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作品数65被引量10H指数1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宣传社区矫正政策和法律法规,刊载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成果,促进社区矫正司法学术交流,服务国家法治体系和法治能力现代化建设。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7-1397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3-1435/D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区矫正对象受到行政处罚后引用兜底条款奖惩的规制
1
作者 顾晓浪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19-24,共6页
2020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第46条、第47条和第49条均出现了处罚兜底条款。但在社区矫正考核奖惩实践中,社区矫正机构面... 2020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第46条、第47条和第49条均出现了处罚兜底条款。但在社区矫正考核奖惩实践中,社区矫正机构面临着处罚兜底条款没有解读释义,或者解读释义各不相同的尴尬现实。在社区矫正执法实践中,需要研究解决在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框架内,通过制定完善相应司法解释、会议纪要或者制定实施细则、奖惩考核办法予以规制,以提升社区矫正执法的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行政处罚 兜底条款 规制
下载PDF
各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比较研究(上)——以公开发布的21份实施细则为例
2
作者 顾晓浪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44-63,共2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全国各省份也分别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细则。以各省公开发布的21份实施细则为对象,运用综合比较分析法,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全国各省份也分别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细则。以各省公开发布的21份实施细则为对象,运用综合比较分析法,对比各省份实施细则现状与特点,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对各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比较,从中了解整体情况,看出各自特色,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出分析结论、改进建议和未来展望找寻线索,也为中国各社区矫正主管单位修订完善法律法规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 实施细则
下载PDF
社区矫正司法性处罚问题研究
3
作者 方敏晔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8-29,共12页
在社区矫正对象司法性处罚案件中,类似案件的裁判结果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屡屡发生,引发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为解决社区矫正司法性处罚案件法律适用疑难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累计脱离监管超过30天不能视为“脱离监管超过1个月... 在社区矫正对象司法性处罚案件中,类似案件的裁判结果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屡屡发生,引发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为解决社区矫正司法性处罚案件法律适用疑难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累计脱离监管超过30天不能视为“脱离监管超过1个月”;行政(司法)拘留不能一律视为“情节严重”;社区矫正决定机关不能以尚在行政复议(诉讼)中,或者未超过行政复议(诉讼)申请期限为由不予收监;社区矫正对象被强制隔离戒毒但未被行政拘留的,应当提请收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处罚 脱离监管 情节严重 收监
下载PDF
社区矫正居住地变更的实践与思考
4
作者 曾小滨(摘编)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3期72-72,共1页
石家庄裕华区司法局贾茹在来稿《社区矫正居住地变更的实践与思考》中认为,如何克服实践中居住地变更的困难,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是社区矫正工作领域应积极思考的问题。目前,办理社区矫正居住地变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居住地变更审查不规范... 石家庄裕华区司法局贾茹在来稿《社区矫正居住地变更的实践与思考》中认为,如何克服实践中居住地变更的困难,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是社区矫正工作领域应积极思考的问题。目前,办理社区矫正居住地变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居住地变更审查不规范,居住地变更缺乏严肃性。县区级司法行政机关是否同意变更居住地所考虑的因素千差万别,没有统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司法行政机关 特殊人群 裕华区 实践与思考 县区级 居住地 司法局
下载PDF
论未成年社区矫正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宗宪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8-20,共13页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是指未满18周岁的社区矫正对象。要做好对他们的社区矫正工作,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切实解决入矫教育、教育帮助、就业帮助和心理矫治这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 关键问题 解决方法
下载PDF
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调研报告——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6
作者 杨晓辉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36-36,共1页
湖南省湘西州司法局蒋志钊在《关于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调研报告——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一文对湘西州社区矫正工作困境做了较为扎实的调研.
关键词 社区矫正工作 调研报告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司法局 湘西州 湖南省
下载PDF
社区矫正的空间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柳玉祥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3-8,共6页
受误解轻刑主义理念和强调社区矫正教育矫治功能的影响,社区矫正实践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社区矫正空间管理密切关联的社区矫正惩罚功能,这对社区矫正立法精神、法律措施的贯彻实施带来了一定影响。对社区矫正法律文本和实践工作进... 受误解轻刑主义理念和强调社区矫正教育矫治功能的影响,社区矫正实践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社区矫正空间管理密切关联的社区矫正惩罚功能,这对社区矫正立法精神、法律措施的贯彻实施带来了一定影响。对社区矫正法律文本和实践工作进行“空间”解读可知,社区矫正的空间是地理空间、社会空间、规范空间和虚拟空间四种不同空间的叠加、交融、互动构成的复合空间结构。建议全面把握社区矫正的空间意义,通过增强社区矫正空间管理意识、完善社区矫正空间权力体系、发挥社区矫正社会空间修复作用、强化社区矫正虚拟空间管理等措施,提升新社区矫正监管矫治工作整体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空间管理 法律地理学
下载PDF
假释犯回归社会的困境与帮扶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海娟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16-24,共9页
假释犯在假释后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往往遭遇适应不良、被排斥频繁和资源不足等困境,原因来自假释犯的自我否定、社区矫正机构的过度监管和社会公众的群体偏见等阻碍因素。为了促进假释犯顺利回归社会,应注重其社区矫正期间的帮困扶助,以... 假释犯在假释后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往往遭遇适应不良、被排斥频繁和资源不足等困境,原因来自假释犯的自我否定、社区矫正机构的过度监管和社会公众的群体偏见等阻碍因素。为了促进假释犯顺利回归社会,应注重其社区矫正期间的帮困扶助,以重要性、迫切性和假释犯自身具体情况为基础,通过就业与创业扶持解决其物质需求,恢复社会联结;通过恢复家庭成员关系、社区矫正官的尊重和社工的关爱等提供情感支持,弱化其再犯动机;通过维护和保护合法权益,避免其成为弱势群体、边缘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释犯 回归社会 困境 帮扶
下载PDF
对社区矫正对象自我矫正意识的思考
9
作者 魏斌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58-62,共5页
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规范化,制度性设计日趋完善,相比之下,对社区矫正活动中的人的关注则显不足。从实践中来看,社区矫正对象入矫时认识不足、目标不清,自我矫正的意识不强,使外部环境导致的矫正工作事倍功半,最终的社区矫正工作效... 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规范化,制度性设计日趋完善,相比之下,对社区矫正活动中的人的关注则显不足。从实践中来看,社区矫正对象入矫时认识不足、目标不清,自我矫正的意识不强,使外部环境导致的矫正工作事倍功半,最终的社区矫正工作效果不佳。为此,社区矫正机构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树立自我矫正意识,对于激发社区矫正对象主观能动性,促进社区矫正对象的自我成长,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对象 自我矫正意识 教育矫正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施行后劳动教育的运用与地方探索——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经验为例
10
作者 郭宏斌 李清宇 柯柏奇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45-52,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后,原“双八”管理中每月8小时的强制性公益劳动不再被强调,取而代之的是第42条对公益活动的弹性规定。活动而非强制性的劳动、基于特长而非一刀切的变化使矫正力量本就不足的基层司法所,在没有了惩戒...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后,原“双八”管理中每月8小时的强制性公益劳动不再被强调,取而代之的是第42条对公益活动的弹性规定。活动而非强制性的劳动、基于特长而非一刀切的变化使矫正力量本就不足的基层司法所,在没有了惩戒手段后陷入了“执行难”的困境。理解公益属性的劳动教育在“塑心塑行”的社区矫正中具有的新时代意涵,对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可能蕴含的风险进行盘点,认为目前的组织风险、活动风险以及接受风险均比较集中地指向基层司法所,多主体协同也呈现出游离态与碎片化的现实困境。无精力投入、无公益活动场景、无平台支持、无整合的资源成了制约社区矫正劳动教育开展的关键性障碍。文章通过对屯溪区开展的社区矫正公益活动实践进行调查,在对风险与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益活动项目库及依托现有平台开展公益活动的解决方案,并对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化解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以期为劳动教育的操作性丰富与提升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劳动教育 实施风险 公益活动
下载PDF
中国社区矫正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主要基于与俄罗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强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38-47,共10页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需要尽快建立县级以上的社区矫正机构,确定执法人员编制,保证社区矫正的正常运作。县级司法局仅靠内部调剂来解决机构编制或依靠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难以提高工作效率。俄罗斯打破行政区划设置专门的...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需要尽快建立县级以上的社区矫正机构,确定执法人员编制,保证社区矫正的正常运作。县级司法局仅靠内部调剂来解决机构编制或依靠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难以提高工作效率。俄罗斯打破行政区划设置专门的刑事执行检查处作为社区刑罚执行机构,执法人员是警察身份,值得借鉴。当前中国仅靠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的改革探索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困难很大,建议司法部依据法律和中央决定的要求做好机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通过对监狱、戒毒、县级司法局工作的通盘考虑,在不增编或减编的前提下,尽快推动建机构定编制,建立专门的而不是借调的社区刑罚执行民警队伍,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区矫正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指示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机构设置 编制 执法队伍 人民警察
下载PDF
试论社区矫正工作中矫正方案的制定
12
作者 吴志强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48-53,共6页
当前司法所工作人员因专业知识欠缺,制定的社区矫正方案内容相似、方法单一,缺乏有效性,直接影响了社区矫正的效果。矫正方案的制定,应首先做好社区矫正对象资料的收集、问题的评估等重点环节,通过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制定方案,有效提... 当前司法所工作人员因专业知识欠缺,制定的社区矫正方案内容相似、方法单一,缺乏有效性,直接影响了社区矫正的效果。矫正方案的制定,应首先做好社区矫正对象资料的收集、问题的评估等重点环节,通过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制定方案,有效提高个别化矫正的效果和矫正质量,切实降低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对象 矫正方案 监督 教育
下载PDF
社区矫正面临的困难及其解决对策——以S省X县为例
13
作者 陈远明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59-65,共7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实施,社区矫正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了。社区矫正是新形势下刑事执行政策的制度创新与发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区矫正对象不断增加,社区矫正面临社区矫正对象分散,教育难以...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实施,社区矫正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了。社区矫正是新形势下刑事执行政策的制度创新与发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区矫正对象不断增加,社区矫正面临社区矫正对象分散,教育难以规范、统一且针对性不强,社区矫正对象考核难,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足,社区矫正经费紧张,劳动矫正风险较大等困难。可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强化管控,科学考核;教育矫正,攻心治本;社会协作,整体推进;物质保障,固本强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分类教育 社会协作
下载PDF
社区矫正对象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完善路径
14
作者 沈玉忠 韩芳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32-39,共8页
作为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社区矫正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困扶助,如何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现实中的困难,直接关系到社区矫正对象能否顺利回归社会以及社区矫正工作的成效性。社区矫正对象养老保险制度问题作为保证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 作为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社区矫正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困扶助,如何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现实中的困难,直接关系到社区矫正对象能否顺利回归社会以及社区矫正工作的成效性。社区矫正对象养老保险制度问题作为保证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重视。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模糊规定,使得社区矫正对象的养老保险制度处于不确定状态。为此,在对现有的社区矫正对象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坚持以“需要为本”理念为指导,切实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切实解决好社区矫正对象的养老问题,以使之更好地复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帮困扶助 养老保险 需要为本 复归社会
下载PDF
目标差异下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的评估行为分析
15
作者 金越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54-61,共8页
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是落实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的重要举措,对所购买服务进行有效的评估有助于推动矫正项目的优化与深入。但社区矫正机构、社会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分别作为服务的购买方、承接方、消费方因各自角色的目标差异导致了... 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是落实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的重要举措,对所购买服务进行有效的评估有助于推动矫正项目的优化与深入。但社区矫正机构、社会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分别作为服务的购买方、承接方、消费方因各自角色的目标差异导致了在评估过程中调适出不同的行为表现,从而影响了评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 目标差异 行为调适 全周期管理
下载PDF
社区矫正制约监督体系建设的思考
16
作者 徐祖华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3期45-49,共5页
社区矫正是重要的刑事执行活动,涉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社区矫正机构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分析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加强社区矫正制约监督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较为... 社区矫正是重要的刑事执行活动,涉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社区矫正机构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分析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加强社区矫正制约监督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较为全面直观地反映和践行改革完善侦查权、审判权、检察权、执行权相互制约体制机制的现代化、法治化建设要求,对于助力提升深化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制约 监督 体系
下载PDF
社区矫正对象再犯风险评估表制作探索
17
作者 陈良亚 林明 赵文萍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34-43,共10页
社会调查评估是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决定罪犯是否适用社区矫正的重要程序。目前社会调查评估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如社区矫正对象再犯风险评估表不完善。制作社区矫正对象再犯风险评估表要求科学规范,需对被评估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犯罪... 社会调查评估是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决定罪犯是否适用社区矫正的重要程序。目前社会调查评估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如社区矫正对象再犯风险评估表不完善。制作社区矫正对象再犯风险评估表要求科学规范,需对被评估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犯罪情况、家庭情况、社会交往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通过数学统计方法筛选出相关因子,继而赋予相应分值制成。再犯风险评估表能为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及执行机关提供科学的评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对象 再犯风险评估表 量表制作
下载PDF
贺函
18
作者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4-5,共2页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你校12月8日《关于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我校创办〈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的报告》收悉。首先,对你校成功获批创办全国首家社区矫正专业期刊表示热烈祝贺!社区矫正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立...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你校12月8日《关于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我校创办〈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的报告》收悉。首先,对你校成功获批创办全国首家社区矫正专业期刊表示热烈祝贺!社区矫正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监禁刑事执行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体制改革 社区矫正 刑事执行制度 国家新闻出版署 非监禁 我国基本国情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下载PDF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写在北京市监狱戒毒民警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二十周年之际
19
作者 夏荻楸(摘编)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17-17,共1页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刘克志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写在北京市监狱戒毒民警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二十周年之际》一文中指出,北京市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狱戒毒民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北京市作为社区...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刘克志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写在北京市监狱戒毒民警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二十周年之际》一文中指出,北京市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狱戒毒民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北京市作为社区矫正先行先试的试点城市,建立了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为主,社区工作者及社区矫正协管员为辅,吸收社会各界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三级社区矫正组织网络(市、区、街道乡镇),建立了由监狱戒毒民警、司法助理员、专业司法社工和社区矫正志愿者组成的“3+X”的社区矫正队伍,开展法治化、科学化、人性化、个别化的日常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区矫正工作效果,为降低重新犯罪率、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赢得了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行政部门 司法助理员 社区矫正 重新犯罪率 监狱管理局 不忘初心 北京市监狱 司法社工
下载PDF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融入基层治理——以浙江实践为例
20
作者 彭磊 张增富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18-24,共7页
“枫桥经验”无论是在治理目标、治理主体还是治理基础等方面,都与社区矫正重要实践一脉相通。浙江省社区矫正系统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新、安、广、快、实”五字诀,持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
关键词 “枫桥经验” 社区矫正 基层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