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锰业》

作品数3629被引量5683H指数25
《中国锰业》杂志创刊于1983年。办刊宗旨是大力倡导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国锰业的发展。是我国锰行业第一家以推广锰矿地质、采矿、选矿、冶金、化工、材料和相关行业的先进技术及交流生产实践经验为特色的面...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湖南特种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2-433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3-1128/TD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3,629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西部雀儿山-措交玛花岗岩体放射性地球物理特征及下一步找矿方向
1
作者 范永宏 杨航 +3 位作者 刘志鹏 解波 孙泽轩 候学文 《中国锰业》 2024年第1期84-94,共11页
以义敦岛弧北部雀儿山-措交玛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开展了1∶25万~1∶5万地质调查、地面伽马能谱面积测量、综合地质物探剖面测量,探槽编录以及剥土编录工作。取得以下认识:大致了解了区内主要地层(岩性)放射性元素含量背景值及其... 以义敦岛弧北部雀儿山-措交玛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开展了1∶25万~1∶5万地质调查、地面伽马能谱面积测量、综合地质物探剖面测量,探槽编录以及剥土编录工作。取得以下认识:大致了解了区内主要地层(岩性)放射性元素含量背景值及其分布规律,初步确定了雀儿山和银多地区2片铀成矿有利地段。其中,雀儿山地区放射性高场集中分布于雀儿山构造蚀变带及其外围,与北北西向断裂构造走向相吻合,热液蚀变发育;银多地区放射性高场集中分布于银多铀矿点及其外围,其展布方向与北西-南东向达郎松沟断裂走向相吻合,受构造热液活动控制,为区内下一步铀矿勘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儿山-措交玛花岗岩体 放射性特征 铀矿
下载PDF
基于Ventsim的矿井通风动力优化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彭斌 肖利民 +2 位作者 黄斌 陈良均 潘冬 《中国锰业》 2023年第3期46-51,56,共7页
为有效地解决矿井通风系统中通风动力问题导致井下通风效果不佳的问题,调查分析了矿山通风系统中通风动力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以及通风动力系统影响因素,并总结提出了一系列通风动力系统优化方法。研究以某矿为实例,通过对该矿进行通风... 为有效地解决矿井通风系统中通风动力问题导致井下通风效果不佳的问题,调查分析了矿山通风系统中通风动力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以及通风动力系统影响因素,并总结提出了一系列通风动力系统优化方法。研究以某矿为实例,通过对该矿进行通风系统调查测定诊断,发现该矿存在主扇效率低、受自然风压影响等一系列通风动力问题。针对该矿井的现状建立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模型,并运用Ventsim软件和通风动力优化理论对该矿山通风动力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降低了矿井的摩擦风阻,控制了自然风压,增加了主扇回风量,且有效地解决了矿山1#箕斗井井筒冬季结冰、副井井底起雾和副井反风的问题,有效地改善了井下通风条件,保障了井下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条件 通风动力 共性分析 自然风压 优化研究
下载PDF
X射线智能选矿在碳酸锰选矿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冠汉 李志新 +3 位作者 黄旭初 张丽云 吴茜梅 黄珠蕾 《中国锰业》 2023年第2期83-86,共4页
碳酸锰矿地下开采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废石,废石混入太多,会影响碳酸锰选别效果,增加选矿成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利用X射线智能选矿设备可在粒度较粗和粒级范围较宽的情况下将原矿石中的废石有效去除,能达到提高碳酸锰矿品位,... 碳酸锰矿地下开采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废石,废石混入太多,会影响碳酸锰选别效果,增加选矿成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利用X射线智能选矿设备可在粒度较粗和粒级范围较宽的情况下将原矿石中的废石有效去除,能达到提高碳酸锰矿品位,实现“早收多收、能丢早丢”和降低后续加工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锰原矿石 X射线智能选矿设备 矿石品位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锰桃中铌含量
4
作者 杨凤明 黄忠 +4 位作者 卢燕 黄慧 陈宏强 邓丽丽 黄炳龙 《中国锰业》 2023年第1期74-76,共3页
试验采用盐酸溶解样品,选择Nb 316.340 nm为分析谱线,采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锰桃中铌含量的方法。铌的质量浓度在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试验采用盐酸溶解样品,选择Nb 316.340 nm为分析谱线,采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锰桃中铌含量的方法。铌的质量浓度在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1,方法检出限为0.015 6μg/g。按照试验方法应用于锰桃中铌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不大于3.52%,回收率为98.0%~103.5%,且与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桃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下载PDF
一种进口氧化锰矿焙烧还原与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邹廷信 聂程 +1 位作者 毛拥军 张茂 《中国锰业》 2022年第2期33-36,64,共5页
通过对进口氧化锰矿中锰矿物的形态特点分析,进行了该矿马弗炉焙烧还原工艺条件试验研究,合适的马弗炉焙烧还原条件为:还原剂烟煤配比12%,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60 min。焙烧矿在液固比9∶1、硫酸浓度为120 g/L、搅拌速度450 r/min的... 通过对进口氧化锰矿中锰矿物的形态特点分析,进行了该矿马弗炉焙烧还原工艺条件试验研究,合适的马弗炉焙烧还原条件为:还原剂烟煤配比12%,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60 min。焙烧矿在液固比9∶1、硫酸浓度为120 g/L、搅拌速度450 r/min的条件下浸出60 min,取得锰浸出率97.13%的良好指标。在马弗炉焙烧还原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小型回转窑连续焙烧还原扩大试验,取得锰浸出率96.59%的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氧化锰矿 还原焙烧 马弗炉 小型回转窑 硫酸浸出
下载PDF
湖南临武舜珑玉矿物组成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治华 曾少乾 +4 位作者 叶鹏 秦毅 陈昊 朱桂军 彭君 《中国锰业》 2022年第5期37-41,共5页
湖南省临武县舜珑玉是一种以硬水铝石矿物为主要成分的新玉种。对它的矿物组成及成因进行研究,是地质找矿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技术支撑。采用偏反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测试舜珑玉的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依据成因矿物学中矿物的结构标型特... 湖南省临武县舜珑玉是一种以硬水铝石矿物为主要成分的新玉种。对它的矿物组成及成因进行研究,是地质找矿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技术支撑。采用偏反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测试舜珑玉的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依据成因矿物学中矿物的结构标型特征理论确定舜珑玉的成因类型,根据组成矿物的相互交代和穿插关系确定矿物的演化顺序。研究结果表明:舜珑玉主要矿物成分为硬水铝石,次要矿物为刚玉、黄玉和绢云母,变晶结构和交代结构发育。舜珑玉是含铝薄层受岩浆作用发生热接触变质和热液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后期有硬水铝石热液充填。矿物演化顺序为:早期沉积硬水铝石→硬水铝石、刚玉→硬水铝石、黄玉→脉状分布硬水铝石→绢云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舜珑玉 矿物组成 成因分析 分析测试 湖南临武
下载PDF
一次成井技术在大新锰矿溜井施工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段志伟 梁桂龙 +4 位作者 覃亲喜 肖体群 黄福宁 徐金荣 陈艳 《中国锰业》 2022年第2期92-96,共5页
为解决普通法掘进天井、溜井、切割井存在的安全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一次成井技术被提出并逐步推广应用。借鉴国内一次成井技术的相关经验,以大新锰矿掘进出矿溜井为例,开展溜井一次成井技术试验工作,验证了一次成井技术... 为解决普通法掘进天井、溜井、切割井存在的安全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一次成井技术被提出并逐步推广应用。借鉴国内一次成井技术的相关经验,以大新锰矿掘进出矿溜井为例,开展溜井一次成井技术试验工作,验证了一次成井技术具有风险低、工序简单、劳动强度低等优点,总结一次成井技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新锰矿 一次成井 分段爆破 天(溜)井
下载PDF
锰矿石中锰含量测定方法确认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力 彭君 +2 位作者 秦毅 刘立平 田宗平 《中国锰业》 2021年第3期51-55,共5页
锰矿中锰含量的确定是提高锰矿高效利用途径的前提条件,通过原理探讨、量值溯源、条件优化、精密度和准确度验证等研究,确定硝酸铵(或高氯酸)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用于锰矿中锰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为99.20%~100.46%,方法... 锰矿中锰含量的确定是提高锰矿高效利用途径的前提条件,通过原理探讨、量值溯源、条件优化、精密度和准确度验证等研究,确定硝酸铵(或高氯酸)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用于锰矿中锰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为99.20%~100.46%,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37%~1.19%,有证标准物质样品验证测定结果的误差均小于允许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石 测定方法 确认与应用
下载PDF
氧化锰矿浸出液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卢友志 黄远娟 封洁兰 《中国锰业》 2021年第2期1-4,共4页
净化是锰冶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硫酸锰溶液既是锰在湿法冶炼过程中的主要载体也是其他锰产品的中间体,其净化的工艺对后续锰产品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以硫酸锰溶液中主要杂质为视角,从铁钾钠、钙镁、钴镉镍、其他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净化是锰冶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硫酸锰溶液既是锰在湿法冶炼过程中的主要载体也是其他锰产品的中间体,其净化的工艺对后续锰产品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以硫酸锰溶液中主要杂质为视角,从铁钾钠、钙镁、钴镉镍、其他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等五方面,总结了硫酸锰溶液中杂质的净化技术进展,提出了技术改进的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净化 浸出液
下载PDF
东昆仑菜园子沟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升浪 郑才贤 +3 位作者 贾波 张伟 米晓明 卢财 《中国锰业》 2021年第2期24-27,共4页
菜园子沟地区位于纳赤台—驼路沟成矿带,该成矿带地处东昆仑南部,属活动区造山带,成矿期次多,类型复杂。通过近年的工作,在该区1∶5万水系沉积物HS38号综合异常内发现1条锰矿带,圈出锰矿体,主要出露地层为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碳酸盐岩... 菜园子沟地区位于纳赤台—驼路沟成矿带,该成矿带地处东昆仑南部,属活动区造山带,成矿期次多,类型复杂。通过近年的工作,在该区1∶5万水系沉积物HS38号综合异常内发现1条锰矿带,圈出锰矿体,主要出露地层为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碳酸盐岩组及中生代三叠纪洪水川组。在对菜园子沟地区锰矿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分析其地质背景、控矿因素、赋矿层位及含矿岩系等,结合地物化特征综合分析其找矿标志,为该区以后的地质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沉积型 激电异常 找矿标志
下载PDF
《中国锰业》编辑部订单回执
11
《中国锰业》 2020年第3期58-58,共1页
下载PDF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三叠系地层内找岩溶裂隙水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成福 薛建球 《中国锰业》 2020年第5期84-87,共4页
通过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青海某山区三叠系地层内寻找岩溶裂隙水的应用,结合工作区内的地层电性特征,分析了不同电阻率对应的不同地层岩性及溶隙、裂隙发育及富水性情况,从反演剖面上分析岩溶裂隙水的分布范围,总结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通过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青海某山区三叠系地层内寻找岩溶裂隙水的应用,结合工作区内的地层电性特征,分析了不同电阻率对应的不同地层岩性及溶隙、裂隙发育及富水性情况,从反演剖面上分析岩溶裂隙水的分布范围,总结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三叠系地层中找岩溶裂隙水的应用效果,经过钻孔验证,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三叠系地层中找岩溶裂隙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岩溶裂隙水 三叠系 地层
下载PDF
湖南省锰产业“十四五”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13
《中国锰业》 2020年第4期85-85,共1页
为推进湖南省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湖南省部分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湖南省冶金、有色金属(含黄金和稀土)、石化、建材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式启动。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负责湖南省锰产... 为推进湖南省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湖南省部分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湖南省冶金、有色金属(含黄金和稀土)、石化、建材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式启动。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负责湖南省锰产业部分的发展规划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协会 规划编制 建材行业 锰业 原材料工业 科研院所 有色金属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X型正断层交汇处应力分布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14
作者 高喜成 孙同文 +1 位作者 平贵东 高鑫 《中国锰业》 2020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了查明X型正断层夹角变化对应力分布特征及油气运聚的影响,应用FLAC3D软件建立了X型正断层夹角自15(°)至90(°)变化的6种模型,并对其交汇处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断裂交汇部位垂直应力表现为挤压... 为了查明X型正断层夹角变化对应力分布特征及油气运聚的影响,应用FLAC3D软件建立了X型正断层夹角自15(°)至90(°)变化的6种模型,并对其交汇处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断裂交汇部位垂直应力表现为挤压性质的力,不明显受相交角度变化的影响,而水平应力主要为拉张性质的力,当θ大于45(°)后出现挤压应力;断裂交汇部位水平、垂直应力集中程度具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垂直应力大小较水平应力明显大一个数量级,当相交角度为45(°)时,水平、垂直应力集中程度达到最大。应力高集中区能够释放大量应变能,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因此,交角为45(°)的X型正断层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X型正断层 应力分布 接触面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天峻县扎尔马格金多金属矿矿床特征与成矿机理
15
作者 董进生 李升阳 +2 位作者 孙宏亮 罗志忠 张维宽 《中国锰业》 2019年第3期78-80,89,共4页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秦祁昆造山系南祁连弧盆系的拉脊山蛇绿混杂带内,早石炭世臭牛沟组紫红色含岩屑砂岩是区内主要成矿地层;F1断裂处发育镜铁、金矿化体一条,F3断裂处发育铜矿体,是控矿构造;矿化主要受不同期次岩浆热液活动控制,区内铁...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秦祁昆造山系南祁连弧盆系的拉脊山蛇绿混杂带内,早石炭世臭牛沟组紫红色含岩屑砂岩是区内主要成矿地层;F1断裂处发育镜铁、金矿化体一条,F3断裂处发育铜矿体,是控矿构造;矿化主要受不同期次岩浆热液活动控制,区内铁、金矿化成因为热液型,铜矿成因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找矿标志比较明显,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多金属矿 矿床特征 成矿机理
下载PDF
某大型锰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实践(下) 被引量:1
16
作者 詹海青 《中国锰业》 2019年第6期127-131,共5页
中国锰业企业发展的步伐加快,企业规模和管理幅度不断加大,针对锰业企业当前管控存在的问题,介绍实施集团管控信息系统在企业中运用的心得,提出针对锰矿及其深加工企业在管理当中存在的系列问题,结合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建立集团管控信息... 中国锰业企业发展的步伐加快,企业规模和管理幅度不断加大,针对锰业企业当前管控存在的问题,介绍实施集团管控信息系统在企业中运用的心得,提出针对锰矿及其深加工企业在管理当中存在的系列问题,结合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建立集团管控信息化系统,将数字化、智能化深入实践,有的放矢的解决当前部分锰业企业管理当中存在的信息失真、层次重叠、反应迟钝、决策盲目的问题,成功实现企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业企业 信息化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东昆仑某铜镍矿床矿石体重与品位回归模型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楠 马玉辉 +2 位作者 张金玲 杨启安 吴树宽 《中国锰业》 2019年第1期72-75,共4页
矿石体重值为储量估算中的重要参数。以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床小体重测试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地质原理及SPSS软件探讨了小体重值与Ni、Cu、Co元素品位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Ni、Co元素品位与小体重值的回归模型。预测体重与实际测试体重... 矿石体重值为储量估算中的重要参数。以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床小体重测试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地质原理及SPSS软件探讨了小体重值与Ni、Cu、Co元素品位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Ni、Co元素品位与小体重值的回归模型。预测体重与实际测试体重平均误差为6.08%,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为储量计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矿床 小体重 品位 回归模型
下载PDF
金属冶炼中计算机云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18
作者 张璞 《中国锰业》 2018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当前,智能制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冶金业,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实现对冶炼过程的全流程跟踪。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给冶金过程控制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实时的网络交互方式,为冶金操作人员提供实时的冶金现场画面,并且可将操作... 当前,智能制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冶金业,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实现对冶炼过程的全流程跟踪。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给冶金过程控制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实时的网络交互方式,为冶金操作人员提供实时的冶金现场画面,并且可将操作人员的操作指令传送到现场的设备。智能水滴算法作为一种新的基于群体的自然启发优化算法在冶金智能制造过程中具有最小化的完工时间优势,并且根据金属冶炼过程中的实际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云平台 冶金控制 冶炼工艺
下载PDF
松辽盆地齐家致密油区青山口组有效烃源岩评价
19
作者 赵荣 刘顺宇 《中国锰业》 2018年第2期88-95,共8页
以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致密油为例,讨论了致密油有效烃源岩评价标准。利用12口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70多口取样井的地化数据,将齐家地区青山口组烃源岩分为Ⅰ类和Ⅱ类。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残留烃... 以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致密油为例,讨论了致密油有效烃源岩评价标准。利用12口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70多口取样井的地化数据,将齐家地区青山口组烃源岩分为Ⅰ类和Ⅱ类。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残留烃和有机碳含量的关系、有机碳含量和厚度的关系,并确定有机碳含量下限、有效排烃厚度。通过生烃潜量、镜质体反射率和深度关系确定排烃门限和对应的成熟度,划分齐家地区有效烃源岩中Ⅰ类源岩有机碳含量在1.8%以上,厚度为0.9~2.8 m,镜质体反射率大于0.8%,Ⅱ类源岩有机碳含量在1.2%以上,厚度为0.7~1.5 m,镜质体反射率大于0.8%。研究结果显示:齐家致密油区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齐家—古龙凹陷的中部和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烃源岩 评价标准 有机碳含量下限 有效排烃厚度 成熟度
下载PDF
太原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利康 杨振京 +2 位作者 毕志伟 杨庆华 付晓芬 《中国锰业》 2017年第3期54-57,共4页
太原盆地第四纪以来沉积了巨厚的河湖相地层,边缘区中更新世以来在湖相地层上部覆盖了数十米厚的黄土,是研究第四纪地层和气候环境演化的良好载体。通过搜集前人第四纪地质相关资料,对前人成果从湖相地层、古湖泊变迁、新构造运动与地... 太原盆地第四纪以来沉积了巨厚的河湖相地层,边缘区中更新世以来在湖相地层上部覆盖了数十米厚的黄土,是研究第四纪地层和气候环境演化的良好载体。通过搜集前人第四纪地质相关资料,对前人成果从湖相地层、古湖泊变迁、新构造运动与地貌演化3个方面加以总结,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地层 古湖泊变迁 新构造运动 地貌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