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金属热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15985被引量35796H指数40
《金属热处理》杂志创刊于1958年。《金属热处理》以“传播先进的材料热处理科学技术”为宗旨,以“打造热处理精品期刊”为目标,坚持面向科研、面向生产、面向市场、面向读者,以不断丰富的内容赢得了各界读者的...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254-6051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1860/TG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5,9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活动计划
1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6-296,共1页
原文传递
2024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预通知
2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4,共1页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承办的“2024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第10届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作品征集活动即将正式启动,现将本届赛事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材料热处理 作品征集 创意大赛 机械工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赛事 正式启动
原文传递
AZ80挤压镁合金微弧涂层的耐蚀性能
3
作者 汤嘉琪 薛玉娜 +5 位作者 王灿坤 申毅 刘晓龙 姬蕴卓 方烨 王博瑶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6-261,共6页
针对镁合金裸露动件的服役环境及表面防护特点,采用微弧氧化(MAO)表面处理技术在AZ80挤压合金表面制备MAO涂层,通过连续盐雾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AZ80合金基体及MAO涂层的静态腐蚀性能,并对AZ80合金基体和MAO涂层试样进行预腐蚀,通过慢... 针对镁合金裸露动件的服役环境及表面防护特点,采用微弧氧化(MAO)表面处理技术在AZ80挤压合金表面制备MAO涂层,通过连续盐雾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AZ80合金基体及MAO涂层的静态腐蚀性能,并对AZ80合金基体和MAO涂层试样进行预腐蚀,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MAO涂层及预腐蚀时间对AZ80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AO涂层具有较好的静态防护性能,盐雾腐蚀6天后出现点蚀现象,涂层破裂后的腐蚀行为取决于AZ80合金基体的耐蚀性。在慢应变速率拉伸状态下,随着预腐蚀时间的延长,AZ80基体和MAO涂层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MAO涂层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明显小于AZ80合金基体。MAO涂层试样对AZ80基体有明显的防护作用,可有效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80挤压镁合金 微弧氧化 盐雾腐蚀 应力腐蚀
原文传递
SrSO_(4)增强自润滑CoCrW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高温摩擦学性能
4
作者 郭贺 崔功军 +2 位作者 韩文鹏 刘燕萍 寇子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为提高轴套和轴承的高温耐磨性,制备了SrSO_(4)(4.0%,9.0%,14.0%)增强自润滑CoCrW基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SrSO_(4)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SO_(4)在烧结过程中分解,原位生成Cr_(2)O_(3)、Cr_(2)S_(3)、CoC... 为提高轴套和轴承的高温耐磨性,制备了SrSO_(4)(4.0%,9.0%,14.0%)增强自润滑CoCrW基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SrSO_(4)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SO_(4)在烧结过程中分解,原位生成Cr_(2)O_(3)、Cr_(2)S_(3)、CoCr2O_(4)和SrCrO_(4)相。磨损表面形成了含有原位生成的固体润滑剂、氧化物以及摩擦时的化学反应产物的润滑膜,提高了CoCrW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润滑性能。综合来看,含有9.0%SrSO_(4)的CoCrW基复合材料具有理想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温 自润滑性 磨损
原文传递
全国热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征集通知
5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7-147,共1页
各有关单位: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5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有意愿参与标准制修订的单位可与标委会秘书处联系,鉴于当前标准化工作任务繁重,标准化经费短缺,为保证标准修订过程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于参加标准... 各有关单位: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5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有意愿参与标准制修订的单位可与标委会秘书处联系,鉴于当前标准化工作任务繁重,标准化经费短缺,为保证标准修订过程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于参加标准制修订工作组的单位,要求投入一定技术力量以便共同研究、分析、制定标准,同时承担一定的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修订 标委会秘书处 标准制修订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标准化工作 国家标准 任务繁重
原文传递
热处理对WC-Co硬质合金顶锤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郝世明 毛志平 谢敬佩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67,共5页
为了消除顶锤加工中引入的加工缺陷,通过对WC-Co硬质合金顶锤进行温度600℃、时长5 h的退火处理,使用扫描电镜(SEM)、XRD和显微硬度计等对其组织结构、WC晶粒邻接度、WC粒径分布以及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促使WC-Co硬质合金... 为了消除顶锤加工中引入的加工缺陷,通过对WC-Co硬质合金顶锤进行温度600℃、时长5 h的退火处理,使用扫描电镜(SEM)、XRD和显微硬度计等对其组织结构、WC晶粒邻接度、WC粒径分布以及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促使WC-Co硬质合金顶锤中钴元素分布和WC粒径变得更均匀,碳化钨的晶粒邻接度下降,合金硬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硬质合金 顶锤 热处理 晶粒邻接度 硬度
原文传递
IF钢冷轧和退火过程的织构演变规律
7
作者 申文竹 王朋飞 +3 位作者 胡相平 包菲菲 侯鑫鑫 曹立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2-246,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研究了不同冷轧压下率、80%冷轧压下率并经不同退火条件的热轧高温卷取IF钢板材织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压冷轧压下率增加,IF钢热轧卷板的织构演变特征为由弱{110}<110>、{110}<001>和{112}<110...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研究了不同冷轧压下率、80%冷轧压下率并经不同退火条件的热轧高温卷取IF钢板材织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压冷轧压下率增加,IF钢热轧卷板的织构演变特征为由弱{110}<110>、{110}<001>和{112}<110>织构逐步向{110}<011>、{100}<011>织构转变,并形成较弱的{111}面织构;80%压下率大冷轧变形IF钢板材中,利于γ-纤维织构发展的退火制度依次为790℃保温60 min、670℃保温10 min和790℃保温10 min;在更高的850℃退火处理时,容易形成{112}<110>等织构,抑制γ-纤维织构形成,不利于深冲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冷轧织构 退火织构 ODF织构分析
原文传递
金属材料学的“思想”
8
作者 袁志钟 戴起勋 +3 位作者 王安东 鞠玉琳 曹甫洋 罗锐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从系统综合角度提炼了金属材料学的“思想”,揭示了金属材料性能演化过程的矛盾规律,归纳了合金元素作用的复杂性,讲述了金属材料组织演化的量变与质变规律,阐明了热处理工艺的多向可变性。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组织演化 性能 合金元素 热处理
原文传递
低合金耐磨钢的热处理工艺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志春 温佳 +3 位作者 陈国瑞 吴广辉 翁泽钜 顾开选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0-225,共6页
采用DIL805淬火膨胀仪测定低合金耐磨钢的CCT曲线,研究其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并采用OM对不同冷速下的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此外,采用淬火+回火工艺、淬火+深冷处理+回火工艺对低合金耐磨钢进行热处理,利用SEM表征和拉伸、冲击... 采用DIL805淬火膨胀仪测定低合金耐磨钢的CCT曲线,研究其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并采用OM对不同冷速下的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此外,采用淬火+回火工艺、淬火+深冷处理+回火工艺对低合金耐磨钢进行热处理,利用SEM表征和拉伸、冲击试验对试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冷处理对低合金耐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马氏体临界冷速为5℃/s,增加深冷处理使低合金耐磨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136.5 MPa和141.5 MPa,塑性保持不变,但冲击性能略有下降。深冷处理提高低合金耐磨钢强塑性的主要作用机理为促进马氏体板条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耐磨钢 热处理 深冷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17Cr2Ni2MoVNb齿轮钢中NbC析出相对晶粒长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少威 董明振 +3 位作者 尉文超 闫永明 王毛球 周芸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27,共6页
通过析出相粗化模型、Zener晶粒长大模型和试验验证,分析NbC析出相对17Cr2Ni2MoVNb钢在高温下晶粒尺寸的钉扎影响。模型与试验结果表明,NbC的粗化与回溶会降低对晶粒长大的钉扎作用。当等温温度低于1000℃时,NbC析出相对奥氏体晶粒的长... 通过析出相粗化模型、Zener晶粒长大模型和试验验证,分析NbC析出相对17Cr2Ni2MoVNb钢在高温下晶粒尺寸的钉扎影响。模型与试验结果表明,NbC的粗化与回溶会降低对晶粒长大的钉扎作用。当等温温度低于1000℃时,NbC析出相对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可以起到有效抑制,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NbC析出相对奥氏体长大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Cr2Ni2MoVNb钢 NbC析出相 粗化模型 Zener晶粒长大模型 晶粒长大
原文传递
高氮含量非调质钢的组织与性能
11
作者 穆相林 晁月林 +3 位作者 马跃 孙齐松 程四华 刘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6-190,共5页
利用EBSD、TEM及性能测试等在45MnVS基础上研究了3种不同钒、氮含量非调质试验钢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提高N含量,可以促进V(C,N)以及VN的析出,大量细小弥散的析出物作为形核位置促进了珠光体转变,同时起到了钉扎晶界的作用,从而... 利用EBSD、TEM及性能测试等在45MnVS基础上研究了3种不同钒、氮含量非调质试验钢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提高N含量,可以促进V(C,N)以及VN的析出,大量细小弥散的析出物作为形核位置促进了珠光体转变,同时起到了钉扎晶界的作用,从而获得了显著的晶粒细化效果。高氮非调质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在1150℃、保温时间60 min、开轧温度1000℃、终轧温度900℃的生产工艺条件下,屈服强度达到580 MPa,冲击吸收能量达到57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调质钢 钒的析出 晶粒细化
原文传递
一种改善耐磨高锰钢碳化物形态的热处理工艺
12
作者 赵金柱 谢志峰 卫红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探讨一种改善耐磨高锰钢碳化物形态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水韧处理结合高压热处理和常压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耐磨高锰钢组织中析出碳化物形态及分布,经水韧处理后再经5 GPa、650℃保温30 min的高压热处理和750~800℃保温60 min的热处... 探讨一种改善耐磨高锰钢碳化物形态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水韧处理结合高压热处理和常压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耐磨高锰钢组织中析出碳化物形态及分布,经水韧处理后再经5 GPa、650℃保温30 min的高压热处理和750~800℃保温60 min的热处理,耐磨高锰钢可获得弥散分布的颗粒状和短条状碳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高锰钢 高压热处理 碳化物形貌
原文传递
超声冲击处理S30408不锈钢的微观组织演变与电化学性能
13
作者 王振飞 杨新俊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1-226,共6页
通过超声冲击处理(UIT)方法在S30408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构筑梯度纳米结构,通过XRD、硬度测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超声冲击时间对试验钢表层纳米微观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后在材料表... 通过超声冲击处理(UIT)方法在S30408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构筑梯度纳米结构,通过XRD、硬度测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超声冲击时间对试验钢表层纳米微观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后在材料表层产生了一定深度的硬化层,同时引入了残余压应力,且残余压应力和硬度均随着超声冲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超声冲击时间为300 s时分别达到最大值740.12 MPa和82.22 HRB。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层观察到呈梯度变化的微观结构,可分为纳米层、剧烈塑性变形层和基体。超声冲击使表层晶粒得到细化,并引发了马氏体转变,超声冲击时间为300 s时的晶粒尺寸最小,马氏体转变量最大,分别为14.82 nm和39.80%。超声冲击处理对S30408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是晶粒尺寸、残余应力、马氏体相变含量、表面缺陷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超声冲击时间为180 s时试样的耐蚀性最好,自腐蚀电流密度为1.22μ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处理 梯度纳米结构 马氏体 电化学 腐蚀
原文传递
第5届国际工模具热处理与表面工程大会(HTSE-TD2023)征文通知
14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34-I0034,共1页
机床工具和模具的制造水平是机械制造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突出体现,工模具水平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决定工模具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 机床工具和模具的制造水平是机械制造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突出体现,工模具水平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决定工模具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组织实施好工业强基工程,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在引领行业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IFHTSE)的支持下,拟定于2023年4月24—27日在杭州组织召开“第5届国际工模具热处理与表面工程大会”,聚集国际同行业专家研讨和交流的模式,学习和推广先进的工模具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技术及装备,推进影响我国工模具产品性能、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技术进步,提高我国工模具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将“强基工程”推向高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热处理 机床工具 表面工程 表面处理 制造强国 关键共性技术 支撑条件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关于申请“热处理质量控制体系”国家标准审核的通知
15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68,共1页
为促进我国热处理企业实行规范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满足各热处理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热处理学会根据GB/T 32541—2016《热处理质量控制体系》标准的要求,对热处理加工... 为促进我国热处理企业实行规范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满足各热处理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热处理学会根据GB/T 32541—2016《热处理质量控制体系》标准的要求,对热处理加工企业从质量策划和持续改进、人员、物料、设备、工艺材料、工艺与过程控制、作业场所与安全卫生等热处理全过程质量控制水平进行审核,拟了解或参加审核的企业指定专人向全国热标委会秘书处索要表格先进行自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学会 热处理质量控制 工艺材料 质量管理体系 热处理企业 规范化生产 标委会秘书处 安全卫生
原文传递
镀锌层重量对其生长规律的影响
16
作者 马沙龙 丁文红 +2 位作者 方玉 鲁小轩 胡映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6-250,共5页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分析了不同镀锌层重量下镀锌层微观组织及相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镀锌层重量为80、120 g/m^(2),镀锌层中的δ相呈栅栏状,ζ相从疏松状变为致密状;而镀锌层重量为275 gm^(2)时,镀锌层中的δ相呈...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分析了不同镀锌层重量下镀锌层微观组织及相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镀锌层重量为80、120 g/m^(2),镀锌层中的δ相呈栅栏状,ζ相从疏松状变为致密状;而镀锌层重量为275 gm^(2)时,镀锌层中的δ相呈致密状,ζ相呈疏松状。3种镀锌层重量下的δ相厚度占总厚度的比例最少,且各相厚度与镀锌层重量呈正比关系。当镀锌层重量较小时,锌层表面疏松多孔,有类似晶界的沟槽;随着镀锌层重量的增加,镀锌层表面变得致密平整,沟槽深度明显变浅变少。因此镀锌层重量影响其微观组织结构,进而影响锌铁合金的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层重量 锌层组织 相分布 沟槽
原文传递
(FeCoNiCr)_(100-x)Mn_(x)高熵合金在NaCl和NaOH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堃 蒋鹏 +3 位作者 王虎虎 王博 王沛锦 杨兴中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46,共7页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FeCoNiCr)_(100-x)Mn_(x)(x=4,8,12,20)高熵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在NaCl和NaOH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FeCoNiCr)_(100-x)Mn_(x)合金主要由FCC单相组织和少量BCC相组成。(FeCoNiCr)_(88)Mn_(12)合金在3.5wt%NaC...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FeCoNiCr)_(100-x)Mn_(x)(x=4,8,12,20)高熵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在NaCl和NaOH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FeCoNiCr)_(100-x)Mn_(x)合金主要由FCC单相组织和少量BCC相组成。(FeCoNiCr)_(88)Mn_(12)合金在3.5wt%NaCl溶液中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Mn的添加使合金在1 mol NaOH溶液中耐腐蚀性增强。退火对合金在1 mol NaOH溶液中抗腐蚀性能影响不大。(FeCoNiCr)_(100-x)Mn_(x)合金在3.5wt%NaCl溶液和1 mol NaOH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均优于304S不锈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FeNiMn 高熵合金 放电等离子烧结 微观组织 耐腐蚀性
原文传递
表面淬火工艺对大型轴承套圈用42CrMo钢淬硬层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世同 吴长江 +2 位作者 郑雷刚 胡小强 陆善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8-223,共6页
对42CrMo中碳轴承钢进行不同温度中频感应加热及淬火介质的表面淬火处理,并使用洛氏硬度计、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淬火试样不同区域组织及硬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经表面淬火处理后,按硬度由大到小试样可分为淬硬区、... 对42CrMo中碳轴承钢进行不同温度中频感应加热及淬火介质的表面淬火处理,并使用洛氏硬度计、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淬火试样不同区域组织及硬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经表面淬火处理后,按硬度由大到小试样可分为淬硬区、过渡区及基体3个区域,随着表面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表面淬硬层的深度增加,并且相对于水淬,油淬的淬硬层深度显著减少。组织分析表明,水淬淬硬区组织均为马氏体,而油淬工艺由于冷速较慢,淬硬层组织为马氏体+铁素体组织,不同表面淬火工艺条件下过渡区组织均为马氏体+回火索氏体,基体为原始调质态的回火索氏体。淬硬区、过渡区及基体的组织差异导致不同区域的硬度差异。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所需淬硬层深度选择合适的水淬加热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淬火 淬硬层 42CrMo轴承钢 洛氏硬度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深冷处理对TC4钛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师佑杰 李永刚 +1 位作者 李文辉 王兴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研究了深冷处理对TC4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和表面性能的影响。对TC4钛合金试样进行深冷处理,将不同深冷时间下的试样进行滚磨光整加工,根据表面粗糙度确定适合的深冷时间后,对比分析深冷处理前后合金试样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残余应力... 研究了深冷处理对TC4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和表面性能的影响。对TC4钛合金试样进行深冷处理,将不同深冷时间下的试样进行滚磨光整加工,根据表面粗糙度确定适合的深冷时间后,对比分析深冷处理前后合金试样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残余应力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探究了深冷处理和滚磨光整加工后合金试样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深冷处理12 h后试样表面粗糙度最小,试样组织受到冷缩内应力的作用,α相的比例从未深冷处理的56.45%增加到85.42%,组织变得均匀且致密。试样的显微硬度在深冷处理12 h时最大,比未处理试样提高了3.47%。深冷处理12 h和滚磨光整加工后的试样相比未处理试样表面残余压应力增加26.26%。粗糙度测量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深冷处理使钛合金试样的可加工性增强,深冷处理12 h的试样经过离心式滚磨光整加工表面粗糙度可从约0.500μm下降到约0.250μm,表面质量明显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深冷处理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残余应力 表面粗糙度
原文传递
平均道次压下率对异步轧制—固溶6016铝合金板材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凌峰 袁鸽成 +1 位作者 杨濂 丁灿培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41,共6页
在累积变形量一定时,在异步轧机上分别采用9、5、3、2道次,平均道次压下率分别为16%、27%、40%、55%的工艺强剪切轧制了6016铝合金板材,并在加热炉中进行540℃固溶处理30 min。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 在累积变形量一定时,在异步轧机上分别采用9、5、3、2道次,平均道次压下率分别为16%、27%、40%、55%的工艺强剪切轧制了6016铝合金板材,并在加热炉中进行540℃固溶处理30 min。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显微组织特征及宏观织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道次压下率增加,第二相数量增多,E、F及r-cube剪切织构强度增强。经固溶处理后,剪切织构强度略微下降。道次压下率为55%的合金板材在固溶后,基体晶粒及第二相粒子均得到细化,平均晶粒尺寸为44.5μm,第二相粒子尺寸为0.3~0.5μm,弥散分布在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次压下率 异步轧制 铝合金 固溶 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