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林业与生态科学》

作品数457被引量936H指数10
《林业与生态科学》是由河北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林业与生态科学》办刊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及时报道林业与生态学领域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反映林业与生态学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促进...查看详情>>
  • 曾用名 河北林果研究;河北林学院学报
  • 主办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6-474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3-1425/S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蚯蚓扰动作用对原位污染土壤Cd、Cu、Zn全量和有效性变化的影响及其富集规律
1
作者 尹悦 慕晓泉 +2 位作者 李博 杨杨 王殿武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1期64-71,共8页
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选取河北省保定市周边地区持续重金属污染的原位土壤与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蚯蚓扰动作用对土壤重金属Cd、Cu和Zn全量与有效性变化的影响及蚯蚓对重金属的富... 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选取河北省保定市周边地区持续重金属污染的原位土壤与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蚯蚓扰动作用对土壤重金属Cd、Cu和Zn全量与有效性变化的影响及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主要结果如下,蚯蚓在供试土壤(清洁土与3种原污土)中培养至第14天时,不同供试土壤全量Cd、Cu和Zn含量较培养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全量Cd含量分别降低了40.48%、9.90%、0.89%和6.15%;土壤全量Cu含量分别降低了3.16%、8.16%、4.34%和7.74%;土壤全量Zn含量分别下降了2.27%、3.53%、3.34%和4.84%。供试土壤DTPA-Cd、DTPA-Cu和DTPA-Zn含量较培养前呈升高趋势,DTPA-Cd含量分别增加了29.41%、16.54%、14.33%和0.51%;DTPA-Cu含量分别增加了10.51%、1.26%、12.28%和5.30%;DTPA-Zn含量分别增加了44.99%、9.62%、7.97%和0.18%。另外,不同污染土壤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蚯蚓体内Cd、Cu和Zn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蚯蚓对Cd、Cu和Zn的富集能力表现为Cd>Zn>Cu。培养至第2天和第7天时,蚯蚓Cu含量与土壤全量Cu和DTPA-Cu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培养至第14天时,蚯蚓Zn含量与DTPA-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重金属 富集 蚯蚓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预警点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孟楠 徐磊 张长春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4期408-417,共10页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预警国土空间生态薄弱区对区域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和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InVEST模型、MCR模型、电路理论等构建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并以此为约束...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预警国土空间生态薄弱区对区域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和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InVEST模型、MCR模型、电路理论等构建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并以此为约束,利用PLUS模型模拟该地区2030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以建设用地扩张对生态空间的胁迫区域作为生态保护预警点。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有46个生态源地,关键生态廊道和潜在生态廊道共136条。其中,生态源地基本位于生态环境优良的燕山、太行山山脉,生态廊道依托源地呈交错分布,冀中南平原地区无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2030年京津冀地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明显,向四周呈环状扩张,不断迫近生态空间,威胁到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的健康发展,应做出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预警 PLUS模型 京津冀
下载PDF
基于IPA分析法的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游客满意度研究——以清西陵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孙蓉蓉 田甜 +2 位作者 王欣怡 刘胜楠 杨会娟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年第4期436-442,共7页
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普遍存在着价值与吸引力不匹配的现象。因此从游客的视角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类景区的特征,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的方式,结合IPA分析法,对清西陵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消费特征以及... 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普遍存在着价值与吸引力不匹配的现象。因此从游客的视角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类景区的特征,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的方式,结合IPA分析法,对清西陵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消费特征以及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景区游客具有高学历、中青年的显著特征,不同消费水平的游客量差异较小;客源市场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周边城市;游客消费以门票为主,景区对当地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弱;文化活动、文物展出、交通设施和广告宣传是景区的首要改进项目。因此,提出重点挖掘周边客源市场、突出各景点的特色、对景区的服务设施进行梯度性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 清西陵 游客特征 重要度-满意度分析法 满意度
下载PDF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永康 武健伟 +4 位作者 缪汶利 彭敏 吴克宁 冯喆 郭建曜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3期282-291,共10页
通过国内外生态产品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总结分析,对比了当前3种主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指标体系,并分析其应用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可能性。基于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概念内涵、森林资源发展和基础数据支撑... 通过国内外生态产品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总结分析,对比了当前3种主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指标体系,并分析其应用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可能性。基于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概念内涵、森林资源发展和基础数据支撑体系现状,以科学性、实用性、适宜性和开放性为基本构建原则,构建以物质供给产品、调节服务产品及文化服务产品三大类共9项二级指标的核算体系,明确了核算指标内容、基础数据来源、指标权重赋值和应用技术要点。在我国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所有权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基础性支撑工作,本研究以森林资源为例提出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以及研究过程,为我国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实现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 体系构建
下载PDF
核桃JrGL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转录表达分析
5
作者 孙月欣 刘凯 +2 位作者 冯启科 李林晴 王红霞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4期395-406,共12页
bHLH(basic/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外界环境胁迫应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分析bHLH家族成员在核桃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JrGL3结构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中及低温胁迫下的转... bHLH(basic/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外界环境胁迫应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分析bHLH家族成员在核桃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JrGL3结构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中及低温胁迫下的转录表达。结果表明,JrGL3 cDNA全长为4982 bp,开放阅读框的长度为1914 bp,共编码637个氨基酸;JrGL3蛋白存在典型的bHLH保守结构域,定位于细胞核、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稳定亲水蛋白;通过比对确定了拟南芥中GL3的同源蛋白,并对其进行蛋白互作预测分析,其表明JrGL3与花青素的积累与合成相关;同源分析表明JrGL3与阿月浑子和欧洲栓皮栎的蛋白亲缘关系较近;与梅和橡胶树等植物的蛋白亲缘关系较远。通过低温胁迫“辽宁8号”和“清香”核桃叶片,48 h后转录组表达分析,JrGL3基因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且在“清香”不同组织转录组分析JrGL3基因在“清香”雌花中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低温胁迫 JrGL3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5个黑穗醋栗品种在辽宁朝阳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海旺 王洪江 +1 位作者 洪新 孙俊峰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为了给黑穗醋栗在辽宁朝阳地区应用提供依据,对从黑龙江省引进的5个黑穗醋栗品种在朝阳地区进行生物学特性和物候期观测、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5个黑穗醋栗品种在辽宁省朝阳地区均能正常生长结果,抗寒性和抗病性较强,其中丹... 为了给黑穗醋栗在辽宁朝阳地区应用提供依据,对从黑龙江省引进的5个黑穗醋栗品种在朝阳地区进行生物学特性和物候期观测、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5个黑穗醋栗品种在辽宁省朝阳地区均能正常生长结果,抗寒性和抗病性较强,其中丹丰果实单果重、横径、纵径、百粒重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5个品种Vc含量均较高;丹江黑果实口味偏酸,绥研1号酸甜,其他3个品种为酸甜、微涩,因此,绥研1号、丹江黑可鲜食,其他3个品种可用于加工;与引种地相比,在辽宁朝阳5个品种果实成熟期提前15 d左右,整个生长期延长了20 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穗醋栗 经济性状 物候期 辽宁朝阳
下载PDF
2种野生银莲花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探析
7
作者 逯锦春 王铁军 +4 位作者 朱玉菲 吴萌 王金鑫 陈新娜 李彦慧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2期227-232,共6页
为打破野生银莲花种子休眠状态,探究适宜的萌发条件,以2种野生银莲花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染色法测定种子活力,研究不同温度、GA_(3)、浓硫酸浸种、层积处理方式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毛银莲花种子与银莲花种子活力最高分别... 为打破野生银莲花种子休眠状态,探究适宜的萌发条件,以2种野生银莲花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染色法测定种子活力,研究不同温度、GA_(3)、浓硫酸浸种、层积处理方式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毛银莲花种子与银莲花种子活力最高分别为74.97%、83.33%。经浓硫酸浸种、不同温度、GA_(3)处理下,2种野生银莲花种子发芽率皆较低。通过比较4℃层积与地窖层积2种处理方式,得出长毛银莲花和银莲花种子的最适宜萌发条件为地窖层积100 d+室温15 d处理,发芽率分别可达34.44%和4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莲花 种子萌发 种子活力 种子休眠
下载PDF
冀北坝上地区榆树和樟子松人工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占军 李玉雯 +6 位作者 王子怡 王雨晴 高云昌 马增旺 刘海翔 李玉灵 李晓刚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2期136-144,共9页
为明确冀北坝上地区主要人工林降雨再分配特征,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以林分结构相似的榆树(Ulmus pumila)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每场降雨2种人工林林冠截留各水文分量,分析其降... 为明确冀北坝上地区主要人工林降雨再分配特征,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以林分结构相似的榆树(Ulmus pumila)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每场降雨2种人工林林冠截留各水文分量,分析其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榆树和樟子松人工林的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分别呈指数关系和对数关系。(2)郁闭度较小的情况下,2种人工林的林内降雨量与林外降雨量都呈线性关系。(3)榆树和樟子松人工林分别在林外降雨量为0.25 mm和4.58 mm时开始产生树干茎流,且与林外降雨量均呈线性关系;榆树树皮对树干茎流的阻拦和吸收作用大于樟子松。(4)2种人工林的林内降雨量均显著大于林冠截留量和树干茎流量;在降雨量较小时,林冠截留量显著大于树干茎流量,随着雨量级的增加,树干茎流量会超过林冠截留量。(5)风增大了榆树人工林的林内降雨量并减小了林冠截留量和树干茎流量,对樟子松人工林林冠截留各水文分量影响不大。综上所述,不同人工林对降雨再分配作用会受到降雨量、树干、林冠等特征和风的影响,樟子松人工林的林冠截留作用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坝上地区 榆树人工林 樟子松人工林 林内降雨 林冠截留 树干茎流
下载PDF
阜平县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
9
作者 孙茂凯 韦世岩 陈亚恒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1期38-47,共10页
由于人类对土地功能的认识单一,造成乡村地区土地利用不充分,导致土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而土地单一功能利用模式转变的关键是探究土地多功能的利用。以北流河流域林地为研究区对象,从气候、土壤、地质、地形、植被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对... 由于人类对土地功能的认识单一,造成乡村地区土地利用不充分,导致土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而土地单一功能利用模式转变的关键是探究土地多功能的利用。以北流河流域林地为研究区对象,从气候、土壤、地质、地形、植被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对林地土地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材料功能进行空间定量化,运用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评价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性及影响因素;并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划分林地土地多功能利用类型区。结果表明:(1)流域内林地多功能热点区域呈集聚分布,冷点区域呈带状分布在北流河流域的山麓。(2)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空间分异的驱动力主要以植被因素为主,其中郁闭度、蓄积量、碳汇为主导因子,植被盖度对林地土地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较小,应加强北流河流域内的植被保护和严禁过度开发林地;交互作用明显,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质条件共同制约着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水平。(3)通过伪F统计将北流河流域林地划分为3个主导区和1个提升区,分别为生产功能主导区、生态功能主导区、景观功能主导区以及综合功能提升区,其中生态功能主导区面积最大;并针对主导功能提出相应的利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 北流河流域 评价 地理探测器 分区
下载PDF
京津冀生态补偿模型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亚恒 闫丰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了寻找京津冀区域和谐发展适宜的生态补偿模型,基于排放因子法核算了研究区2006—2015年的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赤字,并将碳赤字与碳交易的价值结合,构建了京津冀生态补偿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0a内研究区碳排放变化呈现2个不同阶段,2013... 为了寻找京津冀区域和谐发展适宜的生态补偿模型,基于排放因子法核算了研究区2006—2015年的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赤字,并将碳赤字与碳交易的价值结合,构建了京津冀生态补偿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0a内研究区碳排放变化呈现2个不同阶段,2013年前碳排放增长迅速,年增长率约8%,之后变化甚微,且河北碳排放明显高于其他两地;2009年之后碳吸收有显著增加,且河北碳吸收量亦高于其他两地;三地均属补偿主体,其中河北10a间补偿额度均高于北京和天津,最高值近550亿元(20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吸收 生态补偿模型 京津冀
下载PDF
祖山林区不同海拔混交林类型特征分析
11
作者 苏志杰 胡军 +2 位作者 安雅丽 王志杰 张国厚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8年第3期281-289,共9页
为了系统研究祖山林区不同海拔混交林类型特征、物种多样性现状,解决传统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连续5a外业调查资料,对祖山林区不同海拔的混交林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Shannon-Wiener指数法等对各混交林... 为了系统研究祖山林区不同海拔混交林类型特征、物种多样性现状,解决传统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连续5a外业调查资料,对祖山林区不同海拔的混交林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Shannon-Wiener指数法等对各混交林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祖山林区不同海拔混交林类型划分为针针混交林类型、针阔混交林类型、阔阔混交林类型,其中针针混交林类型分为3种,针阔混交林类型分为7种,阔阔混交林类型分为15种;混交林类型中除鹅耳枥径级分布为瑞利分布外,其他优势树种的径级分布均为正态分布,相关拟合指数为0.906 9~0.981 6,总体拟合效果较好;在林分空间结构格局中,优势树种中针叶树种为平均分布,平均角尺度为0.367~0.453,而阔叶树种为随机分布,平均角尺度为0.512~0.592;混交类型为强度混交、极强度混交,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913~1.000,混交林类型中乔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较低,乔木层多样性指数为1.037~1.595,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为1.002~1.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山 海拔 混交林类型 林分结构 物种 多样性
下载PDF
城市森林环境对正负情绪状态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培显 刘雨沙 +3 位作者 王琛 朱会营 吉艳芝 张丽娟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明确城市森林环境对正负情绪状态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对最终纳入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城市森林环境对正负情绪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纳入的17篇文献中有1... 明确城市森林环境对正负情绪状态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对最终纳入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城市森林环境对正负情绪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纳入的17篇文献中有13项随机对照试验,21项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文献质量一般;进入森林对积极情绪影响的总效应量SMD=0.33,I^(2)=33%,95%置信区间Cl[0.23,0.44];进入森林环境对消极情绪影响总效应量SMD=-0.35,I^(2)=0,95%置信区间Cl[-0H46,-0.25];与城市环境相比,处于城市森林对积极情绪状态总效应量SMD=0.59,I^(2)=42%,95%置信区间Cl[0.44,0.75];对消极情绪的影响总效应量SMD=-0.45,I^(2)=0,95%置信区间Cl[-0.61,-0.30],城市森林对积极情绪影响效果的异质性来源主要为心理健康程度和城市森林自然环境。综上所述,城市森林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促进效果,进入森林环境后可降低人的消极情绪,心理健康状态和城市森林自然环境影响城市森林对积极情绪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心理健康 META分析 康养林建设 森林康养
下载PDF
接坝地区3种典型林分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综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长亮 李惠丽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3期238-245,共8页
以接坝地区3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并运用熵权法对各林分类型水文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与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规律一致,其大小排序为: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油松林>... 以接坝地区3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并运用熵权法对各林分类型水文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与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规律一致,其大小排序为: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显著对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排序为: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26.04 t/hm^(2))>油松林(16.46 t/hm^(2))>华北落叶松林(11.36 t/hm^(2));土壤容重均值排序为:华北落叶松林(1.29 g/cm^(3))>油松林(1.24 g/cm^(3))>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1.05 g/cm^(3));土壤最大持水量大小依次为: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1441.4 t/hm^(2))>油松林(963.5 t/hm^(2))>华北落叶松林(829.9 t/hm^(2));对入渗时间和入渗速率进行拟合,呈较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对3种林分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涵养功能最强的为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坝地区 枯落物层 土壤层 水文效应 熵权法
下载PDF
洪涝适应性景观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杨菲 杨眉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2期198-204,共7页
为应对全球城市共同面临的洪涝灾害问题,结合洪涝适应性概念,对荷兰瓦尔河改造项目和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2个成功案例展开分析,提出洪涝适应性景观设计的对策。通过案例分析与文献阅读,提炼出生态系统多样化、自然优先、适应性转变和... 为应对全球城市共同面临的洪涝灾害问题,结合洪涝适应性概念,对荷兰瓦尔河改造项目和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2个成功案例展开分析,提出洪涝适应性景观设计的对策。通过案例分析与文献阅读,提炼出生态系统多样化、自然优先、适应性转变和多尺度建设的洪涝适应性设计原则。进而归纳出生态系统划分、景观功能转变、生物对洪涝过程的适应、让步、疏导与净化模式等四点设计策略。为发挥人与自然的互动,重塑河流生态,通过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留出行洪空间,积极应对灾害,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适应性景观 设计原则与策略 洪涝灾害
下载PDF
基于虚拟社区的旅游凝视分析——故宫意象感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冰 张茵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2期223-228,共6页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旅游OTA平台分享旅游经历。为了了解游客眼中的故宫意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旅游门户网站中的数据进行在线云采集,使用ROST CM6软件对文本数据进行高频词统计分析,对故宫的认知...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旅游OTA平台分享旅游经历。为了了解游客眼中的故宫意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旅游门户网站中的数据进行在线云采集,使用ROST CM6软件对文本数据进行高频词统计分析,对故宫的认知意象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故宫人文景观具有高度代表性和独特性,皇家建筑成为故宫的核心吸引物,故宫馆藏对游客构建故宫意象起到正面促进作用,并且故宫利用丰富的展览内容和先进展览手段,对故宫意象的构建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设置多条主题游览路线、丰富游客对故宫的印象、加强藏品展览功能、丰富故宫文化内涵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凝视 符号学 旅游意象 故宫
下载PDF
不同尺度下街道空间绿化品质测度研究与提升策略——以杭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钊成 张家礼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4期442-450,共9页
以杭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百度街景与遥感影像数据源,利用图像识别算法与遥感影像解译,从人本与遥感2种尺度分别测度城市街道空间绿化品质,获得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2项指标。对二者总体的空间分布特点与空间上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 以杭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百度街景与遥感影像数据源,利用图像识别算法与遥感影像解译,从人本与遥感2种尺度分别测度城市街道空间绿化品质,获得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2项指标。对二者总体的空间分布特点与空间上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分布上,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在城市空间的总体分布上呈现由西南向北、向东递减的趋势,但在各个区域内具有差异;(2)具体分布上,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上并无相关关系。绿视率高而绿化覆盖率低的点位多分布于滨水道路,主要由于狭长的绿化形式以及水体面积干扰等因素引起。绿视率低而绿化覆盖率高的点位多分布于老旧小区周边道路,主要由于道路本身绿化水平较低以及受到遮挡等因素引起。目前基于遥感尺度的绿化覆盖率单一指标难以体现城市居民的真实感受,而增加人本尺度的规划则能更全面地展现城市绿化水平,为提升街道绿化品质提供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绿化覆盖率 图像识别 遥感影像 空间特征
下载PDF
基于GIS山区生态资源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磊 刘亚静 刘童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0年第1期55-62,共8页
为更好的实现对山区生态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基于GIS平台,采用ArcGIS、SQL Server软件和.Net语言,对山区生态资源的空间数据库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生态资源的科学分类,将山区生态资源的空间信息分类表达;(2)利用ArcSD... 为更好的实现对山区生态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基于GIS平台,采用ArcGIS、SQL Server软件和.Net语言,对山区生态资源的空间数据库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生态资源的科学分类,将山区生态资源的空间信息分类表达;(2)利用ArcSDE工具将山区生态资源空间数据存储到SQL Server数据库中,建立了县域尺度上的山区生态资源空间数据库;(3)建立的山区生态资源空间数据库系统能够将山区生态资源实现高效率的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生态资源 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库 ARCSDE SQL Server
下载PDF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信息模型建构及设计应用——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
18
作者 马文娟 王训迪 张萌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3期369-374,共6页
为了降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分析评价过程中经验主导的模糊性,使项目决策、规划、建设、管理更加合理、客观、准确、科学、高效,促进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采用BIM技术对地理、高程、坡向、坡度、汇水通道、湿地及水域、动... 为了降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分析评价过程中经验主导的模糊性,使项目决策、规划、建设、管理更加合理、客观、准确、科学、高效,促进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采用BIM技术对地理、高程、坡向、坡度、汇水通道、湿地及水域、动物主要活动分布、湿地植物分布、景点分布、建筑与铺装人工设施分布等具体生态因子进行采集、录入、解译处理以及综合叠加分析的方法,完成生态信息模型建构,获取生态敏感区域、生态结构的斑块与廊道分布结构、重点保护区域等信息,继而将信息评价结果与现有地表资源再次对比,得出城市湿地公园内部生态要素的相互影响规律并提出搭建完整的林地斑块、水体边缘植被后期维护、入侵物种防范等建议,保障生态安全结构的稳定;同时搭建的城市湿地公园BIM信息模型以及该技术的应用流程与方法也能为其他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评价提供量化参考,发挥更综合的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生态因子 信息模型建构 城市湿地公园
下载PDF
欢迎订阅《林业与生态科学》
19
作者 《林业与生态科学》编辑部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1期86-86,共1页
《林业与生态科学》是河北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及时报道林业与生态学领域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反映林业与生态学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术交... 《林业与生态科学》是河北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及时报道林业与生态学领域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反映林业与生态学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高等教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进步 生态科学 河北农业大学 科研成果 高等教育 科研进展 学术交流 生态学领域
下载PDF
重金属镉影响下油松外生菌根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计宏蕊 张梦瑜 王晓娜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0年第4期377-386,共10页
为了明确油松的外生菌根形态以及重金属镉(Cd)胁迫对油松外生菌根形态的影响,试验以施加不同浓度重金属Cd以及氮(N)、磷(P)进行盆栽处理,通过外生菌根结构特征对油松菌根进行划分,对分支类型、菌丝颜色和大小、分支末端形状、菌丝套表... 为了明确油松的外生菌根形态以及重金属镉(Cd)胁迫对油松外生菌根形态的影响,试验以施加不同浓度重金属Cd以及氮(N)、磷(P)进行盆栽处理,通过外生菌根结构特征对油松菌根进行划分,对分支类型、菌丝颜色和大小、分支末端形状、菌丝套表面质地等特征以及Cd胁迫下菌根侵染率和菌根的群落构成进行研究和总结。结果表明:本试验中的油松外生菌根类颜色多为褐色、黄褐色、红褐色、黄色等,以褐色和红褐色居多,单轴和二叉分支较多,同时Cd浓度增加,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类型逐渐减少。在高浓度Cd处理下油松根系损害最大。Cd为100 mg/kg时,与对照(Cd0)相比,在N100P50处理下,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都达到最小值但直径增大,因此,高浓度Cd会抑制N、P对根系促进作用,减少油松外生菌根侵染率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重金属镉 外生菌根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