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4595被引量48520H指数79
《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创办的我国唯一注册命名“人文地理”的期刊,是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发在我...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国外人文地理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西安外国语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3-2398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1-1193/K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595篇文章
< 1 2 2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媒体语境下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地理想象建构——以YouTube李子柒短视频受众为例
1
作者 杨位擎 罗秋菊 《人文地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67,共10页
地理想象是对地方和地方知识进行信息加工或改造以塑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本研究将地理想象运用到社交媒体研究,以李子柒You Tube频道的海外受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网络评论和开展半结构访谈,阐释由自媒体生产的地方性知识在国际社交... 地理想象是对地方和地方知识进行信息加工或改造以塑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本研究将地理想象运用到社交媒体研究,以李子柒You Tube频道的海外受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网络评论和开展半结构访谈,阐释由自媒体生产的地方性知识在国际社交媒体中是如何被受众的地理想象解构、表征和再建构的社会动态实践过程。研究发现:(1)短视频社区地理想象的建构由个体想象和集体想象组成,在互动讨论中形成相似度较高的观点,为短视频赋予意义和共创价值,从而影响受众的行为意向表达;(2)李子柒短视频唤醒了受众的积极情感,其地理想象被高质量的视听感官体验激活,内容包括了微观尺度的短视频物质元素想象以及宏观尺度的中国想象。本研究拓宽了地理想象的研究视野,也为国家文旅形象和文旅项目的打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想象 媒介旅游 自媒体 海外受众
原文传递
“流域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旅游发展”高端论坛暨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举办
2
作者 《人文地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流域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旅游发展”高端论坛暨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0月7—8日在河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河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 “流域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旅游发展”高端论坛暨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0月7—8日在河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河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承办,《旅游学刊》《人文地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共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刊》 高端论坛 空间规划 研究生 生态旅游发展 学术研讨会
原文传递
2022年第二届干旱半干旱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大学召开
3
作者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第二届干旱半干旱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7月28—3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新疆大学、中山大学联合主办,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和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承办... 第二届干旱半干旱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7月28—3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新疆大学、中山大学联合主办,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和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承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人文地理》杂志社协办。本届研讨会以“文旅融合,绿色发展,面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主题,重点探讨新时期旅游绿色发展新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可持续发展 新疆大学 中国地理学会 文旅融合 旅游地理 重点实验室 干旱半干旱地区 新疆乌鲁木齐
原文传递
北京大学行为与空间智能研究团队
4
作者 张文佳(文/图)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北京大学行为与空间智能研究团队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张文佳研究员与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组成,目前在读博士生4人,硕士生14人,博士后2人。团队长期从事行为地理与城市地理研究,致力于解决“空间... 北京大学行为与空间智能研究团队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张文佳研究员与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组成,目前在读博士生4人,硕士生14人,博士后2人。团队长期从事行为地理与城市地理研究,致力于解决“空间-行为”交互机理与微观人地关系协调机制不清等制约城市空间优化战略的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智能 城市规划与设计 北京大学 博士后 研究团队 硕士生 在读博士生 空间优化
原文传递
中国港口群内部格局与参与全球航运网络联系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琪 韦春竹 陈炜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基于2004—2019年中国沿海港口吞吐量数据,利用市场集中度指数、引力模型等方法对比五大沿海港口群内部竞合关系;结合全球TOP10航运公司2019年航线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描述各港口群参与全球八大航运区域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各... 基于2004—2019年中国沿海港口吞吐量数据,利用市场集中度指数、引力模型等方法对比五大沿海港口群内部竞合关系;结合全球TOP10航运公司2019年航线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描述各港口群参与全球八大航运区域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各港口群间内部竞争加剧,其中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港口群已形成多中心枢纽竞争模式,而东南沿海港口群为寡头集中发展模式,西南沿海港口群则处于多港口竞争阶段;各港口群内部寡头港如上海港、深圳港、香港港、青岛港等在对外联系中发挥主要作用。在参与全球航运网络方面,中国沿海港口群与全球八大航运区的空间联系差异显著,长三角、珠三角港口群已与全球航运区域建立较为紧密的直接航运联系,而东南沿海、西南沿海港口群对外联系程度较低;东南亚、东亚地区成为中国港口群主要对外联系区域,而与拉丁美洲、中东中南亚和非洲等地区的航线网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群 航运网络 竞争与合作 社会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武汉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生产的过程与机理
6
作者 韩磊 谢双玉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192,共10页
城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是城市功能转型的典型代表。运用实地调研、访谈、批判性语篇分析等方法,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建立起贯穿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解构思路,从“规训者—反规训者”视角分... 城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是城市功能转型的典型代表。运用实地调研、访谈、批判性语篇分析等方法,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建立起贯穿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解构思路,从“规训者—反规训者”视角分析了武汉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生产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1)武汉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的生产是规训者与反规训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结果,经历了由空间的表征主导的“游憩化规划”阶段,由空间的实践主导的“水岸重塑”阶段和由表征的空间主导的“流动秩序实践”阶段;(2)多元利益主体在不同阶段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趋同性空间再造和自下而上的异质性空间实践,但政府始终主导着空间生产过程,保障了其游憩化、公益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的生产 武汉市 滨水公共游憩空间 列斐伏尔 规训者—反规训者
原文传递
经济发展与住宅市场异速增长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机理——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7
作者 尹上岗 杨山 朱奕衡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150,共11页
住宅具有重要的社会稳定功能,其市场发展状况与经济增长关系是实现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本文以GDP表征经济发展,住宅价格和租金表征住宅市场发展状况,利用空间变差函数、异速增长模型和增强回归树模型探究2008—201... 住宅具有重要的社会稳定功能,其市场发展状况与经济增长关系是实现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本文以GDP表征经济发展,住宅价格和租金表征住宅市场发展状况,利用空间变差函数、异速增长模型和增强回归树模型探究2008—2018年长三角地区三者的时空格局及演化机理。研究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规模、住宅价格和住宅租金空间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呈现出“一极多核”形态。(2)在纵向和横向异速上,经济规模—住宅价格、经济规模—住宅租金均以负异速增长为主,前者异速增长系数多高于后者。(3)在影响三者异速增长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财政投入水平、城市人口规模、设施供给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是经济规模与住宅市场异速增长的主导因素;经济、人口、社会和行政等因素影响的差异性,在预期因素的催化下,使经济规模—住宅价格异速增长高于经济规模—住宅租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规模 住宅价格 住宅租金 异速增长 长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纪念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40周年暨纪念中山大学地理学创办90周年大会在广州召开
8
作者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019年12月6日至8日,纪念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40周年、中山大学地理学创办90周年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大会以"新时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继承与创新"为主题,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 2019年12月6日至8日,纪念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40周年、中山大学地理学创办90周年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大会以"新时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继承与创新"为主题,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中国地理学会 重点实验室 资源研究所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文地理学 中山大学 区域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基于资本与场域理论的徽州地名变迁的社会响应与内在机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纪小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49,105,共7页
立足社会大转型语境,收集有关徽州建制与地名变更争议的网络素材,借鉴批判范式、结合场域与社会记忆理论、采用语义网络分析对徽州地名变迁的社会响应与内在机理进行阐释。发现:社会响应存在明显的社群差异。婺源第一次改隶时民间强烈... 立足社会大转型语境,收集有关徽州建制与地名变更争议的网络素材,借鉴批判范式、结合场域与社会记忆理论、采用语义网络分析对徽州地名变迁的社会响应与内在机理进行阐释。发现:社会响应存在明显的社群差异。婺源第一次改隶时民间强烈反抗并起到效果,第二次改隶后为多数民众所认可。媒体人群体、专家学者、普通民众与地方政府对徽州更名与复名的看法不尽相同,语义网络结构差异显著,关注重点亦有所不同。政治权力、经济资本与社会记忆分别推动徽州地名场域的边界重构、式微让步及其与黄山地名场域的交融共存是徽州地名变迁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地名 变迁过程 社会响应 内在机制
原文传递
乡村旅游地空间生产与村民角色转型的过程与机制——以丹霞山瑶塘村为例 被引量:33
10
作者 王华 梁舒婷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139,共9页
乡村旅游空间与村民社会角色是一个相互形塑和建构的过程,揭示两者的互动机制对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空间经历了农业生产空间、农旅并存空间、旅游消费空间的演变过程;村民角色从"农业生产者&quo... 乡村旅游空间与村民社会角色是一个相互形塑和建构的过程,揭示两者的互动机制对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空间经历了农业生产空间、农旅并存空间、旅游消费空间的演变过程;村民角色从"农业生产者",经不同转型轨迹,归于"旅游从业者"角色。权力、资本和市场等主体对乡村旅游空间的建构,对村民角色扮演提出新的期望和规范;村民主体的微观权力、资本积累、个人技能、个人观念影响其角色扮演与空间适应;不同角色村民主体通过微观空间生产行为,促使乡村旅游空间景观化、商业化和制度化,也会产生民宿空间分异和乡村公共空间侵占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空间生产 角色转型 丹霞山瑶塘村
原文传递
多元场和集群创新:河南省神垕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可文 袁丰 +2 位作者 高露 赵建吉 苗长虹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8-136,共9页
通过考察多元场对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创造、流动及学习创新的影响发现:①场为主体的地理、社会及文化认知等临近等提供了条件,有助于经验意会及符号知识的获得、共享与传播,有利于思想的交流碰撞及创意萌生;②生产现场、地方关系场、... 通过考察多元场对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创造、流动及学习创新的影响发现:①场为主体的地理、社会及文化认知等临近等提供了条件,有助于经验意会及符号知识的获得、共享与传播,有利于思想的交流碰撞及创意萌生;②生产现场、地方关系场、地方社会场与临时性场在钧瓷的学习创新中发挥着不同而又相互补充的作用。生产场推动着集群知识积累和增进,地方关系场促进了行业知识、生产经验及家族核心知识的传播传承,地方社会场形成了地方共享知识信息,而临时场建立起外部通道联系,发挥着更新地方知识库的作用;③地方性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传统以及地理一社会一文化等临近造就了外围地区文化创意经济的动力,但若未来本地知识更新的机制不够强大,则易产生发展锁定,这是需要未来引起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场 创意场 集群创新 钧瓷文化创意产业
原文传递
民族社区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亚娟 虞虎 +1 位作者 陈田 胡静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共10页
民族社区旅游是旅游地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命题,本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民族社区旅游研究成果,从概念内涵、研究脉络、重要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社区生计变迁、发展模式、空间结构、感知与主客关系、原真性、旅游赋权与恢复力等重点内... 民族社区旅游是旅游地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命题,本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民族社区旅游研究成果,从概念内涵、研究脉络、重要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社区生计变迁、发展模式、空间结构、感知与主客关系、原真性、旅游赋权与恢复力等重点内容,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在对象、时间、领域、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提出了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现有研究多从人地关系的单要素出发,对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要素、模式、演化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今后应从民族社区旅游的"人"、"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三方面的关联性出发,突破片段化、碎片化研究限制,针对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的当代形态、发展特征与变化趋势,重点关注民族社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作用过程与机制、发展效应与优化管理等方面,形成"要素—结构—过程—机理—效应"集成化的研究体系,以指导未来中国民族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区旅游 理论体系 研究框架
原文传递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科简介
13
作者 罗静 郑文升 顾江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发端于1924年的私立华中大学史地专业,1956年独立建系招收地理专业本科生,197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拥有人文地理学博士授权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关键词 华中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 学科简介 硕士研究生 学位授权点 地理学科 地理专业 重点学科
原文传递
广东省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锐波 李晓雯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5-102,共8页
本文基于二位数制造业数据,探究了2000—2014年广东省制造业空间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广东省制造业以2005年为拐点,总体呈现先集聚后分散的特征,但行业差异明显。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珠三角地区保持高集聚的趋势,资本密集型及... 本文基于二位数制造业数据,探究了2000—2014年广东省制造业空间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广东省制造业以2005年为拐点,总体呈现先集聚后分散的特征,但行业差异明显。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珠三角地区保持高集聚的趋势,资本密集型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则以不同的扩散速度趋于分散。空间计量回归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及运输成本下降并非广东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原因,市场潜力及产业内联系所带来的正外部性抵消了土地等成本提升所带来的负效应。而且,各种影响因素在不同行业的作用不同:市场潜力显著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受政府行为影响较大,产业联系则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制造业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对欠发达地区可达性影响的空间差异——以哈大与郑西高铁为例 被引量:26
15
作者 姜博 初楠臣 +4 位作者 修春亮 赵映慧 罗冲 张文琦 王玉迪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4,共7页
基于时间和经济两种维度,以哈大与郑西两条欠发达地区高铁线路为研究对象,利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与经济潜力综合测度两条高铁运营前后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可达性明显改善,哈大高铁可达性综... 基于时间和经济两种维度,以哈大与郑西两条欠发达地区高铁线路为研究对象,利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与经济潜力综合测度两条高铁运营前后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可达性明显改善,哈大高铁可达性综合改善程度强于郑西,且内部可达性变率相对差异较小;哈大高铁可达性变率呈线路中间大、首末小的态势,郑西高铁经济潜力变率呈自东向西递减趋势;哈大高铁明显提升了吉林南部与辽宁北部的核心地位,可达性获益的空间集聚效应凸显;郑西高铁显著拉近了中原和关中地区,以郑州、洛阳、西安为核心的"古都经济带"初露端倪,未来可向西对接"丝路经济带",打造沟通中国与欧亚大陆跨国经济走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可达性 空间差异 欠发达地区 IDW
原文传递
基于地铁刷卡数据的城市通勤与就业中心吸引范围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许园园 塔娜 李响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101,共9页
地理时空大数据为通勤行为和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一周地铁刷卡数据,采用出行链(trip-chain)数据模型对用户一天的出行进行描述,建立通勤识别规则,识别出上海市域的职住空间和通勤格局。上海市域平均通勤时间为35分钟,... 地理时空大数据为通勤行为和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一周地铁刷卡数据,采用出行链(trip-chain)数据模型对用户一天的出行进行描述,建立通勤识别规则,识别出上海市域的职住空间和通勤格局。上海市域平均通勤时间为35分钟,通勤主流向是向心流,说明上海市域依旧表现出强单中心结构。市域就业单中心与居住郊区化并存,中心城区多核心就业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心城区13个就业(次)中心的吸引范围、模式以及在整个市域的影响力,讨论多中心发展对职住平衡与通勤消减的意义。结果表明:多中心发展有利于城市通勤的合理分配,虽然次中心的平均通勤时间不一定减少,但是就业(次)中心已经表现出对邻近地区的通勤吸引和对主中心的通勤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刷卡数据 通勤 就业中心 上海
原文传递
地理邻近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吗?——基于多维邻近整合的视角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省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107,共6页
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将多维邻近整合到统一的研究框架,分析地理邻近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地理邻近是多维邻近的第一维,其他邻近都是在地理邻近的影响下作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社会邻近虽... 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将多维邻近整合到统一的研究框架,分析地理邻近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地理邻近是多维邻近的第一维,其他邻近都是在地理邻近的影响下作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社会邻近虽然正向作用于技术邻近和关系邻近,但是不能间接通过技术邻近和关系邻近正向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制度邻近和关系邻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很显著。为了实现科技资源优化聚集,有必要加快制度、市场和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邻近 产学研协同创新 多维邻近
原文传递
大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对宅基地退出和定居的思考--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被引量:17
18
作者 汤爽爽 郝璞 黄贤金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79,共8页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推动了乡村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农村居民对于土地退出、定居的想法正发生着变化。基于2014年在南京市江宁区的问卷及访谈调查,本文探索了发达地区大都市边缘区中农村居民针对宅基地退出和未来定居的意愿。通过运用访谈...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推动了乡村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农村居民对于土地退出、定居的想法正发生着变化。基于2014年在南京市江宁区的问卷及访谈调查,本文探索了发达地区大都市边缘区中农村居民针对宅基地退出和未来定居的意愿。通过运用访谈资料和回归模型,本文发现村庄属性、一些个人主客观因子都影响着农村居民对于土地退出和未来定居的决策。本文还发现,相当多的农村居民倾向于在邻近小城镇定居,对宅基地退出普遍持负面态度。随着宅基地财产功能的提升、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等方面的变化,关于宅基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农村居民 定居 回归模型 南京
原文传递
从权力在场到审美在场:旅游体验视角下场所精神的变迁——以陕西省兴平市汉武帝茂陵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佼佼 谢彦君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在现代大众旅游中,帝王建筑从权力的象征转化为审美的对象。本文以茂陵为例,剖析了其空间关系从权力到审美的转变过程。研究发现,这一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茂陵原有的膜拜价值在两方面转变为展示价值,一是原创艺术的膜拜价值转变... 在现代大众旅游中,帝王建筑从权力的象征转化为审美的对象。本文以茂陵为例,剖析了其空间关系从权力到审美的转变过程。研究发现,这一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茂陵原有的膜拜价值在两方面转变为展示价值,一是原创艺术的膜拜价值转变为复制品的展示价值,二是权力表征的膜拜价值转变为旅游产品的展示价值;其次,权力的退场和审美的在场通过艺术构造和艺术家得到印证;第三,空间功能元素实现了三个阶段的价值变迁,即从原始实用价值到重构实用价值,再到审美价值的过程。同时,其建构方式从权力关系中场对人的建构转变为审美体验中人对场的建构。总之,帝王陵墓作为现代大众旅游的观赏对象,其场所精神经历了从权力在场到审美在场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场所精神 旅游体验 权力 审美
原文传递
老旧住区居民地震紧急避难空间选择与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江波 苟爱萍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
要:避难行为活动的高效开展是避难空间产生并进行合理布局的根本动因。居民自主的避难行为具有有限理性的属性,其特征是避难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老城区的避难资源缺乏是各地的共性问题,在避难场所规划布局的工程实践和相关研究中,缺少... 要:避难行为活动的高效开展是避难空间产生并进行合理布局的根本动因。居民自主的避难行为具有有限理性的属性,其特征是避难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老城区的避难资源缺乏是各地的共性问题,在避难场所规划布局的工程实践和相关研究中,缺少对避难行为和空间的相关性的研究。本文以南京老旧住区为例,系统研究了居民选择紧急避难地点的空间特征和行为特征,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典型避难行为的产生原因;最后,基于对避难行为选择统计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未来避难场所规划中应注意的关键原则,研究结论可作为避难场所布局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居民 避难 空间 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