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作品数9882被引量17582H指数21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创刊于2004年。本刊以广大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师、预防和护理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介绍心血管领域最新的专业资讯及临床科研成果和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研究...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2-3015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4-1581/R
  • 出版周期旬刊
共找到9,8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循时经络推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吴运娴 杜辰艺 刘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 观察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时开展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循时经络推按对于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抽选76例为对象,用数字表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8例,开展常规护理支持)... 目的 观察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时开展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循时经络推按对于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抽选76例为对象,用数字表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8例,开展常规护理支持)和观察组(38例,开展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循时经络推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水平,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ADL评分,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时开展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循时经络推按,可以提升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依从性 中药穴位贴敷 中医循时经络推按 心功能
下载PDF
益气温阳利水中药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胡倩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分析益气温阳利水中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遵循1:1原则随机分组,各40例,西药治疗记为对照组,益气温阳利水中药治疗记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 目的 分析益气温阳利水中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遵循1:1原则随机分组,各40例,西药治疗记为对照组,益气温阳利水中药治疗记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LVEDD为(54.26±6.44)mm、LVESD为(53.66±4.24)mm低于对照组的(58.65±6.43)mm、(47.65±4.35)mm,FS为(35.46±3.46)%、LVEF为(50.65±2.46)%、E/A为(0.99±0.12)高于对照组的(27.65±3.33)%、(46.25±2.45)%、(0.71±0.13)(P<0.05);观察组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72.97%,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 经益气温阳利水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机体状况,恢复其运动机能,促使其病情归转,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温阳 活血利水 中药治疗 心力衰竭 疗效 心功能
下载PDF
经皮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
作者 曾添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股动脉穿刺,实验组采取桡动脉穿刺。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心功能、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 目的探究经皮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股动脉穿刺,实验组采取桡动脉穿刺。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心功能、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穿刺用时长于对照组(P<0.05),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与术后第1 d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穿刺成功率以及手术成功率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中采取经桡动脉穿刺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加快出院,疼痛感较低,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下载PDF
自我管理联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
4
作者 陈秀端 戴美苏 郭燕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19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联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联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另32例患者采用自我管理联合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自护能力评定量表(ESCA)的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及焦虑抑郁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相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自理能力各维度评分相比组内干预前均有一定上升(P<0.05),研究组要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实施自我管理联合护理干预可以在疏导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护理干预 高血压 下肢骨折 负性情绪 血压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检测心外膜脂肪组织联合左心耳射血分数对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张建丰 张华 卢克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14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测心外膜脂肪组织(EAT)联合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对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7 d内是否新...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测心外膜脂肪组织(EAT)联合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对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7 d内是否新发房颤将患者分为房颤组(20例)和非房颤组(55例),入院后均行MSCT检查,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入院时心外膜脂肪组织容积(EATV)、LAAEF,分析入院时EATV、LAAEF与并发房颤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影响因素,ROC分析入院时EATV、LAAEF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房颤组相比,房颤组LAD、LVEDD较高,LVEF较低(P<0.05);入院时房颤组EATV高于非房颤组,LAAEF指标低于非房颤组(P<0.05);入院时EATV与LAD、LVEDD、并发房颤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LAAEF与LAD、LVEDD、并发房颤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LAD、LVEDD、EATV、LVEF、LAAEF均是冠心病患者住院7 d内并发房颤的重要影响因素;入院时EATV、LAAEF水平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住院7 d内并发房颤的AUC为0.806,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70.91%。结论 EAT、LAAEF为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为临床早期预测评估提供可靠依据,以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房颤 心外膜脂肪组织容积 左心耳射血分数
下载PDF
基于ERAS护理措施在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吕春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36期56-59,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措施在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76例PCI术后晚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措施在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76例PCI术后晚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ERAS护理措施。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QOL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4周后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94.78±10.21)vs(112.58±14.65)mmHg,(77.26±7.75)vs(88.41±10.35)mmHg](P<0.05);观察组LVEDD、SV、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QOL评分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高于对照组(23.68%)(P<0.05),护理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ERAS护理措施在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压和心功能水平,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高血压 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护理
下载PDF
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李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34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运动康复护理的成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法应用数字表法,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经常规护理,基于此实...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运动康复护理的成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法应用数字表法,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经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予以运动康复护理,比较分析不同护理对患者造成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LVESD、MLHF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MLHFQ评分有所下降、LVEF升高,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运动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护理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预警式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8
作者 郑小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3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预警式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纳入对象: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且依据患者的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5例实施预警式护理措施,对两组... 目的探讨分析预警式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纳入对象: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且依据患者的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5例实施预警式护理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相比于对照组(13.33%),观察组(2.22%)明显更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医嘱执行度、心理依从度以及饮食规律度均较对照组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实施预警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症状,且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式护理 冠心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早期康复性护理干预结合系统化健康指导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榕 翁克姬 陈丹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性护理干预结合系统化健康指导实施于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严格纳排标准,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合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实...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性护理干预结合系统化健康指导实施于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严格纳排标准,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合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实行早期康复性护理干预结合系统化健康指导,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展开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38.29±3.91)分、SDS评分(40.59±3.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41±3.63)分、(48.39±4.82)分,同时观察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性护理干预结合系统化健康指导的实施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保障良好睡眠质量,同时促进生活质量大幅度改善,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性护理干预 系统化健康指导 脑出血 焦虑抑郁、睡眠质量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对知识掌握评分及剖宫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丽婷 庄丽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5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其知识掌握评分、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0例,按1:1比例均分为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其知识掌握评分、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0例,按1:1比例均分为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知识掌握评分、剖宫产率。结果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促使患者掌握疾病健康知识,改善妊娠结局,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知识掌握 剖宫产率
下载PDF
批判性思维下问题导向干预对ACS患者PCI术后遵医行为和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11
作者 翁丽群 李泽伟 林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6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批判性思维下问题导向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遵医行为和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该院进... 目的探讨批判性思维下问题导向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遵医行为和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该院进行PCI治疗的7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配模式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批判性思维下问题导向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不同干预模式对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饮食、服药、运动、生活方式、随诊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心绞痛反复发作、严重心律失常、再次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批判性思维下问题导向干预可以提高ACS患者PCI术后遵医行为的发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批判性思维下问题导向干预 术后遵医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对老年气虚血瘀型失代偿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CysC的影响
12
作者 杨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9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失代偿期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阜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气虚血瘀型失代偿期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失代偿期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阜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气虚血瘀型失代偿期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持续用药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治疗后LVEF、SV为(54.37±4.89)%、(71.32±5.85)mL,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为(40.31±4.12)mm、(50.47±5.06)m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ysC、NT-proBNP水平为(0.78±0.11)mg/L、(1689.63±152.71)μ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悸气短、下肢浮肿、胸闷乏力积分为(0.69±0.11)分、(0.71±0.12)分、(0.57±0.0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相当(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可提高气虚血瘀型CHF治疗效果,降低CysC、NT-proBN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加快心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失代偿期 益气活血法 心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与运动康复治疗联用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13
作者 陈毅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35期9-11,14,共4页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对心功能、运动耐量的改善作用和疗效。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共选取永安市立医院90例患有慢性心衰的病人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对心功能、运动耐量的改善作用和疗效。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共选取永安市立医院90例患有慢性心衰的病人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运动康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88.89%)比常规组高(71.11%)(P<0.05)。干预后联合组LVEF、LVEDD和LVESD都比常规组优(P<0.05)。干预后联合组的运动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4.44%)的不良反应比常规组(17.78%)低(P<0.05)。结论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运动疗法可有效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慢性心衰 运动康复治疗 运动耐量
下载PDF
麝香通心滴丸联合SGLT-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4
作者 刘国平 杨俊杰 邓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9期22-25,共4页
目的 探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SGLT-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广州开发区医院收治并接受PCI治疗的72例AMI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 探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SGLT-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广州开发区医院收治并接受PCI治疗的72例AMI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PCI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治疗,研究组给予麝香通心滴丸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CTFC)、ST段回落情况、心脏彩超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研究组PCI术后CTFC[(32.10±8.27)vs(37.18±10.13)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回落幅度[(65.28±12.05)vs(59.31±10.72)%]、ST段回落良好率[94.44%vs77.7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7 d,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nBN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LVEF、LVEDD、CK-MB、c TnT、NT-pronBNP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通心滴丸联合SGLT-2抑制剂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肌微循环灌注,起到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和保护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再灌注损伤 麝香通心滴丸 SGLT-2抑制剂
下载PDF
路径式护理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联用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杨和琴 陈仪 陈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7期85-87,90,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路径式护理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干预的临床效果,评估对患者血氧指标、并发症以及心功能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的90例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路径式护理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干预的临床效果,评估对患者血氧指标、并发症以及心功能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的90例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处理,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联合常规护理,后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联合路径式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血氧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氧指标以及心功能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接受路径式护理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联合干预对于改善血氧状态以及促进患者心功能水平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式护理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 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 血氧指标 心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并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吴爱治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9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并肝硬化腹水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时段开展研究,选择60例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两组,各30例,组别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行综合护...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并肝硬化腹水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时段开展研究,选择60例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两组,各30例,组别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检测并对比血压控制情况,同时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患者心理状态开展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96.82±8.44 vs 97.85±8.66)mmHg、(162.98±10.48 vs 163.54±10.22)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82.36±6.85)mmHg、收缩压(121.63±8.66)mmHg均低于对照组(91.41±7.66)mmHg、(141.41±9.2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并高血压患者实行综合护理模式,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基础上,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使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取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高血压 肝硬化 腹水 腹水量
下载PDF
呼吸生物反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陈梦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评定呼吸生物反馈用于冠心病者中对其心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冠心病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化方法分组,常规心内科护理者50例为对照组,呼吸生物反馈干预者50例为试验组,评定两组心功能、睡眠... 目的评定呼吸生物反馈用于冠心病者中对其心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冠心病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化方法分组,常规心内科护理者50例为对照组,呼吸生物反馈干预者50例为试验组,评定两组心功能、睡眠质量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的差异。结果两组干预后LVE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LVESD、LVEDD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干预后LVEF水平更高,LVESD、LVEDD水平更低(P<0.05);评定睡眠质量显示试验组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总分等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评定心血管事件显示试验组发生率为(2.00%),较对照组发生率(14.00%)更低(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者接受呼吸生物反馈干预方案,能较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睡眠质量,且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生物反馈 冠心病 心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血清CysC、IL-35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18
作者 万伟 胡良坤 梅迎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7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460例NSTEMI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均行PCI治疗,术后...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460例NSTEMI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均行PCI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CysC、IL-35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CysC、IL-35水平与NSTEMI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全部460例NSTEMI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随访(7.81±1.93)个月;短期预后不良79例,占17.17%;预后不良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I)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CysC、IL-35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血清CK、c Tnl水平高表达可能作为NSTEMI患者PCI治疗短期预后的风险因子(OR>1,P<0.05);血清CysC、IL-35水平高表达可能作为NSTEMI患者PCI治疗短期预后的保护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CysC、IL-35单一及联合预测NSTEMI患者PCI治疗短期预后不良风险的AUC分别为0.772、0.825、0.840,AUC均>0.70,且以入院时血清CysC、IL-35水平的cut-off值取0.835 mg/L、19.005 pg/mL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血清CysC、IL-35水平与NSTEMI患者PCI治疗短期预后有关,二者联合检测更利于NSTEMI患者PCI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胱抑素C 白细胞介素-3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脑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检测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林海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6期3-5,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脑钠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对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86例,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生存率及不...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脑钠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对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86例,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生存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患者存活,不良事件发生率<30%)55例和预后不良组(患者死亡,不良事件发生率≥30%)31例,术后3 d,比较不同预后情况患者血清cTnⅠ、MYO、BNP及LVEF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入院时血清cTnⅠ、MYO、BNP及LVEF水平对A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的血清cTnⅠ、MYO、BNP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ROC分析显示,血清cTnⅠ、MYO、BNP、LVEF以及四者联合评估A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32、0.727、0.764、0.702和0.882。四者联合评估AS患者预后的价值最大。结论血清cTnⅠ、MYO、BNP及LVEF水平检测与AS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血清cTnⅠ、MYO、BNP高水平、LVEF低水平提示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红蛋白 脑钠肽 左室射血分数 主动脉瓣狭窄 术后预后
下载PDF
术后淋巴细胞数与单核细胞数的比值对合并高血压的肺癌患者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志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1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术后淋巴细胞数和单核细胞数比值(LMR)用于预测伴高血压肺癌患者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伴高血压的肺癌患者总共48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后3年内的预后情况分成预后良好组(n=20)和预后不良... 目的分析术后淋巴细胞数和单核细胞数比值(LMR)用于预测伴高血压肺癌患者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伴高血压的肺癌患者总共48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后3年内的预后情况分成预后良好组(n=20)和预后不良组(n=28),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后血压及LMR水平差异,将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探讨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术后LMR对患者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TNM分期、术后LMR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TNM分期、术后LMR均是影响伴高血压肺癌患者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OR值均>1。术后LMR对患者的手术预后具备一定的预测价值,最佳截断值为6.702时,曲线下面积是0.624,95%CI为0.538-0.725,约登指数为0.374,预测敏感度是100.00%,特异度是80.75%(P<0.05)。结论术后血压、TNM分期、术后LMR均是影响伴高血压肺癌患者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且术后LMR对患者的手术预后有着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数与单核细胞数比值 高血压 肺癌 手术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