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2682被引量10179H指数48
本刊是汉语方言专业刊物。主要登载有关汉语方言研究的有关文章,包括专题论文、调查报告、书评书目以及资料介绍等。读者对象包括方言研究人员、语言工作者、大学语言专业教师及学生。有英文目次。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257-0203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1052/H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2,682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方言“虹”“鹐”“擤”的白读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志良 《方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0-329,共10页
北方的官话方言和晋语中,见晓组开口二等字“虹”“鹐”“擤”的声母,除与同韵摄三等字同音外,还存在与三等对立的现象。“虹”“鹐”“擤”三字有读同精组细音或洪音的白读,分布范围广,涉及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晋语。这种... 北方的官话方言和晋语中,见晓组开口二等字“虹”“鹐”“擤”的声母,除与同韵摄三等字同音外,还存在与三等对立的现象。“虹”“鹐”“擤”三字有读同精组细音或洪音的白读,分布范围广,涉及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晋语。这种特殊读音是韵图时代介音对立在现代方言中的残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官话方言 晋语 见系开口二等 “虹”“鹐”“擤” 白读 韵图 介音
原文传递
浙江金衢片吴语帮端母的读音
2
作者 宋六旬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8-304,共7页
浙江金衢片吴语的帮端母今读有清塞音[p][t]、鼻音[m][n/?]、内爆音[?][?]等多种类型。本文实地调查金衢片13县市近70个方言点,归纳金衢片吴语帮端母的读音类型、地理分布,探讨上述三种读音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 浙江 金衢片吴语 帮端母 地理分布 音变过程
原文传递
第三届“一带一路”语言与方言学术研讨会召开 被引量:1
3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2-512,共1页
2021年8月8日至9日,第三届"一带一路"语言与方言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方言》编辑部、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联合承办。30多位学... 2021年8月8日至9日,第三届"一带一路"语言与方言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方言》编辑部、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联合承办。30多位学者、学生出席或旁听了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邵燕梅教授主持,文学院副院长李建平教授致欢迎辞。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沈明研究员致开幕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语言文字 语言研究所 推广基地 李建平 开幕辞 《方言》
原文传递
湖南泸溪(李家田)乡话声母的文白异读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婕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4,共8页
本文描写泸溪(李家田)乡话声母的文白异读系统,共涉及21个声母,其中全浊声母10个,其他声母11个。泸溪(李家田)乡话声母的文白异读不止一个层次:白读有3层,都属于乡话内部的层次;文读有两层,文读1来自老湘语;文读2来自周围的西南官话。
关键词 湖南泸溪(李家田)乡话 声母 文白异读 层次
原文传递
南京方言的VVVV式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存越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6-242,共7页
本文讨论南京方言VVVV式的构成条件、句法特征、语义特征及语篇功能,并与VV式做了比较。
关键词 南京方言 VVVV 动词重叠
原文传递
晋北方言领属代词复数和单数的连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武玉芳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3-247,共5页
晋北方言中,同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和单数可以连用,不同人称代词的复数和单数也可以连用。连用后做亲属称谓名词的领属语,线性排列成[人称代词复数+人称代词单数+亲属名词]的格式,但整个领属结构真值语义的负载者是[人称代词单数+亲属名词]... 晋北方言中,同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和单数可以连用,不同人称代词的复数和单数也可以连用。连用后做亲属称谓名词的领属语,线性排列成[人称代词复数+人称代词单数+亲属名词]的格式,但整个领属结构真值语义的负载者是[人称代词单数+亲属名词],人称代词复数主要起语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北方言 领属代词 复数 单数 连用
原文传递
闽浙四个地名用字的读音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睿渊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4-287,共4页
本文考察了福建虎浿、曾厝垵、雷陑和浙江舥艚四处地名用字,认为这四处地名存在地名所造俗字与典籍原有字形同音异和字形与字音脱节两类现象。
关键词 福建 浙江 地名读音 虎■ 曾厝垵 雷陑 舥艚
原文传递
第四届音韵与方言青年学者论坛征稿
8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8-158,共1页
浙江省汉语言文字学重点学科与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将于2016年3月中旬举办第四届"音韵与方言青年学者论坛"。本次论坛拟设两个主题:"入声及其相关研究"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及其在语言研究中的运用"。提交论文需符合主题... 浙江省汉语言文字学重点学科与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将于2016年3月中旬举办第四届"音韵与方言青年学者论坛"。本次论坛拟设两个主题:"入声及其相关研究"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及其在语言研究中的运用"。提交论文需符合主题。热忱欢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和在读优秀博士生踊跃参会!有意与会者请于2015年10月31日前将论文提要(A4纸一页为限,word、pdf两种格式各一份)同时发送至huangxd@blcu.edu.cn和diaphonology@163.com,联系人:黄晓东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论坛 黄晓东 地理信息系统 论文提要 汉语言文字学 国内外高校 重点学科 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 语言研究
原文传递
河南林州桂林镇方言子尾的读音 被引量:5
9
作者 支建刚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河南林州市桂林镇方言的"子"尾读[?]和[l?],具备[+后][+圆]特征,它可能就是[u]类子变韵演化链上的衔接点。
关键词 晋语 林州方言 子尾 后圆特征
原文传递
淳安威坪方言古全清平声字的声母浊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丹 郑伟 徐小燕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3,共8页
本文依据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介绍和分析了浙江淳安县威坪镇汪川村方言的声调系统。通过声学分析及数据计算的方法,指出该方言的古全清阴平字并非一般的常态嗓音,而是气嗓音,也即该方言具有"全清化浊"现象。文章还讨论了若... 本文依据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介绍和分析了浙江淳安县威坪镇汪川村方言的声调系统。通过声学分析及数据计算的方法,指出该方言的古全清阴平字并非一般的常态嗓音,而是气嗓音,也即该方言具有"全清化浊"现象。文章还讨论了若干相关的问题,例如发声类型与声调演变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坪方言 全清平声字 声调系统 气嗓音 全清化浊
原文传递
广东怀集下坊话同音字汇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璧菀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6-343,共18页
本文描写了怀集下坊话的语音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怀集下坊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同音字汇。
关键词 怀集 下坊话 粤方言 同音字汇
原文传递
广州方言和东海方言平调的感知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金健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本文对广州方言和东海方言的4个平调进行了感知实验的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在广州方言和东海方言中存在四级平调,且这4个平调在音高上存在各自的范畴感知域;对广州方言平调的感知起决定作用是音高,而不是音高增幅。广州方言和东海方言的... 本文对广州方言和东海方言的4个平调进行了感知实验的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在广州方言和东海方言中存在四级平调,且这4个平调在音高上存在各自的范畴感知域;对广州方言平调的感知起决定作用是音高,而不是音高增幅。广州方言和东海方言的平调在感知上的不同特点预示着两地方言的声调格局在今后的演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 平调 广州方言 东海方言 范畴感知类范畴感知
原文传递
第四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号通知
13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第四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底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和泉州师范学院主办,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协办。会议主题:汉语方言语法的比较研究(包括汉语方言语法的共时和历时比较)。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汉语方言 方言语法 第1号 泉州师范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 泉州市 福建省
原文传递
《中国的语言》发行座谈会
14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1,共1页
2008年1月1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小礼堂举行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举办的《中国的语言》发行座谈会,数十名学者和官员出席。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座谈会 发行 语言 商务印书馆
原文传递
本刊启事
15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9-249,共1页
原文传递
由博返约 青出于蓝
16
作者 徐宗文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6-198,共3页
办公桌上摊放着两种《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一种是多卷本的分地词典,一种是综合本的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为什么出版了分地词典还要再出综合本的大词典?笔者玩味再三,猛然想到《苟子》中的两句话:“青,取自于蓝而青于蓝,冰,... 办公桌上摊放着两种《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一种是多卷本的分地词典,一种是综合本的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为什么出版了分地词典还要再出综合本的大词典?笔者玩味再三,猛然想到《苟子》中的两句话:“青,取自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语音 方言条目 语料
原文传递
《益阳方言语法研究》
17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5,共1页
原文传递
长沙方言的介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小克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1-339,共9页
文章通过与北京话介词的比较,确定了长沙方言介词的数量和类型,并全面描写了长沙方言的22 个介词。
关键词 长沙方言 介词 北京话 描写 文章
原文传递
说“(亻山西)”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永焕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366,共3页
鲁西南方言字“(亻山西)”,意指某人的外地口音与当地方音差别明显。“(亻山西)”字的产生与山西上党梆子在鲁西南的流传关系密切。本文结合有关方言材料和历史文化材料,探讨了“(亻山西)”字的产生及意义的发展。
关键词 方音 西南方言 提要 意义 差别 材料 当地 流传 产生 关系
全文增补中
黄家教教授逝世
20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中国音韵学研究 社会语言学 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教学 学术委员会 广东省 调查与研究 汉语方言学 教学与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