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北大核心

作品数20597被引量92916H指数60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是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院药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主要介绍国内外医院药学创新性成果、药学先进技术、临床合理用药、中西药制剂、医院调剂、医院...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1-5213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2-1204/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共找到20,5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达托霉素血药浓度的可行性考察
1
作者 肖俊辉 周玉生 +1 位作者 李卓 吴广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建立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中间柱拦截技术测定达托霉素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样品通过一维色谱柱Aston SRC(4.6 mm×50 mm,5μm)初步分离后,被中间柱ASTON-PLI(20 mm×4.6 mm,3μm)截取到二维色谱柱Aston SCB(4.6 mm×... 目的:建立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中间柱拦截技术测定达托霉素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样品通过一维色谱柱Aston SRC(4.6 mm×50 mm,5μm)初步分离后,被中间柱ASTON-PLI(20 mm×4.6 mm,3μm)截取到二维色谱柱Aston SCB(4.6 mm×250 mm,5μm)进行二次分离;一维流动相为LC1移动相,流速:0.6 mL·min^(-1)。二维流动相为LC2移动相,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温度40°C,进样量200μL。结果:达托霉素在1.00~40.0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最低检测限为0.03μg·mL^(-1),绝对回收率为99.2%~101.9%,日间、日内RSD均小于5.94%。结论:该方法新颖,自动化程度高,样本检测简单快速、准确稳定,适用于临床达托霉素血药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 达托霉素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疑似诱导严重血小板减少症1例
2
作者 邵鑫 郭冬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4,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79岁。2022年12月21日(d0)因“间断意识障碍1年余,加重伴气促6 h”入住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脑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入院前对症规律服药,针对脑梗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 1病例资料患者,女,79岁。2022年12月21日(d0)因“间断意识障碍1年余,加重伴气促6 h”入住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脑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入院前对症规律服药,针对脑梗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4年余。2 d前在养老院出现发热,有痰无法咳出。入院时检测新冠核酸阳性,与SARS-CoV-2的接触史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友好医院 意识障碍 脑梗 抗血小板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 利托那韦 规律服药 病例资料
原文传递
加拿大药师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及对我国医院药师继续教育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洋 丁明 谢金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4-689,共6页
目的:研究加拿大药师继续教育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为我国医院药师继续教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加拿大药学继续教育委员会官网、相关政府网站,获取加拿大药师继续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及监管方式等主要内容。结果:在继续教育模式方面,... 目的:研究加拿大药师继续教育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为我国医院药师继续教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加拿大药学继续教育委员会官网、相关政府网站,获取加拿大药师继续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及监管方式等主要内容。结果:在继续教育模式方面,加拿大药师继续教育以药师持续职业发展模式为主,注重药师个人管理能力的培养,鼓励药师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在继续教育课程管理方面,由加拿大药学继续教育委员会对课程提供商和课程进行统一认证,具体课程体系完善、学习方式多样、收费合理。在继续教育监管方面,由各省药师监管机构制定监管计划,保障药师继续教育的有效实施。结论:根据我国医院药师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建议我国构建药师继续教育认证体系,统一规范继续教育管理;以学习档案为核心,强化药师自主学习;增加实践课程占比,强化医院药师实践性操作;健全医院药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提升药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药师 课程 认证管理 加拿大
原文传递
苦参总碱对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增殖影响的体外观察研究
4
作者 曾桢 陶址 +3 位作者 朱思敏 吕涛 张蕾 廖秦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914-1919,共6页
目的:研究苦参总碱对女性下生殖道几种常见致病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通过琼脂板稀释法制备菌板,检测不同浓度... 目的:研究苦参总碱对女性下生殖道几种常见致病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通过琼脂板稀释法制备菌板,检测不同浓度苦参总碱对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和共聚焦显微成像检测苦参总碱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成像法观察苦参总碱对生物膜形成和菌落形态的影响。结果:苦参总碱对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MIC分别为16,32,32 mg·mL-1。苦参总碱质量浓度1 mg·mL-1时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程度呈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对生物膜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同时,电镜下亦可见随着苦参总碱浓度的升高,白假丝酵母菌不仅生物膜形成受到抑制,且菌丝形成受到阻断,菌落中菌丝变短、菌丝间连接变疏松。结论:苦参总碱(16,32,32 mg·mL-1)对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阻断酵母-菌丝二相性转换,对进一步探索苦参总碱治疗阴道炎,减少复发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总碱 无乳链球菌 粪肠球菌 白假丝酵母菌 体外培养 最小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口服外摆药智能添加系统在我院单剂量分包工作中的应用
5
作者 喻晔 夏璇 +5 位作者 李力 周洪波 李明明 徐宝丽 邓延菲 游如旭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口服外摆药智能添加系统串联自动分包核对机(ATC-MDM)调剂模式在住院药房的使用情况,探讨并完善“智慧药房”的运营模式。方法:分析现有模式的不足,创新应用口服外摆药智能添加系统,并优化储存药盒存量及存放位置,实现一... 目的:通过分析口服外摆药智能添加系统串联自动分包核对机(ATC-MDM)调剂模式在住院药房的使用情况,探讨并完善“智慧药房”的运营模式。方法:分析现有模式的不足,创新应用口服外摆药智能添加系统,并优化储存药盒存量及存放位置,实现一台智能药车兼容两台分包机,分析使用前后的工作效率提升情况。结果:与人工外摆比较,外摆智能添加系统外摆非整粒药品的工作效率提升了27.39%~44.20%,同时有助于药品效期及库存等精细化管理。结论:ATC-MDM与口服外摆药智能添加系统相结合,可有效提升药房工作效率及质量,促进药师工作向药学技术服务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药房 单剂量分包 口服外摆药智能添加系统 精细化管理
原文传递
射干和川射干清热解毒活性成分研究现状与思路
6
作者 熊豪 高萌 +3 位作者 杨元丰 郭文慧 朱文杰 杨武亮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583,共8页
射干和川射干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中国药典》中记载两味药的功效主治相同,但其植物基原、药材与饮片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却完全不同。该文通过对射干和川射干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射干和川射干的清热解毒(抗炎)药效物质基础... 射干和川射干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中国药典》中记载两味药的功效主治相同,但其植物基原、药材与饮片质量控制指标成分却完全不同。该文通过对射干和川射干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射干和川射干的清热解毒(抗炎)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并揭示为何两味中药的功效主治基本相同却一直被单列记载的科学内涵,为建立射干和川射干的客观评价的质量标准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 川射干 清热解毒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滇南美登木总生物碱超声提取工艺
7
作者 方晓玥 李竹君 +2 位作者 张雨心 房辉 方振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筛选出滇南美登木中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优条件。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以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和乙醇的体积分数5个因素对超声提取滇南美登木中总生物碱的影响... 目的:筛选出滇南美登木中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优条件。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以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和乙醇的体积分数5个因素对超声提取滇南美登木中总生物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滇南美登木中总生物碱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4%,提取功率457 W,提取时间42 min,提取次数为3次,液料比为20∶1 (mL·g^(-1))。验证试验测得最佳条件时总生物碱含量为(2.77±0.02) mg·g^(-1)(n=3,RSD=0.72%),与模型预测值结果接近。结论:本研究提取工艺简单,工艺参数可靠,提取效果良好,为滇南美登木中总生物碱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思路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美登木 超声提取 总生物碱 酸性染料比色法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水飞蓟宾调控NF-κB通路和NLRP3炎症小体改善脂多糖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2
8
作者 魏秋红 刘晓月 +1 位作者 王一丁 高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ilybin,S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TRL)、模型组(LPS)和水飞蓟宾给药组(LPS+SB)。LPS+SB组连续5 d灌胃给药(每日100 mg...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ilybin,S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TRL)、模型组(LPS)和水飞蓟宾给药组(LPS+SB)。LPS+SB组连续5 d灌胃给药(每日100 mg·kg^(-1)),其他组采用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同步处理,第5天时LPS组与LPS+SB组灌胃给药2 h后腹腔注射LPS(10 mg·kg^(-1)),CTRL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同步处理,8 h后经腹主动脉取血并收集肾脏组织;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肌酐和尿素氮指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B能够明显降低血清和组织中TNF-α和IL-6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改善大鼠肾脏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性损伤;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B可以抑制LPS所致NLRP3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和NF-κB通路的激活。结论:SB可有效改善LPS所致大鼠肾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以及调控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脓毒症 肾损伤 NF-ΚB信号通路 NLRP3炎症小体
原文传递
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火麻仁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心悦 冯美期 +2 位作者 谢媛媛 邹忠杰 龚梦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589-2594,共6页
目的:利用经典指标结合核磁共振氢谱(^(1)-NMR)代谢组学技术对火麻仁油干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火麻仁油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通过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盐... 目的:利用经典指标结合核磁共振氢谱(^(1)-NMR)代谢组学技术对火麻仁油干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火麻仁油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通过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 DSS)水溶液建立UC模型;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测;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火麻仁油对与UC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的干预作用。结果:火麻仁油能显著降低DAI评分并改善结肠细胞损伤;火麻仁油对UC大鼠的血清和尿液代谢紊乱产生有效干预,并分别有效回调14种和9种与UC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火麻仁油干预大鼠UC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肠道菌群代谢、一碳代谢和嘧啶代谢有关,本研究为火麻仁油治疗UC的进一步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仁油 溃疡性结肠炎 代谢组学 1H-NMR
原文传递
中国11家肿瘤专科医院2017-2020年国家重点监控药品使用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滕雪 金瑶 +2 位作者 钟璐 刘朦朦 董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根据2017-2020年中国11家肿瘤专科医院国家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分析中国肿瘤患者应用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的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17-2020年中国11家肿瘤专科医院肿瘤患者使用国... 目的:根据2017-2020年中国11家肿瘤专科医院国家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分析中国肿瘤患者应用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的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17-2020年中国11家肿瘤专科医院肿瘤患者使用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的数据,对药品剂型、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17-2020年间,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肿瘤患者数占全部患者数的比例及重点监控药品金额占全部用药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重点监控药品使用量及用药金额变化较大。2017-2019年重点监控药品的DDDs排名基本稳定,2020年发生了较大变化,排名变化较大的品种为神经节苷脂、转化糖电解质及前列地尔等。大部分重点监控药品药物的DDC值逐年下降,DDC值增高的药物为依达拉奉。2017-2019年各重点监控药品的B/A值位于0.8~1.2的共10种,占总药物种类的58.8%,2020年B/A值位于0.8~1.2的共13种,占总药物种类的86.7%。结论:肿瘤患者中,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量和使用金额逐年下降,用药金额与频次同步性有所提高。2020年各项指标明显变化,提示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管控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继续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药品排序比
原文传递
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促进mitoKATP开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一帆 赵睿婷 +3 位作者 周菊 赵晓楠 田野 袁恒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315-2319,2352,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delayed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NDLIP)促进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_(ATP))开放,发挥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 目的:探讨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delayed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NDLIP)促进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_(ATP))开放,发挥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R组、NDLIP组和NDLIP+5-HD组,每组12只。缺血1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行为评分,TTC染色法测量脑梗死面积。提取缺血皮层线粒体,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呼吸链复合体Ⅰ、Ⅱ及Ⅳ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大脑皮层中Bax、Bcl-2和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NDLIP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NDLIP可对抗脑缺血I/R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NDLIP组缺血皮层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幅度较小,线粒体复合体活性明显提高,Bax/Bcl-2比值与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NDLIP可改善I/R后脑组织线粒体功能,抑制I/R后线粒体相关凋亡通路。mitoK_(ATP)抑制剂5-HD可减弱甚至抵消以上保护作用。结论:NDLIP可能通过促进mitoK_(ATP)开放而减轻大鼠脑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原文传递
1例尼达尼布软胶囊经喂食管给药的病例分析
12
作者 陈艳梅 卜一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963-1965,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危重症患者口服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尼达尼布经喂食管给药病例,探讨充液软胶囊药物经喂食管给药方案。结果:尼达尼布软胶囊给药方法建议用注射器吸取药液后注入喂食管,用至少15 mL无菌水冲...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危重症患者口服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尼达尼布经喂食管给药病例,探讨充液软胶囊药物经喂食管给药方案。结果:尼达尼布软胶囊给药方法建议用注射器吸取药液后注入喂食管,用至少15 mL无菌水冲洗管路。若患者同时使用肠内营养制剂,建议将肠内营养持续给予方式改为间断给药。结论:临床药师在ICU药物治疗中通过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实施,协助医护人员制订安全合理的口服药物给药方案,提高药物应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达尼布 喂食管给药 临床药师
原文传递
加强监督与技术指导,促进PIVAS规范化建设——《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系列解读(一)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峻 吴迪 吴永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969-1973,共5页
为加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监督指导工作,推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落实,对《指南》中PIVAS监督指导的机制建立及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从而帮助各省级卫生健康行... 为加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监督指导工作,推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落实,对《指南》中PIVAS监督指导的机制建立及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从而帮助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专家、各医疗机构及其PIVAS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共同促进PIVAS规范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监督指导 预审评估
原文传递
基于7-羟基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的大剂量化疗骨肉瘤患者肝功能损伤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焱 方策 +5 位作者 孟祥晖 陈昭琳 张善堂 苏丹 沈爱宗 唐丽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040-2045,共6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代谢产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MTX)血药浓度监测在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HD-MTX)的骨肉瘤患者肝功能损伤预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患者不同时间点MTX及7-OHMTX血药浓度,收集患者相...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代谢产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MTX)血药浓度监测在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HD-MTX)的骨肉瘤患者肝功能损伤预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患者不同时间点MTX及7-OHMTX血药浓度,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利用SPSS 22.0软件,考察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体表面积、MTX剂量以及化疗后不同时间点MTX血药浓度、7-OHMTX血药浓度、7-OHMTX/MTX浓度比值与化疗所致急性肝功能损伤相关性。结果:在不干涉原治疗方案的情况下,有24例患者47例次行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数据纳入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引起的急性中重度肝功能损伤与7-OHMTX_(5 h)、7-OHMTX_(12 h)、7-OHMTX_(24 h)、7-OHMTX_(48 h)、7-OHMTX/MTX_(5 h)、7-OHMTX/MTX_(12 h)、7-OHMTX/MTX_(24 h)、7-OHMTX/MTX_(48 h)这8个指标正相关(P<0.05);经过标准方案解救治疗的骨肉瘤患者,急性肝功能损伤与延迟排泄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MTX化疗剂量及7-OHMTX血药浓度分别纳入5,12,24,48 h这4个时间点的回归方程,与中重度肝功能损伤呈正相关(P<0.01),肝功能损伤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5,0.861,0.780,0.789。结论:高剂量的MTX、高浓度7-OHMTX是HD-MTX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5,12,24,48 h)7-OHMTX浓度,均可以较好地预测中重度肝功能损伤。在其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MTX剂量每增加1 g·m^(-2),肝功能损伤风险增加2倍左右,7-OHMTX_(5 h)、7-OHMTX_(12 h)、7-OHMTX_(24 h)、7-OHMTX_(48 h)每增加1μmol·L^(-1),肝功能损伤风险分别增加1.070,1.058,1.131,1.866倍。5 h预测模型预警时间最早,12 h预测模型为最佳模型,7-OHMTX血药浓度5,12,24,48 h肝功能损伤预警值分别为20.36,33.37,4.54,0.47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7-羟基甲氨蝶呤 骨肉瘤 肝功能损伤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致肝功能损伤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思邈 刘晓 +4 位作者 宫珺 田硕涵 马凌云 周颖 崔一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82-1084,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2020年4月16日因“左侧臀部疼痛1年余,确诊多发性骨髓瘤1年”入院。2019年4月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先后行6周期RV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化疗,期间肝功能未见异常。2019年11月回输自体外周血造血干... 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2020年4月16日因“左侧臀部疼痛1年余,确诊多发性骨髓瘤1年”入院。2019年4月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先后行6周期RV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化疗,期间肝功能未见异常。2019年11月回输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为评估病情拟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入院。患者既往血吸虫感染史40年,无肝炎、结核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出生于新疆、久居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雷妥尤单抗 转氨酶升高 多发性骨髓瘤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ACEI/ARB类药物用于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一项系统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茵茵 张竞文 +1 位作者 赵紫楠 金鹏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31-1339,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用于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各大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中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 目的:系统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用于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各大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中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确定纳入的原始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临床研究,涉及13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结局指标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RR=0.50,95%CI(0.37,0.67),P<0.00001]低于ACEI/ARB组,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改善显效率[RR=1.67,95%CI(1.34,2.07),P<0.01]和总有效率[RR=1.16,95%CI(1.07,1.25),P<0.00001]高于ACEI/ARB组,有效率[RR=0.79,95%CI(0.64,0.98),P=0.04]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心血管相关死亡率[OR=0.51,95%CI(0.21,1.23),P=0.13]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症状性低血压、高血钾和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有效,与ACEI/ARB类药物相比,该药可进一步降低该类患者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PK/PD模型结合蒙特卡洛模拟评价3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延长输注给药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应嘉 叶淑芳 +2 位作者 梁美芳 骆楚君 欧阳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应用PK/PD模型结合蒙特卡洛模拟评价3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延长输注给药方案。方法:收集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8∶1)、美罗培南的药敏报告,制订3种抗菌药物的3 h延长... 目的:应用PK/PD模型结合蒙特卡洛模拟评价3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延长输注给药方案。方法:收集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8∶1)、美罗培南的药敏报告,制订3种抗菌药物的3 h延长输注及两步法延长输注共12种给药方案,根据各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参数,应用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 MCS)计算3种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10 000例感染患者的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 PTA)及累积反应分数(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 CFR),对各延长输注给药方案进行评价及临床验证。结果:临床标本共分离出296株铜绿假单胞菌,经MCS模拟3种抗菌药物所有延长输注给药方案的CFR均小于90%,CFR最高的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2.25 g/0.5 h+2.25 g/3 h q6h给药方案(88.10%);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美罗培南比头孢他啶对MIC中介的铜绿假单胞菌有更高的PTA及CFR,其中美罗培南1 g/0.5 h+1 g/3 h q8h给药方案对MIC=8μg·mL;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仍有一定的PTA(60.21%);临床病例验证与MCS结果相仿。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中介/耐药率较高,针对MIC中介以上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择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或美罗培南,通过增加给药剂量、频次并使用两步法延长输注给药方式优化抗感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模拟 PK/PD模型 铜绿假单胞菌 两步法 延长给药
原文传递
基于FAERS数据库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一线治疗口服药物不良事件的挖掘与分析
18
作者 方琼彤 吴新荣 +3 位作者 张美容 利程 陈奕伸 罗文基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366-2372,共7页
目的: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RRMS)一线治疗口服药物芬戈莫德、特立氟胺、富马酸二甲酯和西尼莫德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AE)报告进行分析,挖掘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目的: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RRMS)一线治疗口服药物芬戈莫德、特立氟胺、富马酸二甲酯和西尼莫德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AE)报告进行分析,挖掘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风险信号,对比其差异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比值失衡法对报告系统收录的4种RRMS一线治疗药物的AE报告进行信号挖掘。结果:检索到芬戈莫德AE报告55 634份,特立氟胺21 533份,富马酸二甲酯74 501份,西尼莫德4 018份,女性多于男性;主要上报国家是美国;发生严重AE的结局占10.78%~16.25%。4种目标药物均累及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复发、头痛和步态障碍等。另外,芬戈莫德出现脂溢性角化病、皮肤血管瘤和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风险信号;特立氟胺出现膀胱疾病、肌肉无力和腹泻等信号、富马酸二甲酯需关注胃病、核磁共振成像异常和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信号;西尼莫德出现黄斑水肿、心率下降和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信号。结论:ADR风险信号与累及系统基本与说明书一致,证明研究的可靠性。RRMS一线治疗口服药物的风险信号有所差异,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性化症 芬戈莫德 特立氟胺 富马酸二甲酯 西尼莫德 不良反应信号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门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对全因住院时长和住院药品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甦 高灵灵 +4 位作者 马文瑶 王春光 崔晓辉 刘彤 闫素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488-1493,共6页
目的:研究门诊老年人使用潜在不适当用药(PIM)对患者全因住院时长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医保数据库2016年7-9月数据。纳入的患者年龄≥65岁,应用Beers Criteria 2015版识别PIM。暴露PIM的定义为在3个月内被处方至少一... 目的:研究门诊老年人使用潜在不适当用药(PIM)对患者全因住院时长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医保数据库2016年7-9月数据。纳入的患者年龄≥65岁,应用Beers Criteria 2015版识别PIM。暴露PIM的定义为在3个月内被处方至少一个PIM。结局事件定义为患者在暴露于PIM或非PIM 14 d后(≥14 d)发生住院。通过门诊数据中患者ID匹配住院数据的患者ID,抓取发生住院的患者信息,计算这些患者的住院时长和住院药品费用。结果:研究共纳入506 214位患者,中位年龄74岁(范围65~105岁),50.10%为女性。门诊老年人服用PIM后发生住院的患者共5 200人(1.03%)。服用PIM=0,PIM=1,PIM=2、PIM≥3后住院天数分别10.00 d(7.00,14.00),11.00 d(7.00,15.00),11.00 d(8.00,14.00)和11.00 d(7.00,1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PIM=0,PIM=1,PIM=2,PIM≥3后住院费用分别13 488.42元(8 926.00,20 914.36),14 325.67元(9 484.81,22 626.31),14 201.07元(9 274.79,21 673.86)和14 214.64元(9 716.09,22 098.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经多因素分析后,PIM暴露数量与住院时长和住院费用无相关性(P>0.05);年龄≥75岁、胆碱能评分(ARS)≥2、糖尿病、就诊次数5~8次可增加住院时长(P<0.05);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3分、二级医院就诊、就诊次数5~8次、药品使用种类数5~9种增加住院药品费用(P<0.05)。结论经多因素校正后,本研究发现门诊老年患者暴露于不同数量PIM不增加住院时长和住院药品费用,为评估PIM对住院医疗资源的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 老年 多重用药 保险 住院 时长 药品费用
原文传递
基于7-OHMTX血药浓度监测初步构建大剂量化疗延迟排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焱 倪伟建 +4 位作者 陈昭琳 唐丽琴 沈爱宗 施依茹 王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6-892,共7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代谢产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MTX)血药浓度监测在成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HD-MTX)延迟排泄预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进行HD-MTX治疗的137例次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代谢产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MTX)血药浓度监测在成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HD-MTX)延迟排泄预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进行HD-MTX治疗的137例次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相关信息,利用SPSS 25.0软件,分析MTX延迟排泄与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疾病种类、体质指数)、MTX化疗的输液时长、用药剂量、给药前血液学、肝肾功能指标(WBC、HB、PLT、N、ALT、AST、Ccr、BUN)、血药浓度相关性,并建立延迟排泄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44 h或68 h 7-OHMTX血药浓度、7-OHMTX/MTX血药浓度比值、诊断、输液时长、化疗前AST值等与延迟排泄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延迟排泄仅与7-OHMTX44 h血药浓度(P<0.001)或7-OHMTX68 h血药浓度(P=0.001)呈正相关,与7-OHMTX/MTX44 h或7-OHMTX/MTX68h血药浓度比值(P<0.001)呈负相关,44 h/68 h延迟排泄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值分别为0.949/0.962。结论:高浓度7-OHMTX、低比值7-OHMTX/MTX是MTX化疗延迟排泄的危险因素,通过测定44 h或68 h 7-OHMTX浓度及其与MTX比值,均可以较好地预测MTX排泄延迟,44 h预测模型较68 h预测模型可以提前24 h预警,便于临床及时调整亚叶酸钙(CF)解救方案,更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7-羟基甲氨蝶呤 延迟排泄 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