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368被引量575H指数8
《自然资源遥感》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的技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89年,原名《国土资源遥感》,2021年9月起更名为《自然资源遥感》。办刊宗旨为:及时...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国土资源遥感
  •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7-034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0-1759/P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学遥感和SBAS-InSAR的川渝输电网滑坡隐患早期识别
1
作者 赵华伟 周林 +4 位作者 谭明伦 汤明高 童庆刚 秦佳俊 彭宇辉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4-272,共9页
近年来,山区输电网工程遭遇滑坡而导致输电杆塔倒塌、电力中断的事故屡有发生,早期识别滑坡隐患、防患于未然,对于保障电力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依托川渝输电网工程,采用光学遥感与小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合成孔... 近年来,山区输电网工程遭遇滑坡而导致输电杆塔倒塌、电力中断的事故屡有发生,早期识别滑坡隐患、防患于未然,对于保障电力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依托川渝输电网工程,采用光学遥感与小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相结合的SBAS-InSAR方法,对川渝输电网沿线区域进行了滑坡隐患点的早期识别。通过对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的解译,共识别出电网沿线杆塔附近的滑坡隐患点28处。在此基础上,采用SBAS-InSAR技术针对研究区进行地表形变探测,发现滑坡隐患点27处。上述2种方法共识别出40处滑坡隐患点,其中15处隐患点为2种方法共同识别。最后,通过现场复核、变形迹象及稳定性定性分析,认为7处隐患点对电网杆塔具有威胁而存在风险、其中2处风险较大。该成果对于川渝输电线路的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早期识别 光学遥感 SBAS-InSAR 川渝输电网
下载PDF
新冠疫情影响下武汉市气溶胶类型变化分析
2
作者 韦耿 侯钰俏 查勇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8-245,共8页
应用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12月1日-2020年4月30日期间的大气颗粒物数据(PM_(10)与PM _(2.5)),以及MODIS气溶胶产品,获取该区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精细模式分数(fine-mode fraction,FMF)数据,建立4种气溶胶类型... 应用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12月1日-2020年4月30日期间的大气颗粒物数据(PM_(10)与PM _(2.5)),以及MODIS气溶胶产品,获取该区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精细模式分数(fine-mode fraction,FMF)数据,建立4种气溶胶类型(城市/工业型、沙尘型、干洁海洋型和混合型)模型,对比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社会管控及产业停产对武汉市大气颗粒物及气溶胶类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管控及停产期间由于人为排放量减少,大气颗粒物浓度值均呈现下降趋势,除春节假期以外,城市/工业型气溶胶占比同样呈下降趋势,干洁海洋型气溶胶占比则上升至13.4%,而有序复工复产后,变化趋势则与管控停产期间相反。与2017-2019年同时期相比,春节后持续管控及停产期间,大气颗粒物浓度值和气溶胶参数同样低于往年同期。MODIS气溶胶产品能够有效获取区域气溶胶特性,对区域大气环境的监测及治理提供数据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武汉市 大气颗粒物 MODIS 气溶胶类型
下载PDF
丘陵地带耕地撂荒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3
作者 周小迦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5-241,共7页
精准掌握耕地撂荒分布情况对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为此,该文以南方丘陵区地带粮食主产区湖南省宁远县作为研究区域,依据该地水稻种植物候特征,以2020年和2021年获取的6期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影像作为数据源,以第三次全国国土... 精准掌握耕地撂荒分布情况对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为此,该文以南方丘陵区地带粮食主产区湖南省宁远县作为研究区域,依据该地水稻种植物候特征,以2020年和2021年获取的6期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影像作为数据源,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水田和1∶2000 DLG田埂范围作为最小提取单元,基于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分析和改进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提取水稻种植图斑;通过连续2 a差值计算,筛选出疑似撂荒区域,结合无人机抽样航空调查,对疑似区域进行精细化筛查,分析得到耕地撂荒区域,经过现场核查监测精度可达85%以上。结果表明,融合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监测方法可以为农业管理部门的耕地撂荒现象治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耕地撂荒 耕地保护 遥感监测
下载PDF
2001—2015年海南岛橡胶林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胡盈盈 戴声佩 +5 位作者 罗红霞 李海亮 李茂芬 郑倩 禹萱 李宁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0-217,共8页
为分析海南岛橡胶林物候特征,探究热带森林植被物候变化特征,本研究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S-G)滤波法重建2001—2015年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利用动态阈值法... 为分析海南岛橡胶林物候特征,探究热带森林植被物候变化特征,本研究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S-G)滤波法重建2001—2015年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利用动态阈值法和典型样区提取海南岛橡胶林物候,分析了橡胶林物候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 a间海南岛橡胶林春季在1月中旬—3月下旬开始展叶,秋季在11月中旬—12月下旬开始落叶,生长季长度约7~10个月;在时间尺度上,15 a间橡胶林物候没有显著性变化,春季物候每年提前约0.94 d,秋季物候每年延迟约0.84 d,生长季长度每年延长约1.79 d;在空间尺度上,15 a间春季物候显著提前地区主要有白沙黎族自治县、屯昌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万宁市和琼海市等,变化幅度为-1.8~-0.1 d/a,秋季物候显著延迟地区在儋州市、白沙黎族自治县、屯昌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海市、万宁市、乐东黎族自治县、三亚市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变化幅度为0.5~2.7 d/a,生长季长度显著延长区域主要分布在儋州市和白沙黎族自治县等地,变化幅度为0.2~0.8 d/a,落叶期开始日显著延迟是橡胶林物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物候 MODIS NDVI 海南岛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多源卫星测高数据监测太湖水位变化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浩翰 许仁杰 +1 位作者 杨强 周权平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基于Envisat与Cryosat-2卫星测高数据利用波形重跟踪算法提取2003年1月—2019年4月太湖水位信息,并对测高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卫星间系统误差消除,结合MODIS光学遥感影像提取太湖边界信息,得到长时间序列太湖水位数据。结合气象观测数据... 基于Envisat与Cryosat-2卫星测高数据利用波形重跟踪算法提取2003年1月—2019年4月太湖水位信息,并对测高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卫星间系统误差消除,结合MODIS光学遥感影像提取太湖边界信息,得到长时间序列太湖水位数据。结合气象观测数据和城市人口变迁数据,讨论太湖水位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响应。结果表明:2003-2009年期间太湖水位呈上升趋势(0.036 m/a),2009-2019年期间太湖水位呈下降趋势(-0.0144 m/a);地表温度及降水均对太湖水位变化有周期性影响,其中降水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随着太湖周边城市化进程加快,以2009年为节点,2009年后周边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城市用水需求加大,导致太湖水位呈下降趋势,表明人类活动对太湖水位变化有整体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ENVISAT Cryosat-2 太湖水位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基于时空知识图谱的地籍数据质检与更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栾杰 李玮超 +2 位作者 彭玲 陈嘉辉 高翔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250,共8页
准确、高效地开展地籍数据质量检测与地籍数据库更新对自然资源监管至关重要。针对当下地籍数据管理质检更新效率低、动态监管需求难以满足、方法适用范围小等问题,基于时空知识图谱提出了一种地籍数据质检与更新方法框架,以地籍数据和... 准确、高效地开展地籍数据质量检测与地籍数据库更新对自然资源监管至关重要。针对当下地籍数据管理质检更新效率低、动态监管需求难以满足、方法适用范围小等问题,基于时空知识图谱提出了一种地籍数据质检与更新方法框架,以地籍数据和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设计时空知识图谱概念层、数据层与推理规则,构建了针对地籍数据质检与更新工作流程的时空知识图谱。最后使用长沙市7块宗地进行实验,解决了质检与更新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并证明了相比一般方法本方法在效率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知识图谱 地籍数据 地籍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卫星遥感影像云检测方法
7
作者 邓丁柱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6,共8页
云检测是光学卫星影像预处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后续应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光学卫星遥感影像的不断丰富,如何实现海量多源卫星遥感影像的快速云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针对传统云检测方法精度低、通用性差等问题,本研... 云检测是光学卫星影像预处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后续应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光学卫星遥感影像的不断丰富,如何实现海量多源卫星遥感影像的快速云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针对传统云检测方法精度低、通用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融合神经网络模型,称为多源遥感云检测网络(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cloud detection network,MCDNet),MCDNet采用U型架构及轻量化骨干网络设计,解码器部分运用多尺度特征融合及通道注意力机制提升模型性能。模型在上万个全球分布的多源卫星影像上训练而成,其中不仅包括谷歌、Landsat等常用卫星数据,还包括GF-1,GF-2和GF-5等国产卫星数据。实验中引入多个经典语义分割模型作为对比参考,实验结果显示该文提出的方法在云检测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且在所有不同类型卫星数据上均取得90%以上的检测精度。模型对未参与训练的哨兵数据进行测试,依然取得较好的云检测效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作为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云检测通用模型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检测 深度学习 多源遥感 国产卫星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南海珊瑚礁白化遥感热应力检测改进方法研究
8
作者 刘白露 管磊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142,共7页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珊瑚礁白化事件频发,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的珊瑚礁监测(Coral Reef Watch,CRW)系统在南海的监测结果存在低估问题。文章基于1985...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珊瑚礁白化事件频发,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的珊瑚礁监测(Coral Reef Watch,CRW)系统在南海的监测结果存在低估问题。文章基于1985年起的180例南海及周边海域的珊瑚礁白化相关报道,通过计算不同阈值组合的白化漏检率、误检率与准确率,评估得到最佳阈值组合,最终实现对南海珊瑚礁白化热应力检测的改进。实验结果表明:①NOAA阈值对应的白化检测结果漏检率为70.70%,长期的白化低估现象确实存在;②采用改进后的临界阈值(critical threshold,CT)与警报阈值(alert threshold,AT),可将白化检测准确率由58.13%提升至73.90%,同时漏检率与误检率均低于30%。通过2007年6月南沙群岛的白化事件,发现相较过去的低估,改进后的热应力指数能对事件做到有效检测,并能适时标记白化警报级别。结果证明热应力检测的改进方法能提高珊瑚白化监测水平,有利于南海珊瑚礁的管理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白化 南海 遥感 SST 热应力
下载PDF
札达土林分布区地质景观遥感提取
9
作者 叶强 王红 +3 位作者 杨昭颖 蒋校 尼玛次仁 路文嘉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4,共7页
札达土林位于西藏自治区札达县和普兰县境内,主要由托林组及香孜组弱固结-半固结的碎屑岩构成,受河流及雨水的长期冲刷侵蚀,形成了峰丛林立、沟壑纵横的特殊地质景观。为进一步发掘札达土林分布区的旅游资源,充分展现研究区内地质景观... 札达土林位于西藏自治区札达县和普兰县境内,主要由托林组及香孜组弱固结-半固结的碎屑岩构成,受河流及雨水的长期冲刷侵蚀,形成了峰丛林立、沟壑纵横的特殊地质景观。为进一步发掘札达土林分布区的旅游资源,充分展现研究区内地质景观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主要利用高分一号卫星遥感影像开展工作区地质解译工作,重点解译构成土林地貌的香孜组、托林组地层及能够指示板块俯冲作用的蛇绿岩、构造混杂岩。根据解译成果,依托“航空物探遥感多元数据加工与产品展示平台”提供的三维解译环境,提取研究区土林地貌、岩石类型、断裂构造等典型地质景观。遥感技术的应用更加准确地圈定了土林的分布范围,三维展示平台使土林地貌、洋壳残余、不整合界线等代表区域沧海桑田剧烈变化之演化历史的地质遗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荧屏之上,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札达土林世界地质公园的整体规划部署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达土林 地质景观 遥感
下载PDF
多特征准则融合的遥感图像脉冲噪声的识别处理
10
作者 马晓剑 赵法舜 刘艳宾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6,共10页
消除脉冲噪声,获取高质量的遥感图像对应用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消除高密度脉冲噪声的同时,保持原有遥感图像的边缘细节信息一直是这一领域中的难题。该文认为被脉冲噪声冲击后的图像会出现不确定性突变,为了解决这种不确定性问题,基于证... 消除脉冲噪声,获取高质量的遥感图像对应用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消除高密度脉冲噪声的同时,保持原有遥感图像的边缘细节信息一直是这一领域中的难题。该文认为被脉冲噪声冲击后的图像会出现不确定性突变,为了解决这种不确定性问题,基于证据理论,利用脉冲噪声的多个特征进行了不确定性建模;融合了BJS散度和信度熵,给出新的权重分配,得到了新的概率指派;再根据融合规则和概率转换,给出噪声与信号点的分类依据,从而有效降低了高度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密度达到90%以上时,该文提出的方法仍然有效,且在消噪后的遥感图像中对不同地物信息的细节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不确定性建模 融合规则 高度冲突 遥感图像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光谱指数的荒漠土壤水分遥感反演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琪 王玉珍 +4 位作者 冯春晖 马自强 柳维扬 彭杰 季彦桢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50,共9页
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是影响气候动态变化、植被生态恢复和土地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指示因子。本研究采用Landsat8 OLI/TIRS多光谱遥感影像,在9个传统光谱指数基础上引入热红外波段(b 10)进行改进,通过显著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后的优选光谱... 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是影响气候动态变化、植被生态恢复和土地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指示因子。本研究采用Landsat8 OLI/TIRS多光谱遥感影像,在9个传统光谱指数基础上引入热红外波段(b 10)进行改进,通过显著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后的优选光谱指数作为本研究的建模因子,并结合地形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构建荒漠土壤水分综合反演模型,选取最优模型分析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改进后,光谱指数EBSI,ECI,ECal,ENDVI和EPDI相关系数提升了0.02~0.11;②光谱指数经改进后,线性和非线性模型预测集R^(2)分别提升了0.12和0.05,相对分析误差提升了0.35和0.49,其中,RF-II模型的相对分析误差高达3.12,能精准地对土壤水分进行预测;③非线性模型的精度明显优于线性模型,MLR线性模型预测集的R^(2)仅为0.59和0.71,而RF非线性模型预测集的R^(2)达到0.86和0.91;④土壤水分分布受到自然、人为2种驱动因素影响,东北部沙漠呈现[0,5)%和[5,12)%,南部农田交错分布,北部及中部荒漠-绿洲过渡带受植被覆盖程度和地表盐结皮抑制土壤水分蒸散困难,多呈现[15,20)%和[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光谱指数 卫星遥感 土壤水分 荒漠土壤 南疆干旱区
下载PDF
基于MSPA_(P)-MCR_(F)的干旱区层级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以宁夏中卫市为例
12
作者 刘园园 马彩虹 +2 位作者 滑雨琪 李聪慧 杨航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基于Landsat8 OLI_TIRS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路网、水系等多源数据,修正能量因子模型和重力模型,改进了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基于Landsat8 OLI_TIRS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路网、水系等多源数据,修正能量因子模型和重力模型,改进了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生态网络构建方法,以宁夏中卫市为例,探讨了层级生态网络的构建及其优化。结果表明:①干旱区生态源地识别中,需要将林地、草地和水体作为前景数据,并结合生态红线选择生态源地;②中卫市生态网络呈现出“四核三廊多点”的空间结构模式。识别出生态源地17个,占研究区面积的22.33%,其中1级和2级共计4个源地的能量因子显著高于其他源地,形成“四核”,其他源地形成“多点”,生成潜在生态廊道33条,其中一级生态廊道3条,形成“三廊”;③从生态源地质量提升、廊道加固、断裂点修复等方面提出了生态网络优化策略,除1号、7号、9号源地之间的廊道较为稳定外,其他源地间连通性较低,生态网络稳定性较差,需要建立24个生态踏脚石,并发现38个亟待开展修复的生态断裂点;④优化后生态网络的稳定性有所提升,α指数、β指数和γ指数分别提升9.5%,3.8%和4.2%,有利于促进生态物质及信息流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层级生态网络 干旱区 黄河上游
下载PDF
基于珞珈一号夜光遥感数据的南京市夜间光污染监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家艺 徐永明 +4 位作者 崔炜萍 吴雨阳 王晶 苏博阳 吉蒙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9-295,共7页
为获取城市内部精细的光污染分布特征,基于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对南京市的夜间光污染进行监测。利用地表反射率与建筑覆盖度将珞珈一号的表观辐射亮度修正为地表入射亮度,结合实地观测照度构建多种经验模型计算南京市夜间照度,并基于... 为获取城市内部精细的光污染分布特征,基于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对南京市的夜间光污染进行监测。利用地表反射率与建筑覆盖度将珞珈一号的表观辐射亮度修正为地表入射亮度,结合实地观测照度构建多种经验模型计算南京市夜间照度,并基于计算得到的夜间照度分析南京市的夜间光污染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三阶多项式模型精度最高,判定系数R^(2)为0.87,平均绝对误差为4.71 lx。南京市夜间照度在0~55 lx之间,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总体而言,照度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由主城区向四周呈递减趋势;其中鼓楼区与秦淮区光污染最严重,超过70%的面积比例存在轻度以上光污染;郊区的光污染程度较弱,光污染最弱的三个区依次是高淳区、溧水区与六合区,存在光污染的面积比例不足4%。南京市部分区域表现出极高的照度(30 lx以上),这些区域包括大型商场、大型工厂、交通枢纽、道路以及部分住宅区,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交通枢纽和大型工厂附近几乎无居民区外,其他区域附近都存在较多的居民区。文章探索了基于珞珈一号遥感影像监测城市夜间光污染的方法,为南京市的光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其他地区的光污染监测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珈一号卫星 夜间光污染 照度 南京市
下载PDF
2000-2019年洞庭湖流域植被NPP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思佳 冯徽徽 +1 位作者 邹滨 叶书朝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6-206,共11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评价指标,该文基于2000—2019年MODIS长时序NPP数据产品,分析了洞庭湖流域20 a间植被NPP时空变化规律,进而采用时空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了气象、地表等驱动因...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评价指标,该文基于2000—2019年MODIS长时序NPP数据产品,分析了洞庭湖流域20 a间植被NPP时空变化规律,进而采用时空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了气象、地表等驱动因素对研究区植被NPP的影响特征及贡献程度。结果表明:①洞庭湖流域植被NPP多年均值为0.65 kgC/(m^(2)·a),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及南部,低值区域则主要位于洞庭湖附近;②2000—2019年,洞庭湖流域植被NPP呈现平稳上升趋势(y=0.003 x+0.6227,R^(2)=0.437,p<0.001),增长区域主要位于流域西北及中部偏南,而减少区域主要在流域东北及西南边界地区,植被NPP重心在平衡发展中呈微弱迁移趋势;③洞庭湖流域植被NPP变化总体上受气象因素(尤其是气温)影响较显著,但NPP空间特征则主要受土地利用影响,降水与高程次之。此外,不同因子间交互作用显著,主要表现为双因子增强(高程与土地利用或降水)及非线性增强(气温与降水、土地利用或高程,降水与土地利用)2种类型。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认识与把握洞庭湖流域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内在影响机制,从而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治理提供科学的辅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流域 植被NPP 时空特征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的采空塌陷识别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显华 魏鹏 +3 位作者 吕军 韩磊 石浩林 刘智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矿山开发导致的采空塌陷会造成土壤、植被、水资源损毁;随着国家实施生态修复战略,有效识别、监控采空塌陷区显得意义重大。为此,利用多源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和Sentinel-1 SAR雷达影像,采用Stacking InSAR地面沉降信息提取和光学影像采空... 矿山开发导致的采空塌陷会造成土壤、植被、水资源损毁;随着国家实施生态修复战略,有效识别、监控采空塌陷区显得意义重大。为此,利用多源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和Sentinel-1 SAR雷达影像,采用Stacking InSAR地面沉降信息提取和光学影像采空塌陷人机交互解译方式,分别对甘肃白银某煤矿区采空塌陷实施了识别、监测;综合对比分析了各自技术特点,并探讨在生态修复工程部署中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Stacking InSAR雷达监测技术能更好反映监测期内形变信息,对于浅部、中部、深部煤层的采空塌陷区均能有效识别;②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则对浅部、中部煤层的采空塌陷区能较好识别,能更为精准识别损毁土地情况,对目前塌陷形变已停止、历史上形成的采空塌陷区及损毁土地情况有很好的识别能力;③综合InSAR雷达监测技术和高分辨率光学影像遥感识别方法,能全面获取各阶段采空塌陷形变及损毁土地情况,可为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塌陷 高分辨率光学影像 Stacking InSAR Sentinel-1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内陆与近岸水体的色度学遥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恺霖 廖廓 党皓飞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6,共12页
水色是人眼受悬浮颗粒物、叶绿素和可溶性有机物等多种物质复合影响的水体颜色最直观的感知,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水环境参量。水色对于研究内陆与近岸水体的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色度学的研究及高光谱卫星遥感技术的进步,发展出水... 水色是人眼受悬浮颗粒物、叶绿素和可溶性有机物等多种物质复合影响的水体颜色最直观的感知,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水环境参量。水色对于研究内陆与近岸水体的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色度学的研究及高光谱卫星遥感技术的进步,发展出水色的色度学方法。通过系统回顾内陆与近岸水体色度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从表观光学量和固有光学量2个角度阐述了色度学方法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情况。并介绍了卫星遥感数据的色度学处理方法。色度学方法是水色定量表达的技术方法,是水色研究的重要分支,也是对水色组分研究的扩展和补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为了进一步提高色度学方法在内陆与近岸水体中的应用,需要加强水体生物-光学数据集的建设。从表观光学量和固有光学量2个维度开展色度学研究。同时加强国产卫星色度学方法的研究,扩展水色产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度学 FU 水色组分 卫星遥感
下载PDF
利用GF-6影像结合国土“三调”开展西部地区县域自然资源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涵 张毅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自然资源的调查和变化监测能够为资源分类施策、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重要保证,对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广阔,土地基础数据薄弱,地类... 自然资源的调查和变化监测能够为资源分类施策、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重要保证,对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广阔,土地基础数据薄弱,地类变化检测可靠性差,因此通过较低的成本投入,高效地为大范围地区提供精准的调查成果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为此,利用国产高分六号(GF-6)影像,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成果,在四川省叙永县开展西部快速发展地区村镇土地智能调查技术应用示范。通过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技术获得高空间分辨率与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利用融合后的遥感数据对叙永县进行土地资源基础调查;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方法、参照已有的土地“三调”成果,对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并自动提取土地变化区域,形成西部快速发展地区土地高效调查新模式。调查结果可为我国西部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土地基础信息支撑,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六号 自然资源调查 监督分类 变化检测
下载PDF
一种基于GEE平台制作逐年土地覆盖数据的方法——以黄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梦阳 刘晓煌 +2 位作者 孔凡全 李明哲 裴小龙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41,共7页
研究黄河流域多年土地覆盖情况对科学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高频次高精度土地覆盖数据对于土地覆盖监测等至关重要。该文以多年稳定不变区域的几何中心作为样本点,快速选取了一套可用于逐年影像监督分类的样本点;而... 研究黄河流域多年土地覆盖情况对科学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高频次高精度土地覆盖数据对于土地覆盖监测等至关重要。该文以多年稳定不变区域的几何中心作为样本点,快速选取了一套可用于逐年影像监督分类的样本点;而后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GEE)对黄河流域2000—2020年间年均近千景Landsat影像进行无云筛选和逐年拼接操作,得到黄河流域逐年无云拼接影像;再通过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无云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制作了黄河流域20 a逐年土地覆盖数据;最后选择了2010年土地覆盖数据对比国内外知名逐年土地覆盖数据。结果表明:①样本点选取方法合理可靠,样本点选取精度高于94.7%,满足监督分类样本精度要求;②基于GEE平台制作的逐年土地覆盖数据总体精度为0.82±0.03,平均Kappa系数为0.82,分类精度、整体及局部分类结果均优于MCD12Q1数据集和ESA-CCI数据集;③基于GEE平台制作逐年土地覆盖数据的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尺度土地覆盖数据频次与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 土地覆盖数据 黄河流域
下载PDF
GPM卫星降水产品空间降尺度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懿 王大洋 王大刚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为提高GPM卫星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扩展其应用范围,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空间降尺度模型对其进行降尺度研究。首先,以经度、纬度、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为解释变量,以原始GPM卫星降水数据为目标变量,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 为提高GPM卫星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扩展其应用范围,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空间降尺度模型对其进行降尺度研究。首先,以经度、纬度、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为解释变量,以原始GPM卫星降水数据为目标变量,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地理加权回归、极限学习机、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回归等降尺度模型;然后对多年平均时间尺度进行应用与评价;最后选择效果最佳的模型分别对典型年的年、月降水量进行空间降尺度研究。结果表明,除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外的其余4种空间降尺度模型均表现良好,其中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现最为稳定、效果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降尺度结果在观测精度和空间相关性上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该研究可为贵州省提供高分辨率的网格化降水产品,对区域水文气象研究等工作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GPM 空间降尺度 多元线性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面向多背景环境的Sentinel-2云检测
20
作者 伍炜超 叶发旺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133,共10页
在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的过程中,云层覆盖往往会对遥感信息的提取造成阻碍。然而,地表背景环境复杂多变,由于不能有效提取云目标和背景环境间的特征差异,现有方法虽然在大多数背景环境下具有较好的云检测效果,但在某些环境下则存在... 在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的过程中,云层覆盖往往会对遥感信息的提取造成阻碍。然而,地表背景环境复杂多变,由于不能有效提取云目标和背景环境间的特征差异,现有方法虽然在大多数背景环境下具有较好的云检测效果,但在某些环境下则存在明显的误分漏分,不能保持原有的检测效果,表现出稳定性差、泛化能力不足的特点。对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背景环境的云检测方法,首先基于Sentinel-2A数据,对云目标与背景环境的光谱特征差异进行分析以辅助检测样本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薄云最优变换(Haze optimized transformation,HOT)和云位移指数(cloud displacement index,CDI)等更有效的检测指标;最后训练得到基于随机森林的云检测模型,从背景环境和云目标种类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出发,在不同背景环境的影像上与Fmask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Fmask算法,该文方法的总体精度和F1分数分别提高了2.2%和2.9%,总体精度和F1分数的标准差分别降低了29.6%和72.5%,说明该方法在保持高检测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不同环境下云检测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应用于多背景环境下的云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 云检测 随机森林 Fmask HOT CDI 多背景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