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化学教育(中英文)》 北大核心

作品数3259被引量7600H指数28
《化学教育》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化学教育类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源期刊。读者群涵盖中学化学教师与学生,大学化学...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化学教育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北京师范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3-3807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0-1515/O6
  • 出版周期半月刊
共找到3,259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配合物理论简介”教学案例
1
作者 张平 樊会武 许虹宇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64,共6页
基于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教材的研究以及对学情的分析,以主题式实验探究的方式建构“配合物理论简介”的教学实践,运用“POE策略”,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推进和教学实施,突破理论教学的障碍点,拓展学生的... 基于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教材的研究以及对学情的分析,以主题式实验探究的方式建构“配合物理论简介”的教学实践,运用“POE策略”,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推进和教学实施,突破理论教学的障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配合物理论简介 主题式实验探究 POE策略
原文传递
促进科学观念与科学实践协同发展的学生必做实验的教材编写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炜彤 孔思敏 王磊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6,共8页
国内外科学教育界普遍认为,科学观念与科学实践的协同发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材对于学生必做实验的编排和处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简要介绍了科学观念与科学实践协同发展的内涵,并针对北京师范大... 国内外科学教育界普遍认为,科学观念与科学实践的协同发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材对于学生必做实验的编排和处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简要介绍了科学观念与科学实践协同发展的内涵,并针对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学生必做实验编写的整体情况和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了该教材对于学生必做实验的编写是如何体现科学观念与科学实践的协同发展、彰显这些实验的核心素养发展功能的,并提出了新教材学生必做实验的教学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必做实验 科学观念 科学实践
原文传递
聚焦科学思维培养与提升的元素化学教学——碳单质与碳材料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丽锦 魏灵灵 +5 位作者 焦桓 翟全国 李淑妮 刘志宏 胡满成 高胜利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6,共12页
针对当前元素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内容琐碎、系统性差、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与化学方程式多、教材内容结构单一等,结合学科发展和前沿成果重构教学内容,探索问题导向探究式课堂改变学生的被动消极状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 针对当前元素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内容琐碎、系统性差、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与化学方程式多、教材内容结构单一等,结合学科发展和前沿成果重构教学内容,探索问题导向探究式课堂改变学生的被动消极状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汲取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化网络教学的优势)促进课堂扩容和高效化,重点介绍新型碳单质富勒烯与石墨烯,引导学生分析建立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构效关系,运用课程思政、化学史、科研进展、Mlabs虚拟实验、创新拓展、视频和动画演绎等技巧将元素化学的课堂教学变得灵动且有活力,进一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思维 元素化学 富勒烯 石墨烯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渗入哲学思想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钮因尧 李春霞 +2 位作者 孟凌华 何伟娜 陈聪颖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1-86,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套高级的科学思维体系,具有育人和促进教学的双重特质。将“透过现象看本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带有普遍意义的观点、方法渗入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解决教学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套高级的科学思维体系,具有育人和促进教学的双重特质。将“透过现象看本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带有普遍意义的观点、方法渗入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解决教学疑点、重点、痛点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本质的思维习惯、系统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教学反馈结果表明,渗入哲学思想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实现促教和育人的有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医用基础化学 课程思政
原文传递
基于辩证思维的学习情境分析模型及应用
5
作者 徐立旭 卢姗姗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3,共6页
辩证思维是对事物的内在矛盾、变化及相互联系进行考察,它是正确认识化学的关键。教师利用情境素材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应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并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从人文考量、机理解读、理性反思等3个方面构建了基于辩证思维的学... 辩证思维是对事物的内在矛盾、变化及相互联系进行考察,它是正确认识化学的关键。教师利用情境素材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应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并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从人文考量、机理解读、理性反思等3个方面构建了基于辩证思维的学习情境分析模型,并以“氯气”“氨”的教学为例,为教师的情境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思维 学习情境 人文考量 机理解读 理性反思
原文传递
新时代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
6
作者 邢翠 王蔚 郭东升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23-129,共7页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为例,从师德师风建设内涵、意义、现状以及实践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 人材强国
原文传递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三维共生”课堂教学——燃烧和灭火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映荷 杨艳 夏晓琴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64,共9页
以“火”为主线,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识火”“用火”“灭火”“防火”等教学环节,建构初中化学“三维共生”课堂,即“指向生活生本共生”的课堂,基于生活真实情境的“识火”,培养变化观念、证据推理素养,建构燃烧模型;“... 以“火”为主线,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识火”“用火”“灭火”“防火”等教学环节,建构初中化学“三维共生”课堂,即“指向生活生本共生”的课堂,基于生活真实情境的“识火”,培养变化观念、证据推理素养,建构燃烧模型;“指向生成互动共生”的课堂,在“用火”中设计创新实验对已建构模型进行修正与应用,落实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指向生长融合共生”的课堂,在“灭火”和“防火”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课已毕,意犹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三维共生”课堂 燃烧和灭火
原文传递
《化学教育》订阅通知
8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89,共1页
国家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权威、客观、全面、实用《化学教育》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2011版、2014版、2017版、2020版连续收... 国家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权威、客观、全面、实用《化学教育》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2011版、2014版、2017版、2020版连续收录;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源期刊。《化学教育》为半月刊,面向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本科、研究生等所有类型、所有层次的化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促进各个层次化学课程与教学的衔接和贯通。内文为128页/期,全年共计24期,每期36元,全年共计864元/套。订阅方式1:请到当地就近邮局的报刊订阅窗口办理,邮发代号为2-106。订阅方式2:微信订阅,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进入订阅页面,选择“规格日期”,点击“立即购买”,填写“收获地址”“发票信息”等,提交订单付费即可。所有服务由“中国邮政”负责,请注意保留订单号等订阅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阅方式 报刊订阅 大学本科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化学会 中国邮政 微信 二维码
原文传递
《化学教育》订阅通知
9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4-34,共1页
国家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权威、客观、全面、实用《化学教育》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2011版、2014版、2017版、2020版连续收... 国家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权威、客观、全面、实用《化学教育》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2011版、2014版、2017版、2020版连续收录;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源期刊。《化学教育》为半月刊,面向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本科、研究生等所有类型、所有层次的化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促进各个层次化学课程与教学的衔接和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科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化学会 课程与教学的衔接 研究生 《化学教育》 中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传递
转换数和转换频率概念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10
作者 张恒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20-123,共4页
转换数(TON,turnover number)和转换频率(TOF,turnover frequency)是催化研究中经常碰到的2个概念,一般认为TON是单位活性位点所能转化的反应物分子的数目,TOF是TON除以完成这些转化所需要的时间。TON和TOF可用于评价催化剂的稳定性和... 转换数(TON,turnover number)和转换频率(TOF,turnover frequency)是催化研究中经常碰到的2个概念,一般认为TON是单位活性位点所能转化的反应物分子的数目,TOF是TON除以完成这些转化所需要的时间。TON和TOF可用于评价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针对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和酶催化中的TON和TOF进行了讨论,并对相关的S/C(substrate/catalyst)、催化剂摩尔分数、TTN(total turnover number)、STY(site time yield)等概念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数 转换频率 催化剂 催化反应 动力学
原文传递
第七届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通知
11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2-42,共1页
由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化学教育》编辑部、内蒙古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化学教育》读者、作者、编者学术交流会暨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8月17-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一、会议主题新征程、... 由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化学教育》编辑部、内蒙古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化学教育》读者、作者、编者学术交流会暨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8月17-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一、会议主题新征程、新课标、新理念。二、会议内容(1)新版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引下的基础化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中国化学会 论文写作规范 精品课程建设 化学课程 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型人才培养 学术交流会
原文传递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材的新变化及教学启示——以“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景伟 申燕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26,共6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对新、旧人教版教材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进行比较分析,厘清教材内容的变化并充分挖掘教材修订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价值,抽提素养发展功能,分析教学价值取向,为有效开展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材分析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启示 学科核心素养
原文传递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皇甫倩 龙飘 +1 位作者 曹颖 李远蓉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9-127,共9页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间的1924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热点主题整体较为集中,研究网络整体结构较为稳定,但研究主题内部存在松散现象。未来对中学化学实...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间的1924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热点主题整体较为集中,研究网络整体结构较为稳定,但研究主题内部存在松散现象。未来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可关注以下方面: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构研究,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价值取向;重视实验创新性研究,丰富实验教学的实施形式;深化实验研究内容,攻克实验教学研究的薄弱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社会网络分析 研究热点主题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
原文传递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科学概念教学——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晓光 杨仁茂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2-46,共5页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对微观粒子发生变化的认识,其学习过程应从化学反应的宏观现象出发辨识物质种类,借助反应物微观粒子模型和生成物微观粒子模型探析粒子变化,从而得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对微观粒子发生变化的认识,其学习过程应从化学反应的宏观现象出发辨识物质种类,借助反应物微观粒子模型和生成物微观粒子模型探析粒子变化,从而得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反应物中原子是如何转化成生成物中原子的,通过分析典型反应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有清晰的认识之后,可不直接研究反应,而间接分析化学方程式得出反应物到生成物是否有电子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宏观辨识 微观探析 模型认知 教学实录
原文传递
基于认识视角与认识思路的化学课堂教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鸿志 杨雪莉 任莉娜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7-72,共6页
以解决“保存NaOH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用玻璃塞”这一真实问题为情境,设计3个教学板块:运用分类方法认识物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合成物质,从物质组成和物质变化的认识视角,对物质进行分类,建构分类观。依据物质分类研究同一类别物质的... 以解决“保存NaOH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用玻璃塞”这一真实问题为情境,设计3个教学板块:运用分类方法认识物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合成物质,从物质组成和物质变化的认识视角,对物质进行分类,建构分类观。依据物质分类研究同一类别物质的性质及应用,在完成知识结构化的同时,重在凝练基于物质分类及转化的认识视角和认识思路,寻找并体验陌生情境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突破口和思维框架,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认识视角和认识思路
原文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原理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於思瑜 雷洪 +3 位作者 张浩 张钰婷 耿豪杰 黎东维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5-30,共6页
“化工原理”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核心课程,担负着由理论到工程、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对培养具有工程观点、实践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接轨并相辅相成,是教学关键。通过... “化工原理”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核心课程,担负着由理论到工程、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对培养具有工程观点、实践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使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接轨并相辅相成,是教学关键。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达到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原文传递
基于循证理论的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兰郡筱 许燕红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7-94,共8页
循证理论注重决策的有证可循,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强调教学决策的证据支撑。厘清循证理论指导下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四大证据要素及其关系,结合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特征,探讨了在循证理论指导下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以... 循证理论注重决策的有证可循,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强调教学决策的证据支撑。厘清循证理论指导下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四大证据要素及其关系,结合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特征,探讨了在循证理论指导下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以“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探究实验教学为例,阐述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即教师合理整合各类证据,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探究规律,充分预设课堂诊断性证据,设计可动态调整的教学方案。学生自主设置实验探究方案,推理事实现象,优化实验设计,内化实验探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性实验 化学实验 循证理论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高校EMI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实践与思考
18
作者 曾强 李雪辉 +2 位作者 王敏 许琳 刘建宇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6-71,共6页
结合以英语为媒介的高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经验,根据实际教学与管理情况,对全英文实验教学课程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在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实验室建设以及课程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 结合以英语为媒介的高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经验,根据实际教学与管理情况,对全英文实验教学课程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在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实验室建设以及课程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为提高全英文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整体带动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的发展,以及为不断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 全英文教学 以英语为媒介的教学
原文传递
前言
19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1,共1页
1902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开创了中国近现代高等师范教育之先河。百廿年间,名称迭易,隶属屡更。然自成立之时,学校即以造就师范院校与中等学校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并研究专门学术为宗旨。以1912年成立北京高... 1902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开创了中国近现代高等师范教育之先河。百廿年间,名称迭易,隶属屡更。然自成立之时,学校即以造就师范院校与中等学校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并研究专门学术为宗旨。以1912年成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为起始,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科迎来百十年华诞。百十年的风雨沧桑,百十年的化学积淀,百十年的发展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已形成专业设置合理、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教育 教育行政人员 师范院校 中等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风雨沧桑 化学学科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原文传递
帮助化学教师成为高素质的研究者——评《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秀华 胡志刚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28-128,共1页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帮助化学教师成为高素质的研究者,李佳、王后雄主编《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科学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一书。该书运用大量实例对化学教育研究方法做了系统全面的介绍,改变...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帮助化学教师成为高素质的研究者,李佳、王后雄主编《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科学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一书。该书运用大量实例对化学教育研究方法做了系统全面的介绍,改变了部分同类教材“不是从化学教育研究的问题出发,缺少化学教育研究的特点,或者以非常抽象的理论字眼呈现研究方法,读者难以实施具体研究”的窘境。该书共计12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师 李佳 教师成为研究者 案例分析 化学教育研究 科学出版社 抽象的理论 高素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