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代儒学》

作品数510被引量134H指数5
本刊的宗旨在于:通过对当代儒学的研究与评介,推动儒学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事业。因此.本刊的着眼之点,乃在于儒家的“活的思想”,意在推进当代儒学的思想原创、理论建构,推出当代儒学的重要学派、代表...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 出版周期半年刊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儒学与“超越知识论”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嘉霖 《当代儒学》 2021年第1期157-165,共9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超越(transcendence)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西方哲学中,在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中也存在着对该问题深深的关切。牟宗三、余英时等思想家将之概括为"内在超越(immanent transcendence)"并在学界产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超越(transcendence)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西方哲学中,在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中也存在着对该问题深深的关切。牟宗三、余英时等思想家将之概括为"内在超越(immanent transcendence)"并在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却有失准确。诚然,自先秦"轴心突破"以降的古典儒家哲学史就是一部"内在超越"的人本主义(humanism)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儒学 牟宗三 轴心突破 内在超越 余英时 学者意识 知识论 西方哲学
下载PDF
缘情用理的“心灵儒学”--评李海超新著《心灵的修养:一种情感本源的心灵儒学》
2
作者 郭萍 《当代儒学》 2021年第2期206-213,共8页
李海超博士的新著《心灵的修养:一种情感本源的心灵儒学》(以下简称“李著”)一书刚刚出版,不禁先睹为快。此书篇幅短小,但格局宏大,自成体系。整体观感是作者的思想意图非常明确,即着意通过对个人心理状态与切身情感体验的分析,颠覆以... 李海超博士的新著《心灵的修养:一种情感本源的心灵儒学》(以下简称“李著”)一书刚刚出版,不禁先睹为快。此书篇幅短小,但格局宏大,自成体系。整体观感是作者的思想意图非常明确,即着意通过对个人心理状态与切身情感体验的分析,颠覆以往心性儒学精微幽深的玄学形象,进而扭转近几十年来学界出现的以“政治儒学”取代、否定“心性儒学”的趋势,就此焕发儒家心性之学的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之学 政治儒学 情感体验 心理状态 本源 修养
下载PDF
灵知主义的中国幽灵——牟宗三道德形上学批判
3
作者 杨万江 《当代儒学》 2020年第1期31-65,共35页
牟宗三以比较哲学的方法来建构本质上属于宗教精神问题的“道德形上学”理论,并未抓准不同传统的精神取向和思想实质。其“道德形上学”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在康德哲学理性止步的地方,建立人心的灵知依靠“智的直觉”切近本源的精神内超越... 牟宗三以比较哲学的方法来建构本质上属于宗教精神问题的“道德形上学”理论,并未抓准不同传统的精神取向和思想实质。其“道德形上学”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在康德哲学理性止步的地方,建立人心的灵知依靠“智的直觉”切近本源的精神内超越的通道。然而,他把中国传统描述成一种通过证成“逆觉体证”的修养而达至“自由无限心”的“道德形上学”,却窄化了最初的问题意识和理论目的,且导致了对儒家传统的遮蔽和扭曲。尤其是儒家的政治天命系统经由其“人心收摄天命”论,“宋明儒学三系”说,“良知坎陷”说和“三统并建”论而陷于瘫痪,以致无法有效整合修养与治平、道德与知识,甚至无法提供一种解释天道运行的基本伦理。笔者认为,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是一种中国语境下的“灵知主义”,即灵知逆转堕落到现实世界来寻求理想的实现,这其中充斥着破坏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形上学 牟宗三 宗教 政治天命 灵知主义
下载PDF
现象与物自身的“观法之切转”——在牟宗三与康德“之间”
4
作者 杨虎 《当代儒学》 2023年第2期140-152,共13页
虽然牟宗三对现象与物自身的疏解带有特定的哲学转进意识,但是并没有违背“物自身不可知”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在牟宗三还是康德语境中,“物自身”都并非特指超验理念或形而上本体,而可以指涉具体存在物;在此前提下,牟宗三使用“价值意... 虽然牟宗三对现象与物自身的疏解带有特定的哲学转进意识,但是并没有违背“物自身不可知”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在牟宗三还是康德语境中,“物自身”都并非特指超验理念或形而上本体,而可以指涉具体存在物;在此前提下,牟宗三使用“价值意味”疏解“物自身”之意义,就其非认知性地面向事物的广泛意义而言具有可理解性。我们可以在牟宗三与康德之间找寻更加一般性的理解: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是就面向同一事物的二重向度,而不是就两种事物而言。这种一般性视域的不同表现形态在于,在牟宗三是把这二重向度统摄于主体性的两个层级,在康德则是逻辑地赋予事物与认知主体。牟宗三哲学进一步从道德价值的创造言说“物自身”的意义,其间一些思想理路或可商榷,尽管如此,可以从中引发事情的不同观法、领悟样式,作为广义存在领悟的“观”不必限定为主体动作,而可以包含前主体性与主体性的层级,由此“相”与“无相”的切转才是究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 物自身 牟宗三 康德 观法之切转
下载PDF
阳明心学与儒学现代化问题——《阳明心学与儒家现代性观念的展开》读后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玉顺 《当代儒学》 2019年第1期327-339,共13页
李海超的专著《阳明心学与儒家现代性观念的展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价值:阳明心学之时代性质的准确定位;现代性之诸观念的立体结构把握;阳明心学之生活本源的揭示;儒家哲学之情感观念的充分凸显;作者独创的'心灵儒学'构想。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儒学现代化 儒家现代性观念
下载PDF
《周易·乾卦》卦名释义
6
作者 杨生照 《当代儒学》 2016年第2期153-165,共13页
《周易·乾卦》从卦象到卦爻辞, 完整地表达和呈现了古人对世界的原初领会及其生存的崇高理想, 即“ 纯阳” 之象表达了人们对永恒光明的追求以及对万物得以存在之终极根源的理解, “ 群龙” 之歌则表达了一种万物变化自生的观念和... 《周易·乾卦》从卦象到卦爻辞, 完整地表达和呈现了古人对世界的原初领会及其生存的崇高理想, 即“ 纯阳” 之象表达了人们对永恒光明的追求以及对万物得以存在之终极根源的理解, “ 群龙” 之歌则表达了一种万物变化自生的观念和积极向上、 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两者都源出于一种本源之“ 观” .凡此种种, 构成了《周易·乾卦》 卦名的基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性与儒学的综合创造——李翔海教授访谈录
7
作者 郭萍 张新 《当代儒学》 2015年第1期256-274,共19页
中国的现代化是西方文化外来冲击的结果,还是本土内生的?这种现代化与中国文化传统包括儒家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儒学将会怎样实现自己的现代转化?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学术界、儒学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就这些问题,我们对当代著... 中国的现代化是西方文化外来冲击的结果,还是本土内生的?这种现代化与中国文化传统包括儒家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儒学将会怎样实现自己的现代转化?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学术界、儒学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就这些问题,我们对当代著名儒家学者、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翔海教授进行了访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儒学 教授 李翔 访谈录 儒家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 发展研究中心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与女性主义相容吗?
8
作者 张容南 《当代儒学》 2022年第1期243-250,共8页
方旭东教授的《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①是一本极具现实意识的释古之作。为了证明儒道思想依然可以对现代社会发挥影响力,该书围绕儒家的三大核心价值——忠、孝、节(贞)——展开,对应现代社会的焦点话题,调用儒道两家的思想资源回应了... 方旭东教授的《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①是一本极具现实意识的释古之作。为了证明儒道思想依然可以对现代社会发挥影响力,该书围绕儒家的三大核心价值——忠、孝、节(贞)——展开,对应现代社会的焦点话题,调用儒道两家的思想资源回应了政治义务问题、孝道难题、女性问题和动物问题。全书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隐藏着古今不同视野的碰撞,显得生动活泼,但问题意识非常明确,即对儒道思想进行一种批判性的解读。因此,作者写作的方式不是“护教论”式的,而是立足于当代视域,就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论题从儒道视角做出可能的回应。我对该书的兴趣集中于方教授对儒家性别观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思想 儒家思想 儒道两家 政治义务 师生对话 性别观 女性主义
下载PDF
生活儒学与儒家道统:感想与疑惑
9
作者 胡发贵 《当代儒学》 2019年第2期26-28,共3页
谢谢主持人谢文郁老师!谢谢黄玉顺老师!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学者和各位同学!我是江苏社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的胡发贵。但我觉得我没什么“哲学”,也没“文化”。我就谈我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关键词 儒家道统 老师 主持人 生活儒学 文化 社科院 哲学
下载PDF
《唐君毅全集》新编后感
10
作者 何仁富 《当代儒学》 2018年第1期338-347,共10页
《唐君毅全集》大陆简体字版,经过3年多的编辑,即将正式出版。当此之时,作为新编本的倡议者和执行者,内心无限感慨,从听说唐君毅这个人,到具体负责唐君毅先生全集的编辑,近20年与唐先生生命学问的生命交融,不断涌上心头。
关键词 唐君毅 全集 编后 简体字 执行者 编辑 生命 出版
下载PDF
“儒学现代转型与儒家自由观念建构”学术研讨会暨《自由儒学的先声》新书发布会学者发言选录
11
《当代儒学》 2018年第2期246-253,共8页
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能否应对以及如何安置现代“自由”价值,消弭传统儒学与现代自由之间的紧张,不仅是儒家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也直接关乎儒学的命运。为此,2018年4月28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了“儒学现代转型与... 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能否应对以及如何安置现代“自由”价值,消弭传统儒学与现代自由之间的紧张,不仅是儒家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也直接关乎儒学的命运。为此,2018年4月28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了“儒学现代转型与儒家自由观念建构”学术研讨会暨《自由儒学的先声》新书发布会,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山西社会科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就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热烈辩论。本刊根据会议实录节选了其中部分学者发言,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儒学 “自由” 新书发布会 学术研讨会 现代转型 知名学者 观念建构 儒家
下载PDF
当代儒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12
作者 刘丰 《当代儒学》 2023年第1期53-57,共5页
谢谢法生教授,也感谢会议的邀请,参加《当代儒学》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其实我个人在平日的工作当中,也从事一点有关编辑的工作,所以特别能感受到办一个杂志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尤其是在目前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评价体系中,辑刊处于一种... 谢谢法生教授,也感谢会议的邀请,参加《当代儒学》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其实我个人在平日的工作当中,也从事一点有关编辑的工作,所以特别能感受到办一个杂志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尤其是在目前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评价体系中,辑刊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面临着稿源、经费等各种问题甚至是困难,发表的文章有时候得不到学界应有的承认,所以对于编辑的辛勤工作深有同感。在此向坚持了这么多年的《当代儒学》杂志、向编辑部的各位同仁,表示祝贺和感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儒学 科研机构 深有同感 评价体系 编辑 感激 几点思考
下载PDF
“儒学现代转型与儒家自由观念建构”学术研讨会综述
13
作者 壬溪 《当代儒学》 2018年第2期303-310,共8页
2018年4月28日,“儒学现代转型与儒家自由观念建构”学术研讨会暨《自由儒学的先声——张君劢自由观研究》一书的发布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联合主办,来自中... 2018年4月28日,“儒学现代转型与儒家自由观念建构”学术研讨会暨《自由儒学的先声——张君劢自由观研究》一书的发布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山西社会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以及《社会科学家》杂志社的近20位学者,以《自由儒学的先声》一书为引由,探讨了“自由儒学”的思想意义及其理论得失,并由此拓展到对传统儒学的自由思想资源、现代新儒学自由学说,乃至整个儒学现代转型等相关问题的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研究 学术研讨会 现代转型 观念建构 自由观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儒家
下载PDF
儒学何以“自由”
14
作者 顾家宁 《当代儒学》 2018年第2期297-300,共4页
非常感谢这次会议,让我有机会向郭老师以及在座各位学界先进请教。我对“自由儒学”的话题非常感兴趣,正好借此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 “自由” 儒学 个人 人生态度
下载PDF
儒教释义:儒学、儒家与儒教的分际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安梧 《当代儒学》 2016年第2期104-124,共21页
一、缘起 非常荣幸应邀来参加这次学术会议,并且感谢世界宗教所郑筱筠副所长的安排,有这样的一次讲座,让我能够将自己微薄的理解提出来就教于在座的同道、方家.在座的朋友对儒学、儒教、儒家都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躬行实践,像赵法生教授... 一、缘起 非常荣幸应邀来参加这次学术会议,并且感谢世界宗教所郑筱筠副所长的安排,有这样的一次讲座,让我能够将自己微薄的理解提出来就教于在座的同道、方家.在座的朋友对儒学、儒教、儒家都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躬行实践,像赵法生教授推行了乡村儒学,基本上回到了以前儒学教化的传统,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儒学要实现复兴的非常重要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儒教 儒家 释义 学术会议 世界宗教 躬行实践 中国文化
下载PDF
仁学解释学:孔孟思想的符号学诠释——李幼蒸先生访谈录
16
作者 李慧子 李幼蒸 《当代儒学》 2012年第1期231-249,共19页
问:李先生,您好!作为著名的翻译家、哲学史家、哲学家,您的身份是"旅美学人",现任国际符号学学会(IASS)副会长、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SCWP)顾问。但我们知道,您最初的任职单位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您后来为什么长期旅居西... 问:李先生,您好!作为著名的翻译家、哲学史家、哲学家,您的身份是"旅美学人",现任国际符号学学会(IASS)副会长、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SCWP)顾问。但我们知道,您最初的任职单位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您后来为什么长期旅居西方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孔孟思想 访谈录 解释学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诠释 仁学 中国社科院
下载PDF
生态哲学与儒家生机归仁论
17
作者 余治平 王一川(录音整理) 《当代儒学》 2022年第2期82-84,共3页
谢谢郭萍!刚刚听刘丰讲到从“理学”转到“心学”研究,我觉得可喜可贺!把蒙老师的心学研究和理学研究概括成“新心学”,我觉得很有启发。首先,祝贺蒙老师全集的出版。在这件事情上面,我觉得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概括吧:黄玉顺师兄有蒙老师... 谢谢郭萍!刚刚听刘丰讲到从“理学”转到“心学”研究,我觉得可喜可贺!把蒙老师的心学研究和理学研究概括成“新心学”,我觉得很有启发。首先,祝贺蒙老师全集的出版。在这件事情上面,我觉得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概括吧:黄玉顺师兄有蒙老师这样的老师是有幸,蒙老师有黄玉顺这样的学生也是有幸。为什么呢?能够为老师、为先生出版全集,我觉得是弟子的一大责任、一大义务。玉顺兄能够有资源、有担当做好,我觉得非常敬佩!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惜的是,我没有在这件事上出力,真的是蛮遗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师 生态哲学 新心学
下载PDF
儒学转型——由“君子儒学”到“公民儒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安梧 《当代儒学》 2020年第2期169-195,共27页
楔子:从血缘、地缘到公民儒学的唤醒诸位老师,大家晚上好。华侨大学我来过几次,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泉州到厦门。我记得在泉州的华侨大学本部,我有一个老朋友叫黄海德教授。他请了他的研究生带我到外地去游览,看看老君岩,还有开元寺... 楔子:从血缘、地缘到公民儒学的唤醒诸位老师,大家晚上好。华侨大学我来过几次,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泉州到厦门。我记得在泉州的华侨大学本部,我有一个老朋友叫黄海德教授。他请了他的研究生带我到外地去游览,看看老君岩,还有开元寺。他的研究生不会闽南话,最后我反而成了导览!其实厦门人讲的厦门话与台湾人讲的台湾话是最为接近的,因为它们都是漳州泉州交会互动融通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大学 闽南话 台湾人 老君岩 研究生 开元寺 厦门人 互动融通
下载PDF
生活儒学与后现代文化哲学
19
作者 周可真 《当代儒学》 2019年第2期9-12,共4页
这个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我想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下我对生活儒学的看法。首先,我为什么组织、举办这个会议?除了朋友关系以外,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是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本应进行哲学研究,或者说,研究哲学才是我们的本分、本业,但是现在,我... 这个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我想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下我对生活儒学的看法。首先,我为什么组织、举办这个会议?除了朋友关系以外,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是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本应进行哲学研究,或者说,研究哲学才是我们的本分、本业,但是现在,我们中国哲学界的情况是,研究来研究去,哲学都快变成国学、变成经学了,最后可能就回到清代的考据学上去了,我们的本分、本业都快丢光了;而老黄的生活儒学,不管他的体系怎么样,最起码他自成一家,创造了一个哲学体系!我觉得,这才是属于哲学研究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 生活儒学 中国哲学研究 考据学 本分 哲学体系
下载PDF
回到大本大源,激活中国哲学的创造性
20
作者 陈畅 《当代儒学》 2019年第2期73-76,共4页
各位下午好!感谢黄玉顺教授、周可真教授的邀请,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学术盛会。我的发言题目是“回到大本大源,重新激活中国哲学的创造性”。我很早以前就拜读过黄教授的生活儒学论著(以下简称“生活儒学”),再加上我现在任职的同济大... 各位下午好!感谢黄玉顺教授、周可真教授的邀请,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学术盛会。我的发言题目是“回到大本大源,重新激活中国哲学的创造性”。我很早以前就拜读过黄教授的生活儒学论著(以下简称“生活儒学”),再加上我现在任职的同济大学哲学系是以现象学研究见长的,耳濡目染之下,对于生活儒学借助现象学资源重建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思路,常常感到亲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研究 哲学系 哲学思想体系 生活儒学 黄教授 大本大源 创造性 同济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