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分子影像学杂志》

作品数1611被引量3886H指数14
《分子影像学杂志》,是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管理的国家正式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0.97。现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4-450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4-163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1,611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ESWAN序列对建立脑微出血病变等级制度的定量研究
1
作者 宋诗倩 吕月琴 +5 位作者 张琼方 阮雯乐 张银萍 曾维 陈伟 张慧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42-248,共7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三维增强多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的相位值(PV)完善脑微出血(CMBs)影像诊断的分级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ESWAN序列扫描的100例患有CMBs的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2... 目的应用磁共振三维增强多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的相位值(PV)完善脑微出血(CMBs)影像诊断的分级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ESWAN序列扫描的100例患有CMBs的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29例脑内无异常影像表现且无其他基础疾病的健康志愿者。根据病变诊断结果将CSVD组分为CMBs组、腔隙性脑梗死(LI)组(CMBs单独合并LI)、脑白质病损(WML)组(CMBs单独合并WML)、LI+WML组。将局限于两个脑区内且LI的病灶数小于3个的定义为散发LI,否则为多发LI;FazekasⅠ级定义为轻度WML,否则为重度WML。采用医院后处理软件勾画并测量CSVD组各CMBs病灶以及健康组红核与黑质的PV值,分析CMBs病灶PV值与健康红核黑质的差异以及LI、WML病变发生状况与CMBs PV值的关系。结果CSVD组各脑区CMBs病灶与健康组红核、黑质的平均P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599,P<0.001);不同WML病变程度、LI病灶个数时CMBs平均PV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负相关关系(P=0.027、0.047)。根据影响程度初步将CMBsⅠ级定义为PV值>-0.74,CMBsⅡ级定义为PV值-0.81~-0.74,CMBsⅢ级定义为PV值-0.84~-0.81,CMBsⅣ级定义为PV值-0.89~-0.84,CMBsⅤ级定义为PV值<-0.89。结论CMBs病变与LI、WML病变程度相互影响;磁共振ESWAN序列的PV值能量化反映CMBs的病变程度,以此为依据建立CMBs的病变等级制度,有望取代目前相对主观的人工计数评估方式,辅助实现CMBs早期病灶的精准检出、CSVD疾病初期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三维增强多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 磁共振 定量诊断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参数列线图模型对扩张型心肌病老年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王玲 鲁国卫 +3 位作者 章宏 尹成俊 陈凤 田荣华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目的 探究心脏磁共振(CMR)参数列线图模型对扩张型心肌病(DCM)老年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7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接受CMR检查的DCM老年患者173例,将患者按6:4的比例随机分为... 目的 探究心脏磁共振(CMR)参数列线图模型对扩张型心肌病(DCM)老年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7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接受CMR检查的DCM老年患者173例,将患者按6:4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04)及测试集(n=69)。通过LASSO回归及多因素Cox回归筛选潜在预测因子,以此构建DCM患者MACE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校准曲线、ROC曲线、决策曲线分析法、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列线图模型进行评估及验证。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29.7(16.4,45.4)月。随访结束时,59例(34.1%)患者发生MACE。LASSO回归及交叉验证筛选出9个潜在预测因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纽约心功能分级Ⅲ~Ⅳ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β受体阻断药、CMR晚期钆增强、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是DCM患者发生MACE风险因子,并以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校准图显示列线图预测1年、3年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一致性较好。训练集1年、3年生存预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95%CI:0.748~0.953)、0.853(95%CI:0.797~0.909),测试集1年、3年生存预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95%CI:0.758~0.959)、0.887(95%CI:0.816~0.958)。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率较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示,预测模型高风险组患者较低风险组生存概率降低(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临床和CMR特征参数构建了DCM老年患者MACE发生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校准度、区分度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列线图 扩张型心肌病 晚期钆增强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校正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价值
3
作者 黄思 肖耀成 +3 位作者 金林原 张敏 李建 张艳芬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自动容积成像(ABVS)、超声弹性评分(UES)及两者联合在校正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BI-RADS) 4类乳腺肿块BI-RADS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的乳腺肿块患者109例,共113个肿块。经ABVS... 目的 探讨乳腺自动容积成像(ABVS)、超声弹性评分(UES)及两者联合在校正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BI-RADS) 4类乳腺肿块BI-RADS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的乳腺肿块患者109例,共113个肿块。经ABVS及UES校正BI-RADS分级后,与病理结果对比,绘制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ABVS、UES、ABVS联合UES诊断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差异。结果 109例患者113个肿块中包含良性78个,恶性35个,ABVS联合UES校正后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29%、93.59%、93.80%、0.975。结论 ABVS联合UES有助于提高BI-RADS 4类肿块的总体诊断效能。两者联合诊断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自动容积成像 超声弹性评分 常规超声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 乳腺肿块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微循环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4
作者 孙毅 黄海华 龙江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746-75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心肌灌注成像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及微循环梗阻(MVO)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行CMR心肌灌注成像。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心肌灌注成像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及微循环梗阻(MVO)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行CMR心肌灌注成像。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CMR心肌灌注成像中延迟强化透壁局部室壁异常运动及病变区与正常心肌区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分析CMR心肌灌注成像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根据患者是否存在MVO将其分为MVO组(n=29)和无MVO组(n=77),对比两组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对MVO的诊断价值。结果106例患者中的1802个心肌节段被纳入评价。CMR心肌灌注成像显示106例患者共有147个延迟强化的心肌节段(每个患者至少有1个心肌节段延迟强化),其中68个透壁强化,79个非透壁强化。病变心肌首过灌注时间、首过灌注最大上升斜率(Slope_(max))、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与正常心肌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CMR心肌灌注成像对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4.12%、88.64%、88.89%,特异性分别为95.00%、96.55%、94.74%,准确度分别为94.66%、93.89%、93.1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有MVO者29例,无MVO者77例。MVO组中首过灌注时间、Slope_(max)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与无MVO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CMR心肌灌注成像参数中首过灌注时间、Slope_(max)、心肌延迟强化信号值对冠心病患者MVO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18、0.851,敏感度分别为82.76%、72.41%、86.21%,特异性分别为66.23%、68.83%、67.53%,准确度分别为70.75%、69.81%、72.64%。结论CMR心肌灌注成像可显示冠心病心血管病变区域的变化,对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及MVO情况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心肌灌注成像 冠心病 冠状动脉 微循环
下载PDF
基于CT小肠成像预测中重度期克罗恩病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江涛 王苇 赵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索中重度克罗恩病(CD)的CT小肠造影特征,构建预测中重度期CD的列线图。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CD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20)和验证组(n=60)。依据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评估CD的活动性,分为... 目的探索中重度克罗恩病(CD)的CT小肠造影特征,构建预测中重度期CD的列线图。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CD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20)和验证组(n=60)。依据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评估CD的活动性,分为缓解、轻度期(n=94)、中重度期(n=86)。比较分析训练组和验证组不同分期CT小肠造影征象差异,并使用Rstudio4.1.2软件R包构建模型,绘制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结果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CT小肠造影征象显示:肠壁厚度(OR=1.746,95%CI:1.085~2.811)、ΔV-P(ΔV-P=静脉期肠壁CT值-平扫肠壁CT值)(OR=1.148,95%CI:1.062~1.241)、肠壁分层强化(OR=14.183,95%CI:3.737~53.824)、肠系膜脂肪密度高(OR=5.332,95%CI:1.278~22.246)4个参数是诊断中重度度CD独立参数。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95%CI:0.925~0.979,P<0.05)、0.955(95%CI:0.911~0.997,P<0.05),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决策曲线显示在一定阈值范围内患者净收益较大。结论肠壁厚度、ΔV-P、肠壁分层强化及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是诊断中重度期CD的独立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能够预测中重度期CD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CT小肠造影 LOGISTIC回归 列线图
下载PDF
右心声学造影联合房颤鉴别评分可提高对心源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刘丁铭 程亚玲 +2 位作者 杨红祥 甘萍 文俊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82-687,共6页
目的探究右心声学造影联合房颤鉴别评分(STAF)对心源性脑梗死(CE)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8月医院收治149例CE患者及93例非心源性脑梗死(NCE)患者资料,分别作为CE组与NCE组。患者均接受右心声学造影及STAF,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究右心声学造影联合房颤鉴别评分(STAF)对心源性脑梗死(CE)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8月医院收治149例CE患者及93例非心源性脑梗死(NCE)患者资料,分别作为CE组与NCE组。患者均接受右心声学造影及STAF,比较两组患者右心声学造影结果及STAF,分析右心声学造影联合STAF对CE的预测价值;CE患者随访1年,评估CE患者预后情况,分析CE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CE组患者1级+2级+3级右向左分流分级、卵圆孔未闭阳性率、卵圆孔长径、分流口内径均高于NCE组(P<0.05);CE组患者STAF高于NCE组患者(P<0.05);ROC曲线显示右向左分流分级、卵圆孔未闭阳性率、卵圆孔长径、分流口内径、STAF用于CE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2、0,570、0.679、0.808、0.750,各指标联合AUC值为0.905;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不是CE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5),入院时NIHSS评分、卵圆孔未闭阳性率、卵圆孔长径、STAF是CE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右心声学造影联合STAF有助于提高心源性脑梗死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声学造影 房颤鉴别评分 心源性脑梗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T混合征、岛征结合NPR对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血肿增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鹏 毛洋奇 +2 位作者 薛帅帅 陈伟新 龙浩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36-441,共6页
目的分析CT混合征、岛征结合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比值(NPR)对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sBGICH)血肿增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及神经外科2020年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00例sBGICH患者的资料。根据其发病24 h内出血是否血肿增大... 目的分析CT混合征、岛征结合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比值(NPR)对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sBGICH)血肿增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及神经外科2020年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00例sBGICH患者的资料。根据其发病24 h内出血是否血肿增大,将患者分为出血血肿增大组(n=43)和出血无血肿增大组(n=157)。比较两组的CT混合征、岛征、卫星征、漩涡征、黑洞征、NPR和预后评分。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CT漩涡征、破入脑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血肿增大组的CT混合征、岛征、卫星征、黑洞征和NPR均高于出血无血肿增大组,预后评分低于出血无血肿增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CT混合征、岛征、卫星征、黑洞征、NPR>5均是sBGICH发病24 h内出血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P<0.05)。以sBGICH发病24 h内是否出血血肿增大进行分组,绘制ROC曲线,CT混合征、岛征、卫星征、黑洞征、NPR联合诊断预测的AUC为0.873,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2.30%、91.50%。结论CT混合征、岛征等结合NPR对sBGICH血肿增大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征 岛征 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比值 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 血肿增大
下载PDF
定量磁共振T2映射成像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薛丛洋 王楠 +2 位作者 徐文强 席志鹏 谢林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447-453,共7页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下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像学的检查是诊断椎间盘退变的重要手段。传统MRI技术虽可显示椎间盘的信号强度和形态学改变,但很难客观量化椎间盘退变的程度。T2 mapping技术能够检测椎间盘内水含量、蛋白多糖含量及胶原...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下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像学的检查是诊断椎间盘退变的重要手段。传统MRI技术虽可显示椎间盘的信号强度和形态学改变,但很难客观量化椎间盘退变的程度。T2 mapping技术能够检测椎间盘内水含量、蛋白多糖含量及胶原纤维排列顺序等多种生化成分,为椎间盘退变早期临床评估提供新的方法。本文从T2 mapping与其他定量磁共振技术对比,及其与椎间盘退变分级、日本骨科学会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及年龄、性别等联系论述定量磁共振T2映射成像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T2映射成像 磁共振成像 T2弛豫时间 综述
下载PDF
磁共振在诊断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性激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惠恩 吴海雄 王文焕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在诊断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58例作为性早熟组,再分别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单纯乳房发育女童和健康女童58例作为乳... 目的研究磁共振在诊断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58例作为性早熟组,再分别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单纯乳房发育女童和健康女童58例作为乳房发育组和健康对照组,所有女童均进行垂体磁共振检查。比较3组临床体征、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垂体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垂体情况与体征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性早熟组身高、体质量、骨龄超前指数及垂体高度均高于乳房发育组、健康对照组(P<0.05)。性早熟组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乳房发育组和健康对照组,乳房发育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性早熟组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高于乳房发育组(P<0.05)。性早熟组垂体形态Ⅳ~Ⅴ级女童占比(84.48%)高于乳房发育组和健康对照组(15.52%、20.69%,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身高、体质量、骨龄超前指数及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水平、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与垂体高度和垂体形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4、0.884、0.838、0.937、0.895、0.799和0.784、0.895、0.835、0.947、0.884、0.905,P<0.05)。结论与单纯乳房发育女童和健康女童相比,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身高、体质量、超前骨龄指数、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垂体高度、垂体形态分级均更高,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垂体高度、垂体形态分级与身高、体质量、超前骨龄指数、血清性激素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女童 磁共振 应用价值 性激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治疗效果的评价价值
10
作者 梁权海 郭晓婷 +2 位作者 叶桥钦 文康彦 陈忠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5期814-819,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GIST患者MSCT检查资料,其中34例接受手术治疗,8例不可手术或转移接受分子靶向治疗。分析手术治疗经MSCT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GIST患者MSCT检查资料,其中34例接受手术治疗,8例不可手术或转移接受分子靶向治疗。分析手术治疗经MSCT随访复发与转移情况;分子靶向治疗经MSCT随访后采用Choi标准评价疗效,并评估病灶的特征。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随访时间6~24月,复发12例,平均肿瘤直径1.64±0.49 cm;7例边界清楚,5例浸润生长;8例内部密度均匀,4例发现液化坏死区域;8例外形呈类圆形,4例呈现椭圆形;腔内生长7例,腔外生长5例;8例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2例钙化。接受分子靶向治疗的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24月,其中2例边界清楚,3例边缘光整,3例边缘模糊;6例增强后均匀强化,2例增强后不均匀强化;4例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2例重度强化;均有肿瘤血管;5例伴周围浸润,3例不伴周围浸润。第1次MSCT随访疾病控制率为75.0%,第2次疾病控制率为75.0%,末次疾病控制率为62.5%;伴MSCT随访的进行,GIST患者的肿瘤最长径与静脉期肿瘤CT值均呈现下降,且CT值与基线比较平均下降幅度高于肿瘤长径下降幅度。42例患者治疗后9例出现转移病灶,包含肝脏转移4例,腹腔转移2例,多处转移1例,盆腔转移2例。结论MSCT在胃肠间质瘤治疗效果评价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为GIST患者手术或分子靶向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及治疗指导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胃肠间质瘤 手术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价值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仿真内镜联合CT靶扫描对中央型小细胞肺癌支气管表征改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静 朱晓强 +1 位作者 施健 叶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仿真内镜联合CT靶扫描在中央型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中央型SCLC患儿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中央型良性病变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仿真内镜联合CT靶扫描在中央型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中央型SCLC患儿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中央型良性病变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MSCT仿真内镜、CT靶扫描图像。结果观察组CT靶扫描特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空泡征比例分别为33.33%、75.00%和51.39%,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CT靶扫描特征中形态不规则、空气支气管征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仿真内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782(P<0.05);MSCT仿真内镜联合CT靶扫描诊断中央型SCLC的敏感度、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T靶扫描(P<0.05);MSCT仿真内镜联合CT靶扫描、CT靶扫描诊断中央型SCLC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仿真内镜联合CT靶扫描在中央型SCLC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仿真内镜 CT靶扫描 中央型小细胞肺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氨基质子化学交换饱和磁共振成像预测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
12
作者 申洪 郑启元 +1 位作者 徐芳 吕洁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541-545,共5页
目的分析氨基质子化学交换饱和磁共振成像预测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3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其入院3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n=84)与预后不良组(mRS≥2分,n=5... 目的分析氨基质子化学交换饱和磁共振成像预测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3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其入院3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n=84)与预后不良组(mRS≥2分,n=54),两组均行氨基质子化学交换饱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两组氨基质子加权信号值(APTw)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分析ΔAPTw值、APTwmax-min值与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分析ΔAPTw值、APTwmax-min值对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ΔAPTw值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APTwmax-min值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ΔAPTw值与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呈正相关(P<0.05);APTwmax-min值与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呈负相关(P<0.05);ΔAPTw值减小、APTwmax-min值增加是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ΔAPTw值联合APTwmax-min值预测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AUC为0.832,敏感度为75.91%,特异性为83.32%,准确度为88.32%,ΔAPTw值的临界值为-0.92,APTwmax-min值的临界值为0.75。结论氨基质子化学交换饱和磁共振成像中APTw的定量分析能够较好的预测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在脑梗死患者氨基质子化学交换饱和磁共振成像检查过程中若发现ΔAPTw值减小、APTwmax-min值增加,临床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质子化学交换饱和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预后 相关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丽洋 文戈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医学影像是放射科医生做出医学诊断的重要依据。但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增多的影像图像和复杂的图像信息对医生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挑战。而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研究中最热门的领域,在处理大数据和提取有效信息方面具有优势,... 医学影像是放射科医生做出医学诊断的重要依据。但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增多的影像图像和复杂的图像信息对医生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挑战。而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研究中最热门的领域,在处理大数据和提取有效信息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逐渐成为分析医学影像方面的首选方法。本文阐述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并简要总结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中的常见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深度置信网络和自动编码器。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是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循环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深度置信网络的基础是玻尔兹曼机;自动编码器包含编码层、隐藏层和解码层。通过对CT肺结节和MRI脑部疾病的分类,阐明目前深度学习在疾病自动分类上准确性较高;通过分割左心室、椎旁肌肉和肝脏的结构,可见深度学习方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上与人为分割具有一致性;深度学习在肺结节和乳腺癌疾病的检测上已相对成熟。但目前为止,仍存在标注的样本量少和过拟合的问题,希望通过共享图像数据库来解决此问题。总之,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中具有广阔前景,且对临床医生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医学影像 神经网络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等3种术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微创清除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杰 常谦 +8 位作者 吴泽宇 赵楠 刘兴海 苏平 刘俊 高鸿 李俊彦 岑键昌 刘博虎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53-258,共6页
目的比较并评价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术和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法将90例HICH患者分为3组:小骨窗开颅术(A组),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B组),神经内镜... 目的比较并评价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术和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法将90例HICH患者分为3组:小骨窗开颅术(A组),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B组),神经内镜手术(C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死亡率、GCS评分、GOS评分、再出血率、肺炎发生率、颅内感染率等并发症。ELISA方法测量所有脑出血患者外周血IL-4、IL-6、IL-8、IL-10和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成功完成所纳入的各组脑出血患者手术,A组、B组、C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分别为74.5%、43.1%、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手术时间、再出血率、肺炎发生率、死亡率低于A组和B组(P<0.05)。手术6月后GOS评分显示C组患者Ⅰ级和Ⅱ级人数高于A组和B组(P<0.05),而III级、IV级和V级人数分别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术后72 h外周血液IL-10水平高于A组和B组(P<0.05),而IL-4、IL-6和IL-8水平低于A组和B组(P<0.05)。在术后28 d,C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技术的微创、直观、较高的血肿清除率,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明显改善临床预后,可能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有前景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术 血肿
下载PDF
食管引流型喉罩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晓燕 王益敏 +3 位作者 梁飞 邓海洪 林建国 肖晓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504-508,共5页
食管引流型喉罩又称为双管喉罩,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食管引流型喉罩包括Proseal喉罩、在Proseal喉罩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Supreme喉罩、无套囊的I-gel喉罩和SLIPA喉罩。相比普通喉罩,食管引流型喉罩对通气罩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对胃肠道... 食管引流型喉罩又称为双管喉罩,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食管引流型喉罩包括Proseal喉罩、在Proseal喉罩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Supreme喉罩、无套囊的I-gel喉罩和SLIPA喉罩。相比普通喉罩,食管引流型喉罩对通气罩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对胃肠道起到密封和引流作用的引流管。作为第3代喉罩,其密闭性更强,可调整性更高,防误吸能力更好。随着食管引流型喉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大大提高,其临床应用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麻醉医生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引流型喉罩 PROSEAL喉罩 SUPREME喉罩 I-gel喉罩 SLIPA喉罩
下载PDF
妊娠期合并鼻咽癌放疗后顺产: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晏锦胜 陈妍凝 +2 位作者 何晓华 赵建夫 赵仓焕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39-41,共3页
妊娠期鼻咽癌患者发生率低,既往文献报道较少。目前我国针对妊娠期合并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晚期妊娠引产再行放疗或中期妊娠患者人工流产后行放疗,但都难以两全。本文报道了1例妊娠中期合并鼻咽癌Ⅲ期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 妊娠期鼻咽癌患者发生率低,既往文献报道较少。目前我国针对妊娠期合并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晚期妊娠引产再行放疗或中期妊娠患者人工流产后行放疗,但都难以两全。本文报道了1例妊娠中期合并鼻咽癌Ⅲ期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妊娠期合并鼻咽癌的诊治方法,为相关临床诊疗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鼻咽癌 放疗 分娩
下载PDF
新标记物GATA3在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中表达的敏感性分析
17
作者 曾文钦 杨宇琼 +1 位作者 卢善明 朱文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493-498,共6页
目的比较GATA3结合蛋白(GATA3)、特异性囊肿病液体蛋白15(GCDFP15)和乳腺珠蛋白(MGB)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的敏感性,探讨GATA3在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 目的比较GATA3结合蛋白(GATA3)、特异性囊肿病液体蛋白15(GCDFP15)和乳腺珠蛋白(MGB)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的敏感性,探讨GATA3在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4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替代多基因分子检测,把乳腺癌分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A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B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C型);三阴(D型),每型各16例。使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TA3、GCDFP15和MGB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的敏感性,利用H-score评分(0~300):计算染色程度(0~3+)和染色范围(0%~100%),设定H-score评分得分界值≥50作为阳性结果评定3种抗体在替代分子分型的敏感性。结果 GATA3在A型和B型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ATA3在C型和D型的敏感性与其它两种抗体相比未显其优越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TA3在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的表达程度不同:在A型和B型显示高表达;在C型和D型显示中、低表达;而GCDFP15和MGB在替代分子分型中表达程度无差异。GATA3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表达显示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26>0.75,而GCDFP15的Kappa值为0.492<0.75,MGB的Kappa值为0.593<0.75,显示一般的一致性。结论 GATA3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表达有很好的一致性,GATA3在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中敏感性有差异:GATA3在A型和B型显示高表达和高敏感,GATA3在C型显示中度表达和敏感,在三阴癌显示低表达和低敏感性。应重新评估GATA3在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尤其是三阴癌中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A3结合蛋白 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特异性囊肿病液体蛋白15 乳腺珠蛋白
下载PDF
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与Ki-67阳性指数的相关性
18
作者 黄敏华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研究宫颈低度上皮内瘤变(CINⅠ)与细胞增殖指数(Ki-67)阳性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100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低度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同时检测免疫组化Ki-67,未经任何治疗,半年后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测Ki-67。前后病理及... 目的研究宫颈低度上皮内瘤变(CINⅠ)与细胞增殖指数(Ki-67)阳性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100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低度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同时检测免疫组化Ki-67,未经任何治疗,半年后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测Ki-67。前后病理及免疫组化Ki-67结果比对,统计患者的转变情况。结果首次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Ⅰ的患者有100例,同时检测患者Ki-67阳性指数。将100例CINⅠ患者按Ki-67阳性率分为3个区间,阳性率小于3%的88例,3%~10%的10例,大于10%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率小于3%的患者第2次活检病理显示病情基本无进展,3%~10%的10例患者有8例发展为CINⅡ,大于10%的2例患者全部发展为CINⅢ。结论 Ki-67阳性指数直接决定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转归,阳性指数越高越容易发展为CINⅡ或CIN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 中度鳞状上皮内瘤变 重度鳞状上皮内瘤变 增殖指数 阳性指数
下载PDF
肝细胞癌多基因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越 张长松 +1 位作者 郭献灵 卫立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肝癌中多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说明抑癌基因甲基化在肝癌发生的普遍性。方法分别抽提冻存的肝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DNA,利用亚硫酸氢钠具有使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为尿嘧啶而不改变甲基化胞嘧啶的特性分别设计甲基化... 目的通过研究肝癌中多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说明抑癌基因甲基化在肝癌发生的普遍性。方法分别抽提冻存的肝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DNA,利用亚硫酸氢钠具有使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为尿嘧啶而不改变甲基化胞嘧啶的特性分别设计甲基化引物和非甲基化引物,然后分别进行PCR反应。我们分别检测了转移抑制基因p15,SYK,TIMP-3,E-cadherin,RASSAF1和肿瘤相关基因p53,RB1,WT1,p14,p16启动子区在60个肝癌、癌旁和6个正常肝组织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60个肝癌标本中10个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各不相同:从p53的8%~90%的RASSAF1;肝癌组织比癌旁组织的甲基化平均水平高,二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癌中有多个基因存在甲基化,且肝癌组织甲基化水平较癌旁组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基因 甲基化
下载PDF
2006-2012年肺癌分期分型与血小板计数、分布宽度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楼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分型和肺癌分期不同阶段血小板数量(PLT)和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法国产Stag自动血凝分析仪,对2006~2012年我院收治并有详细病历和检查结果登记的1329例肺癌患者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分布宽度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分型和肺癌分期不同阶段血小板数量(PLT)和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法国产Stag自动血凝分析仪,对2006~2012年我院收治并有详细病历和检查结果登记的1329例肺癌患者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分布宽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早中期患者,血小板数量(PLT)和分布宽度(PDW)无明显变化甚至有所升高,而晚期患者中血小板数量和分布宽度则明显下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癌分期不同阶段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有变化,尤其是肺癌晚期患者变化明显。晚期肺癌患者中血小板数量和分布宽度有明显下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肺癌的分型结果,如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则对血小板计数和分布宽度影响不大,结论肺癌分期不同阶段血小板数量(PL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有所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对肺癌的进展、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有参考意义,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分期分型 血小板计数 分布宽度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