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植物生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3188被引量17040H指数38
《植物生理学报》1951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 宗旨与定位:作为植物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植物生理学报》主要刊登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分子生...查看详情>>
  • 曾用名 植物生理学通讯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5-1108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2055/Q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3,188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重金属镉积累调控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彭佳师 王娅婷 +17 位作者 王梦琦 卢玲丽 汪鹏 李柱 李赛 陈思颖 孟栓 顾天宇 徐文忠 晁振飞 黄煜琪 金崇伟 晁代印 陈彩艳 吴龙华 滕应 赵方杰 龚继明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210,共26页
镉(Cd)容易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毒害,其引起的“痛痛病”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公共卫生事件。Cd是我国当前土壤中的主要无机污染物,“镉大米”等事件仍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是人体Cd暴露的的主要途... 镉(Cd)容易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毒害,其引起的“痛痛病”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公共卫生事件。Cd是我国当前土壤中的主要无机污染物,“镉大米”等事件仍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是人体Cd暴露的的主要途径。因此,阐释Cd向植物迁移、在植物体内的转运以及植物的Cd耐受机理,并依此指导低Cd作物的遗传改良和Cd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人们在植物Cd积累的调控机理、应对Cd污染的作物改良以及植物修复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成果,同时也探讨了该领域未来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以及作物遗传改良设计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镉作物育种 植物修复 重金属超积累 修复型作物
原文传递
玉米烯醇化酶基因ZmENO1响应干旱和高温胁迫的功能分析
2
作者 曹丽茹 庞芸芸 +4 位作者 王振云 郭书磊 张前进 王振华 鲁晓民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烯醇化酶是参与代谢的关键酶,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应答非生物胁迫。本研究克隆到一个玉米烯醇化酶基因ZmENO1,与高粱XP_021305192.1 (SbENO1)亲缘性较高。ZmENO1受到干旱胁迫的诱导表达,且表达量与材料的耐旱性呈正相关。ZmENO1的... 烯醇化酶是参与代谢的关键酶,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应答非生物胁迫。本研究克隆到一个玉米烯醇化酶基因ZmENO1,与高粱XP_021305192.1 (SbENO1)亲缘性较高。ZmENO1受到干旱胁迫的诱导表达,且表达量与材料的耐旱性呈正相关。ZmENO1的过表达通过ABA依赖路径稳定细胞膜渗透势及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提高了拟南芥对干旱胁迫的耐受力。有趣的是,发现ZmENO1可能是通过非依赖脱落酸(ABA)路径提高了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耐高温能力。酵母双杂实验表明ZmENO1参与了二氧化碳固定、信号传导和甘油酯、糖代谢等过程。本研究阐明了ZmENO1在拟南芥中响应干旱和高温胁迫的功能,并初步预测了其潜在的互作网络,为进一步解析ZmENO1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烯醇化酶 抗旱性 耐高温 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2-脱氧葡萄糖通过调控山桃SnRK1促进根毛的发生和生长
3
作者 于文英 吴雪莲 +3 位作者 梁家慧 张淑辉 肖元松 彭福田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91-1299,共9页
本试验以山桃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2-脱氧葡萄糖(2-DG)对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1(SnRK1)活性及其编码基因PdSnRK1α表达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根毛生长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2-DG浓度的升高,PdSnRK1α的表达水平及SnRK... 本试验以山桃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2-脱氧葡萄糖(2-DG)对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1(SnRK1)活性及其编码基因PdSnRK1α表达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根毛生长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2-DG浓度的升高,PdSnRK1α的表达水平及SnRK1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2-DG的浓度为400 mg·L^(-1)时,根中PdSnRK1α基因表达量及SnRK1酶活性最高,根毛密度显著增加,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会被SnRK1蛋白激酶抑制剂海藻糖(Tre)削弱。拟南芥中超表达PdSnRK1α可以显著增加根毛数量与长度;与野生型相比,根毛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综上表明,2-DG能够上调PdSnRK1α表达量,提高SnRK1酶活性进而促进桃根毛的发生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桃 SnRK1 2-脱氧葡萄糖 海藻糖 根毛
原文传递
苹果Nramp基因组鉴定及其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反应
4
作者 石宇佳 李佳琦 +5 位作者 宋建飞 严俊红 朱晓悦 张晓健 张玮玮 杨洪强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61-1369,共9页
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是一类能够转运Fe^(2+)和Cd^(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蛋白。本文从苹果(Malus pumila)基因组内分离鉴定出8个Nramp同源基因,根据其进化关系、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 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是一类能够转运Fe^(2+)和Cd^(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蛋白。本文从苹果(Malus pumila)基因组内分离鉴定出8个Nramp同源基因,根据其进化关系、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及理化性质的相似性分为3组;WoLF PSORT预测它们所编码的蛋白全部定位于质膜;PlantCARE显示8个MpNramps的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多个激素响应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表达谱分析表明它们在叶片中的表达量因苹果品种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在Fe^(2+)、Mn^(2+)、Zn^(2+)、Cu^(2+)和Cd^(2+)五种重金属离子处理下,8个MpNramps在‘嘎啦’苹果组培苗叶片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其中,MpNramp4对Fe^(2+)和Mn^(2+)反应较敏感,MpNramp1和MpNramp6对Mn^(2+)和Zn^(2+)较敏感,MpNramp2和MpNramp3对Fe^(2+)、Mn^(2+)和Zn^(2+)处理都比较敏感。8个MpNramps在Cu^(2+)和Cd^(2+)处理下都明显上调表达,对毒性重金属均呈现出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Nramp基因 重金属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结球甘蓝BoNR8 lncRNA光响应及调节下胚轴生长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楠 刘自广 +7 位作者 彭疑芳 张晓旭 严容 杨东旭 黄迪 高新萍 马丹阳 吴娟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178,共7页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200 nt)主要由RNA聚合酶II转录生成,在各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oNR8 lncRNA (272 nt)由结球甘蓝RNA聚合酶III转录,在种子萌发期响应非生物胁迫,拟南芥中BoNR8lncRNA的过量表达影响种子萌发及根的生长。...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200 nt)主要由RNA聚合酶II转录生成,在各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oNR8 lncRNA (272 nt)由结球甘蓝RNA聚合酶III转录,在种子萌发期响应非生物胁迫,拟南芥中BoNR8lncRNA的过量表达影响种子萌发及根的生长。实验进一步发现:BoNR8 lncRNA启动子区域存在光响应G-box元件(ACGTG),暗培养条件明显抑制BoNR8 lncRNA表达;正常培养条件下,拟南芥中BoNR8 lncRNA过表达抑制下胚轴生长,同时显著抑制下胚轴生长相关基因PIN7和EXP3表达,但微弱促进光响应基因PIF4表达;暗培养条件下, BoNR8 lncRNA过表达促进PIF4和PIN7基因表达。这些结果表明BoNR8lncRNA通过响应光信号,影响下胚轴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结球甘蓝 下胚轴 光照
原文传递
谷子SNF1-related kinase1(SnRK1)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糖信号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分析
6
作者 赵耀飞 韩彦卿 +3 位作者 侯书培 刘赵文 韩渊怀 李雅琼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91-2208,共18页
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1(SnRK1)是植物糖信号途径中的关键因子,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然而在谷子中尚无有关SnRK1的报道。研究谷子中的SnRK1基因在能量代谢及响应非生物胁迫中表达模式,能够为揭示谷子(Setaria italica)生长发育及... 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1(SnRK1)是植物糖信号途径中的关键因子,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然而在谷子中尚无有关SnRK1的报道。研究谷子中的SnRK1基因在能量代谢及响应非生物胁迫中表达模式,能够为揭示谷子(Setaria italica)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调控过程奠定基础。我们在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到10个SnRK1基因家族成员(SiSnRK1)。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SiSnRK1与同为C4植物的高粱和玉米中的SnRK1亲缘关系较近,并且其含有SnRK1家族成员保守的结构域。SiSnRK1α1、SiSnRK1α2、SiSnRK1β1、SiSnRK1β2、SiSnRK1β4、SiSnRK1βγ1和SiSnRK1βγ2的表达量会在黑暗处理后显著提高,且在蔗糖处理后显著下降。而除SiSnRK1α4外,其余九个基因在干旱、高盐、机械损伤和ABA处理后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调表达,但上调速度略有不同,其中SiSnRK1α3、SiSnRK1β4和SiSnRK1βγ1在多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均表现出类似的表达模式。上述结果表明谷子中多个SnRK1基因在糖信号途径以及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SiSnRK1α3、SiSnRK1β4和SiSnRK1βγ1在多种非生物胁迫处理中表现出类似的表达模式,它们可能协同调控谷子响应逆境胁迫相关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SnRK1 糖信号 非生物胁迫 表达模式
原文传递
月季RcTCP20基因的克隆及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榕 牛晓茹 陈己任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07-1918,共12页
TCP20基因属于植物TCP基因家族,参与调控植物系统生长发育。为探究月季TCP20基因的功能,基于月季基因组数据库,通过构建分子进化树及序列同源对比分析,鉴定到月季TCP20同源基因序列;以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 TCP20基因属于植物TCP基因家族,参与调控植物系统生长发育。为探究月季TCP20基因的功能,基于月季基因组数据库,通过构建分子进化树及序列同源对比分析,鉴定到月季TCP20同源基因序列;以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为试验材料,克隆月季TCP20基因,命名为Rosa chinensis TCP20(RcTCP20)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W523504,编码序列全长1008 bp,共编码335个氨基酸,编码序列无内含子;RcTCP20蛋白含有典型的TCP保守结构域,为I类TCP成员,与东京樱花TCP20蛋白序列同源性高;介于烟草叶片的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构建融合绿色荧光蛋白的月季RcTCP20过表达载体,在拟南芥中异源过量表达,转化株系叶片卷曲变窄、花序发育迟缓、前期果荚败育。该研究为进一步鉴定月季RcTCP20的功能和月季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RcTCP20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克隆 基因功能分析
原文传递
植物多肽类调节物质磺肽素(PSK)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8
作者 王雅男 徐晨 +2 位作者 李桂新 丁忠杰 郑绍建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18-1828,共11页
植物磺肽素(phytosulfokine,PSK)是一种新型植物肽类生长调节因子,成熟的PSK是由5个或4个氨基酸构成的磺化短肽[Tyr(SO_(3)H)-Ile-Tyr(SO_(3)H)-Thr-Gln],其中的酪氨酸(Tyr)被磺化修饰。PSK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分布,但在低等植物中还未见... 植物磺肽素(phytosulfokine,PSK)是一种新型植物肽类生长调节因子,成熟的PSK是由5个或4个氨基酸构成的磺化短肽[Tyr(SO_(3)H)-Ile-Tyr(SO_(3)H)-Thr-Gln],其中的酪氨酸(Tyr)被磺化修饰。PSK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分布,但在低等植物中还未见报道。其在植物中通过细胞膜上的富含亮氨酸的类受体激酶(leucine-rich receptor like kinase protein,LRR-RLK)蛋白家族作为受体向胞内传递信号。拟南芥中报道的PSK受体PSKR具有激酶活性和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双重信号感知作用。PSK调控植物多种生理和生化反应,包括植物细胞的体外分化、细胞的生长、根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和静止中心细胞的调控、花粉管细胞的发育、植物体免疫的调控等;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以及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茉莉酸、油菜素内脂等植物激素的协同调控等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PSK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等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希望能为今后PSK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磺肽素(PSK) 植物磺肽素受体(PSKR) 类受体激酶 信号转导 生长发育 逆境应答
原文传递
葡萄VviHKT1;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张雪楠 李兰新 +1 位作者 杨真 韩宁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19-2126,共8页
HKT1;1转运蛋白是一类具有Na^(+)转运功能的蛋白,在植物抗盐中起关键作用。为了探究葡萄中VviHKT1;1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VviHKT1;1在不同盐浓度,不同组织及不同处理时间的表达量,发现VviHKT1;1在葡萄茎中... HKT1;1转运蛋白是一类具有Na^(+)转运功能的蛋白,在植物抗盐中起关键作用。为了探究葡萄中VviHKT1;1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VviHKT1;1在不同盐浓度,不同组织及不同处理时间的表达量,发现VviHKT1;1在葡萄茎中的表达量远高于根和叶;不同盐浓度处理后,VviHKT1;1在根和茎中的表达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叶中除100 mmol·L^(-1)NaCl外,其余盐浓度下表达量稍有升高;盐处理2 d后,VviHKT1;1表达量在葡萄根和茎中明显降低,但在葡萄叶片中随着盐胁迫时间延长显著升高。随后,克隆了VviHKT1;1上游1620 bp启动子序列,通过PlantCARE预测发现该区域有多个激素和逆境响应元件。用该启动子与GUS报告基因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通过GUS染色与荧光定量分析了启动子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一致显示,GUS主要分布在地上部分,并且在盐胁迫后GUS在叶中的表达量比根中有明显增加。因此,我们推测盐处理后,地上部分可以加强VviHKT1;1表达将地上部分较多的Na+再回流到根,以降低地上部分的Na+积累缓解盐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iHKT1 1表达模式 1启动子 葡萄 盐胁迫
原文传递
第12届《植物生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名单
10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原文传递
外源脱落酸和茉莉酸甲酯调控低温胁迫下冬小麦miR444a及其靶基因TaMADS57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仙泽 王政委 +4 位作者 娄贵诚 王多佳 齐越 于晶 苍晶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8-722,共15页
为探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中mi RNA响应低温胁迫的机制,本研究以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Dn1)为材料,依据实验室前期建立的miRNA数据库,筛选出与低温变化相关差异表达的tae-miR444a前体(pre-tae-miR444a),并预测出其靶基... 为探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中mi RNA响应低温胁迫的机制,本研究以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Dn1)为材料,依据实验室前期建立的miRNA数据库,筛选出与低温变化相关差异表达的tae-miR444a前体(pre-tae-miR444a),并预测出其靶基因为TaMADS57。构建pre-tae-miR444a和TaMADS57的pBI121-GUS表达载体,并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瞬时转化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结果显示,共转叶片中β-葡萄糖苷酸酶(GUS)活性明显降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大田自然降温下Dn1中A、B、D三条同源染色体上的tae-miR444a初始体(pri-tae-miR444a)和TaMADS57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分蘖节和叶片中pri-tae-miR444a-D和TaMADS57-D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低温下外源施加脱落酸(ABA)促进麦苗内pri-tae-miR444a-D表达并抑制TaMADS57-D表达;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抑制pri-tae-miR444a-D表达,但促进TaMADS57-D表达。以上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促进miR444a表达,从而抑制下游靶基因TaMADS57表达,其中D染色体上pri-tae-miR444a和TaMADS57作为主效基因,调控Dn1响应低温胁迫,并且外施ABA能够增强低温下小麦miR444a对TaMADS57的抑制作用,使Dn1的抗寒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低温胁迫 miR444a TaMADS57 脱落酸 茉莉酸甲酯
原文传递
复配型转光棚膜光学性能及其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单单 史梦雪 +5 位作者 高金汇 米庆华 段玲 庄新 魏珉 李岩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18-2226,共9页
本试验以番茄‘先锋4号’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添加不同复配型转光剂棚膜的光学性能及其覆盖日光温室光环境、番茄生长、果实产量和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转光剂的对照棚膜相比,覆盖复配型转光棚膜能够显著降低紫光、蓝光和绿... 本试验以番茄‘先锋4号’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添加不同复配型转光剂棚膜的光学性能及其覆盖日光温室光环境、番茄生长、果实产量和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转光剂的对照棚膜相比,覆盖复配型转光棚膜能够显著降低紫光、蓝光和绿光的透射比率,提高红橙光和远红光的透射比率,且对番茄叶片光合能力、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其主要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与其他转光棚膜相比,温室覆盖添加绿光转红光、紫外光转蓝光转光剂(ZG2020-1)的棚膜能够显著提高膜下蓝光透过比率和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有利于果实增产,其较对照增产12.3%;覆盖绿光转红光,紫外光转蓝光、红光和远红光转光剂(ZG2020-3)的转光棚膜能够明显减少紫光透过率,增加红橙光透过率,提高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诱导番茄果实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和脱氢酶活性,进而促进果实番茄红素的积累。综上,覆盖添加ZG2020-1和ZG2020-3的复配型转光棚膜能够通过优化膜下光环境,提高秋冬茬日光温室番茄叶片光合能力,进而分别增加番茄果实产量和改善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型转光剂 棚膜 光学性能 日光温室 番茄
原文传递
CO_(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与快速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常翠翠 张东升 +2 位作者 郝兴宇 宗毓铮 高志强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928,共10页
为研究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小麦叶片光系统Ⅱ(PSⅡ)性能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盆栽冬小麦‘郑麦9023’为材料,通过气候变化人工模拟控制室设置不同CO_(2)浓度(400与600μmol·mol^(-1))与温度(室温与室温+2℃),测定小麦关键生育期... 为研究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小麦叶片光系统Ⅱ(PSⅡ)性能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盆栽冬小麦‘郑麦9023’为材料,通过气候变化人工模拟控制室设置不同CO_(2)浓度(400与600μmol·mol^(-1))与温度(室温与室温+2℃),测定小麦关键生育期叶片的光合特征曲线(P_(n)-PAR曲线、A-C_(i)曲线)与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分析光合性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增温条件下,小麦旗叶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浓度在开花期较对照显著增加,但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与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无显著变化,最大羧化速率(V_(max))与V_(max)/J_(max)降低。CO_(2)浓度升高及其与增温的叠加作用下叶绿素浓度无显著变化,P_(max)、J_(max)与V_(max)较对照显著升高,但叠加效应下P_(max)与J_(max)提升幅度降低。增温下小麦PSⅡ综合性能指数(PI_(ABS))显著受到抑制,主要是由于PSⅡ反应中心闭合程度(V_(j))增加,受体侧损伤,使单位反应中心和单位横截面积电子传递能力(ET_(o)/RC、ET_(o)/CS_(m))降低,引起电子传递量子产额(Ψ_(Eo))减少。CO_(2)升高下,虽然ET_(o)/RC也受到抑制,但由于单位面积有活性的PSⅡ数目(RC/CS_(m))增加,QA被还原速率下降,所以PI_(ABS)得到增强。二因素叠加作用下,PSⅡ供受体侧电子传递性能(W_(k)、V_(j)、Mo)较单一增温处理得到改善,因而PI_(ABS)较对照没有显著降低。因此,温度持续升高2℃可显著抑制冬小麦叶片光合系统电子传递能力,而CO_(2)浓度升高扩大了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增强了供受体侧电子传递能力,对增温产生的光合抑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CO_(2)浓度升高 增温 光合作用 快速叶绿素荧光
原文传递
植物高亲和性K^(+)转运蛋白(HAK)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北辰 伍国强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5-1073,共9页
K^(+)是植物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阳离子,也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高亲和性K^(+)转运蛋白(high-affinity K^(+)transporter, HAK)家族是植物中最大的K^(+)转运蛋白家族之一,在植物K^(+)吸收和转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HA... K^(+)是植物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阳离子,也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高亲和性K^(+)转运蛋白(high-affinity K^(+)transporter, HAK)家族是植物中最大的K^(+)转运蛋白家族之一,在植物K^(+)吸收和转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HAK家族的发现、命名、结构特征、系统发育和功能调控等方面研究成果加以综述,并对该家族蛋白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亲和性K^(+)转运蛋白(HAK) 耐盐性 结构 功能 调控
原文传递
过量表达大白菜BrHSF16基因提高转基因拟南芥耐热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慧敏 赵乾宇 +5 位作者 李红颖 卢玲 张一卉 邱念伟 王凤德 高建伟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15-1925,共11页
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s,HSFs)是植物抵抗高温胁迫的重要调节因子。本研究利用RT-PCR的方法从大白菜中克隆了一个受热胁迫诱导显著上调的热激转录因子基因BrHSF16。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810 bp,预测编码... 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s,HSFs)是植物抵抗高温胁迫的重要调节因子。本研究利用RT-PCR的方法从大白菜中克隆了一个受热胁迫诱导显著上调的热激转录因子基因BrHSF16。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810 bp,预测编码269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rHSF16与AtHSFA7a处于同一分支,并且在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上高达74.91%,从而暗示二者在功能上也具有相似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BrHSF16基因可明显提高转基因植株在热胁迫下的生长状态和存活率。另外,过量表达BrHSF16基因后可促进AtHSFA2及其靶基因AtAPX2、AtHSP17.7、AtGolS1、AtHSP25.3和AtHSP70的转录表达。综上所述,BrHSF16可能作为正调控因子参与对热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热胁迫 BrHSF16 基因克隆 功能分析
原文传递
芍药和牡丹的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体系构建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润龙 王小斌 +3 位作者 邵灵梅 李丹青 夏宜平 张佳平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5-247,共13页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和牡丹(P.suffruticosa)的组织培养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至今仍存在着褐化、玻璃化和污染严重,以及分化困难、再生效率不高、生根难等问题。本篇综述论述了芍药和牡丹组织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它...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和牡丹(P.suffruticosa)的组织培养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至今仍存在着褐化、玻璃化和污染严重,以及分化困难、再生效率不高、生根难等问题。本篇综述论述了芍药和牡丹组织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它们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现状,这有助于全面了解芍药和牡丹的组织培养进展,并为将来构建其稳定、高效的过表达和敲除/沉默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牡丹 组织培养 高效繁育 遗传转化体系 基因功能研究
原文传递
苹果NF-YA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寻 冯资权 +3 位作者 由春香 韩月彭 王小非 郝玉金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84,共16页
NF-YA是植物中一类保守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与响应胁迫。苹果(Malus pumila)GDDH13高质量参考基因组的释放,为本文NF-YA的全基因组分析提供了基础。基于蛋白同源比对与结构域模型扫描2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共筛选出11个苹... NF-YA是植物中一类保守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与响应胁迫。苹果(Malus pumila)GDDH13高质量参考基因组的释放,为本文NF-YA的全基因组分析提供了基础。基于蛋白同源比对与结构域模型扫描2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共筛选出11个苹果NF-YA (MpNF-YA)成员,它们均包含CBFBNF-YA核心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都位于细胞核中。MpNF-YA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具有相似的基因组结构与内含子相位组成。结构域序列比较发现,它们的保守域由2个典型区段(A1和A2)构成。遗传进化与保守基序分析表明, 11个MpNF-YA分为3组,且都具有motif 1和motif 2。顺式元件扫描、miRNA预测及表达模式分析暗示MpNF-YA基因受多种调控因素影响,呈现组织差异表达的特点,并且在果实发育与氮饥饿响应等环节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NF-YA 生物信息学 核心保守结构域 遗传进化 表达模式
原文传递
芥子酶的表达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伟伟 张新迎 +3 位作者 赫丽飞 周仲乐 王海英 张海燕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63-1870,共8页
由芥子酶(又称β-硫代葡萄糖苷酶, TGG)和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共同组成的特有的防御系统,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芥子酶水解硫苷后,生成对昆虫和病原菌具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根据白芥芥子酶晶体结构中催化位点保守氨基酸残基的不... 由芥子酶(又称β-硫代葡萄糖苷酶, TGG)和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共同组成的特有的防御系统,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芥子酶水解硫苷后,生成对昆虫和病原菌具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根据白芥芥子酶晶体结构中催化位点保守氨基酸残基的不同,芥子酶分为经典和非经典两种类型,它们定位于内膜系统如ER body、过氧化物酶体或液泡中。芥子酶不仅参与植物对生物胁迫的防御反应,也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离子稳态的维持中发挥功能。本文综述了经典芥子酶和非经典芥子酶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调控机制以及硫苷-芥子酶系统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苷 芥子酶 TGG ER body 生物胁迫
原文传递
矮牵牛BBX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对不同光质的表达响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符真珠 蒋卉 +8 位作者 王锐 王慧娟 李艳敏 徐梦岚 晁亚琮 董晓宇 高杰 王利民 张和臣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8,共9页
BBXs (B-box zinc finger genes)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它们在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响应环境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两个矮牵牛野生种(Petunia inflata和P. axillaris)基因组中的BBX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BBXs (B-box zinc finger genes)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它们在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响应环境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两个矮牵牛野生种(Petunia inflata和P. axillaris)基因组中的BBX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其中在P. axillaris基因组中共发现有29个成员,在P. inflata有32个成员。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们共分化形成了5个亚家族,其中含有2个B-box结构域的有3个亚家族,分别是G1、G2和G4;只有1个B-box结构域的有G3和G5。另外,在G1、G2和G3亚家族中的成员除了含有B-box结构域,在C端还有一个相对保守的CCT结构域。对不同光质条件下矮牵牛花瓣中的BBXs基因进行转录分析,发现共有9个成员出现了差异性表达;其中BBX18、BBX24和BBX25在红光条件下表达明显减弱,与矮牵牛花色积累的表型趋势一致,推测它们可能参与不同光质条件下花青苷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BBX基因 基因表达 矮牵牛 光质
原文传递
类受体蛋白激酶PBL28参与N-癸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对拟南芥根生长的调控
20
作者 孙雅娜 何子玮 +5 位作者 曹向宇 赵芊 刘方 贾振华 宋水山 张利平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71-1280,共10页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是一种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由其介导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参与革兰氏阴性菌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N-癸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decanoyl-homoserine lactone,C10-HSL)是一...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是一种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由其介导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参与革兰氏阴性菌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N-癸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decanoyl-homoserine lactone,C10-HSL)是一种中长链的AHLs。前期研究表明,C10-HSL处理可以显著改变植物的根系结构,并且NO和H2O2参与C10-HSL影响植物根系结构的过程。但对于植物如何感知C10-HSL知之甚少。植物中存在大量类受体蛋白激酶,在植物感应外界环境信息调节其自身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是否参与植物感应细菌QS信号分子,进而调控植物生理过程尚不清楚。该研究筛选出了对C10-HSL处理抑制根长表型不敏感的拟南芥类受体蛋白激酶缺失突变体pbl28,发现C10-HSL对突变体pbl28主根生长的抑制、侧根形成的促进效应与野生型拟南芥Col-0相比明显减弱。进一步分析表明,突变体pbl28中C10-HSL诱导产生的NO和H2O2的浓度显著低于Col-0。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PBL28可能参与植物对C10-HSL的感知,并且通过调控NO和H2O2的产生影响C10-HSL对拟南芥根系结构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癸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拟南芥 pbl28 类受体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