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作品数4710被引量9494H指数23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合成树脂及塑料加工应用专业技术刊物,主要宣传报道塑料改性、塑料加工应用、塑料助剂、塑料机械及模具、塑料性能及测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工业生产上的技术进步,国内外塑料加工应用最新进展...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分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4-3055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2-1326/TQ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710篇文章
< 1 2 2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基催化剂用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岩 刘磊 +3 位作者 张学凤 李晓冰 贾国亮 王俊川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60-63,共4页
对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铁基催化剂在ATRP体系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铁基催化剂在ATRP领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铁基催化剂 活性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下载PDF
改性纳米CaCO_(3)/PL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钟燕辉 叶旋 陈绍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5-7,19,共4页
采用铝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CaCO_(3))进行表面改性,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改性纳米CaCO_(3)/PL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改性纳米CaCO_(3)的加入,使改性纳米CaCO_(3)/PLA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硬度... 采用铝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CaCO_(3))进行表面改性,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改性纳米CaCO_(3)/PL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改性纳米CaCO_(3)的加入,使改性纳米CaCO_(3)/PLA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硬度则一直呈上升趋势,熔体流动速率呈下降趋势。添加10~15质量份改性纳米CaCO_(3)时,改性纳米CaCO_(3)/PLA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强度、维卡软化温度等综合性能最佳,超过PLA的性能,且可以降低成本,给实际生产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聚乳酸 铝酸酯偶联剂
下载PDF
两种PP-RCT专用料的性能对比
3
作者 马进 雷军庆 +1 位作者 闫莉 郭宝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2年第4期36-39,共4页
选取国产、进口两个牌号的结晶改善无规共聚聚丙烯(PP-RCT)专用料,对其力学性能、结晶熔融状态、流变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专用料相比,PP-RCT专用料的常温简支梁冲击强度高达80 kJ/m ^(2)以上,热变形... 选取国产、进口两个牌号的结晶改善无规共聚聚丙烯(PP-RCT)专用料,对其力学性能、结晶熔融状态、流变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专用料相比,PP-RCT专用料的常温简支梁冲击强度高达80 kJ/m ^(2)以上,热变形温度达75℃以上,拉伸屈服强度略有提升,管材耐热水性能大幅提升。国产、进口PP-RCT专用料在多种形态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曲线下都能显示明显的双熔融峰,并且β峰为主峰,对应到广角衍射数据,β晶含量为40%~80%。管材静液压测试数据显示,国产、进口PP-RCT专用料的耐压时间、承压等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改善无规共聚聚丙烯专用料 琥珀虫效应 β 结晶熔融 X射线衍射 流变
下载PDF
一款100%可回收PET塑料材质的葡萄酒瓶
4
作者 刘朝宝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1年第1期25-25,共1页
据"www.britishplastics.co.uk"报道,来自Accolade Wines的环保葡萄酒品牌Banrock Station向英国超市推出了新款扁平状的葡萄酒瓶,这款酒瓶是由100%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制成。该产品于2020年底首次上市。这种75... 据"www.britishplastics.co.uk"报道,来自Accolade Wines的环保葡萄酒品牌Banrock Station向英国超市推出了新款扁平状的葡萄酒瓶,这款酒瓶是由100%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制成。该产品于2020年底首次上市。这种75 cL (750 mL)瓶子是由100%可回收的PET聚合物制成,这种材料不是一次性塑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PET 塑料材质 一次性塑料 扁平状 可回收的
下载PDF
界面处理对PP/nano-SiO_(2)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清江 蒋莉 +2 位作者 刘世爽 冯文颖 马明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1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硅烷偶联剂(KH560)共混体系,利用旋转式流变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PP/nano-SiO_(2)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和界面微观结构。结果...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硅烷偶联剂(KH560)共混体系,利用旋转式流变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PP/nano-SiO_(2)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和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KH560和PP-g-MAH协同作用增强了nano-SiO_(2)粒子与基体PP的界面相容性,改善了nano-SiO_(2)粒子在基体PP中的分散性;在nano-SiO_(2)粒子含量相同的PP/nano-SiO2共混体系中,动态储能模量(G′)和动态损耗模量(G″)均在高频时数值较大,随着频率降低,数值也逐渐降低;PP基体中填充nano-SiO_(2)粒子后,共混体系复数黏度(η*)下降;随着角频率(ω)增加,力学损耗因子(tanδ)逐渐高于PP,最后趋于接近;Han曲线在高频区基本呈线性关系,而在低频区,Han曲线明显偏离了线性关系,出现末端区效应;建立了PP/nano-SiO2共混体系熔体界面相互作用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共混体系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硅烷偶联剂 动态流变行为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MgO/FG/CF/MWCNT对PA6导热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绍娟 夏铭辰 +2 位作者 王文俊 王栋栋 薛美玲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2,共4页
研究了氧化镁(MgO)、鳞片石墨(FG)、碳纤维(CF)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填料对聚酰胺6(PA6)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6/FG/MgO复配时,材料的热导率高达1.634 W/(m·K)。PA6/FG/CF/MgO复配时,材料热导率最大值1.507 W/(m·K)。P... 研究了氧化镁(MgO)、鳞片石墨(FG)、碳纤维(CF)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填料对聚酰胺6(PA6)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6/FG/MgO复配时,材料的热导率高达1.634 W/(m·K)。PA6/FG/CF/MgO复配时,材料热导率最大值1.507 W/(m·K)。PA6/FG/MWCNT/MgO复配时,固定MgO、FG用量,材料的热导率随MWCNT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氧化镁 鳞片石墨 碳纤维 多壁碳纳米管
下载PDF
利用二氧化碳生产生物聚合物的技术
7
作者 魏正英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55,共1页
据“www.ptonline.com”报道,两个意大利领先的实体公司联手,旨在革新聚疑基脂肪酸酯(PHA)生物聚合物的生产。高品质生物塑料领域的领导者Bio-on,与意大利最大的多元化供应商之一GruppoHera已达成协议,在Bioon创立的新公司Lux-on中各持... 据“www.ptonline.com”报道,两个意大利领先的实体公司联手,旨在革新聚疑基脂肪酸酯(PHA)生物聚合物的生产。高品质生物塑料领域的领导者Bio-on,与意大利最大的多元化供应商之一GruppoHera已达成协议,在Bioon创立的新公司Lux-on中各持90%和10%的股份(Gruppo Hera可能会将其股份增加到49.9%),旨在开发一种技术,利用从大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来生产PHA,以及不采用石化燃料来生产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聚合物 二氧化碳 生产 技术 脂肪酸酯 生物塑料 HERA 石化燃料
下载PDF
Formlabs和吉列公司合作生产3D打印剃须刀手柄 被引量:1
8
作者 魏正英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共1页
据"www.ptonline.com"报道,吉列公司与位于波士顿地区的3D打印设计和制造公司Formlabs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可定制的Razor Maker 3D打印剃须刀手柄。每个Razor Maker剃须刀手柄,均采用Formlabs公司研发的光固化(SLA)3D打... 据"www.ptonline.com"报道,吉列公司与位于波士顿地区的3D打印设计和制造公司Formlabs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可定制的Razor Maker 3D打印剃须刀手柄。每个Razor Maker剃须刀手柄,均采用Formlabs公司研发的光固化(SLA)3D打印技术在吉列公司的波士顿总部进行3D打印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吉列公司 合作生产 剃须刀 手柄 MAKER labs公司 打印技术
下载PDF
Klckner Pentaplast宣布计划到2028年仅使用可回收产品
9
作者 魏正英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2,共1页
全球塑料包装和薄膜行业巨头Klockner Pentaplast集团(kp)日前宣布了一项新的承诺,致力于开发和管理其塑料产品,重点是产品的可持续性,承诺在2028年之前将其产品中可回收和可持续来源聚合物的使用量提高到100%。
关键词 塑料产品 可回收 塑料包装 可持续性 使用量 聚合物
下载PDF
纤维复配增强PP/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庆龙 夏英 +2 位作者 张锋锋 侯传金 张桂霞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4,共4页
以碱处理的芦苇纤维(ML)、酸刻蚀并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玄武岩纤维(SSiX)和酸刻蚀并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碳纤维(SSiC)3种纤维作为增强体填充聚丙烯(PP)/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复合材料,研究了3种纤维两两复配对PP/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碱处理的芦苇纤维(ML)、酸刻蚀并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玄武岩纤维(SSiX)和酸刻蚀并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碳纤维(SSiC)3种纤维作为增强体填充聚丙烯(PP)/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复合材料,研究了3种纤维两两复配对PP/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纤维的PP/EVA复合材料相比,改性的SSiX与SSiC复配后的增强作用最佳,PP/EVA/SSiX/S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87.58%,136.69%,但冲击强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醋酸乙烯醋共聚物 纤维 增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乙烯醇拉伸薄膜的凝聚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舒帮建 张丽英 +2 位作者 张浩 徐萌 张师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熔融挤出流延和单向拉伸制备了聚乙烯醇(PVA)拉伸薄膜。用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XRD)、二维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研究了拉伸比和热处理对PVA薄膜凝聚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倍数的增大,结晶度增大,熔点、力学性能升高... 采用熔融挤出流延和单向拉伸制备了聚乙烯醇(PVA)拉伸薄膜。用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XRD)、二维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研究了拉伸比和热处理对PVA薄膜凝聚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倍数的增大,结晶度增大,熔点、力学性能升高,晶区取向度、片晶、晶粒增大,片晶规整性变差;热处理能进一步提高其取向度、结晶度、熔点、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同时使得片晶厚度和间距变大和规整;片晶结晶取向与热处理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拉伸薄膜拉伸比 热处理 凝聚态结构
下载PDF
碱式硫酸镁晶须增强聚丙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兆阁 李方舟 刘树骏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了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碱式硫酸镁晶须(MHSH)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分别考察了MHSH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性能的影响以及硅烷偶联剂对MHSH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HSH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采用了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碱式硫酸镁晶须(MHSH)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分别考察了MHSH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性能的影响以及硅烷偶联剂对MHSH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HSH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复合材料的负荷变形温度和分解温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分析发现,MHSH的加入可以有效促进复合材料中PP的结晶,而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碱式硫酸镁晶须 力学性能 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CNTs/聚合物基导热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文英 王子君 +2 位作者 睢雪珍 董丽娜 张溟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3,共4页
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独特结构及其卓越导热、导电及高力学强度等综合性能,碳纳米管是目前制备高热导率聚合物的一类重要填料。探讨了纳米管的结构、用量、表面改性、界面热阻、混杂及多层次纳米粒子等对聚合物热导率及其他性能影响及其进展... 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独特结构及其卓越导热、导电及高力学强度等综合性能,碳纳米管是目前制备高热导率聚合物的一类重要填料。探讨了纳米管的结构、用量、表面改性、界面热阻、混杂及多层次纳米粒子等对聚合物热导率及其他性能影响及其进展,分析了碳纳米管传热模式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导热聚合物 表面改性 述评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14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4,共1页
用于在两阶段拉伸吹塑过程中制备塑料瓶的方法;高密封性能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抗盐高分子膜;一种电力用非开挖改性聚丙烯管材料;
关键词 专利文摘 双轴拉伸 制备方法 聚丙烯薄膜 改性聚丙烯 聚丙烯材料 吹塑过程 密封性能
下载PDF
含有高模量碳纤维的聚醚醚酮复合物
15
作者 严淑芬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5,共1页
据“www.ptonline.com”报遭,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威格斯聚合物解决方案事业部,推出了一系列增强聚醚醚酮(PEEK)的复合物,其中高模量碳纤维的填充提高了PEEK强度和刚度。PEEKHMF牌号产品是基于Victrex90系列PEEK开发的,主要应用于... 据“www.ptonline.com”报遭,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威格斯聚合物解决方案事业部,推出了一系列增强聚醚醚酮(PEEK)的复合物,其中高模量碳纤维的填充提高了PEEK强度和刚度。PEEKHMF牌号产品是基于Victrex90系列PEEK开发的,主要应用于强硬模具、薄壁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碳纤维 聚醚醚酮 复合物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PEEK COM 薄壁零件 WWW
下载PDF
二次注塑在聚乙烯上用的热塑性弹性体
16
作者 严淑芬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共1页
据“www.ptonline.com”报道,在伊利诺斯州罗彻斯特的Elastocon TPE技术公司拓宽了其2800系列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该2800系列热塑性弹性体新牌号产品的邵氏A硬度为25,40,50和65,是专门为包覆在聚乙烯上的成型料或与聚乙烯共挤出成型而... 据“www.ptonline.com”报道,在伊利诺斯州罗彻斯特的Elastocon TPE技术公司拓宽了其2800系列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该2800系列热塑性弹性体新牌号产品的邵氏A硬度为25,40,50和65,是专门为包覆在聚乙烯上的成型料或与聚乙烯共挤出成型而开发的。以前牌号邵氏A硬度范围为10~90的产品,仅适用于包覆成型聚丙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聚乙烯 二次注塑 挤出成型 硬度范围 伊利诺斯州 TPE 成型料
下载PDF
帝斯曼的高性能生物工程塑料EcoPaXX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晓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59,共1页
据“www.plasticstoday.com”报道,帝斯曼在2009年开始推出以生物基聚酰胺(PA)410为基础的高性能生物工程塑料EcoPaxX并立即受到了客户的欢迎。直到今日,仍以其独特的优良性能和绿色环保的综合效益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工程塑料 帝斯曼 生物 性能 COM 绿色环保 WWW 聚酰胺
下载PDF
新型透明的医疗热塑性弹性体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淑芬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5,共1页
据“www.ptonline.com”报道,ElastoconTPE技术公司推出了新牌号透明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热塑性弹性体,为医疗制品用料,用于内科和牙科用具的把套、医疗设备的旋钮和按钮。这拓宽了CLR系列品种,这些材料... 据“www.ptonline.com”报道,ElastoconTPE技术公司推出了新牌号透明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热塑性弹性体,为医疗制品用料,用于内科和牙科用具的把套、医疗设备的旋钮和按钮。这拓宽了CLR系列品种,这些材料的邵氏A硬度为1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医疗制品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COM 医疗设备 WWW CLR 丁烯
下载PDF
拉伸对非晶态聚醚醚酮结晶取向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阳 邵春光 +1 位作者 张瑞静 刘成刚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4,共4页
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研究了不同拉伸工艺对非晶态聚醚醚酮(PEEK)结晶取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温度、较低的拉伸速率及拉伸比下,拉伸后样品为非晶体;样品拉伸后的冷结晶温度向较低温度移动。
关键词 非晶态聚醚醚酮 拉伸诱导取向 松弛 结晶
下载PDF
PC/ABS合金技术专利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尚德玲 孙颜文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38,共4页
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技术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时间、专利权人和专利分类三方面进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2006,2010及2011为专利申请高峰期,专利申请量占总数的67%;产... 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技术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时间、专利权人和专利分类三方面进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2006,2010及2011为专利申请高峰期,专利申请量占总数的67%;产品专利占PC/ABS合金专利的50%,表明新产品开发改性仍是PC/ABS合金研究的主要方向。另外,对目前PC/ABS合金的阻燃性和相容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PC/ABS合金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合金 专利分析 相容性 阻燃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