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6196被引量59942H指数89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本刊主要发表我国临床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原...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南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5-3611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3-121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6,1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线上积极反馈和社交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李笑燃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6-450,456,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线上积极反馈、社交自我效能感与友谊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问卷、线上积极反馈量表、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友谊质量问卷对6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线上积极反馈、社交自我效能感与友谊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问卷、线上积极反馈量表、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友谊质量问卷对6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线上积极反馈、社交自我效能感与友谊质量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对友谊质量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而且还能通过线上积极反馈、社交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友谊质量。结论:研究揭示了线上积极反馈和社交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大学生友谊质量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机制,对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社交网站来发展良好的友谊关系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站 线上积极反馈 社交自我效能感 友谊质量
原文传递
海洛因戒断者抑制控制功能的损伤——来自双抑制任务的证据
2
作者 张更生 杨玲 +1 位作者 张娟娟 张建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0-30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双抑制任务视角下海洛因戒断者抑制控制功能的损伤。方法:选取31名海洛因戒断者以及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35名正常成年男性,采用Stroop\oddball任务考察两组被试在单、双抑制任务下的反应时。结果:被试双抑制任...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双抑制任务视角下海洛因戒断者抑制控制功能的损伤。方法:选取31名海洛因戒断者以及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35名正常成年男性,采用Stroop\oddball任务考察两组被试在单、双抑制任务下的反应时。结果:被试双抑制任务反应时显著长于反应抑制任务反应时,反应抑制任务反应时显著长于冲突抑制任务反应时;海洛因戒断组双抑制分数显著高于正常组;海洛因戒断组与正常组的反应抑制分数及冲突抑制分数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反应抑制比冲突抑制更困难;海洛因戒断者抑制控制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控制 反应抑制 冲突抑制 海洛因戒断者
原文传递
中文版接纳承诺疗法综合评估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双虎 黄明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检验中文版接纳承诺疗法综合评估问卷(CompACT)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方法:在大学生群体中收集有效数据1077份,其中531人同时完成中文版CompACT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 目的:检验中文版接纳承诺疗法综合评估问卷(CompACT)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方法:在大学生群体中收集有效数据1077份,其中531人同时完成中文版CompACT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II)、认知融合分问卷(CFQ-F)、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等效标问卷,546人只填写中文版CompACT,并于三周后收集有效重测问卷200份。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开放、觉察和行动3个因子,共18条目;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3因子结构拟合良好(χ^(2)=279.96, df=120, CFI=0.923, TLI=0.904, RMSEA=0.051, SRMR=0.061),且中文版CompACT具备跨性别测量严格等值、跨年级的测量强等值性。中文版CompACT及其各维度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0.16~0.52),与负性情绪(抑郁、焦虑、压力)显著负相关(r=-0.18~-0.53),与经验回避(r=-0.32~-0.59)、认知融合(r=-0.29~-0.57)显著负相关,与正念显著正相关(r=0.10~0.57)。中文版CompACT及开放、觉察和行动3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7、0.81、0.87和0.90,三周后的重测信度(ICC)分别为0.64、0.63、0.72和0.76。结论:中文版接纳承诺疗法综合评估问卷(CompACT)在大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纳承诺疗法 心理灵活性 信度 效度 大学生
原文传递
大学生焦虑与睡眠困扰的追踪研究:以江苏高校为例
4
作者 付尚 翟石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焦虑与睡眠困扰之间的纵向关系,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现实参考。方法:于2018年10月开始对江苏某高校2018级随机抽样选取的2088名学生进行4次(T1、T2、T3、T4)纵向追踪调查,每次间隔时间为1年。采用中国大学生... 目的:探究大学生焦虑与睡眠困扰之间的纵向关系,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现实参考。方法:于2018年10月开始对江苏某高校2018级随机抽样选取的2088名学生进行4次(T1、T2、T3、T4)纵向追踪调查,每次间隔时间为1年。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中的焦虑和睡眠困扰2个维度作为工具。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焦虑的测量时间主效应显著[F(3,8348)=60.892, P<0.01, η^(2)=0.028],焦虑呈先降后升趋势,T2的焦虑程度最低,T4的焦虑程度最高。睡眠困扰的测量时间主效应显著[F(3,8348)=164.921, P<0.01, η^(2)=0.073],T1的睡眠困扰程度最高,T2的睡眠困扰程度最低。通过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前测的睡眠困扰可以显著预测后测的焦虑,路径系数分别为0.258、0.368、0.211。T1的焦虑可以显著预测T2的睡眠困扰,T2的焦虑可以显著预测T3的睡眠困扰,路径系数分别为0.173、0.448。结论:大学生的睡眠困扰可以显著预测焦虑,焦虑可以部分预测睡眠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睡眠困扰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排斥经历与社会距离对经济博弈中亲社会决策的影响
5
作者 杨晓莉 张婷婷 +1 位作者 邹妍 王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讨先被排斥后被接纳与先被接纳后被排斥的复杂排斥经历如何影响个体对排斥源的亲社会决策,同时考察排斥源与受排斥者的社会距离对受排斥者亲社会决策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掷球范式操纵社会排斥,通过独裁者博弈任务和投资博弈游... 目的:探讨先被排斥后被接纳与先被接纳后被排斥的复杂排斥经历如何影响个体对排斥源的亲社会决策,同时考察排斥源与受排斥者的社会距离对受排斥者亲社会决策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掷球范式操纵社会排斥,通过独裁者博弈任务和投资博弈游戏分别测量利他决策和信任决策。结果:实验1发现相比于先被接纳后被排斥,先被排斥后被接纳使个体做出更多的亲社会决策。实验2验证了实验1结果,并进一步发现无论是何种排斥经历,相比于社会距离较远排斥源,个体会对社会距离较近排斥源做出更多的亲社会决策。结论:排斥后的被接纳经历具有缓解排斥破坏性的作用,也验证了即使在复杂排斥情境中,亲密他人的重要性仍然高于陌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排斥经历 社会距离 利他决策 信任决策
原文传递
父母冲突对成年子女婚姻态度的作用:亲子关系的中介以及家庭结构的附加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熊明瑞 刘倩 付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0-836,共7页
目的:探讨父母冲突对成年子女婚姻态度的影响,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控制父母冲突后离异的影响。方法:采用感知父母冲突量表、亲子亲和量表、婚姻态度量表以及人口学变量问卷,对609位成年个体展开调查,其中来自完整家庭538人,来自离... 目的:探讨父母冲突对成年子女婚姻态度的影响,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控制父母冲突后离异的影响。方法:采用感知父母冲突量表、亲子亲和量表、婚姻态度量表以及人口学变量问卷,对609位成年个体展开调查,其中来自完整家庭538人,来自离异家庭71人。结果:父母冲突得分和父子关系质量、母子关系质量及婚姻态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父母冲突对成年子女的婚姻态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26,P<0.001),其中父子和母子关系质量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二者的中介作用强度无显著差异;当控制父母冲突后,父母离异对个体婚姻态度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父母冲突对成年子女的婚姻态度有负向影响,并部分通过降低亲子关系质量的方式实现,父母离异对子女婚姻态度的影响依赖于父母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冲突 亲子关系 婚姻态度 家庭结构
原文传递
中文版Geurten执行功能问卷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朝霞 毕婧华 +1 位作者 程萧 刘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5-530,567,共7页
目的:修订Geurten执行功能问卷中文版(The Geurten-Questionnaire of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G-QEF-C),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先后分5次抽样总计2386名大学生和39名临床... 目的:修订Geurten执行功能问卷中文版(The Geurten-Questionnaire of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G-QEF-C),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先后分5次抽样总计2386名大学生和39名临床抑郁病人,施测Geurten执行功能问卷、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和Barratt冲动量表,以及Stroop色词干扰任务、数字广度测验和数字字母连线任务。结果:(1)项目分析删除条目22,保留其余所有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G-QEF-C问卷包含八个因子,与原英文版问卷一致;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八因子模型拟合良好。(2)G-QEF-C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与BIS-11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5-0.71,P<0.01),与BRIEF-A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3-0.77,P<0.01);冲动、转换和工作记忆因子分别与Stroop色词干扰任务反应时(r=0.39)、数字字母连线任务转换时间(r=0.70)以及数字广度位数(r=-0.92)存在显著性相关。(3)临床抑郁组的G-QEF-C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0-0.86,间隔一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62-0.86。结论:修订后的G-QEF-C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国内大学生健康人群的执行功能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执行功能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的关系:平衡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小保 吕厚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究平衡时间洞察力在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时间洞察力量表、主观社会地位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787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并使用Deviation from the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DBTP)法计算平衡时间洞... 目的:探究平衡时间洞察力在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时间洞察力量表、主观社会地位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787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并使用Deviation from the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DBTP)法计算平衡时间洞察力。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正相关,DBTP与主观社会地位、幸福感负相关。(2)中介分析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后,DBTP在主观社会地位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主观社会地位通过影响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认知进而影响其幸福感。结论:平衡时间洞察力可以部分地解释主观社会地位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实现平衡时间洞察力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洞察力 平衡时间洞察力 主观社会地位 幸福感
原文传递
短时正念训练对不确定性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港轩 郑书欣 +2 位作者 刘锦钰 李凤 钟明天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9-1025,共7页
目的:考察短时正念训练对两种不确定性决策(风险决策、模糊决策)表现的影响。方法:99名被试随机进入正念呼吸组、腹式呼吸组和中性音频组。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测量三组被试干预前特质性正念水平,采用骰子任务测查风险决策,采用爱荷华博... 目的:考察短时正念训练对两种不确定性决策(风险决策、模糊决策)表现的影响。方法:99名被试随机进入正念呼吸组、腹式呼吸组和中性音频组。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测量三组被试干预前特质性正念水平,采用骰子任务测查风险决策,采用爱荷华博弈任务测查模糊决策。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被试在干预前后的任务表现差异。结果:风险决策任务中,组间差异、干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模糊决策任务中,组间差异、干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显著,正念呼吸组在干预后的决策表现明显提升,其余两组的前后测差异均不显著;模糊决策分段比较中,组间差异显著,正念呼吸组随着任务进行表现越来越好,且各段得分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结论:短时正念训练可使个体更易掌握模糊决策规律,模糊决策表现显著提升,但短时正念训练对风险决策不存在显著提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训练 风险决策 模糊决策
原文传递
亲密关系付出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欣桐 陈红 +3 位作者 胡小勇 冷雪晨 宋诗情 王艳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亲密关系付出感的概念和结构,编制适用于亲密关系研究的付出感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结合文献检索、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形成初始问卷;选择具有三个月以上恋爱经历的成年人为被试,对349名被试的问... 目的: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亲密关系付出感的概念和结构,编制适用于亲密关系研究的付出感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结合文献检索、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形成初始问卷;选择具有三个月以上恋爱经历的成年人为被试,对349名被试的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378名被试的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亲密关系付出感问卷包含认知付出、情感付出、行为付出3个维度,共计14个项目。问卷三因素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χ^(2)/df=2.811, SRMR=0.044, RMSEA=0.069, CFI=0.942, IFI=0.940, TLI=0.926, GFI=0.925;总问卷与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81~0.906之间,1个月后对143名被试的重测信度在0.770~0.897之间;付出感问卷与投资模型量表中的满意度、投入度、承诺正相关(r=0.458~0.737, P<0.01),与替代性负相关(r=-0.233~-0.277, P<0.01)。结论:亲密关系付出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可用于亲密关系相关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付出感 亲密关系 问卷编制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基于功能与形式的攻击分类:利特尔攻击量表在中国初中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昕 陈亮 +3 位作者 潘斌 李雪琳 张洁 张文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3-528,517,共7页
目的:考察将攻击行为的功能和形式结合起来的分类方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检验中文版利特尔攻击量表(Little’s Aggression Inventory,LAI)在我国中学生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利特尔攻击量表对952名7~8年级的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考察将攻击行为的功能和形式结合起来的分类方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检验中文版利特尔攻击量表(Little’s Aggression Inventory,LAI)在我国中学生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利特尔攻击量表对952名7~8年级的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性外显攻击—反应性关系攻击—主动性外显攻击—主动性关系攻击四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598.385,df=246,CFI=0.994,TLI=0.993,RMSEA=0.039),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各维度信度系数良好(Cronbach’sα≥0.78)。不同类型的攻击行为与青少年违纪行为、焦虑、抑郁有独特的联系,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结论:将攻击行为的功能和形式结合的综合分类方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适用性,利特尔攻击量表在中国初中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行为 信度 效度 测量等值性
原文传递
大学生网络游戏体验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星宇 范丽恒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8-522,共5页
目的:研究网络游戏体验、化身认同、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游戏体验量表、化身认同量表、自我同一性量表以及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3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网络游戏体验对网络游戏成... 目的:研究网络游戏体验、化身认同、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游戏体验量表、化身认同量表、自我同一性量表以及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3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网络游戏体验对网络游戏成瘾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网络游戏体验越强的大学生其网络游戏成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2)网络游戏体验通过化身认同的中介作用预测网络游戏成瘾。(3)化身认同的中介作用受到自我同一性的调节。具体来说相对于自我同一性高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低的大学生的化身认同对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作用更大。结论:网络游戏体验能够通过化身认同影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且这一关系受到自我同一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体验 网络游戏成瘾 化身认同 自我同一性
原文传递
羞怯对大学生经验回避的作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兰胜 窦芬 王明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羞怯、错失恐惧、情感平衡对大学生经验回避的作用。方法:采用羞怯量表、接受和行动问卷、错失恐惧量表、情感平衡量表对102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羞怯、错失恐惧与经验回避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情感平衡与经验回避显著... 目的:探讨羞怯、错失恐惧、情感平衡对大学生经验回避的作用。方法:采用羞怯量表、接受和行动问卷、错失恐惧量表、情感平衡量表对102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羞怯、错失恐惧与经验回避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情感平衡与经验回避显著负相关;(2)错失恐惧在羞怯与经验回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情感平衡对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和直接路径起到调节作用,即对于情感平衡较低的大学生,羞怯对错失恐惧以及经验回避的影响更大。结论:羞怯通过错失恐惧影响大学生经验回避,情感平衡调节了羞怯与错失恐惧、羞怯与经验回避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怯 经验回避 错失恐惧 情感平衡
原文传递
女大学生ADHD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自尊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安全 高雪屏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9-833,共5页
目的:探讨自尊和心理弹性在女大学生注意缺陷多动症状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评量表、自尊量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版)对1462名女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 目的:探讨自尊和心理弹性在女大学生注意缺陷多动症状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评量表、自尊量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版)对1462名女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注意缺陷多动症状与自尊、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三者之间呈两两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注意缺陷多动症状对生活质量有直接的负性影响;注意缺陷多动症状分别通过自尊、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生活质量;注意缺陷多动症状通过"自尊→心理弹性"中介链间接影响女大学生生活质量。结论:在女大学生中,自尊和心理弹性在注意缺陷多动症状和生活质量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自尊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特拉华校园氛围量表(家长卷)中文版修订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家树 孙旭宁 +3 位作者 黎承涛 张盈霄 Chunyan Yang George GBear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7-482,共6页
目的:引进特拉华校园氛围量表(家长卷)2016版(Delaware School Climate Scale-Home,DSCS-H),对其进行中文修订,检验DSCS-H中文版在我国中小学家长群体中的信、效度及其跨年级、性别的测量等值性。方法:应用中文版DSCS-H对4个地区8所学校... 目的:引进特拉华校园氛围量表(家长卷)2016版(Delaware School Climate Scale-Home,DSCS-H),对其进行中文修订,检验DSCS-H中文版在我国中小学家长群体中的信、效度及其跨年级、性别的测量等值性。方法:应用中文版DSCS-H对4个地区8所学校1-12年级2020名学生家长进行施测。以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子女的学业成绩及其报告的欺负受害得分为效标,四周后抽取其中63名被试进行重测。结果:①DSCS-H中文版维度结构与原量表一致,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支持DSCS-H二阶模型;②DSCS-H总分与小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相关系数分别为0.348和0.318(P<0.01),与中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相关系数在0.116-0.226之间(P<0.05);与DBVS-S总分及三个维度(身体欺负、关系欺负和言语欺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3、-0.176、-0.188和-0.164(P<0.01);与家长对学校满意度的相关为0.829(P<0.01);③修订后的中文版DSCS-H总量表α系数为0.964,分半信度系数为0.956,重测信度系数为0.782;④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中国地区样本的二阶因素模型,DSCS-H具有跨家长性别和跨子女年级的完全等值性。结论:修订后的特拉华学校氛围量表-家长版(DSCS-H)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和跨家长性别、跨学生年级的不变性,是测量我国中小学家长校园氛围感知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拉华校园氛围量表-家长卷 中文修订 信效度 测量等值性 校园氛围
原文传递
羞怯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偏执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锦哲 王莹 +3 位作者 李驰宇 佘瑞琴 高峰强 韩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1-594,共4页
目的:考察偏执和社会比较作为中介变量对羞怯和相对剥夺感关系的影响。方法:对543名大学生采用羞怯问卷、相对剥夺感问卷、SCL-90量表中的偏执分量表和社会比较倾向量表进行测量。结果:①羞怯、相对剥夺感、偏执和社会比较呈显著正相关... 目的:考察偏执和社会比较作为中介变量对羞怯和相对剥夺感关系的影响。方法:对543名大学生采用羞怯问卷、相对剥夺感问卷、SCL-90量表中的偏执分量表和社会比较倾向量表进行测量。结果:①羞怯、相对剥夺感、偏执和社会比较呈显著正相关;②偏执和社会比较在羞怯和相对剥夺感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个体羞怯水平越高,其偏执水平越高,越倾向于和他人进行社会比较,进而导致更高水平的相对剥夺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怯 相对剥夺感 偏执 社会比较
原文传递
工作记忆训练对智障儿童认知康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赛 缪素媚 +1 位作者 张豹 任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761,共4页
智障儿童是特殊儿童的主要群体之一,由于认知功能障碍和适应行为受损,使其终身都需要支持和干预。对近年来采用工作记忆训练的方法来改善智障儿童的认知功能和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计算机化的工作记忆训练确实能促进智障儿童的认知功能... 智障儿童是特殊儿童的主要群体之一,由于认知功能障碍和适应行为受损,使其终身都需要支持和干预。对近年来采用工作记忆训练的方法来改善智障儿童的认知功能和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计算机化的工作记忆训练确实能促进智障儿童的认知功能康复,但其训练效果受并发疾病、智力受损程度、训练方式、任务的难度水平及其所诱发的动机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加强训练任务的多样化与效果评估的多元化,以及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障儿童 工作记忆训练 认知康复
原文传递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吴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ILF-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住院患者50例,对照组(25例)接受ILF-TMS的伪刺激并继续使用临床常规药物(奥氮平)治疗,观察组(25例)在原治疗方案上联合超...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ILF-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住院患者50例,对照组(25例)接受ILF-TMS的伪刺激并继续使用临床常规药物(奥氮平)治疗,观察组(25例)在原治疗方案上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ILF-TMS)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第4、8、12周末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阴性因子分在治疗后第8、12周末时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阴性因子分仅在治疗后第4周末时一过性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4、8、12周末社会功能评定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LF-TMS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 阴性症状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治疗对强迫障碍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佳 孟繁强 +3 位作者 刘竞 郭志华 黄悦勤 李占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5-178,169,共5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分析评价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强迫障碍(OCD)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分别接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简称药物治疗组)或SSRIs联合CBT组(简称联合治疗组)的80例门诊OCD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分析评价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强迫障碍(OCD)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分别接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简称药物治疗组)或SSRIs联合CBT组(简称联合治疗组)的80例门诊OCD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进行随访研究。按照治疗方案随机分为SSRIs组(40例)和SSRIs联合CBT组(40例),被试在24周之前终止药物治疗则定义为脱落;基线时Y-BOCS的评分大于24分,则定义为高分组,反之则是低分组。结果:联合治疗组的脱落率为15%(6/40),药物治疗组的脱落率为40%(1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0.05);基线时Y-BOCS低分组的脱落率为36.4%(16/44),Y-BOCS高分组脱落率为16.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53,P<0.05);24周末完成组和脱落组Y-BOCS第4周末减分率分别为(14.62%±27.96%)和(4.42%±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药物治疗脱落的发生和治疗的方案相关,药物治疗时联合运用CBT可降低脱落率(OR=0.279,95%CI(0.092,0.848)),有助于提高OCD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结论: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药物联合CBT治疗能够显著提高OCD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从随后的治疗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减少症状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强迫障碍 服药依从性
原文传递
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社会适应:父亲反应方式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青青 李晓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2,138,共5页
目的:考察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304名3~6岁幼儿及其父母为被试,采用婚姻质量问卷的婚姻满意度分量表、父母反应方式量表和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价量表考察父... 目的:考察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304名3~6岁幼儿及其父母为被试,采用婚姻质量问卷的婚姻满意度分量表、父母反应方式量表和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价量表考察父亲婚姻满意度、父亲反应方式与幼儿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1)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的焦虑退缩和愤怒攻击显著负相关,与幼儿的敏感合作显著正相关;(2)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支持反应在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焦虑退缩和敏感合作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没有发现非支持反应的中介作用。结论:父亲婚姻满意度既可以直接影响幼儿社会适应,也可以通过父亲的支持反应间接影响其社会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婚姻满意度 父亲反应方式 社会适应 幼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