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19789被引量51945H指数53
本刊是江西省社会科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所刊发的文章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原创性。在学术界影响较大,所刊发的文章被引用率和转载率都居全国同类刊物前列。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4-518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6-1001/C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9,7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三教并立——中国古代哲学展开期脉络
1
作者 宋志明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从原始宗教中提炼出来的天人之辨。经过先秦奠基期之后,从汉代开始进入展开期,中国哲学基本问题随之发生了第一次变化,将重点从人转到了天。汉朝衰微后,玄学取代经学,以抽象思维取代经学的象数思维,从天人之辨衍生...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从原始宗教中提炼出来的天人之辨。经过先秦奠基期之后,从汉代开始进入展开期,中国哲学基本问题随之发生了第一次变化,将重点从人转到了天。汉朝衰微后,玄学取代经学,以抽象思维取代经学的象数思维,从天人之辨衍生出体用之辨,中国哲学基本问题发生了第二次变化。引入佛教以后,中国佛学取代玄学,从抽象讲出超越,使中国哲学基本问题发生了第三次变化,注重探讨此岸彼岸关系。继中国佛教之后,道教问世,遂形成儒释道三教并立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玄学 中国佛学 三教并立
原文传递
玛丽·波平斯知道什么:心智理论、儿童文学、历史
2
作者 蒋翃遐(译) 唐伟胜(审校)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6,共12页
“嵌入”心理状态(即一个心理状态中的心理状态中的又一个心理状态,例如,“班克斯夫人希望玛丽·波平斯对优秀人士的了解千万不要多于对她本人的了解”)是虚构作品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儿童文学中的嵌入模式是否有别于“成人”文学中... “嵌入”心理状态(即一个心理状态中的心理状态中的又一个心理状态,例如,“班克斯夫人希望玛丽·波平斯对优秀人士的了解千万不要多于对她本人的了解”)是虚构作品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儿童文学中的嵌入模式是否有别于“成人”文学中的嵌入模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考察9-12岁、3-7岁及1-2岁三个年龄段的儿童读物发现,这三类读物中的嵌入模式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对复杂心理状态的批评探索不仅是一种认知研究,也是一种历史研究。借助发展心理学、修辞叙事学、文化史以及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能够拓展跨学科研究以及认知文学研究的阐释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叙事学 心智理论 文化史 马克·吐温 劳拉·英格斯·怀尔德
原文传递
我国化石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否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斌 柯达 徐志勇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63,共12页
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是抑制碳排放并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不同产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不同,化石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产业结构产生何种影响值得研究。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单要素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对产业结... 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是抑制碳排放并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不同产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不同,化石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产业结构产生何种影响值得研究。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单要素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化石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西部地区显著且差异不大;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低的地区大于占比高的地区,原煤、原油、天然气三种能源高产区大于低产区;化石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加快劳动力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化石能源 能源效率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生存方式思想及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4
作者 周璐 刘日明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0-67,共8页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生产力和技术是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在前资本-技术时代,人类处于自然人类的生存状态。在资本-技术的现代社会,人类处于技术人类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由于资本和现代技术的生产、...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生产力和技术是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在前资本-技术时代,人类处于自然人类的生存状态。在资本-技术的现代社会,人类处于技术人类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由于资本和现代技术的生产、消费的异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割裂,导致现代人陷入异化的生存状态。在未来社会,人类解放或自由人的联合体将实现,人与技术之间和谐相处的“技术-人类共同体”将形成,人的生存方式将进入理想状态。从对西方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的批判性超越和对未来社会人类理想的生存方式的展望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启和展开,也是一种未来社会属人的生存方式可能性的实现和具体化,马克思的生存方式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存方式 未来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论法律研究的经验面向及其限度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宝兴 曹义孙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1-148,共8页
法律的经验研究和规范研究不应当被视为相互对立的理论范式。传统的一阶经验面向是对法律实践的实然观察,对法律实际如何运行的事实描述,本质上是为了获得法律运行中的客观事实,从而对法律制度的运行状况有更充分的质性把握。基于经验... 法律的经验研究和规范研究不应当被视为相互对立的理论范式。传统的一阶经验面向是对法律实践的实然观察,对法律实际如何运行的事实描述,本质上是为了获得法律运行中的客观事实,从而对法律制度的运行状况有更充分的质性把握。基于经验解释的二阶经验面向通过对经验材料的归纳与总结来推动法律规范的应然设计和完善,它不再将注意力完全放在现实存在的现象与事实之上,而是需要运用经验解释的方法将经验化的实践反哺法律本身,从而助推法律规范更切合实践。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法律经验研究无法脱离法律研究的规范面向而独立存在,它对法治建设能够提出原创性的贡献,但其限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研究 规范研究 经验解释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原文传递
无被害人犯罪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以跨境赌博为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拓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2-143,共12页
跨境赌博为无被害人犯罪刑法规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素材。跨境赌博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规模性发展态势,表现为主体的组织化、手段的多样化以及形式的产业化。基于对赌博除罪化的理性反思,应当肯定刑法适时介入之正当性,... 跨境赌博为无被害人犯罪刑法规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素材。跨境赌博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规模性发展态势,表现为主体的组织化、手段的多样化以及形式的产业化。基于对赌博除罪化的理性反思,应当肯定刑法适时介入之正当性,而基于对赌博危害性的恰当反应,应当明确刑法强化介入之必要性。对于跨境赌博,我国刑法规范经历了从一般性到专门性的规制演变,但是依然难以应对跨境赌博的现实危害,表现为刑事法网存在疏漏且刑事处罚较为轻缓。对此,应当审慎扩张犯罪边界与合理提高刑罚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被害人犯罪 跨境赌博 积极介入 犯罪圈 法定刑
原文传递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旅游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毛丽娟 刘奕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8,共14页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旅游企业作为我国旅游产业中的微观个体,旅游企业的行为变化尤为受到关注。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旅游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旅游企业作为我国旅游产业中的微观个体,旅游企业的行为变化尤为受到关注。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旅游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高,尤其是自2017年以来该指数急剧升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已对中国旅游企业投资产生显著的负面效应。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大流行让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变得更高,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放大又进一步减少了旅游企业的投资,使得旅游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受到了极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投资 旅游上市企业
原文传递
叙事主义中的人格及其对传统自我观念的挑战
8
作者 宫睿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4,254,共11页
作为新兴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叙事主义拒斥传统进路,主张人格是在叙事中构成。这一理论源流广泛,近来由玛雅·舍希特曼等人做了深入系统的阐发。但它也不乏争议,有人认为叙事的主观性过强,与虚构纠缠不清,作为规范性主张易流于虚伪、... 作为新兴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叙事主义拒斥传统进路,主张人格是在叙事中构成。这一理论源流广泛,近来由玛雅·舍希特曼等人做了深入系统的阐发。但它也不乏争议,有人认为叙事的主观性过强,与虚构纠缠不清,作为规范性主张易流于虚伪、造作;还有人认为叙事不能成为人格的充分条件,因为叙事预设了一些传统的自我观念。不过,这两种批评均未能触动叙事主义的要点,稍加修正就能应对。从"叙事"概念本身可以揭示叙事主义难以回避的一些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主义 人格同一性 优先性问题 特性化问题
原文传递
不断挖掘: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沼泽与文化记忆
9
作者 袁广涛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99,共8页
沼泽是贯穿谢默斯·希尼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主题,并被赋予个人、家族、民族和历史等不同层面的象征含义。作为家族世居之地的沼泽代表了个人和家族的记忆,是诗人的代际之地;作为考古场域的沼泽代表了对往昔知识的好奇与探究,是思古... 沼泽是贯穿谢默斯·希尼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主题,并被赋予个人、家族、民族和历史等不同层面的象征含义。作为家族世居之地的沼泽代表了个人和家族的记忆,是诗人的代际之地;作为考古场域的沼泽代表了对往昔知识的好奇与探究,是思古的回忆之地;上演杀戮仪式的沼泽象征了诗人的民族记忆,成为诗人的纪念之地;而当诗人反思自己赋予杀戮以民族政治价值,转而揭示暴力造成的伤口时,沼泽则变成了创伤之地。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赋予沼泽平实的生活感、森然的仪式感、厚重的历史感、精确的抒情性,使诗人能够借助这片风景探索自我和群体、诗歌和社会、记忆和现实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沼泽 记忆 阿莱达·阿斯曼
原文传递
文化传播的主题机制及其品牌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东铭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0-245,共6页
文化传播行为中主题现象非常普遍,文化与主题的结合焕发出的活力,源于其内在有效的机理与运行机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需要主题,主题可以用来合理组建文化的内部结构,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激发文化内在的活力,形成文化运行的有效机制。... 文化传播行为中主题现象非常普遍,文化与主题的结合焕发出的活力,源于其内在有效的机理与运行机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需要主题,主题可以用来合理组建文化的内部结构,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激发文化内在的活力,形成文化运行的有效机制。主题的不断发展,会衍变为品牌,主题与品牌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文化主题到文化品牌,最终产生品牌效应,需要尊重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做好主题的提炼、升华工作,不断提高文化主题的内在品质。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应用好主题机制,打造文化品牌,增强品牌效应,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行为 主题 品牌 效应
原文传递
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四重认识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君 唐志文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8-195,共8页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应当为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疫情的长期性、复杂性,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从抗击疫情的长期实践中感悟"四个伟大"、坚定"四个自信",...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应当为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疫情的长期性、复杂性,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从抗击疫情的长期实践中感悟"四个伟大"、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因此,要加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四重认识: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指导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科学性;借鉴重大疫情防控的历史经验,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有效性;在中外对比中充分认识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宣传抗击疫情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中持续凝聚中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常态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京燕 卢忠萍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9-196,256,共9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目标,它既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价值追求。新形势下推进共同富裕蕴含深厚的历史逻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目标,它既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价值追求。新形势下推进共同富裕蕴含深厚的历史逻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归宿;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党的坚强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优势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全体中国人民勠力同心与共同奋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以系统论为指导,以机制建构为依托整体有效地推进共同富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相互协调的分配体制,构成了新形势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历史逻辑 现实基础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基于异质性视角的区域创新系统协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智 张人川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69,共12页
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之间,需在营造创新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创新投入支持,才能得到同效的创新产出,实现均衡协调发展;区域间只有寻求合作与融合,才是最终实现协同创新的唯一途径。通过构建创新系统识别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9年... 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之间,需在营造创新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创新投入支持,才能得到同效的创新产出,实现均衡协调发展;区域间只有寻求合作与融合,才是最终实现协同创新的唯一途径。通过构建创新系统识别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9年省域创新发展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和空间自相关方法,检验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效应的时空与集聚异质性,结果显示:中国创新环境与创新投入协调度、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协调度整体向好,空间上呈现出梯度变化;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的协调度发展会滞后于创新环境与创新投入的协调度发展5年;泛长三角区域内创新产生"扩散效应",泛珠三角区域内创新产生"虹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系统 协同效应 异质性 时空集聚
原文传递
20世纪40年代西方反法西斯广播剧的现实指向与思想意蕴
14
作者 刘璨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7-242,共6页
20世纪40年代,西方反法西斯战争广播剧创作走向繁荣。这些作品不仅热情讴歌了三军将士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广泛描写了世界人民的抗敌斗志,明确倡导为和平自由而战和赢得战争的意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清除了思想障碍;这些作... 20世纪40年代,西方反法西斯战争广播剧创作走向繁荣。这些作品不仅热情讴歌了三军将士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广泛描写了世界人民的抗敌斗志,明确倡导为和平自由而战和赢得战争的意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清除了思想障碍;这些作品构思精巧,突出私密性、抒情性和个性化,很好地处理了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显示了强劲的审美品格和丰富的审美意蕴,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壮丽图景;这些作品以独特的历史记述书写着20世纪40年代的人类心灵史,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的精神引导,显示了作家们宽广的胸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执着于现实的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方反法西斯文学 广播剧
原文传递
李美霞作品选登
15
作者 李美霞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原文传递
阅读史视角下的《传习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献忠 朱候渝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4-125,共12页
作为阳明心学代表的《传习录》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广泛传播,在士人中形成了阅读《传习录》的社会风尚。不论是王学的支持者抑或是反对者,均从《传习录》中汲取自身需要的精神养料。士人围绕《传习录》形成了一个阅读群体,并在相互交流互... 作为阳明心学代表的《传习录》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广泛传播,在士人中形成了阅读《传习录》的社会风尚。不论是王学的支持者抑或是反对者,均从《传习录》中汲取自身需要的精神养料。士人围绕《传习录》形成了一个阅读群体,并在相互交流互动中以自身的思考影响他人并从他人的感悟中获得启迪,由此形成了只属于《传习录》阅读群体的回忆空间。以《传习录》为中心的回忆空间,成为士人共同的学术资源与精神宝藏,也由此促进了思想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录》 阅读史 回忆空间 士人群体
原文传递
论死刑适用的阶层性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山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6-184,共9页
死刑适用应采用阶层性方法,即死刑适用要经过死刑类型符合性、应判死刑性与必执死刑性三个阶层的判断:死刑类型符合性是不法有责之罪行是否极其严重的判断,是死刑适用的基础性条件;应判死刑性是在死刑类型符合性基础上是否应当判处死刑... 死刑适用应采用阶层性方法,即死刑适用要经过死刑类型符合性、应判死刑性与必执死刑性三个阶层的判断:死刑类型符合性是不法有责之罪行是否极其严重的判断,是死刑适用的基础性条件;应判死刑性是在死刑类型符合性基础上是否应当判处死刑的考察;而必执死刑性则是在具备应判死刑性条件下是否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判断,后两个阶层的判断因素都是人身危险性。死刑适用的三个阶层层层递进、修正过滤,能够避免传统死刑适用方法层次不分、问题混同或者纠缠、评价重复或者缺失、死刑规范意蕴与政策精神不能充分体现、死刑适用范围不当扩大的弊端,从而能够保证死刑适用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适用 阶层性方法 死刑类型符合性 应判死刑性 必执死刑性
原文传递
邓琼华 作品选登
18
作者 邓琼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I0007-I0007,共1页
原文传递
于琼作品选登
19
作者 于琼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原文传递
剖析新媒介、新技术与新视野之间的密切联系——评《中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研究》
20
作者 周敏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I0011-I0011,共1页
段鹏所著的《中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对现阶段我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判。该书共5章。第一章系统介绍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的创新发展;第二章总结国外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历... 段鹏所著的《中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对现阶段我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判。该书共5章。第一章系统介绍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的创新发展;第二章总结国外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历程和经验;第三章重点探究我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力不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研究 中国传媒 媒体融合 新媒介 新技术 主流媒体 融合创新 大学出版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