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2282被引量6755H指数21
《地震工程学报》重点报道地震工程学和地震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岩土地震工程、生命线地震工程、结构地震工程、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工程地震和城乡综合防震减灾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查看详情>>
  • 曾用名 西北地震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0-0844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2-1208/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282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柴旦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1
作者 庞炜 何文贵 +1 位作者 吴赵 张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473,共9页
通过航卫片遥感数据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并结合差分GPS等测量手段,获取大柴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特征。结果显示:大柴旦断裂总长约135 km,整体上显示为一反“S”形,根据断裂走向的变化、地貌特征、活动强弱等,大致以温泉沟... 通过航卫片遥感数据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并结合差分GPS等测量手段,获取大柴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质地貌特征。结果显示:大柴旦断裂总长约135 km,整体上显示为一反“S”形,根据断裂走向的变化、地貌特征、活动强弱等,大致以温泉沟、塔塔棱河为分界点,可将大柴旦断裂分为三段。晚第四纪以来,该断裂北段和南段逆冲性质较为明显。本次工作集中在断裂中段,该段以右旋逆冲活动为主,逆冲量和右旋量在不同地貌面上是不同的,显示出明显的多期次活动特征。野外天然古地震剖面揭示出1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2402.5±57.5)a.B.P之后,表明该断裂在全新世活动强烈,与该区域近年来频繁的强震活动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断裂 晚第四纪活动 右旋 断错地貌测量 测年
下载PDF
石泉井水位异常与九寨沟7.0级地震关联性探讨
2
作者 吴明 杨晓东 刘洁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1-446,共6页
选取2014—2020年共计7年的石泉流体井水位整点值数据,结合小波分析方法及区域构造分析,研究石泉井水位长期异常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石泉水位异常活跃主要发生在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之后,利用小波分析提取高频异常信息效果较好... 选取2014—2020年共计7年的石泉流体井水位整点值数据,结合小波分析方法及区域构造分析,研究石泉井水位长期异常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石泉水位异常活跃主要发生在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之后,利用小波分析提取高频异常信息效果较好,九寨沟7.0级地震后的区域断裂活动加强或九寨沟地震造成的断裂周边含水层渗透性发生变化可能为导致石泉井水位长期异常的直接原因,未来月河断裂石泉段附近断层活动性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九寨沟地震 南北地震带 石泉 月河断裂
下载PDF
断层走向对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焦习龙 王荣霞 +1 位作者 马海龙 王东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我国西部部分连续刚构桥临近地震断层建设,在抗震分析时通常会忽略断层走向与桥梁纵桥向夹角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4座墩高不同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模型,选取10组近断层强震记录进行时程分析,研究断层走向对刚构... 我国西部部分连续刚构桥临近地震断层建设,在抗震分析时通常会忽略断层走向与桥梁纵桥向夹角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4座墩高不同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模型,选取10组近断层强震记录进行时程分析,研究断层走向对刚构桥地震反应(位移和弯矩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平双向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桥梁主墩及主梁纵桥向地震反应在断层走向与纵桥向夹角为75°~135°范围内最大,而横桥向最大地震反应则发生在夹角为0°~30°或120°~180°范围;在三向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与仅考虑水平双向地震动输入下的桥梁地震反应相比,竖向地震动对主梁竖向弯矩响应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主墩和主梁的交界处,增大比例可达2倍及以上。就文章选取的4座桥梁算例,不考虑断层走向和桥梁纵桥向的夹角则存在低估桥梁地震反应的可能,低估误差在15%~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地震反应 近断层地震动 断层走向 竖向地震动
下载PDF
基于UPFs的珊瑚岛礁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圣华 尹训强 王桂萱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合理且高效地模拟珊瑚砂非线性动力特性、远场无限地基辐射阻尼以及海域岛礁动水压力的影响是进行珊瑚岛礁抗震安全分析的关键技术问题。以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研究工具,基于UPFs二次开发灵活性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珊瑚砂地基条件下... 合理且高效地模拟珊瑚砂非线性动力特性、远场无限地基辐射阻尼以及海域岛礁动水压力的影响是进行珊瑚岛礁抗震安全分析的关键技术问题。以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研究工具,基于UPFs二次开发灵活性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珊瑚砂地基条件下的岛礁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时域计算模型。通过创建一种新的珊瑚砂等价线性单元描述岛礁场地的非线性动力特性,推导并开发了黏性人工边界单元用于考虑截断外边界的能量耗散及外源地震动的输入,基于Westergaard附加质量公式以mass21单元模拟航道的动水压力,建立FORTRAN接口程序实现自由场响应与交界面作用力求解的交互。通过典型珊瑚岛礁场地的自由场分析验证了所开发时域分析模型的合理有效性。以国内某实际珊瑚岛礁场地为例,从地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等方面探讨了珊瑚岛礁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规律;结合ANSYS良好的前处理及大规模求解分析能力,可开展各类复杂岛礁场地的动力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岛礁 UPFs 等价线性单元 地震反应分析
下载PDF
用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研究蓟运河断裂的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文朋 张春丽 +2 位作者 高武平 闫成国 王志胜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91,共9页
蓟运河断裂是天津地区东北部的一条重要断裂,是张家口—渤海构造带的组成部分。由于未对蓟运河断裂的活动性进行过专门探测研究,其空间展布及第四纪活动性一直存在争议。经广泛收集资料确定蓟运河断裂的大致展布,并布设9条人工地震测线... 蓟运河断裂是天津地区东北部的一条重要断裂,是张家口—渤海构造带的组成部分。由于未对蓟运河断裂的活动性进行过专门探测研究,其空间展布及第四纪活动性一直存在争议。经广泛收集资料确定蓟运河断裂的大致展布,并布设9条人工地震测线,采用可控震源对该断裂进行探测。结果表明:蓟运河断裂不是一条南北贯通的断裂,其大致分为北西段和南东段两段。蓟运河断裂北西段主要呈断陷特征,切割深、断距大,是燕山褶皱带和沧县隆起的边界断裂,为晚更新世早期断裂;南东段错断不明显,推测以走滑运动为主,为早-中更新世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勘探 蓟运河断裂 第四纪活动特征
下载PDF
铁路重力式桥墩墩底局部加密纵筋高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明波 鲁锦华 +2 位作者 陈兴冲 马华军 张熙胤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4-1040,共7页
为研究墩底加密纵筋高度对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加密纵筋高度的确定原则,推导纵筋加密高度计算公式。设计5个不同加密纵筋类型的桥墩,通过数值分析研究桥墩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对比分析墩底加密纵筋后桥墩的抗震性能。... 为研究墩底加密纵筋高度对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加密纵筋高度的确定原则,推导纵筋加密高度计算公式。设计5个不同加密纵筋类型的桥墩,通过数值分析研究桥墩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对比分析墩底加密纵筋后桥墩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墩底局部加密纵向钢筋可有效提高桥墩的承载能力;桥墩抗震设计验算时截面配筋率可取墩底纵筋加密后的截面配筋率;数值分析结果验证纵筋加密高度计算公式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纵筋高度 铁路重力式桥墩 抗震性能 抗震设计
下载PDF
地震长期效应对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伟 谌文武 杨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5-976,共12页
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大孔隙、弱胶结特征的黄土遭遇地震荷载影响后,其内部结构受到扰动,微结构的变化会在后期物理力学性质中集中反映出来。通过动三轴试验对原状黄土试样进行模拟历史地震预处理,对处理试样依次进行饱和、固结、不排水剪... 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大孔隙、弱胶结特征的黄土遭遇地震荷载影响后,其内部结构受到扰动,微结构的变化会在后期物理力学性质中集中反映出来。通过动三轴试验对原状黄土试样进行模拟历史地震预处理,对处理试样依次进行饱和、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黄土试样的初始含水率为10%时,经历历史地震扰动的黄土较未扰动黄土相比,其偏应力明显增加,孔隙水压力降低,抗剪强度指标值增大3.42 kPa和2.67°;当初始含水率增加至15%时,历史地震产生的长期效应将引起后期黄土强度持续增大,增幅远远超过10%的黄土试样,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达到3.98 kPa和3.02°。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从微观角度分析地震长期效应对黄土力学性质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历史地震引起黄土内部颗粒移动、孔隙结构变化是黄土强度增加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长期效应 黄土 土力学 扫描电镜试验 压汞试验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震后虚假信息入侵实时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懋磊 刘可 +1 位作者 李垠 吕筱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0-275,共6页
虚假震后信息入侵严重干扰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进程,为防止虚假震后信息在互联网中大肆传播,需对震后虚假信息进行精准识别,设计基于互联网的震后虚假信息入侵实时检测系统。互联网以Web服务器为载体传播信息,数据包捕获模块采用WinPcap... 虚假震后信息入侵严重干扰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进程,为防止虚假震后信息在互联网中大肆传播,需对震后虚假信息进行精准识别,设计基于互联网的震后虚假信息入侵实时检测系统。互联网以Web服务器为载体传播信息,数据包捕获模块采用WinPcap技术,并从中获取有效数据包,在协议解析模块中完成数据包TCP/IP协议、CMP协议、UDP协议解码工作,解码后的数据输入到基于SVM的震后虚假信息检测模型中。SVM模型寻求最优超平面将震后信息分为虚假与真实两个类别,根据该结果完成震后虚假信息入侵实时检测。由实验结果可知该系统检测震后虚假信息入侵误报率低于3%,相比同类型系统具有接收数据能力强、效率高的优势,对精准检测震后虚假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震后 虚假信息 入侵 协议解析 实时检测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高烈度区连续刚构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玥 薛磊 +1 位作者 陈帅 周敉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1-317,共7页
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参数变化对其地震响应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研究地震作用下刚构桥各参数变化对桥梁内力的影响,以一连续刚构桥为例,采用正交数值试验的方法,以主梁跨中横桥向弯矩、墩顶顺桥向弯矩、墩底顺桥向弯矩及墩底横桥向弯矩为考... 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参数变化对其地震响应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研究地震作用下刚构桥各参数变化对桥梁内力的影响,以一连续刚构桥为例,采用正交数值试验的方法,以主梁跨中横桥向弯矩、墩顶顺桥向弯矩、墩底顺桥向弯矩及墩底横桥向弯矩为考核指标,分析地震作用下结构参数(边中跨比、梁底幂次、墩高比)的变化对桥梁内力的影响规律及其参数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跨中横桥向弯矩,墩高比对其影响较大,墩高比的增加可使弯矩值最大增加28%;对于墩顶顺桥向弯矩、墩底顺桥向弯矩以及墩底横桥向弯矩,边中跨比对其影响较大,边中跨比的增加可使弯矩值最大分别增加51%、55%和52%。高烈度区的桥梁设计应重视边中跨比及墩高比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桥 正交数值试验 边中跨比 敏感性
下载PDF
连续弯箱梁自行车桥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有志 林四新 +1 位作者 阮建凑 林树枝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8-1216,共9页
为研究厦门市弯箱梁自行车桥的地震响应规律,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自行车高架桥三维壳体模型,在考虑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水准作用及不同加载方向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反应谱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该桥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自行车... 为研究厦门市弯箱梁自行车桥的地震响应规律,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自行车高架桥三维壳体模型,在考虑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水准作用及不同加载方向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反应谱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该桥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自行车桥z方向位移分量最大,且z方向分量极值均发生在曲线分叉段;相对剪力而言,桥墩竖向支反力相对较小;E1和E2地震水准响应情况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桥梁结构未进入塑形状态,抗震性能良好,安全性指标较高;反应谱法计算得到的响应包络值相对3条不同的地震时程结果的峰值大,在实际桥梁抗震分析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分析结果。文章研究结果对今后自行车桥设计和抗震性能分析具有指导意义,并可为研究者对该类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荷载 自行车桥 动力特性 反应谱法 时程分析法
下载PDF
2018年陕西宁强5.3级地震强地面运动特征及局部场地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文才 尹志文 +1 位作者 苏小芸 江志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00-1705,共6页
2018年9月12日陕西省宁强县发生5.3级地震,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的39个专业台站在此次地震中触发。文章中通过处理捕获的117条三分向加速度记录,给出近场台站的地震动参数,绘制震中附近区域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其长轴呈西南-东北方向展布... 2018年9月12日陕西省宁强县发生5.3级地震,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的39个专业台站在此次地震中触发。文章中通过处理捕获的117条三分向加速度记录,给出近场台站的地震动参数,绘制震中附近区域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其长轴呈西南-东北方向展布。采用实际观测数据与几种常用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发现霍俊荣衰减预测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此次地震的影响场。将振幅最大的51GYD台的反应谱与我国抗震设计反应谱比较,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不同震中距5个台站各周期谱加速度衰减特性,总结出此次地震的反应谱基本特征。运用H/V谱比法对51GYD土层台和62ZM台阵进行局部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研究覆盖土层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及局部地形对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的影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强5.3级地震 反应谱 衰减关系 场地反应 地形效应
下载PDF
据地壳介质非均匀性判断郯庐断裂带鲁苏段未来大震位置
12
作者 李清河 熊振 +4 位作者 黄耘 范小平 刘希强 张元生 鲍海英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4-1464,1589,共12页
从大尺度和小尺度两方面研究郯庐断裂带苏鲁段地壳介质非均匀性。使用地震波数据,研究了郯庐断裂带苏鲁段地壳速度结构的非均匀性,单位虚波Qmps的非均匀性,地壳介质泊松比的非均匀性,反映地壳介质小尺度非均匀性的分层κ值和y值。计算了... 从大尺度和小尺度两方面研究郯庐断裂带苏鲁段地壳介质非均匀性。使用地震波数据,研究了郯庐断裂带苏鲁段地壳速度结构的非均匀性,单位虚波Qmps的非均匀性,地壳介质泊松比的非均匀性,反映地壳介质小尺度非均匀性的分层κ值和y值。计算了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震源区长度和沿断裂带的震源区边界,根据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确定断裂的闭锁段,地震应力的积累单元和调整单元。对比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的地壳介质状况,将各种非均匀性参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参数指向一致,未来大震的可能区域是33°—34.5°N,118°—118.8°E的北北东向区域,震级可达8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苏鲁段 地壳介质非均匀性 1668年郯城8 1/2级地震 未来大震可能区域
下载PDF
海原大地震诱发石碑塬黄土滑坡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博 田文通 +2 位作者 孙军杰 刘琨 徐舜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5-1172,共8页
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诱发的石碑黄土塬滑坡,因其规模大、坡度小、滑距远的特点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目前对该滑坡的物理力学过程仍无统一认识。基于此,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该滑坡初始状态、地震动力响应和流滑发展过程。... 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诱发的石碑黄土塬滑坡,因其规模大、坡度小、滑距远的特点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目前对该滑坡的物理力学过程仍无统一认识。基于此,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该滑坡初始状态、地震动力响应和流滑发展过程。为分析震前斜坡初始状态,建立考虑斜坡表面拉裂缝中侧向水压力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拉裂缝中侧向水压力削弱了斜坡整体稳定状态;为研究地震时斜坡动力响应过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获得地震时斜坡饱和土层的孔隙水压力比和斜坡位移的变化特性;为解释远程滑坡,将液化后土层等效为流体,借鉴泥流滑距估算理论,求算石碑塬滑坡的滑距,计算结果与前人现场考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大地震 石碑塬滑坡 滑移机制 液化 滑距
下载PDF
新型摩擦“塑性铰”构造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晓东 王起台 +1 位作者 孟强 马广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9-560,580,共13页
提出了一种安全性高、成本低的新型摩擦“塑性铰”构造的概念和几何设计,以实现精准耗能和大震可修的延性设计抗震目标。以钢结构梁柱延性节点的设计理论为基础,推导了该构造的力学性能理论和工作机制,并应用于钢框架结构进行了静力弹... 提出了一种安全性高、成本低的新型摩擦“塑性铰”构造的概念和几何设计,以实现精准耗能和大震可修的延性设计抗震目标。以钢结构梁柱延性节点的设计理论为基础,推导了该构造的力学性能理论和工作机制,并应用于钢框架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5个工况的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模型的循环往复位移荷载分析,探究了新型摩擦“塑性铰”构造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该构造模型仅发生了抗剪螺栓的剪切破坏,可实现其精准耗能和结构的快速修复;具有较好的转动性能,满足层间位移角要求;摩擦耗能随着旋转加载螺栓预应力和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其滞回曲线较饱满,延性系数较大,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的承载力基本吻合,分别为15.92kN、15.84kN;抗剪螺栓的剪切和纯摩擦耗能两阶段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分别为0.318、0.671,纯摩擦耗能阶段的耗能能力较好。在钢框架中摩擦“塑性铰”的形成与发展符合抗震性能要求,Pushover分析可作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塑性铰” 静力弹塑性分析 延性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地磁低点时间与经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亮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3-769,共7页
地磁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上的主要特征是随着经度变化而变化。为了求出这种变化关系的解析式,首先使用国家地磁台网的数据计算甘肃省近三年13个地磁台站的低点时间序列和低点时间的期望,并绘制了低点时间序列的频次分布图和概率密度曲线... 地磁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上的主要特征是随着经度变化而变化。为了求出这种变化关系的解析式,首先使用国家地磁台网的数据计算甘肃省近三年13个地磁台站的低点时间序列和低点时间的期望,并绘制了低点时间序列的频次分布图和概率密度曲线;然后对低点时间与台站经度的关系做线性回归,并指出这个线性回归方程应无限趋近于“格林尼治时间-经度”关系式。文章第一次提出台站经度与地磁Z分量低点时间的关系式,并提出它的趋近方程。各台站低点时间的期望就是地磁低点时间的正常背景值,它是判定地磁低点时间异常与否的参考标准。本文的工作完善和发展了丁鉴海先生的地磁低点位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低点时间 正态分布 相位畸变 假设检验 线性回归
下载PDF
《地震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16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地震工程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刊期季刊(自2016年起变更为双月刊),A4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地震工程学研究与实践的... 《地震工程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刊期季刊(自2016年起变更为双月刊),A4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地震工程学研究与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结构地震工程、生命线地震工程、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工程地震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同时刊载有关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仪器研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学 征稿简则 学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生命线地震工程 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学会 研究成果
下载PDF
城市密集建筑群对沉积谷地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晨蕊 严磊 刘中宪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5-1045,共11页
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建筑群-沉积谷地二维模型,并在土体截断边界上施加粘弹性人工边界,在频域与时域中对比分析此体系和单独沉积谷地的地震反应,观察地震时沉积谷地与建筑群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表明,沉积谷地中建筑群对... 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建筑群-沉积谷地二维模型,并在土体截断边界上施加粘弹性人工边界,在频域与时域中对比分析此体系和单独沉积谷地的地震反应,观察地震时沉积谷地与建筑群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表明,沉积谷地中建筑群对谷地本身的地震反应具有显著影响。入射波频率较低时,由于共振效应的存在,在部分区域处建筑群-沉积谷地体系的地表位移响应幅值会大于单独沉积谷地,但随着入射波频率的增加,建筑群的存在又会对地震反应产生明显的减弱效果;建筑群对谷地的影响还与建筑高度和建筑间距有关,且不同位置处的响应也存在很大差异。计算结果可为沉积谷地中设防烈度的设置以及工程抗震设计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拟方法 建筑群-沉积谷地 粘弹性人工边界 动力相互作用 共振效应
下载PDF
高层抗震结构造价的改进控制模型研究——基于一恢复重建高层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小刚 王震 +1 位作者 章培军 惠小健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0-806,共7页
采用WSR模型分析建筑工程抗震结构造价控制问题时,存在造价控制效果差的弊端。通过设计的高层建筑工程抗震结构造价控制模型构建造价控制的递阶层次结构,获取高层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多种方案,从多种方案中通过三标度法和权重向量法获取... 采用WSR模型分析建筑工程抗震结构造价控制问题时,存在造价控制效果差的弊端。通过设计的高层建筑工程抗震结构造价控制模型构建造价控制的递阶层次结构,获取高层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多种方案,从多种方案中通过三标度法和权重向量法获取造价控制的最优方案;另外采用质量量化QoS调度方法进行高层建筑工程造价效益控制约束均衡设计,以获取最优方案中高层建筑工程抗震结构造价控制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可有效分析高层建筑的质量化特征,可改进控制高层抗震结构工程造价,预估消耗成本可控制在1.8万元以下,且分析耗时均值为0.15h,具有节省成本和效率快的优势,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 造价控制模型 三标度法 最优方案 质量量化
下载PDF
可液化场地大直径扩底桩的动力p-y曲线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盟 尹诗 +1 位作者 徐晓 陈高鹏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6-924,共9页
可液化场地大直径扩底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研究对扩底桩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分别建立扩底桩和等直径桩的三维有限差分模型,通过在模型底部输入正弦波,得到可液化场地中不同埋深下扩底桩与等直径桩的桩-... 可液化场地大直径扩底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研究对扩底桩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分别建立扩底桩和等直径桩的三维有限差分模型,通过在模型底部输入正弦波,得到可液化场地中不同埋深下扩底桩与等直径桩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对两者的动力p-y曲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正弦波输入下扩底桩动力p-y曲线多呈倒“S”形,随着埋深增加,动力p-y曲线滞回圈面积及面积增长速度逐渐减小,斜率逐渐增大;扩底桩与等直径桩动力p-y曲线所围成的图形相似,两者动力p-y曲线斜率均随埋深增加逐渐增大,扩底桩动力p-y曲线滞回圈面积及面积增长速度在各埋深处均大于等直径桩,利于能量耗散,抗震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扩底桩 动力p-y曲线 可液化场地 等直径桩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海相沉积软土压缩和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岩 耿济世 +1 位作者 毛磊 刘芙荣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5-751,共7页
为了研究近代海相沉积软土的变形特征,本文对珠江三角洲河口地区的全新世海相沉积的软土进行了室内单轴压缩与不同围压下作用下的三轴固结不排水(CU)、不固结不排水(UU)的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状土和重塑土样的孔隙比随压力的增大... 为了研究近代海相沉积软土的变形特征,本文对珠江三角洲河口地区的全新世海相沉积的软土进行了室内单轴压缩与不同围压下作用下的三轴固结不排水(CU)、不固结不排水(UU)的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状土和重塑土样的孔隙比随压力的增大而下降,且与加压方式有密切关系,加压幅度越小,土的扰动破坏越小;原状土样固结系数随着压力增加而递减,整体近似符合指数函数分布,重塑土样固结系数随着压力增加逐渐增大,整体近似符合线性函数分布。在相同的固结压力下,原状土样的强度低于重塑土样的强度。土样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硬化型,且围压对重塑土的影响小于原状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结构性 单向压缩 三轴剪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