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作品数2576被引量7021H指数23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是迄今国内唯一的内分泌外科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以临床为主,基础为辅的办刊方针,着力于传播内分泌外科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指导临床实践;力求打造内分泌外科学术研究与交流的...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内分泌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4-609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580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576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纹理分析联合基线资料对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1
作者 钱欢欢 秦连进 邓冬平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CT纹理联合基线资料对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预测价值,旨在为PTMC的LNM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和甲乳腹壁疝外科2... 目的探讨分析CT纹理联合基线资料对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预测价值,旨在为PTMC的LNM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和甲乳腹壁疝外科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6例单发性cN0期PTM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LNM情况将患者分为LNM组22例,无LNM组84例,均进行CT检查,在CT影像中勾画出转移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并获取淋巴结CT纹理特征图像。分析LNM和非LNM CT纹理特征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T纹理与LNM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评估CT纹理对cN0期PTMC患者LNM的预测价值。根据CT征象中瘤体与甲状腺边缘接触范围的不同情况将患者分为<1/4组51例、1/4~<1/2组36例、≥1/2组19例,分析各组基线资料及LNM分布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NM组和无LNM组CT纹理特征中肿瘤位置、瘤体钙化和甲状腺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NM组瘤体与甲状腺边缘接触情况、瘤体直径≥7 mm、年龄<45、性别男性占比高于无LNM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瘤体与甲状腺边缘接触(OR=6.080,95%CI:1.738~21.273)、瘤体直径≥7 mm(OR=2.779,95%CI:1.135~6.805)、年龄<45岁(OR=6.074,95%CI:1.980~18.636)、性别男性(OR=12.642,95%CI:3.125~51.136)是cN0期PTMC患者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4组、1/4~1/2组、≥1/2组3组性别、年龄、瘤体直径、肿瘤位置、瘤体钙化、甲状腺球蛋白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组LNM发生率高于<1/4组和1/4~1/2组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体与甲状腺边缘接触、瘤体直径≥7 mm、年龄<45岁、性别男性是cN0期PTMC患者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瘤体与甲状腺边缘接触范围越广,LNM风险越高,CT纹理分析联合基线资料预测cN0 PTMC LNM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CT纹理特征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抑癌基因DKK2增强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放疗敏感性的研究
2
作者 王灿 谢悦 +5 位作者 陶丹 王雨晴 谢林 刘德清 刁庆春 李晶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13-618,共6页
目的探讨Dickkopf相关蛋白2(dickkopf2,DKK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表达、甲基化、预后,及与NSCLC大分割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PCR、在线数据库、Kaplan-Meier生存曲线检测DKK2在NS... 目的探讨Dickkopf相关蛋白2(dickkopf2,DKK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表达、甲基化、预后,及与NSCLC大分割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PCR、在线数据库、Kaplan-Meier生存曲线检测DKK2在NSCLC样本的表达、甲基化及预后。以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免疫蛋白印迹实验等细胞生物学方法评价DKK2增强NSCLC大分割放疗敏感性的作用。结果DKK2在NSCLC样本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0.00042±0.00010)vs(0.00065±0.00020),P<0.001],与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甲基化数据库分析显示:与正常肺组织相比,DKK2在NSCLC中高甲基化,其甲基化与表达程负相关(P=0.034),DKK2的甲基化程度越高,mRNA表达越低。NSCLC患者大分割放疗敏感性为53.3%;与放疗敏感组相比,DKK2 mRNA表达在放疗抗拒组中明显下调[(0.00064±0.00020)vs(0.00043±0.0002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敏感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优于放疗抗拒组(中位PFS:21.4个月vs 4.6个月)。DKK2过表达后,使用4 Gy X-ray照射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Western blot示过表达DKK2的A549细胞株,4 Gy X-ray照射后DNA损伤标记γ-H2AX明显升高[(1.00±0.24)vs(3.22±0.4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KK2在NSCLC中因甲基化缺失而表达下调,可能是预测NSCLC大分割放疗敏感性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Dickkopf相关蛋白2 抑癌基因 大分割放疗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郭燕 朱介之 +1 位作者 靳双玲 高燕芳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18例,按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电凝止血组(59例)与缝合止血组(59例)。评估患者术...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18例,按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电凝止血组(59例)与缝合止血组(59例)。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测量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及性激素水平,统计术后3个月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随访1年,对比两组妊娠情况。结果缝合止血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3.33±0.93、3.63±1.02、3.01±0.94)显著低于电凝止血组(4.16±1.05、4.61±1.17、3.72±1.05)(P<0.05)。术后3 d缝合止血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7.64±4.82)ng/L、(39.67±4.71)ng/L]低于电凝止血组[(45.96±5.25)ng/L、(48.96±5.14 ng/L)](P<0.05)。术前电凝止血组与缝合止血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缝合止血组3项指标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止血组血清FSH、LH[(6.59±0.91)mIU/ml、(5.24±0.77)mIU/ml]低于电凝止血组[(7.39±1.02)mIU/ml、(5.97±0.89)mIU/ml],缝合止血组E2[(51.08±6.09)pg/ml]高于电凝止血组[(46.88±5.59)pg/ml](P<0.05)。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缝合止血组(32.20%)显著低于电凝止血组(13.56%)(P<0.05);随访1年,缝合止血组妊娠成功率(72.88%)显著高于电凝止血组(52.54%)(P<0.05),妊娠结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接受缝合止血有利于减轻术后痛疼,改善术后炎症反应,保护其卵巢功能,避免排卵异常、经量过少等并发症发生,提高妊娠成功率,整体应用效果优于电凝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剥除术 电凝止血 缝合止血 术后疼痛 性激素水平
原文传递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1A、SETD5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颜莘 延丽霞 毕研青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分析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 domain containing 1A,SETD1A)、SET结构域5(SET domain-containing 5,SETD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就诊的80例... 目的分析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 domain containing 1A,SETD1A)、SET结构域5(SET domain-containing 5,SETD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就诊的80例乳腺癌患者,GSCA网站对SET结构域家族成员进行筛选,预测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借助免疫组化SP法进行验证。χ^(2)检验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ETD1A、SETD5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GSCA网站显示SET结构域家族的SETD1A、SETD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上调(均P<0.05)。免疫组化SP法实验显示乳腺癌组织中SETD1A、SETD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8%、68.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SETD1A、SETD5阳性表达率38.8%(χ^(2)=19.91,P<0.001)与32.5%(χ^(2)=21.03,P<0.001)。χ^(2)检验结果显示SETD1A的表达与与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显著相关,SETD5的表达与神经浸润显著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SETD1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OR=0.07,95%CI:0.01~0.25,P<0.001)、分子分型(OR=0.04,95%CI:0.00~0.48,P=0.022)存在相关性,SETD5表达与神经浸润(OR=6.41,95%CI:1.45~46.65,P=0.029)存在相关性。结论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1A、SETD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神经浸润等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甲基转移酶 SET结构域5 LOGISTIC回归模型 乳腺癌 SET结构域家族
原文传递
血清sRANKL、Omentin-1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关联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晓婕 崔永魁 +1 位作者 李大鹏 苏金换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olubl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sRANKL)、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olubl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sRANKL)、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7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310例绝经患者,其中PMOP患者165例,其余145例单纯绝经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sRANKL、Omentin-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 precollagen,PIN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e,BALP)、β-Ⅰ型胶原C端肽(β isomer of the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采用Pearson分析PMOP组血清sRANKL、Omentin-1水平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sRANKL、Omentin-1对PMOP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对PMOP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15.62±4.41)(42.56±8.53)比较,PMOP组血清sRANKL水平(26.63±8.12)升高,Omentin-1水平(32.32±5.52)降低(t=14.55,P<0.001;t=12.69,P<0.001)。经Pearson法分析,PMOP组血清sRANKL与PINP、β-CTX、OC呈正相关,血清Omentin-1水平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sRANKL、Omentin-1对预测PMOP有重要的参考意义。Logistic回归提示sRANKL升高和Omentin-1降低是PMOP的危险因素。结论 PMOP患者血清sRANKL、Omentin-1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有相关性,有作为PMOP诊断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可溶性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网膜素-1 骨密度 骨代谢
原文传递
探究骨化三醇联合钙受体激动剂治疗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β2-MG、FGF-23的影响
6
作者 陈静 宋学权 蔡丽丽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chronic renal failure-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CRF-SHPT)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联合钙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有效性及对其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chronic renal failure-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CRF-SHPT)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联合钙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有效性及对其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6例CRF-SHP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骨化三醇治疗)和联治组(43例,骨化三醇+钙受体激动剂治疗),评估治疗效果,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血磷(P^(3-))、血钙(Ca^(2+))、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β2-MG、FGF-23及肾功能、血脂指标水平,统计给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联治组总有效率(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χ^(2)=4.91,P=0.027);治疗后联治组iPTH、P3-水平[(220.16±23.76)ng/L、(1.22±0.14)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01.25±31.71)ng/L、(1.64±0.18)mmol/L],联治组Ca2+水平(2.59±0.41)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26±0.34)mmol/L(t=13.42、12.08、4.06,P均<0.001);治疗后联治组血清β2-MG、FGF-23水平[(34.67±4.12)mg/L、(71.36±8.05)ng/L]显著低于对照组[(40.36±4.87)mg/L、(78.97±8.73)ng/L](t=5.85、4.20,P均<0.001);治疗后联治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1.51±0.19)mmol/L、(4.11±0.51)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74±0.24)mmol/L、(4.75±0.59)mmol/L](t=4.93、5.38,P均<0.001);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联治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RF-SHPT患者骨化三醇联合钙受体激动剂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iPTH水平,改善钙磷失衡及脂代谢紊乱,下调血清FGF-23及β2-MG水平,且未损伤患者残余肾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化三醇 钙受体激动剂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Β2-微球蛋白
原文传递
干细胞疗法在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赵佳蕾 陈刚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62-764,共3页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一种多种病因引起的不自主漏尿,在中年女性中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SUI的治疗方式有生活方式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干细胞疗法因其可使受损组织再生的潜力,近年来在SU...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一种多种病因引起的不自主漏尿,在中年女性中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SUI的治疗方式有生活方式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干细胞疗法因其可使受损组织再生的潜力,近年来在SUI的治疗中被广泛研究。本文讨论了用于治疗SUI的主要干细胞种类、相关治疗方式及临床试验进展。近年来脂肪源性干细胞、肌源性干细胞、骨髓源性干细胞和羊水源性干细胞等应用于SUI的治疗当中,多种治疗技术应用其中,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了干细胞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干细胞
原文传递
血清RBP、CYSC和尿ALB/C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岳丽 王楠楠 +1 位作者 陆群 王正印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尿白蛋白/肌酐(albumin/creatinine ratio,ALB/C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ED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 目的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尿白蛋白/肌酐(albumin/creatinine ratio,ALB/C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ED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06月于太和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纳入E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50例纳入T2DM组,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RBP、CYSC的水平和尿ALB/Cr比值,进一步比较检测单个指标与联合检测该3个指标对EDN的诊断价值。结果EDN组血清RBP、CYSC和尿ALB/Cr分别为(114.66±0.56)mg/L、(2.64±0.33)mg/L、(351.81±15.48)mg/g,均高于T2DM组(83.58±0.83)mg/L、(1.41±0.29)mg/L、(113.65±12.55)mg/g和对照组(38.61±0.66)mg/L、(0.53±0.26)mg/L、(16.36±5.61)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CYSC和尿ALB/Cr联合检测诊断EDN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95.15%和96.37%,较单个指标检测高。结论血清RBP、CYSC和尿ALB/Cr联合检测对EDN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醇结合蛋白 胱抑素C 尿白蛋白/肌酐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
原文传递
机器人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9
作者 朱照伟 赵品 +6 位作者 王声政 陶金 李鹏 于栓宝 范雅峰 刘云龙 张雪培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41-644,共4页
和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是更为先进的微创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自2006年引入达芬奇机器人设备以来,国内已开展大量机器人手术,尤其在泌尿外科领域,机器人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肾上腺肿瘤、肾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 和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是更为先进的微创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自2006年引入达芬奇机器人设备以来,国内已开展大量机器人手术,尤其在泌尿外科领域,机器人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肾上腺肿瘤、肾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本文结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0多例机器人手术的经验,阐述机器人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手术 泌尿外科
原文传递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强度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乌云图 金山 +1 位作者 刘友胜 勇宏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应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强度概念,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危险因素及对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应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强度概念,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危险因素及对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09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6例行PTC颈淋巴结清扫术完整临床资料,根据颈侧区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LNM阳性组(75例)、LNM阴性组(31例)。探讨性别、年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肿瘤位置、侵犯被膜、多灶性、肿瘤腺体内分布、肿瘤直径、CLNM数目、CLNM率等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CLNM强度对颈侧区LNM的影响。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P=0.087)、肿瘤位置(P=0.249)、肿瘤腺体内分布(P=0.219)、肿瘤直径(P=0.224)与颈侧区LNM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侵犯被膜(P=0.030)、多灶性(P=0.031)、CLNM数目(P=0.022)、CLNM率(P=0.001)与颈侧区LNM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NM数目和CLNM率增加与颈侧区LNM呈正相关;当CLNM数目≥4或(和)CLNM率≥20%时,颈侧区LNM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犯被膜、多灶性是颈侧区LNM的危险因素;当CLNM强度:转移数目≥4枚或(和)转移率≥20%时,建议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强度 颈侧区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二胺氧化酶在绞窄性肠梗阻大鼠体内与肠管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剑 徐俊 +1 位作者 洪丽华 张秋玲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二胺氧化酶在绞窄性肠梗阻大鼠体内与肠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手术组)、C组(单纯性肠梗阻组)、绞窄性肠梗阻组分为D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 目的探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二胺氧化酶在绞窄性肠梗阻大鼠体内与肠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手术组)、C组(单纯性肠梗阻组)、绞窄性肠梗阻组分为D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组)和E组(急性肠系膜动静脉血运障碍组),每组32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手术造模。A组麻醉后取静脉血和小肠肠段,B~E组于造模术后4 h取静脉血和小肠肠段。从大鼠静脉血中提取得到血清样本,肠段浸泡得到肠液样本。观察肠段并评估肠管损伤,检测血清和肠液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二胺氧化酶(DAO)活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于分析肠管损伤与血清和肠液I-FABP水平、DAO活性的相关性。结果B~E组肠管损伤评分均高于A组,C~E组肠管损伤评分均高于B组,D、E组肠管损伤评分均高于C组,E组肠管损伤评分均高于D组(P<0.05)。C~E组血清I-FABP水平和DAO活性均高于A组和B组,D、E组血清I-FABP水平和DAO活性均高于C组(P<0.05)。C~E组肠液I-FABP水平和DAO活性均高于A组和B组,D、E组肠液I-FABP水平和DAO活性均高于C组(P<0.05)。肠管损伤评分与血清和肠液I-FABP水平、DAO活性均呈正相关(r=0.972,P<0.001;r=0.899,P<0.001;r=0.961,P<0.001;r=0.828,P<0.001)。结论绞窄性肠梗阻大鼠的肠管损伤与肠道缺血有关。绞窄性肠梗阻大鼠体内存在血清和肠液I-FABP水平、DAO活性升高,且血清和肠液I-FABP水平、DAO活性与肠管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大鼠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二胺氧化酶 肠管损伤
原文传递
胰管结石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登秋 孔德林 +3 位作者 汪运节 陈益鸣 邬叶锋 汤建燕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32例胰管结石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类型胰管结石的处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32例胰管结石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类型胰管结石的处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明确诊断。其中超声诊断正确率81.3%(26/32),CT诊断正确率86.2%(25/29),MRCP诊断正确率90.4%(19/2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正确率100%(8/8)。根据结石的位置及术中探查将胰管结石分为3型:I型17例,结石位于主胰管;Ⅱ型11例,结石位于主胰管和分支胰管;Ⅲ型4例,结石位于分支胰管。依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全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共有并发症11例(34.3%),术后残石率为9.3%(3/32)。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不等,术后腹痛、脂肪泻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2例合并胰腺癌者于术后12~35个月后因胰腺癌复发转移死亡。结论胰管结石处理复杂,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胰管结石分型对其个体化治疗方法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外科手术是治疗胰管结石常用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结石
原文传递
辅助技术及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清涛 陈鹏 周玮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比较辅助技术下弹簧圈栓塞及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组(n=58例)和辅助弹簧圈栓塞组(n=44例)。评估两... 目的比较辅助技术下弹簧圈栓塞及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组(n=58例)和辅助弹簧圈栓塞组(n=44例)。评估两组术后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治疗6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变化及预后情况,同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动脉瘤术后完全栓塞率、次全栓塞率、部分栓塞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73%,20.45%,6.82%vs68.97%,25.86%,5.17%)(P>0.05);辅助弹簧圈栓塞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0.45±2.32)d明显少于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组(12.97±2.56)d(P<0.05),但两组术后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3±3.81,60.12±9.80vs8.35±4.03,59.63±9.47)(P>0.05);辅助弹簧圈栓塞组患者恢复良好率(68.18%)明显高于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组(55.17%)(P<0.05),而死亡率(0%)明显低于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组(6.90%)(P<0.05);辅助弹簧圈栓塞组患者术中脑血管痉挛、术后消化道出血、术后脑梗塞等并发症发生率(9.09%,6.82%,4.55%)明显低于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组(25.86%,20.69%,17.24%)(P<0.05),而两组动脉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4%vs10.34%)(P>0.05)。结论辅助技术下弹簧圈栓塞较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可明显缩短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球囊 双微导管 微导丝 支架
原文传递
VEGF165质粒转染对骨髓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钰兴 肖明朝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骨髓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对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EPCs、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流式仪鉴定EPCs,转染VEGF165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骨髓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对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EPCs、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流式仪鉴定EPCs,转染VEGF165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皮祖细胞中VEGF165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PCs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水平,噻唑蓝(MTT)检测VEGF165质粒转染后对EPCs的影响。结果EPCs表达CD34、CD133及KDR细胞表面标志,PCR后凝胶电泳显示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在576bp处可见有明显条带,pcDNA3.1(+)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可见微弱的电泳带。ELISA检测结果表明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VEGF165水平较其他两组高,MTT显示VEGF165质粒转染可促进EPCs增殖。结论EPCs可成功转染VEGF165基因,并促进EPCs增殖,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染
原文传递
侧胸壁血管带蒂复合组织瓣在乳腺癌保乳术乳房重塑中的应用
15
作者 赵鹏 杨沁惠 +4 位作者 杨勇 李永生 车继丽 朱友墨 武彪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96-98,103,共4页
目的应用侧胸壁血管带蒂复合组织瓣重塑乳腺癌保乳术乳房外形,并观察其术后效果。方法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对1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该手术方式,利用侧胸壁动静脉血管作为血管蒂转移该组血管支配的远端复合组... 目的应用侧胸壁血管带蒂复合组织瓣重塑乳腺癌保乳术乳房外形,并观察其术后效果。方法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对1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该手术方式,利用侧胸壁动静脉血管作为血管蒂转移该组血管支配的远端复合组织瓣来修复填充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所形成的乳房大体积缺损残腔,以期达到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乳房良好的外形。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约20~30ml,手术时间2~3h,无输血病例,平均住院天数11.5(10~15)d,手术后切口无感染,愈合良好。10例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2~20)个月,无患肢水肿、失对称性及局部复发等并发症,乳房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结论该手术方式针对肿物较大但保乳意愿强烈的患者而言是有效、安全、经济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胸壁血管 带蒂复合组织瓣 乳腺癌保乳手术 重塑乳房外形
原文传递
影响垂体大腺瘤主要扩展方向的相关因素
16
作者 秦勇 林昆哲 +3 位作者 丁陈禹 肖德勇 魏梁锋 王守森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垂体大腺瘤沿垂直方向上扩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垂体大腺瘤患者,根据肿瘤的鞍上扩展值(suprasellar extension value,SEV),将其分为主要向鞍上扩展(SEV〉0)和主要向鞍下扩展(SEV≤0)2组。以肿瘤垂直... 目的探讨影响垂体大腺瘤沿垂直方向上扩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垂体大腺瘤患者,根据肿瘤的鞍上扩展值(suprasellar extension value,SEV),将其分为主要向鞍上扩展(SEV〉0)和主要向鞍下扩展(SEV≤0)2组。以肿瘤垂直方向上的主要扩展方向为因变量,选取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10个指标(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鞍隔孔直径、蝶窦类型、蝶鞍上口形态、蝶窦主隔的偏向、蝶窦主隔的最大宽度、肿瘤囊变、蝶窦纵隔的数目)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对肿瘤沿垂直方向扩展有价值的影响因素。结果主要向鞍上扩展121例,主要向鞍下扩展63例。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类型(P=0.026)、蝶窦类型(P=0.003)、蝶鞍上口的形态(P=0.046)、鞍隔孔直径(P=0.003)、蝶窦主隔的最大宽度(聘0.009),是影响垂体腺瘤沿垂直方向上扩展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蝶鞍型或鞍枕型蝶窦、囊袋型蝶鞍的上口、生长激素型腺瘤、鞍隔孔直径小和蝶窦主隔宽度较小的患者,垂体大腺瘤更趋于向鞍下扩展;鞍前型蝶窦、炒锅型或直桶型蝶鞍的上口、非生长激素型腺瘤、鞍隔孔直径大和蝶窦主隔宽度较大的患者,垂体大腺瘤更趋于向鞍上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扩展方向 生长模式 蝶窦 蝶鞍
原文传递
本刊对英文缩略语的使用要求
17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6-106,共1页
本刊允许作者可直接使用下表中出现的缩略语,未公布的名词术语,请按照如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且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
关键词 缩略语 RECEPTOR 英文 雌激素受体 名词术语
原文传递
本刊对英文缩略语的使用要求
18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76-376,共1页
本刊允许作者可直接使用下表中出现的缩略语,未公布的名词术语,请按照如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且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
关键词 缩略语 英文 雌激素受体 名词术语
原文传递
ACTHR在介导血管紧张素Ⅱ和氯化钾对醛固酮分泌调控中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胡东亮 刘同族 +1 位作者 倪栋 王行环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氯化钾刺激人肾上腺皮质癌H295R细胞后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mRNA及醛固酮激素的改变情况,并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ACTHR)在介导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慢病毒包装的ACTHR高表达载体感染H295R...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氯化钾刺激人肾上腺皮质癌H295R细胞后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mRNA及醛固酮激素的改变情况,并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ACTHR)在介导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慢病毒包装的ACTHR高表达载体感染H295R细胞作为实验组。空载体病毒转染组细胞为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和荧光定量PCR法验证ACTHR表达情况。分别用100nmol/LAT-Ⅱ及16mmol/L氯化钾刺激各组细胞,刺激24h后测定CYPllB2mRNA表达水平,对比2组细胞CYP11B2mRNA增幅情况。用ELISA试剂盒测定醛固酮激素的含量,对比2组细胞醛固酮增幅情况。结果实验组细胞ACTHR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分别增加2.4倍和18倍(P〈0.05)。AT-Ⅱ刺激24h后实验组细胞CYP11B2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高1.7倍,2组细胞醛固酮激素水平分别为(121.98±8.31)ng/L和(104.05±6.88)ng/L,前者增幅为后者的2.06倍(—P〈0.05);氯化钾刺激各组细胞24h后,实验组细胞CYP11B2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高19.2倍,2组细胞醛固酮激素水平分别为(137.67±10.35)ng/L和(104.05±6.88)ng/L,前者增幅为后者的3.13倍(P〈0.05)。结论ACTHR高表达可增加醛固酮对AT-Ⅱ和氯化钾刺激的敏感性,有望成为研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H295R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氯化钾 醛固酮合成酶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文传递
乳腺癌内乳区淋巴引流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晓珊 王永胜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4-177,共4页
乳腺的淋巴引流径路分为浅表和深部淋巴系统,其中仅深部淋巴系统引流至内乳区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node,IMLN)。IMLN引流整个乳腺腺体约25%的淋巴液,是乳腺癌的重要转移途径之一,也是确定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乳腺的淋巴引流径路分为浅表和深部淋巴系统,其中仅深部淋巴系统引流至内乳区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node,IMLN)。IMLN引流整个乳腺腺体约25%的淋巴液,是乳腺癌的重要转移途径之一,也是确定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但临床上一直缺乏准确的IMLN微创诊断技术.常导致乳腺癌临床分期不准确、治疗不足或过度。“新型注射技术”突破了传统注射技术内乳区显像率极低的瓶颈,可望实现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IMLN的微创诊断,且进一步指导内乳区放疗,内乳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应行内乳区放疗,阴性患者可避免行内乳区放疗。随着乳腺癌内乳区淋巴引流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患者可望获得个体化的内乳区诊疗策略。本文就内乳区淋巴引流规律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及其在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引流 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 内乳区放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