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7209被引量23969H指数41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主要刊登现代生物技术的前沿学科和基础学科如基因组学、分子细胞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和应用生物学等相关的原始研究成果。刊登人类、动物、微生物及植物领域在组织、器官、细...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广西农学院学报;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主办单位广西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4-568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5-1369/Q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7,2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1
作者 熊华毅 余鹏 +3 位作者 刘鲜梅 宋咏刚 胡祖权 曾柱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2024年第3期504-521,共18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 an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从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 本研究旨在研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 an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从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SinoMed和VIP等数据库中,收集2000年1月至2023年2月发表的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5篇文献,894例患者,包括686例骨髓瘤患者和208例白血病患者,其中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组共451例,设置为联合治疗组,而单纯化疗组共443例,设置为化疗(对照)组。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临床疗效、预后情况、生活质量及各项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化疗组,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特异性的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DC-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改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联合治疗 血液恶性肿瘤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通过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谱鉴定与拟南芥DSP1互作的蛋白
2
作者 沈敏 徐道博 +5 位作者 彭美玲 卢嘉怡 李一博 苏元 彭雪艳 刘云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2024年第3期387-399,共13页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DSP1(defective in snRNA processing 1)蛋白是DSP复合物的主要成员,其参与snRNA转录和剪切成熟,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在线平台分析了DSP1蛋白的理化性质,并预测了DSP1蛋白...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DSP1(defective in snRNA processing 1)蛋白是DSP复合物的主要成员,其参与snRNA转录和剪切成熟,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在线平台分析了DSP1蛋白的理化性质,并预测了DSP1蛋白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在全长DSP1蛋白无法在细菌表达系统中诱导的情况下,通过无缝克隆技术成功构建包含DSP1蛋白N端(DSP1-N)的重组蛋白表达载体,并且成功纯化了GST-DSP1-N重组蛋白,进一步制备了DSP1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共沉淀和液相色谱串联技术,共鉴定出45个潜在的与DSP1互作的蛋白,后续的功能聚类分析结果暗示DSP1蛋白可能通过蛋白质代谢、核酸结合活性等方面发挥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DSP1蛋白在植物中的功能提供研究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1蛋白 重组蛋白 免疫共沉淀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互作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RNA-seq技术分析雄性不育宁夏枸杞花药不同发育时期基因表达特征
3
作者 周婷 魏雅茹 +2 位作者 梁文裕 管翠萍 杨淑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2024年第3期400-415,共16页
本研究利用半薄切片法对比分析了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雄性不育系‘宁杞5号’和可育系‘宁杞1号’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并进一步采用RNA-seq技术分别对‘宁杞5号’和‘宁杞1号’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和单核时期... 本研究利用半薄切片法对比分析了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雄性不育系‘宁杞5号’和可育系‘宁杞1号’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并进一步采用RNA-seq技术分别对‘宁杞5号’和‘宁杞1号’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和单核时期的花药进行转录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育系‘宁杞5号’的绒毡层在四分体时期开始出现异常,同时四分体外胼胝质壁并不发生降解,最终导致不能产生可育花粉粒。花药发育三个时期的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到2619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1609个上调,1010个下调,另有70个DEGs在三个不同发育时期均有出现。GO及KEGG分析均表明,2619个DEGs主要参与胼胝质合成与降解、脂质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等过程。RT-q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转录组DEGs的分析,筛选到9个可能与花粉败育相关的胼胝质合成与降解的DEGs,以及19个与花药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转录因子。该研究为深入解析宁夏枸杞花药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雄性不育 花药发育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原文传递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4
作者 范存忠 邱兰兰 +4 位作者 吴晓东 杨慧林 张志斌 颜日明 朱笃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68,共16页
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是从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中分离出来的一株能产生石杉碱甲和竹红菌素A的菌株。为了解菌株Shiraia sp.Slf14的基因特征,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对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 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是从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中分离出来的一株能产生石杉碱甲和竹红菌素A的菌株。为了解菌株Shiraia sp.Slf14的基因特征,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对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进行质量控制及组装、功能注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和次生代谢产物分析。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的基因组大小为32067383 bp,N50的值为525954 bp,G+C含量为47.96%;预测得到基因组中共有11242个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s,CDS)、106个tRNA和27个rRNA;在GO、KEGG、KOG和CAZY中分别注释到3822个、3223个、8837个和563个基因;系统发育结果表明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属于竹黄菌属(Shiraia)。预测结果表明,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中存在50个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具有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在能力,包括核糖体合成和翻译后修饰肽(RiPP)、Ⅰ型聚酮合酶(T1PKS)和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等,此外还预测到可能参与石杉碱甲和竹红菌素A生物合成的基因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全基因组测序 石杉碱甲 竹红菌素A
原文传递
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淼儿 陈秀 +2 位作者 徐祎雪 冯彤 刘庆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5-673,共9页
反刍动物的胃肠道微生物包括细菌、古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噬菌体等,它们参与反刍动物食物消化、吸收和代谢的整个过程,并影响到宿主经济性状。本文综述了肉牛(Bos taurus)、奶牛(Bos taurus)、牦牛(Bos grunniens)、水牛(Bubalus bubal... 反刍动物的胃肠道微生物包括细菌、古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噬菌体等,它们参与反刍动物食物消化、吸收和代谢的整个过程,并影响到宿主经济性状。本文综述了肉牛(Bos taurus)、奶牛(Bos taurus)、牦牛(Bos grunniens)、水牛(Bubalus bubalis)、山羊(Capra hircus)、绵羊(Ovis aries)、驼鹿(Alces alces)、獐子(Hydropotes inermis)和狍子(Capreolus pygargus)等多种反刍动物胃肠道宏基因组的研究进展。本文总结了胃肠道不同部位、年龄和饲料等影响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关键因素,以及Prevotella、Succinimonas、Selenomonas、 Firmicute和Bacteroidetes等胃肠道微生物对反刍动物产奶性状、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抗病力等经济性状的显著影响,并对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益生菌添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胃肠道微生物 宏基因组 经济性状
原文传递
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对斑点叉尾鮰肠道菌群及代谢组学的影响
6
作者 周丽颖 钟立强 +2 位作者 张世勇 陈校辉 王明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0-1114,共15页
为研究饲料中分别添加芽孢杆菌(Bacillus)和乳酸菌(Lactobacillus)2种益生菌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肠道微生物群落以及菌群代谢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技术和基于液相色谱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斑点叉尾鮰肠道... 为研究饲料中分别添加芽孢杆菌(Bacillus)和乳酸菌(Lactobacillus)2种益生菌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肠道微生物群落以及菌群代谢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技术和基于液相色谱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斑点叉尾鮰肠道菌群组成以及代谢组学。选取体重为(50±3) g的斑点叉尾鮰360尾,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DZ),芽孢杆菌组(YB)以及乳酸菌组(RS),每组3个平行,试验周期为11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均可提高菌群Alpha多样性,在门水平上,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值线性降低,厚壁杆菌门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而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而苏黎世杆菌属(Turicibacter)和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芽孢杆菌组和乳酸菌组的差异代谢物5-羟基吲哚乙酸相对含量极显著上调(P<0.01),黄嘌呤酸相对含量极显著下调(P<0.01)。综上,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可改善斑点叉尾鮰肠道微生物群落,增加群落多样性,提高伯克霍尔德菌属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提高吲哚类化合物含量,降低黄嘌呤酸的含量,继而提高斑点叉尾鮰免疫力,维持肠道菌群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芽孢杆菌 乳酸菌 肠道微生物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肝细胞癌特征基因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甘轲 谢露雯 +2 位作者 陈永兰 罗刚 邓明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0-1133,共14页
为筛选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的特征基因,本研究将公共数据库中肝细胞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 为筛选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的特征基因,本研究将公共数据库中肝细胞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提取与临床特征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对其进行GO分析、KEGG富集分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应用Kaplan-Meier分析其表达与肝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并通过RT-qPCR方法在48对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对筛选出的特征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块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核分裂等通路和生物学过程;kif11、rrm2等18个基因与肝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1)。RT-qPCR结果显示,kif11和rrm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肝细胞癌的肿瘤大小、TNM分期、转移相关(P<0.05)。本研究发现kif11和rrm2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为进一步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初步证据,并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细胞周期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SLAF-Seq技术的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小体型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冰娃 李祖锐 +2 位作者 周世玉 米热姑丽·麦麦提 单文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28-1639,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与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体型大小相关的受选择基因,以为个体发育生长相关的主要基因的鉴定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对11只大体型的蒙古兔(Lepus tolai)... 本研究旨在探究与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体型大小相关的受选择基因,以为个体发育生长相关的主要基因的鉴定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对11只大体型的蒙古兔(Lepus tolai)和15只小体型的塔里木兔进行选择清除分析(Selective sweep),并对受选择区域进行GO和KEGG注释和富集分析,以筛选出塔里木兔的体型大小相关基因。根据F_(st)值和πratio值的95%分位数(F_(st)>0.566,πratio>5.80)的结果显示,共计439420个SNPs被选择。SNPs位置注释显示这些位点涉及1943个候选基因。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Ubiquitin mediated proteolysis)、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和Wnt信号通路可能与塔里木兔的体型大小相关。KEGG和GO富集分析表明有25个候选基因可能与塔里木兔的体型大小相关,这些基因与骨骼和肌肉的形成发育、脂肪代谢、能量产生、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器官大小相关。其他动物研究指出PTEN、WNT1、WNT7A、FGF13、RPS6KB1、RRAGA和GANC等候选基因的功能可能与动物的体型大小相关,并且其中有部分基因富集在调控体型相关的通路中。这些基因可能在控制塔里木兔的体型大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影响塔里木兔体型大小的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为今后深入挖掘与动物体型大小相关基因及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兔 SLAF-Seq技术 选择性清除 体型大小
原文传递
布鲁氏菌脂多糖刺激山羊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全转录组分析
9
作者 吴昊天 张振兴 +11 位作者 陈思 刘志勇 安琪 陈杰 程逸文 刘昂 何美荣 蒋俊明 陈巧玲 王凤阳 杜丽 满初日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51-1861,共11页
布鲁氏菌(Brucella)的细胞壁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布鲁氏菌逃避宿主免疫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由于LPS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因而不会激活宿主Toll样受体。本研究采用猪布鲁氏菌S2株(Brucella suis S2,B.suis S2)的LPS刺激... 布鲁氏菌(Brucella)的细胞壁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布鲁氏菌逃避宿主免疫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由于LPS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因而不会激活宿主Toll样受体。本研究采用猪布鲁氏菌S2株(Brucella suis S2,B.suis S2)的LPS刺激山羊(Capra hircus)支气管上皮细胞,通过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响应B.suis S2 LPS刺激的宿主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和差异表达miRNA。通过筛选结果中|log2fold change|>1且P<0.05的基因和miRNA,在LPS刺激组和对照组间共产生97个差异基因和3条差异miRNA,其中包括58个上调基因和39个下调基因,3条差异miRNA均为下调。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发现,DEGs主要富集于ATP代谢、RAGE受体结合、IL-12受体活性、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细胞黏附分子、白细胞跨内皮迁移、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FcγR介导的吞噬作用等通路。蛋白质互作网络图可以将DEGs编码的蛋白质分为4个聚类,分别代表神经内分泌相关蛋白、核糖体相关蛋白、呼吸作用相关蛋白和免疫系统相关蛋白。此外,筛选到的chi-miR-1与INPP5D在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上存在潜在相互调控作用。经RT-qPCR验证,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和测序结果一致。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LPS在布鲁氏菌免疫逃逸以及宿主免疫应答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脂多糖 转录组 免疫逃避
原文传递
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儿童的体质指数偏高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晨伟 屈伟 +1 位作者 康郁林 申剑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60-2270,共11页
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 dependent nephrotic syndrome,SDNS)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的,但其机制不明。结构失调的肠道菌群可以促进肥胖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招募了26名SDNS儿童和26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H)。S... 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 dependent nephrotic syndrome,SDNS)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的,但其机制不明。结构失调的肠道菌群可以促进肥胖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招募了26名SDNS儿童和26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H)。SDNS儿童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的。本研究利用16S rRNA基因V3-V4区高通量测序,对比了SDNS和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两组儿童的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与健康儿童相比,SDNS儿童肠道内的丁酸盐产生菌Faecalibacterium、Roseburia、Coprococcus、Butyricicoccus、Lachnospira、LachnospiraceaeNK4A136 group减少,病原菌Actinomyces增加。其中,具有抗炎特性的丁酸盐产生菌Faecalibacterium和病原菌Actinomyces分别与BMI呈现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代谢通路预测分析表明,SDNS儿童肠道菌群的糖代谢通路上调。共现网络分析结果表明,SDNS组肠道菌群的生态网络的复杂度升高。以上结果表明,以丁酸盐产生菌降低、病原菌升高为主要特性的肠道菌群结构失调与SDNS儿童的BMI异常偏高显著相关,提示需要进一步研究SDNS儿童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的因果关系,并探索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缓解SDNS儿童肥胖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 肠道菌群 肥胖 儿童 激素治疗
原文传递
miR-19b-3p促进胰腺腺泡AR42J细胞增殖
11
作者 李旭艳 翟文君 +2 位作者 付娜 王锂韫 文菁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72-3376,共5页
为探讨miR-19b-3p对胰腺腺泡AR42J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将miR-19b-3p模拟物转染到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q PCR检测miR-19b-3p基因过表达,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达的STAT3蛋白情... 为探讨miR-19b-3p对胰腺腺泡AR42J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将miR-19b-3p模拟物转染到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q PCR检测miR-19b-3p基因过表达,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达的STAT3蛋白情况。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R-19b-3p转染组AR42J细胞的吸光度值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19b-3p转染组细胞内STAT3蛋白上调。表明miR-19b-3p过表达促进AR42J细胞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STAT3蛋白上调有关。本研究为理解胰腺外分泌细胞发育和功能调控机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b-3p AR42J细胞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脊椎动物GSDM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2
作者 焦文浩 杨晶 +1 位作者 雷霄 舒广文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65-2573,共9页
多数脊椎动物的基因组中都存在gasdermin(GSDM)基因家族成员。该家族中的gasdermin D(GSDMD)和gasdermin E(GSDME)与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焦亡紧密相关。然而,目前关于GSDM家族其它成员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其系统演化的模式也知之甚少。... 多数脊椎动物的基因组中都存在gasdermin(GSDM)基因家族成员。该家族中的gasdermin D(GSDMD)和gasdermin E(GSDME)与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焦亡紧密相关。然而,目前关于GSDM家族其它成员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其系统演化的模式也知之甚少。本研究首先对人GSDM家族基因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与二级结构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随后,对18个物种中的GSDM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和选择压力分析。结果表明,人GSDM家族各成员的基因结构和表达的组织分布均存在较大差异。其编码蛋白多为酸性,亲水性高,二级结构则以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为主。系统发育分析表明,Pejvakin(PJVK)和GSDME存在于脊椎动物的所有类群中,是GSDM基因家族中的原始成员。GSDMB、GSDMC和GSDMD存在于哺乳动物中,可能是由鸟类GSDMA演化而来。选择压力分析表明,GSDMB、GSDMC、GSDME和PJVK均受负选择作用,且以PJVK所受的负选择最强。GSDMD则受到明显的正选择作用。以上结果既可为理解GSDM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新线索,又可为进一步针对该家族开展实验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DM基因家族 脊椎动物 生物信息学 系统发育 选择压力
原文传递
青蒿琥酯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晏国威 马小华 +3 位作者 潘建华 喻容 石国民 向延根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91-1399,共9页
为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SN)单独或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对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抗菌活性。本研究收集2018年长沙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株32株。分为单独用... 为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SN)单独或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对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抗菌活性。本研究收集2018年长沙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株32株。分为单独用药组:青蒿琥酯(ASN)组、头孢曲松钠(CRO)/头孢他啶(CAZ)组和联合应用组。采用细菌动态生长曲线法观察青蒿琥酯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影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青蒿琥酯单独或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作用;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外排泵基因AcrB mRNA以及其调控基因MarA和Acr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终浓度为2048μg/mL ASN联合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明显地抑制了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曲线走向平缓;终浓度为1024μg/mL ASN联合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MIC50与单独用药组比较显著减低,均有统计学意义(K=68.07,P<0.05;K=62.34,P<0.05)。1024μg/mL ASN联合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均以相加作用为主;2048μg/mL青蒿琥酯和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联用时,可以抑制外排泵基因AcrB的表达,2048μg/mL青蒿琥酯联合512μg/mL头孢曲松钠明显抑制正向调控子MarA的表达,而对于负性调控子AcrR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青蒿琥酯能显著改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钠以及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外排泵基因Acr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头孢曲松钠 头孢他啶 抗菌作用
原文传递
中风的分类、症状、临床诊断及护理认知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睿 王蕾 +2 位作者 杜苗 杨军 蒋颖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9-935,共7页
中风是人类第二常见的死亡原因,正确区分中风的类型和症状,从表征迅速诊断发生的中风的类型,对于中风患者对症治疗和制定系统护理策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患者康复和延长生命。本研究系统地论述了中风的分类、不同类型中风的症状... 中风是人类第二常见的死亡原因,正确区分中风的类型和症状,从表征迅速诊断发生的中风的类型,对于中风患者对症治疗和制定系统护理策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患者康复和延长生命。本研究系统地论述了中风的分类、不同类型中风的症状以及临床诊断和护理的策略,期望为医生、护理人员以及公众提供中风的认知和自我预防以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血管事件 中风症状与分类 临床诊断 护理认知
原文传递
高血压的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10-1914,共5页
高血压是动脉血压持续偏高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众多的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周边动脉阻塞、视力模糊、慢性肾脏病及痴呆症等病症。降低血压和致命并发症的风险在于改变生活方式与药物控制,体育锻... 高血压是动脉血压持续偏高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众多的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周边动脉阻塞、视力模糊、慢性肾脏病及痴呆症等病症。降低血压和致命并发症的风险在于改变生活方式与药物控制,体育锻炼、降低体重、适度摄取盐分、少喝酒及均衡饮食等,这些方式都有助于高血压的控制。本研究对积极预防、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高血压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并发症 抗高血压药物 改变生活方式 药物控制
原文传递
解淀粉芽孢杆菌B17养分需求、发酵条件与绿原酸含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晓 龚彬婷 +3 位作者 昝青佳 李柯 李有志 樊宪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92-3499,共8页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作为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一株产绿原酸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17,绿原酸产量为1.746 mg/L。为改善该菌株产绿原酸的能力...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作为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一株产绿原酸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17,绿原酸产量为1.746 mg/L。为改善该菌株产绿原酸的能力,利用单因素设计优化培养基的培养成分和发酵条件。获得了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蔗糖40 g/L,NH_(4)Cl 5.0 g/L,KH_(2)PO_(4)1.0 g/L,NaCl 3.0 g/L,CuSO_(4)0.025 g/L,FeSO_(4)0.1 g/L,L-苯丙氨酸2 g/L,对羟基苯甲酸10 g/L;并且利用正交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的发酵条件为:温度40℃,pH值7.0,装液量40 mL/250 mL和转速220 r/min。在该条件下,菌株B17产量为1.28 g/L,较优化前产量提高了733.1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发酵优化显著提高了菌株B17生产绿原酸的能力,这为后期开发绿原酸在种植、养殖及重金属镉污染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原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B17 绿原酸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VIGS技术鉴定药用菊花皇菊中的DFR基因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自布 邓可 曹剑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41-2147,共7页
从药用菊花皇菊中克隆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基因片段,插入病毒诱导载体中来抑制菊花内源性基因的表达,用于其基因功能分析。根据已报道的菊花DFR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GU324979)设计引物,克隆部分基因序... 从药用菊花皇菊中克隆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基因片段,插入病毒诱导载体中来抑制菊花内源性基因的表达,用于其基因功能分析。根据已报道的菊花DFR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GU324979)设计引物,克隆部分基因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VIGS),以菊花的扦插苗生长到第3~4片叶期的菊花植株为实验材料,沉默菊花的DFR基因,用半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诱导沉默后DFR基因的表达。克隆得到黄菊DFR基因的最大开放阅读框为1029 bp,共编码342个氨基酸,等电点是6.03,分子量是41089.36,与同一科属植物之间同源性达到80%以上,说明DFR蛋白氨基酸序列在同一科属间具有高度保守性。根据DFR基因全长设计构建病毒诱导载体的引物得到453 bp的目的基因,命名为NbDFR。构建病毒载体(TRV)并利用携带目的基因的TRV重组载体病毒感染菊花幼苗,10 d后可以看出菊花出现发育迟缓且叶片皱缩干枯的现象,检测DFR基因发现基因表达下调约20%,但未达到显著性。DFR基因是否被成功沉默还进一步验证。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可在药用菊花中初步快速鉴定相关基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 菊花皇菊 DFR基因
原文传递
CircITGA7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69-774,共6页
研究环状RNA ITGA7(circITGA7)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心律失常组、circITGA7干扰心律失常组和对照干扰心律失常组,尾静脉注射... 研究环状RNA ITGA7(circITGA7)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心律失常组、circITGA7干扰心律失常组和对照干扰心律失常组,尾静脉注射circITGA7干扰腺相关病毒构建circITGA7干扰大鼠模型,并通过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通过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circITGA7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检测circITGA7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circITGA7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p-AKT和ITGA7蛋白表达的影响。Q-PCR结果显示circITGA7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假手术组大鼠;与对照干扰心律失常组比较,circITGA7干扰心律失常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心律失常组大鼠心肌细胞SOD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干扰心律失常组比较,circITGA7干扰心律失常组大鼠心律失常组大鼠心肌细胞SOD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显著升高;与对照干扰心律失常组大鼠比较,circITGA7干扰心律失常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为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p-AKT和ITGA7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对照干扰心律失常组比较,circITGA7干扰心律失常组大鼠心肌细胞p-AKT和ITGA7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干扰circITGA7能够抑制AKT路径,抑制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缓解大鼠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环状RNA 细胞凋亡 AKT通路
原文传递
不同植物Mlo基因全基因组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19
作者 史建磊 万红建 +4 位作者 熊自立 张海利 马彦如 苏世闻 宰文珊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541-3553,共13页
Mlo作为一类广谱抗病因子,参与植物多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反应。为研究不同物种Mlo基因的基本特征及进化关系,选取已测序的29种代表性植物,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98个植物Mlo基因被鉴定,各基因具... Mlo作为一类广谱抗病因子,参与植物多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反应。为研究不同物种Mlo基因的基本特征及进化关系,选取已测序的29种代表性植物,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98个植物Mlo基因被鉴定,各基因具有11~14个外显子,编码400~600个氨基酸,翻译碱性疏水性稳定蛋白,部分Mlo含信号肽和钙调素结合区,绝大多数Mlo定位于细胞膜,含5~7个跨膜螺旋结构。基序分析发现,10个保守基序长21~50个氨基酸。染色体定位发现174个Mlo不均衡地散布于不同染色体或scaffold上,且主要位于两端,形成19个(24.1%)基因簇、5对(5.7%)串联重复和61对(36.2%)片段重复。系统聚类可将164个Mlo分为Ⅰ、Ⅱ、Ⅲ三个区组,被子植物Mlo主要聚在ⅠA组,江南卷柏Mlo聚在ⅠA和ⅢB组,小立碗藓Mlo聚在ⅠB和ⅢA组,几乎所有藻类Mlo聚在Ⅱ组。同源性分析发现52.4%的Mlo以同源基因形式存在,包括25对直系同源基因和28对旁系同源基因,其Ka/Ks值为0.01~0.78,说明进化中主要受到纯化选择。研究表明植物Mlo基因家族较保守,具有成簇存在的特点,在进化过程中经重复扩张,形成了大量同源基因,同时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丢失,结果为相关基因分离及植物抗病育种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o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基因重复 系统聚类 同源基因
原文传递
奥利司他逆转肺腺癌A549/DDP细胞株顺铂耐药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黄丹 秦霞 +1 位作者 彭梦媛 邱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59-1866,共8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奥利司他(Orlistat)逆转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的耐药作用并考察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应用CCK-8法检测并计算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对顺铂(cisplatin,DDP)的耐药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筛选奥利司他的最佳...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奥利司他(Orlistat)逆转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的耐药作用并考察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应用CCK-8法检测并计算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对顺铂(cisplatin,DDP)的耐药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筛选奥利司他的最佳实验浓度并观察其对A549/DDP细胞的耐药逆转效果;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实验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后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药物处理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实验组细胞P-gp、FASN、PI3K、Akt、p-Akt、NF-κB、Bcl-2和cleved-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奥利司他抑制了A549/DDP耐药细胞株的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奥利司他与DDP联用增加了耐药株A549/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耐药逆转倍数为5.02。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联合用药组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单药组比较,两种药物联用后细胞的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其它3组,联合用药组中耐药相关蛋白P-gp表达下调(p<0.01),PI3K、p-Akt、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p<0.01),凋亡相关蛋白cleved-caspase-3表达上调(p<0.01);虽然FASN的表达在单用奥利司他组及联合用药组中均降低,但这两组间的FASN表达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奥利司他能够提高A549/DDP耐药细胞株对化疗药物DDP的敏感性,具有逆转肺腺癌细胞耐药性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耐药蛋白P-gp的表达、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以及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司他 肺腺癌 耐药性 逆转作用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