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10425被引量31989H指数67
本刊考古专业学术性资料性刊物。主要刊载考古学研究论文,发表野外考古发掘调查简报、考古资料的综述和书刊评介,亦反映自然科学在考古中的应用成果。查看详情>>
  • 曾用名 考古通讯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453-289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1208/K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0,4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考古》(三)简介
1
作者 励悟 《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108,共1页
《天津考古》(三)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著,科学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本书正文344页,约73.8万字,文后附彩色图版52页,定价288元。本书集中刊布了天津市近十年来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新成果,包括主动性考古、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和抢... 《天津考古》(三)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著,科学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本书正文344页,约73.8万字,文后附彩色图版52页,定价288元。本书集中刊布了天津市近十年来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新成果,包括主动性考古、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和抢救性发掘等最新资料,以发掘报告、简报为主,也包括部分重要项目的主动性调查、勘探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性发掘 考古调查 基本建设工程 发掘报告 勘探报告 遗产保护中心 科学出版社 天津
原文传递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四九)
2
作者 《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103,共5页
本报告发表的碳十四年代数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碳十四实验室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初完成前处理和石墨靶预制,并委托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进行加速器质谱测试,共涉及3个考古遗址出土的32个样品的碳十四年代数据。
关键词 碳十四测年 碳十四半衰期 考古遗址
原文传递
山东淄博市石鼓墓地2022年发掘简报
3
作者 付龙腾 赵益超 +3 位作者 白云翔 刘晓蓉(执笔/绘/拍摄) 于华(绘) 张世文(绘) 《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0,I0001,41-53,F0002,共17页
石鼓墓地主体年代在战国晚期至东汉早期。其中M88为竖穴土坑单棺墓,随葬品以陶礼器为主,年代为战国晚期后段。M13、M59、M96、M44、M113是西汉早期至东汉早期墓葬的代表,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木棺椁墓、砖椁墓及砖室墓等,随葬品包括陶器... 石鼓墓地主体年代在战国晚期至东汉早期。其中M88为竖穴土坑单棺墓,随葬品以陶礼器为主,年代为战国晚期后段。M13、M59、M96、M44、M113是西汉早期至东汉早期墓葬的代表,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木棺椁墓、砖椁墓及砖室墓等,随葬品包括陶器、铁器、铜器等。此外,M96填土中的殉鹿现象,为此前已发掘同级别汉墓所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淄博市 石鼓墓地 战国墓 汉墓 殉鹿
原文传递
甘肃临潭县磨沟遗址出土齐家文化铜器的分析与研究
4
作者 王璐 梅建军 +4 位作者 陈坤龙 毛瑞林 钱耀鹏 王辉 谢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95,共25页
前言磨沟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潭县陈旗(今王旗)乡磨沟村洮河西南岸的一-处台地上(图一,10),1980年调查时发现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及宋代的遗存。2008~201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对... 前言磨沟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潭县陈旗(今王旗)乡磨沟村洮河西南岸的一-处台地上(图一,10),1980年调查时发现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及宋代的遗存。2008~201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对磨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沟遗址 齐家文化 铜器技术 区域交流
原文传递
从三棱锥形器足看中国青铜时代块范法铸造技术特质的形成
5
作者 张昌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102,共11页
中国青铜时代以大量生产和使用青铜礼器独秀于世界早期文明,又影响到其后的中国文化与礼制。正因为如此,中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的源头一直都是中外学者讨论的热点[1]。早些年,因为我国境内发现的早期铜制品较多且分布范围较广,多数学... 中国青铜时代以大量生产和使用青铜礼器独秀于世界早期文明,又影响到其后的中国文化与礼制。正因为如此,中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的源头一直都是中外学者讨论的热点[1]。早些年,因为我国境内发现的早期铜制品较多且分布范围较广,多数学者倾向于中国青铜器及其技术是独立起源[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锥形器足 块范法铸造 铸型
原文传递
《高勒毛都2号墓地:2017~2019中蒙联合考古报告》简介
6
作者 雨珩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7-57,共1页
《高勒毛都2号墓地:2017~2019中蒙联合考古报告》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编著,科学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本书为16开精装本,全彩印刷,共276页,字数约54.7万字,定价360元。2017~2019... 《高勒毛都2号墓地:2017~2019中蒙联合考古报告》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编著,科学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本书为16开精装本,全彩印刷,共276页,字数约54.7万字,定价360元。2017~2019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共同实施的联合考古项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报告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文物考古 乌兰巴托 全彩印刷 蒙古国 中蒙 墓地
原文传递
湖北云梦县郑家湖墓地2021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8
7
作者 罗运兵 赵军 +7 位作者 史德勇 张宏奎 李峰 孙俊 邓超(摄) 余乐(摄) 黄玉洪(绘图) 刘明德(绘图)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1,F0002,共20页
郑家湖墓地位于湖北云梦县城关镇,在楚王城城址的东南郊,距睡虎地墓地约3000米(图一)。2020年5月以来,为配合云梦县市政建设施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云梦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
关键词 湖北云梦县 郑家湖墓地 秦墓 木觚 葬具绘画
原文传递
吐峪沟石窟的斩山崖面区段与遗址考古分期 被引量:3
8
作者 夏立栋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112,共13页
一、引言石窟研究首先要解决分期与年代问题[1],整体把握石窟寺遗址中不同建筑群组的营造次第和寺院发展阶段是进行其他专题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在进行石窟考古分期时,除注重与开窟活动相关的纪年题铭或文献记载、洞窟形制与造像内容的... 一、引言石窟研究首先要解决分期与年代问题[1],整体把握石窟寺遗址中不同建筑群组的营造次第和寺院发展阶段是进行其他专题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在进行石窟考古分期时,除注重与开窟活动相关的纪年题铭或文献记载、洞窟形制与造像内容的横向比对、造像所据经本的译出年代及历史背景等,斩山崖面的空间关系同样可以为石窟遗址考古分期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峪沟 斩山 崖面区段 石窟分期
原文传递
《保定容城北张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简介
9
作者 雨珩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44,共1页
《保定容城北张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由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文物局编著,科学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本书为16开本,正文90页,字数约23万字,文后附彩色图版28页,定价180元。本书... 《保定容城北张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由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文物局编著,科学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本书为16开本,正文90页,字数约23万字,文后附彩色图版28页,定价180元。本书是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系列考古报告之一,主要对2006年保定容城北张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了整理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资料 考古报告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建设管理局 城北 南水北调工程 科学出版社 保定
原文传递
科技视野下“异族同俗”现象的观察——以巴蜀青铜器为例
10
作者 黎海超 崔剑锋 +1 位作者 周志清 左志强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115,共12页
前言考古学文化与族群之间的对应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理论上讲,同一考古学文化可以对应同一族群,也可以囊括不同族群。不同族群表现出相同物质文化特征的例子在近现代民族中比比皆是。这种"异族同俗"的现象也同样常见于考... 前言考古学文化与族群之间的对应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理论上讲,同一考古学文化可以对应同一族群,也可以囊括不同族群。不同族群表现出相同物质文化特征的例子在近现代民族中比比皆是。这种"异族同俗"的现象也同样常见于考古学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文化 族属 巴蜀青铜器 科技分析 原料标准
原文传递
石峁遗址与陶寺遗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邵晶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77,共13页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与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分处南流黄河南北两端的临汾盆地和河套地区。2000~2001年陶寺遗址发现陶寺文化城址,并于2002年进行了系统发掘,认为陶寺文化早期城址面积56万平方米,中期城址面积280万平方米[1],遗址绝对年代为公...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与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分处南流黄河南北两端的临汾盆地和河套地区。2000~2001年陶寺遗址发现陶寺文化城址,并于2002年进行了系统发掘,认为陶寺文化早期城址面积56万平方米,中期城址面积280万平方米[1],遗址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陶寺遗址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论殷墟手工业布局及其源流 被引量:18
12
作者 何毓灵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88,共14页
目前的考古学研究中,“手工业生产的研究、手工业经济的研究明显不足,尤其是把古代手工业作为一个整体或就各个门类的手工业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将古代手工业作为一个产业系统并与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联系起来的研究更是严重不足... 目前的考古学研究中,“手工业生产的研究、手工业经济的研究明显不足,尤其是把古代手工业作为一个整体或就各个门类的手工业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将古代手工业作为一个产业系统并与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联系起来的研究更是严重不足,即使相对于文献史学界和科技史学界关于古代手工业的研究及其成果而言也明显滞后”[1]。殷墟手工业研究正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手工业布局 源流 成因
原文传递
岭南地区陡刃砾石石器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昱龙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8,共9页
早在20世纪90年代,张森水先生就将中国旧石器分为南北方两大工业传统,北方石片石器工业和南方铄石石器工业[1]。南方砾石石器工业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旧石器工业类型之一,多年来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深人研究,目前已得出诸多重要的... 早在20世纪90年代,张森水先生就将中国旧石器分为南北方两大工业传统,北方石片石器工业和南方铄石石器工业[1]。南方砾石石器工业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旧石器工业类型之一,多年来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深人研究,目前已得出诸多重要的结论和看法,特别是对中国南方旧石器文化分期和分区特征已有了整体性的认识,X才宏观上把握南方旧石器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但是,随着旧石器考古理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传统的石器分类法更多适用于宏社观察石器文化概、分布和发展等问题,在分析具M織术方面则有着较大的不足,以“操作链,,为核心的石器动态分类则在分析具條織术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早期 陡刃砾石石器 多级可控性剥片
原文传递
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陶器的科技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郁永彬 吴小红 +2 位作者 崔剑锋 陈国科 王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8-120,共13页
西方学者较早关注陶器所反映的人类行为与社会方面的信息,注重运用各种自然科学手段复原陶器技术史,并建立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20世纪50年代,他们提出“操作链”的概念,作为构建古代技术与社会的一种途径,即通过静态的考古遗存... 西方学者较早关注陶器所反映的人类行为与社会方面的信息,注重运用各种自然科学手段复原陶器技术史,并建立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20世纪50年代,他们提出“操作链”的概念,作为构建古代技术与社会的一种途径,即通过静态的考古遗存来研究动态的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城驿遗址 陶器 制陶工艺 岩相分析 青铜时代
原文传递
《成都天府广场东北侧古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文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113,共1页
《成都天府广场东北侧古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发行。本书为大16开精装本,有正文281页,文后有彩色图版56版,定价310元。
关键词 考古发掘 成都 东北 广场 天府 古遗址 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原文传递
吉林大安市后套木嘎遗址AⅣ区发掘简报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俊杰 李朵 +2 位作者 李玉彬 霍东峰 王立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0,共28页
后套木嘎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永合村西北约1.5公里处,地处新荒泡东南岸的漫岗之上,西南距安广镇约7公里,东南距红岗子乡约9公里,东北距月亮泡约5公里(图一)。
关键词 吉林大安市 后套木嘎遗址AⅣ区 新石器时代遗存 汉书二期文化 辽代遗存
原文传递
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的两座春秋时期墓葬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晓毅 陈小三 +1 位作者 狄跟飞 王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53,共29页
瓦窑坡墓地M29和M30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具均为一椁两棺,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海贝和漆器等。这两座墓是目前晋南地区所见等级最高的春秋中期墓葬,对研究晋南地区春秋墓葬的等级变化、侯马铸铜作坊兴起之前晋国的... 瓦窑坡墓地M29和M30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具均为一椁两棺,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海贝和漆器等。这两座墓是目前晋南地区所见等级最高的春秋中期墓葬,对研究晋南地区春秋墓葬的等级变化、侯马铸铜作坊兴起之前晋国的铸铜技术等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隰县 瓦窑坡墓地 土坑竖穴墓 春秋中期
原文传递
云贵高原出土汉代印章述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勇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2-103,共12页
20世纪以来,在云贵高原地区先后发掘出土了一批两汉时期的印章,主要分布于滇东黔西地区。这些印章包括官印、私印、吉语印、戒语印和图形印等,使用者既有汉人也有当地土著居民。这些印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探索两汉时期云贵... 20世纪以来,在云贵高原地区先后发掘出土了一批两汉时期的印章,主要分布于滇东黔西地区。这些印章包括官印、私印、吉语印、戒语印和图形印等,使用者既有汉人也有当地土著居民。这些印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探索两汉时期云贵高原的历史、认识中原文化对"西南夷"土著文化的影响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高原 汉代 印章 文化影响
原文传递
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六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乃诚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10,共16页
本文所谈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是指夏家店下层文化使用的玉器。 迄今已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有100多件(组),出自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遗址、赤峰西道村点将台遗址、赤峰二道井子遗址,辽宁北票丰下遗址、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红山文化 玉器 大甸子遗址 牛河梁遗址
原文传递
湖北郧县庹家洲遗址老官台文化遗存
20
作者 李默然 余西云 +16 位作者 李俊 邓春燕 王梦楠 邹秋实 李佳 常璐 何昊 王刚 姜伟 段姝杉 尹以江 刘蓓蓓 姚思梦 周世本 马晓娇 王刚 郎富海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
庹家洲遗址位于湖北省郧县五峰乡东峰村二组汉江南岸的临江台地上,西面和北面分别有一条冲沟,东面为一条村级公路和居民区。遗址南距郧县五峰乡政府约3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2°50′48″,东经110°22′57″,海拔170~17... 庹家洲遗址位于湖北省郧县五峰乡东峰村二组汉江南岸的临江台地上,西面和北面分别有一条冲沟,东面为一条村级公路和居民区。遗址南距郧县五峰乡政府约3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2°50′48″,东经110°22′57″,海拔170~174米(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郧县 庹家洲遗址 老官台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