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语文学刊》

作品数2586被引量1802H指数11
本刊为高师函授中文专业教学与科研服务,为广大自觉青年,大中专院校师生及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学习与参考资料。查看详情>>
  • 曾用名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2-861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5-1064/H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586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网络空间语言政策视角下的粉丝社群冲突治理研究
1
作者 张婧 《语文学刊》 2023年第2期89-96,共8页
针对网络粉丝冲突及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的现象,首先本研究从冲突话语分析角度对现代粉丝社群网络冲突话语产生的原因以及触发、升级、结束和言后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粉丝冲突触发机制级别低,交际目的不可调和;参与人... 针对网络粉丝冲突及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的现象,首先本研究从冲突话语分析角度对现代粉丝社群网络冲突话语产生的原因以及触发、升级、结束和言后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粉丝冲突触发机制级别低,交际目的不可调和;参与人数众多,升级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言语攻击性强和外界干预性差。其次,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媒体如实报道、艺人团队及时干预以及粉丝情绪管理是干预粉丝冲突的三个方面。其中,艺人和团队干预是最有效的手段。最后,研究从网络空间语言政策的视角提出了推广网络空间语言使用规范以及加强语言教育力度这两条建议,为从本质上解决网络社群粉丝语言冲突及网络暴力提供了参考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社群 冲突话语 话语分析 语言政策
下载PDF
《对类》四音节语词研究
2
作者 万久富 江云 《语文学刊》 2021年第6期22-28,共7页
《对类》为诗词(对仗)、对联语词汇编性质的类书,收录天文、地理、节令等二十个门类的语词约五万条,每类语词按音节多少依次排列,部分语词下有释义或例词性质的文字。《对类》中的四音节语词多达2083条,从构词法的角度看,四并式的并列... 《对类》为诗词(对仗)、对联语词汇编性质的类书,收录天文、地理、节令等二十个门类的语词约五万条,每类语词按音节多少依次排列,部分语词下有释义或例词性质的文字。《对类》中的四音节语词多达2083条,从构词法的角度看,四并式的并列式语词特别丰富。从造词法的角度看,《对类》四音节语词源自上古时期、多见于《诗经》《尚书》,源于中古时期的多见于经典文学作品。《对类》四音节语词立目收词存在孤证、无证、重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类 四音节语词 语词结构
下载PDF
汉语偏离预期度研究
3
作者 单威 《语文学刊》 2021年第3期27-37,共11页
偏离预期度主要指客观事实或结果偏离主体预期的强弱程度。客观事实或结果与主体预期间的差异度越大,偏离预期度越强,反之则亦然。汉语中偏离预期性信息的性质、主体预期度的高低、偏离预期标记的使用情况、句类句式的使用情况、偏离预... 偏离预期度主要指客观事实或结果偏离主体预期的强弱程度。客观事实或结果与主体预期间的差异度越大,偏离预期度越强,反之则亦然。汉语中偏离预期性信息的性质、主体预期度的高低、偏离预期标记的使用情况、句类句式的使用情况、偏离预期性信息出现前是否有提示性成分等几项因素都对偏离预期度有所影响,它们同时也可以作为衡量偏离预期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预期度 偏离预期性信息 偏离预期标记 主体预期度
下载PDF
心理状态类同素异序双音词研究——以《朱子语类》为中心
4
作者 刘静 《语文学刊》 2020年第2期96-108,共13页
《朱子语类》中有11组心理状态类同素异序双音词,本文以此为例,适当结合词汇史,从词性、结构、意义等方面对之进行分析,说明现代汉语的留存情况,并从方言、词义、构词能力等角度探讨其发展规律。
关键词 《朱子语类》 心理状态类双音词 同素异序
下载PDF
顾段王江《诗经》韵式比较研究
5
作者 尤仙齐 张道俊 《语文学刊》 2019年第3期107-111,共5页
《诗经》用韵是有一定标准的。顾炎武的《诗经》韵读反映出他以句句入韵为《诗经》的主要韵式;王念孙、江有诰的韵式较段玉裁复杂,包含了多种句中韵的类型。我们认为四家韵式中,偶句入韵和虚实字脚不相押为《诗经》的主要韵式,其韵读为... 《诗经》用韵是有一定标准的。顾炎武的《诗经》韵读反映出他以句句入韵为《诗经》的主要韵式;王念孙、江有诰的韵式较段玉裁复杂,包含了多种句中韵的类型。我们认为四家韵式中,偶句入韵和虚实字脚不相押为《诗经》的主要韵式,其韵读为韵脚字系连的主要材料;句中韵和小停顿处入韵为次要韵式,其韵读只在出现频次较高或韵相近的情况下对韵部归纳起辅助作用。此外大雅中有部分颂诗是无韵的,不能作为韵字系连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韵读 韵式
下载PDF
黄叔琳与中国古典“龙学”的终结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文民 《语文学刊》 2019年第2期1-16,共16页
《文心雕龙》之有注,始于唐代,至黄叔琳《辑注》本出,"始有端绪"。面世之后,其功过是非,学界褒贬不一。通过列表比对和考察成书过程,可以证明其"讥难"为不实之词。我们认为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是对整个古典"... 《文心雕龙》之有注,始于唐代,至黄叔琳《辑注》本出,"始有端绪"。面世之后,其功过是非,学界褒贬不一。通过列表比对和考察成书过程,可以证明其"讥难"为不实之词。我们认为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是对整个古典"龙学"的集成,标志着古典"龙学"的终结,是"龙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在《文心雕龙辑注》养素堂本的乱象中,认为北京首都图书馆藏本当为姚培谦初刻本。古典"龙学"的终点,就是现代"龙学"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叔琳 《文心雕龙辑注》 养素堂本 古典“龙学” 现代“龙学”
下载PDF
略论章学诚的文学观念
7
作者 刘凤泉 《语文学刊》 2019年第3期49-53,共5页
不同于正统考据学派,《文史通义》辨道器,以六经皆器而通达于道;溯流别,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倡文德,临文必敬,论古必恕;明文理,阐明文章的规律。章学诚打破学术壁垒,贯通文史理论,体现了学术融通的文学观念。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史通义》 道器 流别 文德 文理
下载PDF
贺双卿及其词之精神世界与艺术魅力抉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金坤 《语文学刊》 2019年第1期45-65,共21页
清代康雍年间的农民女词人贺双卿,是真实存在的金坛人。由于她悲惨的身世与"别是一家"的词之创作,遂享有"清朝第一女词人"之美誉。其词发之肺腑,词心悲切,以封建社会中最底层劳动妇女之身份,第一次在词中原生态地... 清代康雍年间的农民女词人贺双卿,是真实存在的金坛人。由于她悲惨的身世与"别是一家"的词之创作,遂享有"清朝第一女词人"之美誉。其词发之肺腑,词心悲切,以封建社会中最底层劳动妇女之身份,第一次在词中原生态地反映了她艰苦繁重的劳动生活与孤寂凄凉的精神世界;其词语朴情真,直抒胸臆,多以身边的自然实景作比兴材料,意境凄幽哀婉。她擅长白描,喜用叠字,多用第一人称,淳朴可爱,词风婉约,词情动人。别具"田家风味""当行本色"的词学审美特征,不失为中华千年词苑中一株含露绽放而独领风骚的艺术奇葩,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双卿 身世悲苦 田家风味 当行本色 艺术奇葩
下载PDF
《水浒传》日译本
9
作者 赵莹 《语文学刊》 2018年第2期78-83,共6页
《水浒传》自江户时期(1603-1867)输入日本,由岗岛冠山第一次将其译成日文以来,这部作品就在岛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与日本文化的交融是多方位的,翻译、改写、评论、研究,以及与大众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影视动漫等也佳作倍出。其中,... 《水浒传》自江户时期(1603-1867)输入日本,由岗岛冠山第一次将其译成日文以来,这部作品就在岛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与日本文化的交融是多方位的,翻译、改写、评论、研究,以及与大众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影视动漫等也佳作倍出。其中,翻译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从初译本出版至今,翻译热潮就不曾间断。历时性考察《水浒传》的日译本,可管窥这部中国古典名著在日本的传播和推广情况,更可见其与日本大众文化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日译本 传播
下载PDF
全译视角下的翻译腔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岩 《语文学刊》 2017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翻译腔指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化成译语文化信息的过程中,因受原语语形、语法或文化的影响,未能灵活、准确转换原语,导致译文多处出现语义不明、表达不符规范或繁简失调,从而使读者感到译文明显带有原文痕迹的翻译失误现象。翻译腔问题... 翻译腔指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化成译语文化信息的过程中,因受原语语形、语法或文化的影响,未能灵活、准确转换原语,导致译文多处出现语义不明、表达不符规范或繁简失调,从而使读者感到译文明显带有原文痕迹的翻译失误现象。翻译腔问题不因一词一句的翻译欠妥而定义,而以句群、段落、篇章、书为评价单位。困于原语语形导致理解失准,失于灵活转化导致转换失全,穷于译语表达导致表达失畅是翻译腔的重要致因。译语照搬原语搭配,照搬原语语序,照搬原语语法,是翻译腔问题的典型特征。此外,受原语影响,翻译腔文本具有译语语汇语义不明或译语表达繁简失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腔 误译 死译
下载PDF
安边长策是和亲,白草黄沙满地春——谈王昭君自请出塞和亲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冀 《语文学刊》 2017年第3期43-65,共23页
西汉初年的白登之围的解除秘计是和亲之策的序幕。昭君出塞是由当时的汉、匈形势决定的,是汉和匈奴双方最高领导做出的明智决策,也是符合汉和匈奴双方人民利益的正确决策。自请出塞是昭君人生的伟大转折点,是昭君优秀性格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王昭君 和亲政策 自请出塞
下载PDF
儒道佛哲学视域下的《文心雕龙》研究述论
12
作者 朱文民 《语文学刊》 2017年第4期13-22,共10页
学术界认为《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是儒家的,长期以来占主流;20世纪80年代,一批学者渐渐发现《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成分并不少于儒家;更有学者认为《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是佛学;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这不仅涉及《文心雕龙》的性质,也涉... 学术界认为《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是儒家的,长期以来占主流;20世纪80年代,一批学者渐渐发现《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成分并不少于儒家;更有学者认为《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是佛学;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这不仅涉及《文心雕龙》的性质,也涉及为刘勰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儒家哲学 道家哲学 佛家哲学 刘勰定位
下载PDF
《美洲华语》语法项目编写研究
13
作者 吴海玲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4期153-154,172,共3页
随着海外华文教育的日益繁荣,华文教材的编写研究受到海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语法知识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材编写的成功与否.本文以《美洲华语》前五册为研究对象,对课本中“句子练习”部分的语法点的编排进... 随着海外华文教育的日益繁荣,华文教材的编写研究受到海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语法知识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材编写的成功与否.本文以《美洲华语》前五册为研究对象,对课本中“句子练习”部分的语法点的编排进行研究分析.教材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语法编写原则,采用了多样化的语法编写方式,注重语法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但是,教材在语法点的总结归纳方面,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华语》 华文教材 语法点 编排
下载PDF
协同教学在幼儿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14
作者 李倩敏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0期175-176,共2页
理论课程实践化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协同教学运用于幼儿文学课程整合教学,实现了幼儿文学实践化,提高幼儿文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 协同教学 幼儿文学 中等职业学校 课程整合
下载PDF
浅议薛宝钗并不想当宝二奶奶
15
作者 王雪梅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8期70-71,共2页
因薛宝钗在《临江仙·柳絮》词中写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故被很多读者认为宝钗想当宝二奶奶。本文作者通过不少事例及分析,阐述了薛宝钗其实并不想当宝二奶奶。
关键词 薛宝钗 林黛玉 宝二奶奶
下载PDF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途径
16
作者 尹财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6期165-166,共2页
语文学习的过程应是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倡导新课程的理念,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 途径 语言 积累
下载PDF
姜夔与戴望舒婉约诗词中表现手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鸿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4期111-113,共3页
姜夔与戴望舒婉约诗词的表现手法的相同点是:使用意象抒情;讲究用字,注重韵味;运用通感,善于联想.但两人的婉约诗词的表现手法又各具特点,姜夔词表现手法的特点:音乐美、独特的小序、反俗为雅;戴望舒诗表现手法的特点:风格多变、对... 姜夔与戴望舒婉约诗词的表现手法的相同点是:使用意象抒情;讲究用字,注重韵味;运用通感,善于联想.但两人的婉约诗词的表现手法又各具特点,姜夔词表现手法的特点:音乐美、独特的小序、反俗为雅;戴望舒诗表现手法的特点:风格多变、对古典诗词的接受、散文美.表现手法不同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社会时代、个人经历和文学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夔 戴望舒 婉约诗词 表现手法 比较
下载PDF
《昭明文选》哀辞浅析
18
作者 张翼 《语文学刊》 2016年第6期37-38,共2页
哀辞这一文体,产生于东汉时期,它的对象为“童殇夭折不以寿终者”,意图在于“以哀痛为主,绿以叹息之辞”,多用韵文,篇幅短小。哀策,是一种特殊的哀辞,主要用于安葬已故帝王和皇后的仪式,多用四字韵文,篇幅较哀辞长,文章内容... 哀辞这一文体,产生于东汉时期,它的对象为“童殇夭折不以寿终者”,意图在于“以哀痛为主,绿以叹息之辞”,多用韵文,篇幅短小。哀策,是一种特殊的哀辞,主要用于安葬已故帝王和皇后的仪式,多用四字韵文,篇幅较哀辞长,文章内容主要是颂扬死者生前的功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辞 哀策 内容 体式
下载PDF
泛义动词“整”与“搞”的语义语用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明 《语文学刊》 2016年第8期58-59,共2页
"整"与"搞"是口语和方言中被普遍使用的两个泛义动词。二者除了有泛义动词的普遍共性,在语义、语用方面也有部分共同点和细微的差别。语义上,"搞"比"整"更正式,"整"的贬义、口语、... "整"与"搞"是口语和方言中被普遍使用的两个泛义动词。二者除了有泛义动词的普遍共性,在语义、语用方面也有部分共同点和细微的差别。语义上,"搞"比"整"更正式,"整"的贬义、口语、方言意味较浓重;从语用方面来说,"整"比"搞"的表达效果更加生动有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义动词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关于于漪老师2013~2014年论文的文献综述
20
作者 白晶 《语文学刊》 2016年第4期163-164,共2页
于漪作为老一辈的语文教学专家至今活跃于教育一线,她在2013~2014年发表的20多篇文献中以广阔视野和缜密思维分析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师职业内涵及发展,对当下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巨大影响,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 于漪 语文教学 教学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