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30709被引量105915H指数56
《统计与决策》是由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统计与决策》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期刊,《统计与决策》杂志在面向高校、面向科研、面向学术的探索中,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2-6487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2-1009/C
  • 出版周期半月刊
共找到30,7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潜力测度
1
作者 袁元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38,共7页
文章利用2001-2020年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数据,分析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的互补性,并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进口层面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粮食贸易潜力及其制约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与共建“... 文章利用2001-2020年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数据,分析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的互补性,并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进口层面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粮食贸易潜力及其制约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粮食贸易上具有互补性。进一步的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进口贸易效率较低,但潜力巨大;贸易国双方的人口规模、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对粮食进口贸易潜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经济规模、地理距离和经济差距则具有抑制作用。从阻碍粮食进口贸易潜力提升的非效率因素来看,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政府效率和贸易自由度的提升,以及文化距离的缩短都能够抑制贸易非效率,促进粮食进口贸易潜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粮食贸易 贸易互补性 贸易潜力 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原文传递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
2
作者 王周伟 黄静怡 吴虹仪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57,共5页
文章采用系统性风险指数(SRISK)测算银行系统性风险,并构建MS-VECM模型,验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非线性动态调整机制及其结构变化。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着... 文章采用系统性风险指数(SRISK)测算银行系统性风险,并构建MS-VECM模型,验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非线性动态调整机制及其结构变化。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相互作用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误差修正作用;该长期均衡及其锚定调整下的短期误差修正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制结构变化;收敛、稳定与扩张三个区制状态都具有非对称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国际资本流动 银行系统性风险 MS-VECM模型 SRISK
下载PDF
中国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
3
作者 袁春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赋能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选取200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使用纵向拉开档次法、等距离划分法及TOPSI...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赋能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选取200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使用纵向拉开档次法、等距离划分法及TOPSIS模型对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显示:2005—2021年我国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增速显著,生态经济取得较大发展成效;分维度来看,生态发展效益指数最高,生态投资次之,生态产出再次,生态环境水平增速相对缓慢。据此提出加大生态经济投资力度、提高生态经济产出效率、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方式、强化生态效益发展根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水平 高质量发展 等距离划分法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统一市场建设、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
4
作者 兰静 刘大勇 弓媛媛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支持。文章采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作用机制上... 随着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支持。文章采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显著影响统一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分割指数在数字经济对区域收入水平的影响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其他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在空间影响机制上,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数字经济对本地区共同富裕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统一市场 市场分割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可及性与受益性视角
5
作者 宋佳莹 郭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5,共5页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应从反映供给维度的可及性与反映受益维度的受益性视角进行测度。文章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受益性进行测度,进而分析2015—2020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从整体层面来看,基本公...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应从反映供给维度的可及性与反映受益维度的受益性视角进行测度。文章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受益性进行测度,进而分析2015—2020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从整体层面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与受益性呈递增趋势,且区域间差距逐步缩小;但从地区层面来看,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与受益性相对落后;从全国层面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对落后;能够反映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的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均在逐渐缩小,这一趋势也存在地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可及性 受益性 均等化
原文传递
政府数字治理、营商环境与城市创新
6
作者 孙萍 胡珍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167,共6页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果、作用机理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营商环境与创新产出均具有正向促进作...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果、作用机理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营商环境与创新产出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数字治理可以通过营商环境的间接作用对城市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考虑空间效应后,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却不显著,表明目前政府数字治理对城市创新发展的正向溢出效应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字治理 营商环境 城市创新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7
作者 师应来 赵一帆 肖烯岚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不可忽略的重点话题。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个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不可忽略的重点话题。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个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莫兰指数分析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整体上已实现协调发展,但各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空间集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科技创新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下载PDF
模型平均辅助抽样估计方法研究
8
作者 陈茜儒 贺建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41,共7页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维度高是辅助变量的重要特征,会在超总体模型建模过程中带来模型的不确定性问题,导致单一模型辅助抽样估计精度降低。为此,文章将模型平均方法引入模型辅助抽样估计的框架中。首先,在线性超总体模型下,结合模型平均方...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维度高是辅助变量的重要特征,会在超总体模型建模过程中带来模型的不确定性问题,导致单一模型辅助抽样估计精度降低。为此,文章将模型平均方法引入模型辅助抽样估计的框架中。首先,在线性超总体模型下,结合模型平均方法和广义回归估计思想,提出了模型平均辅助抽样估计量;其次,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平均辅助抽样估计优于单一模型辅助抽样估计,尤其是在存在干扰信息时,其估计优势更加明显;最后,用实际数据验证了模型平均辅助抽样估计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样估计 模型平均 模型辅助 辅助信息
下载PDF
世界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的理论比较与实证
9
作者 王金萍 方波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10,共6页
文章参考世界银行2020年发布的《购买力平价与世界经济的规模——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ICP)结果》报告,从理论层面对世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并揭示了人口权重法比定义法更能反映世界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实证研究发... 文章参考世界银行2020年发布的《购买力平价与世界经济的规模——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ICP)结果》报告,从理论层面对世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并揭示了人口权重法比定义法更能反映世界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实证研究发现:1990—2021年世界基尼系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人口权重法世界基尼系数下降速度快于定义法;利用人口权重法,采用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PPP)法人均GDP测算的世界基尼系数在32年间总体上分别下降了0.120和0.132,降幅分别为16.18%和21.96%。基于减贫贡献率思想测算的中国对世界和亚太地区基尼系数下降的年平均贡献率显示,采用汇率法和PPP法人均GDP指标,按人口权重法计算,1990—2021年中国对全球贫富差距缩小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达到91.96%和74.31%;按定义法计算,中国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9%和6.69%。采用PPP法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指标,按人口权重法计算,1990—2021年中国对亚太地区贫富差距缩小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6.75%和64.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基尼系数 定义法 人口权重法 购买力平价法 汇率法
下载PDF
中国中间投入率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发展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张一兵 李善同 唐泽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文章基于1987—2020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中间投入率的演变特征。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模型厘清不同阶段中间投入率变化的主导原因及各因素作用程度,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中间投入率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阶段,技术升级、... 文章基于1987—2020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中间投入率的演变特征。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模型厘清不同阶段中间投入率变化的主导原因及各因素作用程度,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中间投入率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阶段,技术升级、分工细化等“强度效应”与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共同导致中国中间投入率长期持续增长;第二阶段,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动带来的“结构效应”是导致中间投入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分工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中间投入率的变化,不同阶段各因素作用方向和程度并不一致,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中间投入率或与其相关的指标直接与发展效率、发展质量挂钩,而要区分发展阶段、区分时期、区分宏微观综合分析。当前中国中间投入率已经出现转折性变化,进入“倒U”型曲线右侧下降的阶段,需因势利导,推动产业内部和部门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畅通产业之间的联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投入率 结构分解 经济发展 投入产出分析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赋能效应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依铭 郑媛媛 费荣荣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1-16,共6页
文章在构建我国数字经济以及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我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推进路径以及城市特征差异,并考察在不同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下数字经济赋能效应的差异性表现。结果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共同富裕具有... 文章在构建我国数字经济以及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我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推进路径以及城市特征差异,并考察在不同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下数字经济赋能效应的差异性表现。结果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并且在解决样本自选择偏误、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模型、增加稳健标准误后结果依然稳健。(2)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劳动力投入以及科技水平均是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推进路径。(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智慧试点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以及东部地区显著。(4)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共同富裕水平越高,数字经济所发挥的赋能作用也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赋能效应 城市特征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耦合与区域经济增长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利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城市群、产业集群及其耦合关系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地理单元,城市集聚、产业集群、城市群产业集群耦合集聚、全球经济联系为解释变量,以区域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以耦合协调度衡量城市群与产业集群... 城市群、产业集群及其耦合关系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地理单元,城市集聚、产业集群、城市群产业集群耦合集聚、全球经济联系为解释变量,以区域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以耦合协调度衡量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互动水平,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构建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性影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城市群。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系统耦合协调状态下,城市群和产业集群耦合互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性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贡献并不明显,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力度还很欠缺,中原城市群需要持续扩大外商投资规模和提升外商投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群 耦合 集聚
下载PDF
地方产业政策、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正昕 郁俊莉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77,共5页
文章采用地方政府发布的“五年规划”中的政策文本,通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研发补贴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地方产... 文章采用地方政府发布的“五年规划”中的政策文本,通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研发补贴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策略性创新中。与国有企业相比,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研发补贴在地方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产业政策 企业创新 研发补贴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要素市场扭曲影响的实证检验
14
作者 贺子欣 惠宁 付文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10,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中国要素市场扭曲,且该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的改善...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中国要素市场扭曲,且该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的改善作用优于东部地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企业间竞争水平来对要素市场扭曲产生积极影响;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要素市场扭曲的作用存在非线性特征,在财政分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下该作用呈边际效应递减特征,在城乡经济一体化约束下呈边际效应递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市场扭曲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下载PDF
红色旅游政策的演进特征及量化评价
15
作者 宋晓 梁学成 张新成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4-68,共5页
文章选择2004—2020年的141项红色旅游政策,以政策工具框架分析我国红色旅游政策演进特征;构建了由10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PMC指数模型,对10项代表性红色旅游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红色旅游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与国... 文章选择2004—2020年的141项红色旅游政策,以政策工具框架分析我国红色旅游政策演进特征;构建了由10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PMC指数模型,对10项代表性红色旅游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红色旅游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与国家战略和旅游发展战略配合紧密,其演进呈现时代性特征;同时,红色旅游政策工具也呈现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的非均衡特征。所选10项红色旅游政策共分为两个等级——可接受级和优秀级。优秀级政策样本得分较高,政策质量较高,对于可接受级的政策应该充分考虑政策性质、政策时效、政策主体、政策领域、激励约束等多个方面的优化。下一阶段的红色旅游政策制定,可以从整体上、结构上、单项上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政策 演进特征 量化评价 PMC指数模型
下载PDF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动态、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杰 李卫东 +1 位作者 张杰斐 刘文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0-15,共6页
城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划分超大和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三种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组别,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分析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动态、地区... 城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划分超大和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三种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组别,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分析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动态、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结果显示,全国和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稳步提升趋势,但城市之间的绝对差异有所扩大;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均不同程度地减弱,造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的首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全国和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存在收敛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规模等级城市 分布动态 地区差异 收敛性
下载PDF
互联网大数据下消费搜索指数的构建与应用
17
作者 曾洁华 钟若愚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2,共7页
文章结合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的百度指数这一高频互联网大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高频居民消费搜索指数。在此基础上,将高频搜索指数拓展进ADL-MIDAS混频模型,对居民消费情况展开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发现:所构建的消费搜索... 文章结合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的百度指数这一高频互联网大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高频居民消费搜索指数。在此基础上,将高频搜索指数拓展进ADL-MIDAS混频模型,对居民消费情况展开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发现:所构建的消费搜索指数能较好捕捉居民在双十一、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潜在消费行为变动情况,总体上,居民对消费相关事件的网络关注度变化会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显著影响,消费存在显著的耐久效应,收入增长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此外,引入高频消费搜索指数的混频模型,对比基准模型,在多步向前动态预测和实时预测上都呈现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大数据 百度指数 消费指数 混频数据回归 居民消费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建仁 何芳健 陈涛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阶段并呈现一种持续加深态势,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成为当下我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中部地区六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 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阶段并呈现一种持续加深态势,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成为当下我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中部地区六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传导机制上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有效劳动投入、消费支出和城镇化的中介效应,人口老龄化程度能够通过影响居民消费、劳动投入和城镇化来进一步抑制经济的增长。因此,我国应该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养老政策,以加快养老体系的建设、提高人口出生率、促进居民消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尽快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等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中部地区 中介效应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
19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5-58,共4页
文章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6—202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运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了八大综合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及来源,采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法对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6—2020年全国... 文章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6—202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运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了八大综合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及来源,采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法对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6—2020年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均实现显著增长,但具有一定的空间非均衡特征,超变密度是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次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体具有上升空间,在空间溢出效应下具有等级跃迁的潜力,但较难出现跨越式跃迁。应进一步增强农业投入产出效能,强化农业科技文化支撑能力和经济效益产出能力,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主成分分析法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下载PDF
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20
作者 贾耀 刘晓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新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一代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理解、精准把握,将其转化为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制度,不断通过实践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转变... 新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一代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理解、精准把握,将其转化为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制度,不断通过实践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转变为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并取得瞩目成就的最重要原因。因此,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马克思主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实践的深层次融合,是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平稳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代中国经济 马克思主义立场 国际形势 指导思想 精准把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