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土壤》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4640被引量46691H指数78
《土壤》自1958年创刊以来,在选题上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发展形势,以能及时反映国内外土壤科学发展的最新动向为目的,刊载土壤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科研和生产实践...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253-982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2-1118/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640篇文章
< 1 2 2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改良剂对酸化苹果园土壤环境及果树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夏群 刘宇松 +1 位作者 李诚勇 尹承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本试验研制两种改良剂,在田间设置不施用改良剂和施用改良剂两个处理,测定苹果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果形指数、苦痘病发病率以及土壤pH、有机质、元素含量、病原镰孢菌的数量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改良剂对缓解苹果园... 本试验研制两种改良剂,在田间设置不施用改良剂和施用改良剂两个处理,测定苹果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果形指数、苦痘病发病率以及土壤pH、有机质、元素含量、病原镰孢菌的数量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改良剂对缓解苹果园土壤酸化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德州改良剂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经德州改良剂处理后,苹果单果重平均提高39%,果形指数达到0.83以上,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4%以上,苦痘病发病率降至1%以下,土壤pH平均提高1.70,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9.00 g/kg,且降低土壤有效Cu、有效Mn以及植株体内全Cu、全Mn含量,提高土壤交换性Ca以及植株体内全Ca含量,降低病原镰孢菌数量,优化真菌群落结构。综上,两种改良剂可有效缓解苹果园土壤酸化,促进果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改良剂 土壤酸化
下载PDF
城市近郊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2
作者 殷金忠 唐蛟 +4 位作者 潘飞飞 石仁坤 郑会芳 权逸鹏 吴大付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通过采集河南省新乡市近郊区域传统耕地、设施菜地以及景观绿化林地和草地0~20 cm表层土壤,利用湿筛法进行水稳性团聚体的分离及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测定,分析和比较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中土... 通过采集河南省新乡市近郊区域传统耕地、设施菜地以及景观绿化林地和草地0~20 cm表层土壤,利用湿筛法进行水稳性团聚体的分离及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测定,分析和比较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组成和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相较于传统耕地,进行6年设施蔬菜种植显著降低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占比(WR0.25)、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降幅分别为42.40%、54.84%和129.41%。而进行相同年限景观林、草地建设均能显著提高WR0.25,提升幅度分别为33.65%和23.63%。景观绿化林地和草地团聚体MWD、GMD较耕地分别增加0.64%和26.92%、83.87%和77.42%。此外,虽然设施菜地和林草地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有机碳含量较传统耕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是其结合有机碳贡献率变化情况与团聚体各粒径质量占比有关。其中,0.25~2 mm粒径团聚体结合有机碳含量在设施菜地土壤中取得最大值,为35.02 g/kg,但是其>0.25 mm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有机碳贡献率均显著降低。草地建设显著降低<0.053 mm粒径黏粉粒结合有机碳贡献率,但是显著增加>0.25 mm粒径大团聚体结合有机碳贡献率。因此,城市化进程中近郊传统耕地转变为景观绿化林草地初期能促进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及结合有机碳的积累,并提高团聚体的稳定性,在土壤有机碳固持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利用变化 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结合有机碳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环境效应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婉怡 於维维 +9 位作者 余琼阳 赵玲 王月梅 宋家音 马文亭 张宁 张光华 董荷玲 滕应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3-463,共11页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已是土壤污染的一种普遍形式,其环境危害和治理难度远大于单一污染土壤,因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是我国环保领域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复合污...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已是土壤污染的一种普遍形式,其环境危害和治理难度远大于单一污染土壤,因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是我国环保领域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复合污染现状;其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交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然后,从物化修复、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这3方面综述了不同技术手段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复合污染 土壤修复
下载PDF
基于单一和集合土壤转换函数模型对土壤含水量的模拟性能分析
4
作者 李奇 陈文娟 +2 位作者 石文豪 孙少波 张永根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8-670,共13页
以海河流域3个实验场地(密云站、大兴站、馆陶站)为研究区,采用7种常用的单一土壤转换函数(soil pedotransfer function,PTF)模型预测土壤水力参数作为HYDRUS-1D的模型参数,求解Richards方程获得土壤含水量,并与实测土壤含水量进行比较... 以海河流域3个实验场地(密云站、大兴站、馆陶站)为研究区,采用7种常用的单一土壤转换函数(soil pedotransfer function,PTF)模型预测土壤水力参数作为HYDRUS-1D的模型参数,求解Richards方程获得土壤含水量,并与实测土壤含水量进行比较,评价了常用单一PTF模型预测的土壤水力参数对土壤含水量的模拟性能。此外,采用3种方法构建集合PTF模型,评价了集合PTF模型对土壤含水量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基于van Genuchten方程构建的单一PTF作为模型参数模拟土壤含水量的均方根误差最小;而其中Rosetta3模型表现更优。在集合PTF模型中,基于贝叶斯平均法构建的模型表现最好。集合PTF模型预测土壤水力参数可以较好地捕捉多个单一PTF预测土壤水力参数的整体趋势,弥补单一PTF在某些情况下模拟误差较大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转换函数 土壤水力参数 HYDRUS-1D 集合模型 贝叶斯平均法
下载PDF
蒙脱石–氧化铁二元复合胶体吸附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敏 徐则林 +1 位作者 刘新 杜辉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0-816,共7页
本研究选取代表性层状硅酸盐蒙脱石,两种代表性氧化铁(水铁矿、针铁矿),合成蒙脱石–水铁矿、蒙脱石–针铁矿二元复合体,通过宏观吸附以及光谱学技术探究钨(WO_(4)^(2–))在蒙脱石–氧化铁复合体上的吸附行为和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氧化... 本研究选取代表性层状硅酸盐蒙脱石,两种代表性氧化铁(水铁矿、针铁矿),合成蒙脱石–水铁矿、蒙脱石–针铁矿二元复合体,通过宏观吸附以及光谱学技术探究钨(WO_(4)^(2–))在蒙脱石–氧化铁复合体上的吸附行为和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氧化铁紧密覆盖在蒙脱石表面,使表面颗粒更加细小;钨的吸附量随pH升高而降低,3种吸附剂对钨吸附量大小顺序为:蒙脱石–水铁矿>蒙脱石–针铁矿>蒙脱石;原位红外光谱实验表明,钨在蒙脱石表面主要以外圈络合物形式存在,而在蒙脱石–氧化铁复合体上形成内圈络合物(Fe-O-W),且在低pH时,形成聚合态钨;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一步表明,针铁矿和水铁矿表面铁羟基参与了钨的络合反应。本研究证实,氧化铁覆盖不仅增大蒙脱石对钨的吸附量,而且使钨由外圈络合物形态转变为内圈络合态,进一步生成聚合态钨。研究结果对预测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生物有效性和归宿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氧化铁 吸附络合
下载PDF
全球尺度上土壤^(15)N自然丰度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
6
作者 昝麒麟 赖晓明 +3 位作者 朱青 王卫光 李柳阳 刘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0-927,共8页
目前土壤^(15)N自然丰度(δ^(15)N)空间变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多聚焦于区域尺度,对全球尺度的探索存在不足。本文采用全球812个样点处的土壤δ^(15)N值与土壤含水量、气象、土壤性质因子数据,构建各因子与土壤δ^(15)N值的相关关系,并结合... 目前土壤^(15)N自然丰度(δ^(15)N)空间变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多聚焦于区域尺度,对全球尺度的探索存在不足。本文采用全球812个样点处的土壤δ^(15)N值与土壤含水量、气象、土壤性质因子数据,构建各因子与土壤δ^(15)N值的相关关系,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以揭示全球尺度土壤δ^(15)N值空间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气象、土壤性质因子与土壤δ^(15)N值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相较于均值,气象的时间变化特征因子(平均气温日较差和降雨季节变率)与土壤δ^(15)N值和土壤含水量的相关程度更高。土壤性质因子对土壤δ^(15)N值的总效应最高(–0.41);气象和土壤性质因子可通过土壤含水量间接影响土壤δ^(15)N值。当排除气象和土壤性质的影响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δ^(15)N值的效应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稳定同位素 空间变异 影响机制 土壤含水量 气象时间变化特征因子
下载PDF
一株高效还原亚硒酸盐的粘质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明释 蒋代华 +5 位作者 黄雪娇 李圣会 张宇 黄金兰 邓华为 铁文周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4-319,共6页
从广西钦州市钦北区的富硒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还原亚硒酸盐的细菌QZB-1。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研究发现菌株QZB-1可耐高达180 mmol/L的亚硒酸盐。进一步研究发现菌株QZB-1在36 h之内... 从广西钦州市钦北区的富硒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还原亚硒酸盐的细菌QZB-1。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研究发现菌株QZB-1可耐高达180 mmol/L的亚硒酸盐。进一步研究发现菌株QZB-1在36 h之内对1 mmol/L亚硒酸盐的还原率为95%,随着硒浓度升高还原率有所下降。正交实验表明,对菌株还原亚硒酸盐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初始亚硒酸盐浓度>培养时间>接种量,最佳还原条件是初始亚硒酸盐浓度为1 mmol/L,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为36 h,此时菌株QZB-1对亚硒酸盐的还原率大于98.55%。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亚硒酸盐还原菌粘质沙雷氏菌QZB-1可高效还原亚硒酸盐为单质纳米硒,可高效应用于亚硒酸盐污染水体和土壤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亚硒酸盐还原 分离 鉴定 特性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硅和硒对水稻砷积累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静 王瑞昕 +1 位作者 方正 周鑫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7-555,共9页
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砷污染土壤上,水稻叶面分别喷施硅溶液、硒溶液和硅硒混合溶液对籽粒砷含量相对较低的水稻品种旌1优华珍和C两优华占以及籽粒砷含量相对较高的水稻品种丰优香占砷积累和光合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叶面... 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砷污染土壤上,水稻叶面分别喷施硅溶液、硒溶液和硅硒混合溶液对籽粒砷含量相对较低的水稻品种旌1优华珍和C两优华占以及籽粒砷含量相对较高的水稻品种丰优香占砷积累和光合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叶面喷施处理相比较而言,以叶面单独喷施硅降低水稻籽粒砷含量效果最好,优于叶面单施硒和叶面喷施硅硒混合液处理。叶面单独喷施硅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了籽粒砷含量相对较低的两个水稻品种的籽粒砷含量,但对籽粒砷含量相对较高的水稻品种则没有显著影响。籽粒砷含量相对较低的水稻品种更多比例的砷固定在茎中使其稻米砷积累量较低。3种叶面喷施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提高了水稻光合参数(如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光合参数与水稻砷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叶面喷施硅或硒对水稻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差异可能是造成籽粒砷含量差异的重要原因,不同水稻品种叶片光合参数对外源硅或硒的敏感度或响应度不同。总之,叶面喷施硅溶液对改善水稻光合参数的效果最好,是减少水稻籽粒砷含量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在生产应用实践中,要注意作物品种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积累 叶面喷施 光合参数 品种
下载PDF
基于APCS-MLR模型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矿区农田土壤砷源解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卢鑫 邝荣禧 +6 位作者 何跃 胡文友 黄标 田康 李元 祖艳群 湛方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9-384,共6页
为了研究矿区周边农田土壤As等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情况,在云南会泽铅锌矿区采集了42个农田土壤样品,测定了9种元素含量,利用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土壤中As的来源和贡献率,并结合地统计学方法... 为了研究矿区周边农田土壤As等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情况,在云南会泽铅锌矿区采集了42个农田土壤样品,测定了9种元素含量,利用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土壤中As的来源和贡献率,并结合地统计学方法揭示了As的不同来源及其贡献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As的平均含量为73.3 mg/kg,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1.8倍;②根据APCS-MLR模型计算得到的As污染源的贡献率分别为源1(58.6%),源2(14.7%)和其他源(26.7%);③结合PCA和源贡献率的空间分布状况,推断源1可能为矿山开采所造成的人为源,源2可能是燃煤及化肥施用所造成的人为源,其他源可能为地质背景等自然源。可见,基于APCS-MLR受体模型和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解析矿区农田土壤As等重金属的来源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主成分分数(APCS) 受体模型 地统计 土壤砷污染 源解析
下载PDF
基于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的最优土壤采样尺度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瑞 周生路 +2 位作者 徐翠兰 隋雪艳 黄晓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0-196,共7页
以研究区0.5 km×0.5 km(尺度a)网格的7050个样点为基础,分别得到1 km×1 km网格的1757个样点(尺度b),2 km×2 km网格的444个样点(尺度c),4 km×4 km网格的110个样点(尺度d),以土壤有机质(SOM)为目标属性,运用模拟退火... 以研究区0.5 km×0.5 km(尺度a)网格的7050个样点为基础,分别得到1 km×1 km网格的1757个样点(尺度b),2 km×2 km网格的444个样点(尺度c),4 km×4 km网格的110个样点(尺度d),以土壤有机质(SOM)为目标属性,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对4种采样尺度的土壤样点进行优化选择,确定区域土壤调查的最优采样尺度。研究发现,通过模拟退火算法优化选择后,尺度a、b、c、d的最优样点数量分别为956、751、283和95个,优选的样点在空间上均匀分布。随着采样尺度的减小,采样点数量呈倍数增长,但对土壤属性的预测精度并没有相应比例的增加,且随着样点数量的增加,土壤属性预测精度的增加量逐渐减小。从样点数量与土壤属性预测精度综合来看,2 km×2 km的采样尺度是最优的土壤采样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尺度 模拟退火算法 土壤有机质 土壤属性预测
下载PDF
国际土壤农药污染研究进展与前沿--基于CiteSpace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现民 樊平 +3 位作者 闵建美 刘倩 张淑娟 于富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4-770,共7页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药施用强度不断增加,导致土壤等环境介质含有大量农药残留。为了把握土壤农药污染领域发展历程和关系脉络,明确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和前沿方向,本文利用CiteSpace 5.6.R4可视化软件,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获...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药施用强度不断增加,导致土壤等环境介质含有大量农药残留。为了把握土壤农药污染领域发展历程和关系脉络,明确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和前沿方向,本文利用CiteSpace 5.6.R4可视化软件,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获得的样本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国际土壤农药污染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研究激增阶段。平稳发展阶段研究视角宽广,研究内容宽泛,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指导性意见。研究激增阶段热点多样,研究热度持续时间长;②中美法为主要贡献国家,但国际研究机构合作并不紧密;③该领域研究受到国际高水平期刊的重视,值得后续深入探究;④研究热点主要围绕污染类型、降解机制和风险评估展开;⑤围绕农药生产、施用后遗留的有机污染展开污染源解析、污染空间分布、修复机理、风险评价等多角度探究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污染 土壤 CITESPACE 研究进展 前沿分析
下载PDF
水稻镉吸收与转运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秋红 吴俊 +4 位作者 柏斌 姚栋萍 廖聪 邓启云 肖应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2-1151,共10页
长期食用高含镉(Cd)的大米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因此控制稻米Cd含量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根部Cd吸收、根向茎叶的转运和茎叶向籽粒转运3个角度系统总结,从生理角度综述了这3个重要过程涉及的生理机制,从分子... 长期食用高含镉(Cd)的大米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因此控制稻米Cd含量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根部Cd吸收、根向茎叶的转运和茎叶向籽粒转运3个角度系统总结,从生理角度综述了这3个重要过程涉及的生理机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总结了相关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归纳并讨论了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深度探讨了调控吸收、转运和籽粒积累这3个过程来降低稻米Cd含量的有效措施,分析其原理及实用价值。提出了选育Cd低积累品种为最根本最有力的Cd污染治理措施,为明确水稻Cd污染治理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吸收 转运 积累
下载PDF
安徽省宁国市土壤和农产品硒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3
作者 夏飞强 张祥 +2 位作者 杨艳 陈平峰 刘彬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5-613,共9页
以安徽省宁国市全域表层土壤和主要农产品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6 278件土壤样品和216件农作物样品,研究了土壤全硒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土壤有效硒含量特征和农产品硒含量特征。结果表明:宁国市土壤全硒含量平均值为0... 以安徽省宁国市全域表层土壤和主要农产品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6 278件土壤样品和216件农作物样品,研究了土壤全硒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土壤有效硒含量特征和农产品硒含量特征。结果表明:宁国市土壤全硒含量平均值为0.645 mg/kg,富硒土壤样点数和面积占比分别为57.45%、70.30%。土壤硒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震旦系和寒武系下统发育土壤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成土母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硒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园地和林地土壤比水田、旱地土壤更易富集硒元素;土壤硒含量与有机质、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p H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有效硒含量平均值为0.023 mg/kg,水稻、山核桃、茶叶中硒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65、0.022、0.074 mg/kg,水稻、山核桃富硒率高达24.04%和54.88%,富硒山核桃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国市 土壤 农产品 硒含量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黄土高原藓结皮覆盖土壤的穿透阻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国鹏 肖波 +2 位作者 李胜龙 孙福海 李渊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3-182,共10页
生物结皮的发育显著地影响并改变了表层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影响土壤穿透阻力。为探明生物结皮层对土壤穿透阻力的影响,针对黄土高原风沙土和黄绵土两种典型土壤,利用高精度土壤贯入仪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含水量下藓结皮土壤和无结皮土壤... 生物结皮的发育显著地影响并改变了表层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影响土壤穿透阻力。为探明生物结皮层对土壤穿透阻力的影响,针对黄土高原风沙土和黄绵土两种典型土壤,利用高精度土壤贯入仪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含水量下藓结皮土壤和无结皮土壤的穿透阻力差异,定量分析了藓结皮层对土壤穿透阻力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性质(含水量、容重和有机质含量以及颗粒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风沙土和黄绵土藓结皮层最大穿透阻力的变化范围为0.38~3.74 MPa和0.43~8.01 MPa,分别为同等深度下无结皮土壤的2.14~9.45倍(P=0.001)和1.38~6.27倍(P=0.051)。藓结皮对风沙土穿透阻力的影响深度为表层2~12 mm(P=0.028),而对黄绵土的影响深度为3~24 mm(随含水量变异较大)。同时,与无结皮土壤的穿透阻力随深度增加而线性增加的趋势不同,藓结皮土壤的穿透阻力随深度增加在结皮层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结皮下层呈线性增加的趋势。此外,藓结皮土壤的横向穿透阻力和纵向穿透阻力差异显著(P≤0.03),但在无结皮土壤上差异不显著(P≥0.052)。藓结皮土壤的穿透阻力与含水量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P<0.001),与容重、有机质含量以及砂粒含量呈线性关系,这些因素均为藓结皮改变表层土壤穿透阻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土壤硬度 土壤紧实度 机械稳定性 土壤机械阻力
下载PDF
基于PLSPM模型的鄂西南部分区域耕地土壤pH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孔德莉 张海涛 +4 位作者 何迅 任文海 胡群中 肖斯予 武学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9-816,共8页
选用鄂西南部分区域采集的土壤pH数据,进行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pH呈现东北向西南降低的趋势,整体属于酸性土壤;不同耕地类型土壤pH大小分别是:水浇地>旱地>水田;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pH有所差异,碳酸盐岩... 选用鄂西南部分区域采集的土壤pH数据,进行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pH呈现东北向西南降低的趋势,整体属于酸性土壤;不同耕地类型土壤pH大小分别是:水浇地>旱地>水田;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pH有所差异,碳酸盐岩发育的土壤pH较高,结晶岩和泥质岩发育的土壤pH较低;耕地土壤pH多因素综合模型显示,人为活动是该区耕地土壤pH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后依次是气候、作物和地形;不同土壤酸碱性的耕地对影响因素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中性和弱碱性土壤对人为活动表现为正向响应,强酸性及弱酸性土壤对作物长势和地形同样表现为正向响应,极强酸性土壤对人为活动的响应程度最低,弱碱性土壤对气候的响应程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 土壤PH 影响因素 耕地土壤 耕地表层
下载PDF
基于重金属和有益微量元素评价南方典型丘陵区稻田土壤健康质量——以奉新县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慧敏 李婕 +1 位作者 韩逸 郭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403,共10页
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影响耕地土壤健康的有益与不利因素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灌溉水环境质量、土壤重金属两个指标进行评价;采用最小因子法对有益微量元素进行评价;综合单一指标评价结果运用累加法... 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影响耕地土壤健康的有益与不利因素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灌溉水环境质量、土壤重金属两个指标进行评价;采用最小因子法对有益微量元素进行评价;综合单一指标评价结果运用累加法进行了研究区稻田土壤健康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奉新县稻田灌溉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95.59%的灌溉水水质清洁;全县99.31%的稻田土壤重金属级别为1级,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很少;全县稻田有益微量元素分值处于中等偏低水平,73.40%为0.2~0.4分,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区、西部山区的各乡镇。②全县稻田土壤总体健康状况较好,以2级健康居多,占比74.67%,健康级别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部高、东部与西部低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健康评价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最小因子法 稻田
下载PDF
亚油酸钠刺激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静 王青玲 +3 位作者 侯金玉 张杰 刘五星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8-955,共8页
根系分泌物在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植物根际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向土壤中单独施入根系分泌物化学物质对PAHs去除的影响还少有研究。本试验通过土壤微宇宙培养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根系分泌物亚油酸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 根系分泌物在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植物根际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向土壤中单独施入根系分泌物化学物质对PAHs去除的影响还少有研究。本试验通过土壤微宇宙培养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根系分泌物亚油酸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PAHs降解的影响。结果发现,60 d后,添加肥料与亚油酸钠处理对土壤中PAHs的去除率为40.6%,显著高于仅施肥处理的17.4%。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添加亚油酸钠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仅施肥处理明显分异。此外,亚油酸钠的添加还促进了PAHs降解菌如Marmoricola、Streptomyces、unclassified_Intrasporangiaceae和Kribbella等细菌,以及unclassified_Chaetomiaceae、Mortierella和Humicola等真菌的富集。LEFSe分析表明,Streptomyces、Kribbella和Humicola是添加亚油酸钠处理的主要微生物标记物,且Streptomyces和Kribbella相对丰度与土壤中PAHs含量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亚油酸钠强化土壤PAHs生物降解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根系分泌物 亚油酸钠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烤烟专用有机肥的优选及肥效验证 被引量:7
18
作者 韦建玉 寇智瑞 +4 位作者 金亚波 黄崇峻 李承荣 石孝均 周鑫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4-469,共6页
选择重庆市山地烟区就地取材的有机物料进行堆肥试验,优选出有机物料最佳配比的烤烟专用有机肥产品,明确不同配比有机肥产品对烤烟的产、质效应。结果表明:各种参试有机肥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了烤烟上中等烟的比例、产量和产值,C/N比... 选择重庆市山地烟区就地取材的有机物料进行堆肥试验,优选出有机物料最佳配比的烤烟专用有机肥产品,明确不同配比有机肥产品对烤烟的产、质效应。结果表明:各种参试有机肥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了烤烟上中等烟的比例、产量和产值,C/N比较高的有机肥(M3、M4和M5)与饼肥和常规有机肥相比,显著提高烟叶上中等烟比例,3种高C/N比有机肥对烤烟生长、烟叶品质和烟叶协调性的作用都优于饼肥或常规有机肥。这可能是高C/N比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肥力改善的综合作用结果。因此,在重庆市烟叶生产中,根据产区实际情况,推荐施用高C/N比的有机肥代替现行的饼肥和常规有机堆肥,应用有机物料与烟杆一起发酵生产的有机肥是一种肥效较好、环境友好的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有机肥 优选 肥效验证
下载PDF
“泡沫砂”改良黏重黄壤孔隙结构的粒径效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益权 王美艳 +7 位作者 张龙 陈雪 张忠启 史学正 徐胜祥 孙维侠 班国军 夏中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7-602,共6页
以贵州毕节黏重的黄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掺入等量不同粒径的泡沫砂进行温室模拟试验,泡沫砂粒径分别为0.5?2 mm(1T)、2?7 mm(2T)和7?10 mm(3T),研究孔隙特征改良的粒径效应。研究表明:与CK相比,添加3种粒径泡沫砂的处理均增加了土壤的通... 以贵州毕节黏重的黄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掺入等量不同粒径的泡沫砂进行温室模拟试验,泡沫砂粒径分别为0.5?2 mm(1T)、2?7 mm(2T)和7?10 mm(3T),研究孔隙特征改良的粒径效应。研究表明:与CK相比,添加3种粒径泡沫砂的处理均增加了土壤的通气孔隙,但在同等添加比例下,随着泡沫砂粒径的增大,土壤通气孔隙度也随之增加,1T、2T和3T处理相较于CK处理分别增加了4.68%、7.39%和14.5%;不同粒径泡沫砂对不同当量孔径的孔隙影响不同,1T、2T和3T处理分别显著提升了当量孔径200?500、1 000?2 000、>2 000μm的孔隙;不同处理均很好地提升了土壤孔隙连通度,但不同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T处理在改良土壤总孔隙和容重方面,与3T处理一同并为较优处理;在改良土壤通气孔隙度方面,2T处理的土壤通气孔隙度达到农业生产上最适宜区间,为最优处理;在改良分级孔隙配比方面,2T处理为次优处理。因此,从土壤通气孔隙、土壤分级孔隙和土壤孔隙形态等多角度考虑,2?7 mm粒径泡沫砂可作为黏重土壤改良的最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砂 黄壤 粒径效应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小兴安岭典型农田生产-畜禽养殖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巧佳 韩睿明 +4 位作者 蔡祖聪 黄黄 刘金娥 许安 叶晓枫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1-1010,共10页
为了解小兴安岭地区农田生产-畜禽养殖系统氮素投入与利用情况,以伊春市带岭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分析了2007—2015年该区氮素输入、迁移、转化和输出过程,核算了该地区农田生产与畜禽养殖氮素流动通量、流动效率及环境负... 为了解小兴安岭地区农田生产-畜禽养殖系统氮素投入与利用情况,以伊春市带岭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分析了2007—2015年该区氮素输入、迁移、转化和输出过程,核算了该地区农田生产与畜禽养殖氮素流动通量、流动效率及环境负荷。结果表明:2007—2015年带岭区农田生产系统与畜禽养殖系统单位面积氮素流动通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在2007—2012年上升幅度较大;畜禽养殖数量、农作物种植结构是影响带岭区氮素流动通量的重要因素;农田生产系统氮素利用率平均为64%,作物能较有效利用氮素;畜禽养殖系统氮素利用率约为19%,存在着较大提升空间;带岭区环境氮负荷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畜禽养殖数量增加过快,粪尿氮素损失是环境氮负荷增加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畜禽养殖科学管理,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提高粪尿利用率,同时尽可能减少化肥氮投入,促进农田生产-畜禽养殖系统向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岭区 农田生产 畜禽养殖 氮素梯级流动 环境负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