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作品数736被引量1233H指数15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前身《鱼雷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 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报道国内外水下无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基础理论与...查看详情>>
  • 曾用名 鱼雷技术
  • 主办单位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6-392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1-1509/TJ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736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机器蝠鲼动力学建模及试验研究
1
作者 陈国军 林羊龙 +2 位作者 金俊 陈巍 杨雪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仿生机器蝠鲼独特的胸鳍摆动推进方式更适合风浪干扰环境下长航时水下作业需求,国内外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但目前仿生机器蝠鲼研究中存在驱动能力弱、控制精度低、仿生效果差等问题。文中以蝠鲼为仿生原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和运动机理,... 仿生机器蝠鲼独特的胸鳍摆动推进方式更适合风浪干扰环境下长航时水下作业需求,国内外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但目前仿生机器蝠鲼研究中存在驱动能力弱、控制精度低、仿生效果差等问题。文中以蝠鲼为仿生原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和运动机理,构建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为仿生机器蝠鲼的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设计了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通过模拟波浪干扰环境下的直线前游、原地转弯和动态沉浮等试验,测试了仿生机器蝠鲼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验证了仿生机器蝠鲼的运动性能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器蝠鲼 生物学特征 运动控制 机械结构
下载PDF
Li/SF_(6)燃烧反应路径及机理研究
2
作者 温伯尧 王起源 +3 位作者 孙成珍 宗潇 骆政园 白博峰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6期856-863,共8页
揭示Li/SF_(6)燃烧反应机理是构建燃烧动力学模型、高效组织燃烧过程的关键基础,但是现有实验测试以及宏观模拟方法难以揭示Li/SF_(6)燃烧的分步反应机理。文中结合ReaxFF反应分子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Li和SF_(6)的微观反应过... 揭示Li/SF_(6)燃烧反应机理是构建燃烧动力学模型、高效组织燃烧过程的关键基础,但是现有实验测试以及宏观模拟方法难以揭示Li/SF_(6)燃烧的分步反应机理。文中结合ReaxFF反应分子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Li和SF_(6)的微观反应过程,分析了反应物和产物组分的动态演化特性,获得了主要反应路径及其反应热。研究发现,反应的起始过程为SF_(6)分子S-F键的断裂,LiF是反应初始时刻的主要产物;随着反应的进行,多余的Li形成Li_(2)并与S成键形成Li_(2)S;反应后期,2个LiF分子结合反应形成Li_(2)F_(2)。基于反应物浓度变化获得了Li和SF_(6)的总反应速率,结果表明,总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反应物浓度或比例的增大均会导致反应物分子之间碰撞概率的增加;初始温度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结合第一性原理得到的反应物焓值,计算各个分步反应的放热量,进而得到Li/SF_(6)的反应热为-2216.7 kJ/mol,与理论值及实验值均接近。研究结果为复杂燃烧反应的分步反应机理揭示和反应热计算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F_(6)燃烧反应 反应路径 分子动力学 第一性原理 反应热
下载PDF
基于感知信息的USV目标环绕跟踪方法
3
作者 宋吉广 李德隆 +3 位作者 冯亮 刘阳 林扬 孙铁铭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5期696-702,共7页
无人水面艇(USV)作为一种智能水面工具,可实现航行控制、水面目标识别与感知等基本功能,但伴随着工程需求的多元化,如水面失事货轮、未知船只特征识别、失事飞机等搜救探测任务,该基本功能已无法完成任务,因此需要开展一种可对目标进行... 无人水面艇(USV)作为一种智能水面工具,可实现航行控制、水面目标识别与感知等基本功能,但伴随着工程需求的多元化,如水面失事货轮、未知船只特征识别、失事飞机等搜救探测任务,该基本功能已无法完成任务,因此需要开展一种可对目标进行稳定跟踪并完成360°环视的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感知目标信息,通过对目标环绕跟踪,实现目标检测的方法。在对感知信息进行目标运动状态估计后,采用虚拟目标点跟踪算法计算出期望航向及速度,通过航向控制器及速度控制器实现对USV的位姿控制,同时加入重规划跟踪策略,以适应水面复杂环境并感知设备提供信息的误差扰动。以USV模型辨识方法获得模型并搭建仿真平台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实航试验测试证明该算法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感知信息 目标环绕跟踪 目标运动状态估计 虚拟目标点跟踪算法 重规划跟踪策略
下载PDF
蛙人推进器声散射特性研究
4
作者 黎洁 范军 李兵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2年第6期733-739,共7页
蛙人推进器(DPV)声隐身性能是特种作战的关键技术之一,决定了蛙人部队能否秘密渗透。文中基于声呐目标声散射特性预报的近场板块元方法、频域间接法以及回声层析成像方法,结合DPV几何外形的三维精确建模,仿真计算DPV宽带全向时域回波、... 蛙人推进器(DPV)声隐身性能是特种作战的关键技术之一,决定了蛙人部队能否秘密渗透。文中基于声呐目标声散射特性预报的近场板块元方法、频域间接法以及回声层析成像方法,结合DPV几何外形的三维精确建模,仿真计算DPV宽带全向时域回波、频率响应曲线以及DPV声层析成像结果,分析入射平面波频率和入射方位角对其声散射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DPV静态声散射特性测量湖上试验,获得正横方位频率响应曲线。试验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正横方位回声强度在-10 dB左右,频响曲线误差在3 dB以内,验证了理论建模的准确性。文中工作可为进一步研究DPV声隐身设计及探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人推进器 声散射 回波特性 回声强度
下载PDF
功率放大电路储能电容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耀友 陈亚林 +2 位作者 张奎 程学峰 王旭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2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水声探测设备电磁兼容(EMI)滤波器用于抑制功率电源干扰,降低系统电噪声,提高系统探测性能,与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稳定性密切相关。文中通过在EMI滤波器输出端并接储能电容,以解决发射稳定性问题,优化探测系统电磁环境。建立EMI滤波器、功... 水声探测设备电磁兼容(EMI)滤波器用于抑制功率电源干扰,降低系统电噪声,提高系统探测性能,与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稳定性密切相关。文中通过在EMI滤波器输出端并接储能电容,以解决发射稳定性问题,优化探测系统电磁环境。建立EMI滤波器、功率放大电路及其负载模型,分析储能电容值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影响,提出储能电容参数选取方法。搭建了原理电路,对所建模型及电容选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以证明模型及电容选取方法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水下探测设备EMI滤波器储能电容时,使用文章所建模型能够计算出满足功放要求的最小储能电容值,在成本、体积和计算最小容值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容值较大的储能电容可提高功放供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探测设备 功率放大器 EMI滤波器 储能电容
下载PDF
水下拖曳系统临界运动特性快速确定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丹 梁建通 +2 位作者 宋海升 李孝伟 谢少荣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2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在进行水文要素的剖面测量时,拖体需要做起伏运动,预设轨迹的周期和振幅决定了测量精度和范围。为了实现拖曳系统的自主化控制,确定预设轨迹的可行性条件十分重要。文中基于尾翼摆动角与拖体攻角的线性化假设,通过反演拖曳系统的预设运... 在进行水文要素的剖面测量时,拖体需要做起伏运动,预设轨迹的周期和振幅决定了测量精度和范围。为了实现拖曳系统的自主化控制,确定预设轨迹的可行性条件十分重要。文中基于尾翼摆动角与拖体攻角的线性化假设,通过反演拖曳系统的预设运动轨迹,建立了尾翼摆动控制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尾翼摆动角的解析表达式。经典型算例验证,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一致性。进一步,采用建立的模型快速确定水下拖曳系统的临界运动特性,以及母船前行速度与拖体起伏运动的协调关系,研究表明可将斯特努哈尔数作为预设轨迹能否实现的必要限制条件之一,该无量纲数与母船速度、预设轨迹的振幅和周期相关,反映了运动的非定常性。在斯特努哈尔数小于0.22范围内,可以通过控制尾翼摆动的方式,自主化实现设定运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拖曳系统 尾翼摆动角 斯特努哈尔数
下载PDF
舰艇武器发射系统跨平台通用软件框架设计与应用
7
作者 安娜 姜杨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1年第4期488-495,共8页
目前舰艇武器发射系统主控软件基本以特定软硬件平台为运行环境,平台移植性较差,不利于系统的二次开发和维护升级。文中以C++天然的跨平台特性为基础,利用Qt、POSIX和中间件等软件跨平台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舰艇武器发射系统主控软件... 目前舰艇武器发射系统主控软件基本以特定软硬件平台为运行环境,平台移植性较差,不利于系统的二次开发和维护升级。文中以C++天然的跨平台特性为基础,利用Qt、POSIX和中间件等软件跨平台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舰艇武器发射系统主控软件开发的跨平台通用软件框架。该框架通过中间件技术消除产品接口差异,并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主控软件外围设备的数字化仿真。实际应用证明,该框架可大幅提升主控软件的平台迁移能力,降低了平台移植成本,同时缩短了整个发射系统的研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武器发射系统 跨平台 软件框架 中间件
下载PDF
基于PMF算法的水下地形辅助导航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振烊 张静远 +1 位作者 王鹏 王新鹏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4-623,共10页
针对目前水下地形辅助导航性能受诸多因素影响而无法得到最佳发挥的问题,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制备了相应分辨率的水下数字地图,基于直接概率准则的质点滤波(PMF)算法,较为全面地仿真分析了水下航行器航速、测深误差、航向误差、速度误差、... 针对目前水下地形辅助导航性能受诸多因素影响而无法得到最佳发挥的问题,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制备了相应分辨率的水下数字地图,基于直接概率准则的质点滤波(PMF)算法,较为全面地仿真分析了水下航行器航速、测深误差、航向误差、速度误差、初始位置偏差,以及水下地形特征等因素对导航性能的影响规律,对PMF算法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性能进行了剖析。仿真结果表明,PMF匹配算法在复杂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定范围内,该算法对速度和航向表现出较好的抗误差能力,但速度太低会严重影响匹配性能;该算法受测深误差和初始位置偏差的影响程度较大,对测深精度和惯性导航系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该算法地形适应性较强,但丰富地形更有利于匹配导航;通过合理地选择应用参数,可有效降低匹配误差,提高导航性能。该项研究可为日后匹配算法在水下导航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地形辅助导航 数字地图 质点滤波算法 导航性能
下载PDF
低复杂度单载波频域Turbo均衡水声通信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席瑞 党谦谦 +2 位作者 何成兵 张瑞玉 张群飞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5-402,共8页
浅海水声通信具有严重多径扩展、衰落以及低信噪比的特点。为克服常规时域判决反馈均衡器计算量大和对接收机参数敏感的不足,基于扩频码的单载波块传输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稀疏水声信道的低复杂度频域Turbo迭代均衡方法。发射端数据块... 浅海水声通信具有严重多径扩展、衰落以及低信噪比的特点。为克服常规时域判决反馈均衡器计算量大和对接收机参数敏感的不足,基于扩频码的单载波块传输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稀疏水声信道的低复杂度频域Turbo迭代均衡方法。发射端数据块之间插入扩频码作为循环前缀。接收端利用已知扩频码进行稀疏信道估计以及对由多普勒偏移引起的旋转相位进行估计,并采用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的频域Turbo均衡技术和多通道联合处理方法消除多途效应产生的码间串扰,显著改善了系统性能。通过湖上试验验证,在通信距离为10.8 km条件下,采用QPSK和8PSK调制方式分别实现了3 kbps和4.5 kbps的有效数据率的水声通信,并在3次迭代均衡之下均实现了无误码传输。文中所做工作可为高数据率稳健水声通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单载波频域 稀疏信道估计 频域Turbo迭代均衡
下载PDF
基于通信载荷声纹特征的身份认证方法
10
作者 陈露 赵德鑫 +2 位作者 王俊 高虹 陈迎亮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水声通信网络安全是水下通信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的重要保障,现有技术主要研究认证协议和数据加密,注重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忽略了网络的效率和能耗问题。为避免上述方法带来的网络拥堵,受移动智能设备等领域研究启发,提出将声纹认证... 水声通信网络安全是水下通信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的重要保障,现有技术主要研究认证协议和数据加密,注重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忽略了网络的效率和能耗问题。为避免上述方法带来的网络拥堵,受移动智能设备等领域研究启发,提出将声纹认证融入水下通信网络的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通信载荷声纹特征的识别方法。利用注意力机制,融合非线性倒谱和相位谱特征,以降低复杂海洋环境噪声的影响,并通过AlexNet网络进行目标识别。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采集多种水声通信信号,检验文中声纹特征识别的差异性和有效性,论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文中研究可为解决水声通信网络的身份认证问题提供新思路,对增强水声通信网络的安全、实现高质量的信息共享和高效率的协同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声纹特征 身份认证 目标识别
下载PDF
科技创新驱动、学科交叉融合 水下无人系统大有可为——纪念《水下无人系统学报》创刊三十周年
11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1期I0006-I0006,共1页
三十年前的早春,第一期《鱼雷技术》如一枝报春花破土而出,绽放在鱼雷行业的园林沃土中。随着水下无人系统在海洋强国建设中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历经多年风雨,终于在2017年,《鱼雷技术》以《水下无人系统学报》的崭新身姿迎来了... 三十年前的早春,第一期《鱼雷技术》如一枝报春花破土而出,绽放在鱼雷行业的园林沃土中。随着水下无人系统在海洋强国建设中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历经多年风雨,终于在2017年,《鱼雷技术》以《水下无人系统学报》的崭新身姿迎来了属于水下无人系统学术发展的新纪元。知所以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三十年来,期刊始终坚定自身定位,秉持学科特色,密切关注行业发展,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地将国内外最新学术研究理论和成果技术改造与创新的点滴进步融入字里行间,始终与我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同呼吸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学科交叉融合 鱼雷 水下无人系统 学科特色 学术研究 报春花 自身定位
下载PDF
基于乏汽增压的水下半闭式循环动力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庆 罗凯 +2 位作者 党建军 秦侃 陈猛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1年第6期680-689,共10页
为提升水下涡轮机动力系统的深度适应性,提出2种半闭式循环动力系统构型方案,分别是基于乏气掺混冷凝与气液混合物分离后单相增压排放的分离增压方案以及基于乏气掺混冷凝与气液混合物直接增压排放的混合增压方案。建立了水下开式涡轮... 为提升水下涡轮机动力系统的深度适应性,提出2种半闭式循环动力系统构型方案,分别是基于乏气掺混冷凝与气液混合物分离后单相增压排放的分离增压方案以及基于乏气掺混冷凝与气液混合物直接增压排放的混合增压方案。建立了水下开式涡轮机动力系统与半闭式系统增压排放的理论计算模型,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加以验证。多工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开式循环系统,半闭式系统在大航深工况下的燃烧室压力与燃气耗量显著降低,其在600 m工况下的燃气消耗量仅为开式动力系统的60%左右,在1000 m工况下的运行参数仅相当于开式系统200~300 m航深的水平。通过对比2种半闭式系统构型方案可知,压缩效率可对系统运行产生直接影响,较高的压缩效率可有效提升动力系统深度适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涡轮机 动力系统 乏气增压 半闭式循环 深度适应性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AUV推进系统建模及仿真验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春城 郭佳 +1 位作者 徐渴望 张玮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1年第1期97-103,共7页
针对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推进系统设计早期验证的需求,提出了推进系统虚拟集成模型仿真验证方法。通过分析AUV推进系统组成和机桨匹配设计原理,分别建立AUV阻力特性、螺旋桨特性、推进电机和动力电池的AMESim仿真模型,进而实现推进系统... 针对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推进系统设计早期验证的需求,提出了推进系统虚拟集成模型仿真验证方法。通过分析AUV推进系统组成和机桨匹配设计原理,分别建立AUV阻力特性、螺旋桨特性、推进电机和动力电池的AMESim仿真模型,进而实现推进系统综合虚拟集成,并以此作为AUV虚拟航行闭环测试环境,开展AUV快速性、机桨匹配特性、电气参数变化影响规律以及动力电池选型方案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推进系统设计方案的匹配性,可为AUV推进系统设计优化以及部件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推进系统 匹配设计 AMESim建模 虚拟集成
下载PDF
基于海豚听觉系统模型的水下目标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卓 梁红 +1 位作者 杨长生 赵国贵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1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从目标的主动声呐回波中提取其特征信息是实现水下目标分类识别的有效手段。动物声呐在水下目标识别中表现出的优异性能为人工声呐提供了解决方法。文中以宽吻海豚喀啦信号作为主动声呐的发射信号,分别利用小波变换和海豚听觉系统模型2... 从目标的主动声呐回波中提取其特征信息是实现水下目标分类识别的有效手段。动物声呐在水下目标识别中表现出的优异性能为人工声呐提供了解决方法。文中以宽吻海豚喀啦信号作为主动声呐的发射信号,分别利用小波变换和海豚听觉系统模型2种方法提取了目标回波特征并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进行分类。将通过海豚听觉系统模型得到的时谱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对目标进行分类识别。研究表明,相比于小波变换方法,利用基于海豚听觉系统模型的特征提取方法进行目标分类识别的效果更好;结合卷积神经网络,采用海豚喀啦信号结合海豚听觉系统模型在水下目标识别中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豚喀啦信号 海豚听觉系统 目标分类识别
下载PDF
复杂海况无人艇集群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少荣 刘坚坚 张丹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4-596,共13页
无人艇作为一种高度自治的系统,是提高水上作业效率的可靠途径之一,可用于水文研究、科学勘探、水文测量、应急搜救以及安全巡逻等任务。通过信息交互与协同决策将多艘无人艇构建成集群,使其具有更全的感知信息、更高的执行效率和更大... 无人艇作为一种高度自治的系统,是提高水上作业效率的可靠途径之一,可用于水文研究、科学勘探、水文测量、应急搜救以及安全巡逻等任务。通过信息交互与协同决策将多艘无人艇构建成集群,使其具有更全的感知信息、更高的执行效率和更大的作业范围,能显著增强无人艇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但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多变,风、浪和涌流等因素扰动大,无人艇集群的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面临单艇自主完备感知难、多艇快速灵活交互认知难、实时高效集群协同难等挑战。文中从复杂海洋环境下海洋环境智能感知方法、单艇准确完备自主感知机理、多艇实时交互认知机制、无人艇集群智能协同控制决策方法和无人艇集群应用平台等方面对无人艇集群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同时指出,单艇自主完备感知、多艇快速灵活交互认知、实时高效集群协同是集群控制技术亟待深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集群 协同控制 优化决策
下载PDF
基于交汇摄影的海上打靶偏差测量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宝娥 唐恒 杨绪升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1-466,共6页
落点偏差是评价枪炮类武器打击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海上试验武器落点偏差测量一般采用高空摄影定位法,需直升机或无人机搭载测量设备,并由测量船在武器预定落区布放若干辅助浮标,才能完成参数测量,该方法组织实施难度大、测量风险高、... 落点偏差是评价枪炮类武器打击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海上试验武器落点偏差测量一般采用高空摄影定位法,需直升机或无人机搭载测量设备,并由测量船在武器预定落区布放若干辅助浮标,才能完成参数测量,该方法组织实施难度大、测量风险高、费用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针对某些目视范围内的海上打靶落点偏差测量,文中提出一种依据交汇摄影原理的测量方法,推导出同平台双位置摄影测距算式,并经实验测试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通过海上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施便捷性,且该测量方法不需要额外的测量平台辅助,动用兵力少,节约了试验经费,可为同类型海上试验或海上射击打靶训练考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差测量 海上试验 打靶考核 交汇摄影
下载PDF
鱼雷攻击体目标命中效果仿真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改娣 翁璐 +1 位作者 吕艳慧 刘孟秦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2,共5页
鱼雷的命中效果一般用命中参数来表征。用点源目标评价鱼雷命中效果只有单一脱靶量,且实航试验中为避免鱼雷与声靶或真实目标相撞,常采取规避措施,难以得到实际命中参数。针对此,文中提出一种用体目标评价鱼雷命中效果的仿真方法,建立... 鱼雷的命中效果一般用命中参数来表征。用点源目标评价鱼雷命中效果只有单一脱靶量,且实航试验中为避免鱼雷与声靶或真实目标相撞,常采取规避措施,难以得到实际命中参数。针对此,文中提出一种用体目标评价鱼雷命中效果的仿真方法,建立了鱼雷跟踪目标过程的全弹道数学模型和描述体目标几何特性和命中参数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鱼雷攻击体目标效果的仿真计算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鱼雷命中效果与目标几何特性、目标速度、雷目相对态势等因素有关。该方法为评价鱼雷命中目标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为鱼雷弹道和导引规律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体目标 命中效果 全弹道
下载PDF
基于四元阵定位算法的鱼雷入水点误差分布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明惠 庄瑞 岳雷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8-663,共6页
鱼雷入水点精度是评定鱼雷性能的主要战技指标之一。文中首先推导了基于四元阵定位鱼雷入水点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针对由于时延差估计导致的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其误差方程,给出了误差较大部分的主要成因。最后对... 鱼雷入水点精度是评定鱼雷性能的主要战技指标之一。文中首先推导了基于四元阵定位鱼雷入水点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针对由于时延差估计导致的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其误差方程,给出了误差较大部分的主要成因。最后对不同阵形的定位误差进行仿真,并将引入同向误差和反向误差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原来正方形阵元的布放位置,定位误差分布会向原正方形对角部分压缩,并且误差较大的面积会减少,从而达到了降低误差、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文中研究可为四元阵测量鱼雷入水点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入水点 四元阵 误差分布
下载PDF
一种AUV移动OFDM水声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斌 郑思远 +1 位作者 曹秀岭 童峰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2-617,共6页
针对水声信道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偏对移动正交频分复用(OFDM)水声通信产生的严重载波间干扰(ICI)和码间干扰(ISI),采用时频差分编码方案,互相关函数方法进行多普勒估计,变采样率重采样进行多普勒补偿,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自主式水下航... 针对水声信道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偏对移动正交频分复用(OFDM)水声通信产生的严重载波间干扰(ICI)和码间干扰(ISI),采用时频差分编码方案,互相关函数方法进行多普勒估计,变采样率重采样进行多普勒补偿,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的、易于工程实现的低复杂度移动OFDM水声通信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避免残余多普勒补偿的问题,同时对多径信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稳健性。海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浅海信道复杂多径和一定多普勒影响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实现了移动OFDM水声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式水下航行器 移动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时频差分 多普勒估计
下载PDF
军用UUV发展方向与趋势(下)——美军用无人系统发展规划分析解读 被引量:18
20
作者 钱东 赵江 杨芸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7年第3期107-150,共44页
(续前)5军用关键技术领域在无人系统的众多关键技术领域中,互操作性、自主性、通信、髙级导航、有人-无人系统编组(MUM-T)、持久韧性及武器化等是军方最重视的技术,这些技术是联合作战的基础,
关键词 无人系统 军用 UUV 解读 规划 互操作性 联合作战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