免经口摄入污染物;③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的铁矿中的伴生元素不同,仍需对各气候分区内不同类型的铁矿进一步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铁矿 干旱区 健康风险 筛选值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西南典型地下河系统无机-有机指标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丹尼 周长松 +4 位作者 李军 邹胜章 卢海平 樊连杰 林永生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3-475,共13页
岩溶地下水为全球约25%的人口提供饮用水源,地下河作为主要岩溶地下水类型,是中国西南岩溶区重要供水水源,掌握其水质污染状况及人体健康风险,对岩溶区水资源保护与安全用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桂林会仙狮子岩地下河系统为例,采集... 岩溶地下水为全球约25%的人口提供饮用水源,地下河作为主要岩溶地下水类型,是中国西南岩溶区重要供水水源,掌握其水质污染状况及人体健康风险,对岩溶区水资源保护与安全用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桂林会仙狮子岩地下河系统为例,采集地下河水样品22组(无机和有机样品各11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离子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方法测定11项无机离子、10项金属元素及41项有机指标的质量浓度,运用单指标污染标准指数法、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揭示了研究区无机与有机指标分布、污染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①狮子岩地下河水中无机超标指标有NH^(+)_(4)(1.33倍)、Fe(1.2倍)、Al(1.5倍)和Mn(1.01倍),超标点多位于地下河排泄区;检出18项有机物,其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和有机氯农药(OCPs)检出率分别为18.75%、30.77%和91.67%,研究区存在普遍的农药残留(49.14~109.83ng/L)。②与地下水对照值相比,研究区受到10项无机指标的轻度~中度污染、14项有机指标的轻度污染,个别采样点受到NO^(-)_(3)、Fe、Al和Mn的较严重~严重污染,一处采样点遭受苯并[a]芘的极严重污染。③经饮用水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暴露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成人9.98×10^(-3) a^(-1),儿童1.09×10^(-2) a^(-1))和致癌健康风险(成人1.33×10^(-7) a^(-1),儿童2.82×10^(-7) a^(-1))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文认为研究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机和有机污染,但污染物指标对人体暂不构成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河系统 无机指标 有机指标 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北京市再生水灌区地下水中典型全氟化合物的分布现状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典 张照荷 +2 位作者 赵微 李俊 焦杏春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9-510,共12页
全氟化合物(PFCs)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高毒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河流、污水、湖泊等地表水体中PFCs污染状况的研究较多,而地下水PFCs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北京市再生水灌区为例,探讨了典... 全氟化合物(PFCs)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高毒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河流、污水、湖泊等地表水体中PFCs污染状况的研究较多,而地下水PFCs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北京市再生水灌区为例,探讨了典型PFCs化合物在地下水中的含量、分布及其生态风险,并重点关注了灌区内某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PFCs的影响。使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了2020年5~6月采集自北京市再生水灌区的52个地下水样品,结果表明灌区地下水中不同程度地检出包括全氟羧酸(PFCAs)和全氟磺酸(PFSAs)在内的10种目标PFCs化合物,浓度范围为1.07~24.19 ng/L,其中以全氟正丁酸(PFBA)、全氟正辛酸(PFOA)和全氟丁烷磺酸(PFBS)三类单体的检出浓度最高,平均浓度分别为2.94±2.42ng/L、2.88±3.45ng/L和1.15±2.05ng/L。与来自氟化学工业园的地下水相比,本研究区地下水中∑PFCs浓度明显偏低,这与本研究区观测井多处于农田区域有关。PFCs在浅井(<50m)与深井(>50m)中的浓度随着井深的增加有明显下降趋势。此外,从全区地下水PFCs的空间分布来看,垃圾填埋场周边的地下水PFCs浓度明显偏高,并随着与垃圾填埋场的距离增加而显著降低,说明垃圾填埋场对周围地下水PFCs的污染具有一定影响。通过计算PFOA、全氟辛基磺酸盐(PFOS)和PFBA的风险商得知,该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尚未构成生态风险,但鉴于地下水PFCs的隐蔽性与持久性,建议继续给予定期监测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全氟化合物(PFCs)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垃圾填埋场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岩矿测试》三篇论文入选2021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期刊百篇优秀论文
6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08-I0008,共1页
为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构建地质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弘扬新时代地质文化,助力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特面向局属27家期刊举办“2021年度中地质调查局期刊百篇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经编委会推荐、专... 为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构建地质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弘扬新时代地质文化,助力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特面向局属27家期刊举办“2021年度中地质调查局期刊百篇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经编委会推荐、专业初评、专家终审等环节,《岩矿测试》刊发的“富硒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评价方法”、“砂岩型铀矿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方法研究”和“特殊地质样品中钼同位素分析的化学前处理方法研究”三篇论文入选2021年度局期刊百篇优秀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矿测试 科研论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 化学前处理 科技期刊 技术方法研究 交流平台 地质样品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锰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春霏 洪欣 +5 位作者 王晓飞 苏荣 梁晓曦 何宇 卢秋 田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7-784,共8页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是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锰的重要方法,具有制样简单、非破坏性测定、检测速度快等优点。目前用于建立工作曲线的土壤和沉积物标准物质的锰含量最高为2490mg/kg,采用XRF法测定受污染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锰含量时易超出工...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是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锰的重要方法,具有制样简单、非破坏性测定、检测速度快等优点。目前用于建立工作曲线的土壤和沉积物标准物质的锰含量最高为2490mg/kg,采用XRF法测定受污染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锰含量时易超出工作曲线测定范围。本文将锰标准溶液定量加入到土壤标准物质中,制备锰含量更高的校准样品,工作曲线的测定上限范围由2490mg/kg提高至3780mg/kg。该方法测定不同含量标准物质中锰含量的结果均在认定值范围内,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7.8%~108.3%,高含量锰的实际样品测定值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值的相对偏差小于5.7%,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4%(n=7)。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测定锰含量高的土壤和沉积物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加标回收 土壤 沉积物
下载PDF
滇东南南秧田钨矿床白钨矿原位Sr同位素对成矿的指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忠强 李超 +3 位作者 张定才 江小均 周利敏 严清高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5-299,共15页
南秧田钨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W-Sn矿集区,地处扬子地块和印支地块的结合部位,地质背景复杂并遭受了多期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事件,其成矿时代和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矽卡岩型和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开展了年代学、原位微量元素、Sr同... 南秧田钨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W-Sn矿集区,地处扬子地块和印支地块的结合部位,地质背景复杂并遭受了多期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事件,其成矿时代和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矽卡岩型和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开展了年代学、原位微量元素、Sr同位素研究,分析了两类白钨矿年龄、成因以及物质来源的差异。结果表明,长石-石英脉内与白钨矿共生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51.0±1.3Ma,明显晚于矽卡岩矿体年龄,属于后期成矿事件。矽卡岩型白钨矿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强烈亏损,Eu呈明显负异常(δEu=0.46),∑REE平均含量为65.60μg/g,Mo平均含量为240.16μg/g,Sr平均含量为883.43μg/g;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稀土呈Eu正异常(δEu=2.8)的平坦型,∑REE平均含量为194.40μg/g,Mo平均含量为16.01μg/g,Sr平均含量为129.26μg/g。以上两者微量、稀土元素含量的差别显示它们具有性质明显不同的流体来源,Eu异常指示矽卡岩型白钨矿形成于氧逸度较高的环境,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形成于还原性环境。矽卡岩白钨矿87 Sr/86 Sr值相对较低,并且比较均一,介于0.71319~0.71491之间,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87 Sr/86 Sr值较高且变化范围大,介于0.71537~0.72803之间,平均0.72079,呈现出变质流体特征。两种不同类型白钨矿Sr同位素都具有二元混合的特征,显示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对矽卡岩型白钨矿有叠加改造作用,成矿流体与围岩的强烈交代作用是白钨矿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原位Sr同位素 成矿时代 成矿流体来源 南秧田
下载PDF
交流电弧-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同时测定碳酸盐矿物中银硼锡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肖细炼 王亚夫 +1 位作者 张春林 杨小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9-708,共10页
银硼锡元素的丰度和变化特征可以反映区域成矿条件,指示矿床或矿化存在。碳酸盐矿物中的银硼锡是勘查地球化学及多目标地球化学中的必测元素,其测定方法是地球化学元素配套分析方案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由于碳酸盐矿物与普通的岩石、... 银硼锡元素的丰度和变化特征可以反映区域成矿条件,指示矿床或矿化存在。碳酸盐矿物中的银硼锡是勘查地球化学及多目标地球化学中的必测元素,其测定方法是地球化学元素配套分析方案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由于碳酸盐矿物与普通的岩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不同,该类矿物主要是灰岩、白云岩等含钙和镁元素比较高的岩石类样品,同时测定样品中银硼锡的技术难点在于高含量钙镁基体会严重干扰低含量待测元素,且摄谱过程中由于易产生二氧化碳造成样品飞溅。针对碳酸盐矿物的特殊性,本文建立了交流电弧-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同时测定碳酸盐矿物中银硼锡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及实验条件,用10%的盐酸处理样品,消除了基体元素钙和镁的干扰;以锗(Ge)作为内标元素进行定量,可以消除因电弧激发条件变化以及试样基体组分等外部因素造成干扰的影响;采用银与长波锗元素组成分析线对,硼和锡与短波锗元素组成分析线对,灵敏度较好;选择天然碳酸盐岩石与人工合成灰岩等12种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作为标准系列,使基体组分与样品相类似;采用分析线和内标线同时扣背景的离线差减法进行背景校正。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银硼锡的检出限分别为0.008、0.49、0.18μg/g;方法精密度(RSD)对银大于10%,其余均优于10%;经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验证,银硼锡测定平均值与认定值的对数差值(ΔlgC)均小于或等于±0.05,满足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矿物 盐酸处理 交流电弧-光电直读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高能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特性研究及地质样品中主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袁静 刘建坤 +1 位作者 郑荣华 沈加林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6-827,共12页
高能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由于其高能特性为包括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在内的原子序数较大的重元素分析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应用高能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仪(HE-P-EDXRF)建立了土壤、岩石和水系沉积物中主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对分析线的... 高能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由于其高能特性为包括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在内的原子序数较大的重元素分析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应用高能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仪(HE-P-EDXRF)建立了土壤、岩石和水系沉积物中主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对分析线的选择、谱线重叠干扰校正及基体校正模式等进行了探讨,并用不确定度对方法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①原子序数较大的微量元素选取Kα线作为分析线,谱线重叠干扰较少,有利于获得谱峰净强度,甚至La、Ce和Nd等稀土元素也能够准确测定;②合适的基体校正方法能够改善标准曲线拟合效果;③微量元素Ba和稀土元素La、Ce等,HE-P-EDXRF方法检出限具有明显优势,而对于轻元素WDXRF方法检出限更低;④检验样本除Na2O、MgO、P和Sm外平均相对误差均在15%以下,微量元素相对平均误差在2.40%~16.3%之间,除Cu和Yb外其余微量元素准确度结果显著优于WDXRF;⑤根据欧盟和国际上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除V和Th外,其他微量元素与有证标准物质的认定值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来看,本方法更适用于分析岩石、土壤和沉积物等常规地质样品中的微量和稀土元素,解决了此类样品中微量元素对ICP-MS等需复杂化学前处理的分析方法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地质样品 粉末压片 主微量元素
下载PDF
加速器质谱14C制样真空系统及石墨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圣华 杨育振 +3 位作者 徐胜 张慧 蒋雅欣 史慧霞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0-279,共10页
14C制样真空系统和石墨制备方法是高精度低本底14C加速器质谱(AMS)测量的关键,而碳污染、石墨产率不稳定和同位素分馏等问题是限制该技术发展的主要难题。为了降低传统在线还原法对制样系统长时间静态真空的要求和解决Zn-TiH2/Fe火焰封... 14C制样真空系统和石墨制备方法是高精度低本底14C加速器质谱(AMS)测量的关键,而碳污染、石墨产率不稳定和同位素分馏等问题是限制该技术发展的主要难题。为了降低传统在线还原法对制样系统长时间静态真空的要求和解决Zn-TiH2/Fe火焰封管法中不可控的CH4等问题,提高石墨合成的稳定性和控制本底,本文建立了基于Zn/Fe火焰封管法的14C制样真空系统和石墨制备方法。通过比较Zn/Fe在线法和Zn/Fe火焰封管法对石墨束流性能以及标样的影响,发现Zn/Fe火焰封管法相较Zn/Fe在线法能明显克服大气泄漏问题,改善化学流程本底(0.24~0.32pMC),提高方法测年上限(47000~48000ya),同时石墨束流输出稳定。进一步利用标准样品和本底样品评估了Zn/Fe火焰封管法的技术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的精密度好(RSD=0.35%,n=20,标样OXⅡ),准确度高(IAEA系列标样的测定值与认定值线性拟合方程y=0.9969x+0.0013,R2=1),实验本底低(无机碳46296±271ya和有机碳48341±356ya)。因此,该石墨样品制备真空系统及Zn/Fe火焰封管法技术具有石墨品质优、化学流程本底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特点,满足高精度低本底14C-AMS测定石墨样品制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加速器质谱 石墨制样 Zn/Fe在线法 Zn/Fe火焰封管法
下载PDF
川西甲基卡大型锂资源基地绿色调查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扬 王登红 +4 位作者 于沨 王伟 刘丽君 高娟琴 郝雪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4-544,共11页
在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矿业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推进并得到了广泛认同。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调查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模型的技术实现将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找矿部署与环境保护瓶颈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绿... 在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矿业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推进并得到了广泛认同。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调查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模型的技术实现将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找矿部署与环境保护瓶颈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绿色调查与环境评价两方面工作有机结合,分四个层次构建指标框架,通过3S技术提取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信息,结合连续三年的地表水、土壤等多环境介质野外调查取样分析数据,对经过验证的、成熟的评价方法进行优化,运用更兼容、可扩展的Python语言编程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型锂资源基地环境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将大型基地环境现状划分为环境较差区、环境一般区、环境较好区、环境良好区四类区域,总体准确率达97.77%。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该套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川西大型锂资源基地的环境现状作出有效的评价,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大型锂资源基地环境现状“像元级”可视化分级,较客观地反映了甲基卡矿区及周边资源开发环境问题与影响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规范大型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调查 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矿山 生态脆弱区 甲基卡
下载PDF
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锰矿石中的稀土元素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吴磊 刘义博 +3 位作者 王家松 吴良英 张楠 王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643,共7页
高压密闭消解因称样量小、用酸量少、空白低等优点成为测定稀土元素前处理的主要方法。但锰矿石组分复杂,锰含量差别较大且具有多种不同价态,常含有伴(共)生金属和其他杂质,该方法采用常规酸溶体系很难将其消解完全,造成ICP-MS测试结果... 高压密闭消解因称样量小、用酸量少、空白低等优点成为测定稀土元素前处理的主要方法。但锰矿石组分复杂,锰含量差别较大且具有多种不同价态,常含有伴(共)生金属和其他杂质,该方法采用常规酸溶体系很难将其消解完全,造成ICP-MS测试结果不准确。本文从样品前处理消解效果出发,选择锰矿石标准物质GBW07261、GBW07263、GBW07266和一个锰矿石样品,试验了三种酸溶前处理方法对锰矿石稀土元素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一(氢氟酸-硝酸密闭消解,硝酸复溶提取)不能将锰矿石样品完全消解,测定值偏低0. 28%~61. 31%;方法二(氢氟酸-硝酸-双氧水密闭消解,硝酸-双氧水复溶,硝酸提取)和方法三(氢氟酸-硝酸密闭消解,盐酸复溶,硝酸提取)均可将锰矿石样品消解完全,用ICP-MS测定稀土元素的数据较为接近,与传统的过氧化钠熔融ICP-MS法测定值吻合。但实验过程中发现对于锰含量较高的样品,方法三需多次重复加入盐酸复溶后方可将样品消解完全,而方法二复溶一次即可。因此,方法二对锰矿石样品的消解效率更高,精密度好(0. 96%~2. 68%),加标回收率在95. 0%~107. 0%之间,更适用于锰矿石中稀土元素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石 稀土元素 高压密闭消解 双氧水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氨基泡塑的合成及其应用于富集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金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红月 刘艳红 薛丁帅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9-414,共6页
采用泡塑(PUF)富集,AAS或ICP-OES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金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与活性炭相比,PUF的选择性好,但吸附容量偏低,可将泡塑负载不同的萃取剂或修饰不同的官能团提高吸附容量。本文将聚醚型泡塑经盐酸水解制备成氨基泡塑(PUF-NH... 采用泡塑(PUF)富集,AAS或ICP-OES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金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与活性炭相比,PUF的选择性好,但吸附容量偏低,可将泡塑负载不同的萃取剂或修饰不同的官能团提高吸附容量。本文将聚醚型泡塑经盐酸水解制备成氨基泡塑(PUF-NH2)。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显示,PUF-NH2峰形发生了明显红移(3376.5 cm-1),其中的氨基数量显著增加,另外PUF-NH2的高分子出现明显断裂,发生水解后裸露出的氨基具有还原性,在吸附金的过程中易与金离子在PUF-NH2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金纳米颗粒。改性后的PUF-NH2吸附容量达到96 mg/g,与PUF相比提高了8倍。将PUF-NH2应用于富集地质样品中的金,经炭化灼烧、50%王水提取后用ICP-OES测定,金的加标回收率在95.0%-105.0%之间,检出限为0.15μg/g。实验证明用PUF-NH2处理样品提高了富集倍数和分析灵敏度,有利于低品位矿石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样品 回收率 氨基泡塑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岩矿测试》获2015年度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另被《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5-2016)》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15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6-296,共1页
为了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意识,弘扬科学出版社"三高"、"三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升科技期刊的出版质量,科学出版社特设立了"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两年评选一次),以表彰出版质量优秀的期刊。2015年4月,科学出版社对2013年... 为了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意识,弘扬科学出版社"三高"、"三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升科技期刊的出版质量,科学出版社特设立了"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两年评选一次),以表彰出版质量优秀的期刊。2015年4月,科学出版社对2013年和2014年出版的近300种期刊(不含科学出版社自办期刊)进行严格评议,其中124种期刊荣获2015年度"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岩矿测试》脱颖而出,荣获此奖项。另外,我刊在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5—2016)》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出版社 学术期刊 出版质量 岩矿测试 期刊评价 中国 质量意识 质量管理
下载PDF
江西冷水坑火山-侵入杂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余明刚 赵希林 +5 位作者 钱迈平 段政 张雪辉 万浩章 肖茂章 孙建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江西冷水坑矿田是武夷山地区重要的银铅锌矿集中区之一,以斑岩型矿床和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为特色,前人对冷水坑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控矿构造、成矿模式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不同地质体与成矿的先后关系、岩浆活动期次与成矿作... 江西冷水坑矿田是武夷山地区重要的银铅锌矿集中区之一,以斑岩型矿床和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为特色,前人对冷水坑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控矿构造、成矿模式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不同地质体与成矿的先后关系、岩浆活动期次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对打鼓顶组火山岩和含矿花岗斑岩进行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打鼓顶组底板、顶板晶屑凝灰岩形成时代分别为161.3±1.3 Ma、160.75±0.96 Ma,含矿花岗斑岩形成时代为168.09±0.80 Ma,结合以往研究资料,将冷水坑矿田火山-侵入岩岩浆活动划分为3个期次:第Ⅰ期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形成于164~170 Ma;第Ⅱ期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发生于157~161 Ma,为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和斑岩型矿体的主要成矿时代,岩浆活动和成矿时代基本一致;第Ⅲ期火山-侵入岩浆活动时限为140~146 Ma。也暗示华南冷水坑等地晚侏罗世火山岩形成于华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为华南晚中生代构造背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鼓顶组 含矿花岗斑岩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 锆石U-Pb定年 构造转换 江西冷水坑
下载PDF
快速催化极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态钼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志慧 孙洛新 +3 位作者 钟莅湘 王琰 尚保忠 肖抒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4-588,共5页
土壤中的有效态钼是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典的测定方法是以草酸-草酸铵溶液(Tamm溶液)为浸提剂的催化极谱法,在测定过程中存在铁、锰等离子及草酸盐、有机质的干扰,而消除这些干扰的程序繁琐、耗时较长。本文通过实验... 土壤中的有效态钼是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典的测定方法是以草酸-草酸铵溶液(Tamm溶液)为浸提剂的催化极谱法,在测定过程中存在铁、锰等离子及草酸盐、有机质的干扰,而消除这些干扰的程序繁琐、耗时较长。本文通过实验初步探讨了干扰机理,认为草酸根和有机质都具有还原性,在浸取过程中铁、锰等多变价的金属离子转变成还原态离子,这几种物质都与测定体系中的氯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影响催化波的灵敏度。本文提出在草酸-草酸铵浸提液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沉淀分离铁、锰等杂质,以硝酸-硫酸破坏浸提液中草酸盐及有机质,利用钼-苯羟乙酸-氯酸盐-硫酸体系极谱催化波实现了土壤标准物质中有效态钼的测定。相比于传统消除干扰的方法,本方法所用试剂种类少,操作时间短,有效地减少了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来源,方法检出限为0.0015μg/g,低于传统方法的检出限(0.0068μg/g),精密度(RSD,n=12)〈7%,相对误差小于8%,国家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和标准值更加吻合。经上千件土壤样品的验证,此法适用于pH 3.6~10.5土壤中有效态钼的测定,可测定范围为0.005~2 mg/kg,具有快速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和稳定等特点,适合推广应用于大批量土壤有效态钼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态钼 催化极谱法 氢氧化钠
下载PDF
常压环境下铅笔芯的质谱放电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亚飞 李操 +2 位作者 肖赛金 陈焕文 张兴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9-414,共6页
铅笔芯内所含石墨和黏土的混合比例如果不符合国家标准,将不利于计算机读卡设备正确识读和非专业人士鉴定。本文采用常压质谱法对不同黑度(石墨含量)、硬度的铅笔芯进行分析,为实现铅笔品质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该方法... 铅笔芯内所含石墨和黏土的混合比例如果不符合国家标准,将不利于计算机读卡设备正确识读和非专业人士鉴定。本文采用常压质谱法对不同黑度(石墨含量)、硬度的铅笔芯进行分析,为实现铅笔品质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该方法直接将铅笔芯作为电离装置,在高电压作用下以空气(相对湿度40%)为介质,铅笔芯产生电晕放电,其放电行为能够对质谱信号产生直接影响。实验优化了工作条件,分析了6种型号铅笔芯(4B、3B、2B、HB、H和2H)中石墨含量与其质谱信号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型号铅笔芯进行区分。结果表明,不同型号铅笔芯的放电行为对质谱信号产生较大影响,质谱信号随铅笔芯中石墨含量的增多而增强;6种型号铅笔芯区分正确率高达99%以上。此方法操作简单且可重复性强,可用于市场上不同品质铅笔芯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笔芯 主成分分析 质谱 放电行为
下载PDF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态钴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琳 李雪蕾 +3 位作者 王相舒 王晓燕 王文涛 韩华云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5-779,共5页
重金属的毒性和迁移性不仅取决于总量,而且取决于特殊的化学形态,其中有效态容易被植物吸收,对人体的危害更严重,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非常重要。但土壤中有效态金属的含量通常很低,而且干扰组分多,直接进行仪器分析测... 重金属的毒性和迁移性不仅取决于总量,而且取决于特殊的化学形态,其中有效态容易被植物吸收,对人体的危害更严重,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非常重要。但土壤中有效态金属的含量通常很低,而且干扰组分多,直接进行仪器分析测定比较困难。本文以0.1 mol/L盐酸为浸提剂,甲基红为螯合剂,Triton X-114为表面活性剂,建立了一种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土壤中有效态钴的新方法,提高了测定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钴的线性范围为0.10~2.00μg/mL,方法检出限为0.03μg/mL,方法回收率为94.0%~104.0%,应用于分析0.5μg/mL钴标准溶液,9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通过测定发现不同地区土壤中有效态钴占钴总量的比例差别很大,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更能直观地传递出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存在状态以及危害程度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态钴 浊点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五颜六色的黄龙玉及致色机理 被引量:12
20
作者 田隆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6-311,共6页
黄龙玉是微晶质石英集合体。扫描电镜对黄龙玉石英晶间黏土矿物形成分析和能谱组分分析,表明石英晶间主要是胶状褐铁矿和泥质伊利石,黄龙玉石英微晶间充填物的种类、含量决定黄龙玉颜色。褐色胶状褐铁矿使玉石多呈红色调,黄色胶状褐铁... 黄龙玉是微晶质石英集合体。扫描电镜对黄龙玉石英晶间黏土矿物形成分析和能谱组分分析,表明石英晶间主要是胶状褐铁矿和泥质伊利石,黄龙玉石英微晶间充填物的种类、含量决定黄龙玉颜色。褐色胶状褐铁矿使玉石多呈红色调,黄色胶状褐铁矿物与伊利石混合物使黄龙玉呈浅橙色或黄色,黑色泥质伊利石黏土矿物使玉石带青、灰、黑等色调。黄龙玉中常见的"金砂"是玉石中含有自形黄铁矿而成,如果黄铁矿细小并沿层理分布,也会使黄龙玉呈现黑色。沿黄龙玉裂缝面树枝状分布的氧化锰构成了黄龙玉中的"水草"。充填物的含量一方面决定黄龙玉色的深浅,另一方面还影响着黄龙玉的透明度。充填物含量高,黄龙玉色深,透明度差;充填物含量低,黄龙玉色浅,透明度好;不含充填物就形成了透明的白色黄龙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玉 致色机理 电子能谱 扫描电镜 拉曼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