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9184被引量75506H指数101
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全面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和心理科学数据库。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心理科学通讯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1-6981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1582/B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9,1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语言的情绪性评价对社会顺应的影响
1
作者 蒋小磊 刘欢欢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0,共6页
不同语言的情绪感知会引发决策偏差,但目前尚无研究考察这种偏见如何影响社会顺应。本研究采用随机点运动任务,通过“初始判断—同伴反馈—再次判断”的实验程序,探讨不同语言的情绪性评价对社会顺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母语消极反馈... 不同语言的情绪感知会引发决策偏差,但目前尚无研究考察这种偏见如何影响社会顺应。本研究采用随机点运动任务,通过“初始判断—同伴反馈—再次判断”的实验程序,探讨不同语言的情绪性评价对社会顺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母语消极反馈比第二语言消极反馈更容易诱使个体改变之前的判断,表现出顺应行为;(2)个体的顺应行为受到任务不确定性的调节。整个研究说明,不同语言的情绪性评价会影响个体的社会顺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顺应 语言 情绪 不确定性 双语者
原文传递
《心理科学》编委会编委
2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原文传递
文本界面因素对老年人数字阅读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谭晓磊 何灿群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5-1312,共8页
通过正交实验探究文本界面因素中字号、字间距、行间距和页边距对老年人数字阅读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客观表现水平较低,但对数字阅读的主观评价更高;对老年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页边距和字号;字间距和行间距的影响较低,但存在显著... 通过正交实验探究文本界面因素中字号、字间距、行间距和页边距对老年人数字阅读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客观表现水平较低,但对数字阅读的主观评价更高;对老年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页边距和字号;字间距和行间距的影响较低,但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老年人阅读表现随各因素水平的增加呈现非单调变化的趋势。老年人对于数字阅读有更高的接受度,合理的文本设计能让老年人从数字阅读中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数字阅读 文本界面因素 认知负荷 用户体验
原文传递
感知社会善念对信任修复的促进:社会距离与时间距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怀勇 许雅梅 +1 位作者 岳思怡 陈雅姣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从信任修复的时间阶段模型来看,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了信任违背发生后的修复策略及效果,而鲜有研究从违背前的视角对此展开探索。为检验社会善念能否作为信任修复的“事前”策略及其修复效果的边界条件,本研究采用Somi范式操纵违背方的社... 从信任修复的时间阶段模型来看,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了信任违背发生后的修复策略及效果,而鲜有研究从违背前的视角对此展开探索。为检验社会善念能否作为信任修复的“事前”策略及其修复效果的边界条件,本研究采用Somi范式操纵违背方的社会善念,通过让信任方完成信任博弈游戏来考察其感知到的社会善念对信任修复的效果及社会距离与时间距离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感知社会善念有助于促进受损信任的修复,感知高(vs.低)社会善念的被试修复效果更好;实验2发现社会距离调节了感知社会善念对信任修复的影响,面对社会距离远(vs.近)者的信任违背,感知到高社会善念的被试有更好的修复效果;实验3不仅再次验证了前两个实验的发现,还进一步发现时间距离调节了社会距离对感知社会善念与信任修复关系的调节作用,即当违背方回应时间距离短,且其是社会距离远的陌生人时,感知高社会善念的被试修复效果更好,当违背方回应时间距离长,且其是社会距离近的朋友时,感知高社会善念的被试修复效果更好。由此可见,违背发生前信任方感知到违背方的社会善念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信任,但其效果受到社会距离与时间距离的制约。这些发现对未来探讨信任修复的事前策略及拓展社会善念理论的实践应用均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修复 感知社会善念 社会距离 时间距离
原文传递
人的诚实行为是不假思索抑或是刻意为之:来自社会启发式假说的解释
5
作者 李陈宇 曾辰 +1 位作者 王春生 任俊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1-177,共7页
诚实是指无论是否存在诱惑,个体都能真实地表达信息,研究者对诚实的加工过程仍存在争议,分别提出了Grace假说与Will假说。Grace假说认为诚实是一种不假思索的直觉化反应,Will假说认为诚实是个体主动进行认知控制的结果。文章根据社会启... 诚实是指无论是否存在诱惑,个体都能真实地表达信息,研究者对诚实的加工过程仍存在争议,分别提出了Grace假说与Will假说。Grace假说认为诚实是一种不假思索的直觉化反应,Will假说认为诚实是个体主动进行认知控制的结果。文章根据社会启发式假说很好地解释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以诚实为启发式策略的个体直觉上诚实,而以不诚实为启发式策略的个体需要认知控制才能诚实。未来研究可从采取更具生态效度的研究范式、诚实行为的动态神经活动等方面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假说 Will假说 双加工理论 社会启发式假说
原文传递
跨通道语义启动对视觉注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晓丹 岳珍珠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9-1336,共8页
采用生活中的真实客体,考察了跨通道语义相关性对视觉注意的影响以及跨通道促进的时程。结合启动范式和点探测范式,实验1发现在听觉启动600ms后,被试对高相关视觉刺激的反应比对低相关刺激的反应更快,而在视觉启动下没有发现启动效应。... 采用生活中的真实客体,考察了跨通道语义相关性对视觉注意的影响以及跨通道促进的时程。结合启动范式和点探测范式,实验1发现在听觉启动600ms后,被试对高相关视觉刺激的反应比对低相关刺激的反应更快,而在视觉启动下没有发现启动效应。实验2发现在启动刺激呈现900ms后跨通道启动效应消失。研究证明了基于先前经验的视、听语义相关能够促进视觉的选择性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通道启动 注意 先前经验 自然物体 点探测
原文传递
文学小说阅读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鸢清 刘国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4-1530,共7页
文学小说阅读可以提高个体社会认知能力,但具体心理机制有待探索。本文通过梳理以往研究,从小说的社会性和文学性两个视角入手,结合模拟理论、精加工似然模型和叙事传输理论探讨文学小说阅读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机制,并据此初步构建文学... 文学小说阅读可以提高个体社会认知能力,但具体心理机制有待探索。本文通过梳理以往研究,从小说的社会性和文学性两个视角入手,结合模拟理论、精加工似然模型和叙事传输理论探讨文学小说阅读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机制,并据此初步构建文学小说影响社会认知的动机-情感-认知加工策略框架。文学小说的社会性会增强读者对故事的情感卷入(叙事传输理论),引发读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心理模拟(模拟理论);文学小说的文学性同样能增强读者的情感卷入(叙事传输理论),并促使读者在动机层面愿意耗费更多认知资源去理解故事(精加工似然模型),进而促进心理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小说阅读 社会认知 模拟理论 精加工似然模型 叙事传输理论
原文传递
自闭谱系障碍:一种主动性的社会认知控制缺陷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永宁 俞晨曦 夏榕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5-753,共9页
认知控制是一项高级的认知能力,是个体执行功能的一部分。包括认知控制在内的执行功能缺陷被认为是自闭谱系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基于双重认知控制模型,通过非社会性和社会性两个领域的任务比较了自闭谱系障碍儿童(ASD)与其在智... 认知控制是一项高级的认知能力,是个体执行功能的一部分。包括认知控制在内的执行功能缺陷被认为是自闭谱系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基于双重认知控制模型,通过非社会性和社会性两个领域的任务比较了自闭谱系障碍儿童(ASD)与其在智龄上匹配的正常发展儿童(TD)的认知控制能力的差异。结果发现:(1)ASD儿童在非社会性领域的认知控制上不存在缺陷,ASD儿童在社会性领域的认知控制上仅表现出了主动性认知控制缺陷,不存在反应性认知控制缺陷;(2)ASD儿童的主动性控制并不像TD儿童一样出现两个领域的加工分化,他们没有像TD儿童一样,表现出社会性领域的主动性控制的优势;(3)社会性领域的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可以显著从负、正两个方向上预测自闭症状的严重程度。本研究认为,可以把ASD看成是一种主动性的社会认知控制缺陷。社会性领域的认知控制指标可为ASD的诊断与训练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谱系障碍 主动性控制 反应性控制 社会认知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死亡心理质性探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孟祥寒 李强 +1 位作者 涂永波 周彦榜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4-1230,共7页
在新型冠状病毒威胁下,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些终极的存在问题,比如生命与死亡。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人们面对死亡威胁时的心理机制。抽取18名成年被试进行深入访谈,对资料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 在新型冠状病毒威胁下,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些终极的存在问题,比如生命与死亡。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人们面对死亡威胁时的心理机制。抽取18名成年被试进行深入访谈,对资料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结果发现,随着时间发展,死亡心理分为疫情前的平静期、疫情爆发后的死亡威胁期以及应对期。从物理现实、社会现实和精神现实层面,死亡威胁带给人们的影响体现在控制感丧失、关系断裂以及意义危机三个方面,应对策略为控制感应对、关系应对及意义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死亡心理 质性研究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互动情境下个体对他人面部表情的加工受到他人社会地位的影响
10
作者 张恩涛 陶瑞文 +2 位作者 孙丽媛 孙玉柳 刘金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1-888,共8页
前人研究表明他人的社会地位影响个体对其面部表情的加工,但是他人地位如何影响个体对其面部表情加工的神经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首先让被试完成时间估计任务,然后让评价者(高vs.低地位)根据被试任务成绩给予面部表情(愉悦、中性和愤怒... 前人研究表明他人的社会地位影响个体对其面部表情的加工,但是他人地位如何影响个体对其面部表情加工的神经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首先让被试完成时间估计任务,然后让评价者(高vs.低地位)根据被试任务成绩给予面部表情(愉悦、中性和愤怒)反馈,同时记录被试加工评价者面部表情的ERP成分。脑电结果发现,在早期的P1阶段,当评价者给予愤怒和愉悦表情作为反馈评价时,低地位评价者比高地位评价者诱发了更强的P1波幅;在N2加工阶段,只有当评价者给予愉悦表情作为反馈评价时,高地位评价者比低地位评价者诱发的N2波幅更强;在后期P3加工阶段,只有当评价者给予愉悦表情作为反馈评价时,低地位评价者比高地位评价者诱发了更强的P3波幅。当前研究结果说明评价者的地位不仅影响了个体对其面部表情加工的早期阶段,而且还影响了个体对其面部表情加工的后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地位 面部表情 ERP
原文传递
共同经历不公平降低个体的不公平感知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林林 袁博 +2 位作者 魏荟荟 苗晓燕 汪祚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3-480,共8页
以往鲜有研究考察个体与他人共同经历不公平如何影响其不公平感知。本研究实验1~2采用最后通牒博弈任务考察个体独自经历,以及与他人共同经历不公平时的不公平感知。结果表明,共同经历不公平,相比独自经历不公平,降低了个体的不公平感... 以往鲜有研究考察个体与他人共同经历不公平如何影响其不公平感知。本研究实验1~2采用最后通牒博弈任务考察个体独自经历,以及与他人共同经历不公平时的不公平感知。结果表明,共同经历不公平,相比独自经历不公平,降低了个体的不公平感知。实验3采用眼动技术考察共同经历不公平降低个体不公平感知的内部心理机制,结果表明,个体越关注共同经历者的收益,其不公平感知越低,该结果支持社会比较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经历 不公平感知 社会比较 眼动技术
原文传递
父母控制、父母婚姻冲突与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淼 李欢欢 +1 位作者 包佳敏 黄川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从歧视知觉的角度考察父母控制、父母婚姻冲突对中学生心理危机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父母控制和父母婚姻冲突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心理危机水平,且父母婚姻冲突的预测力更强。歧视知觉在父母控制、父母婚姻冲突与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 从歧视知觉的角度考察父母控制、父母婚姻冲突对中学生心理危机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父母控制和父母婚姻冲突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心理危机水平,且父母婚姻冲突的预测力更强。歧视知觉在父母控制、父母婚姻冲突与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与不良教养方式相比,父母婚姻冲突对中学生心理危机存在更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部分通过中学生感知到的歧视水平增高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危机 父母婚姻冲突 父母控制 歧视知觉
原文传递
产品卷入度与网络语言态度对网络语言广告说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世雄 陈鹏艳 丁庚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研究通过两个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产品卷入度和网络语言态度对网络语言广告说服效果的影响。实验1发现,对低卷入度产品,网络语言广告的说服效果优于标准汉语广告,该效应对高卷入度产品不显著。实验2发现,受众对于网络语言的态度会... 研究通过两个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产品卷入度和网络语言态度对网络语言广告说服效果的影响。实验1发现,对低卷入度产品,网络语言广告的说服效果优于标准汉语广告,该效应对高卷入度产品不显著。实验2发现,受众对于网络语言的态度会显著影响网络语言广告效果。当受众对网络语言持积极态度时,网络语言广告的说服效果显著优于标准汉语广告。当受众对网络语言持消极态度时,标准汉语广告的效果优于网络语言广告。两个实验结果综合表明,网络语言广告对于低卷入度产品有显著的作用,而且这一作用会受到消费者网络语言态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产品卷入度 语言态度 广告效果
原文传递
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与抑郁:人际自立影响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文峰 李婷 +1 位作者 卢永彪 赵守盈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1-597,共7页
为明晰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抑郁、人际自立和性别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70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抑郁与能力社会比较倾向显著正相关,与人际自立显著负相关。人际自立显著调节能力社会比较倾向与抑郁的关系,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为明晰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抑郁、人际自立和性别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70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抑郁与能力社会比较倾向显著正相关,与人际自立显著负相关。人际自立显著调节能力社会比较倾向与抑郁的关系,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与高人际自立男生相比较,低人际自立男生能力社会比较倾向显著预测其抑郁程度。建议高校重点关注低人际自立男大学生,并及时化解他们由于社会比较产生的负性情绪,避免其陷入抑郁的'泥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比较 抑郁 人际自立 性别差异 大学生
原文传递
工作记忆对顿悟和分析型问题解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心如 王伟 +3 位作者 段海军 赵洋洋 阚越粹 胡卫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7-783,共7页
采用顿悟-分析自我报告范式,以远距离联想任务为实验材料,从工作记忆容量和工作记忆负荷两个角度考察了工作记忆对顿悟和分析型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工作记忆容量个体分析型问题解决的表现优于低工作记忆容量者,但在顿悟表现上... 采用顿悟-分析自我报告范式,以远距离联想任务为实验材料,从工作记忆容量和工作记忆负荷两个角度考察了工作记忆对顿悟和分析型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工作记忆容量个体分析型问题解决的表现优于低工作记忆容量者,但在顿悟表现上无显著差异;工作记忆负荷较小时个体分析型问题解决表现更佳,但对顿悟表现没有影响。说明通过分析解决创造性问题的表现依赖于工作记忆的支持,而通过顿悟解决问题的表现与工作记忆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创造力 顿悟 分析型问题解决
原文传递
动词隐含因果语义对5~7岁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代词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文勃 王菡 梁丹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7-583,共7页
个体在利用动词隐含因果语义线索确定代词所指的过程中会结合动词语义特征和语境两个方面的信息,已有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加工过程中无法有效利用语境信息,本研究采用句子理解任务,考察有无语境支持和不同动词类型(主语隐含型和宾... 个体在利用动词隐含因果语义线索确定代词所指的过程中会结合动词语义特征和语境两个方面的信息,已有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加工过程中无法有效利用语境信息,本研究采用句子理解任务,考察有无语境支持和不同动词类型(主语隐含型和宾语隐含型)四种条件下,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利用动词隐含因果语义信息加工代词的能力。结果显示,(1)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代词加工表现显著差于典型发展儿童;(2)语境信息可以帮助被试确定代词所指,且对两组被试成绩的提高程度相当。以上结果表明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之所以无法利用动词的隐含因果语义线索确定代词所指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对该类动词的语义表征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高功能自闭症 动词隐含因果语义 代词加工 语境信息
原文传递
材料生态性和性别因素对理解友好与敌对意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亮 邓兆鑫 +2 位作者 任翰林 林国耀 王益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5-440,共6页
为考察材料生态性、被试性别和角色性别对理解友好与敌对意图的影响,分析了100名被试观察由2名男性或2名女性表演的三类互动意图的照片或卡通时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理解真实人物的正确率高于虚拟角色;女性被试理解虚拟角色的反应时... 为考察材料生态性、被试性别和角色性别对理解友好与敌对意图的影响,分析了100名被试观察由2名男性或2名女性表演的三类互动意图的照片或卡通时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理解真实人物的正确率高于虚拟角色;女性被试理解虚拟角色的反应时长于真实人物,而男性被试却未出现材料生态性差异;理解男性角色敌对意图的反应时短于女性角色的,而理解友好意图时却未出现角色性别差异。研究为负性偏向等理论提供实证证据,揭示材料生态性、角色性别对理解友好和敌对意图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好意图 敌对意图 材料生态性 性别 社会认知
原文传递
任务框架和序列趋势对趋势阻尼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素愚 王修欣 杜秀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7,共7页
以往研究发现,下降序列的趋势阻尼大于上升序列,但该结论可能掺杂了任务框架这一额外变量。基于此实验1选取可控事件,实验2选取不可控事件作为背景,探讨了任务框架和序列趋势对趋势阻尼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管在可控事件还是不可控事件中... 以往研究发现,下降序列的趋势阻尼大于上升序列,但该结论可能掺杂了任务框架这一额外变量。基于此实验1选取可控事件,实验2选取不可控事件作为背景,探讨了任务框架和序列趋势对趋势阻尼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管在可控事件还是不可控事件中,序列趋势对趋势阻尼的影响都受到任务框架的调节,收益框架中下降序列的阻尼大于上升序列,损失框架中两者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预测 趋势阻尼 任务框架 序列趋势
原文传递
自我关注与社交焦虑: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与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昳 陆桂芝 李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1-1267,共7页
为明确自我关注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建构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负面评价恐惧、关系型自我构念的作用以及性别差异。选取4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自我关注通过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社交焦虑;(2)关系型... 为明确自我关注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建构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负面评价恐惧、关系型自我构念的作用以及性别差异。选取4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自我关注通过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社交焦虑;(2)关系型自我构念调节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在高关系型自我构念下,自我关注可以显著预测负面评价恐惧;在低关系型自我构念下,该预测作用不显著;(3)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存在性别差异:在女生群体中,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效应大于男生群体,且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显著;而在男生群体中,该调节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关注 负面评价恐惧 关系型自我构念 社交焦虑
原文传递
小学生学业负担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亚威 张敏强 漆成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72-1376,共5页
应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广州市58所学校的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进行潜在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业负担状况。结果表明,学生样本按数学成绩可以分为三个类别:数学成绩良好组、数学成绩中等组、数学成绩较差组。此外,学业负担的轻重对... 应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广州市58所学校的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进行潜在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业负担状况。结果表明,学生样本按数学成绩可以分为三个类别:数学成绩良好组、数学成绩中等组、数学成绩较差组。此外,学业负担的轻重对不同数学成绩层次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剖面分析 学业负担 数学成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