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小学科学教育》

作品数81被引量10H指数1
本刊以“传播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刊发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成果,推动我国学校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普及衔接联通,服务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办刊宗旨,以中小学全学科教师、科普工作研究者为读者定位,刊发高质量科...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7-375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0-1925/G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总目录(括号内数字,前为期数,后为页码)
1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6期75-80,共6页
下载PDF
小学科学与初中分科课程的衔接研究
2
作者 万勤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5期27-31,共5页
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分科课程的有机衔接尤为重要。虽然目前初中阶段各个分科课程标准的研制已考虑到小学科学和初中分科课程的衔接性,但是在具体课程内容的结构、核心概念的表述、科学思维的内涵和跨学科实践的增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 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分科课程的有机衔接尤为重要。虽然目前初中阶段各个分科课程标准的研制已考虑到小学科学和初中分科课程的衔接性,但是在具体课程内容的结构、核心概念的表述、科学思维的内涵和跨学科实践的增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这些不一致性可能影响到小学科学课程与初中分科课程的有机衔接。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应综合化,宜推广综合科学;小学科学和初中分科在课程标准研制上应体现纵向进阶与横向关联;科学教师关注小初衔接,应加强多学科、综合性教研,提高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课程标准 小初衔接 综合化
下载PDF
基于真实科学认识论特征探索教科书单元教学情境设计
3
作者 马冠中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科书加强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科学教科书的单元教学情境要促使学生参与到具备真实科学认识论特征的探究过程之中,以解释自然现象为认识目标,逐步建构对现象的解释,并持续产生新的研究问题。...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科书加强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科学教科书的单元教学情境要促使学生参与到具备真实科学认识论特征的探究过程之中,以解释自然现象为认识目标,逐步建构对现象的解释,并持续产生新的研究问题。科学教科书应以真实发生的现象为单元教学情境,驱动单元核心概念具体学习内容的逐步展开和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教科书单元教学情境的设计通常包括六个步骤:明确单元核心概念的学习内容和学业要求,识别核心概念能够解释的现象,确定驱动单元学习的自然现象和情境细节,提出单元教学的驱动问题,检查单元教学情境与设计原则的一致性,通过课堂试用收集反馈并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书 单元教学 教学情境 真实科学
下载PDF
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4
作者 王耀村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
浙江省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建设历经30多年的探索,坚持以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通过编制科学教材资源、改进学与教的方式、建立考试评价体系、培养综合科学教师、发挥教研的专业支持等方面的创新实践,破解综合科学课程建设中遇... 浙江省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建设历经30多年的探索,坚持以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通过编制科学教材资源、改进学与教的方式、建立考试评价体系、培养综合科学教师、发挥教研的专业支持等方面的创新实践,破解综合科学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推进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综合科学课程 课程建设
下载PDF
问题解决式项目化学习的路径架构、实施策略及评价标准设计
5
作者 秦真科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6期35-41,共7页
根据活动形式和项目主线的不同,项目化学习可分为主题式进阶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课题研究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四种类型。其中,问题解决式项目化学习具有情境性、挑战性、实践性、创新性、开放性等特点。为有效实施问题解决式项目... 根据活动形式和项目主线的不同,项目化学习可分为主题式进阶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课题研究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四种类型。其中,问题解决式项目化学习具有情境性、挑战性、实践性、创新性、开放性等特点。为有效实施问题解决式项目化学习,教师应精心设计学科知识主线和项目主线的契合点,以真实问题的建模分析为着手点,关注对失效过程的分析和反思,注重学习体验的分享、交流、评价和展望,并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出发设计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 问题解决 评价标准
下载PDF
构建科学教育合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
作者 王伟群 郝京华 朱永新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科学教育对于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新教育实验依据科学是一种以“求真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以“3.3.3科学教育模式”构建科学教育合力,整合学校、社... 科学教育对于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新教育实验依据科学是一种以“求真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以“3.3.3科学教育模式”构建科学教育合力,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以嵌入式、项目式、非项目式三种方式开发科技课程,践行“做中学、读中悟、写中思”三者合一,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3.3.3科学教育模式 构建科学教育合力 求真创新
下载PDF
学校科学课程中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真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是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优化科学课程实施,提高科学学习效果。学校科学课程在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课程目标涣散、课程内容失联、主体参与缺失和课后评价脱节的问题。从课程资源管理的角度... 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是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优化科学课程实施,提高科学学习效果。学校科学课程在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课程目标涣散、课程内容失联、主体参与缺失和课后评价脱节的问题。从课程资源管理的角度看,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目标导向、因地制宜和可持续三个原则。根据社会资源在课程中利用的时机和方式,可以采取三种开发与利用策略,分别是导入式策略、主导式策略和拼图式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源 课程资源 科学课程 科学教育加法
下载PDF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观念”——理解科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的关键
8
作者 严奕峰 丁杰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4期49-57,共9页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目标,要求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构成的“科学观念”,是新课标修订变化的内容,它取代了以往课标中...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目标,要求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构成的“科学观念”,是新课标修订变化的内容,它取代了以往课标中“科学知识”的目标表述。从“科学知识”到“科学观念”,内在要求教学设计理念的变革:一是要建构“学习进阶”或“学程规划”的逻辑理路;二是要洞彻“观念教学”与“概念教学”的辩证关系;三是要创设“真实情境”或“表现性任务”。由此,也预示着教学重心的调整,要让教学成为“创造学习期待”的连续事件,要让教学成为“激发探究实践”的力量源泉,要让教学成为“理解‘学生理解’”的评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观念 科学知识 教学设计理念 核心素养 科学课程标准
下载PDF
以科学探究为抓手 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以“简单机械”单元教学为例
9
作者 夏晓峰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4期76-80,共5页
推理论证能力是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提出观点、获取证据等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科学探究为抓手,通过发现问题、引导猜想,可以培养学生提出观点的能力。在活动探究中收集信息,可以发展获取证据的能力。通过逻辑推理... 推理论证能力是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提出观点、获取证据等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科学探究为抓手,通过发现问题、引导猜想,可以培养学生提出观点的能力。在活动探究中收集信息,可以发展获取证据的能力。通过逻辑推理,可以提升证明观点的能力。通过反思评价,可以发展合理质疑的能力。将推理论证能力嵌入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较好地实现培养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态度 科学探究 推理论证
下载PDF
人教期刊参考文献格式规范
10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1期36-36,共1页
一、普通图书、论文集、会议录、报告等[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1]罗杰斯.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M].潘惠霞,魏婧,杨艳,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 一、普通图书、论文集、会议录、报告等[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1]罗杰斯.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M].潘惠霞,魏婧,杨艳,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文献格式 引文页码 普通图书 西方文明史 会议录 罗杰斯 其他题名信息 主要责任者
下载PDF
学习性评价视角下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评价方案研究--以人教/鄂教版“叩问苍穹”单元为例
11
作者 武欣欣 金娜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6期57-65,共9页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建议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项目研究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当前,较难看到成熟、易操作的项目式学习评价方案。在学习性评价视角下,...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建议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项目研究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当前,较难看到成熟、易操作的项目式学习评价方案。在学习性评价视角下,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可以开发出小学科学基于项目实施过程的项目式学习(process problem-based learning,PPBL)评价框架,建构出评价框架的实施路径。通过PPBL评价框架可以关注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个体和团队在项目中的学习表现;在评价中对接学习目标和项目产品,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产出高质量作品,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性评价 小学科学 基于项目实验过程的项目式学习评价框架 评价方案
下载PDF
人教社《中小学科学教育》正式创刊
12
作者 《中小学科学教育》编辑部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小学科学教育》(双月刊,刊号:CN10-1925/G4)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2024年1月正式创刊。该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欢迎踊跃投稿。
关键词 国家新闻出版署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社 中小学科学教育 投稿 刊号 创刊 正式
下载PDF
为科学教师设计“支持教学实践”的教育性课程材料
13
作者 吴先强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3期48-54,共7页
课程材料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参考依据。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实验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科学教学的难度,因而提升科学课程材料的教学指导性尤为重要。支持教师教学实践的教育性课程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为促进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新... 课程材料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参考依据。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实验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科学教学的难度,因而提升科学课程材料的教学指导性尤为重要。支持教师教学实践的教育性课程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为促进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性课程材料的教育性特征具有突出教学实践要素和支持教学实践过程等功能,可以在教学过程设计、实验活动开展和学生评价实施等方面有效支持教学实践。鉴于此,科学课程材料在设计和编写过程中,可通过提供合理、可见的教学决策指导,突出科学实验的过程要素及其遵循的基本原理,以及使用可以监测学习进程的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来更好地支持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教育性课程材料 教育性特征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14
作者 刘嘉麒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5-16,共2页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奠基工程。做好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必须深化认识,久久为功。这里,我结合自身体会,分享几点思考。一、教育是成人的根本途径我受教育的时间很长,当...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奠基工程。做好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必须深化认识,久久为功。这里,我结合自身体会,分享几点思考。一、教育是成人的根本途径我受教育的时间很长,当了27年的学生。我感觉,小学是基础,中学是关键,大学是提高,研究生是深造。在小学,不打好基础是不行的,而中学则是关键,没有比中学更重要的了。这是我一辈子的体会。中小学教育非常重要,人从少年成长到青年,再到成年,中学阶段承前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奠基工程 中小学教育 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 研究生 中小学科学教育 中学阶段
下载PDF
高质量办好《中小学科学教育》开创中小学科学教育新局面
15
作者 冯云生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3期7-10,共4页
加强科学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基础支撑。鉴于此,高质量办好《中小学科学教育》,对于更好地推动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意义重大。一、深入学习贯... 加强科学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基础支撑。鉴于此,高质量办好《中小学科学教育》,对于更好地推动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意义重大。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站在国家民族兴旺发达、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中小学科学教育 党的教育方针 基础支撑 责任感 习近平同志 紧迫感 使命感
下载PDF
在科学教育中涵养学生的科学家精神 被引量:1
16
作者 荆鹏 吕立杰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1-17,共7页
在科学教育中涵养学生的科学家精神,既是纵深推进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号召的实践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相关政策文本是涵养科学家精神的根本依据和行动指南。科学教育... 在科学教育中涵养学生的科学家精神,既是纵深推进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号召的实践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相关政策文本是涵养科学家精神的根本依据和行动指南。科学教育在目标、内容、过程三个方面蕴含着涵养学生科学家精神的内源性理据,但在实践中存在以下现实困境:衔接程度欠佳,涵养内容浮于浅表;融入形式单调,涵养载体有待创新;参与主体单一,育人合力尚未形成。可以从三个方面生成融通路径:厘定“融点”,紧扣课程知识内容;丰盈“融法”,探索创新教学方式;重视“融效”,优化支撑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 科学教育 科学课程 价值观 基础教育
下载PDF
《中小学科学教育》稿件格式要求
17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稿件要求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须立论新颖、论证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精炼,注重原创。在格式上满足以下要求:一、题目使用黑体、二号字,应简洁明了,准确凝练,一般不超过20字,非必要不加副标题。
关键词 稿件格式要求 中小学科学教育 副标题 简洁明了 实践性 理论性
下载PDF
构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联盟的战略考量——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路径探索
18
作者 张晓彬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5期12-15,共4页
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存在力量分散、症结不清、抓手不强、效果不明、支撑不足等系列问题。为抢抓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教育部牵头组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联盟,旨在打破条线、区域等壁垒限制,凝聚各方工作合力,高... 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存在力量分散、症结不清、抓手不强、效果不明、支撑不足等系列问题。为抢抓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教育部牵头组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联盟,旨在打破条线、区域等壁垒限制,凝聚各方工作合力,高位推进政策落地,促进合作交流,推进共建共享,实现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增效、加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科学教育 工作联盟 协同推进 高质量育人
下载PDF
有机化学的探索之旅与科学教育思考——吴养洁院士访谈录
19
作者 吴养洁 张一鸣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5期4-7,共4页
吴养洁院士长期从事物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大环化学以及有机合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培养了丁奎岭院士、常俊标院士等杰出科学家,为我国化学事业输送了大批领军人才。为此,《中小学科学... 吴养洁院士长期从事物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大环化学以及有机合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培养了丁奎岭院士、常俊标院士等杰出科学家,为我国化学事业输送了大批领军人才。为此,《中小学科学教育》特别专访了吴养洁院士,请他分享自己数十年来从事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工作的思考和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育思考 物理有机化学 有机合成化学 教书育人 吴养洁 领军人才 金属有机化学
下载PDF
同绘科普蓝图 共谋创新发展--“科学与中国”科普工作座谈会综述
20
作者 袁梦飞 彭晴晴 +1 位作者 马强 周德进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6期72-74,共3页
2024年7月2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一周年之际,由“科学与中国”组委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研究支撑中心承办的“科学与中国”科普工作座谈会在京举办。会议总结回顾一年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2024年7月2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一周年之际,由“科学与中国”组委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研究支撑中心承办的“科学与中国”科普工作座谈会在京举办。会议总结回顾一年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情况,交流和部署“科学与中国”下一步工作,推动学部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两院院士、“科学与中国”组委会成员单位、地方科协、院士联络处代表和部分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领域专家学者70余人到会交流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科协 中国科学院学部 科普工作 科学普及 组委会成员 交流研讨 科学与中国 院士专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