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作品数1035被引量2150H指数14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为脑科疾病与康复医学专业学术类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第一条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第二条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5-123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930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1,035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晨 徐宏 +1 位作者 李政 韩杨云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究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的作用。方法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5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的... 目的探究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的作用。方法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5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和调节。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术前与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少于常规组,使用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内各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预后不良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能减少甘露醇使用,减轻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预后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原文传递
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与手术入路选择
2
作者 陈立华 孙恺 +3 位作者 陈文锦 夏勇 张洪钿 徐如祥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MDB)的临床特征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经小脑延髓裂(CMF)入路治疗的32例MDB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单侧CMF入路28例,采用双侧CMF入路4例。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MDB)的临床特征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经小脑延髓裂(CMF)入路治疗的32例MDB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单侧CMF入路28例,采用双侧CMF入路4例。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发生于<10岁的儿童28例(87.5%),其中<3岁的婴幼儿占21.9%,男性占65.6%。32例患儿全部病程未超过6个月,其中3个月内者占71.9%,主要症状是颅内高压和共济运动障碍。MDB多数位于蚓部或中线部者(90.6%),位于小脑半球者只有9.4%;9.4%的MDB侵袭脑干。肿瘤全切除者29例,全切除率为90.6%;次全切除者3例,1例术后并发小脑性缄默症,1个月后完全恢复。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无永久性脑脊液漏。结论CMF入路是MDB的最佳手术入路,符合微创原则。掌握MDB的临床特征和CMF入路的原则及技巧,采用精湛的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有利于提高MDB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小脑延髓裂入路 儿童
原文传递
扰动系数在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监测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高文文 王凤鹿 +7 位作者 蒋小兵 王悦 袁致海 杨磊 陈鹏 李小强 唐小璐 赵海康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中的扰动系数(DC)在高血压脑出血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中的扰动系数(DC)在高血压脑出血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验性治疗,试验组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下指导治疗。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甘露醇使用剂量及疗程、并发症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甘露醇平均每日使用量为(362.7±117.7)mL,高于试验组(283.1±93.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对照组中肺部感染20例(25%),电解质紊乱30例(37.5%),肾功能损害20例(25%),应激性溃疡16例(20%);试验组中肺部感染18例(22.5%),电解质紊乱6例(7.5%),肾功能损害2例(2.5%),应激性溃疡15例(18.8%)。试验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出院后随访6个月,试验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持续行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能够指导脱水药物的使用,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改善预后,可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系数 高血压脑出血 脑水肿
原文传递
下肢机器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军 王宝军 +3 位作者 张晖 项文平 许鹏 耿尚勇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Loko Help下肢机器人配合常规康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1∶1)对照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在3个月以内的5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Loko Help下肢机器人配合常规康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1∶1)对照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在3个月以内的5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符合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基底节区脑梗死,初次发病或既往有发作但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年龄在35~75岁,意识清楚,可服从指导,无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组在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做德国进口的Loko Help下肢机器人的训练,对照组只应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训练,训练4周后对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训练4周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4.65±6.58 vs.10.26±2.47)、Berg平衡量表评分(35.16±8.67 vs.7.26±3.46)、Barthel指数评分(74.85±8.65 vs.23.16±7.3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训练后对照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15.68±4.79 vs.9.56±2.08)、Berg平衡量表评分(21.78±10.43 vs.8.07±3.75)、Barthel指数评分(60.34±13.78 vs.20.36±9.2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周后治疗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oko Help下肢机器人的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LokoHelp下肢机器人 康复评定 减重步行
原文传递
2015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标准国际共识介绍以及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瑛 管阳太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6期1-3,共3页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S)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对NMO高度特异性的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NMO的认识,并扩展了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概念。本文介绍2015年NMOSD诊断标准国际...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S)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症性疾病。对NMO高度特异性的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的发现加深了人们对NMO的认识,并扩展了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概念。本文介绍2015年NMOSD诊断标准国际共识以及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并对新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水通道蛋白质4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6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10-10,共1页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临床医学类学术期刊,以光盘附带纸质导读的形式面向全国发行。ISSN1674-0785,CN11-9147/R,邮发代号:80-728。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万方数据-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临床医学类学术期刊,以光盘附带纸质导读的形式面向全国发行。ISSN1674-0785,CN11-9147/R,邮发代号:80-728。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维普)、美国《化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等数据库收录,荣获2010年中华医学会优秀电子出版物奖,影响因子现为0.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临床医师 电子版 征稿启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杂志 中国学术期刊 《化学文摘》
原文传递
本刊对来稿推荐信及更改作者的要求
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期7-7,共1页
1.来稿必须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推荐信,并加盖单位公章,只在稿件上盖章无效。2.介绍信的内容必须包括该稿作者姓名及文题全称,并应说明:(1)稿件内容真实;(2)稿件内容不涉及保密;(3)无一稿两投;(4)作者署名及顺序无争议。
关键词 作者姓名 一稿两投 作者署名 稿件 介绍信
原文传递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显华 宋锦宁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56-60,共5页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中的一类,磷酸化激活的ERK由胞质转位于胞核,激活下游的信号分子,从而发挥相应的生物学效应。近期的研究表明,该蛋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炎症、自噬、凋亡及脑血管痉挛中...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中的一类,磷酸化激活的ERK由胞质转位于胞核,激活下游的信号分子,从而发挥相应的生物学效应。近期的研究表明,该蛋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炎症、自噬、凋亡及脑血管痉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阐述SAH后ERK参与炎症、自噬、凋亡及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分子机制,以ERK作为分子靶点,有效地利用该激酶在SAH病理条件下表达的变化,将为研究SAH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文传递
本刊对来稿推荐信及更改作者的要求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12-12,共1页
1.来稿必须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推荐信,并加盖单位公章,只在稿件上盖章无效。2.介绍信的内容必须包括该稿作者姓名及文题全称,并应说明:(1)稿件内容真实;(2)稿件内容不涉及保密;(3)无一稿两投;(4)作者署名及顺序无争议。
关键词 作者姓名 一稿两投 作者署名 稿件 介绍信
原文传递
文稿常见文字差错
1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48-48,共1页
示例如下(箭头后为正确用字):前驱病变→前期病变,愈复期→恢复期,异性蛋白→异种蛋白,过渡超载→过度超载,转酞酶→转肽酶,1%饿酸→1%锇酸,
关键词 文字 文稿 前期病变 前驱病变 异种蛋白 异性蛋白 转肽酶 恢复期
原文传递
胼胝体完全缺失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尚明华 薛浩宇 +6 位作者 田继辉 刘仲涛 刘文庆 何鹏 张富强 王圆庆 王文斐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63-64,共2页
患者男,20岁,左利手。因突发精神异常1d后于2013年5月20日就诊入住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院。患者晨起打工时突然意识不清,胡言乱语,在家属陪同下就诊医院,行颅脑CT提示:脑室扩大。初步诊断为脑积水。
关键词 胼胝体 就诊医院 医科大学 精神异常 意识不清 胡言乱语 家属陪同 脑室扩大
原文传递
外伤性癫痫7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保哲 周文科 +3 位作者 周国胜 袁彬 袁国燕 张新中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79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行皮质脑电图监测。术式包括致痫灶切除、前颞叶切除、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胼胝...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79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行皮质脑电图监测。术式包括致痫灶切除、前颞叶切除、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胼胝体前部切开、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等。结果随访6—48个月,44例保守治疗者中,18例在癫痫控制2年后逐步减量停药,未见发作;其余患者仍继续口服药物治疗,2例仍时有发作。35例手术患者,按照Engel分级,I级18例,Ⅱ级12例,Ⅲ级5例,无Ⅳ级患者,有效率85.7%(30/35)。结论消除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其发生率、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患者手术治疗是获得外伤性癫痫理想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癫痫 危险因素 手术
原文传递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吴绍伟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180-184,共5页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VNS)是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癫痫方面安全有效。此外,关于VNS在神经系统其他领域的应用也有深入研究。VNS可引起大脑神经递质的改变,发挥抗癫痫作用,抑制神经系统炎症反应,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症状。本文主要...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VNS)是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癫痫方面安全有效。此外,关于VNS在神经系统其他领域的应用也有深入研究。VNS可引起大脑神经递质的改变,发挥抗癫痫作用,抑制神经系统炎症反应,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症状。本文主要探讨VNS常用的方法,并综述VNS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其相关机制,以期为VN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 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血栓弹力图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红玉 扈玉华 王洪生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
血栓弹力图(TEG)对参与凝血的各成分(凝血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的功能及纤溶过程)进行全面而整体的监测和评估,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可及时正确地反应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状态的检测方法。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较多,其中急性颅脑创伤、... 血栓弹力图(TEG)对参与凝血的各成分(凝血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的功能及纤溶过程)进行全面而整体的监测和评估,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可及时正确地反应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状态的检测方法。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较多,其中急性颅脑创伤、脑出血、颅内肿瘤均有较多的并发症,如伤后血肿进展性扩大、术后再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都需要行TEG监测,以预防再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及时调整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本文围绕TEG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血栓弹力图检测 凝血因子 颅脑创伤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基于多数据库分析PARK2在泛癌中的表达与突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豆雅楠 费晓炜 +1 位作者 魏嘉良 费舟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139-146,共8页
目的分析PARK2在泛癌中的表达与突变。方法采用肿瘤免疫数据库TIMER2.0分析PARK2在33种肿瘤中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浸润水平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不同癌症类型中PARK2基因表达的潜在关系;采用GEPIA数据库获得所有TCG... 目的分析PARK2在泛癌中的表达与突变。方法采用肿瘤免疫数据库TIMER2.0分析PARK2在33种肿瘤中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浸润水平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不同癌症类型中PARK2基因表达的潜在关系;采用GEPIA数据库获得所有TCGA中不同PARK2表达的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采用cBioportal数据库进行泛癌种基因突变汇总并获得PARK2功能结构域图上的具体的突变位点信息;采用STRING数据库得到PARK2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PARK2在大多数癌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PARK2的表达与宫颈鳞癌、腺癌、结肠癌、食管癌及头颈鳞状细胞癌等癌症中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浸润水平相关。PARK2基因的突变和(或)缺失也参与了PARK2的功能发挥。结论PARK2的表达与临床预后、免疫浸润等存在统计学相关性,将有助于从临床肿瘤样本的角度理解PARK2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为多癌肿的治疗提供一种潜在的靶向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2 泛癌 生存预后 基因突变 免疫浸润
原文传递
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强 于炎冰 +2 位作者 杨文强 李锐 张黎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78-182,共5页
三叉神经痛(TN)常表现为单侧反复发作性电击样疼痛,其疼痛范围严格限制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的范围内,其重要病因是责任血管对三叉神经感觉根的压迫,最常见的类型为经典型TN(CTN)。神经血管压迫(NVC)的位置可发生于颅内桥小脑角区(CPA)... 三叉神经痛(TN)常表现为单侧反复发作性电击样疼痛,其疼痛范围严格限制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的范围内,其重要病因是责任血管对三叉神经感觉根的压迫,最常见的类型为经典型TN(CTN)。神经血管压迫(NVC)的位置可发生于颅内桥小脑角区(CPA)三叉神经感觉根的任何部位,而出脑干区(REZ)是最常见的压迫位置。造成压迫的责任血管的类型不一。三叉神经感觉根长轴与身体长轴的夹角度数、REZ长度、神经纤维发生的扭曲旋转及不同的责任血管压迫位置都可能会影响TN疼痛的范围。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CTN患者最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治愈率和较少的并发症,但术后无效和复发仍占有一定比率,术中准确判断责任血管压迫位置并充分减压是术后疼痛有效缓解的重要保证,但是其中高达30%的细微压迫不能被发现,多重血管压迫也并不少见。NVC位置与责任血管类型是影响TN疼痛范围的主要因素,对NVC位置进行区域划分并进一步研究不同NVC位置中责任血管类型对TN疼痛范围的影响,为提高MVD治疗CTN的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血管压迫 责任血管
原文传递
深静脉穿刺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强 黄好峰 +6 位作者 李习珍 胡海成 李春 张成 韩超 王如海 曹祥记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5例行经皮气管切开的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材料不同分为试验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5例行经皮气管切开的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材料不同分为试验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试验组使用深静脉穿刺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气管切开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费用及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因及术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相关费用[(694±2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1402±18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23,P=0.000);手术情况比较: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导丝弯折率及更改术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渗血、低氧血症、心律失常、皮下气肿、气胸、纵膈气肿、切口感染、切口处溢痰及套管脱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熟练掌握常规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前提下,神经重症患者应用深静脉穿刺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同样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降低手术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气管切开术 深静脉穿刺包 颅脑损伤 自发性脑出血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7
18
作者 李傲 朱素英 +3 位作者 陈梦飞 高阳 杜安东 李永财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应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案管理系统检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对病例资料按照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693例,男...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应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案管理系统检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对病例资料按照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693例,男性422例,女性271例;其中青年患者68例、中年患者242例、老年患者383例,汉族、回族病例中均为老年患者居多;6~22点发病率较高;基底节区为最常见出血部位;肢体无力为基底节区出血最常见症状。结论做好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特别是老年男性患者,如出现头痛头晕、肢体无力、言语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要警惕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流行病学 老年
原文传递
有效抑制小鼠小胶质细胞上Toll样受体9表达的siRNA的筛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碧莹 彭晴霞 +1 位作者 潘经锐 王艺东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45-48,共4页
目的筛选有效抑制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上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并检测转染复合物的细胞毒性。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LR9的3对siRNA(siRNA-836、siRNA-1549和siRNA-2410)及一条带绿色荧光标记(FAM)的通用阴性... 目的筛选有效抑制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上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并检测转染复合物的细胞毒性。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TLR9的3对siRNA(siRNA-836、siRNA-1549和siRNA-2410)及一条带绿色荧光标记(FAM)的通用阴性对照FAM-siRNA。在X-treme GENE siRNA转染试剂介导下转染BV-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BV-2细胞FAM-siRNA的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q-PCR检测TLR9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9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其抑制率,筛选出有效抑制靶基因表达的siRNA。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的变化。结果 BV-2细胞转染FAM-siRNA后6 h,胞质内可见绿色荧光分布。FAM-siRNA表达阳性率为(91.87±4.77)%。转染TLR9 siRNA后,BV-2细胞中TLR9 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组及序列siRNA-836、siRNA-2410相比,序列siRNA-1549的TLR9沉默效能最高,使BV-2细胞上TLR9 mRNA表达于24 h和48 h分别降低(77.89±4.23)%和(65.36±11.07)%,TLR9蛋白表达分别下降(48.37±20.56)%和(44.30±14.31)%。CCK-8检测TLR9 siRNA转染组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BV-2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序列siRNA-1549对BV-2细胞上TLR9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大,利用RNA干扰处理BV-2细胞,对细胞基本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神经胶质细胞 RNA 小分子干扰 TOLL样受体9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宇利 郑勇 +4 位作者 成振林 王继超 吴永刚 张诚 高峰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31-35,共5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40例神经内镜下(神经内镜组)和24例显微镜下(显微镜组)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计量资料采用...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40例神经内镜下(神经内镜组)和24例显微镜下(显微镜组)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神经内镜组肿瘤全切率为92.5%,显微镜组全切除率为83.3%,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524,P=0.469)。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2.1(0.50)h,显微镜组2.6(1.15)h,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1.848,P=0.065);术中出血量[20.0(5.00)ml]少于显微镜组[25.5(12.25)ml,Z=-3.757,P=0.000];住院时间[(8.75±2.753)d]显著短于显微镜组[(15.13±3.069)d,t=-8.591,P=0.000]。神经内镜组发生尿崩2例、电解质紊乱4例,显微镜组发生尿崩2例、脑脊液漏2例、高热1例、电解质紊乱4例、鼻中隔缺损6例,除鼻中隔缺损(χ2=8.288,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其中内镜治疗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是今后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 垂体腺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