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作品数709被引量1051H指数12
《中国文学批评》杂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为目标,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为中心,紧密结合现当代文学创作和鉴赏的实际。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5-999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0-1314/I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径与标识
1
作者 胡学文 《中国文学批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我对小说的痴迷始于故事,以少年时代阅读的《艳阳天》与《封神演义》来说,我更喜欢后者,实在是后者的故事更吸引我。这是小说的强项,是小说区别于诗词曲赋的地方,暂且不论艺术水准所达到的高度。在读拉斯培和戈·比尔格的《吹牛大... 我对小说的痴迷始于故事,以少年时代阅读的《艳阳天》与《封神演义》来说,我更喜欢后者,实在是后者的故事更吸引我。这是小说的强项,是小说区别于诗词曲赋的地方,暂且不论艺术水准所达到的高度。在读拉斯培和戈·比尔格的《吹牛大王历险记》时,我犹如铁屑面对磁石,整个人都化在了里面。比较《封神演义》与《吹牛大王历险记》,想象同样是奇的,但后者带给我的惊喜更多。原因在于读《封神演义》时,脑里有神话的前设性概念,在神话里上天人地,呼风唤雨,皆为平常,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神演义》 少年时代 《艳阳天》 诗词曲赋 艺术水准 吹牛大王历险记 神话
原文传递
深刻把握文化传承发展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
2
作者 卓今 《中国文学批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1,187,共6页
文学研究需要通过文学的方式思考和回应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文化传承与文学研究有其内在关联,文学研究需要从历史文献中发现丰富的文学资源,实现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与“两个结合”的关系,印... 文学研究需要通过文学的方式思考和回应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文化传承与文学研究有其内在关联,文学研究需要从历史文献中发现丰富的文学资源,实现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与“两个结合”的关系,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当代文学新传统需要建立在“两个结合”基础之上,在中西文明互鉴中推进文学研究的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两个结合”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听觉叙事研究的缘起、话语创新与范式转换 被引量:15
3
作者 傅修延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97,157,共10页
听觉叙事指叙事作品中与听觉感知相关的表达与书写,不论传媒变革为讲故事的行为提供了多少新的手段,从本质上说它们都未摆脱对口头讲述的模仿。人类听力的钝化与周遭环境变得日益喧闹有关,今天的叙事作品中很少看到对各类听觉事件的妙用... 听觉叙事指叙事作品中与听觉感知相关的表达与书写,不论传媒变革为讲故事的行为提供了多少新的手段,从本质上说它们都未摆脱对口头讲述的模仿。人类听力的钝化与周遭环境变得日益喧闹有关,今天的叙事作品中很少看到对各类听觉事件的妙用,批评家似乎也感觉不到这方面的萎缩与退步。感知体验的匮乏带来的后果是表达上的捉襟见肘,为此需要实现话语工具的创新,将聆察、音景等与听觉有密切关系的概念术语引入叙事学领域。研究“语音独一性”问题需要跳出形而上的研究范式,追踪书面文字的语音残余靠的是细读功夫,从听觉角度实现文本意图的“现场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听觉 语音 话语
原文传递
跨界写作——在新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3
4
作者 莫言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19年第1期64-65,共2页
非常感谢各位来参加有关我新作的研讨会。张清华在春节前就跟我说要筹办这样一个活动,我很抗拒,我说现在最好别没事找事。主要是感觉到作品不够,几个短篇,一组所谓的诗歌,几篇散文,几部戏曲,真是不值得拿出来讨论。但是清华说,应该通过... 非常感谢各位来参加有关我新作的研讨会。张清华在春节前就跟我说要筹办这样一个活动,我很抗拒,我说现在最好别没事找事。主要是感觉到作品不够,几个短篇,一组所谓的诗歌,几篇散文,几部戏曲,真是不值得拿出来讨论。但是清华说,应该通过这样一个讨论,使你对自己的这些作品有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我一直是欢迎批评的作家,不敢说是闻过则喜,起码能做到从善如流,这个胸怀自觉还是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张清华 春节前 说服力 作品 诗歌 散文 戏曲
原文传递
试析“反本质主义”论争中的意识形态困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卓 《中国文学批评》 2018年第2期136-145,160,共11页
"反本质主义"论争是21世纪初以来文学理论领域中的重要论争,围绕对"文学"性质的认识以及反思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文学理论的话语建构等,形成了多重的反思路径。这些新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重构大都不同程度地被裹挟在... "反本质主义"论争是21世纪初以来文学理论领域中的重要论争,围绕对"文学"性质的认识以及反思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文学理论的话语建构等,形成了多重的反思路径。这些新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重构大都不同程度地被裹挟在有关"文学有无本质"、如何理解"文学的本质"等问题的讨论中。以"反本质主义"论争的第一阶段、特别是其中参与讨论的陶东风的观点为观察对象,梳理围绕"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这一系列话语表述的构成过程和思想资源,可以尝试指出其在反思学科话语建构的政治干预的同时又陷入了新生成的意识形态的纠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本质主义 后现代主义 本质 建构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散论作为女性作家的王安忆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侃 《中国文学批评》 2016年第3期5-11,共7页
一从《雨,沙沙沙》到《本次列车终点》,从《小鲍庄》到'三恋',从《叔叔的故事》到《纪实和虚构》,从《长恨歌》到《富萍》,再到《启蒙时代》、《天香》以及近期的《匿名》,王安忆始终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写作状态。这三十多年来... 一从《雨,沙沙沙》到《本次列车终点》,从《小鲍庄》到'三恋',从《叔叔的故事》到《纪实和虚构》,从《长恨歌》到《富萍》,再到《启蒙时代》、《天香》以及近期的《匿名》,王安忆始终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写作状态。这三十多年来,在中国几乎找不到第二个作家能像她一样在高密度的写作状态中一以贯之。王安忆的勤奋是无法攀比的,她的生活似乎简单得只剩下写作这一桩事儿。萨特在那本题为《词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鲍庄 启蒙时代 《长恨歌》 女性写作 小说叙事 历史叙事 张贤亮 历史书写 文学世界
原文传递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之关系的后现代转折——从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到卡勒的《文学理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姚文放 《中国文学批评》 2016年第3期60-69,126,共11页
从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到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出现了文学理论趋从于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批评化的后现代倾向,突出了文学研究的实践性、功能性和当下性。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强调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各自的差异... 从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到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出现了文学理论趋从于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批评化的后现代倾向,突出了文学研究的实践性、功能性和当下性。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强调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各自的差异性和特异性,而卡勒《文学理论》则以"理论"反过来整合文学理论,将文学理论的贡献隐含于"理论"之中。卡勒概括了"理论"的四个特点,其中每一条都与批评形态的重建密切相关。这一变化造成了这两部《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重视程度的悬殊、解释模式的转变和阅读方法的差异,从而昭示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之关系的后现代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后现代转折
原文传递
青年读者与先锋小说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建周 《中国文学批评》 2015年第4期43-50,126,共9页
先锋小说的生成与圈子化的青年群体的阅读期待直接相关。青年学生对先锋小说的接受具有特殊的"时尚"色彩。青年批评家对先锋小说的阐释是对自身文化象征权力的想象性表达。在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化方案中,青年读者对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的生成与圈子化的青年群体的阅读期待直接相关。青年学生对先锋小说的接受具有特殊的"时尚"色彩。青年批评家对先锋小说的阐释是对自身文化象征权力的想象性表达。在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化方案中,青年读者对先锋小说的接受,既是改革进程中现实焦虑的呈示,又具有某种精神突围的象征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 青年读者 文学接受
原文传递
美学的空间与空间的美学——列斐伏尔美学思想在中国的旅程和旨归
9
作者 许栋梁 《中国文学批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3,M0005,M0006,共11页
列斐伏尔的美学思想不同时期在中国呈现出显隐交替、主题流变的历史形态和跨域转合、异位转场等空间特征,其美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转道苏联进入中国,经历从“进步”到“修正主义”的定位剧变,未能获得理论生长空间。新时期以来... 列斐伏尔的美学思想不同时期在中国呈现出显隐交替、主题流变的历史形态和跨域转合、异位转场等空间特征,其美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转道苏联进入中国,经历从“进步”到“修正主义”的定位剧变,未能获得理论生长空间。新时期以来,在现代/后现代、全球化/都市化的语境交错中,列斐伏尔的异化、日常生活等理论在中国被置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审美批判的边缘视野并产生异位;其空间思想则在“空间转向”之下介入文学文化研究而发生审美转场,也被不同程度地简化和误读。列斐伏尔美学思想的当代旨归,要回到他提出的在“空间表象”与“表征性空间”两者之间作为审美空间的“第三空间”,进而以更具本源特征和普遍意义的“空间感性学”关联其思想脉络,并在中国语境中激活其阐释效力和对话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第三空间” 空间感性学
原文传递
《中国文学批评》编辑委员会
10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20年第4期1-1,共1页
原文传递
人民性:路遥写作的精神指向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学勇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20年第1期4-10,M0003,共8页
路遥的写作姿态卓然践行了以人民为本位的根本原则,他将作家的自身定位、写作行为与书写对象并置,深入贯穿到人民的身份意识之中。正是这种自觉的身份意识使他的创作不满足于社会问题的再现,而是苦苦求索于社会问题的发现。在他的创作中... 路遥的写作姿态卓然践行了以人民为本位的根本原则,他将作家的自身定位、写作行为与书写对象并置,深入贯穿到人民的身份意识之中。正是这种自觉的身份意识使他的创作不满足于社会问题的再现,而是苦苦求索于社会问题的发现。在他的创作中,人民不再是作家代为发言的群体或是深受同情的阶层,而是作家个人及其作品的主体性存在。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路遥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当代文学中存在的窄化“人民”的问题,拓展了人民文艺的宽阔视域。路遥创作的人民性特征,充分表现在他坚守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展现了当代中国变革中的时代情绪及民众的精神心理动向。曾经被淹没于当代文学繁杂思潮更迭发展中的路遥小说,在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传统道德的审美判断、书写苦难的情感基调以及认知人民大众创造历史的巨大推动力等方面,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人民性书写的审美追求及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人民性 精神指向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生态文学的中国模式和中国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朝全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20年第4期122-129,158,共9页
近十几年来,生态文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学新的生长点,形成勃兴局面。中国生态文学具有独特的渊源和哲学根底、内涵特质与类型样式,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和中国表达。辨析生态文学的中国模式及特质,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为生态文学的发... 近十几年来,生态文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学新的生长点,形成勃兴局面。中国生态文学具有独特的渊源和哲学根底、内涵特质与类型样式,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和中国表达。辨析生态文学的中国模式及特质,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为生态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特质 中国表达
原文传递
重申“为汉语写作”的梦想——试谈麦家《人生海海》的语言问题
13
作者 陈培浩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20年第2期21-29,157,共10页
麦家的《人生海海》显示了一种“为汉语写作”的语言抱负。作品的语言风格整体上由紧向松,构成了一种“倒喇叭型”结构。同时《人生海海》还呈现出了多元汉语性的追求,主要体现为用自觉的语言意识和自洽的文体结构来整合和激活古典汉语... 麦家的《人生海海》显示了一种“为汉语写作”的语言抱负。作品的语言风格整体上由紧向松,构成了一种“倒喇叭型”结构。同时《人生海海》还呈现出了多元汉语性的追求,主要体现为用自觉的语言意识和自洽的文体结构来整合和激活古典汉语、民间汉语和当代先锋文学三种语言资源。文学和语言的交互构成了每一种民族语言走向理想之途的永恒运动,《人生海海》的写作实践,重申了以写作创造更好母语,用文学建设现代汉语的诗性、丰富性和安居性这一写作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家 《人生海海》 汉语性
原文传递
以神奇的想象促成精神创化——莫言创作的经验与启示
14
作者 张志忠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19年第1期33-38,157,共7页
沉重的少年往事,悲凉的历史记忆,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但他并不以一味地倾诉苦难为旨归,而是将淤积心底的个人记忆转化成富有象征意味的文化记忆,赋予其强大的艺术想象力和精神创化。莫言的创作经验包含:"残酷叙事"与... 沉重的少年往事,悲凉的历史记忆,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但他并不以一味地倾诉苦难为旨归,而是将淤积心底的个人记忆转化成富有象征意味的文化记忆,赋予其强大的艺术想象力和精神创化。莫言的创作经验包含:"残酷叙事"与精神超越、想象力对童年故事的改造、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文学本性的坚守、对人物灵魂的揭示与拷问。这对中国文学普遍需要解决的"苦难体验如何转化为精神创新的资源"的难题,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文化记忆 精神超越 灵魂拷问
原文传递
感谢沧海桑田
15
作者 石一枫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19年第2期68-69,158,共3页
感谢文学界的师友们,让我有个机会琢磨琢磨写小说这件事,还能跟大家交流一下。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低头混迹文字,抬头混迹生活的人,想必是大有受益的。尤其又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成天没什么正形儿的人,被迫需要硬说两句正经话,可能更有自我教... 感谢文学界的师友们,让我有个机会琢磨琢磨写小说这件事,还能跟大家交流一下。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低头混迹文字,抬头混迹生活的人,想必是大有受益的。尤其又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成天没什么正形儿的人,被迫需要硬说两句正经话,可能更有自我教育的意义。不过说实在的,对于写作,诸如“怎么写小说”、“什么小说才是好小说”之类的话题,以及写小说这件工作里的种种门道,我一直觉得作家反而是最没发言权的。说到底也是没什么发言的必要。就像哪个饭馆的厨子如果从幕后冲向前台,站在门口冲着顾客们报菜名、背菜谱,介绍他用什么手势颠勺、在什么火候放盐,那么大家一定觉得这哥们儿脑子抽筋了。干我们这行的更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在介绍自己“怎么写”的时候,其实每每暗揣了个私心,就是教导别人对于自己的作品应该“怎么读”——言下之意,你们要是看了不喜欢,那也不赖我,是你们水平不高,读法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谢 桑田 自我教育 小说 文学界 发言权 坏毛病
原文传递
春风踏破玉门关——评尾鱼《西出玉门》
16
作者 李文玉 《中国文学批评》 2018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尾鱼,取自“行走的一尾鱼”。人如其名———世界那么大,作者不在案前写作时,则热衷于踏遍万水千山景,遭遇江湖稀罕事。当经历了现实中玉门关外、魔鬼城下的绵延风沙后,尾鱼踏景为基、因事铸笔,挥毫泼墨写就一段段错综复杂、生死相交的... 尾鱼,取自“行走的一尾鱼”。人如其名———世界那么大,作者不在案前写作时,则热衷于踏遍万水千山景,遭遇江湖稀罕事。当经历了现实中玉门关外、魔鬼城下的绵延风沙后,尾鱼踏景为基、因事铸笔,挥毫泼墨写就一段段错综复杂、生死相交的传奇,用文学和爱的春风穿越了现实的荒凉风景,开辟了一个怪力乱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门关 魔鬼城 风景
原文传递
中国网络玄幻小说的叙事语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黎杨全 何榴 《中国文学批评》 2018年第3期102-111,159,共11页
网络玄幻小说数量众多,由于故事程式上高度的相似性,其情节模式可以浓缩为"因为XX,主角成为强者"。在此基础上,玄幻小说普遍采用主角不断奋斗变强的升级结构与先抑后扬的曲折法,由此形成一种独有的叙述循环与螺旋式上升的叙... 网络玄幻小说数量众多,由于故事程式上高度的相似性,其情节模式可以浓缩为"因为XX,主角成为强者"。在此基础上,玄幻小说普遍采用主角不断奋斗变强的升级结构与先抑后扬的曲折法,由此形成一种独有的叙述循环与螺旋式上升的叙事序列。在玄幻小说中,人的努力与命运构成了基本的矛盾,不断重复着主角成功逆天、封王成神并战胜命运的乐观故事,但借助"金手指"来改变命运的幻想实质上是对现实的变相妥协。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精神幻象,但玄幻小说带给读者的励志精神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幻小说 叙事语法 结构主义
原文传递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进行理论创新——2023年文艺学动态
18
作者 马涛 《中国文学批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5,共6页
中国是诗的国度,文学在中华五千年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诗言志”到“诗缘情”,文学在人们外在的社会生活和内在的精神追求中始终在场,形成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色。文学之所以在我们的文化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 中国是诗的国度,文学在中华五千年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诗言志”到“诗缘情”,文学在人们外在的社会生活和内在的精神追求中始终在场,形成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色。文学之所以在我们的文化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与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象征意味密不可分,汉字所建构的文学世界是我们精神的自然外化和延伸。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成长于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但其特色仍然源于我们的文学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①“两个结合”深刻阐明了文艺理论生发的现实语境与历史源头,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与发展,应当以“两个结合”为指引,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进行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艺理论 精神传承 象征意味 诗缘情 诗言志 当代文学 历史源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论网络文学类型研究的性别视角
19
作者 肖映萱 《中国文学批评》 2024年第2期117-126,191,共11页
性别在网络类型小说的类型化生产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网文类型研究的重要视角与维度。从文本形态来看,不同性别的主角、代入视角与时空体设置,都会直接影响类型书写的分化演变路径。从类型化的生产机制与读者期待来看,男女频不同的... 性别在网络类型小说的类型化生产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网文类型研究的重要视角与维度。从文本形态来看,不同性别的主角、代入视角与时空体设置,都会直接影响类型书写的分化演变路径。从类型化的生产机制与读者期待来看,男女频不同的类型发展初始状态,使二者产生了不同的类型划分逻辑,最终发展出看似“同归”却是“殊途”的类型标识系统。从社会功能与经济模式上看,网络媒介、性别意识与经济自主权的多重加持,让网络时代女性的群体书写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发展得十分壮大,建立了属于自已的大众经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类型小说 女频 页男频
原文传递
文学理论的功能与指向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守森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7,M0003,共8页
文学理论的功能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用”,即有助于促进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及读者欣赏水平的提高;二是“有益”,能够满足人们的求知需求,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以及整个精神活动空间;有助于提升人的胸襟、视野、创造力与... 文学理论的功能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用”,即有助于促进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及读者欣赏水平的提高;二是“有益”,能够满足人们的求知需求,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以及整个精神活动空间;有助于提升人的胸襟、视野、创造力与整体素质,丰富我们的文化人格。文学理论,毕竟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其研究当然应指向文学,如文学创作、文学观念、文学思潮,尤其是文学文本。文学理论研究,只有指向文学,顾及相关功能,才能避免脱离实际,既“无用”也“无益”的“空转”之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功能 文学文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