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作品数5084被引量12151H指数28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ISSN 1007-7545 CN11-1841/TF)创刊于1949年,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知名经典专业期刊,学科...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7-7545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1841/TF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5,0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金属复杂铜矿常压氧浸工艺
1
作者 邬建辉 严润 李丹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27,共6页
在常压下以稀硫酸为浸出剂,工业氧(99%)为助浸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硫酸浓度、液固比、温度、氧气流量、反应时间对多金属复杂铜矿中的有价金属铜、铁、锌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 SO_(4)浓度1.00 mol L、液固比12 mL g... 在常压下以稀硫酸为浸出剂,工业氧(99%)为助浸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硫酸浓度、液固比、温度、氧气流量、反应时间对多金属复杂铜矿中的有价金属铜、铁、锌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 SO_(4)浓度1.00 mol L、液固比12 mL g、反应温度85℃、氧气流量0.3 L min、反应时间8 h的较优条件下,铜、铁、锌的浸出率分别为99.97%、32.92%、64.79%,铅的浸出率很低。浸出渣主要由硫酸铅、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及元素硫等组成,并分析了锌和铁浸出率较低的原因。浸出液pH在0.5~0.6,有利于后续浸出液中铜的富集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复杂铜矿 常压氧浸出 硫酸
下载PDF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于金钰 张臻悦 +3 位作者 池汝安 龙菲 陈文斗 陈卓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01,共7页
为了缓解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过程存在的浸取周期长、浸出剂用量大和稀土拖尾等问题,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助浸剂,氯化镁为浸出剂,对稀土浸出过程进行研究,研究复配浸出剂溶液性质,分析浸矿前后矿物粒径分布,探讨表面活性剂的促渗... 为了缓解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过程存在的浸取周期长、浸出剂用量大和稀土拖尾等问题,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助浸剂,氯化镁为浸出剂,对稀土浸出过程进行研究,研究复配浸出剂溶液性质,分析浸矿前后矿物粒径分布,探讨表面活性剂的促渗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稀土浸出率提高,渗透速度加快,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均减小,黏度增大,矿物颗粒的中值粒径明显减小,矿物表面Zeta电位增大,其中加入吐温40后稀土浸出率提高至86.38%,表面张力减小19.00%,接触角减小53.19%,溶液黏度减小4.29%,溶液性质变化最大。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可使溶液更容易润湿矿物,进入孔隙的阻力变小,扩散层厚度减小,黏土矿物的膨胀受到抑制,使得溶液浸出稀土的效果更好,其中吐温40对溶液浸出稀土的渗流效果影响最大,助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促渗剂 ZETA电位 溶液性质 粒径分布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高电流密度铜电解槽结构优化
3
作者 尚小标 张志浩 +2 位作者 肖人友 姚坤 李佳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161,共9页
为减少高电流密度铜电解过程中阴极积瘤现象、降低残极率及提高电流效率,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理论与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进液管半径、阳极板底部圆角半径及极间距对铜电解精炼效果的影响。单因素分析发现,随着进液管半径的增大或阳极圆角... 为减少高电流密度铜电解过程中阴极积瘤现象、降低残极率及提高电流效率,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理论与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进液管半径、阳极板底部圆角半径及极间距对铜电解精炼效果的影响。单因素分析发现,随着进液管半径的增大或阳极圆角半径的增大,电流效率和阴极铜沉积厚度均匀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极间距的增大,电流效率逐渐减小,阴极铜沉积厚度逐渐均匀。正交试验分析得出使铜电解精炼效果优异的电解槽结构参数为:进液管半径3.5 mm、阳极底部圆角4 mm、极间距110 mm。本研究可以为优化电解槽提高生产效率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槽 高电流密度 数值模拟 电流效率 均匀性
下载PDF
冶炼烟气回收装置匹配化改造生产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鹏云 马莹 +3 位作者 李山东 毛艳丽 张述荣 莫亚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3,共5页
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在用的两套制酸系统530 kt/a和300 kt/a分别建于2005年和2006年,两套系统原设计中转化工序全部采用"3+1"双转双吸的转化流程,2012年合成炉系统大修中率先将530 kt/a系统转化工序升级为"3+2"流... 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在用的两套制酸系统530 kt/a和300 kt/a分别建于2005年和2006年,两套系统原设计中转化工序全部采用"3+1"双转双吸的转化流程,2012年合成炉系统大修中率先将530 kt/a系统转化工序升级为"3+2"流程,并增加了配套的余热锅炉,但制酸系统的净化工序和干吸工序并未升级,导致整套系统在匹配性能提升方面存在短板。采用"回"型喷头布置、水平放置的新型等压捕沫器、"塔-槽一体式"浓酸吸收设备等新技术后,吸收塔的吸收率由99.88%上升至99.9%,酸雾含量减少了至少50%,净化工序酸水排放量降低了40%,制酸系统二段电除雾器出口氟元素含量由1.5 mg/m^(3)降低至0.6 mg/m^(3),烟气杂质去除率提升了60%,吸收塔循环槽容积提升后,制酸系统处理烟气量增加了0.3×10^(5)m^(3)/h(两系统合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雾 烟气制酸 匹配化 生产实践
下载PDF
添加FeO_(x)对CeO_(x)-MnO_(x)-TiO_(2)/石墨烯催化剂低温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童震松 赵志龙 石培良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是目前烟气脱硝领域研究的热点。利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FeO_(x)-CeO_(x)-MnO_(x)-TiO_(2)/石墨烯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研究和分析了FeO_(x)添加量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并借助TEM、XPS分析探究了FeO_(x...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是目前烟气脱硝领域研究的热点。利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FeO_(x)-CeO_(x)-MnO_(x)-TiO_(2)/石墨烯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研究和分析了FeO_(x)添加量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并借助TEM、XPS分析探究了FeO_(x)在催化剂中的作用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当Fe/Mn摩尔比为0.2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硝效果,在140℃即具有90%的NO转化率;同时对催化剂的抗SO_(2)和抗水性能进行了测定,表明FeO_(x)的添加有利于其抗性的提升,在SO_(2)和水共存的情况下,仍具有80%以上的NO转化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SCR反应前后催化剂的FT-IR分析结果,剖析了可能的抗SO_(2)抗水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 低温 FeO_(x)
下载PDF
基于AHP-FCE的电解锰行业废水全过程控制技术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史菲菲 王雯 +4 位作者 但智钢 姚扬 苑雯 尹姝 方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9-116,121,共9页
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AHP-FCE)模型,从技术性能、经济成本、运行管理和环境影响方面建立了适用于电解锰行业全过程水污染控制技术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对7项备选技术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显示,电解锰电解工艺重金属水污染过程减排成... 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AHP-FCE)模型,从技术性能、经济成本、运行管理和环境影响方面建立了适用于电解锰行业全过程水污染控制技术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对7项备选技术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显示,电解锰电解工艺重金属水污染过程减排成套工艺平台明显优于电解及后续工序传统人工操作工艺,其推广应用可以大幅提高行业水污染控制和绿色发展水平;含锰废水处理、含铬废水处理等末端治理技术的综合得分为3.19~3.41,石灰中和沉淀+物理处理法的经济指标得分最高,膜处理技术的环境影响指标最佳。评估结果与技术的应用现状吻合,结果可信,可为电解锰行业水污染控制技术选择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 废水 水污染控制技术 技术评估 层次分析法(AHP)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
下载PDF
地浸采铀过程中含矿层堵塞特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石玉 刘金辉 +4 位作者 周义朋 阳奕汉 王如意 史维浚 廖石丹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5-75,共11页
酸法与碱法浸铀是当前我国铀矿采冶主要地浸工艺,浸铀过程中均会产生含矿层堵塞。含矿层堵塞是地浸采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制约铀浸出效益的重大瓶颈。根据巴彦乌拉铀矿矿石酸法柱浸试验和十红滩铀矿矿石碱法浸铀试验结果,分别对酸... 酸法与碱法浸铀是当前我国铀矿采冶主要地浸工艺,浸铀过程中均会产生含矿层堵塞。含矿层堵塞是地浸采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制约铀浸出效益的重大瓶颈。根据巴彦乌拉铀矿矿石酸法柱浸试验和十红滩铀矿矿石碱法浸铀试验结果,分别对酸法和碱法浸铀过程中含矿层堵塞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矿物黏土化蚀变是造成酸法地浸中含矿层堵塞的重要原因;碳酸钙沉淀是造成碱性地浸中含矿层堵塞的主要原因;溶浸液的pH、HCO^(-)_(3)浓度及Ca^(2+)浓度过高都会引起碱性浸铀含矿层碳酸钙沉淀,碳酸钙溶解沉淀特征受pH、Ca^(2+)、HCO^(-)_(3)的边界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法浸出 碱性浸出 含矿层堵塞 砂岩型铀矿
下载PDF
工程建设项目已剥离的稀土资源堆浸生产实践
8
作者 欧家才 莫裕杏 黄万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89,共6页
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部分在建或拟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剥离的土方中含有大量的稀土资源,此部分的稀土资源需要及时进行回收。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回收已剥离的稀土资源主要采取堆浸工艺,主要步骤为堆场建设、水冶车间建设、工艺操作等... 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部分在建或拟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剥离的土方中含有大量的稀土资源,此部分的稀土资源需要及时进行回收。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回收已剥离的稀土资源主要采取堆浸工艺,主要步骤为堆场建设、水冶车间建设、工艺操作等。实践证明,稀土抢救性回收堆浸工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回收了宝贵的国家战略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项目 稀土 回收 堆浸
下载PDF
金属塑性成形的过程动画模拟及其实现算法的研究--评《铜及铜合金冶炼、加工与应用》
9
作者 齐朋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17-I0017,共1页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动画影像的方式来对金属任意时刻变形的状态进行分析。过程动画模拟技术能够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进行可视化分析,技术人员能够精准地看到金属毛坯在成形过程中的流动状态、温度场、应力场以及其他相...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可以通过数值模拟动画影像的方式来对金属任意时刻变形的状态进行分析。过程动画模拟技术能够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进行可视化分析,技术人员能够精准地看到金属毛坯在成形过程中的流动状态、温度场、应力场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场的动态情况。这样能够有助于技术人员对铸造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我国有色金属材料应用广泛,铸造工艺也在不断进步,采用数值模拟过程动画模拟技术结合《铜及铜合金冶炼、加工与应用》一书能够对有色金属材料的铸造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带动我国铸造企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塑性成形 有色金属材料 铸造工艺 铜及铜合金 动画模拟 成形过程 可视化分析 数据场
下载PDF
面电极铜电沉积分形生长规律研究
10
作者 薛鹏 易小霞 +4 位作者 陈姝媛 王继钦 陈梦君 舒建成 王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36,共6页
为厘清铜电沉积过程中枝晶生长规律,探讨了各因素如有无添加剂(盐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明胶)、电压、Cu^(2+)浓度等对铜面电极电沉积过程中枝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添加剂时,增大电压和Cu^(2+)浓度,都有利于增加铜枝晶数量;高电压,... 为厘清铜电沉积过程中枝晶生长规律,探讨了各因素如有无添加剂(盐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明胶)、电压、Cu^(2+)浓度等对铜面电极电沉积过程中枝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添加剂时,增大电压和Cu^(2+)浓度,都有利于增加铜枝晶数量;高电压,尤其是电压为25 V时,铜枝晶现象十分显著。盐酸能促进铜枝晶分形,而十二烷基硫酸钠、明胶可以抑制铜枝晶生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面电极 枝晶 分形生长
下载PDF
食品加工机械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发展研究——评《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I0016-I0016,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视觉、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在全球兴起,无论是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潮流,还是定制化、个性化发展特征,都逐渐影响到制造业乃至各行各业的未来布局。...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视觉、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在全球兴起,无论是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潮流,还是定制化、个性化发展特征,都逐渐影响到制造业乃至各行各业的未来布局。就食品加工机械行业而言,其产品种类日趋丰富,品质与性能也不断优化,但我国食品机械行业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机械 产业变革 定制化 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 区块链 信息技术 大数据
下载PDF
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修复土壤铅污染修复效应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楠 张胜爽 +1 位作者 张凌云 王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128,154,共8页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Pb处理下黑麦草、黑心菊与拟青霉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联合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拟青霉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均能促进Pb胁迫下黑心菊和黑麦草的生长,缓解Pb对植物的毒害,对植株的促生作用有胁迫诱...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Pb处理下黑麦草、黑心菊与拟青霉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联合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拟青霉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均能促进Pb胁迫下黑心菊和黑麦草的生长,缓解Pb对植物的毒害,对植株的促生作用有胁迫诱导的特性。当土壤中外源添加Pb浓度为1500mg/kg时,拟青霉菌能显著提高黑心菊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有效促进植株对Pb的吸收,增加Pb向地上部分的转移。两种菌株均能够促进黑麦草生长,显著提高黑麦草对Pb的富集能力,将Pb固持在植株根部,有效抑制Pb向植株地上部迁移,两种菌株同时接种时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微生物 植物修复
下载PDF
黄金冶炼氰渣火法处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志建 金哲男 +3 位作者 王保仁 杨洪英 董准勤 陈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88,共5页
焙烧氰化尾渣是含金硫化矿氰化法提金产生的固废,占氰渣总量的50%以上。其中的金被铁矿石和脉石包裹,采用火法回收工艺才可有效回收金和铁。目前的火法回收工艺有氯化挥发焙烧法回收金银、还原焙烧—磁选法回收铁、氰渣-铜精矿协同冶炼... 焙烧氰化尾渣是含金硫化矿氰化法提金产生的固废,占氰渣总量的50%以上。其中的金被铁矿石和脉石包裹,采用火法回收工艺才可有效回收金和铁。目前的火法回收工艺有氯化挥发焙烧法回收金银、还原焙烧—磁选法回收铁、氰渣-铜精矿协同冶炼同时回收金和铁。氰渣-铜精矿协同冶炼法具有高效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前景更加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尾渣 火法工艺 氯化焙烧 焙烧—磁选 协同冶炼
下载PDF
干馏煤替代石油焦用于TiCl4生产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刘汉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42,共5页
采用干馏煤与石油焦的煤焦混合物为还原剂,在熔盐氯化法生产TiCl4过程中进行工业化生产试验,考察了采用干馏煤的影响及生产工艺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煤焦混合物中干馏煤比例的增加,钛渣和氯化钠单耗变化无明显的差异,氯化炉熔盐温... 采用干馏煤与石油焦的煤焦混合物为还原剂,在熔盐氯化法生产TiCl4过程中进行工业化生产试验,考察了采用干馏煤的影响及生产工艺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煤焦混合物中干馏煤比例的增加,钛渣和氯化钠单耗变化无明显的差异,氯化炉熔盐温度、炉顶烟气温度等都在控制范围内,验证了干馏煤在熔盐氯化中应用的可行性,降低了TiCl4生产成本。同时,生产过程中为避免熔盐温度控制偏高,当干馏煤与石油焦配比大于5∶5时,熔盐温度可按730~780℃控制;采用100%干馏煤时,熔盐温度可按720~760℃控制,为增强熔盐流动性,氯化钠的配比可适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氯化 干馏煤 石油焦 TICL4
下载PDF
湖南怀化大塘古代冶铁遗址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桂森 李延祥 +2 位作者 杨志勇 高成林 黄全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98,共7页
通过对湖南省怀化市新建镇大塘村古代冶炼遗址进行考古学调查及试掘,并对出土的陶瓷器进行分析,初步判断其为清代遗址。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出土炉渣、矿石等冶金遗物进行成分和物相检测分... 通过对湖南省怀化市新建镇大塘村古代冶炼遗址进行考古学调查及试掘,并对出土的陶瓷器进行分析,初步判断其为清代遗址。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出土炉渣、矿石等冶金遗物进行成分和物相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塘遗址为块炼铁遗址,所使用矿石含钛磁铁矿及赤铁矿。对该遗址的研究可为探讨清代怀化地区及湖南社会组织结构、生产方式及经济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块炼铁遗址 清代 科学分析
下载PDF
镍钴富集物干燥特性及预还原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小平 蒋开喜 +1 位作者 王海北 林江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8,共5页
以镍钴富集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镍钴富集物干燥特性、压团性能、预还原温度、还原时间、还原剂、石英含量对镍还原度及锌挥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干燥温度120~160℃,烘干3~4h可将镍钴富集物干燥至含水10%。干燥后的镍钴富集... 以镍钴富集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镍钴富集物干燥特性、压团性能、预还原温度、还原时间、还原剂、石英含量对镍还原度及锌挥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干燥温度120~160℃,烘干3~4h可将镍钴富集物干燥至含水10%。干燥后的镍钴富集物压团性能较好,控制压团后物料含水10%~12%,压制的球团强度大于0.49kN。在预还原温度900℃、还原时间3h、无烟煤用量10%、SiO2用量10%的条件下,镍的还原度可达到91.22%,还原后球团保持强度0.294~0.343kN。还原过程中锌挥发率50%~60%,受还原条件影响较小,锰和镁几乎全部进入还原焙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富集物 干燥 压团 预还原
下载PDF
锰渣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浸出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乐 王金霞 周皓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8,共4页
以某电解锰企业的锰渣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的连续化学提取法(SCE)分析了锰渣中As、Cd、Cr、Cu、Pb、Zn的形态分布情况,以改进的TCLP法研究重金属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铅以外,锰渣中5种重金属水溶态、弱酸态和还原态总和均在... 以某电解锰企业的锰渣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的连续化学提取法(SCE)分析了锰渣中As、Cd、Cr、Cu、Pb、Zn的形态分布情况,以改进的TCLP法研究重金属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铅以外,锰渣中5种重金属水溶态、弱酸态和还原态总和均在60%以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容易浸出,尤其在酸性环境下浸出率随酸性的增强逐渐升高;在pH=2.88的醋酸中浸出48h,液固比大于80,浸出温度保持45~50℃时,重金属的浸出率较大;振荡方式对重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因重金属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渣 重金属 浸出 SCE TCLP
下载PDF
电流对电沉积制备Fe-Ni功能材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孟星 孟祥海 +4 位作者 马涛 张宏博 李欣 徐鸣悦 李运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4,共4页
在NaCl-KCl-NaF-NiO熔盐体系中,采用纯镍板为阳极,碳钢板为阴极,电沉积制备Fe-Ni功能材料,并结合SEM和EDS研究了电流密度和电流波形等因素对沉积层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双向脉冲电流,电流密度30mA/cm2,在750℃电沉积50 min... 在NaCl-KCl-NaF-NiO熔盐体系中,采用纯镍板为阳极,碳钢板为阴极,电沉积制备Fe-Ni功能材料,并结合SEM和EDS研究了电流密度和电流波形等因素对沉积层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双向脉冲电流,电流密度30mA/cm2,在750℃电沉积50 min,可以得到致密、光滑的Fe-Ni梯度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KCl-NaF-NiO 熔盐体系 功能梯度材料 脉冲电流
下载PDF
富氧底吹粗铜熔炼渣中铜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玲 李广建 +2 位作者 张文娟 王成彦 田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102,共6页
采用工艺矿物学系统分析方法对富氧底吹熔炼渣中铜的赋存状态及导致渣含铜高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采用BPMA对损失的铜物相进行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测量及统计。结果表明,熔炼渣中铜主要以沉降不充分所致的冰铜机械夹杂形式赋存于渣中,... 采用工艺矿物学系统分析方法对富氧底吹熔炼渣中铜的赋存状态及导致渣含铜高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采用BPMA对损失的铜物相进行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测量及统计。结果表明,熔炼渣中铜主要以沉降不充分所致的冰铜机械夹杂形式赋存于渣中,其次为生料反应不完全所致,冰铜夹杂主要是放渣过程中离渣口最近的喷枪的二次搅动引起,生料夹杂集中在放渣后期。从工艺矿物学角度提出,通过调整底吹熔炼炉喷枪角度及放渣过程中的进料设置可有效降低铜在渣中的损失。损失于渣中的铜物相嵌布粒度以大于0.10mm的粗粒及小于0.01mm的微粒为主,分布极不均匀。通过统计结果进行理论计算,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85%,浮选后渣含铜的理论下限为0.45%~0.30%,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将永久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底吹 熔炼渣 损失状态 BPMA 冰铜沉降 生料夹杂
下载PDF
氯化铝改性复合生物絮凝剂去除饮用水中的氟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淑敏 刘伟 +1 位作者 徐晓军 曹广祝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85,共6页
采用实验室筛选出的耐铝无毒复合菌,以AlCl 3·6H 2O为改性剂,得到改性复合生物絮凝剂,用于去除饮用水中氟。研究了改性复合生物絮凝剂投加量、pH和反应时间对F-去除效果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生物絮凝剂和改性复合生... 采用实验室筛选出的耐铝无毒复合菌,以AlCl 3·6H 2O为改性剂,得到改性复合生物絮凝剂,用于去除饮用水中氟。研究了改性复合生物絮凝剂投加量、pH和反应时间对F-去除效果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生物絮凝剂和改性复合生物絮凝剂的表面形态,并分析了改性复合生物絮凝剂的除氟机理。结果表明:经过氯化铝改性后,复合生物絮凝剂表面的羟基和Al^ 3+得到了增加,且在絮凝剂表面可能形成羟基氧化铝,通过铝氟络合、氢键和静电吸附作用去除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复合生物絮凝剂 F-去除 饮用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