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肿瘤影像学》

作品数1196被引量3098H指数17
《肿瘤影像学》(CN31-2087/R)(原《上海医学影像》,2013年5月正式更名)是由复旦大学主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杂志办刊宗旨为:贯彻理论与实践、普...查看详情>>
  • 曾用名 上海医学影像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6-621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208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1,196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型浸润性黏液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回顾
1
作者 王超 夏天 +3 位作者 何晓宁 杨秀芹 安静 单裕清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6期549-555,共7页
目的:分析肺炎型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IMA)的影像学征象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23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肺炎型IMA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总结该... 目的:分析肺炎型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IMA)的影像学征象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23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肺炎型IMA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总结该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3例肺炎型IMA患者,以咳嗽为症状发现13例,其中咳白痰6例。首诊误诊肺炎11例,其中2例首次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学报告为炎症。多发病灶9例,单发14例;CT检查两肺外周分布为主16例,中心性分布2例,弥漫性分布5例;上叶3例,中叶3例,下叶17例。影像上,病变实性成分较少,斑片状实变影伴磨玻璃影23例(100.0%),“充气支气管”征17例(包括“枯树枝”征11例),“叶间裂膨隆”征6例;囊腔或空洞影15例;双肺或单肺伴发不规则结节7例;增强扫描示23例均呈轻中度强化,其中“血管造影”征有19例。23例患者均未见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沿肺泡壁排列的高柱状细胞,胞浆及肺泡腔内大量黏液(黏液湖),细胞核轻度异型性。结论:虽然肺炎型IMA在影像上很难与肺炎相鉴别,但其仍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动态CT结合穿刺活检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黏液腺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肺炎
下载PDF
CEUS时间-强度曲线定量模型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唐修亮 缪青 杨斌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定量模型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效果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定量模型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效果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住院接受CCRT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6例,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治疗2周和外照射结束后行经阴道CEUS检查,并采用CEUS联合TIC定量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整体患者及TP方案组CCRT治疗2周和外照射结束后达峰时间分别较治疗前明显缩短;TP方案组CCRT治疗2周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结论:CEUS联合TIC能够体现中晚期宫颈癌CCRT治疗后肿瘤内部血流灌注变化情况,具有一定的早期疗效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抗癌》2023年征订启事
3
作者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5期522-522,共1页
《抗癌》杂志于1988年创刊,主管单位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上海市抗癌协会。《抗癌》杂志坚持以读者为导向,架起读者与医院之间的桥梁,介绍抗癌防癌的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癌症患者战胜病魔的动人事迹,努力为广... 《抗癌》杂志于1988年创刊,主管单位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上海市抗癌协会。《抗癌》杂志坚持以读者为导向,架起读者与医院之间的桥梁,介绍抗癌防癌的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癌症患者战胜病魔的动人事迹,努力为广大癌症患者和家属服务。杂志刊号:CN 31-1664/R,ISSN 1008-3065。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协会 主管单位 征订启事 ISSN 健康的生活方式 癌症患者 抗癌 刊号
下载PDF
经腹部超声预测胃间质瘤生物危险度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秀斌 郭晶晶 +4 位作者 钱清富 张秀娟 陈志奎 薛恩生 林礼务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6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征象预测胃间质瘤生物危险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48例胃间质瘤的超声征象与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胃间质瘤生物危险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 目的:探讨超声征象预测胃间质瘤生物危险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48例胃间质瘤的超声征象与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胃间质瘤生物危险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超声征象中瘤体最大径、回声、囊性变、形态、边界、血流信号在低危组与中高危组胃间质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瘤体生长部位、患者发病年龄、性别、有无症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瘤体的最大径、回声、形态均为鉴别不同危险度胃间质瘤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34、3.81、2.64,P值分别为0.03、0.02、0.04)。构建的回归方程为logistic(P)=-3.03+0.30×最大径+1.34×回声+0.97×形态,以预测概率P=0.50作为阈值,其鉴别不同危险度胃间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8.2%、77.1%及77.7%,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9。结论:以瘤体的最大径、回声、形态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胃间质瘤的生物危险度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超声 生物危险度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MAGiC序列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柴青焕 胡晓欣 +3 位作者 肖勤 杨孟 岳磊 顾雅佳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探讨多对比度定量图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ilation,MAGiC)序列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年龄在25~72岁之间明确有乳腺肿块的患者行MAGiC序列扫描,对扫描图像使用MAGiC viewer... 目的:探讨多对比度定量图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ilation,MAGiC)序列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年龄在25~72岁之间明确有乳腺肿块的患者行MAGiC序列扫描,对扫描图像使用MAGiC viewer后处理软件打开并处理。参照常规乳腺MRI增强图像,在MAGiC序列扫描获得的各种对比度图像及图谱中查找并研究病灶,并选取病灶的最大直径层面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并统计每个受试者图像所勾画的ROI中所有体素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和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良恶性乳腺肿瘤T1和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值:t=8.423,P<0.001;T2值:t=2.224,P=0.032),良性组平均T1和T2值均高于恶性组。PD值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于MAGiC序列的定量值测量中,乳腺良性病灶的T1值和T2值均高于恶性病灶。MAGiC序列在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定量图谱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超声诊断右颈部良性神经鞘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靖予 赵娜 韩若凌 《肿瘤影像学》 2021年第2期143-144,共2页
1资料患者,女性,28岁,自觉颈前正中偏右有肿物10d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右颈可触及一大小约2.0 cm×1.5 cm的肿物,肿物局部无压痛,活动可。超声检查:甲状腺右叶后外方可探及一大小约3.1 cm×2.7 cm×2.0 cm实性低回声结节,... 1资料患者,女性,28岁,自觉颈前正中偏右有肿物10d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右颈可触及一大小约2.0 cm×1.5 cm的肿物,肿物局部无压痛,活动可。超声检查:甲状腺右叶后外方可探及一大小约3.1 cm×2.7 cm×2.0 cm实性低回声结节,内回声欠均,该结节上段呈"鼠尾征"(图1A),下段显示欠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右叶 右颈部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 良性神经鞘瘤 下段 上段 实性低回声结节
下载PDF
沉痛怀念陈灏珠院士
7
《肿瘤影像学》 2020年第6期I0002-I0002,共1页
《肿瘤影像学》名誉主编陈颧珠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二○二○年十月三十日凌晨三时零九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96岁。陈濒珠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曾任全国政... 《肿瘤影像学》名誉主编陈颧珠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二○二○年十月三十日凌晨三时零九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96岁。陈濒珠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曾任全国政协第七、八、九届常委,上海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上海市政协第六届常委,上海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第七、八、九届主委,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原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原常委,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原主委,上海市红十字会原名誉副会长,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原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原主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原副总主编,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心血管病学 中华医学会 心血管病研究 医学教育家 名誉主编 名誉所长 心脏病学
下载PDF
CT纹理分析鉴别胃肠道间质瘤c-kit/PDGFRA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任采月 王升平 +3 位作者 任敏 刘壮 张盛箭 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19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在鉴别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c-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突变类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经分子病理学检查...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在鉴别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c-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突变类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经分子病理学检查证实的GIST患者的CT增强图像,其中c-kit突变型126例,PDGFRA突变型14例。采用LIFEx软件对CT门静脉期图像进行分析,共提取41种纹理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短区域因子(short-zoneemphasis,SZE)、短区高灰度级因子(short-zone high gray-level emphasis,SZHGE)及区域百分比(zone percentage,ZP)在c-kit突变型GIST中高于PDGFRA突变型GIST(P<0.05)。两组间其余纹理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ZE、SZHGE和ZP鉴别两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9、0.70和0.71(P<0.05),灵敏度分别为46.03%、47.62%及78.57%,特异度分别为92.86%、92.86%及64.29%,准确率分别为83.57%、83.57%及90.00%。结论:CT纹理分析能够为鉴别GIST c-kit/PDGFRA基因突变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纹理分析 CT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静脉血栓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姥义 孟祥栋 +2 位作者 孙蔚 吴晓燕 施海建 《肿瘤影像学》 2018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腿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静脉血管造影或临床系统溶栓治疗后随访观察证实的285例小腿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285例小腿静脉血栓患者中,单侧266例,双侧19例。小腿静脉血...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腿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静脉血管造影或临床系统溶栓治疗后随访观察证实的285例小腿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285例小腿静脉血栓患者中,单侧266例,双侧19例。小腿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肌间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胫前静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静脉血栓具有特异表现,而且安全可靠,能动态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可作为诊断小腿静脉血栓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静脉 血栓 诊断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结合常规超声对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良恶性结节的诊治思路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丽萍 王琳 孙燕双 《肿瘤影像学》 2017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结合常规超声能否提高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检出率,并为后续是否行穿刺病理学检查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49... 目的:分析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结合常规超声能否提高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检出率,并为后续是否行穿刺病理学检查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68个结节,常规超声观察甲状腺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通过观察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的特点,从结节的形态、数目、部位、大小、纵横比、边界、声晕、内部回声及钙化情况、后方回声有无衰减、血供情况及颈部有无异常肿大淋巴结等方面分析,利用VTQ技术对结节进行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测定,并结合常规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8个结节均经病理证实。与病理结果对照,常规超声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灵敏度为70.59%,特异度为78.43%,约登指数为0.49;VTQ技术判断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为82.35%,约登指数为0.65;VTQ技术结合常规超声判断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70.59%,特异度为96.08%,约登指数为0.67。结论:VTQ技术结合常规超声可提高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良恶性结节的检出率。对于常规超声诊断为良性结节而VTQ技术考虑为恶性结节者,需行穿刺病理诊断,既能减少恶性结节的漏诊,又能避免良性结节不必要的手术治疗,从而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常规超声检查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病理结果
下载PDF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微泡造影剂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汤阳 孔文韬 +1 位作者 张小龙 王文平 《肿瘤影像学》 2016年第4期-,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微泡造影剂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超声分子成像。方法: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制备靶向VEGFR2超声微泡,免疫荧光法检测微泡与抗体的结合。建立裸... 目的:探讨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微泡造影剂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超声分子成像。方法: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制备靶向VEGFR2超声微泡,免疫荧光法检测微泡与抗体的结合。建立裸鼠Hep G2肝癌皮下种植瘤模型,随机分成靶向组(n=5)和非靶向组(n=5),经尾静脉团注相同剂量靶向微泡或非靶向微泡,录像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注入造影剂5 min后利用高声压爆破技术清除肿瘤内部微泡,比较爆破前后两组造影图像灰阶强度的下降,估计靶向微泡在体内与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靶向造影剂和非靶向造影剂均表现为裸鼠皮下瘤的显著增强,但TIC显示两组间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940.4±200.9)dB·s vs.(2 796.8±452.3)dB·s,P=0.001];微泡爆破后靶向组灰阶强度降低显著大于非靶向组[(7.61±2.20)dB vs.(3.74±1.40)dB,P=0.010]。结论:靶向VEGFR2微泡造影剂在体内能显著增强肿瘤血管成像,可作为监测肿瘤血管生成的较可靠分子影像学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微泡 HepG2肝癌模型 肿瘤血管生成 超声分子成像
下载PDF
超声及X线对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芬 陈雅玲 +3 位作者 陈嘉健 高毅 陈敏 常才 《肿瘤影像学》 2016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声像图与X线特征,比较超声与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45例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的超声和X线特征,根据乳腺影像与数据报告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进行分类。结果:共151个病灶... 目的:探讨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声像图与X线特征,比较超声与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45例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的超声和X线特征,根据乳腺影像与数据报告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进行分类。结果:共151个病灶,超声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型9.3%,结节或肿块型65.6%,局部声影型4.0%,阴性21.2%。136例行X线检查,钙化型31.6%,肿块影23.5%,非对称性致密影14.7%,局部结构扭曲22.8%,7.4%阴性。超声、X线对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3.6%、40.4%。结论:硬化性腺病缺乏典型的声像图及X线表现,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硬化性腺病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下载PDF
基于DCE-MRI列线图鉴别乳腺单纯型黏液癌与T2WI明显高信号纤维腺瘤
13
作者 曲宁 罗娅红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表现构建乳腺单纯型黏液癌(pure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PMBC)与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明显高信号乳腺纤维腺瘤鉴... 目的: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表现构建乳腺单纯型黏液癌(pure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PMBC)与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明显高信号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的列线图模型,旨在提高对两种病变鉴别诊断的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64个PMBC和137个T2WI明显高信号纤维腺瘤病变的DCE-MRI表现。记录放射科医师的原始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 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诊断结果。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DCE-MRI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影像学特征模型,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评价影像学特征模型的分类性能。绘制校正曲线,评价模型对病变分类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采用临床决策分析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放射科医师原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PV和NPV分别为76.56%、73.00%、74.13%、56.98%和86.96%。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病变的边缘、晚期内部强化特征、内部有无强化分隔和分叶特征是鉴别PMBC和纤维腺瘤的独立预测因子。模型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PV和NPV分别为96.24%、87.50%、94.89%、92.54%、88.89%和94.20%。校正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DCA显示,影像学特征模型鉴别两种病变的临床净获益明显高于将其全部视为PMBC或纤维腺瘤。结论:基于DCE-MRI表现构建的PMBC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的列线图模型明显优于影像医师原始诊断,可提高对两种病变鉴别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单纯型黏液癌 纤维腺瘤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
下载PDF
《肿瘤影像学》2023年征订启事
14
作者 《肿瘤影像学》编辑部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2期121-121,共1页
《肿瘤影像学》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界欢迎,199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杂志刊号:ISSN 2096-6210,CN 31-2087/R。采用优质铜版纸印制,A4开本,64页/期,双月刊。被中国学术... 《肿瘤影像学》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界欢迎,199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杂志刊号:ISSN 2096-6210,CN 31-2087/R。采用优质铜版纸印制,A4开本,64页/期,双月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道医学影像领域中科研成果、临床应用、综述、病例报告、讲座及与理工结合的有关论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科研成果 中国学术期刊 核心期刊 征订启事 国家新闻出版署 医学影像 肿瘤影像学
下载PDF
CESM量化特征联合形态学对BI-RADS 3~5类乳腺单发肿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维敏 郑博文 +6 位作者 潘德润 文婵娟 汪思娜 曾辉 何子龙 秦耿耿 陈卫国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能谱乳腺摄影(contrast enhancement spectral mammography,CESM)量化特征联合形态学对乳腺单发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CESM检查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能谱乳腺摄影(contrast enhancement spectral mammography,CESM)量化特征联合形态学对乳腺单发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CESM检查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3~5类乳腺单发肿块。所有患者均行头尾(craniocaudal,CC)位(早期,_(T1))、内外斜(mediolateral oblique,MLO)位(晚期,_(T2))摄影,随后测量减影图病灶的强化灰度值(lesion grey value,LGV)。并根据LGV在两个时相的变化量评估病灶的动态强化特点。同时分析病灶CESM低能图及减影图形态学特征。最后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ESM(低能图及减影图)、LGV_(T1)+LGV_(T2)+动态强化、CESM+LGV_(T1)+LGV_(T2)、CESM+动态强化、CESM+LGV_(T1)+LGV_(T2)+动态强化对乳腺单发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160例患者全为女性,共检出160个肿块,恶性病灶118个,良性肿块42个。CESM、LGV_(T1)+LGV_(T2)+动态强化、CESM+LGV_(T1)+LGV_(T2)、CESM+动态强化及CESM+LGV_(T1)+LGV_(T2)+动态强化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17、0.748、0.922、0.919及0.927。单独CESM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高于LGV_(T1)+LGV_(T2)+动态强化(分别为91.5%vs 75.4%、83.3%vs 64.2%、93.9%vs 85.5%、77.7%vs 48.2%和89.3%vs 72.5%)。而CESM+LGV_(T1)+LGV_(T2)+动态强化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6.6%、80.9%、93.4%、89.4%、92.5%。结论:CESM(低能图+减影图)形态学、病灶的LGV及动态强化特征综合判断可提高BI-RADS 3~5类乳腺单发肿块的诊断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良性肿块的活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摄影 量化 乳腺 肿块
下载PDF
治疗前^(18)F-FDG PET/CT对胃MALT淋巴瘤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周文婧 蒋冲 +4 位作者 滕月 来瑞鹤 贾鹏 丁重阳 何健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 目的:探讨治疗前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42例在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扫描的初诊胃MALT淋巴瘤患者。^(18)F-FDG PET/CT结果分析采用定性和半定量方法评估:视觉评估和最大标准摄取值(_(max)imal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max))评估。以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终点评价预后。结果:随访患者13~80个月,平均(38.9±16.5)个月,PET阳性、高SUV_(max)与较差的PFS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SUV_(max)是PFS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HR=11.283,P=0.022)。SUV_(max)也可以独立预测疗效(OR=8.750,P=0.005)。结论:治疗前行^(18)F-FDG PET/CT可以预测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选择对脑转移瘤靶区勾画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青 韩序 +5 位作者 胡伟刚 杨昭志 陈佳艳 许青 李懋 凌池芳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hree-dimensional turbo spin echo,3D TSE)序列和三维反转恢复梯度回波(three-dimensional inversion recovery gradient echo,3D IR-GRE)序列的T1加权增强磁共振图像对勾画脑转移瘤大体肿瘤体积(gross... 目的:探讨使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hree-dimensional turbo spin echo,3D TSE)序列和三维反转恢复梯度回波(three-dimensional inversion recovery gradient echo,3D IR-GRE)序列的T1加权增强磁共振图像对勾画脑转移瘤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3D TSE序列和3D IR-GRE序列采集9例脑转移瘤患者的T1加权增强图像。1名有多年脑转移瘤治疗经验的放疗科医师在两种序列图像上勾画了GTV。两组GTV的体积差异使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GTV的几何相似度通过统计Dice相似系数评估,GTV的位置差异使用GTV质心偏移评估。结果:9例脑转移瘤患者的磁共振图像上共勾画出47个病灶(体积范围0.02~21.48 mL)。TSE图像上的GTV[(1.583±3.870)mL]大于IR-GRE图像上的GTV[(1.497±3.850 mL,P<0.001)]。两组GTV的Dice相似系数为0.796±0.102,GTV质心偏移为(0.329±0.323)mm。结论:基于TSE序列和IR-GRE序列生成的图像勾画的脑转移瘤GTV的体积和几何范围都有一定差异。考虑TSE序列的造影剂对比度较好,且受磁场不均匀性影响较小,基于该序列勾画的脑转移瘤GTV可能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反转恢复梯度回波序列 磁共振成像 脑转移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丹琳 钱丰 +4 位作者 尚梦婷 邢肖肖 王媛 谢潇 刘水清 《肿瘤影像学》 2021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颈部转移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并分析124例PTC患者(156个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颈部转移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并分析124例PTC患者(156个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其FNAB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FNAB成功率为79.4%。操作者的操作年限、淋巴结分区、病灶最大径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分级等是影响FNAB成功的相关因素(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FNAB诊断PTC转移淋巴结结果确切,可为临床制订PTC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 淋巴结
下载PDF
超声造影技术在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于洁 杜联芳 李凡 《肿瘤影像学》 2021年第6期545-549,共5页
睾丸恶性肿瘤少见,但却是15~34岁男性最为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早期正确诊断有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超声是检出及诊断睾丸肿瘤的一线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灵敏地筛查出异常回声的病变,但常规超声对睾丸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有限。... 睾丸恶性肿瘤少见,但却是15~34岁男性最为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早期正确诊断有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超声是检出及诊断睾丸肿瘤的一线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灵敏地筛查出异常回声的病变,但常规超声对睾丸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有限。超声造影技术为睾丸肿瘤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好、实时动态且可高度灵敏地反映病变微循环灌注的影像学新手段。本文就近年来超声造影在睾丸肿瘤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特征与分子预后标志物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石琴 付志明 +3 位作者 张文 卢晓娟 王晓野 贝金玲 《肿瘤影像学》 2019年第6期371-376,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特征与分子预后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癌患者术前DCE-MRI图像特征,比较不同分子预后标志物表达情况的DCE-MRI图像...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特征与分子预后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癌患者术前DCE-MRI图像特征,比较不同分子预后标志物表达情况的DCE-MRI图像特征差异。结果: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者比较,ER阴性者大肿块病灶(直径≥2 cm)、病灶边缘光整的比例明显升高(χ^2=4.55,8.27;P<0.05);与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阳性者比较,PR阴性者病灶边缘光整的比例明显升高(χ^2=7.23;P<0.05);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者比较,HER2阴性者大肿块病灶的比例明显降低(χ^2=4.57;P<0.05);与Ki-67阳性者比较,Ki-67阴性者大肿块病灶、病灶边缘光整的比例明显降低(χ^2=4.72,7.88;P<0.05)。乳腺癌患者MRI达峰时间为(203.15±15.46)s,早期强化率为(125.17±18.24)%。达峰时间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88,0.359;P<0.05),与HER2表达、Ki-67标记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r=-0.281,-0.310;P>0.05)。结论:乳腺癌DCE-MRI图像特征,尤其是肿瘤大小、边缘状态及早期强化率,与PR、ER、HER2表达及Ki-67标记指数具有良好相关性,可为乳腺癌患者术前预测、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血流动力学 形态学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