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桥梁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4254被引量22045H指数45
《桥梁建设》创刊于1971年,现由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杂志社出版。《桥梁建设》主要报道和交流我国桥梁工作者在科研、设计、施工及监理等方面...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3-472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2-1191/U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254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钢底板组合梁滑移效应研究
1
作者 刘世忠 毛亚娜 +2 位作者 马驰 徐浩 贡保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4,共8页
为了解剪切变形、剪力滞效应及滑移效应对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钢底板组合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能量变分原理,推导该类组合梁的总挠度、界面滑移量及正应力解析解。以某等截面简支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正交异性钢底板组合梁为背景,通过... 为了解剪切变形、剪力滞效应及滑移效应对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钢底板组合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能量变分原理,推导该类组合梁的总挠度、界面滑移量及正应力解析解。以某等截面简支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正交异性钢底板组合梁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关键截面总挠度、界面滑移量及混凝土顶板横向正应力。结果表明: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组合梁的总挠度、界面滑移量和横向正应力的解析解与实测值及有限元解吻合良好;由于附加弯矩的存在,剪切变形及界面滑移效应对组合梁总挠度的影响均不能忽略;组合梁的总挠度和界面滑移量随剪力钉抗剪刚度的增大不断减小,但减小的趋势逐渐放缓。施工设计时,可将剪力钉的抗剪刚度控制在挠度变化趋于平缓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钢底板组合梁 滑移效应 能量变分原理 界面滑移量 挠度 理论分析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双开孔钢板连接件横向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小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93,共7页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双开孔钢板连接件的横向抗弯性能,以地约科1号大桥(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分析波形钢腹板与混凝土顶板双开孔钢板连接件(简称“T-PBL连接件”)在横向弯矩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及抗弯性能。以穿孔钢筋直径为变...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双开孔钢板连接件的横向抗弯性能,以地约科1号大桥(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分析波形钢腹板与混凝土顶板双开孔钢板连接件(简称“T-PBL连接件”)在横向弯矩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及抗弯性能。以穿孔钢筋直径为变量,设计了3个试件,进行横向抗弯静力试验,并将试验值与现行《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技术标准》(CJJ/T 272-2017)中的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穿孔钢筋直径对T-PBL连接件试件破坏形态影响较小,在横向弯矩作用下试件的破坏形态均为受拉侧底部混凝土拉裂,同时受拉侧混凝土与钢翼缘板发生较大的剥离;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屈服阶段;增大穿孔钢筋直径可以提高T-PBL连接件试件横向抗弯承载力,现行行业标准中对于T-PBL连接件的横向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较为保守,尤其对于大直径的穿孔钢筋试件,其安全储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 双开孔钢板连接件 破坏模式 荷载~位移曲线 横向抗弯性能 静力试验
下载PDF
水下无现浇封底混凝土钢-混组合吊箱围堰施工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宁晓冬 杨晨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广东佛山龙翔大桥主航道桥为(118+2×202+93)m连续梁桥,主墩均采用圆端形承台(尺寸为39.25 m×17.5 m×5.0 m)。3号、4号主墩位于水中,均采用无现浇封底混凝土的钢-混组合吊箱围堰施工,围堰主体结构为混凝土底板-钢板桩壁... 广东佛山龙翔大桥主航道桥为(118+2×202+93)m连续梁桥,主墩均采用圆端形承台(尺寸为39.25 m×17.5 m×5.0 m)。3号、4号主墩位于水中,均采用无现浇封底混凝土的钢-混组合吊箱围堰施工,围堰主体结构为混凝土底板-钢板桩壁体组合。在围堰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底板及钢壁体在加工场内分块加工并运输至墩位,逐块吊装拼接,减小了施工吊重;钢壁体与混凝土底板采用无嵌固方式进行耦合连接,通过止推块及拉杆的双向限位实现了壁体与底板的耦合及密封;采用智能连续同步千斤顶系统进行围堰下放,解决了下放过程中混凝土底板的开裂问题;通过自闭式软管浇筑少量混凝土封堵护筒环缝,实现了围堰底部密封;利用壁体-底板耦合系统的快速拆除技术,实现了无需水下作业的壁体快速化拆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圆端形承台 无封底钢-混组合围堰 装配化施工 基础施工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1年度《世界桥梁》
4
作者 《世界桥梁》编辑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83,共1页
《世界桥梁》是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网入网期刊、万方... 《世界桥梁》是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网入网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数字化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 核心学术期刊 世界桥梁 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下载PDF
风荷载及随机车流联合作用下粘滞阻尼器的减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勇 荆国强 +2 位作者 吴肖波 张路 宋腾腾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5,共7页
为选取风荷载及随机车流联合作用下合适的粘滞阻尼器参数,以温州市七都大桥为背景,基于变参数阻尼器的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系统,建立大桥有限元模型,研究风荷载、特定车载、风荷载及随机车流联合作用下不同参数粘滞阻尼器的减振效果。... 为选取风荷载及随机车流联合作用下合适的粘滞阻尼器参数,以温州市七都大桥为背景,基于变参数阻尼器的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系统,建立大桥有限元模型,研究风荷载、特定车载、风荷载及随机车流联合作用下不同参数粘滞阻尼器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风荷载下粘滞阻尼器对梁端、塔顶等部位纵向位移减振效率随速度指数α增大而减小,随阻尼系数C增大而增大,对塔梁间纵向相对位移减振效果最显著;特定车载下梁端纵向位移减振效率随速度指数α增大而增大,随阻尼系数C增大而减小,而塔顶纵向位移、塔梁间纵向相对位移随速度指数α增大而减小、随阻尼系数C增大而增大;风荷载及随机车流联合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对梁端纵向位移的减振效率随速度指数α减小而增大,随阻尼系数C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减振效果及经济性,确定温州市七都大桥粘滞阻尼器优化阻尼系数C为1500 kN·(m/s)-α、速度指数α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风-车-桥耦合系统 粘滞阻尼器 减振效果 优化设计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根式基础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余竹 殷永高 杜宪亭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7,共5页
为了解根式基础主体结构及根键的承载能力,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36×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依托,针对S10号墩的根式基础开展静载试验。分别采用自平衡法和堆载法测定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和桩身侧摩阻力,根据测得的各土... 为了解根式基础主体结构及根键的承载能力,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36×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依托,针对S10号墩的根式基础开展静载试验。分别采用自平衡法和堆载法测定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和桩身侧摩阻力,根据测得的各土层摩阻力计算根键所承担的荷载,并将试验结果与《根式基础技术规程》(DB34/T2157-2014)中的简化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平衡法测得的单桩总承载力为28146kN,其中根键承担5265kN;堆载法测得的桩身侧摩阻力为15200kN,其中根键承担4895kN;根键承担了较大部分的承载力,能大幅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试验测得的单桩总承载力、桩身侧摩阻力和根键承载力均远大于根据规范简化公式计算的值,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根式基础 根键 承载力 静载试验 自平衡法 堆载法
下载PDF
南沙大桥吊索阻尼减振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波 吴肖波 汪正兴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15-120,共6页
南沙大桥过江通道包括坭洲水道桥(主跨1688m)和大沙水道桥(主跨1200m)2座双塔钢箱梁悬索桥,该桥吊索均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钢丝标准抗拉强度不小于1770MPa),与索夹、钢箱梁采用销铰式连接,最长吊索长184.6m。在该桥施工期间,吊索出现... 南沙大桥过江通道包括坭洲水道桥(主跨1688m)和大沙水道桥(主跨1200m)2座双塔钢箱梁悬索桥,该桥吊索均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钢丝标准抗拉强度不小于1770MPa),与索夹、钢箱梁采用销铰式连接,最长吊索长184.6m。在该桥施工期间,吊索出现了复杂的风致振动问题,为了抑制吊索的振动,采用了外置摆式杠杆阻尼器(利用防护栏杆支撑)、冲击质量阻尼器(安装在双吊索中间)和摆锤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安装在单根吊索上)3种阻尼器。为了验证3种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对3种阻尼器的结构及减振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3种阻尼器的现场减振测试,实测减振效果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吊索 风致振动 摆式杠杆阻尼器 冲击质量阻尼器 摆锤式调谐质量阻尼器 减振技术
下载PDF
钢桁梁桥大悬臂状态顶推启动瞬态动力效应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华旭刚 曹利景 +1 位作者 王钰 陈政清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2,共5页
为研究钢桁梁桥大悬臂状态顶推过程中的顶推启动瞬态效应及风荷载对施工的影响,以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钢桁梁顶推施工为背景进行分析。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该桥顶推状态有限元模型,在分析顶推启动瞬态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动力效... 为研究钢桁梁桥大悬臂状态顶推过程中的顶推启动瞬态效应及风荷载对施工的影响,以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钢桁梁顶推施工为背景进行分析。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该桥顶推状态有限元模型,在分析顶推启动瞬态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动力效应分析方法,将顶推启动瞬间静、动摩擦力的差值转化为钢桁梁的水平等效加速度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构在大悬臂工况下由顶推启动所引起的瞬态冲击效应、考虑风荷载的冲击效应及阻尼比对冲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考虑顶推启动状态时,冲击效应随悬臂跨度的增加有减小趋势;在静风荷载联合作用下,顶推启动瞬态冲击效应随悬臂跨度的增加而增加;阻尼比对顶推启动瞬态冲击效应影响不明显;顶推启动的瞬态冲击效应及风荷载不可忽略,需针对不同跨径选取合适的冲击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梁桥 顶推施工 大悬臂状态 瞬态冲击效应 冲击系数 风荷载 阻尼比
下载PDF
钢箱梁斜拉桥主梁翘梁事故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龙刚 杨岳华 +1 位作者 朱伟庆 刘永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某主桥跨径为(135+110)m的独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在钢箱梁拼焊完毕、自桥塔向两侧依次张拉斜拉索至边索时,突发主梁翘起事故。为分析事故原因,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多因素组合分析法研究各种温度作用对主梁翘起... 某主桥跨径为(135+110)m的独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在钢箱梁拼焊完毕、自桥塔向两侧依次张拉斜拉索至边索时,突发主梁翘起事故。为分析事故原因,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多因素组合分析法研究各种温度作用对主梁翘起事故的影响。结果表明:导致斜拉桥主梁翘梁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主梁拼焊工艺(拼焊时依次焊接底板、腹板和顶板)导致钢箱梁焊接温差达-33.3℃,并在钢箱梁内形成长期的温度次内力。因此,考虑该焊接温差,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制定了调索方案,通过调整两侧斜拉索索力使主梁回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箱梁 有限元法 温度作用 体系温差 焊接温差 事故分析和处理
下载PDF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北东口水道桥两孔连做节段拼装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光兴 李朝红 +1 位作者 梁亮 支墨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5-110,共6页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FPZQ-4标段北东口水道桥铁路箱梁采用节段预制、造桥机拼装施工。为缩短架梁施工工期,针对铁路箱梁施工,提出了利用两孔连做造桥机进行节段拼装的施工方案,即在造桥机上设置前、后2个工作跨,使造桥机一次过孔,同时...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FPZQ-4标段北东口水道桥铁路箱梁采用节段预制、造桥机拼装施工。为缩短架梁施工工期,针对铁路箱梁施工,提出了利用两孔连做造桥机进行节段拼装的施工方案,即在造桥机上设置前、后2个工作跨,使造桥机一次过孔,同时拼装2孔桥梁。两孔连做造桥机采用下承式结构,由主梁、下托梁、托轮系统、前(后)支腿和提梁龙门吊等部分组成。在节段拼装施工过程中,通过托轮系统垂直倒换技术,克服了公路墩身预留钢筋对托轮系统倒换的不利影响;通过架梁、过孔2种不同工作状态下造桥机主梁的简支、连续体系转换技术,使前、后跨箱梁的线形调整相互独立;采用移动前、后托轮系统支撑位置的变跨技术,实现了40m、64m不等跨桥梁的架设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 造桥机 两孔连做 节段拼装 桥梁施工
下载PDF
全飘浮体系斜拉桥斜置阻尼约束体系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可 汪正兴 +2 位作者 王胜斌 曹光伦 王波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6,共5页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主桥为主跨806m双塔四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为了改善其纵、横向抗震性能,提出斜置阻尼约束体系,并给出斜置阻尼约束体系的参数设计流程。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斜置阻尼...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主桥为主跨806m双塔四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为了改善其纵、横向抗震性能,提出斜置阻尼约束体系,并给出斜置阻尼约束体系的参数设计流程。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斜置阻尼器的参数,并分析该桥在塔梁横桥向自由、铰接及设置斜置阻尼约束体系3种不同约束体系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采用斜置阻尼约束体系后,该桥的塔梁相对位移、塔底剪力和塔底弯矩均大幅降低,斜置粘滞阻尼约束体系对桥梁纵、横向地震响应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全飘浮体系 抗震性能 粘滞阻尼器 斜置阻尼器 阻尼参数 地震响应
下载PDF
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非通航孔钢桁梁架设技术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季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非通航孔(6~10号墩)采用4×94.5m连续钢桁梁结构,连续钢桁梁采用双片主桁结构,主桁中心距14.0m、桁高13.0m、节间距13.5m,共28个节间,主桁弦杆采用焊接整体节点,上、下弦杆在节点外采用高强度螺栓拼接。通过... 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非通航孔(6~10号墩)采用4×94.5m连续钢桁梁结构,连续钢桁梁采用双片主桁结构,主桁中心距14.0m、桁高13.0m、节间距13.5m,共28个节间,主桁弦杆采用焊接整体节点,上、下弦杆在节点外采用高强度螺栓拼接。通过对钢桁梁架设方法研究,并结合工程特点及现场情况,该桥非通航孔钢桁梁采用WD70型全回转架梁吊机散拼法安装,在10号墩后方(公安侧)设置架梁拼装支架,自10号墩向6号墩方向逐节间、逐孔架设钢桁梁。其中,9号至10号墩间钢桁梁采用膺架法拼装;8号至9号墩间钢桁梁采用半悬臂拼装架设法拼装;6~8号墩间钢桁梁采用全悬臂拼装法拼装。该桥钢桁梁于2015年9月1日完成,架设过程质量安全可控,架设后钢桁梁线形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钢桁梁 整体节点 膺架法 悬臂拼装法 临时支架 桥梁施工
下载PDF
铁路钢桁梁斜拉桥单悬臂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何旭辉 刘立亚 +1 位作者 邹云峰 杨贤康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分析单悬臂施工方法相对于双悬臂施工方法对铁路钢桁梁斜拉桥施工过程和最终成桥状态的影响,以南广铁路郁江特大桥[(36+96+228+96+36)m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为背景,基于影响矩阵原理,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 为分析单悬臂施工方法相对于双悬臂施工方法对铁路钢桁梁斜拉桥施工过程和最终成桥状态的影响,以南广铁路郁江特大桥[(36+96+228+96+36)m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为背景,基于影响矩阵原理,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别对2种施工方法下该桥斜拉索索力和各施工阶段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并以索力控制为主进行施工监控。结果表明:2种施工方法下,虽然施工过程中斜拉索索力与各施工阶段受力状态有所差异,但通过调整斜拉索初张力及施工控制,采用单悬臂施工方法可以达到与双悬臂施工同样的目标成桥状态,且塔梁受力状态均能满足要求;该桥最终实测索力与目标索力误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斜拉桥 钢桁梁 有限元法 单悬臂施工 双悬臂施工 索力 施工控制
下载PDF
钢桥面板重焊修复后残余应力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永 吴冲 钱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为研究重焊修复大尺寸钢桥面板上RD裂缝(纵肋与盖板接头处贯穿桥面板的裂缝)对桥面板结构性能的影响,选取国内桥梁工程中早期较常用的12mm钢桥面板进行分析。采用ANSYS对重焊过程进行模拟,引入子结构算法分析钢桥面板重焊后的残余应力,... 为研究重焊修复大尺寸钢桥面板上RD裂缝(纵肋与盖板接头处贯穿桥面板的裂缝)对桥面板结构性能的影响,选取国内桥梁工程中早期较常用的12mm钢桥面板进行分析。采用ANSYS对重焊过程进行模拟,引入子结构算法分析钢桥面板重焊后的残余应力,并建立重焊工艺参数与残余应力场的关系。结果表明:重焊修复钢桥面板上的RD裂缝时,残余拉应力峰值接近材料的屈服强度,焊缝区纵向残余拉应力区域宽度接近原始焊缝残余拉应力区域宽度的4倍;焊趾处纵向残余应力随开坡口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开坡口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与开坡口长度、开坡口角度之间均满足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板 RD裂缝 重焊修复 残余应力 参数分析 子结构算法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七都大桥北汊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磊 李亮亮 王晓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08,共6页
七都大桥北汊桥主桥采用双塔中央索面半飘浮体系结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58+102+360+102+58)m。主梁采用单箱三室钢-混凝土箱形结合梁(在桥塔处为分离箱梁,两侧设置闭口钢箱结合梁过渡段);桥塔采用独柱混凝土塔,高118.6m,采用圆形及圆... 七都大桥北汊桥主桥采用双塔中央索面半飘浮体系结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58+102+360+102+58)m。主梁采用单箱三室钢-混凝土箱形结合梁(在桥塔处为分离箱梁,两侧设置闭口钢箱结合梁过渡段);桥塔采用独柱混凝土塔,高118.6m,采用圆形及圆端形截面,设置曲线形牛腿;桥塔锚固区采用三腹板钢锚梁与钢牛腿的组合结构,钢锚梁腹板与锚板形成锚箱,钢牛腿预埋壁板内侧设置开孔板连接件与焊钉加强与塔壁的连接;辅助墩采用"腰鼓形"结构;斜拉索采用φ7mm镀锌平行钢丝束;塔墩基础采用群桩。为保证结构耐久性,对混凝土配合比、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外加剂和辅掺材料、结构涂装等提出明确要求,在主梁和索塔锚固区设置除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结合梁 箱形梁 桥塔 索塔锚固区 钢锚梁 结构设计 耐久性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拱桥强健性设计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宝春 范冰辉 +2 位作者 余印根 吴庆雄 黄冀卓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93,共6页
为解决中、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桥面系强健性不足的问题,从概念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角度提出强健性设计的要点。总结结构强健性的概念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按严重程度将拱桥断索事故分为三级,据此提出吊杆不破断、桥面系在吊杆破断时... 为解决中、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桥面系强健性不足的问题,从概念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角度提出强健性设计的要点。总结结构强健性的概念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按严重程度将拱桥断索事故分为三级,据此提出吊杆不破断、桥面系在吊杆破断时不落梁的强健性设计要求。基于强健性将不同结构的桥面系分为五类,在此基础上对桥梁主结构的强健性设计提出建议:对于吊杆,应进行强健性设计对应的破坏安全极限状态设计计算;对于第四类桥面系,其加劲纵梁需要具备足够的刚度与承载力;对于刚架系杆拱,应加强系杆的强健性设计,并应使下部结构具有足够的抗水平推力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钢管混凝土结构 桥面系 吊杆 主拱 强健性设计 破坏安全极限状态
下载PDF
一种新疲劳模型在疲劳寿命评估中的应用
17
作者 勾红叶 蒲黔辉 +1 位作者 施洲 秦世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66,共6页
针对Miner准则在进行疲劳寿命评估时,忽略荷载次序效应而导致评估结果不可靠的情况,引入基于次序定律的新损伤识别指数Di,提出一种新疲劳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加载历程,等级i下的循环数ni引起的损伤取决于之前的加载。为了解新疲劳模型的... 针对Miner准则在进行疲劳寿命评估时,忽略荷载次序效应而导致评估结果不可靠的情况,引入基于次序定律的新损伤识别指数Di,提出一种新疲劳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加载历程,等级i下的循环数ni引起的损伤取决于之前的加载。为了解新疲劳模型的评估效果,考查了2个Whler曲线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加载情况下新疲劳模型预测结果、文献数据、Miner准则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新疲劳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及文献数据符合较好,Miner准则预测结果偏大。使用基于次序定律的新疲劳模型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疲劳寿命,很好地指导结构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模型 次序定律 损伤识别指数 Miner准则 疲劳寿命评估
下载PDF
福平铁路闽江特大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清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7,共5页
福平铁路闽江特大桥主桥采用(110+198+11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采用C60混凝土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三向预应力体系,为适应主梁产生的徐变变形,在箱梁内预留体外预应力钢束张拉条件;主墩采用双薄壁墩与主梁固结,基础采用16根2... 福平铁路闽江特大桥主桥采用(110+198+11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采用C60混凝土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三向预应力体系,为适应主梁产生的徐变变形,在箱梁内预留体外预应力钢束张拉条件;主墩采用双薄壁墩与主梁固结,基础采用16根2.8m钻孔灌注桩;主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合龙顺序为先边跨后中跨。采用BSAS4.32软件对主桥进行结构静力计算,并对3种车型通过桥梁时的车桥耦合动力响应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桥在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刚度、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及列车走行性,列车通过桥梁时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连续刚构 静力分析 动力响应 桥梁设计
下载PDF
局部构造对钢箱梁关键焊缝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扬 刘扬 李爱群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49,共7页
为给车辆荷载作用下钢箱梁的抗疲劳设计提供依据,对钢箱梁局部构造对其关键焊缝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钢箱梁焊缝在单轮移动荷载下的应力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纵向加强桁架对钢箱梁关键焊缝疲劳应力范围和疲劳... 为给车辆荷载作用下钢箱梁的抗疲劳设计提供依据,对钢箱梁局部构造对其关键焊缝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钢箱梁焊缝在单轮移动荷载下的应力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纵向加强桁架对钢箱梁关键焊缝疲劳应力范围和疲劳损伤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纵向加强桁架增大了钢箱梁临近区域顶板的竖向刚度,并改变了其临近焊缝细节的受力状态,这使得纵向加强桁架附近焊缝的疲劳应力和疲劳损伤远小于相同位置无纵向加强桁架的钢箱梁焊缝的值;局部构造差异对钢箱梁桥面关键焊缝疲劳性能的影响明显,在钢箱梁抗疲劳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 局部构造 焊缝 疲劳应力 正交异性钢桥面 纵向加强桁架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沪杭高铁1.68万吨转体拱桥承台设计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景全 张琪峰 +1 位作者 钱桂枫 程飞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05,共7页
为解决沪杭高铁16 800t转体拱桥承台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转体施工群桩承台计算的新方法——锥形面空间拉压杆模型:基于拉压杆构型理论,以承台顶面荷载作用点为中心,将处于不同半径上的桩分组,形成若干构形简单的锥形面空间拉压杆模... 为解决沪杭高铁16 800t转体拱桥承台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转体施工群桩承台计算的新方法——锥形面空间拉压杆模型:基于拉压杆构型理论,以承台顶面荷载作用点为中心,将处于不同半径上的桩分组,形成若干构形简单的锥形面空间拉压杆模型。根据桩基反力随承台相对变化的一般规律,推导了不同锥形面之间荷载分配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承台破坏模式及承载能力预测的方法。将该计算方法与4个缩尺比例为1∶10的九桩钢筋混凝土承台模型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沪杭高铁大吨位转体拱桥承台设计,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构形简单、计算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且计算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 拱桥 转体施工 群桩承台 锥形面空间拉压杆模型 设计计算 计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