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11730被引量53226H指数62
《中国电力》创刊于1956年,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C)期刊和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曾多次在全国性和电力系统的期刊评比中获奖,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查看详情>>
  • 曾用名 电力技术
  • 主办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4-964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3265/TM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1,7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嵌入法与集成学习的线路工程造价预测
1
作者 叶煜明 钱琪琪 +1 位作者 万正东 张继钢 《中国电力》 2024年第5期251-260,共10页
架空线路工程造价的准确预测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及造价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架空线路工程造价预测中遇到的特征维度过高、单一预测模型难以拟合复杂造价数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嵌入法数据降维与集成学习的线路工程造价预测算... 架空线路工程造价的准确预测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及造价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架空线路工程造价预测中遇到的特征维度过高、单一预测模型难以拟合复杂造价数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嵌入法数据降维与集成学习的线路工程造价预测算法。首先通过嵌入法与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对特征进行排序,筛选出对造价影响显著的特征完成数据降维。然后对XGBoost、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模型进行融合,构成双层集成学习模型并对线路工程造价进行预测。最后基于某电网公司近年线路工程造价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分别与XGBoost、随机森林、SVM、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等模型进行对比。实验表明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低于4%,优于其他单一模型,对线路工程造价控制研究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造价预测 集成学习 数据降维 嵌入法
下载PDF
考虑碳交易机制与氢混天然气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策略
2
作者 张栋顺 全恒立 +3 位作者 谢桦 许志鸿 陶雅芸 王慧圣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综合能源系统有利于实现多能互济、能源高效利用。以含电、热、冷、氢负荷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掺氢燃气轮机运行中多种能源的耦合及梯级利用特性,考虑了掺氢比对燃气轮机效率以及热电比的影响,以... 综合能源系统有利于实现多能互济、能源高效利用。以含电、热、冷、氢负荷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掺氢燃气轮机运行中多种能源的耦合及梯级利用特性,考虑了掺氢比对燃气轮机效率以及热电比的影响,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下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化和大M法将包含多个0–1变量和连续变量的非线性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调用Cplex求解器实现快速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调度策略可有效提高园区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合理调控燃气轮机掺氢比有利于降低园区系统的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掺氢比 优化调度 运行经济性 碳交易机制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多信息融合建模的通信链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皮志勇 朱益 +3 位作者 廖玄 李振兴 方豪 吴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7-215,共9页
为解决智能变电站通信链路故障所致告警信息繁多、运维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变电站多信息融合建模的通信链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基于全站配置描述(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SCD)文件遍历网络节点,构建通信网络编... 为解决智能变电站通信链路故障所致告警信息繁多、运维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变电站多信息融合建模的通信链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基于全站配置描述(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SCD)文件遍历网络节点,构建通信网络编号原则;融合多告警信息,构建节点、链路编码规则,形成节点-链路映射关系并建立定位模型;采用自适应遗传粒子群算法求解定位模型,实现故障链路精准定位。以某220 kV智能变电站二次网络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不同链路故障场景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链路故障定位 告警信息 期望映射 自适应遗传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计及碳交易和新能源不确定性的多微电网合作运行优化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军 张敏 +1 位作者 张世锋 杨琦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71,共10页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持续推进碳减排工作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针对当前电力系统在碳交易机制下未充分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和多主体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提出一种计及碳交易和新能源不确定性的多微电网合作运行优化策略。首先,考...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持续推进碳减排工作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针对当前电力系统在碳交易机制下未充分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和多主体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提出一种计及碳交易和新能源不确定性的多微电网合作运行优化策略。首先,考虑碳配额和碳交易机制,建立微电网模型,并采用机会约束方法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然后,基于微电网间的能量互动机理,利用纳什议价理论建立多微电网协同运行模型,并进一步分解成2个易于求解的子问题,即多微电网系统收益最大化子问题和利润分配子问题,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分布式求解,以充分保护各主体隐私。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以有效减少系统碳排放量,提高各主体运行效益并兼顾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低碳运行 碳交易 纳什议价 交替方向乘子法 协同运行
下载PDF
基于HSCA-YOLOv7的风电机组叶片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5
作者 李冰 白云山 +2 位作者 赵宽 郭聪彬 翟永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52,共10页
叶片是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胶衣脱落、裂纹、腐蚀等损伤,影响风力发电效率及风电机组运行安全。针对航拍风电机组叶片图像缺陷尺度不一、定位不准确、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HSCA-YOLOv7的风电... 叶片是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胶衣脱落、裂纹、腐蚀等损伤,影响风力发电效率及风电机组运行安全。针对航拍风电机组叶片图像缺陷尺度不一、定位不准确、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HSCA-YOLOv7的风电机组叶片缺陷检测算法。首先根据无人机采集的风电机组叶片图像,制作叶片数据集,采用Mosaic、MixUp方法进行数据扩增;然后将不同膨胀率的深度可分离卷积引入改进空间金字塔池化(improved spatial pyramid pooling,ISPP)模块,减少池化操作带来的细节损失;提出混合空间通道注意力(hybrid spatial channel attention,HSCA)机制,捕获全局视觉场景上下文,增大目标特征与环境语义差异,解决航拍叶片图像缺陷尺度不一的问题;采用Focal EIoU损失函数,解决预测框长宽被错误放大的问题,提高模型对叶片缺陷的定位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均值平均精度、均值平均召回率分别达到83.64%、71.96%,与YOLOv7基线算法相比分别提高3.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叶片 缺陷检测 YOLOv7 注意力机制 Focal EIoU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旋转门算法的变电站数据压缩存储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洋 章昊 +3 位作者 王同文 汪伟 边瑞恩 罗念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208,共7页
为解决变电站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接入海量数据引发的数据存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旋转门算法的变电站数据压缩存储方法。首先介绍了旋转门有损压缩算法,针对存储频率固定、门限... 为解决变电站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接入海量数据引发的数据存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旋转门算法的变电站数据压缩存储方法。首先介绍了旋转门有损压缩算法,针对存储频率固定、门限值固定、忽视异常点等缺点,分别提出自适应变频数据存储策略、动态调整门限值策略和异常点记录策略以提高算法精度。其次,针对变电站SCADA系统遥信、遥控、遥调数据采用变位存储方法,遥测数据采用改进旋转门算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门算法 数据压缩 算法改进 SCADA系统
下载PDF
用于大规模机电-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自动转化的分层布局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海林 史华勃 +2 位作者 王顺亮 马俊鹏 刘天琪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120,共10页
厂站节点和网络拓扑的自动布局是实现机电-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自动转化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建模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布局方法多局限于交叉点数和布局均匀性等方面的研究,未考虑厂站节点间的实际相对位置,导致每... 厂站节点和网络拓扑的自动布局是实现机电-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自动转化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建模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布局方法多局限于交叉点数和布局均匀性等方面的研究,未考虑厂站节点间的实际相对位置,导致每次布局结果极不稳定。提出一种基于弹簧电子力模型用于大规模机电-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自动转化的分层布局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节点间的实际相对位置,对不同电压等级的厂站节点逐层布局,解决了传统方法每次布局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不仅可以用于绘制机电暂态地理接线图,还可以提供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节点坐标信息。对美国西部电网3机9节点、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以及某地区输电网络系统进行算例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电磁暂态仿真模型 大规模电力系统 节点间相对位置 弹簧电子力模型 分层布局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和组合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宇颂 邹山花 卢先领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127,共7页
提出基于特征选择和组合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将特征向量按特点分为2类,分别使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进行选择,依据贝叶斯信息量准则确定最优特征向量维度。然后使用3个不同的核函数建立单核递归支持向... 提出基于特征选择和组合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将特征向量按特点分为2类,分别使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进行选择,依据贝叶斯信息量准则确定最优特征向量维度。然后使用3个不同的核函数建立单核递归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并完成预测。最后构建神经网络,进行实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浅层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模糊Petri网的配电网工程偏差指标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昊正 潘肇伦 +5 位作者 李科 周鹏 郭新志 孙慧君 郁晋雄 李存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73,共7页
随着近年来配电网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管控指标的数据也变得更加繁多和复杂,同时,当下多数配电网工程项目在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有限,对偏差指标的识别能力较弱,因此导致配电网工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些偏差指标... 随着近年来配电网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管控指标的数据也变得更加繁多和复杂,同时,当下多数配电网工程项目在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有限,对偏差指标的识别能力较弱,因此导致配电网工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些偏差指标难以被识别和定位。基于模糊Petri网理论设计了配电网工程项目偏差指标的诊断模型,分析了配电网工程进行过程中各指标实时数据的确定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诊断定位出了配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偏差指标,为后续管理者对配电网工程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ETRI网 配电网工程 项目管理 偏差指标诊断 实时数据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声弹性效应的输电铁塔螺栓预紧力预测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武能 兰光宇 +3 位作者 汪毅 张留斌 吴克华 王晓晨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基于发展输电铁塔螺栓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现实需求,利用非线性声弹性效应,建立了输电铁塔螺栓的有限元模型,并发展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数值迭代算法。首先,考虑输电铁塔螺栓的几何构形特征,建立了预紧力作用下螺栓结构的轴对称二... 基于发展输电铁塔螺栓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现实需求,利用非线性声弹性效应,建立了输电铁塔螺栓的有限元模型,并发展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数值迭代算法。首先,考虑输电铁塔螺栓的几何构形特征,建立了预紧力作用下螺栓结构的轴对称二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预紧力作用下超声纵波的非线性声弹性效应,采用考虑三阶声弹性效应的默纳汉超弹性材料,实现螺栓结构的应力-应变场和声场的耦合求解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预紧力和夹持长度对螺栓结构内部的应力场分布状态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预紧力导致的波速变化和螺栓形变对超声纵波的渡越时间有着双重影响。所建模型和分析方法为基于非线性声弹性效应的螺栓预紧力测量技术提供了数值模拟分析平台,可为相关试验研究和仪器研制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声弹性效应 输电铁塔 螺栓预紧力 超弹性材料 纵波 有限元数值分析
下载PDF
快充电站多类型应用方式的并网影响及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8
11
作者 全慧 李相俊 +3 位作者 张杨 贾学翠 惠东 管敏渊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5,103,共8页
随着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加快推进,电动汽车等移动式负荷的渗透率将逐渐上升,同时快充电站也将趋于规模化运营。复杂的网络结构和多主体调控方式大幅增加了电网的控制难度和失稳风险。通过调研国内外对快充电站并网影响因素及涉网性能的研... 随着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加快推进,电动汽车等移动式负荷的渗透率将逐渐上升,同时快充电站也将趋于规模化运营。复杂的网络结构和多主体调控方式大幅增加了电网的控制难度和失稳风险。通过调研国内外对快充电站并网影响因素及涉网性能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规模化快充电站运行对电网3个主要方面的挑战;针对能源互联网中“快充电站+储能+其他元素”的新型快充电站应用方式,以充储/光储充一体化电站为范例,分析该领域现有的研究进展和工程经验,并对比分析充储/光储充一体化电站与规模化含储能快充电站的异同;最后,从应用前景和关键技术两个层面出发,探讨含储能快充电站未来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快充电站 充储一体化 电动汽车 控制技术
下载PDF
雾霾条件下光伏发电量预测的迭代优化与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炜 任静 +2 位作者 武新芳 于文英 刘永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3-230,共8页
光伏发电易受温度、辐照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近年来雾霾(PM_(2.5)浓度较高)污染严重,大幅降低了光伏系统发电量。因此研究雾霾天气下光伏发电量预测方法对光伏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上海某户用光伏屋顶的全年光伏数据,利... 光伏发电易受温度、辐照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近年来雾霾(PM_(2.5)浓度较高)污染严重,大幅降低了光伏系统发电量。因此研究雾霾天气下光伏发电量预测方法对光伏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上海某户用光伏屋顶的全年光伏数据,利用控制变量法及雾霾相似日原理,拟合分析PM_(2.5)的浓度与发电量损失指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迭代原理优化光伏发电量预测算法,并给出雾霾环境下光伏发电量预测公式,修正光伏收益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光伏预测发电量算法可提高发电量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通过对3种光伏经济模型进行收益分析,验证了迭代优化算法可有效提高光伏收益预测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雾霾 PM_(2.5) 光伏发电量预测 迭代优化 光伏收益预测 光伏系统设计
下载PDF
基于谐波发射水平的工业用户电力设备分类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心刚 张鹏 +2 位作者 杜洋 潘爱强 徐琴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51,共9页
随着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明确用户负荷状况对改善供电服务质量、电价决策、需求侧响应、有偿精准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于非侵入式方法进行工业电力设备的分类识别,存在工业负荷先验知识较少、用电采集系统数据采样频率低等问题... 随着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明确用户负荷状况对改善供电服务质量、电价决策、需求侧响应、有偿精准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于非侵入式方法进行工业电力设备的分类识别,存在工业负荷先验知识较少、用电采集系统数据采样频率低等问题。应用工业大用户的电能质量监测数据,提出一种基于谐波发射水平的工业用户电力设备分类识别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双边累计和算法的工业设备投入/切除事件检测方法。其次,提取各次事件的典型特性,构建工业用户设备特征矩阵,提出高贡献率特征筛选方法,减少特征数量。提出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和轮廓系数的工业用户电力设备分类识别方法。应用上海地区10 kV电压等级下某轧机用户14天的电能质量监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对于设备情况未知的工业用户设备分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备分类 谐波发射水平 双边CUSUM算法 高贡献率特征 轮廓系数 K-MEANS算法
下载PDF
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ELECTRE法的黑启动方案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项胤兴 林济铿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9-167,共9页
一个科学合理的黑启动方案直接影响系统恢复的快速性及有效性,因此如何从多个可行的恢复备选方案中评估出最优的黑启动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ELECTRE法相结合的方法,并应用于黑启动方案评估。首先,综合权重是... 一个科学合理的黑启动方案直接影响系统恢复的快速性及有效性,因此如何从多个可行的恢复备选方案中评估出最优的黑启动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ELECTRE法相结合的方法,并应用于黑启动方案评估。首先,综合权重是客观权重和专家权重按一定比例关系结合。其中,客观权重由传统熵权法求得,接着应用比率标度法确定评估指标的专家权重。然后通过采用三角模糊数及1-9标度法对黑启动评估方案中的定性指标进行描述,并把其与ELECTRE法相结合,克服了ELECTRE法无法适应于定性指标的评估及单纯依赖于专家权重的缺点。该方法实现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合理结合并改进ELECTRE法,使得黑启动方案评估更为方便,所得到的结果也更为合理。最后,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黑启动 ELECTRE法 三角模糊数 综合权重
下载PDF
多馈入系统直流间耦合程度量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霄 孙栩 +3 位作者 王薇薇 刘琳 李新年 庞广恒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73,共8页
目前多回超/特高压直流馈入华东电网,交直流系统之间交互作用及耦合复杂。为了量化表征多馈入直流间耦合程度,提出了多馈入直流系统的交流电压畸变耦合系数。通过计算一回直流内部故障引起其余直流逆变站换流母线交流电压的畸变程度,得... 目前多回超/特高压直流馈入华东电网,交直流系统之间交互作用及耦合复杂。为了量化表征多馈入直流间耦合程度,提出了多馈入直流系统的交流电压畸变耦合系数。通过计算一回直流内部故障引起其余直流逆变站换流母线交流电压的畸变程度,得到多直流间耦合系数。该耦合系数包含了直流输送容量对交流系统的影响、不同技术路线直流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环节响应特性差异以及直流逆变站之间交流电网的阻抗特性等因素的综合评估。利用耦合系数提出耦合区域的概念,可用于评估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风险。以华东电网多馈入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耦合系数以及耦合区域表征形态与实际运行中的情况基本相符,该系数能为直流的规划和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换相失败 直流间耦合 多馈入
下载PDF
带有冷凝微结构的间歇式膜蒸馏组件传热传质过程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韬 杜小泽 +1 位作者 吴江波 刘姝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6-183,共8页
膜蒸馏技术因具有可低温操作和回收水质好等特点,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回收处理中极具应用前景。对一种带有冷凝微结构的新型间歇式膜蒸馏组件的传热传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考虑了膜热侧的传热传质以及膜中加入冷凝微... 膜蒸馏技术因具有可低温操作和回收水质好等特点,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回收处理中极具应用前景。对一种带有冷凝微结构的新型间歇式膜蒸馏组件的传热传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考虑了膜热侧的传热传质以及膜中加入冷凝微结构后的传热情况,着重分析了微孔膜内的跨膜传质机理,以及在不同孔径及温度下的传质模型选择依据,并通过实验说明了温度及孔径对跨膜传质模型选择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微结构 间歇式膜蒸馏 膜组件 传热传质机理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的电能表月故障数预测方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媛 郑安刚 +4 位作者 谭煌 陈昊 程淑亚 蔡慧 王黎欣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80,共9页
针对当前国网信息系统中电能表故障预测模型比较简单、不够全面和没有具体电能表月故障数预测模型的问题,基于时间序列建立综合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实现对批次电能表月故障数较准确的预测。首先计算电能表月故障数的移动平均序列,去除微... 针对当前国网信息系统中电能表故障预测模型比较简单、不够全面和没有具体电能表月故障数预测模型的问题,基于时间序列建立综合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实现对批次电能表月故障数较准确的预测。首先计算电能表月故障数的移动平均序列,去除微小波动;然后根据序列是否有明显长期趋势,选用ARIMA模型或指数平滑模型对移动平均序列进行预测;最后采用反向移动平均,实现对整个批次电能表月故障数准确的短期预测。通过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进行对比,验证了综合时间序列模型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电能表月故障总数预测模型。计量资产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所提方法对故障电能表数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备货,提高管理部门的资源配置合理性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表 月故障数 时间序列 BP神经网络 电能表合理分配
下载PDF
低碳背景下的省域一次能源供给情景预测: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文凡 刘军 +3 位作者 牛东晓 孙泽 梁毅 肖瑶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8,163,共10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日益增多,随之带来的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从低碳发展的角度对区域能源供给的发展趋势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以浙江省为例对煤炭、石油、天然气3类一次能源的供给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日益增多,随之带来的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从低碳发展的角度对区域能源供给的发展趋势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以浙江省为例对煤炭、石油、天然气3类一次能源的供给趋势设定了常规发展情景、政策发展情景、技术发展情景等3种情景模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浙江省未来的一次能源供给量进行了情景预测。结果表明,低碳发展策略会影响区域能源的供给结构,有利于区域内一次能源供给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背景 能源供给 情景预测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热电厂配置调峰电锅炉最佳容量确定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曹丽华 潘同洋 +3 位作者 司和勇 姜铁骝 曹兴 赵金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146,共7页
热电联产机组配置电锅炉进行热电解耦以促进风电等新能源的并网。为了确定热电联产机组参与电网调峰时电锅炉的最佳配置容量,引入特征日的概念,对电锅炉运行时的约束进行说明,分别以机组调峰增量和经济净现值为目标函数,建立电锅炉最佳... 热电联产机组配置电锅炉进行热电解耦以促进风电等新能源的并网。为了确定热电联产机组参与电网调峰时电锅炉的最佳配置容量,引入特征日的概念,对电锅炉运行时的约束进行说明,分别以机组调峰增量和经济净现值为目标函数,建立电锅炉最佳容量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对于330 MW机组,当不考虑投资成本时,电锅炉的供热功率达到52 MW时,机组可以获得最大的调峰增量,此时,电锅炉的电加热功率为178.28 MW;若考虑投资成本,当电锅炉的供热功率达到49 MW时,即电锅炉的电加热功率为168 MW时,可以得到最大的经济净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风热冲突 电锅炉 调峰增量 经济净现值 最佳容量
下载PDF
德国新能源发电发展和运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跃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近年来,德国新能源发展迅猛,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逐年提高。分析德国各类电源装机、发电量和发电小时数变化,揭示德国近十年来的能源转型历程。分析德国及其与周边国家联络线电量和电价的变化情况,研究新能源发展给德国电价带来的影响。通... 近年来,德国新能源发展迅猛,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逐年提高。分析德国各类电源装机、发电量和发电小时数变化,揭示德国近十年来的能源转型历程。分析德国及其与周边国家联络线电量和电价的变化情况,研究新能源发展给德国电价带来的影响。通过典型周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分析德国电力系统应对新能源功率波动性的措施。德国新能源发展和运行实践表明,新能源优化运行和最大化消纳主要取决于灵活的电力现货市场机制、强有力的电源调节能力和坚强的跨国输电网络,同时,新能源的发展将对全社会电力生产成本和电价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能源转型 新能源消纳 电力市场 电价 运行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