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SCD

作品数2939被引量6959H指数24
本刊致力于报道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多年来,在编委会及期刊社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我刊在学术质量上注重选题,多年来坚持每期报道一...查看详情>>
  • 曾用名 眼视光学杂志;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4-845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5909/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2,939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早期双眼视功能恢复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敏 王春晓 +2 位作者 余焕云 沈昌盛 许梅萍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585-591,共7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眼位成功矫正后早期的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1个月眼位矫正成功的患者177例,年龄7~14(9.97...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眼位成功矫正后早期的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1个月眼位矫正成功的患者177例,年龄7~14(9.97±2.16)岁。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术后1个月的眼位和双眼视功能参数,及其与术前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斜视角均符合正位标准,与术前斜视角有显著差异(远距:-2.80^(△)±3.96^(△)vs.-33.67^(△)±9.17^(△),t=-41.83,P<0.001;近距:-4.05^(△)±4.68^(△)vs.-38.50^(△)±9.09^(△),t=-44.27,P<0.001)。远距(2.59±0.38 vs.2.80±0.25,t=7.30,P<0.001)和近距(2.19±0.36 vs.2.36±0.44,t=5.68,P<0.001)立体视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分别有16.4%和22.0%患者获得远距和近距正常的立体视功能。术后远距知觉性融像功能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χ^(2)=8.08,P=0.004),而近距结果与术前比较无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的远距和近距立体视功能与术前年龄、屈光参差度、远距和近距立体视功能呈显著正相关(远距:r=0.15,P=0.043;r=0.19,P=0.012;r=0.28,P<0.001;r=0.22,P=0.004;近距:r=0.23,P=0.002;r=0.34,P<0.001;r=0.15,P=0.043;r=0.49,P<0.001)。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眼位成功矫正后,术后早期立体视和知觉性融像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立体视功能状态与手术年龄、屈光参差量、术前立体视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术后早期 双眼视功能
原文传递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作者署名原则及格式
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05-305,共1页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更改,特殊情况确需更改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更改,特殊情况确需更改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④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以上4条均须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小组 眼视光学 视觉科学 作者署名 修改意见 关键性理论 诚信问题 答辩
原文传递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1年征稿征订启事
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77-77,共1页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温州医科大学承办的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领域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以广大眼科医生、视光配镜师、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眼视光学与视觉...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温州医科大学承办的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领域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以广大眼科医生、视光配镜师、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眼视光学 视觉科学 学术性期刊 征订启事 中华医学会 读者对象 眼科学
原文传递
Toric IOL植入术与PCRI联合传统IOL植入术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娑 何海龙 +1 位作者 夏子尧 王军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34-141,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Toric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术与传统IOL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术(PCRI)在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合并≤3 D角膜散光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循证医学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目的:系统评价Toric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术与传统IOL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术(PCRI)在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合并≤3 D角膜散光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循证医学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ke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万方、中国维普数据库等,搜集有关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及其治疗措施的相关文章,由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将术后裸眼远视力(UCDVA)、散光矫正量、术后残余散光、对比敏感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视力采用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表(LogMAR)的形式进行记录。采用RevMan软件(Ver 5.3)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研究,包含白内障患者352例(510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IOL植入联合PCRI(对照组)相比,Toric IOL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3 D的角膜散光在术后3、6个月UCDVA的更好[均数差(MD)=-0.04,95%CI:-0.07~-0.01,P=0.005];植入Toric IOL组手术散光矫正量大于对照组[MD=0.56,95%CI:0.36~0.76,P<0.001;标准均数差(SMD)=0.94,95%CI:0.47~1.40,P<0.001];植入Toric IOL组术后1个月残余散光度数(MD=-0.13,95%CI:-0.21~-0.04,P=0.003;SMD=-0.34,95%CI:-0.59~-0.10,P=0.007)及术后3、6个月残余散光度数(MD=-0.30,95%CI:-0.51~-0.10,P=0.004;SMD=-0.84,95%CI:-1.42~-0.25,P=0.005)均低于对照组;植入Toric IOL组术后3个月对比敏感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1,95%CI:-0.08~0.11,P=0.77)。结论:与传统IOL植入联合PCRI相比,Toric IOL植入矫正白内障患者合并≤3 D的角膜散光效果更好。同时,Toric IOL在提高患者术后视力上略具优势,但其临床意义可能不大。二者在术后视功能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角膜散光 散光人工晶状体 角膜缘松解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行业公知公认名词缩略语(下)
5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551-551,共1页
原文传递
角膜激光矫正术后上皮重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樊利敏 王铮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36-240,共5页
角膜上皮细胞具有重塑性,角膜激光手术后,为了维持角膜前表面的光滑,上皮细胞重新排列,上皮厚度在不同区域和象限呈现不均匀分布。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幅度受拟矫正屈光度、手术方式、眼表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角膜上皮重塑与术后的屈光回... 角膜上皮细胞具有重塑性,角膜激光手术后,为了维持角膜前表面的光滑,上皮细胞重新排列,上皮厚度在不同区域和象限呈现不均匀分布。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幅度受拟矫正屈光度、手术方式、眼表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角膜上皮重塑与术后的屈光回退有一定的相关性。认识角膜激光矫正术后上皮重塑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屈光手术的精确性。现笔者对目前角膜上皮厚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各种角膜激光矫正术后的上皮重塑特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上皮厚度 重塑 激光视力矫正 屈光回退
原文传递
新疆塔城地区汉族和哈萨克族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晓 李国庆 +3 位作者 徐静 汪京京 王林洪 何叶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903-909,共7页
目的:探讨新疆塔城地区汉族和哈萨克族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对塔城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的患病率情况进行调查。按行政区域划分基本抽... 目的:探讨新疆塔城地区汉族和哈萨克族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对塔城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的患病率情况进行调查。按行政区域划分基本抽样单位(BSU),每个BSU约1000人,若BSU超过1500人则划分为2个以上的BSU。将该地区划分240个BSU,采用随机数表法抽选其中12个BSU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受检者的年龄、民族、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冠心病、紫外线照射时间(夏)和紫外线照射时间(冬)等项目,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受检者是否患有翼状胬肉,并对翼状胬肉的程度进行分级。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上述因素与翼状胬肉患病率之间的关系,对秩和检验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计2114人纳入本次调查研究,其中489人(23.13%)患有翼状胬肉,50~59岁组有65人(21.04%);60~69岁组有168人(24.93%);70~79岁组有219人(23.08%);80岁以上人群中有37人(20.33%)。秩和检验显示不同性别(χ^(2)=5.560,P=0.018)、是否吸烟(χ^(2)=6.568,P=0.010)、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夏季)(χ^(2)=8.884,P<0.001)、是否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χ^(2)=4.397,P=0.036)、是否屈光不正(χ^(2)=8.273,P=0.004)在人群间患翼状胬肉中的比例有差异。Logistic多项回归分析显示紫外线照射(夏)[0—4时:OR=2.184,95%置信区间(CI):0.502-9.175;4—8时:OR=1.651,95%CI:1.256-3.295]、屈光不正(OR=1.903,95%CI:1.425-2.248)为该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塔城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为23.13%,且汉族和哈萨克族不同民族间不具有差异性,紫外线照射(夏)是该地区翼状胬肉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新疆塔城地区
原文传递
正常人瞳孔对光反射的生物力学性能与年龄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浙一 卓佐跑 +3 位作者 张斌 苏彬彬 陈祥钦 姜珺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初步探索正常人瞳孔对光反射曲线的生物力学模型,了解各分量参数与年龄的关系。方法:系列病例研究。使用Oculus Keratograph 4角膜地形图仪的Pupillometer程序收集2015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诊疗中心... 目的:初步探索正常人瞳孔对光反射曲线的生物力学模型,了解各分量参数与年龄的关系。方法:系列病例研究。使用Oculus Keratograph 4角膜地形图仪的Pupillometer程序收集2015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诊疗中心就诊的143名眼部正常受试者一眼的瞳孔对光反射曲线数据,将曲线数据代入Matlab编制的生物力学模型方程,使用逐次逼近法进行拟合求解,获得瞳孔开大肌和瞳孔括约肌的弹性系数和黏滞系数;获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静息、冲动神经量和神经冲动发生的延迟时间。各模型参数与年龄、瞳孔直径(PD)的关系使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43名受试者中男65名,女78名,年龄(45.3±22.6)岁,PD为(5.58±1.06)mm,瞳孔括约肌弹性系数kc为(0.29±0.29)mN/(g·mm^(2)),瞳孔括约肌静息半径L_(0c)为(0.89±0.05)mm,瞳孔开大肌弹性系数kd为(1.27±1.08)mN/(g·mm^(2)),瞳孔开大肌静息长度L_(0d)为(3.40±0.28)mm,虹膜肌肉黏滞系数D为(3.57±0.15)mN·s/(g·mm),副交感神经冲动分量f_(p)为(134.77±33.23)mN/g,交感神经冲动分量f_(s)为(1.26±1.84)mN/g,副交感神经静息分量f_(p0)为(0.19±0.26)mN/g,交感神经静息分量f_(s0)为(0.09±0.12)mN/g,副交感神经冲动延时tp为(1.15±0.10)s,交感神经冲动延时ts为(2.14±0.36)s。其中,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瞳孔对光反射参数为Kc,随年龄增加而减小的瞳孔对光反射参数有PD、kd、L_(0d)、f_(p)、tp,使用对光反射模型预测PD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PD=2.9585-0.0099×年龄+0.0059×f_(p)+1.3259×f_(s0)-1.4853×k_(c)+0.3006×k_(d)+1.0159×L_(0d)(F=79.906,P<0.001)。结论:本研究通过建立虹膜生物力学模型,获取正常人的虹膜黏滞系数、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在瞳孔对光反射中的具体数值,有利于对虹膜或自主神经相关疾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对光反射 生物力学模型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原文传递
西藏墨脱县城中小学生的弱视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曾素华 姚娜 +5 位作者 蔡玥 陈冬翠 龚夏 黄文勇 陈林兴 林静仪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调查我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城区中小学生的弱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在2017年5月对墨脱县城区小学初中的全体学生共833名开展视力普查及基本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及屈光、眼前段、眼底、眼位等检查,对确... 目的:调查我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城区中小学生的弱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在2017年5月对墨脱县城区小学初中的全体学生共833名开展视力普查及基本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及屈光、眼前段、眼底、眼位等检查,对确诊为弱视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发病原因。应用Fisher's精确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的弱视患病率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对弱视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墨脱县城区小学和初中共833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弱视患者为22例(31眼),患病率为2.6%。弱视的发病原因包括屈光参差10例,占45%;屈光不正6例,占27%;斜视3例,占14%;形觉剥夺2例,占9%;其他1例,占5%。性别、年龄不是弱视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墨脱城区中小学生弱视患病率较全国水平偏高。屈光参差及屈光不正是引起弱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中小学生 弱视患病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黏着斑激酶与眼科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汤文权 曹梦丹 +2 位作者 周灯明 潘政 段宣初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397-400,共4页
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细胞的胞质中,能够传递来自细胞膜受体、整合素以及细胞间生长因子的信号,参与调控细胞生长与分化、黏附与迁移、增殖与凋亡等重要生物学过程。FAK在许多相互独立的疾病中... 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细胞的胞质中,能够传递来自细胞膜受体、整合素以及细胞间生长因子的信号,参与调控细胞生长与分化、黏附与迁移、增殖与凋亡等重要生物学过程。FAK在许多相互独立的疾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眼科也不例外,笔者就FAK的一般特性及其在常见眼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揭示这些疾病新的发病机制,为寻找更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 眼胚发育 白内障 青光眼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角膜病
原文传递
湖北省孝感市小学生视力调查及近视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蔡佳玉 邢怡桥 +2 位作者 周炼红 胡卫群 刘钊臣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近视患病率与近视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近视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性研究。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孝感市一年级小学生675人,对其进行视力、屈光状态检查以及一般情况与用眼行...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近视患病率与近视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近视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性研究。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孝感市一年级小学生675人,对其进行视力、屈光状态检查以及一般情况与用眼行为问卷调查,完成每年1次数据收集,共随访3年。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与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年期间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逐年增高,分别为14.1%、25.6%、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5,P<0.001)。2年期间小学生等效球镜度(SE)逐年向负值方向增大,分别为0.25(-0.25,0.50)D、0.00(-0.50,0.25)D、-0.50(-1.75,0.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82,P<0.001)。近视每年新发病率为16.0%~22.7%,近视年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P<0.001)。早产(P=0.014)、父母近视情况(P=0.029)、每天户外活动时间(P=0.024)、每天放学后近距离学习时间(P=0.006)、家长平时是否督促孩子保护眼睛(P=0.004)、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P=0.013)等变量均是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学龄期儿童屈光状态逐年向近视方向发展,近视患病率逐年增加。早产、父母近视、长时间近距离学习以及使用电子产品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与家长督促孩子保护眼睛是近视发生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近视患病率 小学生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单侧非侵袭型真菌性蝶窦炎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一例
12
作者 熊超 王耀华 +2 位作者 程先华 邹时鹏 廖洪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864-867,共4页
患者,女,61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8月余,右眼视力下降半年余,加重3 d”于我院就诊。患者自诉1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急剧下降,不伴眼痛,无眼红、眼球转动痛,16个月前已降至无光感。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逐渐下降,发病来... 患者,女,61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8月余,右眼视力下降半年余,加重3 d”于我院就诊。患者自诉1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急剧下降,不伴眼痛,无眼红、眼球转动痛,16个月前已降至无光感。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逐渐下降,发病来患者未予重视,未曾就诊治疗,近3 d右眼视力急剧下降至光感视力。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史3年,狼疮性肾病2年,口服美卓乐3片/d(既往药物用法及用量不详)、白苓胶囊、尿毒清颗粒治疗。既往有头痛病史近2年,伴有流涕,偶有涕中带血,患者未予重视,未曾就诊,具体诊断不详。否认外伤、中毒、遗传性眼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眼视力 左眼视力 尿毒清颗粒 眼球转动 狼疮性肾病 无光感 药物用法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原文传递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469-469,共1页
著录格式执行GB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未发表的资料和内部刊物、个人通讯不能列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时,可... 著录格式执行GB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未发表的资料和内部刊物、个人通讯不能列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时,可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如有DOI号需补充。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在方括号内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 科学杂志 眼视光学 阿拉伯数字 视觉 文献著录 外文期刊
原文传递
548例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屈光度抽样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姚璐 齐林嵩 +4 位作者 王雪峰 杨庆红 田锐 常耀明 邹志康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观察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初中定选和高一、高二、高三4个阶段的屈光进展情况,分析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屈光度的变化趋势、分布情况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7年11-12月期间整群随机抽取空军青少年航... 目的:观察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初中定选和高一、高二、高三4个阶段的屈光进展情况,分析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屈光度的变化趋势、分布情况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7年11-12月期间整群随机抽取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初三定选合格学生和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共计56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按照《空军招收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体格检查标准》进行检查。以等效球镜度(SE)<-0.5D为近视标准。采用Kruskal-Wallis法、趋势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学生548例。初中定选学生,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SE分别为(0.31±0.34)D(400眼),(0.20±0.39)D(320眼),(0.06±0.42)D(262眼),(-0.10±0.49)D(114眼)。4个不同阶段学生的屈光度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12,P<0.001)。从初中定选至高三年级,学员的屈光度呈逐渐下降趋势(F=230.59,P<0.001),高一、高二、高三时近视率分别为0%、7.6%、21.0%,近视率呈逐年升高趋势(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42,95%CI:1.70~3.45,P<0.001)、读写距离<30cm(OR=2.80,95%CI:1.03~7.66,P=0.045)与近视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随着学年增加,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的屈光状态表现为向近视方向发展,并呈不断加深的趋势,近视率逐年增高。年龄和读写距离较小为近视可能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 人员选拔
原文传递
SMILE矫正近视术后一年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5
作者 姜黎 沈政伟 +4 位作者 江文珊 魏润菁 吴金桃 刘洁华 李丽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4-22,共9页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低、中、高度近视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眼科行SMILE并完成1年随访的近视患者86例(141眼)病历资料...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低、中、高度近视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眼科行SMILE并完成1年随访的近视患者86例(141眼)病历资料,按照术前等效球镜度(SE)分为3组:低度近视组:-0.50D<SE≤-3.00D,35眼;中度近视组:-3.00D<SE≤-6.00D,54眼;高度近视组:-6.00D<SE≤-10.00D,52眼。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SE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各组UCVA随时间点的变化均逐渐提高(P<0.001)。术后1年,3组UCVA≥5.0的眼数分别为35(100%)、54(100%)、50(96%);3组有效指数(EI)分别为1.00±0.01、1.00±0.01、0.99±0.02;3组BCVA均较术前提高,低、中度近视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3,P<0.001;F=19.53,P<0.001),高度近视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无BCVA较术前下降2行及以上者,BCVA达到术前或更好者分别为:34(97%)、51(94%)、47(90%);3组安全性指数(SI)分别为1.01±0.01、1.01±0.01、1.00±0.01。术后1年内低度近视组SE保持稳定;中度近视组术后早期SE略偏正,后逐渐趋于0,并保持稳定;高度近视组术后早期为正视,到术后1年略偏负。结论:低、中、高度近视患者SMILE术后均获得了良好的视力,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其中低、中度近视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近视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溴芬酸钠与氟米龙在LASEK术后应用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琨 耿维莉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507-513,共7页
目的:比较溴芬酸钠与氟米龙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对眼部刺激症状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LASE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0例(12... 目的:比较溴芬酸钠与氟米龙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对眼部刺激症状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LASE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0例(120眼)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溴芬酸钠组和氟米龙组,每组各30例(60眼)。术后第1周,除常规用药外,溴芬酸钠组给予0.1%溴芬酸钠滴眼液每日2次,1周后改为每日4次,1个月后改为每日2次,再滴眼1个月后停药。术后第1周,氟米龙组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2次,1周后停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改用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4次,每月递减1次,4个月后停药。于术后1、2、3、5d观察2组角膜刺激症状及上皮愈合情况。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综合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上皮完整性评估等检查。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4个月行非接触式眼压测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U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溴芬酸钠组角膜刺激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氟米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7.8,P=0.018;F时间=121.7,P<0.001;F交互作用=273.4,P<0.001)。术后1个月时,2组患者LogMAR视力均优于0.0以上,2组各时间点UCVA及BCV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患者屈光度稳定,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1.0,P=0.137;F时间=1.3,P=0.121;F交互作用=1.1,P=0.272)。术后1个月时,溴芬酸钠组6眼(10%)发生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氟米龙组2眼(3%)发生haze。术后溴芬酸钠组各时间点眼压校正值均<21mmHg;氟米龙组术后2周时有5眼(9%)眼压升高,术后1个月时有3眼(5%)眼压升高。术后3个月,2组的SⅠT和BUT均大致恢复到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2组中大部分病例角膜上皮均完整,无荧光着染,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溴芬酸钠滴眼液能有效减轻LASEK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在术后视力恢复及抗炎作用方面安全有效,同时能减少糖皮质激素导致的术后高眼压风险,但角膜haze的发生率较氟米龙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芬酸钠 非甾体类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激素性青光眼
原文传递
microRNA-127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琼洁 董菁 +3 位作者 李丽 陈晓燕 王教 闫东升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546-551,565,共7页
目的:研究microRNA-127(miR-127)在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miR-127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和SP6.5与正常葡萄膜黑色素细胞UM95中的表达水平。细胞... 目的:研究microRNA-127(miR-127)在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miR-127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和SP6.5与正常葡萄膜黑色素细胞UM95中的表达水平。细胞实验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miR-127和阴性对照(NC)转染入M23和SP6.5中,并应用细胞增殖实验法(MTS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转染miR-127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另外,通过RT-qPCR检测用表观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和(或)曲古抑菌素A(TSA)处理后的M23和SP6.5细胞内miR-127的表达水平。MiR-127的表达量及细胞实验各参数在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miR-127在M23和SP6.5中的表达水平低于UM95(t=72.2、591.5,P<0.001)。MTS结果显示,在M23和SP6.5细胞中,转染miR-127组相对细胞数目较NC组的100%分别减少至(62.3±4.2)%和(65.4±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21.6,P<0.001)。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显示,转染miR-127组处于G0/G1期的M23和SP6.5细胞数量比例明显高于NC组(t=-6.7,P=0.003;t=-9.9,P<0.001),同时处于S期的M23和SP6.5细胞数量比例明显低于NC组(t=8.6,P=0.001;t=12.7,P<0.001)。WesternBlot结果表明miR-127可明显降低M23和SP6.5细胞内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水平(t=22.2、15.6,P<0.001)。此外,miR-127在M23和SP6.5细胞中的表达可被5-Aza-dC和TSA诱导上调(P<0.05)。结论:miR-127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而抑制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并可被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表观遗传机制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microRNA-127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表观遗传调控
原文传递
角膜阻滞量对高度近视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帆 张红 +4 位作者 黄磊 康杨 吴琼 杜春宇 胡琦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708-712,共5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角膜生物力学因素——角膜阻滞量对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视光学中心行飞秒激光LASIK的青年患者103例(206眼),按照术...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角膜生物力学因素——角膜阻滞量对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视光学中心行飞秒激光LASIK的青年患者103例(206眼),按照术前不同角膜阻滞量分为A组(54例,角膜迟滞因子<9.6)和B组(46例,角膜迟滞因子>9.6),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采用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2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最终100例患者(200眼)完成研究,其中A组54例,B组46例。A组术后1、3、6、12个月的后表面曲率分别为(6.37±0.09)D、(6.44±0.09)D、(6.43±0.09)D、(6.43±0.09)D,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11,P<0.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1、3、6、12个月的后表面曲率分别为(6.29±0.08)D、(6.36±0.09)D、(6.37±0.09)D、(6.37±0.09)D,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05,P<0.001),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术前的后表面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1、3、6、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4.39、3.56、3.17,P<0.05)。结论:高度近视行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均产生变化,术前角膜迟滞量对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量存在影响。屈光手术术前筛查需要充分考虑到角膜生物力学因素对术后角膜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生物力学 后表面曲率
原文传递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行业公知公认名词缩略语(Ⅰ)
19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51-151,共1页
原文传递
先天性无虹膜家系中发现PAX6基因新的致病突变
20
作者 邢怡桥 李印 +2 位作者 李拓 李家璋 杨琳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19-224,共6页
目的 对中国一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PAX6基因突变检测,以确定其突变位点.方法实验研究.收集一先天性无虹膜家系,采集该家系患者及健康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收集100名健康人外周血作为正常对照,采用Sanger测序的方法对PAX6基因的11个外显子... 目的 对中国一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PAX6基因突变检测,以确定其突变位点.方法实验研究.收集一先天性无虹膜家系,采集该家系患者及健康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收集100名健康人外周血作为正常对照,采用Sanger测序的方法对PAX6基因的11个外显子(外显子4-14)以及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域进行测序,随后进行家系共分离分析以及正常样本的对照分析.结果该家系8名成员经全面眼科检查,3名确诊为先天性无虹膜,且合并有复杂的眼部表型,包括不同程度的角膜病变、不同类型的白内障、黄斑发育不良、轻度上睑下垂和轻度眼球水平震颤等.在该家系患者中发现一个新杂合突变[c.569_570delinsACGG(p.Ile190Asnfs*18)],该突变可致PAX6基因编码的蛋白截短,该突变符合共分离且在100名正常对照者中未检测到.结论PAX6基因第8外显子上一个新的杂合突变[c.569_570delinsACGG(p.Ile190Asnfs*18)]为本研究中先天性无虹膜家系的致病突变,该突变与先天性无虹膜有关,本研究扩大了PAX6基因的突变频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虹膜 DNA突变分析 PAX6基因 基因型-表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