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教育史研究》

作品数407被引量249H指数7
《教育史研究》创刊于2017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教育史学术刊物,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会刊、国际DOI中国出版物注册与服...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6-666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0-1596/G4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国魂”的基本内涵、历史演进与教育价值
1
作者 叶延武 《教育史研究》 2024年第1期63-78,共16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文明赓续、强盛不衰,得益于强大的精神引领与灵魂支撑。家国情怀、忠孝观念、抗争精神、通变意识和天人境界构成“中国魂”的基本内涵。它是一种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生活方式、传递共同价值观念、反映民族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文明赓续、强盛不衰,得益于强大的精神引领与灵魂支撑。家国情怀、忠孝观念、抗争精神、通变意识和天人境界构成“中国魂”的基本内涵。它是一种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生活方式、传递共同价值观念、反映民族集体人格的感情、思想与精神,是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的核心表达,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兴旺的强大精神力量。身处复杂多变的时代,追溯“中国魂”的源头,研究“中国魂”的历史演进,分析“中国魂”的核心要义,强化“中国魂”的教育功能,推动以“中国魂”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每个学生筑牢中国根基、坚守中国信念、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价值、维护中国利益、永续中国血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魂” 家国情怀 忠孝观念 抗争精神 通变意识 天人境界
下载PDF
探索蕴含于经典中的教育原理——于述胜教授的《〈中庸〉通解》述论
2
作者 向辉 刘继青 《教育史研究》 2022年第1期180-191,共12页
建构中国的教育原理需要探索中华传统经典中的教育意蕴。——于述胜教授的《〈中庸〉通解》一书对《中庸》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学理反思,审视了近代以来教育学科存在的道德教育观和活动教育观,辨析了中间阶层与折中合同... 建构中国的教育原理需要探索中华传统经典中的教育意蕴。——于述胜教授的《〈中庸〉通解》一书对《中庸》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学理反思,审视了近代以来教育学科存在的道德教育观和活动教育观,辨析了中间阶层与折中合同这两种中庸说,回应了本位知识论和疏通知识论。该书通过文本的细读、概念的辨析、问题的梳理和经典的互诠,为我们重新认识、思考和探寻中庸之道所蕴含的“人的教育哲学”提供了教化意义的诠释经典和示范价值的经典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教育哲学 中国教育史 经典阐释
下载PDF
刘百川教育研究成果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古平 《教育史研究》 2021年第1期165-175,共11页
刘百川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一位较有影响的教育家。他立足自身所处社会环境,对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学习、实践、探讨和研究,编著了《小学教学法通论》《小学训育法ABC》《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乡村教育实施记》《乡村... 刘百川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一位较有影响的教育家。他立足自身所处社会环境,对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学习、实践、探讨和研究,编著了《小学教学法通论》《小学训育法ABC》《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乡村教育实施记》《乡村教育的经验》《国民教育行政问题》《全面发展的教育》等,在小学教育、乡村教育、国民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结合当前教育实际,对刘百川的主要著作进行简要梳理,探讨其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百川 乡村教育 义务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
下载PDF
朱熹作《小学》的缘由分析
4
作者 程方平 冯芳芳 《教育史研究》 2020年第4期58-68,共11页
朱熹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集大成者、理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一生都致力于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其临近晚年所编著的《小学》一书更是在日后成为封建社会孩童的教科书。朱熹编《小学》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多种因素作用而成。其中,南宋特... 朱熹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集大成者、理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一生都致力于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其临近晚年所编著的《小学》一书更是在日后成为封建社会孩童的教科书。朱熹编《小学》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多种因素作用而成。其中,南宋特定的社会风气是朱熹作《小学》的历史背景,朱熹的成长与求学经历是《小学》的思想来源,朱熹为官时对教育的举措为《小学》的诞生奠定了实践基础,与浙学论战是朱熹作《小学》的直接推动力,同时,《小学》也是朱熹家庭教育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小学》 缘由
下载PDF
《小学语文》期刊2023年核心栏目征稿启事
5
作者 《小学语文》编辑部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1期70-70,共1页
为进一步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帮助语文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理解课程内涵、领会新课标精神、厘清专业概念、合理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期刊2023年增设两个核心栏目--“理论研讨”“教材研究”... 为进一步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帮助语文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理解课程内涵、领会新课标精神、厘清专业概念、合理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期刊2023年增设两个核心栏目--“理论研讨”“教材研究”。现围绕新设核心栏目开展征稿活动。一、征稿要求稿件须聚焦小学语文教育,符合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要求,以及人教期刊论文格式与体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 学术道德 教材研究 教育工作者 课程内涵 语文教育改革 期刊论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下载PDF
中国自编小学教科书之始考
6
作者 张心科 《教育史研究》 2021年第2期75-86,共12页
关于“中国自编小学教科书之始”,由于论者所持标准及史料误载等原因,导致目前有上海三等学堂钟天纬编写白话教科书、南洋公学陈懋治等人编《蒙学课本》、南洋公学朱树人编《蒙学课本》、无锡三等学堂俞复等人编《蒙学读本》及陈荣衮编... 关于“中国自编小学教科书之始”,由于论者所持标准及史料误载等原因,导致目前有上海三等学堂钟天纬编写白话教科书、南洋公学陈懋治等人编《蒙学课本》、南洋公学朱树人编《蒙学课本》、无锡三等学堂俞复等人编《蒙学读本》及陈荣衮编写《妇孺须知》等五种说法。通过对“小学”“教科书”两个概念的界定,并结合编写出版时间,对上述五种小学教材逐一进行考证、辨析,本文认为1897年南洋公学陈懋治等人编写的《蒙学课本》是中国最早的自编小学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自编 小学教科书 起始时间 《蒙学课本》
下载PDF
努力在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7
作者 高宝立 《教育史研究》 2021年第1期185-186,共2页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同仁:大家好!刚才,通过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我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对大家给予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不辱使命,履职尽责,全力做好工...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同仁:大家好!刚才,通过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我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对大家给予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不辱使命,履职尽责,全力做好工作,为大家做好服务,与大家一道,全面做好研究会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我还要多向各位专家学者学习,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自筹备成立30多年来,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汇聚学术力量,团结有志于研究地方教育史志的广大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开展各地教育志的编撰和成果交流,提高地方教育史志、教育年鉴、校史、教育人物等的研究水平,不断促进教育史研究的发展创新,为推动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重要经验,为研究会的持续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交流 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史研究 学术力量 理事会会长 教育强国 积极贡献 教育年鉴
下载PDF
《中小学教科书审读补充意见书》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科书编审
8
作者 李云龙 《教育史研究》 2021年第1期48-57,70,共11页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成立,原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人员进入出版总署下的编审局,继续从事新中国教科书编审工作。1950年2月,编审局印发了《中小学教科书审读补充意见书》。该意见前承《中小学教科用书审...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成立,原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人员进入出版总署下的编审局,继续从事新中国教科书编审工作。1950年2月,编审局印发了《中小学教科书审读补充意见书》。该意见前承《中小学教科用书审读意见书》,后继教育部教科书管理,是新中国成立后集中统一的教科书体制构建的重要过渡环节。《中小学教科书审读补充意见书》的发现和整理,对于厘清开国教科书编审工作领导、组织、实施、接续发展的情况和脉络,廓清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教科书编审工作的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客观评价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和编审局的教科书编审工作,具有独一无二的学术和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教育 教科书编审 《中小学教科书审读补充意见书》
下载PDF
学生自治与“学校在场”——以中华职业学校职业市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周慧梅 高钰雅 《教育史研究》 2024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自治”作为20世纪初期的时髦词汇,在教育领域突出表现为学生自治。中华职业学校的职业市与普通中小学校的学校市一样,均为学生自治的团体组织形式。在以黄炎培为核心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成员的积极谋划下,中华职业学校作为中华职业教育... “自治”作为20世纪初期的时髦词汇,在教育领域突出表现为学生自治。中华职业学校的职业市与普通中小学校的学校市一样,均为学生自治的团体组织形式。在以黄炎培为核心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成员的积极谋划下,中华职业学校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附属学校,自创立起便紧跟学生自治的浪潮。职业市的制度设计、组织架构及运行过程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场”,教师指导的身影时刻出现在学生日常生活、教学和管理中。作为职业学校学生自治组织的一种尝试,职业市的探索体现出中华职业教育社核心人物对于学生自治问题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市 中华职业学校 中华职业教育社 “学校在场”
下载PDF
教育关涉公民美好生活: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意旨及启示
10
作者 张丽 阮成武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1期98-106,共9页
追求美好生活是全人类的一个永恒主题。然而怎样才能实现美好生活呢?历史上很多思想家、教育家把人的美好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希望通过教育来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城邦陷入严重危机之际,希望通过其所设... 追求美好生活是全人类的一个永恒主题。然而怎样才能实现美好生活呢?历史上很多思想家、教育家把人的美好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希望通过教育来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城邦陷入严重危机之际,希望通过其所设想的公民教育拯救城邦,使公民过上美好生活。他提出,教育在城邦事务中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要培养“好公民”“善人”并使他们过上美好生活,并围绕此目的选择通向美好生活的教育内容与方式。至此,亚里士多德对理想共同体的探索与构建,就成为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同向而行的哲学追求,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受到时代及其认识论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关涉公民美好生活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对我国当前探索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教育进路仍有诸多启示,折射出其思想所具有的恒久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公民教育 美好生活 教育思想
下载PDF
庚款留英教育考选制度研究
11
作者 张冉 《教育史研究》 2022年第4期129-142,共14页
以英国庚子赔款的资助为基础,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在1933年至1946年共开展了9届庚款留英学生的考选活动。在准备招考、执行考务、录取选送一系列考选环节中,逐步建立起一套规范完备的庚款留英教育考选制度。抗战的全面爆发使留英考选既... 以英国庚子赔款的资助为基础,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在1933年至1946年共开展了9届庚款留英学生的考选活动。在准备招考、执行考务、录取选送一系列考选环节中,逐步建立起一套规范完备的庚款留英教育考选制度。抗战的全面爆发使留英考选既要服务抗战建国需要,又应具有一定灵活与自主的空间。透过考选环节设计与运作的视角,能够考察中英庚款取得兴学实效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款留英 留英公费生考试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 留学教育
下载PDF
辛安亭教育学术研究及其特点述评
12
作者 卫春回 《教育史研究》 2022年第4期66-79,共14页
辛安亭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青少年通俗读物作家。从辛安亭的生平简介、教材编写研究、语文教学研究、教育学与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可见,辛安亭的教育学术研究及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辛安亭在22年教材编写生涯中... 辛安亭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青少年通俗读物作家。从辛安亭的生平简介、教材编写研究、语文教学研究、教育学与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可见,辛安亭的教育学术研究及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辛安亭在22年教材编写生涯中总结了教材编写方面的若干原则与规律。二、辛安亭几十年间对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系列基本主张与看法。三、辛安亭晚年总结了有关教育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论述。四、辛安亭的教育思想以边区经验、苏联经验、传统经验为核心,以开创性、时代性、大众性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安亭 教材编写研究 语文教学研究 教育的历史文化观
下载PDF
黄炎培先生与中国教育史研究
13
作者 刘长宽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3期25-37,共13页
1924年1月,黄炎培提出编辑中国教育史的计划。1928年至1934年,在上海林荫路书房非有斋逾二载修中国教育史著、在私立光华大学教育学系两度教中国教育史课、在国难声中组织力量历三年辑中国教育史料,是黄炎培致力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集中尝... 1924年1月,黄炎培提出编辑中国教育史的计划。1928年至1934年,在上海林荫路书房非有斋逾二载修中国教育史著、在私立光华大学教育学系两度教中国教育史课、在国难声中组织力量历三年辑中国教育史料,是黄炎培致力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集中尝试。1949年7月,黄炎培确认中国教育史是其获得一些特殊见解且很愿继续的一个专长。黄炎培先生是中国教育史学科建立时期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炎培 《中国教育史要》 光华大学 教育史料 舒新城
下载PDF
平教会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的历史意义
14
作者 王聪颖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3期69-73,共5页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抗战时期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是以晏阳初为首的乡村建设实践者对中国新式学校教育发展进行深入反思的实践产物。在教育模式上,反对一味模仿抄袭,主张立足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适合中国的教育;在教育价值取向上,...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抗战时期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是以晏阳初为首的乡村建设实践者对中国新式学校教育发展进行深入反思的实践产物。在教育模式上,反对一味模仿抄袭,主张立足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适合中国的教育;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反对乡村教育内容的城市取向,主张立足乡村,扎根乡村,办服务乡村的教育;在学科话语上,反对贩卖理论坐而空谈,主张扎根实践,构建中国教育话语,贡献中国智慧。这对理性看待新式教育和思考乡村教育应走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 晏阳初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壬戌学制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15
作者 侯怀银 《教育史研究》 2022年第4期44-48,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壬戌学制的研究经历了不同阶段,且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此期间,研究者对壬戌学制的形成逻辑、壬戌学制研究的意义、壬戌学制的系统阐释、壬戌学制的制定过程、壬戌学制的评价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未来,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壬戌学制的研究经历了不同阶段,且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此期间,研究者对壬戌学制的形成逻辑、壬戌学制研究的意义、壬戌学制的系统阐释、壬戌学制的制定过程、壬戌学制的评价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未来,对壬戌学制的研究需注重目的和指向、注重研究问题、注重历史还原、注重理论探讨、注重全人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戌学制 “六三三制” 学制改革研究
下载PDF
我和我的老师璩鑫圭
16
作者 童富勇 《教育史研究》 2019年第4期6-8,共3页
璩鑫圭老师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如果他还活着,应该是91岁高龄了。早就想写点文章纪念一下慈父般关爱着我的老师,但一直没有动笔。不是事忙,也不是偷懒,只是不知从何处下笔。我觉得老师是那一代知识分子中命运坎坷的一位,要不是生不逢... 璩鑫圭老师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如果他还活着,应该是91岁高龄了。早就想写点文章纪念一下慈父般关爱着我的老师,但一直没有动笔。不是事忙,也不是偷懒,只是不知从何处下笔。我觉得老师是那一代知识分子中命运坎坷的一位,要不是生不逢时,要不是他那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凭他的才能和积累的教育史料,也许他会是一位学界周知的大家,不会像现在这样,要找一帧他的照片,也无法在万能的互联网上找到一星半点儿。偶尔脑际中浮现出老师的形象,总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师 互联网 淡泊名利 教育史料 偷懒 生不逢时
下载PDF
关于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法奇 周晓丹 《教育史研究》 2019年第1期39-56,共18页
外国教育史研究是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出发,讨论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关系、外国教育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说”与“全球史... 外国教育史研究是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出发,讨论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与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关系、外国教育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说”与“全球史观”的关系,以及外国教育史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思考,以丰富对外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些新的认识和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教育史研究 "西方中心说" "全球史观"
下载PDF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五届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会议述要
18
作者 唐娅 金国 王慧敏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2022年9月17日至18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五届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会议顺利召开,根据国家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沙龙以线上方式举行。本次沙龙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主办,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承办,《教育学报》《教育史研究》及《苏州... 2022年9月17日至18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五届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会议顺利召开,根据国家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沙龙以线上方式举行。本次沙龙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主办,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承办,《教育学报》《教育史研究》及《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协办。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应邀参会,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500余名师生观看、聆听了本次线上直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会 学术沙龙 大学教育学院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教育史研究 青年学者 教育史分会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萌生和确立过程
19
作者 徐卫红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2期14-23,共10页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的新中国教育方针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过程中,我国教育方针的性质逐步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1957年、1958年两个教育方针的提出,前后只间...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的新中国教育方针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过程中,我国教育方针的性质逐步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1957年、1958年两个教育方针的提出,前后只间隔一年三个月,表述不同,侧重不同,在贯彻的过程中逐步统一成一个整体,最终在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固定下来,作为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来加以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全面发展的教育 社会主义觉悟 无产阶级政治
下载PDF
吴玉章高校“养成”治学理念和方法的形成与实践
20
作者 王学军 周石 楚艳红 《教育史研究》 2020年第4期48-57,共10页
吴玉章是中国新型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他在优化东西方“养成”育人思想基础上,创建的“思想自觉”治学理念、“养成自治”办学方法和“随时代前进”办学指针等,是传承红色基因办学、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可靠接班人的思想理论及实践基础。
关键词 吴玉章 思想自觉 养成自治 随时代前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