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地质论评》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5604被引量43159H指数78
《地质论评》创刊于1936年,80多年来,《地质论评》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地质论评》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为主要任务。以...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371-573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1952/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5,6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构造转换的新认识:来自花岗岩锆石微量元素的证据
1
作者 王琦玮 张博文 +2 位作者 亚夏尔·亚力坤 展新忠 魏翔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9-72,共4页
岩浆岩锆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性可以记录不同的构造背景,也可准确厘定区域构造转换过程,如岩浆锆石的Th/U值可能与构造应力状态(大陆的伸展与挤压)及岩浆环境有关。前人认为,卡拉麦里花岗岩带是准东缘晚古生代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硅质岩... 岩浆岩锆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性可以记录不同的构造背景,也可准确厘定区域构造转换过程,如岩浆锆石的Th/U值可能与构造应力状态(大陆的伸展与挤压)及岩浆环境有关。前人认为,卡拉麦里花岗岩带是准东缘晚古生代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硅质岩浆活动的产物,并共识为A_(2)型花岗岩。结合以上科学认识,本课题组研究发现,该岩带东南部岩浆锆石表现出高Th/U值(极值1.22)且变异系数较大(极值45.23%)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构造转化 锆石微量元素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区域矿物格架及地层划分研究——以北羌塘盆地玛曲地区侏罗统雀莫错组为例
2
作者 葛天助 安仰生 +3 位作者 宋利强 刘晓 罗林涛 郭东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39-1951,共13页
厘清岩芯中的矿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对地层划分等地质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等利用红外光谱反射技术对北羌塘盆地玛曲地区内QZ16井雀莫错组岩芯进行矿物的定性—半定量识别研究,分析其矿物组合特征和岩性对应关系,最后结合层序地层学... 厘清岩芯中的矿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对地层划分等地质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等利用红外光谱反射技术对北羌塘盆地玛曲地区内QZ16井雀莫错组岩芯进行矿物的定性—半定量识别研究,分析其矿物组合特征和岩性对应关系,最后结合层序地层学等结果,通过多种矿物的相对含量曲线对侏罗系雀莫错组地层开展精细划分。结果显示红外光谱反射技术能够识别矿物种类及获得其相对含量信息,对岩性识别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石英、石膏、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相对含量值具有明显的三段式结构,与雀莫错组的雀一段、雀二段、雀三段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且根据测试结果将雀莫错组的三段进一步划分成雀一段:雀一1、雀一2、雀一3。雀二段:雀二1、雀二2。雀三段:雀三1、雀三2、雀三3,共计8个小层。并进一步识别出对应的沉积亚相特征,由下至上依次为冲洪积—河道沉积—河漫滩—咸化潟湖—淡化潟湖—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本次测试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技术在大批量、大尺度岩芯扫描及地层精细划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为后续区域地质的沉积体系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羌塘盆地 红外光谱 雀莫错组 矿物分析 地层划分
下载PDF
赣南河草坑矿田某铀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3
作者 陈欣 张云龙 +1 位作者 樊哲强 董昕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43-145,共3页
该矿床位于武夷山铀成矿带中段,处于武夷山隆起带河源-邵武深断裂东侧,会昌盆地东部,大富足岩体北缘,河草坑矿田北部。河草坑矿田是武夷山铀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已落实铀矿床7个,矿床类型复杂多样,既有花岗岩型,又有火山岩型(张云龙等,2... 该矿床位于武夷山铀成矿带中段,处于武夷山隆起带河源-邵武深断裂东侧,会昌盆地东部,大富足岩体北缘,河草坑矿田北部。河草坑矿田是武夷山铀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已落实铀矿床7个,矿床类型复杂多样,既有花岗岩型,又有火山岩型(张云龙等,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成矿特征 控矿因素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油源新认识
4
作者 张美 韩立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07-308,共2页
永进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构造上永进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中央坳陷昌吉凹陷西段,北邻莫索湾凸起。主要目的层位为侏罗系齐古组,目前,在齐古组已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前人通过油源对比认为,齐古组油气... 永进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构造上永进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中央坳陷昌吉凹陷西段,北邻莫索湾凸起。主要目的层位为侏罗系齐古组,目前,在齐古组已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前人通过油源对比认为,齐古组油气是以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为主,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为辅的混原油(李伟等,2006;秦黎明等,2007;林会喜等,2013;高剑雄,2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进地区 油源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引领地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铸就中国地质学会事业发展新辉煌——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5
作者 钟自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4,共3页
(2022年11月29日)各位领导,各位院士专家,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在此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大会的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回顾学会百年奋斗历程,... (2022年11月29日)各位领导,各位院士专家,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在此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大会的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回顾学会百年奋斗历程,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地质学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首先,我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来宾、专家、各位代表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中国地质学会全体会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广大地质工作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中国科协、民政部、自然资源部以及各理事单位等有关部门长期以来给予学会的关心关怀、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于1922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自然科学类学术团体之一。一百年前,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26位地质学家在北京兵马司胡同9号的中国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正式宣布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中国地质人从此以一个群体的形象开启了中国地质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一百年来,学会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同脉搏,把引领地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科技进步 翁文灏 地质调查所 地质工作者 中国科协 学术团体 地质事业
下载PDF
一种地质调查绿色钻探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远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75-577,共3页
我国地质调查行业绿色钻探已从装备、技术、标准规范等领域全面发展,通过建立套系统的钻探技术经济评价理论方法,可为钻探工程中各种技术经济问题进行高效分析决策。该方法在银额盆地油气地质调查项目的6个钻孔中进行了应用,有效解决了... 我国地质调查行业绿色钻探已从装备、技术、标准规范等领域全面发展,通过建立套系统的钻探技术经济评价理论方法,可为钻探工程中各种技术经济问题进行高效分析决策。该方法在银额盆地油气地质调查项目的6个钻孔中进行了应用,有效解决了钻探设备、套管程序和钻进施工程序、钻进方法、钻头型号等技术选择,以及钻进施工中钻头使用优化设计和起钻施工决策等诸多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勘查 地质钻探 技术经济评价
下载PDF
辽宁榆树沟铌—钽—稀土矿床成矿岩石成因及对成矿的指示作用
7
作者 刘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69-170,共2页
关键金属因其特性广泛应用于清洁能源、国防、信息、材料等领域,铌—钽—稀土金属作为关键金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备受关注。辽宁的稀有—稀土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辽西的建平—阜蒙地区和辽东的桓仁—凤城带,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东... 关键金属因其特性广泛应用于清洁能源、国防、信息、材料等领域,铌—钽—稀土金属作为关键金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备受关注。辽宁的稀有—稀土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辽西的建平—阜蒙地区和辽东的桓仁—凤城带,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榆树沟即本次研究区域位于辽宁省建平县西10 km,新发现的铌钽、稀土矿主要赋存于正长岩、正长花岗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稀土矿 同位素定年 锶钕铅同位素 壳幔混染 古大陆伸展—裂解
下载PDF
岩性识别:方法、现状及智能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9
8
作者 许振浩 马文 +6 位作者 李术才 林鹏 梁锋 许广璐 李珊 韩涛 石恒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90-2304,共15页
岩性识别是地质工作中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工作。传统的岩性识别方法过于依赖经验和地质专业知识积累,不仅耗时长、专业性强,还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准确率不理想。笔者等首先回顾了传统的岩性识别方法,之后总结了最新涌现的智能化识别... 岩性识别是地质工作中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工作。传统的岩性识别方法过于依赖经验和地质专业知识积累,不仅耗时长、专业性强,还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准确率不理想。笔者等首先回顾了传统的岩性识别方法,之后总结了最新涌现的智能化识别方法,最后详细介绍了基于岩石图像、镜下图像、图像与元素信息融合等的智能识别方法。基于岩石图像的识别方法对于文中的岩石识别准确率可达90%以上,基于图像与元素融合的岩性识别方法可以降低图像相似度高、风化破坏表观特征等因素对识别准确度的影响。笔者等认为当前岩性智能化识别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综合各类数据源的优势,利用机器学习深度挖掘岩石元素、矿物、光谱和表观特征间的内在关联性,有利于突破单源信息的局限性,实现岩性快速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融合分析 图像识别
下载PDF
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 被引量:3
9
作者 殷小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73-2074,共2页
根据《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工作指南(试行)》《地质文化村(镇)评审授牌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地质文化村(镇)星级评定标准(试行)》等有关规定,中国地质学会组织了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工作,经公示和复议,决定授予浙江省湖州市... 根据《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工作指南(试行)》《地质文化村(镇)评审授牌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地质文化村(镇)星级评定标准(试行)》等有关规定,中国地质学会组织了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工作,经公示和复议,决定授予浙江省湖州市红里山山水平原地质文化村等8个村(镇)三星级地质文化村(镇),授予天津市蓟州区常州砂岩峰林地貌地质文化村等16个村(镇)挂牌筹建地质文化村(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文化村 监督管理办法 浙江省湖州市 砂岩峰林 工作指南 评定结果
下载PDF
小兴安岭孙吴地区下白垩统美丰组火山岩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10
作者 岳洪举 陆胜 +2 位作者 于庆洋 翟艳超 张庆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38-2146,共9页
小兴安岭美丰组火山岩广泛出露,对于研究美丰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通过对小兴安岭孙吴地区美丰组火山岩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 小兴安岭美丰组火山岩广泛出露,对于研究美丰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通过对小兴安岭孙吴地区美丰组火山岩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锆石U-Pb结果表明,美丰组形成于早白垩世(105.2±0.5 Ma)。美丰组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Rb、Ba、Th、U、La、Ce,相对亏损Nb、Ti等元素;δEu=0.71~0.94,轻稀土略富集。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美丰组火山岩的原始岩浆起源于地幔,受地壳物质的混染改造。研究区美丰组火山岩形成于伸展环境,是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板块俯冲背景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美丰组 孙吴地区
下载PDF
基于BERT—BiLSTM—CRF模型的中文岩石描述文本命名实体与关系联合提取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忠良 袁峰 +1 位作者 李晓晖 张明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2-750,共9页
地质调查正在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需要在大数据思维的指导下,面向非结构化数据开展机器阅读和地质知识的自动提取。地学命名实体和关系联合提取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核心。本文采用基于大规模预训练中文语言模型的BERT—BiLSTM—... 地质调查正在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需要在大数据思维的指导下,面向非结构化数据开展机器阅读和地质知识的自动提取。地学命名实体和关系联合提取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核心。本文采用基于大规模预训练中文语言模型的BERT—BiLSTM—CRF方法开展岩石描述文本命名实体与关系联合提取。首先,通过收集数字地质填图工作中的剖面测量和路线地质观测数据,建立岩石描述语料;然后,在岩石学理论指导下分析岩石知识组成,完成岩石知识图谱命名实体与关系的模式设计,标注岩石语料;最后,开展岩石描述语料知识提取的深度学习训练和消融试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大规模预训练中文语言模型(BERT)对岩石描述语料知识提取具有较高的适用性。推荐的BERT—BiLSTM—CRF模型方法对岩石命名实体与关系联合提取的准确率(F1值)为91.75%,对岩石命名实体识别的准确率(F1值)为97.38%。消融试验证明基于BERT的词嵌入层对岩石描述知识提取的性能提升影响显著,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层(BiLSTM Layer)能提升实体关系联合提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思维 深度学习 预训练中文语言模型 命名实体识别 关系提取
下载PDF
《地质论评》刊头图案说明
12
作者 《地质论评》编辑部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并创办了《The Bullletin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即《中国地质学会志》,主要为英文,包括德文、法文等),标志着中国地质学家已经成长起来。至1936年,先辈们觉得“但中文刊物,至今尚付缺如,实为遗憾... 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并创办了《The Bullletin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即《中国地质学会志》,主要为英文,包括德文、法文等),标志着中国地质学家已经成长起来。至1936年,先辈们觉得“但中文刊物,至今尚付缺如,实为遗憾。夫一国学术之发表,岂能尽恃外国文字,此乃事理之至明者”(谢家荣,地质论评发刊辞),遂创办了第一个中文地质学定期刊物——《地质论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论评 谢家荣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志》 地质学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岩石矿物智能识别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伟 张盛 +1 位作者 乔计花 黄金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81-282,共2页
岩石岩性及矿物的识别与分类是地质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岩石和矿物准确的分类,有助于对地层年代的划分,建立可靠的地质时间标尺。同时对重要矿物的发现和识别,可快速对区域矿产资源进行确认和评估,产生巨大的经济和战略价值。传... 岩石岩性及矿物的识别与分类是地质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岩石和矿物准确的分类,有助于对地层年代的划分,建立可靠的地质时间标尺。同时对重要矿物的发现和识别,可快速对区域矿产资源进行确认和评估,产生巨大的经济和战略价值。传统的岩石、矿物测试分类对人类专家的依赖性很强,对专业知识和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要求很高。此外如果纯粹依靠人类专家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岩石矿物 智能识别 地质云
下载PDF
《地质论评》对新赐稿件的形式审查要点
14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M0003-M0003,共1页
(1)前言节应当交代清楚本文所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点出本文的重要意义。(2)结论节,指出通过本文研究获得的新材料或新认识。(3)参考文献我刊用著者-年制,文中提到的文献要一一列于文献表中,列于文献表中的... (1)前言节应当交代清楚本文所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点出本文的重要意义。(2)结论节,指出通过本文研究获得的新材料或新认识。(3)参考文献我刊用著者-年制,文中提到的文献要一一列于文献表中,列于文献表中的文献一定要是正文(含图或表)中提到的。为方便专家审查和编辑,我刊要求送审稿必须用著者—年制。(4)可以,也可以不,参照我刊其他一般要求(见"推荐文献"栏下)。如:终稿修改及提供材料要求,图件修改要求,英文摘要格式要求。还可以参见"地质论评最新文章样式.P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论评 英文摘要 审查要点 专家审查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下载PDF
《地质论评》预出版版权声明
15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6-1146,共1页
预出版,也称优先出版、在线出版或网上预发表等,指的是在纸质版印刷出版之前,文章的电子版本在网上提前发表,是本刊正式出版的形式之一,其内容的著作权等受《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预出版的文章将在稍晚的印刷版上刊发,印刷版上的... 预出版,也称优先出版、在线出版或网上预发表等,指的是在纸质版印刷出版之前,文章的电子版本在网上提前发表,是本刊正式出版的形式之一,其内容的著作权等受《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预出版的文章将在稍晚的印刷版上刊发,印刷版上的文章可能在个别编排格式或个别文字表述上与预出版的文章稍有不同,但文章主体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著作权法》 印刷版 在线出版 印刷出版 版权声明 编排格式 纸质版
下载PDF
世界陨石坑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毅 侯征 吴云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5-1104,共10页
本文综述了全球陨石坑研究的研究历史和最新成果、基本的概念、陨石坑的识别要点、世界著名的陨石坑、陨石撞击地球可能引起的岩浆活动、陨石撞击与生命演化等内容。确定一个陨石坑,要从有一定弧度的地貌开始,鉴别低平圆形地质体是陨石... 本文综述了全球陨石坑研究的研究历史和最新成果、基本的概念、陨石坑的识别要点、世界著名的陨石坑、陨石撞击地球可能引起的岩浆活动、陨石撞击与生命演化等内容。确定一个陨石坑,要从有一定弧度的地貌开始,鉴别低平圆形地质体是陨石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综合确定岩石的岩石学特征、岩石中是否有撞击变质矿物、残余陨石、重力异常。陨石撞击太阳系的所有行星。由于地球表面遭受严重的风化和侵蚀,地质学家很难发现陨石坑。截至2021年3月31日,全球陨石坑数据库中有190个经确认的陨石坑,但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地质学家在发现陨石坑方面应当积极努力。对一个陨石坑认识可能不很成熟,但往往能改变对一个地区的地质成因理论的认识,形成完整的陨石坑证据链可能需要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石坑 冲击变质 重力异常
下载PDF
微生物异常探索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北部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
17
作者 袁志华 赵青 +5 位作者 张玉清 邓富强 秦晓蕾 张忠坡 李英贤 李秀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3-1543,共11页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北部研究区,地表条件复杂,地震和钻井施工困难,油气富集规律还不甚清楚。因此,试图通过微生物找油方法,最小成本最高效率,以探明本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区面积约230.0 km2,采集样品间距南北500 m×...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北部研究区,地表条件复杂,地震和钻井施工困难,油气富集规律还不甚清楚。因此,试图通过微生物找油方法,最小成本最高效率,以探明本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区面积约230.0 km2,采集样品间距南北500 m×东西250 m,共采集并分析了样品2354个。研究表明,微生物异常主要分布在万城断层的东侧,其中微生物气异常零星分布,异常较弱,无独立气藏。在综合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微生物异常分布特征表明,万城断裂带显示了来自北西和北东向的双向物源,油气来源于梅槐桥洼陷,属近源成藏。万城断裂带东侧和坡折带低位扇砂体是油气有利富集区,前景较好,主要为古近系新沟咀组成藏。万城断裂带西侧有小面积油藏,可能系白垩系成藏。最后,对微生物异常区进行了分级评价,指明了重点攻关区、评价有利和较有利区,对大幅降低勘探风险和提高勘探成功率,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江陵凹陷 万城断裂带 微生物找油方法 梅槐桥洼陷 近源成藏
下载PDF
秦岭—桐柏造山带南缘早志留世双峰式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成因:对勉略洋开启的指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拓 邱啸飞 +3 位作者 卢山松 杨红梅 邓新 赵信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1-22,共2页
秦岭—桐柏造山带南缘发育一条早古生代基性—碱性岩浆岩带,分布于陕西紫阳—岚皋一带、湖北竹山—竹溪和随州—枣阳地区。近年来,在这套基性—碱性岩浆岩中陆续发现了一批中—大型的稀有—稀土矿床,因而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前人的研... 秦岭—桐柏造山带南缘发育一条早古生代基性—碱性岩浆岩带,分布于陕西紫阳—岚皋一带、湖北竹山—竹溪和随州—枣阳地区。近年来,在这套基性—碱性岩浆岩中陆续发现了一批中—大型的稀有—稀土矿床,因而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前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但对于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认为其与被动大陆边缘裂谷有关,是古特提斯洋分支勉略洋开启的产物(Dong Yunpeng et al.,2011;Wu Yuanbao and Zheng Yongfei,2013);有的认为其与弧后伸展有关(马昌前等,2006;王宗起等,2009);有的认为与地幔柱有关(张成立等,2002;Xu Cheng et al.,2008),长期的认识分歧严重阻碍了对南秦岭地区乃至整个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桐柏造山带 早志留世 双峰式火山岩 A型花岗岩 勉略洋
下载PDF
利用相干属性技术实现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上的水合物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睿 霍元媛 +8 位作者 陈江欣 陈珊珊 徐华宁 刘俊 刘鸿 颜中辉 王小杰 刘欣欣 杨佳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7-89,共3页
由于水介质的特殊性以及海洋探测技术的特点,目前,对海底浅表沉积层的探测,最为有效的方法仍是基于水声学原理的浅地层剖面遥测技术。浅地层剖面探测(浅剖探测)主要应用于海洋科学考察、海底管缆路由探测、港池探测、海底地质结构探测... 由于水介质的特殊性以及海洋探测技术的特点,目前,对海底浅表沉积层的探测,最为有效的方法仍是基于水声学原理的浅地层剖面遥测技术。浅地层剖面探测(浅剖探测)主要应用于海洋科学考察、海底管缆路由探测、港池探测、海底地质结构探测、水下工程选址及日常维护等领域,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工程以及海洋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李颂文,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属性 参量阵 浅地层剖面 水合物
下载PDF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岩芯尺度水合物可视化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彦龙 陈强 +1 位作者 吴能友 刘昌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4-86,共3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重要的非常规能源,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模拟水合物赋存环境条件,观察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合成/分解过程及其物性演化规律是揭示实际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分解规律的重要途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过程中沉积物体系内部变化过程的可... 天然气水合物是重要的非常规能源,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模拟水合物赋存环境条件,观察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合成/分解过程及其物性演化规律是揭示实际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分解规律的重要途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过程中沉积物体系内部变化过程的可视化在线监测已成为天然气水合物室内模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Wu Nengyou et al.,2018)。目前已经发展的X-CT成像、Raman成像、电子显微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手段为孔隙尺度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分解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但大岩芯尺度(~cm)或中试尺度(~m)的水合物系统成像观测技术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层析成像 ERT 天然气水合物 可视化探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