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5608被引量17586H指数34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我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学科领域权威刊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蝉联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为全国民族地区和北京市“名刊”,是中国人文社科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CSSCI...查看详情>>
  • 曾用名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 主办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5-8575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3530/C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5,6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景治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2,共8页
现代化是民族振兴和大国崛起的基石,没有现代化就没有民族振兴和大国崛起。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因为:它坚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又具有世界现代化的共性,紧跟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 现代化是民族振兴和大国崛起的基石,没有现代化就没有民族振兴和大国崛起。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因为:它坚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又具有世界现代化的共性,紧跟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前进方向;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各领域、各方面、各地区均衡有序、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各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单边主义,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障中华民族和平安全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 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推进
原文传递
报之以歌:新兴青年群体内部幸福感差异研究
2
作者 许又姜宇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新兴青年兼具“青年”和“新社会阶层”的双重特质,是我国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已有研究将新兴青年分类为独立文艺青年、网络文化青年和生活新业态青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探究新兴青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对该群体的特... 新兴青年兼具“青年”和“新社会阶层”的双重特质,是我国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已有研究将新兴青年分类为独立文艺青年、网络文化青年和生活新业态青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探究新兴青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对该群体的特质及其内部差异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新兴青年普遍具备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其内部不同类型中,独立文艺青年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最为强烈,网络文化青年其次,生活新业态青年最弱。在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新兴青年具备乐观应对生活挑战的活力和生活态度,在生活境遇中的风险与困难“以痛吻我”时,可以“报之以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不仅影响新兴青年群体,也能帮助其他类型的青年在各自的生活境遇中保持活力。推动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的发展,有助于缓解青年群体面对学历贬值、就业竞争激烈等导致的巨大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青年 幸福感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代际价值观变迁
原文传递
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被引量:6
3
作者 毛巧晖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90,共9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建档”是非遗保护措施之一,其包含保存与展示之意,强调对非遗尤其是其资料形态进行有效的保存和确当的利用。这一保护措施在中国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中主要呈现为记录与资料保管。记录在中国古代就是民...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建档”是非遗保护措施之一,其包含保存与展示之意,强调对非遗尤其是其资料形态进行有效的保存和确当的利用。这一保护措施在中国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中主要呈现为记录与资料保管。记录在中国古代就是民间文学保存的重要方式,现代民间文学兴起之后,西方的文化遗产观念影响了中国对待民间文学的态度,但是无论学人还是国家层面,对其理解与吸纳都无法脱离传统的采风思想。在采风与文化遗产思想交融、杂糅中形成了民间文学的记录“以文学文本呈现为中心”的主导模式。对民间文学资料的保管则沿袭了“物”的保管思想,其为风俗博物馆、解放区展览会、民间文艺展览、表演整理及民间文学资料馆的延续,且以收藏或置于馆舍进行展示为主。“记录”和“保管”可以说是具有中国本土话语特色的非遗保护形式,但其对“讲述”“民俗场”的忽略,极大影响了民间文学类非遗的存续力。修正、改善这一问题不仅能够推动民间文学学术研究的发展,亦可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非遗保护话语,为世界非遗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录 文本 资料保管 馆舍化 民间文学
原文传递
主持人语:个体经验、集体记忆与中国想象
4
作者 周晓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118,共1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史学视角的张扬,在历史学与社会学领域出现了诸多利用口述史、书信、日记和民间档案资料从事的经验研究,这使得我们有可能在个体经验的层面通过集体记忆获知当代中国的丰富想象。在本辑所收录的三篇相关主题的论文中,周... 近年来,随着社会史学视角的张扬,在历史学与社会学领域出现了诸多利用口述史、书信、日记和民间档案资料从事的经验研究,这使得我们有可能在个体经验的层面通过集体记忆获知当代中国的丰富想象。在本辑所收录的三篇相关主题的论文中,周海燕围绕长期以来有关个体经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的争议,提出应该处理好位置与关系之间、内容和语境之间,以及感知、行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追溯对个体如何联结构成社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想象 民间档案 主持人 社会学领域 口述史 个体经验 集体记忆 史学视角
原文传递
21世纪“新民族主义”:缘起、特点及趋势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少青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5,共12页
"新民族主义"的崛起是21世纪以来的一个重要政治现象。"新民族主义"不是单一形态的民族主义,它既是对时下特定类型民族主义的概括,也是对一系列民族主义新现象的描述。从内容上看,它至少包括极右翼民族主义、福音... "新民族主义"的崛起是21世纪以来的一个重要政治现象。"新民族主义"不是单一形态的民族主义,它既是对时下特定类型民族主义的概括,也是对一系列民族主义新现象的描述。从内容上看,它至少包括极右翼民族主义、福音民族主义、分离型民族主义及(第三世界)宗教民族主义四种形态。与传统民族主义比较,新民族主义不论是在指导思想或价值观上,还是在时代性、动力机制,抑或是在功能、传播方式、影响力及发生的场域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新民族主义也是一种高烈度的身份政治,它具有一种类原教旨主义的特性,它丢弃了传统民族主义的核心价值原则和"文明社会"的基本礼仪,将内蕴于民族主义的某些危险甚至疯狂的本质因素在新的时代发展到极端。这意味着其对特定国家和社会的破坏性远远大于少数群体的反应性身份政治。从发展趋势来看,新民族主义在大趋势上表现出共进共退总体特征的同时,其四种具体形态在发展走向上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参与全球及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得以延展,西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由新民族主义引发的国内及国际政治问题将愈来愈成为影响中国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因素。深入研判新民族主义,对于中国21世纪的和平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族主义 福音民族主义 极右翼民族主义 分离型民族主义 第三世界宗教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淡化族际差异抑或强化族际纽带? 被引量:32
6
作者 郝亚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5,共10页
当前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存在一些理论误区,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人为淡化族际差异关联起来正是其中之一。从族际关系中张力来源学理辨识的角度而言,"族际冲突主要是由历史文化方面的族际差异所造成"的流行观念遭... 当前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存在一些理论误区,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人为淡化族际差异关联起来正是其中之一。从族际关系中张力来源学理辨识的角度而言,"族际冲突主要是由历史文化方面的族际差异所造成"的流行观念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就使得其背后潜藏的以淡化族际差异来消解族际关系张力的政策理念失去了学理支撑。从同化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价值选择角度而言,人为淡化族际差异在当今已丧失了其道德与价值上的合法性,而强化族际纽带恰好具备超越两种价值对垒的现实意义。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结构限定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内部结构的多元要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以淡化族际差异为政策目标,而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性质又要求强化族际纽带。从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话语竞争的角度而言,单一民族国家理念追求对多样性的消解,倡导淡化族际差异;多民族国家理念重视对多样性的沟通,主张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强化族际纽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路径,旨在增强共同性而非同质性,坚持以强化族际纽带而非淡化族际差异作为实践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实践取向 族际差异 族际纽带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明清以来中国南方汉族移民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田阡 唐欢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以"汉族移民"、"南方"、"明清"为关键词在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得到时间跨度为1976年至2018年共430篇期刊文献,借助Cite Space软件对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本文发现明清以来中国南方汉族移民... 以"汉族移民"、"南方"、"明清"为关键词在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得到时间跨度为1976年至2018年共430篇期刊文献,借助Cite Space软件对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本文发现明清以来中国南方汉族移民研究发文量总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历经了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繁荣阶段和深化阶段。研究机构多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高校,有代表性的是兰州大学、复旦大学、云南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以民族学、历史学学科为研究主力军。他们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汉族移民历史的考证与溯源、移民文化交流与互动、移民社会发展、民族关系和民族融合四个方面,较多关注贵州、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汉族移民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案例调查。但目前学界针对汉族移民的整体性研究成果中,将"岛型社会"尤其是"移民岛"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进行历史梳理及现状呈现的完整度明显不足,研究范式及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推进,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有待创新。未来研究需要从区域微观的个案调查转向多学科、多视角、系统性跨区域比较研究,反思中国的民族关系理论和民族团结实践,总结汉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为建设兼收并蓄的共同体文化提供学理支撑,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南方 汉族移民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中国边疆研究中的“边疆性”问题探讨——以李安宅的边疆性概念解析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勇 王春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9,共9页
李安宅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边疆性"概念,并且认为经过一系列的边疆社会工作,可以使"边疆性逐渐消失而归于乌有",这个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探究意义。对于李安宅的"边疆性&qu... 李安宅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边疆性"概念,并且认为经过一系列的边疆社会工作,可以使"边疆性逐渐消失而归于乌有",这个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探究意义。对于李安宅的"边疆性"与如何消解"边疆性"的命题,曾经在中国大陆学界引起过一定的关注,但随之未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对所谓的"边疆性"进行解构,应当对应地看到现代性即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及其观念所导致持续进步的社会体验,而缺乏这种依靠科技而持续进步的地区则呈现出"边疆性"来,民国时期的所谓边疆在相对意义上是落后地区的代称;只有进行对比的双解构,才能得出何谓"边疆性",何谓"边疆性"逐渐消失的结论来。今天探究"边疆性"这个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那个时代中国学人对边疆研究关注的缘由,有利于我们今天边疆学原理研究的进行,有利于现今中国新边疆观研究得其学理构成的启发。"边疆性"的内涵还未被学界充分认识,这个命题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研究 李安宅 边疆性 现代性 边疆理论
原文传递
清代土司分袭制度的生成逻辑与构建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良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2,共7页
清代创建的土司分袭制度,不仅减少了各地土司因争袭而引起的纠纷,而且为实施改土归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清代土司分袭制度的生成逻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代朝廷命官的治边思想为清代土司分袭制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先导;二是明末清初土司... 清代创建的土司分袭制度,不仅减少了各地土司因争袭而引起的纠纷,而且为实施改土归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清代土司分袭制度的生成逻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代朝廷命官的治边思想为清代土司分袭制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先导;二是明末清初土司制度的嬗变成为清代土司分袭制度创建的应然诉求;三是清代中央政府的积极回应成为土司分袭制度创建的必然结果。清代土司分袭制度的构建路径有三:一是决策者厘定分袭制度、占据决策主导;二是执行者实施分袭制度、维护王朝权威;三是协同者落实分袭制度、加强自我约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寻清代土司分袭制度的生成逻辑与构建路径,有助于学界更加深入地研究土司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土司分袭制度 生成逻辑 构建路径
原文传递
凉山彝族服饰艺术与社会身份的文化意义探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林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131,共6页
凉山彝族对御寒取暖、感官寻美的服饰装束建构了独特的态度和行为,往往透过款式、式样、纹饰、色彩、工艺、技法等表征符号系统,凸显分性别展演、亚族群界限及性别规范、性别隔离等文化特征,尤能彰显亚文化边界,缕清与祖界的关系,标识... 凉山彝族对御寒取暖、感官寻美的服饰装束建构了独特的态度和行为,往往透过款式、式样、纹饰、色彩、工艺、技法等表征符号系统,凸显分性别展演、亚族群界限及性别规范、性别隔离等文化特征,尤能彰显亚文化边界,缕清与祖界的关系,标识女性生理成熟转换等象征符号。本文以玛丽·道格拉斯的象征人类学中关于"洁净"与"污秽"二元对立标准,包括可建构社会的价值和秩序理论为指导,从性别视角出发探讨传统社会如何利用服饰功能,凝聚群体力量,规范社会内部成员秩序,达到统一群体认同意识,最终维持族群社会稳定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艺术 文化内涵 象征体系 社会秩序
原文传递
《1640年蒙古—卫拉特大法典》文本辨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达力扎布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06,共8页
现存《1640年蒙古—卫拉特大法典》的托忒文手抄本是《1640年蒙古—卫拉特大法典》和《准噶尔法典》的合抄本。前者是由蒙古(喀尔喀)与卫拉特两部首领共同制定的,后者是在巴图尔珲台吉时期制定的准噶尔部法典。
关键词 1640年 卫拉特法典 巴图尔珲台吉 土尔扈特
原文传递
传统民族观对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观的影响
12
作者 李克建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0,共6页
近代中国面临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重要转型,革命派和立宪派因受中国传统民族观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革命派早期的"反满"、"排满"思想和建立"纯汉"民族国家的政治目... 近代中国面临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重要转型,革命派和立宪派因受中国传统民族观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革命派早期的"反满"、"排满"思想和建立"纯汉"民族国家的政治目标主要源于"华夷之辨"观念的影响;而立宪派的"合满"思想和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目标主要源于"华夷一体"观念的影响。客观地说,立宪派的"合满"思想和民族建国目标更具有时代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族观 西方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 满汉矛盾 民族关系
原文传递
谁来填平沟壑?——黔东南南江河流域侗族“款组织”的“再组织”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旭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3,共7页
贵州东南部南江河流域的侗族,基于传统"款组织"的共同体意识,维持了跨村寨的集体认同,通过创造性实践,以协会的形式重构了区域性的社会组织。协会在组织形式、权力结构、权威实现和组织目标上和传统"款组织"同中有... 贵州东南部南江河流域的侗族,基于传统"款组织"的共同体意识,维持了跨村寨的集体认同,通过创造性实践,以协会的形式重构了区域性的社会组织。协会在组织形式、权力结构、权威实现和组织目标上和传统"款组织"同中有异,作为国家基层政府和地方社会的"中间组织",同时获得二者的认同,跨越行政村实现了更高层级的地方社会自治,在保证地方人群的政治主体性基础上,为地方社会自治和国家基层治理建立起了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人类学 乡村社会组织 基层治理变迁 侗族 款组织
原文传递
“生态艺术”与“逃避艺术”:尹绍亭、斯科特关于刀耕火种的“对话”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丹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49,共14页
尹绍亭和斯科特分别从生态、政治两个角度对刀耕火种展开调查研究。尹绍亭从基诺族的刀耕火种田野调查入手,致力于刀耕火种研究迄今20年有余。斯科特对刀耕火种的研究过程更为曲折:他一开始关注刀耕火种技术,后来把视线转向生态环境与... 尹绍亭和斯科特分别从生态、政治两个角度对刀耕火种展开调查研究。尹绍亭从基诺族的刀耕火种田野调查入手,致力于刀耕火种研究迄今20年有余。斯科特对刀耕火种的研究过程更为曲折:他一开始关注刀耕火种技术,后来把视线转向生态环境与政治的关联。二人视域重合时,却因视角不同而产生了不同解读:内容涉及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山地特征、族群关系、农耕礼仪,以及刀耕火种消失的原因等。两人的解读既有重合又有差异,但两种视角重叠,更能展现出人类学的生物文化整体观(biocultural holism)及其创新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耕火种 生态适应 赞米亚 逃避艺术 尹绍亭 斯科特
原文传递
精准扶贫视域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因素实证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38
15
作者 黄炜 孟霏 肖淑靓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8,共12页
"旅游扶贫"关系到我国当前4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及"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乡村旅游作为实现脱贫减贫的重要路径,厘清其产业发展的动力因子并进行精准施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武陵山片区... "旅游扶贫"关系到我国当前4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及"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乡村旅游作为实现脱贫减贫的重要路径,厘清其产业发展的动力因子并进行精准施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武陵山片区中抽取六个代表性村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供给系统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动力的核心引擎,但片区乡村旅游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地域品牌形象重建尤为迫切;(2)需求系统驱动力强劲,并已成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保障,但片区当前较为低端的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应改变当前扶贫模式,从侧重于"资金扶贫"、"项目扶贫"向"智力扶贫"转变,帮助从业者进行适应游客需求特点的"产品创新";(3)管理系统仍存在诸多问题,其驱动作用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发展动力 武陵山片区
原文传递
论语言与宗教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根呷翁姆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3-167,共5页
语言与宗教是密切联系的。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传播宗教、贮存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宗教世界建构的基础;宗教的传播又会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两者形成合力成为构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心理特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藏族 语言与宗教 文化
原文传递
配价语法视觉下的藏语句子结构描写研究
17
作者 扎西加 多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0-176,共7页
藏语语法体系中,不管是词法、句法,还是语义层面,其格标记不变,但其功能随着所标记语法的不同层面而延伸变化,这种变化正是虚词规则所观照的。在配价过程中,藏语有其独特的形态标记,它通过对动词配价和从属关系的描写,可以使句子结构更... 藏语语法体系中,不管是词法、句法,还是语义层面,其格标记不变,但其功能随着所标记语法的不同层面而延伸变化,这种变化正是虚词规则所观照的。在配价过程中,藏语有其独特的形态标记,它通过对动词配价和从属关系的描写,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明朗,语义指向更为清晰,因此,配价语法给藏语句法和语义结构描写提供了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 语法 配价语法 句法结构
原文传递
纳西族口头传统特征刍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杰宏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2,共7页
纳西族口头传统记载和传承着民族的"根谱",东巴文化成为纳西族口头传统的重要传承载体。语言区域的不同是导致口头传统变异的主要原因,最突出的是丽江、泸沽湖地区两个方言区;同属一个方言区,但周边民族文化影响程度不同,也... 纳西族口头传统记载和传承着民族的"根谱",东巴文化成为纳西族口头传统的重要传承载体。语言区域的不同是导致口头传统变异的主要原因,最突出的是丽江、泸沽湖地区两个方言区;同属一个方言区,但周边民族文化影响程度不同,也会影响到口头传统;语言天然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地域性、表演性,而东巴仪式通过观念实践使口头传统的这些特征得到了紧密、有机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东巴 口头传统 地域性 仪式表演
原文传递
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生存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亚辉 杨圣敏 汤文霞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7,共13页
本文在2010年国家民委委托项目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文中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深入的个案访谈呈现了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就业、医疗、教育、居住等多方面的现实状况和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及国家相关民族政策法规... 本文在2010年国家民委委托项目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文中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深入的个案访谈呈现了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就业、医疗、教育、居住等多方面的现实状况和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及国家相关民族政策法规的看法。最后,亦根据调查数据总结了问题比较集中的几个侧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 生存状况 调查 民族政策
原文传递
壮族夜间对歌的音乐与仪式性脚本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璇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8-144,共7页
村落共同体的聚会对歌浸淫了个人注入集体的生命过程。对歌仪式作为个人与集体间的中介物,有着结构和系统化的行为特点,包括对歌音乐与程序的传统规定性、对歌内容的世代承袭。如果说仪式是一场场展演,脚本则是仪式展演中模式、结构化... 村落共同体的聚会对歌浸淫了个人注入集体的生命过程。对歌仪式作为个人与集体间的中介物,有着结构和系统化的行为特点,包括对歌音乐与程序的传统规定性、对歌内容的世代承袭。如果说仪式是一场场展演,脚本则是仪式展演中模式、结构化的部分。中国各地区的两性对歌从音乐至仪式性脚本均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如广西南部壮族民间的夜间聚会对歌,其音乐形态与仪式性歌唱中的结构化部分,即充分显现出自身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歌曲 聚会对歌 仪式性对歌 壮族夜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