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7025被引量40640H指数61
《政治与法律》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主管、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将政治学和法学熔于一炉、以法学为主的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设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特稿”“主题研讨”“专论”“经济刑法...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5-951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1106/D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7,0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法采矿罪“情节严重”的认定
1
作者 马卫军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61,共17页
司法解释对非法采矿罪“情节严重的”做了类型化描述。涉案价值认定时,需要以法益为指导,剔除他人开采的矿产资源价值,扣除合理的开采、运输费用,妥善确定价值认定基准日。当难以确定价值时,要从有利被告的角度出发。“二年内曾因非法... 司法解释对非法采矿罪“情节严重的”做了类型化描述。涉案价值认定时,需要以法益为指导,剔除他人开采的矿产资源价值,扣除合理的开采、运输费用,妥善确定价值认定基准日。当难以确定价值时,要从有利被告的角度出发。“二年内曾因非法采矿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非法采矿行为的”,是指在任何时间点上起算,二年内有三次非法采矿行为(其中被处罚过两次)即可,做出处罚的不必限定为某一特定机关。已被处罚过的对应价值不累计计算,行政罚款不折抵罚金。多次实施行政违法的非法采矿行为,没有受过行政处罚的,应累计计算价值数额,做出相应处理。非法采矿时严重污染环境,不属于“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的”,应按照想象竞合犯原理处断。在非法采矿之后,又实施其他关联行为,严重污染环境的,应数罪并罚。“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坏”,包括造成河道、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植被、林木和耕地毁坏,地表陷沉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与前几项具有可类比性,只要在结果或者行为上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与处罚必要性,就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采矿罪 情节严重 类型 认定
下载PDF
《反垄断法》鼓励创新规范的适用规则及其立法表达
2
作者 丁茂中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44,共1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的鼓励创新规范既不是倡导性的内容,也不是附从性的内容,必须得到有效的实施。在规则意义上,实施该规范的基本方式不仅应当明确将妨碍创新作为损害竞争的一个衡量标准,而且应当明确将促进创新作为损害竞...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的鼓励创新规范既不是倡导性的内容,也不是附从性的内容,必须得到有效的实施。在规则意义上,实施该规范的基本方式不仅应当明确将妨碍创新作为损害竞争的一个衡量标准,而且应当明确将促进创新作为损害竞争的一个抗辩事由。该法鼓励创新规范中的“创新”之认定标准应当是原则上以鼓励创新为基准、具体以技术发展为标尺。目前应当尽快通过部门规章对这些操作性规则予以明确,待该法再次修改时应将“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独立作为垄断协议的豁免情形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鼓励创新 公平竞争 技术发展
下载PDF
经济犯罪视角下赌博犯罪的处罚根据与界限
3
作者 蔡颖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4-88,共15页
赌博犯罪的认定一直是司法实务中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要明确赌博犯罪的处罚根据。主流学说认为赌博犯罪保护的是善良风俗或者社会安全秩序。然而,善良风俗说未说明赌博为何具有极高的背德性,难以证成刑法介入的正当性。社会... 赌博犯罪的认定一直是司法实务中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要明确赌博犯罪的处罚根据。主流学说认为赌博犯罪保护的是善良风俗或者社会安全秩序。然而,善良风俗说未说明赌博为何具有极高的背德性,难以证成刑法介入的正当性。社会秩序说无法证明赌博是引发后续犯罪的关键因素,难以证成刑法介入的必要性。应当从经济犯罪的视角重新理解赌博犯罪。赌博是组织、参与赌博的各方之间进行的随机财富再分配,这样的财富分配不仅不能产生价值,而且有害于社会经济秩序。若允许赌博合法化,财富将不断从赌徒流向庄家,从更贫穷的人流向更富有的人。并且,赌博具有成瘾性和反复性。若不加以规制,赌博就将如同癌细胞一样发展,挤压正常经济秩序的空间,使社会市场失灵,经济目的落空。反之,即便某一项行为具备偶然性和涉财性等外观,但若其不具有赌博的经济特征,则不宜将其认定为赌博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赌博 经济犯罪说 累积犯 财富分配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律师职业建设的政策立场及其演进逻辑——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立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12,共13页
对于律师这个"舶来品",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态度和政策是有差异的。通过研究《人民日报》相关报道的整体特征和传播倾向,可以略窥党在律师职业建构中的政策取向和原则立场。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党对律师在代表国家治理... 对于律师这个"舶来品",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态度和政策是有差异的。通过研究《人民日报》相关报道的整体特征和传播倾向,可以略窥党在律师职业建构中的政策取向和原则立场。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党对律师在代表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所具有的标志性意义有清晰的认识,对律师职业的建构和发展有整体的规划。党在律师职业建构中所采取的政策立场和结构性调整,一般是有其公共考量在内的。党在不同时期对律师的功能定位和角色期待,决定了这个职业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呈现出了明显的角色变迁和多元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国家治理 律师职业 政策演进 人民日报
下载PDF
数字法治政府的机制再造 被引量:29
5
作者 马长山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34,共18页
数字法治政府并不仅仅是数字政府的法治化,而是现代法治迈向数字法治这一转型升级进程的必然反映。因此,它必将是一个从业务流程、体制机制、再到制度模式的总体性重塑过程,进而形成了数字政府平台机制、数字行政行为机制、数字公民参... 数字法治政府并不仅仅是数字政府的法治化,而是现代法治迈向数字法治这一转型升级进程的必然反映。因此,它必将是一个从业务流程、体制机制、再到制度模式的总体性重塑过程,进而形成了数字政府平台机制、数字行政行为机制、数字公民参与机制和数字社会治理机制。这就需要坚守数字法治价值,确立数字行政的正当合理框架,保障数字公民参与权利,塑造良法善治的数字文明生态,从而有效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构建数字法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数字法治政府 数字公民 数字法治
下载PDF
弘扬中华法律文化,共铸世界法律文明 被引量:9
6
作者 何勤华 周小凡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6,共1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之一,就是总结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在中华法律文化中,最能体现其特色和亮点的成果,就是一个法学学派即法家、一部著名律典即《唐律疏议》、一个庞大法系即中华法系、一门原创...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之一,就是总结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在中华法律文化中,最能体现其特色和亮点的成果,就是一个法学学派即法家、一部著名律典即《唐律疏议》、一个庞大法系即中华法系、一门原创学科即法医学、一部经典判例集即《刑案汇览》、一个法律家群体即律家。正是这些成果,使中华法律文化跻身于古代世界法律文明之林。至近代,这些成果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日渐暗淡,不再辉煌。至当代,随着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如何将上述成果中的精华分离出来,予以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为铸造当代世界法律文明做出贡献,是当代中国法律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律文化 化法律文明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下载PDF
论行政协议司法审查的标准与方式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向东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0-160,共11页
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然而,行政协议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行为,行政协议的“行政性”与“协议性”相统一的特征,决定了行政协议司法审查标准的特殊性。审理行政协议案件的司法解释未能平息有关行政协议范围的争论,还引发... 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然而,行政协议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行为,行政协议的“行政性”与“协议性”相统一的特征,决定了行政协议司法审查标准的特殊性。审理行政协议案件的司法解释未能平息有关行政协议范围的争论,还引发了新的质疑。行政协议合法性审查与合约性审查不仅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而且在司法审查的范围、法律适用、举证责任等方面也有别于一般的行政案件。面对问题的特殊性和实质性化解纠纷的现实需求,对行政协议的司法审查不能机械地适用法律,而应该发挥司法应有的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还是要受制于对行政协议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和行政诉讼的应然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议 司法审查 合法性审查 合约性审查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要义阐释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建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5-78,共1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新时代"两个大局"和国家安全形势任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并不断发展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主要通过领导论、地位论、总体论、宗旨论、道路论、体系论、防范论、科技论、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新时代"两个大局"和国家安全形势任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并不断发展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主要通过领导论、地位论、总体论、宗旨论、道路论、体系论、防范论、科技论、法治论和共同论等内涵要义,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国家安全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作用、总体性质、立场宗旨、道路方向、布局体系、防范化解、科技支撑、法治轨道和共同安全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新时代国家安全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和重大理论创新。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具有突出的人民性、系统性、发展性和实践性,对于新时代国家安全事业发展以及世界安全格局演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下载PDF
知识产权体系同一性理论的反思与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何松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40,共16页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以外的无形财产权的范围都在日益扩大,探究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统归于知识产权体系的逻辑关联便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无论采用客体来源视角,还是采用客体形态视角,传统知识产权理论都没有对此...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以外的无形财产权的范围都在日益扩大,探究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统归于知识产权体系的逻辑关联便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无论采用客体来源视角,还是采用客体形态视角,传统知识产权理论都没有对此进行充分阐述。知识产权体系同一性理论的构建回归客体非物质的逻辑起点,采用超越客体来源和客体形态的人的理性思维、意识活动视角,在知识产权类型化的基础上,构建由类型动态谱系和程度动态谱系组成的动态体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体系 同一性 智力成果 创造性
下载PDF
论刑法中的“经营”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飞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60,共10页
作为行为的“经营”系具体犯罪中的实行行为,作为行为的“经营”是否存在,应基于事实考察,而不能以抽象的价值判断予以替代。作为对象的“经营”并非犯罪对象,而是通过人与物的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经营应当以具有营利目的为必要... 作为行为的“经营”系具体犯罪中的实行行为,作为行为的“经营”是否存在,应基于事实考察,而不能以抽象的价值判断予以替代。作为对象的“经营”并非犯罪对象,而是通过人与物的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经营应当以具有营利目的为必要。非营利法人的单项业务属于经营活动,完全可以从是否获得利益得到解释;互联网时代的经营模式、经营观念虽然有别于工业时代,但仍应具有营利的本质特征;认为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未明确要求营利目的而否定经营营利目的的观点存在明显错误。经营的内涵应理解为基于营利目的而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营业行为。经营行为具有交易性、营业性两个特征。对是否属于经营者的判断应当以与涉案公司有利益关系为标准。破坏单位的单个财物只有在直接影响生产经营收益的情形下,才成立破坏生产经营罪。单位职工造成单位损失的经营行为不属于破坏生产经营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 营利目的 交易性 营业性 破坏生产经营罪
下载PDF
争论与共识:中国行政公益诉讼本土化探索 被引量:28
11
作者 练育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149,共14页
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研究可追溯自20世纪80年代,其实践探索缘起于2015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十三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公益诉讼试点。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都存在不同... 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研究可追溯自20世纪80年代,其实践探索缘起于2015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十三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公益诉讼试点。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都存在不同观点,同时也取得了不少共识。争论主要涉及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模式、受案范围和提起主体等三个方面。制度模式上的争论是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是否包含了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上的争论体现为采取固定式还是开放式;提起主体上的争论表现为提起主体的单一还是多元。理论上的共识就是在中国应该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实践中的共识体现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正式建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争论与达成的共识可以看出源于古罗马的西方制度如何在中国实现本土化。虽然该制度在中国已经正式建立,但是离功能完善及效用的真正发挥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本土化的探索远未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论 共识 行政公益诉讼 本土化
下载PDF
走向司法审查:行政解释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霞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79,共9页
一般意义上的行政解释包括抽象行政解释和具体行政解释。我国的行政解释仅承认抽象行政解释的存在,将行政解释视为一项单独的权力,为一定级别的行政机关所保留。现行的主要依靠人大监督和行政内部监督来制约行政解释权的模式没有产生理... 一般意义上的行政解释包括抽象行政解释和具体行政解释。我国的行政解释仅承认抽象行政解释的存在,将行政解释视为一项单独的权力,为一定级别的行政机关所保留。现行的主要依靠人大监督和行政内部监督来制约行政解释权的模式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导致实践中存在诸如滥设行政解释主体、行政解释对司法权的强压迫性、行政解释突破上位法边界等行政解释权滥用的问题。未来我国行政解释制度的完善,应以规范行政解释权为出发点,在继续加强和完善立法监督和行政内部监督的同时,确立司法审查作为行政解释的控权支柱——在理论上为具体行政解释正名,以使其接受司法审查的约束;确立抽象行政解释的司法最终裁决原则以及逐步建立平衡司法审查与行政解释的具体审查立场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解释 权力制约 司法审查
下载PDF
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编纂研究--我国《侵权责任法》修订入典的初步构想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友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7,共16页
按照全国人大的构想,我国民法典要设立侵权责任编,这就意味着,我国《侵权责任法》要经过修订而纳入民法典。在这一修订入典的过程中,立法者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纠结于“大修”还是“小修”,而是当修则修,并且,应当兼顾“... 按照全国人大的构想,我国民法典要设立侵权责任编,这就意味着,我国《侵权责任法》要经过修订而纳入民法典。在这一修订入典的过程中,立法者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纠结于“大修”还是“小修”,而是当修则修,并且,应当兼顾“当下面向”与“未来面向”。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应当尽可能强化规范意义,作出比较细致、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修订编入民法典时,诸多具体的规则都需要完善,这尤其要从司法解释、法学研究成果、比较法、司法实践经验之中寻求灵感和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编纂 法典化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 侵权责任法
下载PDF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信息删除权建构 被引量:33
14
作者 余筱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37,共12页
实践中,信息删除权是大数据时代信息保护立法的需要,是互联网时代市场经营主体和其他机构得以日常运营的需要;理论上,信息删除权的创设是人权保障的要求,也是其人格权之属性使然。编纂我国民法典时需要考虑信息删除权。从权利体系上分析... 实践中,信息删除权是大数据时代信息保护立法的需要,是互联网时代市场经营主体和其他机构得以日常运营的需要;理论上,信息删除权的创设是人权保障的要求,也是其人格权之属性使然。编纂我国民法典时需要考虑信息删除权。从权利体系上分析,信息删除权是个人信息权的子权利,是新型的民事权利。从技术安排的角度看,对信息删除权的依据、法律概念、法律属性、权利义务主体、保护标准、民事责任的分析和论证,有助于为我国民法典中信息删除权的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删除权 信息权 民法典 个人信息保护
下载PDF
公司重整中出资人权益的保护——以出资人委员会为视角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钦昱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8-101,共14页
公司重整中,出资人在与债权人、重整投资人博弈时,存在出资人权益被不公平调整的情形,出资人彼此间或有罅隙,难以调和。公司、债权人、管理层、管理人在维护出资人权益时难有作为,公益组织、政府力有未逮,出资人欠缺天然的权益代理人。... 公司重整中,出资人在与债权人、重整投资人博弈时,存在出资人权益被不公平调整的情形,出资人彼此间或有罅隙,难以调和。公司、债权人、管理层、管理人在维护出资人权益时难有作为,公益组织、政府力有未逮,出资人欠缺天然的权益代理人。不同于股东会或出资人组,出资人委员会职权由法律赋予,其运行贯穿重整全程,稳定获得运作资金,对所有出资人承担信义义务,是出资人有效实现自身权益的坦途。为维护破产财团价值,平衡各方利益,自治的出资人委员会在"有确保出资人获得充分代表有确实的必要时"始得设立,当不再符合破产财团最佳利益时即应被法院或管理人遣散。出资人委员会享有沟通协调权、参与谈判权、调查监督权、任免工作人员权,其成员应满足一定资质,对全体出资人承担信义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法 公司重整 出资人 出资人委员会 强裁
下载PDF
夫妻“忠实协议”的裁判规则解释 被引量:10
16
作者 景春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3-160,共8页
在现代社会背景之下,夫妻"忠实协议"具有不可回避性,不应在整体上否定其效力。"忠实协议"是否有效,其本质上是个案判断问题,并不具备整体有效的正当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关系的自我修复机制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在现代社会背景之下,夫妻"忠实协议"具有不可回避性,不应在整体上否定其效力。"忠实协议"是否有效,其本质上是个案判断问题,并不具备整体有效的正当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关系的自我修复机制仍然可以发挥作用,夫妻"忠实协议"不具备单独可诉性。法院审理夫妻"忠实协议"纠纷,不应当采取合同法的裁判方法,而应当将违反夫妻"忠实协议"的行为视为侵犯另一方期待权的侵权行为。司法裁判应在这种认知视角之下,以利益衡量为中心的裁判思维,遵循"后果主义"的事实出发型司法裁判方法,从而得出既尊重夫妻"忠实协议"效力又兼顾夫妻双方权益的裁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实协议 婚姻法 合同法 侵权法 期待权
下载PDF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告知义务之法律适用 被引量:29
17
作者 万方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我国《合同法》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都有告知义务的规定,这两部法律所规定的告知义务在适用范围及救济途径上均有所不同。该告知义务属于所附着的主给付义务并非原合同义务的,经营者是否还需要承担告知义务存在一定的争议。此... 我国《合同法》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都有告知义务的规定,这两部法律所规定的告知义务在适用范围及救济途径上均有所不同。该告知义务属于所附着的主给付义务并非原合同义务的,经营者是否还需要承担告知义务存在一定的争议。此情形下如当事人不履行告知义务,依据我国《合同法》仅构成附随义务不履行,其给予当事人的救济力度不足。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经营者的告知义务,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告知义务的范围及履行方式存在极大争议。在消费者的知情权被侵害时,最有利的途径仍然是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寻求保障和救济。梳理经营者告知义务的内容及范围,实现从重义务本位过渡到权利义务并重的知情权保护模式,明确告知义务的履行方式及履行时间,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司法认定方法,实为法律适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告知义务 格式条款 知情权
下载PDF
对未送达行政行为作出撤销判决还是确认未生效——基于第38号指导案例及相关案例的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登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8-98,共11页
在我国法律实践中,未送达的行政行为通常被认定为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且往往以此为由予以撤销。但撤销这种行政行为与行政行为送达后生效的效力制度相抵牾,且有时会给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会增加行政成本。其实,... 在我国法律实践中,未送达的行政行为通常被认定为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且往往以此为由予以撤销。但撤销这种行政行为与行政行为送达后生效的效力制度相抵牾,且有时会给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会增加行政成本。其实,行政行为未送达的,可视为行政程序的中止,即行政机关不愿使其生效。由此,应将未送达的行政行为确认为未生效的行政行为,给行政机关预留一个继续送达的空间。如果行政机关再行送达的,可以使行政行为产生效力;如果行政机关不送达的,则可视为行政机关终止了该行政行为。不过,基于法律秩序安定性的考虑,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应当对再送达的期限有所限制,最多以不得超过法定期限六个月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行为 未送达 撤销 未生效 未生效确认 再送达
下载PDF
论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庭外制度保障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强之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0-160,共11页
尽管法庭审理阶段是实现刑事诉讼庭审实质化的重中之重,但是刑事庭审之前的准备程序和刑事庭审结束之后的后续程序同样不容忽视。我国刑事庭审之所以始终没有摆脱形式化的局面,除了刑事法庭审判本身流于形式之外,还与刑事庭审之外的庭... 尽管法庭审理阶段是实现刑事诉讼庭审实质化的重中之重,但是刑事庭审之前的准备程序和刑事庭审结束之后的后续程序同样不容忽视。我国刑事庭审之所以始终没有摆脱形式化的局面,除了刑事法庭审判本身流于形式之外,还与刑事庭审之外的庭审前准备程序及庭审结束后的程序实质化现象具有重要关系。为了实现刑事庭审的实质化,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须向刑事庭审之外延伸,为刑事庭审的实质化提供强有力的庭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庭审形式化 刑事庭审实质化 庭前保障 庭后保障
下载PDF
破产程序与诉讼时效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欣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共7页
诉讼时效制度在破产程序中的适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债权人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或主张债务抵销,具有中断诉讼时效的效力,但除特殊情况外,在破产程序终结时诉讼时效也随之终结,不再恢复计算。债务人对外享有债权的诉讼时效,自人民法... 诉讼时效制度在破产程序中的适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债权人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或主张债务抵销,具有中断诉讼时效的效力,但除特殊情况外,在破产程序终结时诉讼时效也随之终结,不再恢复计算。债务人对外享有债权的诉讼时效,自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中断,此种时效中断是因为权利行使主体的更替而不是权利主张的提出,所以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新的权利行使主体即管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恢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程序 诉讼时效 破产程序中的诉讼时效中断 破产程序中的诉讼时效终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