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SCD

作品数3439被引量8934H指数30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原细胞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刊主...查看详情>>
  • 曾用名 细胞生物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4-766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2035/Q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3,439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GCR表达及活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硕杰 王辉 +2 位作者 张彤彤 贾舒婷 旦菊花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990-996,共7页
胆固醇稳态对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介导的甲羟戊酸途径是机体胆固醇从头合成的关键步骤,因此,HMGCR的表达及调控对机体胆固醇稳态... 胆固醇稳态对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介导的甲羟戊酸途径是机体胆固醇从头合成的关键步骤,因此,HMGCR的表达及调控对机体胆固醇稳态的维持十分重要。在机体内,HMGCR从转录到发挥其还原酶的功能这一过程受到了严格的调控,包括转录、翻译、蛋白稳定性及酶活性、表观遗传调控等方面。该文较全面地梳理和综述了该关键酶表达和调控的研究进展,为针对HMGCR调控胆固醇代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HMGCR MIRNA lncRNA
原文传递
anti-PTK7/MET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2
作者 束瑞雪 尚诚彰 +1 位作者 金美琴 沈月雷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70-679,共10页
该研究旨在构建靶向酪氨酸激酶蛋白7(protein tyrosine kinase 7,PTK7)及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MET)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bispecific antibody-drug conjugate,BsADC),... 该研究旨在构建靶向酪氨酸激酶蛋白7(protein tyrosine kinase 7,PTK7)及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MET)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bispecific antibody-drug conjugate,BsADC),将其命名为P91M32-ADC,并对其体内外药效进行初步评价。采用流式荧光分选技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和Incucyte检测P91M32在肿瘤细胞系中的结合能力及内吞作用;采用半胱氨酸偶联技术将靶向PTK7和MET的双特异性抗体分子与微管蛋白抑制剂甲基澳瑞他汀E(monomethyl auristatin E,MMAE)偶联成药物抗体比(drug to antibody ration,DAR)为4的小分子药物;采用Incucyte比较P91M32-ADC与靶向PTK7和MET的ADC阳性药(分别为ABBV-647 analog-ADC和ABBV-399 analog-ADC)的体外杀伤能力;最后在体内药效模型中探究P91M32-ADC的体内抑瘤活性。研究发现P91M32-ADC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系结合活性且表现出较ABBV-647 analog-ADC和ABBV-399 analog-ADC更强的内吞和体外杀伤活性,在所测试的体内药效模型中均体现强烈的抑制肿瘤生长活性。该研究成功构建靶向PTK7/MET的双特异性ADC药物P91M32-ADC,且结果显示特异性靶向双抗原的P91M32-ADC具有提升PTK7单靶点ADC药效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K7 MET 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 抗肿瘤活性研究
原文传递
针对线粒体复合体Ⅰ基因突变的Leigh综合征细胞模型的基因治疗研究
3
作者 沈露茜 黄钰婷 +4 位作者 方合志 申钰琪 姜庆友 熊舒婷 李红智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753-761,共9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转导酵母NDI1基因对线粒体ND1基因突变的Leigh综合征细胞模型的恢复效果,从而为线粒体复合体I基因突变所致Leigh综合征的基因治疗提供研究基础。已知线粒体复合体Ⅰ的ND1基因的m.3697G>A突变是Leigh综合征的致病突变... 该研究旨在探讨转导酵母NDI1基因对线粒体ND1基因突变的Leigh综合征细胞模型的恢复效果,从而为线粒体复合体I基因突变所致Leigh综合征的基因治疗提供研究基础。已知线粒体复合体Ⅰ的ND1基因的m.3697G>A突变是Leigh综合征的致病突变之一。该研究采用已构建的携带该ND1基因突变的胞质杂合细胞作为线粒体复合体I基因突变的Leigh综合征细胞模型,将酵母NDI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转导至该细胞模型中表达NDI1蛋白(即酵母复合体I),检测NDI1蛋白对线粒体复合体I各方面功能的恢复效果。酵母NDI1基因转导该细胞模型后能高效表达并定位于线粒体。转导酵母NDI1基因可以恢复复合体I酶活性(外源酵母复合体Ⅰ的补偿)、线粒体有关的氧耗水平、线粒体偶联效率、线粒体有关的ATP水平,并且可以降低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线粒体自噬水平。在线粒体复合体Ⅰ基因突变的Leigh综合征细胞模型中,酵母复合体Ⅰ可以替代性补偿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功能,并且可以缓解线粒体的氧化应激和自噬状态。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线粒体复合体Ⅰ基因突变所致Leigh综合征的基因治疗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IGH综合征 线粒体复合体Ⅰ 基因突变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LINC00342/miR-505-3p/PGK1基因在乳腺癌患者肿瘤转移中的表达以及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郭莹叶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342已被证实在多种癌症中参与重要生物学功能。然而,LINC00342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在该研究中,选取28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乳腺癌细胞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用qRT-PCR检测LINC00342、miR...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342已被证实在多种癌症中参与重要生物学功能。然而,LINC00342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在该研究中,选取28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乳腺癌细胞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用qRT-PCR检测LINC00342、miR-505-3p和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GK1蛋白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细胞MCF-7分为NC组(空白)、si-LINC00342组(转染si-LINC00342)、si-NC组(转染si-NC)、miR-505-3p组(转染miR-505-3p模拟物)、miR-NC组(转染miR-NC)、si-PGK1组(转染si-PGK1)、si-NC组(转染si-NC)、si-LINC00342+pcDNA-PGK1组(同时转染si-LINC00342与pcDNA-PGK1)和siLINC00342+pcDNA组(同时转染si-LINC00342与pcDNA)。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GK1、迁移侵袭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miR-505-3p与LINC00342、PGK1之间的靶向结合。结果显示,LINC00342、PGK1 mRNA和PGK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显著上调,miR-505-3p显著下调。干扰LINC00342、过表达miR-505-3p或干扰PGK1均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MMP2和MMP9蛋白表达。此外,LINC00342可直接靶向miR-505-3p调控PGK1表达,高表达PGK1可逆转LINC00342低表达对MCF-7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效果。该研究提示,干扰LINC00342表达可能通过靶向miR-505-3p调控PGK1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增殖 转移 LINC00342 miR-505-3p PGK1
原文传递
TAB2/TAB3:炎症激活和调控的重要组件
5
作者 陈燎 师群航 马莉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972-1979,共8页
TAK1结合蛋白2(TAK1 binding protein 2,TAB2)和TAK1结合蛋白3(TAK1 binding protein 3,TAB3)是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activated kinase 1,TAK1)结合蛋白(TAK1 binding proteins,TABs)的两种同源蛋白... TAK1结合蛋白2(TAK1 binding protein 2,TAB2)和TAK1结合蛋白3(TAK1 binding protein 3,TAB3)是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activated kinase 1,TAK1)结合蛋白(TAK1 binding proteins,TABs)的两种同源蛋白,它们作为TAK1-TABs复合物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介导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级联,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并且TAB2/TAB3的表达水平及其翻译后修饰对炎症调控意义非凡,该文主要对上述过程中TAB2/TAB3的作用进行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B2 TAB3 炎症 信号通路 MIRNAS 翻译后修饰
原文传递
细胞外囊泡与肿瘤
6
作者 肖倍倍 高瑛 +3 位作者 林雨洁 郑雪萍 陈宜林 康铁邦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594-603,共10页
细胞分泌的胞外囊泡(包括外泌体、微囊泡、凋亡小体、迁移体、retractosomes、R-EVs等)含有DNA、RNA、分泌性蛋白质、脂质、膜受体和其他类型的生物活性大分子。它在细胞的可塑性、细胞间交流和微环境重塑中起着关键作用。该文总结了细... 细胞分泌的胞外囊泡(包括外泌体、微囊泡、凋亡小体、迁移体、retractosomes、R-EVs等)含有DNA、RNA、分泌性蛋白质、脂质、膜受体和其他类型的生物活性大分子。它在细胞的可塑性、细胞间交流和微环境重塑中起着关键作用。该文总结了细胞外囊泡的类型、形成、调节及其在肿瘤发生、转移、肿瘤免疫和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肿瘤 细胞间交流
原文传递
电针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贺靖晶 华蔚中 +1 位作者 高露 郑成强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2183-2189,共7页
坐骨神经损伤是一种以坐骨神经束或神经分支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坐骨神经损伤可能由个体生理结构差异、不良生活习惯和意外等诱发。电针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但是... 坐骨神经损伤是一种以坐骨神经束或神经分支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坐骨神经损伤可能由个体生理结构差异、不良生活习惯和意外等诱发。电针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但是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和电针治疗坐骨神经后肌萎缩的相关研究,梳理电针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电针 施万细胞 信号通路 肌卫星细胞
原文传递
不同肝脏损伤模型下新生肝细胞来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婷 杨劲树 杨卫军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5期924-932,共9页
肝脏是执行很多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它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损伤后可以迅速恢复到原本的体积。它的再生特性得益于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在损伤后的快速增殖;然而,在极端急性损伤或长期慢性损伤的情况下,肝脏可能无法再生或再生不佳。... 肝脏是执行很多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它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损伤后可以迅速恢复到原本的体积。它的再生特性得益于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在损伤后的快速增殖;然而,在极端急性损伤或长期慢性损伤的情况下,肝脏可能无法再生或再生不佳。有众多研究表明,不同的肝损伤模型会动员不同的细胞亚群促进肝再生。该文主要介绍了五种不同的肝脏损伤模型,并对在不同损伤情况下新生肝细胞的来源、胆管上皮细胞与肝细胞的互相转换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肝脏后续相关研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祖细胞 损伤和修复 细胞可塑性
原文传递
IL-17A抗体药物在炎症和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彭珊珊 梅圣圣 +1 位作者 梁可莹 詹金彪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2326-2334,共9页
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是T辅助细胞17(Th17)分泌的关键性促炎因子,与受体结合后可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分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超敏反应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多种IL... 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是T辅助细胞17(Th17)分泌的关键性促炎因子,与受体结合后可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分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超敏反应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多种IL-17A单克隆抗体获得批准用于炎症性疾病的临床治疗。该文对IL-17A抗体在炎症和癌症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A 抗体药物 炎症 肿瘤
原文传递
TGF-β及Smad家族在瘢痕疙瘩形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若涵 张霄霈 +3 位作者 孙佳 孙振民 李玉莉 李艳艳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2051-2056,共6页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真皮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引起的皮肤纤维性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及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等有关,是目前临床上多发病之一。瘢痕疙瘩可以引起皮肤瘙痒、疼痛,影响人体美...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真皮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引起的皮肤纤维性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及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等有关,是目前临床上多发病之一。瘢痕疙瘩可以引起皮肤瘙痒、疼痛,影响人体美观及功能。因治疗后复发率高,其发病机制受到广大科研人员和医疗者的重视。研究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功能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作用因子。该文将对TGF-β及在瘢痕疙瘩形成中具有作用的Smad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并探究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 瘢痕疙瘩 SMAD 成纤维细胞
原文传递
通过基于iTRAQ的蛋白组学方法筛选与TGF-β1调控瓣膜间质细胞活化相关的关键蛋白
11
作者 由万宁 金炼驰 赖永洁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603-1614,共12页
瓣膜间质细胞(valve interstitial cells,VICs)由成纤维细胞表型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表型,即VICs活化是驱动瓣膜纤维化病变的早期关键环节,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诱导VICs活化的经典细胞因子,该... 瓣膜间质细胞(valve interstitial cells,VICs)由成纤维细胞表型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表型,即VICs活化是驱动瓣膜纤维化病变的早期关键环节,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诱导VICs活化的经典细胞因子,该文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TGF-β1处理前后的VICs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以期发现与VICs活化相关的关键蛋白。该研究以原代培养的大鼠VICs为对象,利用蛋白组学方法分析TGF-β1处理VICs前后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通过多种生物学信息分析方法对重点差异蛋白进行筛选,并利用qRT-PCR与Western blot法验证候选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可定量差异蛋白7104个,其中包括具有显著差异(P<0.05)的上调蛋白404个、下调蛋白494个。GO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到多细胞生物学过程、DNA结合功能以及细胞外基质区域组分等功能条目中,KEGG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DNA复制、错配修复及黏着斑等信号通路。此外,进一步发掘出了AKAP12、FBLN2、NCAM1、MFAP4以及CADM4等5种与VICs活化相关的新型候选蛋白。该研究全面解析了TGF-β1处理前后的VICs差异蛋白表达谱,为进一步阐明VICs活化与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ITRAQ 瓣膜间质细胞 活化 瓣膜纤维化
原文传递
棕色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炜 刘佳琪 +1 位作者 刘禹熙 王新霞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5期933-939,共7页
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cyte tissue,BAT)作为一个常规意义上的产热器官,与肥胖、Ⅱ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疾病相关。目前研究发现,BAT除了参与能量代谢以外,也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通过分泌脂质因子(batokine)参与全身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cyte tissue,BAT)作为一个常规意义上的产热器官,与肥胖、Ⅱ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疾病相关。目前研究发现,BAT除了参与能量代谢以外,也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通过分泌脂质因子(batokine)参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调控。深入研究BAT对其他组织器官间的调控作用有助于为代谢疾病调控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因此,该文对BAT的内分泌功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靶向BAT介导的全身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脂肪组织 内分泌 棕色脂肪因子 代谢
原文传递
云班课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初探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晓霞 杨翠兰 +3 位作者 柯志勇 林骏 罗深秋 邓凡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9期1824-1830,共7页
该文旨在分析基于云班课混合式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十个专业的2019级和2020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20级)采用以传统授课为主,云班课为辅的混合式教学;对照组(2019级)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课程结... 该文旨在分析基于云班课混合式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十个专业的2019级和2020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20级)采用以传统授课为主,云班课为辅的混合式教学;对照组(2019级)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课程结束后,以期末考试成绩和收集的实验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为统计分析的基本资料。实验组期末成绩的平均值为74.21分,对照组为72.40分;实验组期末成绩及格率为91%,对照组及格率为8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方法的认同程度高。将基于云班课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应用于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班课 混合式教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原文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促进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自噬提高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涛 吴致远 +5 位作者 赵晓明 陈学梅 刘裕源 黄志文 何红云 邓仪昊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552-560,共9页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761,EGb-761)注射液在中国常作为辅助药物被用于治疗脑卒中,但是,其潜在的细胞和药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该研究旨在探讨EGb-761是否通过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神经元的自噬从而发挥保护作用。采用...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761,EGb-761)注射液在中国常作为辅助药物被用于治疗脑卒中,但是,其潜在的细胞和药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该研究旨在探讨EGb-761是否通过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神经元的自噬从而发挥保护作用。采用雄性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将MCAO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Sham组、MCAO+saline组、MCAO+EGb组、MCAO+EGb+3-MA组和MCAO+3-MA组。脑缺血大鼠用EGb-761药物腹腔注射7天后,并使用自噬抑制剂3-MA侧脑室注射进行干预,分别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B)、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以检测自噬的表达。另外,根据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和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与MCAO+saline相比,MCAO+EGb组的EGb-761显著提高了神经元自噬水平,同时,明显减轻了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元凋亡。此外,相对于MCAO+EGb组,MCAO+EGb+3-MA组中的3-MA抵消了EGb增强神经元自噬的功效,并且仅使用3-MA继续加重了神经损伤。因此,EGB-761通过特异性促进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自噬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EGb-761 自噬 凋亡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新的ER下游靶基因BAP18的鉴定及其在ER阳性乳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安琦 李佳璇 +2 位作者 张博涵 林琳 孙戈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7期1455-1463,共9页
雌激素受体(ER)/雌二醇(E2)调控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新的ER下游靶基因可以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该研究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方法确定了一个新的ER下游靶基... 雌激素受体(ER)/雌二醇(E2)调控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新的ER下游靶基因可以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该研究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方法确定了一个新的ER下游靶基因BAP18,其表达量可以被E2和ER上调,同时使用拮抗E2和ER的药物如他莫昔芬或氟维斯群可以使BAP18表达量下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BAP18转录起始位点前潜在的ER结合位点,构建了检测BAP18转录活性的质粒后,用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确定了BAP18启动子上ER的结合位点和上调转录的区域。凝胶迁移实验确定ER可以直接结合BAP18的启动子DNA。最后利用CRISPRCas9定向敲除BAP18,发现BAP18的敲除可以导致ER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减慢且凋亡增加。该研究鉴定了BAP18是ER下游靶基因,其在乳腺癌中有促癌作用。BAP18的发现有望为ER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P18 雌激素受体 转录调控 组蛋白阅读子 乳腺癌
原文传递
类器官模型在前列腺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壮 于波 +1 位作者 于晨 高栋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156-1165,共10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欧美国家发病率第一的男性恶性肿瘤,其在中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前列腺细胞命运调控机理的研究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前列腺研究的细胞模型极其匮乏,严重影响了前列腺相关...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欧美国家发病率第一的男性恶性肿瘤,其在中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前列腺细胞命运调控机理的研究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前列腺研究的细胞模型极其匮乏,严重影响了前列腺相关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类器官培养技术为干细胞和肿瘤研究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前列腺研究的进展。该综述概述了前列腺类器官培养技术在前列腺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讨论了该项技术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并对该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干细胞 肿瘤研究 前列腺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通过AMPK/SIRT1通路下调eNOS Thr495/497
17
作者 李畅 杨茜洋 +1 位作者 罗明昊 罗素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45-352,共8页
该文探讨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ovin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BAECs)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在原代BAECs细胞培养基础上,选取... 该文探讨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ovin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BAECs)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在原代BAECs细胞培养基础上,选取IL-6不同浓度(10、20、40 ng/mL)、不同时间(0.5、1、2 h)处理BAECs;AMPKα1 siRNA预处理BAECs后加入IL-6共处理2 h。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AECs细胞中eNOS、Thr497、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p-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的表达情况,用一氧化氮(NO)检测试剂盒检测BAECs细胞中NO含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6显著降低Thr497的表达(P<0.05),同时伴有p-AMPK、SIRT1上调(P<0.05),NO含量升高。而IL-6对Thr497的下调作用被AMPKα1 siRNA和EX-527阻断(P<0.05)。总之,IL-6可下调BAECs中Thr497表达进而影响eNOS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AMPK/SIRT1通路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一氧化氮 磷酸化 AMPK/SIRT1通路
原文传递
circRNA在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静 滕培英 陈伟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283-1290,共8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非编码RNA,由mRNA在转录后加工过程中反向剪接形成。不同于线性RNA,circRNA是以共价键连接形成的闭合环状结构,缺少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结构。circRNA可作为miRNA(microRNA)的分子海...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非编码RNA,由mRNA在转录后加工过程中反向剪接形成。不同于线性RNA,circRNA是以共价键连接形成的闭合环状结构,缺少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结构。circRNA可作为miRNA(microRNA)的分子海绵,也可在细胞发生过程中发挥多种功能。此外,circRNA在机体免疫调控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对circRNA的深入探索可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该文就circRNA的生物合成、分类和功能作综述,重点讨论circRNA对病毒感染的调控机制以及circRNA作为病毒检测标记物和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从而为病毒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RNA 病毒感染 病毒性疾病 MIRNAS
原文传递
S100A10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化瑞芳 张婧婧 +4 位作者 丁彦 杨佩 刘荣勋 刘科锐 王辉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2261-2267,共7页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的可反复发作的精神类疾病,与大脑回路、神经网络、分子信号通路和神经递质等改变密切相关。S100A10蛋白是S100家族中的一员,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前额叶皮层、海马、杏仁核等多个情绪调节的关键脑区中广泛表达,与五羟色...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的可反复发作的精神类疾病,与大脑回路、神经网络、分子信号通路和神经递质等改变密切相关。S100A10蛋白是S100家族中的一员,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前额叶皮层、海马、杏仁核等多个情绪调节的关键脑区中广泛表达,与五羟色胺受体、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相互作用,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备受关注。基于课题组多年来的研究和最新进展,该文就S100A10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神经和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S100A10在抑郁症发病中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疗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S100A10 前额叶皮层 海马 杏仁核 五羟色胺受体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抗癌生物活性肽对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亚冰 杨凌 +1 位作者 张满 苏秀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944-1951,共8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抗癌生物活性肽(ACBP)对增殖的干预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收集5例手术切除患者的食管癌组织,分离培养得到ESCC CAFs并进行特征指标鉴定;建立CAFs与ESCC... 该研究旨在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抗癌生物活性肽(ACBP)对增殖的干预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收集5例手术切除患者的食管癌组织,分离培养得到ESCC CAFs并进行特征指标鉴定;建立CAFs与ESCC细胞共培养体系,CFSE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收集CAF-1的条件培养基,加入ACBP进行联合培养KYSE140细胞,IncuCyte检测细胞增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该研究成功分离CAFs,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AFs均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不表达E-钙黏蛋白(E-cadherin);相比于单独培养,与CAF-1共培养的KYSE140细胞的CFSE水平降低,细胞融合率增加(P<0.05),细胞中的GLI1和PTCH1的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相比于条件培养基组,ACBP加入可以使KYSE140细胞的融合率下降(P<0.05);相较于单独培养,ACBP加入后KYSE140细胞的GLI1和PTCH1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该研究表明,CAFs可以通过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促进食管癌细胞增殖,ACBP可在与CAFs共培养条件下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 共培养 抗癌生物活性肽 HEDGEHOG 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