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3655被引量6665H指数28
该刊的宗旨是研究世界,服务中国。主要栏目有:热点透视、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发展研究、多民族国家治理研究、国际移民论坛、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广角、民族学与人类学新视野等,主要刊载探讨人类世界范围内的民族现象、...查看详情>>
  • 曾用名 民族译丛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6-8287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3673/C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3,655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米廖夫欧亚主义与俄罗斯的“向东看”战略
1
作者 丁宏 陈曦 《世界民族》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6,共12页
列夫·古米廖夫是俄罗斯著名民族学家,其欧亚主义思想旨在尝试解答俄罗斯的国家身份认同、历史根源与发展道路问题,在俄罗斯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这使得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将古米廖夫的观点应用于该国“向东看”战略的政治话语中... 列夫·古米廖夫是俄罗斯著名民族学家,其欧亚主义思想旨在尝试解答俄罗斯的国家身份认同、历史根源与发展道路问题,在俄罗斯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这使得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将古米廖夫的观点应用于该国“向东看”战略的政治话语中。本文从民族学理论思想史的视角出发,追溯了古米廖夫欧亚主义思想的源头与流变,介绍了古米廖夫借由“互补性”“激情”等概念对欧亚时空中民族关系的论述,剖析了古米廖夫欧亚主义在当代俄罗斯政治话语中,特别是在俄乌冲突中所展现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米廖夫 欧亚主义 互补性 “向东看” 俄乌冲突
原文传递
全面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性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卓红 《世界民族》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全面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性意义,可以从马克思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文明观的内涵,而且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和对传统社... 全面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性意义,可以从马克思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文明观的内涵,而且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和对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超越。走现代化道路、推动本国发展,是当前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选择,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现代化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为全世界既想实现现代化、发展生产力又想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发展中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文明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方法论
原文传递
南非开普科伊桑人的渔业生计与身份认同
3
作者 刘敏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开普科伊桑人原住民问题是南非种族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南部非洲历史上最早遭遇欧洲殖民者的原住民族,开普科伊桑人濒临灭绝,幸存者被白人政权归类于带有浓厚外来移民色彩的"有色人"种族范畴,造成原住民认同的混淆与消... 开普科伊桑人原住民问题是南非种族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南部非洲历史上最早遭遇欧洲殖民者的原住民族,开普科伊桑人濒临灭绝,幸存者被白人政权归类于带有浓厚外来移民色彩的"有色人"种族范畴,造成原住民认同的混淆与消解。基于海洋保护区建设与所谓"海洋保育"的需要,开普科伊桑人的传统渔业生计受到限制,并被扣上"偷猎者"的污名化身份标签,环境种族主义问题恶化。近年来,随着种族和解的深入与原住民运动的兴起,南非政府开始承认并赋予开普科伊桑人渔业捕捞权利,并通过小规模渔业政策等途径推动原住民社区自治,渔业生计的合法化促进了原住民身份认同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住民问题 开普科伊桑人 身份认同 渔业生计 海洋保育
原文传递
科威特无国籍人问题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成振海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54,共17页
中东变局以来,科威特无国籍人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科威特国内稳定和国际形象的重要问题之一。科威特无国籍人最初源于科威特在构建国家和公民社会进程中被忽视的部分沙漠游牧民,后随着移民的不断混入以及科威特社会内部间的交融,使之演变... 中东变局以来,科威特无国籍人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科威特国内稳定和国际形象的重要问题之一。科威特无国籍人最初源于科威特在构建国家和公民社会进程中被忽视的部分沙漠游牧民,后随着移民的不断混入以及科威特社会内部间的交融,使之演变为一个构成十分复杂和特殊的群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科威特内外安全局势的不稳和经济环境的恶化,科威特政府开始推行打压无国籍人的政策,导致其生存环境不断恶化。21世纪以来,随着科威特社会内部支持无国籍人力量的增长、无国籍人政治运动的兴起以及科威特无国籍人问题的“国际化”,在内外压力下,科威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无国籍人生存状况的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在实施范围和实际效果方面均十分有限,并不足以对科威特无国籍人问题的解决产生整体性和实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国籍人 科威特 中东变局 移民问题 海湾国家
原文传递
部落、部族、族群与民族:非洲研究中主要人群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被引量:3
5
作者 蒋俊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8,共12页
在国内非洲研究中,最常用的人群概念为部落、部族、族群与民族,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普遍的混用、误用与乱用现象,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需要从三个角度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与定位,即部落、族群与民族在西文语境中的内涵... 在国内非洲研究中,最常用的人群概念为部落、部族、族群与民族,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普遍的混用、误用与乱用现象,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需要从三个角度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与定位,即部落、族群与民族在西文语境中的内涵与演变,部族在中文语境下的特殊表达,以及非洲语境下人们对这些概念的接受度。通过这样的分析,各概念大致呈现了自洽的属性与意义:部落是20世纪60年代前人群的主流概念,因其“过时”而慎用;中文语境中的部族,因难以对应非洲具体情况而弃用;20世纪60年代开始,族群逐渐取代部落,被用来指称非洲国家基本的人群构成单位(如南非的祖鲁人、卢旺达的图西人等);民族指非洲各国的国族(如南非人、卢旺达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研究 部落 部族 族群 民族
原文传递
俄国及苏联语言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显忠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7,共11页
语言政策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本文较系统地梳理了帝俄及苏联时期语言政策在宪法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变化。文章认为,无论在帝俄时期还是苏联时期,俄语地位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强化... 语言政策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本文较系统地梳理了帝俄及苏联时期语言政策在宪法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变化。文章认为,无论在帝俄时期还是苏联时期,俄语地位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强化。俄语地位的强化既有政策导向的因素,也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结果。对于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从国家层面要求每一个人除本民族语言外还要懂得民族间交往的语言,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有利于民族自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语言政策 民族问题
原文传递
南诏与真腊兴起和孟高棉语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永胜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10,共14页
隋唐时期是孟高棉语民族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国西南地方政权南诏和中南半岛古代国家真腊的兴起及其特殊的政治关系和治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孟高棉语民族的分布态势和演变趋势。在不同势力相互角逐博弈过程中,中国西南的孟... 隋唐时期是孟高棉语民族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国西南地方政权南诏和中南半岛古代国家真腊的兴起及其特殊的政治关系和治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孟高棉语民族的分布态势和演变趋势。在不同势力相互角逐博弈过程中,中国西南的孟高棉语民族进一步向边地以及中南半岛北部迁徙,增强了中南半岛北部孟高棉语民族的力量,为新的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高棉人逐渐完成对扶南人等孟高棉语民族的融合,其分布区不断扩大,成为孟高棉语民族中最强大的势力,今泰国境内的孟人在与高棉人交汇过程中开始衰落;高棉人、孟人和北方高棉语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今天的老挝成为各方孟高棉语民族交汇融合之区,对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 真腊 孟高棉语民族 民族分布 民族融合
原文传递
试析21世纪分离性公投的主要诱因——基于认同冲突的视角
8
作者 石亚洲 尚大超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103,共10页
当今世界,以民族独立和解放为目标的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潮虽然早已过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余震也正在慢慢平息,但世界疆域版图仍然不稳定。如今在一些地区,以公民投票方式决定一国内某一地区归属的问题作为变更世界疆域版图的重要方式之... 当今世界,以民族独立和解放为目标的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潮虽然早已过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余震也正在慢慢平息,但世界疆域版图仍然不稳定。如今在一些地区,以公民投票方式决定一国内某一地区归属的问题作为变更世界疆域版图的重要方式之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分离性公投作为民族分离主义的次级类型,是颇具张力且富有争议的现代政治现象。本文通过对21世纪以来发生的分离性公投事件进行分析,认为这一时期的分离性公投事件主要彰显的是由民族认同、地区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冲突(以下简称"认同冲突")引发了国家认同危机,而上述的认同冲突除了受族性因素影响外,利益分配失衡、歧视性民族政策、过度放权、国民身份建构困境、全球化的解构作用等变量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性公投 国家认同危机 族性因素 变量 反思与启示
原文传递
身份变换与权威再造:苏联解体后中亚东干人精英的社会组织化过程
9
作者 李如东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10,共13页
本文考察不同类型东干人精英在苏联解体后的中亚"新语境"中完成其身份变换和权威构建的过程。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指出,苏联解体后商人和宗教人士成为东干族人数较多的精英群体。知识分子和公职人员虽仍具有社会影响力... 本文考察不同类型东干人精英在苏联解体后的中亚"新语境"中完成其身份变换和权威构建的过程。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指出,苏联解体后商人和宗教人士成为东干族人数较多的精英群体。知识分子和公职人员虽仍具有社会影响力,但人数已经相对较少。在再造权威的过程中,部分个人和群体借助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完成身份转换,成功跻身精英行列;而苏联时期位于较高社会层级的群体中则有重组社会资源并巩固其社会权威者,有凭借个人品行赢得声望者,亦有滑入较低社会层级者。东干族精英在权威建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赖与竞争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其社会变迁的基本特征,它与苏联解体后中亚"新语境"中的政治、经济、宗教、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彼此交织有颇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东干人 社会精英 社会组织化过程
原文传递
哈贝马斯“无世界政府的世界内政”理念述评
10
作者 曹兴 樊沛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51,共11页
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终极关怀激励着无数思想家去思考一些世界性的难题的解决之道。全球化时代把全球社会整合为一个全球村后,人类进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把地球人的关系由外部关系提升为世界内政的内部关系;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终极关怀激励着无数思想家去思考一些世界性的难题的解决之道。全球化时代把全球社会整合为一个全球村后,人类进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把地球人的关系由外部关系提升为世界内政的内部关系;另一方面国际社会还依然处于无世界政府状态。对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学者哈贝马斯提出世界公民社会中的"无世界政府的世界内政"说,关怀的正是这一处于两难境地的问题。很显然,这是当代人类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不难发现,哈贝马斯的"无世界政府的世界内政"理念,在试图解决全球问题方面,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发展方向,而且充实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整体性"的思想。当然,如何克服其中的乌托邦元素,人类如何解决"无世界政府的世界内政"问题的解决尚需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无政府状态 世界内政 公民社会 全球政治
原文传递
俄罗斯民族宽容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莉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2,共7页
对于民族宽容的探讨是将心理学中的宽容概念应用于民族社会学研究中的全新视角。从这一角度看来,民族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都是民族之间不宽容的表现。俄罗斯学者面对苏联解体后的一系列民族问题,从民族宽容角度展开了多方面卓有... 对于民族宽容的探讨是将心理学中的宽容概念应用于民族社会学研究中的全新视角。从这一角度看来,民族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都是民族之间不宽容的表现。俄罗斯学者面对苏联解体后的一系列民族问题,从民族宽容角度展开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民族宽容 民族认同
原文传递
多民族国家的多元文化公民 被引量:3
12
作者 威尔·金里卡 周少青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63,共14页
在当今许多西方民主国家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里,通过加强共同的公民意识来建构"社会凝聚力"的呼声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国家通过在学校增加或强化公民教育、给移民提供公民课程、入籍考试以及举行公民入籍仪式(当然还有其他方面)... 在当今许多西方民主国家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里,通过加强共同的公民意识来建构"社会凝聚力"的呼声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国家通过在学校增加或强化公民教育、给移民提供公民课程、入籍考试以及举行公民入籍仪式(当然还有其他方面)使公民(意识)得到强化。本文将在"多民族"国家("multination"states)的特定背景下,检视这一新的公民建设议程。在这些国家,国家通常通过一定形式的领土自治、协商民主式的权力分享以及官方语言地位的承认,进行权力重构以包容亚国家(sub-state)层面的民族主义运动。在多民族国家,加强共同的公民意识意味着什么?新的以移民为中心的公民建设议程与旧的有关多民族主义(multinationalism)的争论有什么关联?我认为在多民族国家的特定背景下,这些新的公民建设议程如果要变得公正、有效的话,就必须要促进一种多民族的公民观念。简而言之,要使这种公民建设议程有效且能对亚国家民族群体和移民具有相当的包容性的话,我们需要强化多民族的公民观念和多元文化的多民族主义(multinationalism)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公民教育 联邦主义 移民 整合 多元文化 多民族 少数民族 后民族(postnational) 西方民主国家
原文传递
试析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穆斯林少数民族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艳枝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93,共11页
土耳其非穆斯林少数民族主要包括信仰基督教的希腊人、亚美尼亚人、保加利亚人、格鲁吉亚人、阿拉伯人,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信仰巴哈伊教、耶齐德派和原始宗教的阿拉伯人及亚述人后裔。尽管《洛桑条约》对少数民族的权利地位做出明确规... 土耳其非穆斯林少数民族主要包括信仰基督教的希腊人、亚美尼亚人、保加利亚人、格鲁吉亚人、阿拉伯人,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信仰巴哈伊教、耶齐德派和原始宗教的阿拉伯人及亚述人后裔。尽管《洛桑条约》对少数民族的权利地位做出明确规定,但在现代化进程中,非穆斯林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教育权利、财产财富、人身安全、上升渠道均遭到限制。正义与发展党上台后顺应入盟要求,积极修订宪法和出台法律提升少数民族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但非穆斯林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处境的根本改善需要突破《洛桑和约》的概念框架,弱化凯末尔主义对国家发展方向的影响,建构基于公民民族主义的普遍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 非穆斯林少数民族 正义与发展党政府 现代化
原文传递
范德斯图尔关于族群问题的思想、实践与HCNM机制
14
作者 茹莹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31,共8页
范德斯图尔是第一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少数民族问题高级专员,他不仅对少数民族概念、少数民族权利与人权的关系等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还在具体的族群关系实践中为后任高级专员确立了可供操作与遵循的模式。从范氏的思想与实践看,... 范德斯图尔是第一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少数民族问题高级专员,他不仅对少数民族概念、少数民族权利与人权的关系等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还在具体的族群关系实践中为后任高级专员确立了可供操作与遵循的模式。从范氏的思想与实践看,少数民族问题高级专员职位的设置是关于族群冲突的早期预警与早期干预机制的重要一环,是全球化时代下国家主权让渡的一个具体表现,该机制以建立整体性多样化的国家社会为目标,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依然受到欧安组织参与国立场的影响与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斯图尔 族群问题 欧安组织 HCNM机制
原文传递
穆斯林社会的非穆斯林少数族群——他们的贡献、地位、权利与义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广大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9,共6页
穆斯林社会中的非穆斯林主要包括犹太教徒、基督教徒、祆教徒、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等。他们尽管属于少数族群,但却是整个穆斯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他们为穆斯林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现代以来穆斯林社会的非穆斯林... 穆斯林社会中的非穆斯林主要包括犹太教徒、基督教徒、祆教徒、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等。他们尽管属于少数族群,但却是整个穆斯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他们为穆斯林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现代以来穆斯林社会的非穆斯林与穆斯林也大多能够和睦相处。非穆斯林享有信仰自由和宗教独立、不受外敌侵略和内部黑暗势力的侵害、自由择业等方面的权利。同时,非穆斯林必须遵守伊斯兰教法,缴纳人丁税、土地税和商税。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关系和睦的深层原因在于伊斯兰教的宽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斯林社会 非穆斯林 少数族群 伊斯兰教 宽容性
原文传递
菲律宾的印度人
16
作者 王虎 杨静林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6,共5页
印度人移民菲律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他们主要是来自旁遮普地区信奉锡克教的锡克人和来自英属印度信德省信奉印度教的信德人。在与印度宗教文化、习俗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里,菲律宾印度人进行了一定的文化调适,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逐渐融... 印度人移民菲律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他们主要是来自旁遮普地区信奉锡克教的锡克人和来自英属印度信德省信奉印度教的信德人。在与印度宗教文化、习俗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里,菲律宾印度人进行了一定的文化调适,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逐渐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缩小与菲律宾主体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印度人 文化差异 文化调适
原文传递
当代越南华人社会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覃翊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3,共7页
近年来,中越关系迅速发展,越南华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改善,经济实力增强,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增加。由于大量华人新移民涌入越南,越南华人社会的发展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对越南华人社会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 近年来,中越关系迅速发展,越南华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改善,经济实力增强,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增加。由于大量华人新移民涌入越南,越南华人社会的发展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对越南华人社会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基于越南稳定的政治环境,尤其是其快速增长的经济和新兴的市场,华人移居越南的趋势亦将持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华人 华人社会
原文传递
鸦片专卖税收承包制下的爪哇民族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燕清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7,共7页
本文分析了鸦片专卖税收承包制度下爪哇的民族关系。作者认为,并不能将鸦片专卖税收承包制理解为华人剥削爪哇人民的工具,该制度反映了当时爪哇社会复杂的民族关系,并使之进一步复杂化:一方面,它是荷兰人、爪哇王公贵族、华人鸦片承包... 本文分析了鸦片专卖税收承包制度下爪哇的民族关系。作者认为,并不能将鸦片专卖税收承包制理解为华人剥削爪哇人民的工具,该制度反映了当时爪哇社会复杂的民族关系,并使之进一步复杂化:一方面,它是荷兰人、爪哇王公贵族、华人鸦片承包者等各民族精英利益整合的结果;另一方面,它的实行使荷兰人与爪哇人、荷兰人与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该制度被废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哇 鸦片专卖税收承包制 华人
原文传递
都市人类学的发展动向:对美国和加拿大博士论文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伯特.V.肯珀 张继焦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都市人类学 博士论文 美国 加拿大 社会文化人类学 专业研究 70年代 80年代
原文传递
聚焦学术“热点”,构建和谐世界——“民族主义与世界民族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20
作者 李其荣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世界民族问题 学术研讨会 民族主义 研讨会综述 和谐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聚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