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安徽农业科学》

作品数87663被引量283903H指数64
《安徽农业科学》创刊于1961年,是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安徽农业科学》编辑部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下属机构)。201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类学术期刊(首批),A4开本,国...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517-6611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4-1076/S
  • 出版周期半月刊
共找到87,6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市常见绿化树种叶片多酚和叶绿素特征差异研究
1
作者 何真敏 彭凌霄 +4 位作者 孙泽 李金仙 张春华 孙永玉 戚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20-124,共5页
以昆明市10种常见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测量计测定不同树种叶绿素含量、植物多酚类物质含量,比较不同树种新叶和老叶叶绿素含量、植物多酚类物质,分析叶龄、叶位对不同树种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多酚类物质的影响。... 以昆明市10种常见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测量计测定不同树种叶绿素含量、植物多酚类物质含量,比较不同树种新叶和老叶叶绿素含量、植物多酚类物质,分析叶龄、叶位对不同树种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多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种叶绿素含量及植物多酚类物质含量与叶位不显著相关(P>0.05),与叶龄呈显著相关(P<0.05)。证明造成树种间叶绿素、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并非来自叶位的不同,而是与树种叶龄有明显相关,同时树种间叶绿素、多酚类物质含量不同也与树种间的差异相关,这可为昆明地区阔叶林选种的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 叶绿素 植物多酚类物质 昆明地区
下载PDF
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1
2
作者 廖璐 刘圣兰 陶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45-249,共5页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的伟大创新,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其中,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由于受到多方资源和多个主体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资金支持缺乏、服务供需不匹配、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困...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的伟大创新,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其中,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由于受到多方资源和多个主体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资金支持缺乏、服务供需不匹配、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困境。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从资金、服务供需和管理机制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思考,以进一步激发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活力,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乡村振兴 农业技术推广
下载PDF
氧浓度对丝绸上霉菌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李邦玉 马思毓 李菊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83-186,212,共5页
以黑曲霉、桔青霉为例,利用物联网系统监测培养箱温度、湿度和氧浓度,研究氧浓度对黑曲霉、桔青霉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温度(28±1)℃、湿度60%~80%条件下培养7 d,黑曲霉生长所需的氧浓度最低值为0.7%。高浓度氧气能满足其有氧代... 以黑曲霉、桔青霉为例,利用物联网系统监测培养箱温度、湿度和氧浓度,研究氧浓度对黑曲霉、桔青霉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温度(28±1)℃、湿度60%~80%条件下培养7 d,黑曲霉生长所需的氧浓度最低值为0.7%。高浓度氧气能满足其有氧代谢,从而使生长发育达到饱和状态;低浓度氧气不能满足其有氧代谢,从而导致生长发育不充分。当氧浓度低至0.7%时,黑曲霉停止代谢活动。氧浓度对桔青霉生长存在类似的影响。研究丝绸文物上的常见霉菌生长与氧浓度的规律以及氧浓度阈值,为丝绸文物保藏及其装置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浓度 丝绸 黑曲霉 桔青霉
下载PDF
不同防控措施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王菲菲 刘利兰 +4 位作者 管云 李慎磊 李勇华 黎倩莹 欧继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21-123,131,共4页
为了解不同防控措施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促进土壤处理和防虫网的推广应用,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药为对照,比较防虫网和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及其使用成本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处理联合防... 为了解不同防控措施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促进土壤处理和防虫网的推广应用,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药为对照,比较防虫网和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及其使用成本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最高,达86.5%,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为77.2%。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和防虫网处理区单株质量和产量均比常规防治区高,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3次,农药使用量减少38%~58%。综合考虑防治效果、物资成本和增产效果等因素,生产中推荐全生育期使用小拱棚防虫网防治黄曲条跳甲,经济允许条件下可利用生物制剂进行土壤处理,具有一定增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施 黄曲条跳甲 土壤处理 防虫网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透视——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调研
5
作者 毛平 张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26-228,232,共4页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促进弱,产业发展能力与乡村产业发展主体性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参与不足,政治参与不能满足乡村治理的主体性要求;社会地位制约,家庭及社会建设主体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积极应对,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组织,重视法治及社会支持,保证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妇女 乡村振兴 彝族 凉山
下载PDF
干燥和储存方式对广藿香有效成分的影响
6
作者 郑海 王如意 +3 位作者 郑怡 钟木源 颜秀燕 周伟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70-17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储存方式和储存时间对广藿香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发汗、阴干、晒干和烘干法作为干燥方式,常规、低温和气调储存作为储存方式,储存180和360 d后的挥发油、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含量作为衡量标准。[结果]烘干...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储存方式和储存时间对广藿香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发汗、阴干、晒干和烘干法作为干燥方式,常规、低温和气调储存作为储存方式,储存180和360 d后的挥发油、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含量作为衡量标准。[结果]烘干和晒干法容易造成挥发油的损失,酮醇总含量较低;发汗法有利于有效成分保留。常规储存180 d后广藿香药材出现发霉、虫蛀、褐变以及有效成分降低的现象。气调储存广藿香药材变化较小。[结论]发汗法和气调储存可作为广藿香产地初加工方法及储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有效成分 产地初加工 储存方式 干燥方式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成熟林凋落叶“三大素”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7
作者 张野 雷泽勇 +3 位作者 赵国军 周凤艳 杨晓红 杨雨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揭示樟子松人工成熟林凋落叶“三大素”含量(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变化机理及影响因子,为樟子松人工成熟林的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镇成熟期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生长阶段分别为43、49、65 a,林分密度分别为400、... 揭示樟子松人工成熟林凋落叶“三大素”含量(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变化机理及影响因子,为樟子松人工成熟林的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镇成熟期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生长阶段分别为43、49、65 a,林分密度分别为400、625、800株/hm 2,各3次重复)为研究对象,对凋落叶“三大素”含量的动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凋落叶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均在3月出现峰值,2月出现相对较低值。3—6月这3种成分的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7月3种成分的含量差值最大,分别为木质素(432.44 g/kg)、纤维素(222.34 g/kg)、半纤维素(343.08 g/kg)。10—12月这3种成分的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林分生长、林分密度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凋落叶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从3种成分含量的均值来看,800株/hm 2林分密度下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最高,400株/hm 2林分密度下的纤维素含量最高,且在不同林分密度和生长条件下3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不同。月最大风速与樟子松凋落叶木质素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成熟林 凋落叶 木质素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气候因子 林分密度
下载PDF
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美国白蛾的田间药效评价
8
作者 苑士涛 李梦瑶 +2 位作者 葛亚菲 李旭昭 魏国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36-138,192,共4页
[目的]明确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美国白蛾的田间防效及最适药剂用量。[方法]采用喷雾处理对美国白蛾盛发前期三龄幼虫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1.2%烟碱·苦参碱乳油6、8、12 mg/L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 d为87.83%~92.61%,药... [目的]明确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美国白蛾的田间防效及最适药剂用量。[方法]采用喷雾处理对美国白蛾盛发前期三龄幼虫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1.2%烟碱·苦参碱乳油6、8、12 mg/L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 d为87.83%~92.61%,药后14 d防效达到最高,为95.85%~97.99%。1.5%苦参碱可溶液剂、0.5%虫菊·苦参碱可溶液剂药后14 d防效达到最佳,分别为84.62%~95.13%、89.14%~91.93%。[结论]1.2%烟碱·苦参碱乳油推荐有效成分含量6~12 mg/L对美国白蛾盛发前期三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可大面积推广使用。0.5%虫菊·苦参碱可溶液剂和1.5%苦参碱可溶液剂在防治时也可进行交替使用,对杨树生长、有益天敌种类和数量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植物源杀虫剂 美国白蛾 田间防效
下载PDF
桑多酚微囊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9
作者 赵鹏 杨尚 +5 位作者 张慧玲 温伦军 胡霞 孙海鹏 崔自学 侯启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66-169,共4页
以β-环糊精为壁材,桑多酚提取液为芯材,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桑多酚微囊,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桑多酚微囊包埋率随β-环糊精的增加而提高,二者比值≤1∶3时多酚含量和包埋率趋于稳定;扫描电镜观察,桑多酚微囊分散效果较好;微囊... 以β-环糊精为壁材,桑多酚提取液为芯材,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桑多酚微囊,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桑多酚微囊包埋率随β-环糊精的增加而提高,二者比值≤1∶3时多酚含量和包埋率趋于稳定;扫描电镜观察,桑多酚微囊分散效果较好;微囊化可以显著改善桑多酚在贮藏期间的稳定性,减少多酚在胃液中的损耗,增加其在肠液中的释放量;桑多酚微囊对·OH、DPPH·和O_(2)^(-)·的清除率与桑多酚相当,说明微囊化未影响其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多酚 微囊 制备 冷冻干燥 特性 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PBL+PDCA循环”导向的课程思政金课建设探究——以兽医外科学为例
10
作者 胡威 刘犇 +5 位作者 方满新 郑文亚 杨雪 张晓燕 胡迎东 李指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76-278,282,共4页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更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厚植家国情怀新兽医科技人才的需求,兽医外科学课程应将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作为课程建设目标。基于“PBL+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将兽医外科学课程思政元素与理论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升华...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更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厚植家国情怀新兽医科技人才的需求,兽医外科学课程应将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作为课程建设目标。基于“PBL+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将兽医外科学课程思政元素与理论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升华课程教学团队素养,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兽医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打造一门高质量的兽医外科学课程思政金课提供有效帮助,培养爱农兴农、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新兽医科技人才,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PDCA循环 兽医外科学 课程思政 金课建设 新兽医科技人才
下载PDF
黄粉虫抗菌肽的诱导·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11
作者 刘雪兰 董以雷 +7 位作者 Dalle Zotte 伏春燕 张亨 石天虹 李霞 魏祥法 刘瑞亭 阎佩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86-90,27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诱导对黄粉虫抗菌肽活性的影响,为黄粉虫抗菌肽的修饰改造、分子克隆、外源表达等奠定基础。[方法]选7龄、8龄、9龄的黄粉虫幼虫,以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为诱导菌采用微量注射法、针刺法诱导抗菌肽,对不同菌液浓度和不...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诱导对黄粉虫抗菌肽活性的影响,为黄粉虫抗菌肽的修饰改造、分子克隆、外源表达等奠定基础。[方法]选7龄、8龄、9龄的黄粉虫幼虫,以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为诱导菌采用微量注射法、针刺法诱导抗菌肽,对不同菌液浓度和不同方法诱导的不同龄期黄粉虫幼虫抗菌肽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①黄粉虫龄期对抗菌肽活性有显著影响。采用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作为诱导菌,对7龄、8龄和9龄黄粉虫进行诱导,在诱导处理中,8龄幼虫诱导的抗菌肽活性显著大于其他龄期幼虫诱导的抗菌肽活性(P<0.05)。②不同菌液浓度诱导黄粉虫幼虫产生的抗菌肽抑菌活性存在差异。菌液浓度为对数期浓度稀释100倍时抗菌肽活性显著大于其他稀释倍数诱导的抗菌肽活性(P<0.05)。③不同方法诱导产生的抗菌肽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微量注射诱导的抗菌肽活性显著大于针刺诱导的抗菌肽活性(P<0.05)。④2种细菌诱导的抗菌肽活性有显著差异。采用沙门氏菌诱导的抗菌肽最高活性显著大于采用巴氏杆菌诱导的抗菌最高活性(P<0.05)。[结论]黄粉虫抗菌肽的活性受黄粉虫龄期、诱导源微生物种类、菌液浓度、诱导方法的影响。该研究中,以8龄黄粉虫为试验动物,采用对数期沙门氏菌液稀释100倍进行微量注射法诱导,所获得的抗菌肽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黄粉虫 抑菌活性 诱导方法
下载PDF
不同发育时期澳洲坚果叶片花青素分析
12
作者 史鹏飞 施蕊 +1 位作者 蔡婷婷 李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81-186,196,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发育时期澳洲坚果叶片花青素的含量变化。[方法]以云南省临沧市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广泛种植的优良品种O.C.为研究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不同发育时期(开花后30、60、90 d,分别标记为S_(1)、S_(2... [目的]探究不同发育时期澳洲坚果叶片花青素的含量变化。[方法]以云南省临沧市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广泛种植的优良品种O.C.为研究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不同发育时期(开花后30、60、90 d,分别标记为S_(1)、S_(2)、S_(3))澳洲坚果叶片花青素含量。[结果]澳洲坚果叶片中共检测出108种代谢产物,S_(1)较S_(2)共有7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质,S_(1)较S_(3)共有18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质,S_(2)较S_(3)共有20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质。以S_(1)为对照,S_(2)有1个物质含量上调,5个物质含量下调;而S_(3)有5个物质含量上调,13个物质含量下调。以S_(2)为对照,S_(3)有6个物质含量上调,14个物质含量下调。S_(1)、S_(2)、S_(3)样品比较,共有6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分别是芍药花色素-3-O-半乳糖苷、芍药花色素-3-O-阿拉伯糖苷、锦葵色素-3-O-半乳糖苷、锦葵色素-3-O-阿拉伯糖苷、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和柚皮素,且这6种共有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在S_(1)时期合成,且含量随着叶片的生长而下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坚果叶片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叶片 不同发育时期 花青素含量
下载PDF
湘西北地区雪茄烟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
13
作者 郭世杰 王会青 +3 位作者 汪薇 田金艳 戴曦 王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07-212,共6页
为了明确湘西北地区雪茄烟种植气候适宜性,以7个县1991-2020年的气候观测数据为基础资料,选取10项关键气候因子,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湘西北地区的气候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湘西北地区种植雪茄烟的气候适宜性... 为了明确湘西北地区雪茄烟种植气候适宜性,以7个县1991-2020年的气候观测数据为基础资料,选取10项关键气候因子,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湘西北地区的气候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湘西北地区种植雪茄烟的气候适宜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慈利县、麻阳县、靖州县、龙山县、凤凰县、桑植县、永顺县。湘西北各县均存在5月初-6月初降雨量和7月初-8月底降雨量偏多、5月初-8月底日照时数偏低的情况,这是雪茄烟生产种植的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 气候适宜性 温度 降雨量 湿度 日照时数 湘西北地区
下载PDF
祁连山北麓荒漠草原不同牧草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14
作者 李淳玥 甘辉林 +1 位作者 马垭杰 顾新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37-139,143,共4页
[目的]筛选适宜的牧草品种和优良的混播类型,为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祁连山北麓温性荒漠草原开展了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驼绒黎(Krascheninnikovia ceratoides)、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沙米... [目的]筛选适宜的牧草品种和优良的混播类型,为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祁连山北麓温性荒漠草原开展了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驼绒黎(Krascheninnikovia ceratoides)、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绢蒿(Seriphidium nitrosum)、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和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共9个品种的补播及混播适应性研究,调查记录了各品种及不同品种混播组合的生长高度、覆盖度、产草量等指标。[结果]无芒隐子草、沙蒿、沙米的生长发育表现优于其他品种,草产量较高,分别为6880.5、5329.5、5259.0 kg/hm^(2),具有较强的区域适应性。沙米+驼绒黎+无芒隐子草+草木樨的混播组合和无芒隐子草+沙蒿+驼绒黎+绢蒿的混播组合可以显著提高草产量,是退化荒漠草地恢复的最佳混播类型。[结论]无芒隐子草、沙蒿、沙米的适应性好、产量较高,可以作为荒漠草原改良的适宜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牧草 草产量 适应性 祁连山
下载PDF
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李宝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4期197-200,共4页
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对2012—2021年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1年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逐年增大趋势,但较全国水平而... 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对2012—2021年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1年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逐年增大趋势,但较全国水平而言,仍处于较低水平;节水灌溉工程投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个因素对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较大,且均属于积极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大节水灌溉工程投资、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优化灌区的管理水平等措施,有效提高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水 有效利用系数 影响因素 安徽省
下载PDF
柳兰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韩阳阳 廖成松 +1 位作者 唐超 唐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1-6,共6页
柳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世界多地均有分布,且药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手段如GC-MS、UPLC-DAD-MS/MS、荧光定量法等分析结果表明,柳兰中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有多酚类化合物、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亲脂类化合物如脂肪酸和萜类等物质。药理研... 柳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世界多地均有分布,且药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手段如GC-MS、UPLC-DAD-MS/MS、荧光定量法等分析结果表明,柳兰中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有多酚类化合物、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亲脂类化合物如脂肪酸和萜类等物质。药理研究结果表明,柳兰提取物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抗氧化和老化、抑制细胞增生及伤口愈合等多种药理作用。对近年来柳兰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柳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开发利用 柳兰
下载PDF
3种黄檀属木材DNA条形码识别研究
17
作者 余敏 张彭俐 +1 位作者 王金波 高俊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4期99-101,141,共4页
以降香黄檀、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木材为研究对象,提取木材DNA并扩增trnL和trnS-trnG序列,比较黄檀属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成功率,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评价不同DNA条形码序列的鉴定能力。结果表明:3种黄檀属木材叶绿体编码基因片段... 以降香黄檀、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木材为研究对象,提取木材DNA并扩增trnL和trnS-trnG序列,比较黄檀属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成功率,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评价不同DNA条形码序列的鉴定能力。结果表明:3种黄檀属木材叶绿体编码基因片段trnL和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S-trnG序列的PCR扩增成功率分别为82%和59%,PCR产物克隆测序成功率均为100%。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种间的碱基变异和插入缺失数量均高于种内。基于叶绿体编码基因序列trnL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能够成功区分3种黄檀属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檀属 DNA提取 DNA条形码 木材识别
下载PDF
锦鲤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8
作者 陈莉 周广彪 +4 位作者 郑耿东 温尔英 陈文婉 吴松浩 利光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90-94,共5页
[目的]探究锦鲤疱疹病毒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结构功能特征。[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胸苷激酶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结构域及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TK蛋白编码224个氨基... [目的]探究锦鲤疱疹病毒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结构功能特征。[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胸苷激酶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结构域及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TK蛋白编码224个氨基酸,不稳定系数较大,属于不稳定蛋白;且该蛋白不含有信号肽及跨膜结构,位于膜外;结构域位于2-175氨基酸残基区域,与其他病毒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锦鲤疱疹病毒TK基因与鲤科疱疹病毒亲缘关系较近。[结论]对锦鲤疱疹病毒TK基因的分析,为深入研究锦鲤疱疹病毒的特性及分子机制,采取更有效的精准防控措施提供了基础保障,也为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 胸苷激酶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白术叶片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小刚 王华 +2 位作者 周武先 由金文 张美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28-131,共4页
[目的]优化白术叶片DNA提取方法,提取高质量DNA,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以白术叶片为材料,比较常规CTAB法、改良CTAB法、SDS法、试剂盒法提取DNA的效果,并对改良CTAB法中的裂解温度、裂解时间、核分离液解离次数进行优化,用琼脂糖... [目的]优化白术叶片DNA提取方法,提取高质量DNA,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以白术叶片为材料,比较常规CTAB法、改良CTAB法、SDS法、试剂盒法提取DNA的效果,并对改良CTAB法中的裂解温度、裂解时间、核分离液解离次数进行优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微量核酸测定仪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最后通过ISSR-PCR验证优化的改良CTAB法提取DNA的效果。[结果]4种方法中,改良CTAB法提取白术叶片DNA效果最好。针对叶片的改良CTAB法的优化条件为裂解温度65℃、裂解时间20 min、解离次数2次;ISSR-PCR验证结果表明扩增条带清晰稳定,无拖尾。[结论]优化后的改良CTAB法提取白术叶片DNA质量高,可用于白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DNA 提取方法 改良CTAB法
下载PDF
菊科花卉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中的应用
20
作者 仇莉 袁媛 陈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92-98,共7页
通过对过去6年菊科花卉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中的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其中71种、隶属于50属的菊科花卉的生活型、原产地及观赏特性。结果表明,园区内花境中菊科花卉种类丰富、品种多样,在色彩、立面和质感等方面能够丰富... 通过对过去6年菊科花卉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中的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其中71种、隶属于50属的菊科花卉的生活型、原产地及观赏特性。结果表明,园区内花境中菊科花卉种类丰富、品种多样,在色彩、立面和质感等方面能够丰富不同季节花境的景观层次,并基于此进行了菊科专类植物花境的实践探索。结果表明,宜增加多年生菊科花卉的应用,营造长效花境景观,一、二年生菊科花卉适当配置,为景观增色;应进一步开发利用菊科野生花卉,筛选更多适生的菊科乡土植物和新优植物,使菊科花卉成为节约型花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花卉 国家植物园(北园) 花境 观赏特性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