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作品数857被引量2793H指数20
《生物安全学报》是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面向国际,共同应对国际生物安全的挑战,关注自然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中的生物安全焦点与热点(生物入侵...查看详情>>
  • 曾用名 生物安全学报;华东昆虫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福建省昆虫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5-1787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5-1307/Q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鬼针草入侵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小飞 王涛 +3 位作者 王琦 尹爱国 杨晓绒 岳茂峰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392,共9页
【目的】阐明白花鬼针草入侵对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调查广东茂名有白花鬼针草入侵(试验样方)和无白花鬼针草生长(对照样方)的植物群落中植物的种类、盖度、高度和密度,计算不同植物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指数,通过皮... 【目的】阐明白花鬼针草入侵对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调查广东茂名有白花鬼针草入侵(试验样方)和无白花鬼针草生长(对照样方)的植物群落中植物的种类、盖度、高度和密度,计算不同植物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指数,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及拟合曲线展现白花鬼针草种群特征与其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白花鬼针草入侵后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显著改变,由对照样方的104种减少到试验样方的63种,双穗雀稗、白花蛇舌草、香膏萼距花等物种消失,胜红蓟、阔叶丰花草、假臭草等恶性杂草的重要值降低,而马唐、薇甘菊、空心莲子草等物种重要值升高。白花鬼针草入侵降低了物种多样性,试验样方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R)、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低于对照样方;白花鬼针草的重要值与以上多样性指数(H、D)和丰富度指数(R)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白花鬼针草入侵减少了物种多样性,并形成单一优势种群群落,对植物群落产生了负效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白花鬼针草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阔叶丰花草对荔枝园杂草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纪红 尹爱国 +1 位作者 岳茂峰 周天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明确阔叶丰花草在荔枝园定植对杂草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阔叶丰花草在果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广东茂名高州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荔枝园中90个有、无阔叶丰花草样方中杂草群落组成、群落高度以及... 【目的】明确阔叶丰花草在荔枝园定植对杂草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阔叶丰花草在果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广东茂名高州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荔枝园中90个有、无阔叶丰花草样方中杂草群落组成、群落高度以及物种多样性,探究阔叶丰花草定植对荔枝园杂草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阔叶丰花草在荔枝园定植后,杂草种类减少,由对照样方的42种减少到试验样方的30种;杂草群落结构显著改变,牛筋草、白花鬼针草等恶性杂草重要值降低,薇甘菊、香附子、火炭母等杂草消失;阔叶丰花草的重要值与杂草群落高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显著性负相关(P<0.001),且均呈显著三项式回归关系。阔叶花草在荔枝园定植后可建立结构较为单一,且低矮的杂草群落。【结论】阔叶丰花草有望成为荔枝园生草的有益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丰花草 荔枝园 杂草群落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生物安全学报》征稿简则
3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生物安全学报》(原《华东昆虫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于2010年更名,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1.主要登载有关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 《生物安全学报》(原《华东昆虫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于2010年更名,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1.主要登载有关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学品、新技术等带来的生物安全科学问题的原始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研究简报等。2.论文内容力求充实,文字精练流畅,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发行 学术杂志 农用化学品 原始性 农业转基因生物 论文内容 生物入侵 国际前沿
下载PDF
水稻生育期对稻水象甲成虫种群空间格局影响及抽样技术
4
作者 杨春林 李洪浩 +2 位作者 牟成君 王锐 席亚东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181-190,共10页
【目的】明确四川省西南浅丘稻区稻水象甲成虫种群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为获取准确稻水象甲虫情调查资料和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整水稻播栽时间,错开2组试验田水稻的生育期,用聚集度指标法... 【目的】明确四川省西南浅丘稻区稻水象甲成虫种群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为获取准确稻水象甲虫情调查资料和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整水稻播栽时间,错开2组试验田水稻的生育期,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模型法和频次卡方检验法分析稻水象甲成虫种群的空间格局及水稻生育期对空间聚集特性的影响,并对田间序贯抽样技术和抽样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不同田块稻水象甲成虫平均密度为0.48~5.83头·丛^-1,分蘖期水稻田虫口密度显著高于抽穗期。稻水象甲成虫在不同水稻生育期稻田间呈负二项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种群密度较低时,其聚集由环境因素引起;种群密度较高时,其聚集为其自身的聚集习性与环境因素共同引起。双对角线抽样法是稻水象甲成虫田间抽样的最佳方法,当稻水象甲成虫防治指标为1头·丛^-1时,Iwao序贯抽样模型为T 1(n),T 0(n)=n±1.96■2.286n,结合Kuno序贯抽样模型建立了用于田间抽样的复序贯抽样图。【结论】稻水象甲成虫在不同水稻生育期稻田间呈负二项聚集分布,分蘖期水稻田虫口密度显著高于抽穗期,双对角线抽样法是稻水象甲成虫田间抽样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育期 稻水象甲 成虫种群 空间格局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椰心叶甲危害对椰树心叶挥发物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方一丁 吕宝乾 +3 位作者 唐继洪 卢辉 何杏 苏豪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椰心叶甲取食危害对椰树心叶挥发物的影响,探讨两者之间入侵前后的相互机制,通过化学生态学的方法对椰心叶甲-寄主-天敌(或其他害虫)三级关系加以理解。【方法】采用自动热脱附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TD-GC-MS)技术测定椰树... 【目的】探讨椰心叶甲取食危害对椰树心叶挥发物的影响,探讨两者之间入侵前后的相互机制,通过化学生态学的方法对椰心叶甲-寄主-天敌(或其他害虫)三级关系加以理解。【方法】采用自动热脱附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TD-GC-MS)技术测定椰树健康心叶和受害心叶中挥发性物质。【结果】椰心叶甲取食诱导椰子心叶挥发物发生明显变化,挥发物烃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变种类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环烃和无环烃变化最明显,椰心叶甲取食明显提高寄主植物心叶挥发物中的1,2,4-Metheno-1H-indene,octahydro-1,7a-dimethyl-5-(1-methylethyl)-,[1S-(1a,2a,3aβ,4a,5a,7aβ,8S)]-、Copaene、Caryophyllene、Muurolene含量,降低寄主植物心叶挥发物中的Heptadecane,2,6,10,14-tetramethyl-含量。【结论】椰心叶甲危害寄主后,寄主产生挥发物变化可能导致对椰心叶甲天敌的吸引力减弱,也可能吸引其他害虫,如椰子织蛾,从而造成互利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心叶甲 TD-GC-MS 椰树叶片 挥发物
下载PDF
云南省林地薇甘菊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云琴 季梅 +3 位作者 刘凌 户连荣 张知晓 泽桑梓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薇甘菊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引起广泛关注,因其入侵能力强,给入侵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系统总结云南省林地薇甘菊防治研究进展:开发出"林地薇甘菊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和"薇甘菊风险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薇甘菊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引起广泛关注,因其入侵能力强,给入侵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系统总结云南省林地薇甘菊防治研究进展:开发出"林地薇甘菊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和"薇甘菊风险评估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薇甘菊在云南省潜在分布区域预测的可靠性;筛选及复配出林地防效好的森草净+2,4-D钠盐,对土壤相对较为安全的2,4-D+敌草快复合药剂;选用旱冬瓜、千果榄仁、柱花草等替代控制薇甘菊,防控的同时还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发现薇甘菊颈盲蝽是控制薇甘菊的专化性强且取食量大的重要天敌昆虫,实现了对薇甘菊种子扩散和无性传播的有效控制。对薇甘菊的防治,集成了监测预警、应急除治、生物防治、生态修复技术,形成林地薇甘菊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但其防控仍是局部的,未来还需要不断突破,使对薇甘菊的局部应急防控逐步转为大面积的持续生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林地 薇甘菊 防治技术
下载PDF
《生物安全学报》征稿简则
7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生物安全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l文学术杂志.2010年创刊,于2011年起正式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
关键词 《生物安全学报》 期刊 编辑工作 征稿
下载PDF
滇池湖滨区外来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与人类活动和乡土植物的关系
8
作者 张红丽 郑成洁 +1 位作者 潘曲波 王艳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5-262,共8页
【目的】明确滇池湖滨区外来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主要人类活动影响因素,为管理外来植物提供数据支撑,更好地保护滇池生态系统。【方法】采用样方法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得到外来植物的分布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探究外来... 【目的】明确滇池湖滨区外来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主要人类活动影响因素,为管理外来植物提供数据支撑,更好地保护滇池生态系统。【方法】采用样方法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得到外来植物的分布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探究外来植物丰富度、密度与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和乡土植物之间的关系。【结果】(1)滇池湖滨区外来植物的丰富度和密度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东、北两岸的外来植物丰富度相对较高,西、南两岸相对较低。各湖滨湿地公园外来植物的种类差异性较大,特别是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古滇精品湿地公园、海东湿地公园与其他湖滨湿地公园的外来植物组成差别最大。(2)湖滨湿地公园的面积是影响外来植物丰富度和密度的主要因子。(3)外来植物丰富度与乡土植物丰富度呈正相关性。(4)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3个排序轴解释外来植物在滇池湖滨区物种组成变异的59.87%,湖滨湿地公园的主要道路长度、交通密度、面积是决定外来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变量。【结论】人类活动影响滇池湖滨区外来植物的空间分布,在乡土植物丰富度高的地区,外来植物的丰富度也较高,对外来植物进行管控的同时,也要防范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外来植物增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湖滨区域 外来植物 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生物安全学报》征稿简则
9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生物安全学报》(原《华东昆虫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于2010年更名,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1.主要登载有关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 《生物安全学报》(原《华东昆虫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于2010年更名,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1.主要登载有关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学品、新技术等带来的生物安全科学问题的原始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研究简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发行 学术杂志 农用化学品 原始性 农业转基因生物 生物入侵 国际前沿 福建省昆虫学会
下载PDF
基于@RISK番茄潜叶蛾对我国番茄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席曼姝 王振霖 +4 位作者 刘孝贤 李志红 张鑫 吕昭智 韩鹏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0-308,共9页
【目的】新发恶性外来入侵物种番茄潜叶蛾的入侵对我国番茄产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利用@RISK模型对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3种不同防治场景下我国番茄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和投入防治后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进行综合评估,... 【目的】新发恶性外来入侵物种番茄潜叶蛾的入侵对我国番茄产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利用@RISK模型对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3种不同防治场景下我国番茄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和投入防治后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可为我国番茄潜叶蛾综合防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内外文献收集到的番茄潜叶蛾危害数据(危害率、番茄产量损失率、防治成本和防治效果),结合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FAO获得我国番茄的种植面积、产量及价格等相关数据,利用@RISK模型对不防治场景和3种不同防治场景下的番茄产业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结果】番茄潜叶蛾在不防治场景下每年给我国番茄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在(8226165.67~41903398.26)万元,在化学防治(使用合成杀虫剂)、生物防治(释放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制剂)和理化诱控(基于灯光和合成性信息素的诱杀产品)3种不同防治场景下能有效挽回经济损失,分别为89.83%、87.90%和89.19%。【结论】基于不同的防治场景能够有效挽回番茄潜叶蛾造成的经济损失,面对该害虫在我国的严峻扩散形势,建议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应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加强番茄潜叶蛾的防控,保障我国番茄产业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番茄 经济损失 @RISK
下载PDF
2种不同寄主对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静 王蕊蕊 +5 位作者 丁芷柔 胡平 郭春晖 彭欣 王瀚棠 杨振德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桉树枝瘿姬小蜂是一种林业的重要入侵害虫,为了探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寄主适应机制,研究2种不同寄主植物对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分别取食巨园桉DH 201-2和窿缘桉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性成虫... 【目的】桉树枝瘿姬小蜂是一种林业的重要入侵害虫,为了探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寄主适应机制,研究2种不同寄主植物对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分别取食巨园桉DH 201-2和窿缘桉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性成虫为材料,采用Illumina H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细菌16S r DNA基因的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取食2种寄主植物的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文库共得到273461条有效序列,在97%相似度聚类分析得到230个细菌OTUs,其中取食巨园桉DH201-2的雌成虫体内鉴定出206个OTUs,取食窿缘桉的雌成虫体内鉴定出171个OTUs。取食巨园桉DH201-2的雌成虫体内细菌的种类更多,细菌群落丰富度更高,但多样性较低;取食窿缘桉的雌成虫体内细菌种类较少,细菌群落丰富度更低,多样性更高。取食2种寄主植物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体内细菌共注释得到14门24纲41目73科123属,有83个注释到了种;两者体内细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均大于90%。取食巨园桉DH201-2的雌成虫体内细菌的优势菌属为立克次氏体属,相对丰度高达93.11%,物种多样性较低;取食窿缘桉的雌成虫体内细菌的优势属为立克次氏体属,其相对丰度为73.61%,物种多样性较高。【结论】取食2种不同寄主植物的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明显差异,说明寄主植物能够影响害虫体内细菌的组成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细菌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不同寄主植物
下载PDF
河北地区入侵植物黄顶菊与本地种苍耳光合特性比较
12
作者 贾璇 皇甫超河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217-224,共8页
【目的】了解河北3个不同地区(邯郸、衡水和沧州)菊科入侵植物黄顶菊和其本地伴生植物苍耳光合特性的差异,探讨黄顶菊与本地种对环境光强变化产生的响应机制,综合分析入侵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叶片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Li-640... 【目的】了解河北3个不同地区(邯郸、衡水和沧州)菊科入侵植物黄顶菊和其本地伴生植物苍耳光合特性的差异,探讨黄顶菊与本地种对环境光强变化产生的响应机制,综合分析入侵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叶片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黄顶菊和苍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指标,并比较分析入侵植物与本地种光合特性及叶片特性的差异。【结果】3个地区的2种植物光饱和点均高于1200μmol·m-2·s-1,且邯郸和衡水地区的黄顶菊光饱和点显著高于本地种苍耳达221.8%、122.9%;3个地区黄顶菊的光补偿点显著低于苍耳,而最大净光合效率则显著高于苍耳,但叶绿素含量差异并不显著;除邯郸地区外,黄顶菊的比叶面积、光合氮利用效率均要显著高于苍耳,各地区黄顶菊的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光合能量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本地种。相关分析表明,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建成成本、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光合能量利用效率以及光合氮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P<0.05);比叶面积与光合能量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光合氮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黄顶菊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比苍耳有着更高的光合速率、光合能量利用效率以及光合氮利用效率,成为其具备高入侵性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入侵植物 叶片特性 最大净光合速率 光合特性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西花蓟马蛋白的提取及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金鑫 杨爽 +3 位作者 张鑫鑫 张炬红 席景会 王军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蛋白样品的制备是获得良好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的前提,建立合理的西花蓟马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图谱,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实验以西花蓟马成虫为实验材料,对比了饱和酚法、TCA... 【目的】蛋白样品的制备是获得良好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的前提,建立合理的西花蓟马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图谱,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实验以西花蓟马成虫为实验材料,对比了饱和酚法、TCA/丙酮法和直接裂解法3种蛋白提取方法,从中选出最适宜双向电泳分析的一种蛋白提取方法。【结果】3种方法蛋白提取率差异显著,直接裂解法蛋白提取率最高,饱和酚法的蛋白提取率最低;3种方法的SDS-PAGE条带数差异不明显;TCA/丙酮法的双向凝胶图谱效果最好,蛋白点最多。【结论】TCA/丙酮法能够有效去除西花蓟马蛋白中的干扰物质,是最适合西花蓟马双向凝胶电泳的蛋白提取方法,为后续西花蓟马在蛋白组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学 蛋白提取
下载PDF
蝇蛹俑小蜂对寄主及果实的趋性反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海燕 梁延坡 +2 位作者 林珠凤 陆永跃 梁广文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背景】蝇蛹俑小蜂是实蝇类害虫蛹期重要的寄生蜂之一。有关植物果实和寄主挥发物在蝇蛹俑小蜂寻找寄主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寄主和果实(健康果实和虫害诱导果实)对蝇蛹俑小蜂的引诱作用。... 【背景】蝇蛹俑小蜂是实蝇类害虫蛹期重要的寄生蜂之一。有关植物果实和寄主挥发物在蝇蛹俑小蜂寻找寄主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寄主和果实(健康果实和虫害诱导果实)对蝇蛹俑小蜂的引诱作用。【结果】虫伤1 d的番石榴和杨桃果实对蝇蛹佣小蜂雌蜂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寄主蛹——3日龄橘小实蝇蛹和4日龄瓜实蝇蛹对蝇蛹俑小蜂雌蜂也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蝇蛹俑小蜂雌蜂对雄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橘小实蝇性诱剂甲基丁香酚对蝇蛹俑小蜂的搜索行为则无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寄主蛹和幼虫危害1 d的果实能释放对蝇蛹俑小蜂有引诱作用的物质,这可为利用蝇蛹俑小蜂防治实蝇类害虫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蛹俑小蜂 挥发物 趋性反应 引诱作用
下载PDF
互花米草黄酮含量分析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金珂 王天弘 +2 位作者 周长芳 胡楚琦 王涵兴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1期18-23,共6页
【背景】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海湾,经引种和其他原因,已扩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对被入侵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造成了显著影响。有关该物种的入侵机制和控制策略是当前入侵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背景】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海湾,经引种和其他原因,已扩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对被入侵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造成了显著影响。有关该物种的入侵机制和控制策略是当前入侵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互花米草生物质材料中富含黄酮类物质,与该物种向海扩张的能力可能存在一定联系。鉴于黄酮广泛的应用价值,能否借助黄酮成分的开发带动生物质的收割,以达到有效控制该物种的目的,也是当前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参照物,NaNO2-Al(NO3)3法比较温室互花米草不同器官中总黄酮含量的差异,分析盐城滩涂互花米草越冬芽黄酮含量与所在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干储互花米草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互花米草叶片中黄酮类物质远高于根、根状茎、茎、叶鞘、颖稃及种子。盐城滩涂上互花米草越冬芽的黄酮含量随着由陆向海方向基本呈升高趋势。互花米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乙醇浓度70%,水浴温度80℃,水浴时间2 h。【结论与意义】互花米草植物材料中,尤其在叶部,黄酮含量十分丰富。该黄酮物质与互花米草在海岸带盐沼生态系统中的适应和向海扩张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作为探索互花米草入侵机制的一个方向。利用本研究中所得优化提取工艺可从互花米草干储生物质中获得稳定的黄酮来源。配合黄酮经济成分的开发而推动生物质材料的收割利用,将成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的一项潜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黄酮 生物入侵 生态控制 盐沼生态系统
下载PDF
新疆外来入侵杂草豚草属LAMP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16
作者 于海鑫 付开赟 +4 位作者 丁新华 贾尊尊 吐尔逊·阿合买提 王兰 郭文超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开发外来入侵生物三裂叶豚草和豚草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达到田间快速、准确和高效识别的目的。【方法】以SYBR Green Ⅰ为指示剂,分别针对三裂叶豚草和... 【目的】开发外来入侵生物三裂叶豚草和豚草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达到田间快速、准确和高效识别的目的。【方法】以SYBR Green Ⅰ为指示剂,分别针对三裂叶豚草和豚草不同发育阶段(幼苗期、生长期、种子期)开展LAMP技术开发。【结果】特异性验证结果显示,所检测杂草的LAMP产物均呈阳性(产生白色沉淀),而与其对照的其他2种杂草的LAMP产物均为阴性(无白色沉淀)。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该体系的DNA最低检测限为10^(-10) ng·μL-1,比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灵敏度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体系能有效应用于三裂叶豚草和豚草样本的快速检测,为其快速、高效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豚草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快速检测技术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丁奎婷 杜素洁 +2 位作者 杨念婉 刘万学 郭建洋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1-302,共12页
草地贪夜蛾是世界重大入侵性害虫,我国于2019年初发现草地贪夜蛾大面积危害西南地区玉米、高粱、甘蔗等多种作物,随后迅速扩散至主要玉米产区,严重威胁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国内研究人员已开展了大量关于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是世界重大入侵性害虫,我国于2019年初发现草地贪夜蛾大面积危害西南地区玉米、高粱、甘蔗等多种作物,随后迅速扩散至主要玉米产区,严重威胁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国内研究人员已开展了大量关于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的研究,在其种群发生规律监测、迁飞路径研判、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基本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西南、江南江淮、北方各地区的发生与危害规律,建立了一套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有效阻断了其大面积扩散危害。本文综述了2019-2022年间国内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种群监测
下载PDF
永州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的种群动态及对豚草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红松 郭建英 +1 位作者 万方浩 周忠实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4期260-265,共6页
【目的】豚草是一种重要的入侵杂草,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是豚草的专一性天敌。研究这2种天敌在永州的种群动态及其对豚草的控制效果,可以为永州豚草的防控及这2种天敌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南... 【目的】豚草是一种重要的入侵杂草,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是豚草的专一性天敌。研究这2种天敌在永州的种群动态及其对豚草的控制效果,可以为永州豚草的防控及这2种天敌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豚草大面积发生区域,人工释放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调查这2种天敌在释放区和扩散区的种群动态和对豚草的防治效果,以及这2种天敌在扩散区的越冬情况。【结果】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的扩散能力强。释放1个月后,在释放区,广聚萤叶甲各虫态及豚草卷蛾虫瘿均被发现。整体上,随时间延长,广聚萤叶甲各虫态虫口密度先增后减,而豚草卷蛾虫瘿密度呈逐渐降低趋势。释放2个月后,在距释放区边缘10 km的豚草发生区,发现了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且成功建立了种群并顺利越冬。释放区豚草株高几乎没有增加,且叶片最终被取食精光,几乎全部死亡;扩散区豚草株高略有增加,最终近75%叶片被取食。【结论】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可在永州成功建立种群并安全越冬,还能自行扩散,可持续控制野外豚草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卷蛾 豚草 控制效果 扩散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动态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志鑫 王瑞 +1 位作者 张风娟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黄顶菊是20世纪90年代入侵我国的恶性外来杂草,近年来呈快速扩散蔓延趋势。全面解析黄顶菊在我国的扩散动态对制定早期监测预警等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标本记录及实地调查等途径重建了黄顶菊在我国扩... 【目的】黄顶菊是20世纪90年代入侵我国的恶性外来杂草,近年来呈快速扩散蔓延趋势。全面解析黄顶菊在我国的扩散动态对制定早期监测预警等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标本记录及实地调查等途径重建了黄顶菊在我国扩散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其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主要扩散路线,以及最早入侵地与传入途径。【结果】黄顶菊最早入侵河北省南部的邯郸、衡水,其后主要沿公路扩散蔓延,71%的分布点在距入侵地国道等主要公路2 km的范围内。目前,该杂草已从最初的入侵地向北扩散到天津市,向东扩散到山东省东营市,向西扩散到了山西省黎城市,向南扩散到了河南省开封市。黄顶菊向4个方向扩散的直线距离不等(100~350 km),这种差异与自然屏障和扩散通道相关。太行山脉是黄顶菊向西扩散的地理屏障,但这个屏障已逐渐被突破。至今,黄顶菊已入侵华北地区5个省市(河北、山东、天津、河南和山西)的100余个县。【结论】黄顶菊在我国仍处于快速扩散阶段,未来应该会继续沿公路向南和向西蔓延。因此,亟需在扩散的前沿地带开展监测预警工作,以抑制其在我国的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顶菊 入侵植物 历史重建 扩散动态
下载PDF
温度对Bt水稻及其非靶标害虫褐飞虱生态适应性的影响
20
作者 杨亚军 吴志红 +4 位作者 徐红星 郑许松 田俊策 鲁艳辉 吕仲贤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4期279-285,共7页
【背景】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明确温度对Bt水稻及其非靶标害虫的影响有助于今后Bt水稻的推广应用。【方法】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26、30和34℃)分别处理Bt水稻T2A-1(表达Cry2A蛋白),在处理后不同天数内分别测... 【背景】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明确温度对Bt水稻及其非靶标害虫的影响有助于今后Bt水稻的推广应用。【方法】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26、30和34℃)分别处理Bt水稻T2A-1(表达Cry2A蛋白),在处理后不同天数内分别测定Cry蛋白、叶绿素、草酸、可溶性糖和总氮含量,同时评价不同温度处理下Bt水稻上褐飞虱的生态适应性。【结果】Cry蛋白含量显著受温度影响,随着温度升高Cry蛋白含量下降。温度、处理时间及两者相互作用均显著影响Bt水稻T2A-1的叶片叶绿素、叶鞘草酸、可溶性糖和总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在26℃处理20 d时高于30、34℃的处理。随着温度的升高,Bt水稻叶鞘草酸含量升高。可溶性糖含量高温(30和34℃)处理后20 d低于26℃处理。Bt水稻叶鞘内可溶性氮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对非Bt水稻MH63上叶绿素、草酸、可溶性糖和总氮含量的影响与T2A-1趋势一致。高温(34℃)处理的Bt水稻上的褐飞虱雌雄虫寿命、每雌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显著低于26℃处理。温度对非Bt水稻MH63上褐飞虱生态适应性参数的影响与T2A-1趋势一致。【结论与意义】温度对Bt水稻具有显著影响,且对Bt水稻上非靶标害虫褐飞虱的生态适应性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有利于今后Bt稻田的害虫综合治理措施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BT水稻 生理 褐飞虱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